摩登3测试路线_关爱心脏:华为智能手表手环可有效筛查心脏健康风险

1300万、1139万、890万、487万,以及2.45亿…… 这些数字代表了我国2021年脑卒中(脑中风)、冠心病、心力衰竭、心房颤动的人数,而最后一个数字是我国高血压的患病人数。 据统计,全球心血管疾病患病人数高达5.24亿人(2019底),在惊人的数据背后,是全球仍在不断增加的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9月29日“世界心脏日”,随着全球心血管病发病率不断攀升,心脏健康已经成为全球人民共同关注的课题。 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慢性病的发病原因与遗传、医疗条件、社会条件和气候等因素有关,但更主要的原因还是不良的生活方式,如缺乏运动,不健康饮食、经常熬夜、烟酒有害摄入等等。据《人民日报》,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占引发慢病原因的60%。 据《中国心血管病健康和疾病报告2021》,我国居民经常参加锻炼率仅为33.9%。除70岁以上人群外,20-39岁人群经常参加锻炼率最低。而锻炼正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最有效办法之一。 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合理科学的健康管理对于提升生活品质至关重要,近年来,可穿戴市场蓬勃发展,可穿戴设备对于健康管理的作用也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可。可穿戴设备与医学领域的联合健康研究,可以让更多人因为科技而受益。目前业内知晓率较高的是华为与301医院联合发起的心脏健康研究,从2018年至今已经有超过450万用户加入研究。累计筛查疑似房颤用户1.5万人,房颤识别准确率达到92.8%。 华为与301医院发起心脏健康研究,研究成果连续第4年亮相国际学术会议 今年8月,在全球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心血管领域学术会议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ESC 2022)上,301医院发布了与华为合作的心脏健康研究4项最新研究成果。再度证明了数字移动技术和智能穿戴设备对于心房颤动(后简称房颤)等心律失常症状,在早期监测和管理中的重要性,为心血管领域的慢病居家管理提供了有力的论据支持。 301医院与华为心脏健康研究团队合作的心脏健康研究项目早在2019年ESC大会上就发表了相关研究成果,并被写入2020年ESC房颤诊断和管理指南,今年已是第4次登上ESC大会进行交流。 这4项新成果分别是: 1、佩戴华为智能穿戴产品主动进行房颤风险管理,使用者在12个月内房颤的发生频率降低61%。 对于房颤患者而言,心慌、心悸、胸闷、乏力、出汗、头晕等不适症状都是房颤时的临床表现,严重的甚至可能导致发生脑栓塞,引起中风偏瘫,极大危害患者的健康,降低其生活质量,及时检测和提前预警就显得尤为重要。在301医院【移动技术支持的患者中心管理降低房颤负荷】项目的最新研究成果中,认为佩戴华为智能穿戴产品,如HUAWEI WATCH GT 3 Pro,HUAWEI WATCH D等,可以进行房颤检测,还能帮助用户在病发前2-3小时内给到提示预警,患者可以及时联系医生或遵医嘱服药,进行提前干预,能有效降低房颤发生频率。 2、血压和房颤之间存在关联,通过佩戴血压表24小时监测血压变化,能识别因房颤带来的糖尿病、冠心病、甲亢等其他并发症的风险。 生活习惯变化,加班劳累,睡眠质量差等均会导致血压昼夜节律发生变化,而血压和房颤风险之间存在关联,如果长期出现高血压或血压控制不好,就会导致心室肥厚,从而引起房颤。301医院【可穿戴设备持续血压监测与房颤风险】项目的研究成果中指出,可穿戴设备技术可提供实时数据用于风险管理,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如使用HUAWEI WATCH D可24小时监测血压变化,帮助用户识别因房颤带来的其他并发症的风险。 (HUAWEI WATCH D血压表) 3、华为智能穿戴设备能排查睡眠呼吸暂停风险,并证明了高血压和心律失常者,出现睡眠呼吸暂停的概率更高。 睡眠呼吸暂停也与心房颤动的发生高度相关,在房颤病人中,大约有一半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睡眠呼吸暂停的诊断需要进行整夜的睡眠监测,如果难以做到睡眠实时监测,会导致患者增加错过最佳救治时间的可能。在【中国消费者主导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筛查】项目中,301医院指出,有心率实时监测功能的穿戴设备,如华为智能手表、手环,可以帮助用户排查睡眠呼吸暂停风险,其中,高血压和心律失常患者的睡眠呼吸暂停发生概率更高。 (HUAWEI WATCH GT 3 Pro) 4、华为智能穿戴设备监测到的运动心率、步数、耗氧量等数据,能辅助评估用户健康状态,通过科学调节运动强度,能有效降低患心率失常的风险。 经常进行科学运动不仅能降低血压,减轻体内的炎症,还可以减缓人体因衰老、肥胖带来的变化,进而降低心脏病和心律失常风险。据301医院【心律失常风险人群“数字”运动管理的依从性】项目研究成果显示,用户使用具有ECG主动监测、PPG主动与被动监测功能的可穿戴设备,如HUAWEI WATCH GT 3 Pro,HUAWEI WATCH D,做定制化的科学运动管理,通过对健康状态、耗氧量数据的评估,可帮助用户调节运动强度,降低心律失常风险。 (HUAWEI Band 7) 301医院通过使用华为穿戴设备,如HUAWEI WATCH GT 3 Pro、HUAWEI WATCH D、HUAWEI Band系列等,用于高风险人群的健康数据采集,将采集数据用于专业的健康研究,证明了华为穿戴设备监测的精准性和可靠性。在世界心脏日到来之际,301医院与华为相关项目组带来的研究成果,让人们看到了华为正在用自身技术与相关临床康复管理进行深度的探索。 面向未来,华为和301医院在内的全球80+权威医疗机构将继续深入合作,帮助更多消费者远离疾病,满足数字化时代消费者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基于不断创新的技术,华为正在引领数字化健康时代,发展人类身体智能感知,将健康数字带给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行业。 其他说明: *检测数据和和筛查结果仅供您了解自身心脏健康情况,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和治疗依据。 *数据来源于心脏健康研究APP,为保护用户隐私,已经过脱敏处理。相关数据结论仅代表基于心脏健康研究APP数据作出的单方观点,仅供参考,不作为任何医疗判断依据。 *心脏健康研究由301医院发起,通过华为应用市场下载301医院发布的“心脏健康研究”App,配套华为智能穿戴设备与HarmonyOS 2、Android 7.0及以上版本的手机,才可加入心脏健康研究计划和睡眠呼吸暂停研究计划。该功能非医疗功能,测量数据和结果仅供参考,不作为诊疗依据。IOS暂不支持此功能。数据截止时间为2022年8月底,数据准确性经301医院验证。

摩登3内部554258_9天6次炮轰苹果!任泽平列出“十宗罪”抨击iPhone14

前段时间,苹果推出了全新的iPhone14系列手机。从9月16日发售至今,该机的热度就一直居高不下。尤其是与华为Mate50系列同期发布,更是免不了让人将两者扯到一起对比。 针对这两款手机,目前市场上存在着两极分化的评价。一方面,由于苹果灵动岛出现的一些Bug和创新不足的表现,让iPhone14备受吐槽;另一方面,由于受到制裁而缺少5G网络的支持,也让Mate50受尽调侃。而在众多评论中,当属国内知名经济学家任泽平的观点最具争议。 近日,任泽平频频发文炮轰苹果,在9天之内6次发长文告诫“果粉”们,直言苹果灵动岛是伪创新,所谓的高端Pro版不过是割“高端”韭菜专机。甚至他还罗列了苹果一系列“罪状”,由此在社交平台引发了网友的热烈讨论:这到底是仗义执言,还是流量炒作? ▲任泽平个人微博截图 通过梳理这一周多的发言,下面汇总了任泽平给苹果和iPhone14定下的“十宗罪”: 第一大罪状:iPhone14存在价格歧视 为什么苹果在华售价要比美国本土贵1300元、15%以上,这应该是一种价格歧视。在这个价格歧视背后,是不是在过度收割苹果爱好者?是不是在靠过高定价、过高利润在华收智商税? 第二大罪状:苹果产品开始走向伪创新 自从乔布斯去世之后,苹果产品走上了伪创新的道路,依靠堆砌硬件来获得巨额利润,这对消费者是极度不公平的。如果这样下去,iPhone14将成为苹果公司盛极而衰的标志。 第三大罪状:打压国产手机的背后存在苹果的影子 在美国打压华为手机之后,苹果iPhone手机在华市场的销量就跃升到第一的位置。美国对华为等国产手机的打压,背后有可能存在苹果的影子,要知道华盛顿的院外利益游说集团历来很强大。 第四大罪状:苹果公司代表失败的价值观 缺乏创新精神的苹果已经变成一家走向平庸的公司,对消费者不负责任的冰冷的公司,这种失败的价值观不应该在社会流行。 第五大罪状:iPhone产品性价比不如国产手机 论性价比,iPhone14比荣耀、小米差远了,与华为高端旗舰更不能比,如今才沦为了销量最惨的iPhone产品。 第六大罪状:苹果利用iPhone手机在华收割智商税 苹果依靠垄断地位,凭借政府保护、打压竞争对手,以及过高的定价,来达到在华市场收割智商税的目的。在今年的iPhone14手机上面,苹果还推出灵动岛等伪创新糊弄消费者,进一步收割国内市场的智商税。 第七大罪状:苹果认为在华市场钱多人傻 苹果公司一向认为在华市场钱多人傻,可以任意进行价格歧视,可以随便提价。苹果利润占整个手机行业的比例超过60%,但是销量仅占15%-20%,这些都是依靠在全球范围的价格歧视获得的。 第八大罪状:苹果可能有不可告人的秘密交易 为什么苹果跟川普关系密切,为什么他在任的时候总是给苹果特殊待遇,两者之间究竟有没有不可告人的秘密交易? 第九大罪状:苹果让国内消费者盲目崇拜 苹果公司利用饥饿营销和乔布斯留下的创新遗产,在国内市场培养了一大批盲目崇拜的苹果爱好者。这帮钱多人傻的苹果爱好者被苹果公司任意收割智商税,并成为美国打压华为等国产手机的重要筹码。 第十大罪状:苹果拒绝回应,说明傲慢和心虚 任泽平喊话苹果,就价格歧视应给出解释:“我和所有人一样,需要苹果公司还社会一个真相和公道”。但苹果公司一再拒绝回应,拒绝解释iPhone14在华歧视性定价策略,说明了这家公司的傲慢和心虚。 最后,任泽平表示,如果苹果不回应,只能说明苹果的傲慢和心虚,亿万普通民众都和我一样,需要一个真相。他跟苹果没有任何个人恩怨,只是不希望这样的价值观在这个社会流行,做了好事应该被奖励,做了坏事需要被惩罚。只有这样,这个社会才会好,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我和所有人一样,需要苹果还社会一个真相和公道。 ▲任泽平最新言论截图 针对任泽平的观点,本文暂不发表任何言论。毕竟,作为一款电子产品,还是消费者自己用着舒心才最重要。 不过,从市场反馈来看,iPhone14系列的首批用户目前已经先后收到新机,但有不少用户反应“新机的体验感不如预期”,而有关“iPhone14系列频频翻车”的话题也多次冲上热搜。 据这些用户反馈,iphone14系列Bug主要包括充电时会自动随机重启、外壳掉漆、摄像头抖动、双卡卡槽有一面设计无法塞入SIM卡等。 另外,从市场销量来看,iPhone14的需求量也并不理想,苹果对其紧急取消了增产计划,并将整体订单量进行了下调。 反观华为Mate50系列,虽然该机不支持5G网络,但却呈现出了另一番景象:官方渠道处于缺货状态,而第三方经销商虽然有现货,但也都在加价销售,并且加价幅度在几百元至上千元不等,而华为Mate50 RS保时捷设计版的加价更是一度突破万元。由于首日销售过于火爆,目前华为已经开始紧急增产Mate50系列手机。 现如今,iPhone14系列在中国市场销量还不及华为Mate50系列,到底是苹果落寞了,还是华为雄起了?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阐述你的看法和观点。

摩登3平台首页_英特尔以开放、软件优先的方式,助力开发者加速创新

• 英特尔推出了新的服务和工具,帮助开发者缩短上市时间,提高性能和安全性。英特尔持续兑现其在开放生态系统、解决方案选项和信任基础方面的承诺。 • 英特尔持续发展开放oneAPI规范,该规范现在将由英特尔的子公司Codeplay管理。 • Leidos是首批试用英特尔即将推出的Project Amber认证服务的公司之一。 • 英特尔携手红帽推出联合解决方案,在联合AI与边缘开发者项目的基础上,将英特尔的AI产品组合与红帽OpenShift数据科学相结合。 • 新的英特尔量子软件工具包旨在帮助开发者学习如何编写量子算法,并与英特尔的量子计算堆栈相连接。 • 继7月首次发布四套AI参考套件后,英特尔再次发布三套专门针对医疗健康用例的全新AI参考套件。 2022年9月28日,在英特尔On技术创新峰会的第二天,英特尔详细说明了其在推进开放生态上的努力和投入,从芯片到系统,再到应用和软件堆栈的各个层级,如何在开发者社区中成为创新的催化剂。 通过不断扩充的平台、工具和解决方案系列,英特尔专注于帮助开发者提高生产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发挥潜力,为社会作出贡献。此外,英特尔也推出了全新工具支持AI、安全和量子计算领域的开发者,并公布了新的Project Amber认证服务的首批客户。 “ 通过赋能开放的生态系统,共同地、持续地进行创新,英特尔正在践行软件优先战略。我们是开发者社区的忠实成员。通过共同创新和协作,我们的软硬件资产的广度和深度将为所有人带来源源不断的机会。 ——Greg Lavender 英特尔首席技术官 ” 以开放性赋能开发者 Intel On技术创新峰会主要面向开发者群体,在峰会第二天的开场主题演讲中,Greg Lavender强调对开放、选择和信任的承诺。他的演讲以oneAPI开始,这是一个跨行业、开放、基于标准的编程模型,让开发者能够通过选择合适的架构解决特定问题。在oneAPI现有的应用和实践基础上,oneAPI正在从行业倡议转变为社区论坛,以确定未来的发展方向,同时满足开发者、软件供应商、国家实验室、研究人员和芯片供应商不断发展的需求。 Codeplay是英特尔的一家子公司,在推动开放标准和提供SYCL和oneAPI工具的跨平台应用方面具备专业的知识和良好的表现。现在,它将承担起对oneAPI开发社区的责任。 英特尔将继续提供基于oneAPI规范的开发者工具和易用的工具包。英特尔最新的oneAPI 2023工具包将于12月发布,包括开源SYCLomatic兼容性工具等工具,支持英特尔即将推出的全新CPU 、GPU和FPGA架构。SYCLomatic可以帮助将CUDA源代码转换为SYCL源代码,为开发者在计算架构方面提供了更多选择。 同时,英特尔宣布六个教育和研究机构新增成立了oneAPI卓越中心,以拓展oneAPI对重要应用的支持,同时开发更多的oneAPI课程。新的卓越中心包括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英国科学与技术设施理事会、以色列理工学院、与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合作的犹他大学、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和柏林楚泽研究所。 对于希望以快速、高效及特定的行业方式打造AI解决方案的开发者,英特尔发布了三套用于医疗健康的全新AI参考套件——文档自动化、疾病预测和医学成像诊断。连同此前于7月发布四套AI参考套件,开发者们可以在GitHub上找到它们。 “ 我们希望通过开源生态系统以及英特尔交付的产品,让开发者们便捷获得先进的软件技术。大家或许还没有意识到,根据埃文斯数据公司(Evans Data Corp.)2021年的全球开发调查数据,约90%1的开发者正在使用由英特尔开发或优化的软件。英特尔不仅是过去的十多年里Linux内核的主要贡献者,也在近期助力将oneDNN性能库整合到TensorFlow中。 ——Greg Lavender 英特尔首席技术官 ” 增强的安全性催生新服务: 电子处方和远程护理 在开放软件、硬件解决方案和商业需求的交汇处,蕴藏着全新的机遇,比如目前德国正在积极推进的新型电子处方项目。 IBM开发的电子处方解决方案,集成了英特尔®软件防护扩展(英特尔®SGX)与Gramine,能够在满足平台完整性和严格安全性需求的同时,提供一流的客户体验。英特尔作为Gramine开源项目的主要贡献者,让德国国家数字卫生机构只需要很少的调整,就能通过SGX安全飞地(secure enclaves)提升完整性和保密性。 得益于Project Amber,现实中有越来越多的实践案例。Project Amber是用于机密计算证明的软件即服务产品,于今年五月在英特尔On产业创新峰会(Intel Vision)上推出。美国联邦政府重要的技术供应商Leidos,正在携手Project Amber进行一个概念验证,以保护退伍军人的健康信息,便于未来在移动诊所中使用。 Leidos健康集团总裁Liz Porter与Lavender一起同台分享,并指出:“得益于Project Amber, Leidos无需建立和维护复杂、昂贵的证明系统,让我们能专注于自身的核心差异化优势,如智能自动化和由AI、机器学习驱动的分析。” 加速AI、量子计算和神经拟态计算的创新, 展望未来发展 开放技术的另一个好处,是可以将它集成到不同专业的供应商和客户的各种解决方案之中。在演讲期间,红帽首席技术官Chris Wright通过视频连线,宣布红帽的OpenShift数据科学云服务已经“集成到英特尔AI产品系列之中。因此,开发人员可以使用英特尔AI分析工具包和OpenVINO工具训练和部署模型”。 红帽正在致力于在其服务中使用Habana® Gaudi®训练加速器,进而提供“具有高性价比的、高性能的深度学习模型训练和部署,而所有这些都是可管理的云服务”。Wright还宣布推出英特尔和红帽AI开发者计划(Intel and Red Hat AI Developer Program),“旨在通过红帽的OpenShift数据科学和英特尔的集成AI和边缘产品组合,让开发者能够更加便捷地学习、测试和部署模型”。 面向那些准备好将加速需求带向未来的人,英特尔宣布了英特尔量子软件开发工具包(Intel Quantum SDK),旨在帮助开发者学习如何编写量子算法,并开始充分发挥这一新兴技术的潜力。测试版目前可通过英特尔开发者云平台(Intel Developer Cloud)获取。 Greg Lavender还介绍了后量子密码学(post-quantum cryptography)方面的进展。在今年5月的英特尔On产业创新峰会上,英特尔介绍了应对量子计算机发展带来的密码安全威胁的三阶段式方法论,后量子密码学是其中之一。最近在标准化和提高对机遇和风险的紧迫意识上所取得的进展,是“我们行业到2030年准备好应对Y2Q或对抗量子计算的重要步骤”,Greg Lavender表示,“许多人认为Y2Q的影响将比2000年的‘千年虫’更大”。 为了实现神经拟态技术的商业化,英特尔研究院宣布将为开发者提供新的工具,包括基于Loihi 2研究芯片的可堆叠多板平台Kapoho Point ,并更新Lava开源软件开发框架。此外,英特尔神经拟态研究社区(INRC)也增加了新成员和八个由英特尔支持的大学项目。 英特尔培育未来创新的另一种方式是通过教育和与学术界的合作。今天,英特尔宣布了英特尔®新星高校教师奖励计划(Intel® Rising Star Faculty Award program),旨在鼓励那些通过创新和颠覆性的想法,对半导体和计算行业的研究或教学作出了重大贡献的青年高校教师。 今年的获奖者来自世界各地的15个机构,他们在从AI到量子材料领域的研究,教学方法的创新,以及提高计算机科学和工程领域针对少数族裔和女性的包容性方面取得了重要的成就。

摩登3注册登录网_瑞森助您实现优秀的LLC恒流LED照明方案

PIN1 VIN高压启动的输入脚,最高耐压可达DC600V,启动电流在1.7mA, 一般应用是从高压电解处串接两个1206 100K 电阻串联引到PIN1, 在整个环路未建立起来时,是靠这个引脚的电压供电后通过内部连接到PIN3 VCC,然后把VCC电容慢慢充电到芯片的启动电压大于15V后,芯片开始正常工作;整个环路建立起来后VIN脚内部关断,VCC通过外部变压器辅助绕组供电维持芯片正常工作; PIN3 VCC 信号电源引脚,工作电压范围8-20V,工作电流在0.8mA,静态工作电流是720uA; PIN5 FB 电压反馈输入,VFB中心值是1.2V,该引脚的功能主要是限定空载电压的最大幅度,芯片空载保护属于打嗝模式,可以有效降低空载损耗,轻松符合能效要求待机在0.5W引内的要求; PIN7 GND 信号地参考电平脚,主要连接VCC、FB对应元件地线; PIN9 LG 半桥驱动低边栅极控制输出,控制低边MOS开与关;上升沿时间时间为60nS,下降沿时间为35nS; PIN11 NC 空脚 加大高低压PIN脚间距; PIN13 HG 半桥驱动高边栅极输出,控制高边MOS开与关;上升沿时间时间为30nS,下降沿时间为35nS; RSC6105SLLC130KHZCSZCD 首先高压启动脚,关乎到启动速度快与慢,前级不加时采用个串联,加时采用个串联; 3.3 空载电压的设定在最大拉载电压的1.2-1.3倍; 3.5 CS电感的互感只需要1:1,圈数6TS,磁芯不要气息,取样电阻靠近芯片引脚;CS负载电阻的地与MOS管的地分开回到电解电容的地。 3.7芯片设计时,注意避开外部强电场,强磁场与金属外壳部分,减少干扰。 在后续的文章里,我们会持续分享相关技术解释,敬请关注!

摩登3注册平台官网_重新构想未来的车辆的讨论,第三部分 原创

是什么让我们暂时坚持使用电池?据我了解,这有两个组成部分。正如我们刚刚描述的那样,一个是监控电池,另一个是管理它。我所知道的是,电池通常实际上是一个电池组中的多个电池。管理需要弄清楚如何在电池组内的不同电池之间分配消耗和负载。总是这样吗?当我们从一种电池类型切换到另一种电池类型时会出现这种情况吗?回答这个问题,然后我会问你一点监控和管理技术本身,芯片本身。 电池管理需要考虑的几件事。EV 中的电池组是电池的集合。根据化学性质,电压会略有不同,在 3.6 伏或 3 到 4.2 伏范围内。同样,这取决于我们使用的化学物质。但是这些都是串联和并联堆叠的单个电池。因此,如果你有一个 400 伏或 800 伏的堆栈,你可以串联 200 个电池。加上许多并联电池串,从电池的安培小时或千瓦时角度获得我们需要的容量。 现在,我们必须考虑的是,我们是绝对正确的,我们在问题中提到了这一点:我们如何管理每个电池的电压和电荷?我们可以允许一个电池具有驱动电压高于另一个电池的电流。所以目标是保持电池电压和电荷在电池之间相等,并且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通过诸如被动平衡甚至主动平衡之类的技术,我们认为这是一种趋势,可以在充电和放电期间保持电池的充电和充电状态。所以,有那一块。 这里要考虑的另一件事是沟通。这些电池分散在整个车辆中。因此,有一个中央电池管理单元负责将电池组视为一个整体。它正在查看堆栈的总电压,查看其他信息(温度等)——这也是在电池级别测量的。但是你如何从这些电池中的每一个,这些电池监控单元中获取信息到电池监控单元。 传统解决方案将有一个有线系统,其中一个电池监控单元将与下一个、下一个等进行通信,依此类推,直到我们到达电池管理单元。所以它就像一个菊花链或环路。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它在这个行业已经存在很长时间了。挑战在于,当我们有电线时,我们必须手动或可能通过制造过程自动安装这些电线。这些电线可能会断裂,连接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腐蚀。然后,如果其中一个电池坏了,我们将如何维修它?因此,这里的许多挑战现在导致市场更多地关注无线方法,实际上,我们可以将无线电集成到不再以菊花链通信的每个小区监控单元中, TI 在该领域拥有非常强大的产品,具有专有无线协议的 2.4 GHz 简单链路设备真正使无线 BMS 成为现实,并具有反向通道通信、安全链路、高可靠性和目标包错误率极低,极小的再次确保电池非常可靠并满足原始设备制造商的需求。 因此,电池管理领域发生了很多事情,涉及多种化学物质以及传感和通信技术。 随着车辆变得更加电气化——不仅是电动传动系统,而且我的意思是所有的驾驶员监控系统、驾驶员辅助系统——现在随着驾驶舱娱乐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我们是否仍然在借鉴同一个电池组?汽车公司是否正在考虑为车内物品使用不同的电池组,而为传动系统考虑另一种电池组?还是仍然是一个大单位? 如果我们考虑今天的内燃机汽车,我们有两种能源。你有燃料,然后你有一个铅酸电池。我想说,电动汽车有多种趋势。有些汽车将配备 400 伏电池组,然后还有铅酸电池,用于低压电子设备。因此,一个 400 伏和一个 13 伏半的电池为汽车内的许多不同负载供电。 现在,有两个方向的趋势。一种是用锂离子电池代替重铅酸电池,用于低压电子设备。不仅如此,我们还看到了真正摆脱低压电池本身的市场趋势。如果你有一个高压电池,你就有一个能源。所以也许代替电池,使用 DC 到 DC 转换器将 400 伏或 800 伏降到 12 伏怎么样?然后我们可以将 12 伏的电压路由到整个汽车。 你提到了 ADAS,你提到了信息娱乐系统。我以前听过这个类比。但如果从配电的角度考虑,它有点像带轮子的服务器。在数据中心,我们可以使用交流电,创建一个运行背板的 12 伏电压,我们有可以单击的服务器刀片。这是一个类似的概念,我们可以使用 400、800 伏电压,创建一个 12 伏电压. 这为我们的 ADAS 系统和信息娱乐系统提供动力。 我们经常忽略的电动汽车中需要的另一个系统是关于 HVAC 系统?在燃烧汽车中,我们可以免费获得热量。虽然电动汽车的效率很高,但没有多余的热量可以用来加热机舱。那么,我们如何在汽车内进行 HVAC?TI 拥有我们的 C2000 微控制器产品组合,这些微控制器已从事电机控制数十年。我们看到 C2000 为我们的隔离式和非隔离式栅极驱动器提供了大量机会,这些驱动器实际上为这些新的压缩机架构提供动力。 你碰上了它:DMS。我们看到来自欧洲和其他地方的大量法规关于如何实施这些法规以及那里的要求。以及通过 ADAS 系统使驾驶更安全。百分之五十的事故发生在十字路口或附近。那么我们如何让驾驶更安全呢?这些系统都将与高压电池、低压电池或汽车内产生的大约 12 伏的分布式电压相关联。

摩登3注册登录网_重新构想未来的车辆的讨论,第二部分 原创

我们都在进行讨论,试图弄清楚我们在电动汽车变得比内燃机汽车更高效和更具成本效益方面处于什么位置。你对我们在这条曲线上的位置有任何见解吗? 当我们考虑成本时,我们必须考虑几件事情。一是我们为车辆支付的价格。车辆的很大一部分仅包含在电池成本中。因此,将电池的价格降至每千瓦时 100 美元的价格点肯定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我可以深入一点,我们也可以谈谈效率,但你是怎么做到的?我们如何达到每千瓦时 100 美元?有几种方法。 一是化学。电动汽车的主要趋势是远离其中一些稀土元素——镍、钴——当供应受到限制时,价格会朝相反的方向移动。因此,从这样的化学物质转向磷酸铁锂等化学物质——这是一种已经存在很长时间的化学物质——它给电动汽车带来了一些有趣和不同的挑战。 一,它具有非常非常平坦的放电曲线。并且这些其他锂基化学物质(如镍、锰、钴)将具有电压斜率及其放电,这使得传感相对容易,特别是与 LFP 相比,我们可以使用电池监视器,例如,具有准确度5%左右。而且我们仍然可以很好地衡量电池组的健康状况/充电状态。好吧,转到 LFP,这个故事发生了变化。 在 LFP 中,因为我们的放电斜率只有一个数量级,所以我们现在需要精度或电池监视器,其精度几乎比当今市场上的产品好一个数量级。这就是允许我们进行健康状态/充电状态的原因。并感应电压。 德州仪器在这一领域投入了大量资金,并拥有行业领先的解决方案来实现该 LFP。那么,这种准确性如何回到成本?好吧,如果我们考虑精度,如果由于精度差而只能确定 20%、30%,那么我们现在必须过度设计电池组才能获得相同的范围。因此,我们必须在车辆中装入更多的电池,以使其保持在 250 或 300 英里的范围内,无论它是什么,以便基于基于余量的准确性来保证它。 现在,如果我们使用更精确的电池监控技术,例如 Ti 向市场推出的技术,这可以让我们更多地优化电池的尺寸。我们不需要过度设计它,因为我们对自己的操作位置有更好的了解。并从消费者的角度考虑。你可能会说,为什么我需要这个保证金?好吧,如果你没有它,而你的车告诉你还有 30 英里,而实际上你只剩下 5 英里,那可能是个大问题。这当然是我们作为消费者、原始设备制造商和技术提供商想要避免的事情。你必须建立这个利润。 同样,利润率与成本直接相关。因此,我们可以针对电池尺寸尽可能优化成本,并使用有助于降低成本的正确化学物质。这一切都是为了让我们拥有更具成本效益的电动汽车。然后——你谈到了这一点,布赖恩——效率。我们如何获得正确的传动系统效率? 行业趋势从 400 伏技术转向 800 伏技术;车辆内的更高功率电机。因此,使用非常强大的栅极驱动器优化功率传输、车辆内的电机驱动。Texas Instruments 作为 30 安培、隔离式栅极驱动器、安全等级的隔离式栅极驱动器,可从正在使用的电源开关中获得尽可能多的开关功率,并且还具有可调节性。 当我们谈到讨论的可靠性部分时,我们可以更多地讨论这个问题。我们如何确保优化效率和可靠性?(当我们从电气化的角度考虑时,这实际上是相互矛盾的。)这里有很多趋势。事实上,如果你把它泡得足够高,一切都会变成最大化驾驶时间,让电动汽车更实惠,不牺牲质量,不牺牲安全。当然,还有时间部分。我们如何充电更快?在电网上,直流充电,交流充电等?

摩登3测速登录地址_重新构想未来的车辆的讨论,第一部分 原创

电气化使汽车制造商有机会完全重新想象汽车是什么,以及它可以是什么。与德州仪器 (TI) 全球汽车系统总监 Ryan Manack 探讨汽车电气化道路上的新趋势和挑战的对话。 电动汽车的新时代刚刚开始,但它正在加速发展(可以这么说),过去几年的创新量令人难以置信。电气化让汽车制造商有机会几乎完全重新想象汽车是什么以及它可以是什么。这与预期的挑战一样大。 机动车是复杂的产品。使它们电气化不仅仅是放入电动发动机和一个大喇叭电池。一旦汽车公司确实选择了电动化,就会带来一系列全新的潜在问题。但它也打开了一大堆潜在机会。 有哪些挑战、解决方案和机遇?现在我们的嘉宾是德州仪器 (TI) 全球汽车系统总监 Ryan Manack,他得到了一些答案,我们将立即了解 EV 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但电动汽车也将越来越电子化,不仅会有硬件挑战;软件方面也将面临挑战。 通用汽车于 1996 年推出了其 EV1 电动汽车。丰田于次年在日本推出了混合动力 Prius。大约十年后,特斯拉在 2009 年推出了 Roadster,一年后又推出了雪佛兰 Volt 和日产 Leaf。2020 年,通用汽车首席执行官玛丽巴拉承诺,到 2025 年,通用汽车将提供 30 种不同的电动汽车车型。 根据美国能源部的最新信息,目前共有 23 款插电式电动车和 36 款混合动力车型可供选择,这些车型有多种尺寸可供选择,据美国能源部计算,目前有超过 234,000 辆插电式电动汽车和 330 万辆混合动力车仅在美国四处行驶。 从内燃机到电池驱动的电动汽车的转变一直在加速,而且还在继续。 过渡在概念上非常简单。然而,从工程的角度来看,事情变得有点复杂。与任何电气/电子系统一样,您不仅需要实现目标,还需要技术路线图以实现更大的集成、提高性能并降低成本。 与此同时,汽车制造商意识到这是一个巨大的机会,可以重新思考汽车的制造方式、能做什么以及如何做到这一点。 一、在过去的几年里,这项电动汽车技术变得更好了吗? 1800 年代实际上有电动汽车。现在,这些车辆非常重,续航里程差,我想真的很贵。但是这个概念已经存在了一个多世纪。然后,当然,随着内燃机的发明,就在这条轨迹上,我们在燃烧方面看到了数十年的巨大进步。他们接管了很多很多年。现在我真的认为,布赖恩,我们已经到了电气化技术真正开始变得更有意义的地步。 回想 10 年前的电池成本。我们说的是每千瓦时 1000 美元的电池,甚至更高的成本。调查今天的市场,从汽车的千瓦时角度来看电池的大小,你会看到从 50 千瓦时到 100 千瓦时的某个地方,在这个范围内的某个地方。如果你将它乘以 1000,那么仅仅投入电池,投入车辆的能源,这就是一大笔钱。所以在那个时候,你有点挠头说,好吧,考虑到成本,作为一个消费者,我是否愿意为电动汽车支付更高的价格? 但是,当然,发生的事情是,现在这些成本已从每千瓦时 1,000 美元大幅下降到现在真正接近每千瓦时 100 美元的门槛,这确实是我们相信的点……我们在市场上看到我们开始达到这种成本与内燃机相当。然后你计算节省的燃料,以及通过汽油和电力补充燃料的年度成本。很多事情肯定要考虑在内。 一是成本和使电动汽车更实惠。但我们必须在这里考虑的另一件事是驾驶时间。我们平均在过去 10 年、20 年内制造的燃烧汽车、轿车,每加仑可能有 20 到 30 英里,略高一点。使用带有 20 加仑油箱的混合动力车,您可以根据驾驶和使用情况等估计 3、400 英里。这就是消费者对驾驶时间的期望。 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研究这一点,但获得技术以确保我们可以驾驶与电动汽车的内燃机汽车相同的距离当然是至关重要的。作为消费者,我们已经开始期待这一点,这当然是我们在购买汽车时所寻找的东西,无论技术如何。

摩登3注册登录网_icspec芯片求购平台,免费发布ic供求信息,芯片规格书一网打尽!

采购不到货,找个料找好几天,找不到靠谱供应商,库存积压严重……你还在为ic芯片采购/供应苦恼? 有芯片需求,就上icspec。icspec平台正式上线【芯片求购】新功能,让你轻松实现国内外芯片货源一键对接。 (icspec【芯片求购】功能主界面) icspec上线的“芯片求购”功能有哪些优势?作为直接和上游原厂、分销商实现数据共享的平台,icspec上线的【芯片求购】功能:免费发布!操作简单,ic芯片供求信息一目了然,管理方便。 下面以icspec官网为例,我们来看下【芯片求购】的具体功能及使用操作。 供应需求(批量)发布 点击【供应】界面右上角的“发布”,填写型号、品牌、批号、数量、报价和联系人等信息之后,可以选择“保存草稿箱”或者“立即提交”,即可发布成功。 (发布“供应需求”的操作步骤) 采购需求(批量)发布 和上面的ic芯片【供应需求发布】操作相似,点击【采购】界面右上角的“发布”,填写相关信息后,点击“立即提交”,即可发布成功。 (发布“采购需求”的操作步骤) 即时沟通,一键询价 在【供应】和【需求】的列表页,用户可以点击“站内信”或“QQ联系”向对方询价,对方将会收到您的询价提醒,也可以进入需求详情页直接电话联系对方。 如果觉得对方是自己的目标客户,还可以选择关注对方,查看对方的个人主页信息。 (供应/需求详情界面) 关注一目了然 在【关注】列表页面,可以看到自己所关注用户的所有ic芯片供求信息,也可以随时取消关注。 (关注列表界面) 需求管理方便 右上角的个人头像,点击【消息管理】,进入【供需管理】,即可看到对应的芯片供应或需求信息,还可以对需求信息进行修改和一键更新,更新之后您的需求信息将会排名靠前,一天有一次更新机会。 (“用户中心”→“供需管理”界面) 以上为icspec官网【芯片求购】功能的主要内容,大家也可以前往icspec APP或者icspec小程序体验使用。 如果有其他芯片需求或者规格书查询等问题,可以申请加入我们的芯片求购交流群or规格书交流群,群里都是元器件行业内人士,可以发布采购信息或者分享/查找规格书等! 添加小助手微xin:Kevino-Y,备注”进入xxx交流群”,小助手会拉大家进入对应的群聊。 icspec官方网站:icspec.com/ icspec小程序和App:微信或应用商店搜索icspec即可下载使用

摩登3登录网站_我们学并发时,到底在学什么?

大家好,我是鲏。 前段时间,星球里一位朋友问我: 鱼皮,高并发项目牵扯的知识有哪些? 之前看到的一个回答:既要解决性能的问题又要考虑业务完整性,还有网络资源、服务器资源等,我不太能理解,希望鱼皮细说。 我就简单分享下自己对高并发的理解,水平有限还请见谅。 技术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服务的,那么并发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呢?我用一句话总结,就是:在资源有限、并且不改变程序执行结果(正确性)的情况下,合理运用并发编程和架构设计来尽可能多地 提高你程序的性能和稳定性 。 其中的关键字就是: 资源有限 不改变程序执行结果 并发编程 提升性能 提升稳定性 其实你会发现这几个点基本就把上述问题描述中提到的东西覆盖到了。 举个例子:你只有 3 台 4 核 8 G 内存的服务器,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 1000 万行数据进行汇总运算,就可以运用并发来解决。比如你可以把数据均摊到 3 台机器上同时汇总,最后再对 3 台机器的汇总数据再汇总(大数据 Map Reduce 的思想)。 那么并发编程要学习哪些知识呢? 这里说一下我自己的学习顺序: 1)先了解并发的思想和概念,比如什么是同步和异步,什么是并发和并行,什么是进程 / 线程 / 协程、什么是线程安全性、什么是线程池、什么是 IO,还有锁、资源共享、性能指标 QPS / TPS / P95 / P99 等。 很多知识都是操作系统课上学到的,好好听课或者自己看书都可以,星球的同学可以看我的操作系统学习路线: 2)学习如何编写高并发程序,比如 Java 的 JUC 并发包,里面提供了很多现成的类和方法,比如 CompletableFuture、ExecutorService 等,了解它们的用法后,能够轻松实现并发编程,不用自己写 new Thread。 3)学习并发测试、监控和排障工具,比如压测工具 jmeter、监控工具 jconsole、线程分析工具 jstack 等,便于我们根据实际情况来分析并发编程占用的资源、有无死锁,从而更好地提升性能指标。 jconsole 控制台 4)以上这些都学会后,我们就要在做项目的过程中多思考以下问题: 什么时候用并发编程(有无必要)? 怎么设置并发编程的参数(比如线程池的核心线程数)? 怎么划分并发资源(比如划分任务队列)? 怎么防止和解决并发过程中的操作冲突(比如死锁)? 要做到合理运用并发来解决问题,而不是滥用。 5)跳出单个程序的代码,从上帝视角来设计规划整个系统。 比如选择何种技术来实现高并发?也就是技术选型,如使用 Nginx、消息队列等。 还有如何组合 / 编排多个服务来增加并发度?也就是架构设计(或者说部署)层面的问题,比如动静分离、分库分表、读写分离、弹性 / 线性扩容、冷热分离、批流一体等。 在学完基本的开发框架后,大家就可以开始学习并发编程了,这块知识还是很重要的。不了解并发就乱用的话不仅程序会出错、甚至可能出现性能还不如同步执行的情况。

摩登3官网注册_Pulsiv推出世界领先的电力电子技术,以降低能耗和优化系统成本

新的前端解决方案可实现高效的反激式设计,以取代电源和电池充电应用中的传统LLC设计 2022年9月27日:总部位于剑桥的初创公司-Pulsiv,今天首次向外界宣布推出新的电力电子技术产品-Pulsiv。Pulsiv OSMIUM采用其专利技术,将AC转换为DC,对小型存储电容器进行充电/放电,而无需PFC电感。这种独特的解决方案提供了高功率因数、一贯的高效率和超紧凑的系统设计。Pulsiv OSMIUM技术可用于提高整体系统效率、优化成本,并有助于减少全球能源消耗。 Pulsiv OSMIUM微控制器系列和支持组件可与常用的反激式DC-DC转换器结合,以取代成本较高的LLC解决方案。Pulsiv的通用输入、单开关150W反激式电源设计,可提供平均97.5%(峰值99.5%)的前端效率,能在2W时保持90%的效率。目前,Pulsiv正在开发一种240W交错反激电路和具备更高功率能力的参考设计。Pulsiv OSMIUM微控制器不直接确定输出功率,只需调整三个系统组件并连接合适的DC/DC转换器,即可作为任何需要1W至10kW的应用的平台。Pulsiv OSMIUM微控制器现提供型号为PSV-AD-150和PSV-AD-250两种样品。 Pulsiv OSMIUM电路中的关键部件在低温下工作(甚至在对流冷却条件下)以延长其预期使用寿命。通过调节通过充电电容器的电流,Pulsiv完全消除了浪涌电流,这意味着工业电源和LED照明产品制造商可以简化其设计并降低系统安装成本。最后,Pulsiv OSMIUM技术支持主动桥控制、可配置滞留、X-Cap放电、HVDC输出选择、功耗指示器和电网故障检测,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这些可选功能,满足不同终端应用的需要。 Pulsiv首席执行官Darrel Kingham表示:“面对全球能源危机,希望实现雄心勃勃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就要求电子行业拥抱技术创新、挑战传统思维。Pulsiv OSMIUM提供了一种独特的方法,可以在所有操作条件下减少交直流电源和电池充电器的能耗。通过提供持续高效的解决方案,而无需提高系统成本,Pulsiv的可持续产品设计将成为用户的首选方案。” 工程师可以使用PSV-AD-250-DS评估Pulsiv OSMIUM技术,并连接合适的DC-DC转换器生成完整的电源原型。用户可通过Pulsiv公司网站免费提供完整的参考设计,以展示Pulsiv OSMIUM与精心挑选的DC-DC转换器结合时的可能性。Pulsiv OSMIUM微控制器的样品可通过分销商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