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目录:摩登3风情

摩登3官网注册_我国首获纳米级光雕刻三维结构:没有EUV光刻机,一样量产7nm芯片!

为了遏制中国科技发展,近年来美国越来越多地动用国家力量,通过各种“恶意限制”手段来维护其技术霸权的地位。比如,多次收紧半导体设备出口中国、频繁扩大技术出口管制清单,以及禁止ASML向我国出售14nm及以下工艺的DUV光刻机,甚至还将魔抓伸向了华裔科学家。 然而,面对这些“卡脖子”技术问题,中国不仅没有选择屈服,反而走出了一条自己独特的发展之路。这不,刚刚国内自主芯片产业就传来一个好消息:9月14日晚间,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发表了一项最新研究,中国科学家首次得到了纳米级光雕刻三维结构,在下一代光电芯片制造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相关报道截图 据悉,南京大学张勇、肖敏、祝世宁领衔的科研团队,发明了一种新型“非互易飞秒激光极化铁电畴”技术,将飞秒脉冲激光聚焦于材料“铌酸锂”的晶体内部,通过控制激光移动的方向,在晶体内部形成有效电场,实现三维结构的直写和擦除。 这一技术的难度在于,它突破了传统飞秒激光的光衍射极限,把光雕刻铌酸锂三维结构的尺寸,从传统的1μm量级(相当于头发丝的五十分之一)首次缩小到纳米级,达到30nm,从而大大提高了加工精度。 该研究指出,这一重大发明未来或可开辟光电芯片制造新赛道,有望用于光电调制器、声学滤波器、非易失铁电存储器等关键光电器件芯片制备,在5G/6G通讯、光计算、人工智能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中国科学家首次获得纳米级光雕刻三维结构 我们都知道,芯片作为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晶,在军事、民用等各大领域均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随着集成电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电子集成电路在带宽与能耗等方面逐渐逼近极限,再加上DUV/EUV光刻机的出货受到限制。因此,光电芯片作为全球半导体行业的一个重要细分赛道,则被业内认为是“最有希望的继任者”。 简单来说,光电芯片是一种高度集成的元器件,其所集成的元件包括激光器、调制器、耦合器、分束器、波分复用器、探测器等,主要用来完成光电信号转换的。 从原理上看,电子集成芯片采用电流信号来作为信息的载体,而光电芯片则采用频率更高的光波来作为信息载体。相较于电子集成电路或电互联技术,光子集成电路与光互连展现出了更低的传输损耗、更宽的传输带宽、更小的时间延迟,以及更强的抗电磁干扰能力。 此外,光互联还能通过使用多种复用方式(例如波分复用WDM、模分互用MDM等)来提高传输媒质内的通信容量。因此,建立在集成光路基础上的片上光互联被认为是一种极具潜力的技术,而光电芯片则可用以克服电子传输所带来的瓶颈问题。 据悉,为了打破美芯的限制,华为早已将目光放在了光电芯片上,前两年不仅斥资10亿英镑在英国剑桥园区建设了光电研发中心,还招揽了大批国外顶尖人才为其研发光电芯片。 此前,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就曾表示,光电芯片是完全可以绕开美国技术封锁的。换句话说,由于光电芯片的制造工艺不同于硅芯片,即使没有EUV光刻机,只要我们能够掌握这一技术,一样可以量产7nm及以下的芯片! ▲资料图 除了光电芯片领域,我国科学家在量子模拟前沿领域也有了新的突破。 根据《自然》当天发表的另一项研究显示,南京大学缪峰合作团队通过在“原子世界搭积木”的方式,把两个石墨烯双原子层,以旋转180°+0.75°的特殊角度叠加,并施加一个垂直电场,研制出了一种全新的量子材料。同时,通过改变垂直电场,在国际物理学界首次观测到了量子融化的“中间态”,并揭示了这一量子“中间态”的演化机制。 据悉,这一重大理论机制的创新成果,未来有望用于开发高密度集成、高度可调和易于读取的固体量子模拟器。例如通过模拟生物神经网络、化学反应系统等复杂体系的演化,用于类脑人工智能技术开发和新药研发等。 ▲中国科学家实现量子模拟领域新突破 虽然中国面临着很多“卡脖子”技术问题,但目前已有不少行业通过各项举措推动技术突破,正在逐步弥补各个需要“补短板”、“锻长板”、“填空白”的关键细分领域。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都将出现各种突破——中国将会在各个关键核心技术上有自己的“话语权”!

摩登3主管554258:_OLED渗透率持续上升,三星显示获更多iPhone 14系列订单 原创

OLED显示屏是利用有机电自发光二极管制成的显示屏。由于同时具备自发光有机电激发光二极管,不需背光源、对比度高、厚度薄、视角广、反应速度快、可用于挠曲性面板、使用温度范围广、构造及制程较简单等优异之特性。 amoled显示屏多用在手机等小屏显示上,尤以三星可以量产,但产能仍较低。pmoled以索尼和三菱电机为龙头,技术最成熟,国内以维信诺(Visionox)显示为代表。简介对于有机电激发光器件,我们可按发光材料将其分为两种: 小分子OLED和高分子OLED(也可称为PLED)。它们的差异主要表器件的制备工艺不同:小分子器件主要采用真空热蒸发工艺,高分子器件则采用旋转涂覆或喷墨工艺。 14日讯,消息人士透露,由于LG显示高端LTPO OLED面板产量很低,三星显示器有望获得更多用于顶级iPhone 14系列的LTPO OLED面板订单,公司已从供应商订购更多设备,以扩大其生产能力做好准备。 据媒体报道,移动行业将在2023年推出来自不同品牌的多达23款不同的折叠屏手机。折叠屏的核心部件当然是屏幕了,这种屏幕即为柔性OLED。目前,中国国内面板厂正在大力推广柔性OLED的普及,这给产业链带来良好的机遇。 随OLED面板厂商的产能提升以及配套材料逐步实现全面国产化,产业链上游企业将具有极大的市场空间。OLED面板原材料中取消了光学结构、液晶层与背光模组等,增加了有机发光材料,因此OLED面板成本结构也有极大不同,综合比较成本结构,OLED面板上游产业链中设备、有机材料以及驱动IC领域具有更大弹性。 CNMO手机中国发布消息称,明年可能是可折叠设备的一年,因为越来越多的报告显示,一些屏幕厂商决定用新设计押注新兴市场,更重要的是,2023年可能会迎来可折叠显示技术的革新。根据显示器市场分析师的说法,明年我们可能还会看到第一款可折叠笔记本电脑和第一款可卷曲智能手机正式上市。 据报道,移动行业将在2023年推出来自不同品牌的多达23款不同的折叠屏手机。目前已知这些即将推出的折叠屏手机中的四款手机的屏幕,将由京东方制造。此外,DSCC报告称,世界上第一款可卷曲智能手机将在明年由中国品牌发布,而这款设备的屏幕可能与京东方或者三星有关。 如果几十款新的折叠屏手机和可卷曲设备还不足以让你对可折叠设备的未来感到兴奋,那么下一个消息或许能引起你的兴趣。有市场观察人士表示,2023年将至少出货7款可折叠笔记本电脑,但这些设备的可用性将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或许,这会是笔记本电脑制造商在进入大规模生产之前进行的试水行为,其目的是看该类技术是否流行起来。 无论如何,2023年听起来像是可折叠和可卷曲设备的一年。折叠或卷曲设备的核心部件当然是屏幕了,这种屏幕即为柔性OLED。 OLED作为继CRT与LCD后第三代显示技术,多种维度优势显著,产业化工作已经开始,大尺寸全彩色器件目前尚处在产业化的前期阶段。基于其技术特点在智能手机、可穿戴等中小尺寸领域渗透率持续提升,2021年AMOLED在智能手机领域渗透率已达35.3%,而且仍在继续提升。IT/TV作为AMOLED另一重要应用市场,渗透率提升潜力巨大,2022年OLED TV渗透率仅3.4%,增长十分迅速,到2026年OLEDTV渗透率将有望提升至5.0%;随苹果积极推进中大尺寸OLED在其终端的搭载,IT OLED有望在未来接力中小尺寸OLED成为OLED发展的主要驱动。 目前OLED显示屏主要由韩系厂商生产,但国内厂商已开始大规模布局,基于高性价比和充裕的产能配套,有望快速替代。我国当前新增OLED产线投资数量已超过韩国,据Omdia预测,2026年单看目前已公布项目,我国OLED面板产能有望占到49.04%,达到与韩系OLED面板厂商平分秋色。 不难发现,虽然相较去年同期,OLED材料、零部件市场出现了一定幅度的增长,但是却在一季度的基础上下降了不少。该机构认为,之所以会出现这一现象,是由于三星显示器、京东方、LG显示器的柔性OLED面板出货量下降导致的。相关数据显示,第二季度三星显示器柔性OLED出货量估计为4350万,而京东方和LG显示器的出货量分别为1410万和570万。与前一季度相比,分别下降了17.3%、29.9%和40.6%。 不过,随着笔记本电脑以及显示器等电子产品需求回暖,OLED面板出货量将逐渐回升,进而带动相关材料的市场总额增长。该机构认为,在市场回暖的情况下,无论是韩国还是中国市场,有关OLED材料以及零部件的需求量都将增长。至2026年,韩国市场花费在OLED材料以及零部件上的采购经费将达到98.8亿美元,而在中国这一数据将达到67.6亿美元。

摩登3测速登录地址_大力推进人工智能行业应用落实和可持续发展

最近的数据显示,可持续发展正跃升为企业议程的重要事项——近一半(48%)的全球首席执行官表示,提高可持续性是他们的首要任务之一,较 2021 年以来增长了 37%。2023 年对企业的期待不仅是要制定雄心勃勃的可持续发展目标,还要将可持续发展目标转化为行动。然而仅有 23% 的 CEO 表示他们正全面实施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他们同时表示,缺乏可靠的数据洞察阻碍了他们采取行动。2023 年,人工智能至少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助力企业加速落实其可持续发展目标。 企业领导不能忽视气候变化所带来的日益增长的风险。根据 2021 年世界经济论坛全球风险报告,极端天气、气候行动失败和人为带来的环境破坏是未来十年企业最有可能面临的三大风险。 在接下来的一年,企业将越来越多地寻求利用天气和气候数据来应对气候风险,而人工智能将是关键。 今天,有大量有价值的气候相关数据还没有被企业充分利用起来,包括有关天气和业务运营的实时和持续观测等信息。 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在帮助企业应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方面发挥关键作用。通过结合人工智能、天气、气候和运营数据,企业可以更轻松地管理影响业务运营的气候风险,也能够更好地推进 ESG 目标。例如,通过用人工智能分析具有一致性的天气和气候数据,企业能够深入研究一些特定问题,例如确定哪些地区、建筑物或资产可能贡献了不成比例的碳排放,以优先考虑改进工作。 截至2022年9月,我国智慧教育场景申请AI专利近2万件,其中发明专利占比超过九成,好未来、小天才、松鼠课堂等智能教育领域企业专利申请活跃,好未来专利申请超过280余件,其余两位也均达百余件,智慧教育主要依托的AI技术为计算机视觉、知识图谱、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和智能语音。智慧农业场景中,我国同期申请AI专利约6.7万件,其中发明专利占比超过90%,浙江大学以590余件专利排名首位,腾讯以550余件专利紧随其后。智慧农业主要涉及的AI技术主要为智能云、大数据、计算机视觉、深度学习等。 这份《报告》认为,人工智能“头雁效应”持续彰显,作为传统产业升级转型的核心驱动,人工智能技术正成为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重要引擎。从生产方式的智能化改造,生活水平的智能化提升,到社会治理的智能化升级,都体现出对人工智能技术、产品、服务及解决方案的旺盛需求。我国人工智能领域专利积累深厚,产业规模庞大,创新技术应用场景加速落地,具备良好创新优势和产业基础。未来一段时间内,应加快AI技术创新产业化应用,运用AI专利不断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全面实现人工智能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我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盲人视觉问答任务研究领域,VizWiz-VQA是卡内基梅隆大学等机构的学者们共同发起的全球多模态顶级盲人视觉问答挑战赛,采用”VizWiz”盲人视觉数据集训练AI模型,然后由AI对盲人提供的随机图片文本对给出答案。在盲人视觉问答任务中,浪潮信息前沿研究团队解决了盲人视觉问答任务常见的多个难题。 首先,由于盲人所拍摄图片模糊、有效信息少,问题通常也会更主观、模糊,理解盲人的诉求并给出答案面临挑性。团队提出了双流多模态锚点对齐模型,将视觉目标检测的关键实体及属性作为连结图片及问题的锚点,实现多模态语义增强。其次,针对盲人拍摄图片难以保证正确方向的问题,通过自动修正图像角度及字符语义增强,结合光学字符检测识别技术解决”是什么”的理解问题。最后,盲人拍摄的画面通常是模糊、不完整的,这导致一般算法难以判断目标物体的种类及用途,需要模型需具备更充分的常识能力,推理用户真实意图。为此,团队提出了答案驱动视觉定位与大模型图文匹配结合的算法,并提出多阶段交叉训练策略。推理时,将交叉训练后的视觉定位和图文匹配模型用于推理定位答案区域;同时基于光学字符识别算法确定区域字符,并将输出文本传送到文本编码器,最终通过图文匹配模型的文本解码器得到盲人求助的答案,最终多模态算法精度领先人类表现9.5个百分点。

摩登3平台开户_中国很早就开始在做战略布局汽车要求的芯片制程 原创

中国很早就开始在做战略布局,汽车要求的芯片制程,正在稳步蓄力,汽车用的芯片,不是制程越高就越好,强调性价比比较重要,目前中端车型可以实现体验上的优越感,足够支撑各种智能的体验。任何一个市场刚开始肯定是百花齐放,最后剩下的只会是少数几家。即便能够预测到这个结果,依旧阻挡不了汽车主机厂进入这个市场。 汽车主机厂自研芯片的劣势也非常明显,由于整个汽车芯片行业人才的缺乏,能够招到合适的人才,并且在汽车公司的体系下设计出合适的芯片本身就是挑战。做芯片不是一蹴而就的,这种经验要靠时间积累和应用打磨,即便主机厂在车用芯片的工况和整车系统的测试标准方面有足够已经有认证供应商芯片的经验权威,但真正自己设计一款芯片去验证自研量产一款符合车用高可靠标准的芯片,对主机厂来说也是新的挑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如今进入了以智能网联汽车为标志的“下半场”。“‘下半场’的哨声已经吹响,中国汽车行业丝毫不能懈怠,还需要继续努力,多方协同,奋力构建中国标准智能网联汽车体系,向世界汽车提供中国方案。 近两年“芯片危机”“被软硬件掣肘”“被核心技术卡脖子”等关键词早已成了汽车圈热议的话题,越来越多的企业和行业从业者意识到,只有实现关键软硬件技术的突破,才能真正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事实上,在全球汽车产业被芯片问题掣肘的情况下,对于“如何突破‘芯片荒’困境”这一问题,中国汽车产业已经行动了起来。如今,中国汽车产业正在直面芯片研发问题,并不断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加大关键领域的研发投入,加速在“下半场”的发展步伐。 智能化、网联化也是汽车发展的趋势。业内判断,汽车未来将被软件重新定义,不再只是一个交通工具,同时也将成为会跑的局域网和计算中心。但汽车芯片作为支撑这个趋势的一大硬件,当前正遭遇全球性短缺。当前的短缺是短期的市场行为,最终还是要靠市场行为来解决。我们应该正确地发出声音,让两个行业的信息能够真正得到充分沟通,减少因为信息错配带来的恐慌情绪。 我希望汽车行业进一步关注和支持车用半导体企业和创新产品,加强多元化的供应链建设,为提升车用半导体技术能力提供强大的应用牵引力,并抢抓机遇加强对汽车领域关键半导体的梳理和研究,加强研发,聚拢人才。无论造车新势力还是传统车企,即便将芯片团队拆分独立运营,汽车主机厂自研芯片也很难最终取得成功。出于对技术领先性、价格、系统适配等方面的考虑,拆分出来的团队依旧很难获得包括竞争对手在内的其它客户的订单,难以提升芯片销量。 在全球车用半导体供给不足的情况下,停产或减产成了韩国车企不得不面对的难题。但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初就曝出车用半导体供给不足消息的情况下,现代汽车和起亚拖到了4月中旬才真正“缺芯”,比其他国家的一些知名车企更晚减产。为其争取了更多缓解库存的时间,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车企自身应对“缺芯”举措的一部分。 芯片短缺已成为威胁全球汽车业乃至经济复苏的一大风险,从目前各国和大型厂商采取的措施来看,未来芯片业布局将逐步升级,呈现出区域转移等特点。但是,由于全球经济生态转型、主要厂商恢复产能尚需时日等因素,“缺芯”困境短期难以解决,已成为汽车业核心零件的芯片供应难言乐观。汽车芯片是关乎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器件,需要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远近结合、系统推进,提升全产业链水平,有力支撑汽车和半导体产业高质量发展。

摩登3平台注册登录_中国市场汽车芯片供应短缺情况虽然已在逐步缓解 原创

中国市场汽车芯片供应短缺情况虽然已在逐步缓解,但相对整车和零部件企业的需求和排产计划来看,目前仍然还有一定的缺口,此外,老技术型号产品或将面临供应紧张的局面。在全球市场层面,随着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发展,汽车芯片市场需求将不断增长,2022年全球汽车芯片依然会保持紧缺状态,只是由大规模全面缺芯演变为了结构性缺芯,大大小小的汽车制造商仍然受到不同程度的缺芯带来的影响。 当下智能汽车的发展速度在全球来说,基本处于同一起跑线,中国与世界水平的差距比较小。而且经历了此次严重的汽车缺芯,全球都对产业链的自主安全可控提高了警醒,国内亦是如此,越来越多的主机厂逐渐开始和国内芯片厂商合作,这给国内厂商带来了一个很好的主机厂导入窗口期。在“国产替代”的机遇下,中国汽车芯片正面临“直道超车”或“换道超车”的机遇。我们也看到,本土企业正从汽车芯片的各个领域逐个击破,而且速度迅猛。未来入局汽车芯片的企业只会多,不会少,越早抓住装车时机的企业越能在这波机遇中获胜。 尽管如今缺芯的情况已有所好转,但仍有一些潜在风险,或将对未来汽车芯片市场造成很大冲击,而囤货引起的市场供需不平衡便是其一。近两年由于市场上芯片短缺,出现了很多人为囤货或故意抬高价格的情况,影响到汽车行业健康发展。据多家车企反馈,有些芯片价格普遍上涨了5倍到20倍。尽管如此,依然“一芯难求”。因此,汽车芯片市场哄抬炒作、囤货等现象,加剧了“芯片荒”对汽车产业链的冲击。因缺芯而引发的囤货现象,有导致市场供需不平衡的风险,造成市场供需矛盾扩大。 当前,全球供应链体系正在经历深刻变革。汽车产业原有全球化分工的均衡被打破,供应链体系屡受冲击,芯片短缺的问题依然存在。传统的金字塔式多级供应链体系正在向扁平化的多主体协同模式转变。以往的国际化分工体系和产业链布局,出现了区域化、多元化的新趋势。 缺芯问题确实给了很多半导体企业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也让许多之前默默无闻的中小型芯片企业,得到了整车厂的赏识。但是,能否抓住这些机会,并形成长期的合作,需要考验芯片厂的‘硬本领’,要加强技术的深耕,拓展更深层的合作机会,而不仅仅只是吃缺芯潮的红利。未来全球无人驾驶行业市场前景广阔,汽车智能化发展将推动汽车芯片的发展。汽车芯片作为无人驾驶系统的核心元件之一,受益于智能驾驶行业的发展,未来将有不错的发展前景。 “缺芯”已被重视,但“少魂”易被忽视。车企通过这几年已经深刻认识到芯片短缺对企业发展的影响,但是大多数车企还没有认识到操作系统的缺失将是致命的。如果没有操作系统,你芯片再强,车再好,都是在沙滩上起高楼。如果缺芯少魂的问题不解决,我们走不快也走不远。 “缺芯”已然成为整个汽车行业面临的最大难题。让人记忆犹新的一幕是,一群车企老总蹲到了上海博世中国总部等着抢购芯片,逼得博世中国高管相约要去“跳楼”。虽然只是个戏言,但也能从侧面折射出一芯难求的艰难局面。“缺芯”潮冲击了国内汽车产业的同时,更暴露出了其“卡脖子”弱点。面对缺芯和涨价带来的严峻形势,行业企业自然不会坐以待毙,始终在采取相应手段实施自救,这也引出2021年汽车产业又一大关键词“自主造芯潮”。事实上,在缺芯潮来临之前,一些车企就已经涉足部分芯片领域了,而此次危机的到来才使得车企造芯大范围铺展开来。过去的一年,长城、五菱、北汽、吉利、比亚迪、上汽、小鹏、蔚来、零跑等国内车企都纷纷加入了自主造芯大军。

摩登3测速登陆_写在新年开端——边缘智能,赋能数字化未来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新年开工已经一周,每个人对新的一年都寄予希望,心怀憧憬的同时,我们也在此刻审视周围的环境,讨论新年的愿景。新的一年世界仍然面临着大大小小的挑战,即使是最权威的经济学家也无法给出确切的预测。如果从更长的时间范畴来看,技术与人类进步的脚步却从未停歇,贯穿各种上上下下的周期,这也许是对长期主义最好的诠释。ADI的logo下面有一行小字“超越一切可能”,我想这也是拥有信心与韧性的ADI人对新年表达的期待。 ADI中国区销售副总裁赵传禹 技术,是路径与依傍 技术在不断演进中,总能不动声色地创造财富,成就经济的繁荣。每隔五年或十年总能出现一些热词,成为当时驱动市场增长,创新涌现的关键因素,例如90年代初期的数字媒体、2000年左右出现的移动互联网、后来的云计算;我们也许发现眼下热词的涌现让人目不暇接,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多:数字医疗、智能工业、元宇宙、自动驾驶、新能源……我们有理由相信,即使有着诸多不确定因素,这个时代的机遇也是前所未有的。 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赋予越来越多的设备学习经验、适应变化和预测结果的能力,万物变得更加智能。我们迈进了智能无所不在(pervasive intelligence)的十年,以智能设备的情境感知为特征,这些设备可以通过视觉、声音和其他感知方式识别信息和交互,并且不需要稳定、持久的连接到云端,可以为用户提供更高效、敏捷、安全的响应。上个十年移动互联网与云计算已经给世界带来异彩纷呈的应用,这个十年,边缘智能将真正带领我们实现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打破边界,带给人们的惊喜、想象与影响力将难以估量。通过让强大的计算能力贴近数据产生和消费的位置,边缘智能可激发更大潜力,在自动驾驶汽车、虚拟现实、数字医疗和工业自动化等各个领域实现速度更快、成本更低、更安全可靠的运行。边缘智能带来的好处:一是减少延迟以改善用户体验;二是减少所需的带宽,从而降低网络服务的成本;三是提高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数据作为边缘智能的灵魂,重要性不言而喻,自有半导体技术的五、六十年中,ADI一直深耕在现实世界与数字世界交互的边界,我们感知现实世界的物理现象,将之转化为数字,进行分析从而形成洞察、指导决策,我们有理由相信对于“边缘”这个数据诞生与应用之地的研究,将给解锁未来带来更多的可能。 行业,携手客户共建 服务于不同行业客户的经验,让我们清晰地看到边缘智能的发展将成为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并影响到我们最为关切的未来:为医疗健康行业带来转变,提升患者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提高医疗服务的到达率;以电气化、可再生能源和工业效率的提升来应对气候变化;通过工厂智能与自动化来解放生产力。激活边缘智能,让数字的力量赋能各行各业,离不开我们的客户,他们是产业数字化的先行者,更了解产业的需求和痛点,带着这些需求和痛点与ADI一起寻求技术实现。实现客户的期待,意味着一场全方位的协同——行业经验、系统思维、软件与算法,绝非仅仅提供硬件产品而已。事实上,我们与各行业客户紧密合作,在系统的维度强化半导体方案的完整与易用,携手客户开发,实现产业数字化的价值。 目光回到中国市场,我们兴奋地看到很多工业、汽车、新能源、医疗等领域的客户已经在全球市场获得领先优势,边缘智能在这些产业激活,也必将成为我们与客户共同挖掘的“新蓝海”。我们经常听到有人讲,“现在很多行业,在几十年前都没有听说过”。我想,这也从侧面描述了技术创造行业的独特魅力, 所谓边缘智能赋能行业,会让传统行业焕发新机,甚至会出现颠覆性的全新行业与市场。 祈盼,更健康的人与地球 如今我们正在利用差异化的技术和客户一起塑造新的行业与市场,从变化中不断孕育新的生机和动力。关于市场的选择,我们回到了人类的需求本身——更健康的人与地球。近几年,如数字医疗、新能源、智能化这些与时代议题遥相呼应的行业显示出蓬勃的生机,究其原因,这些领域契合了人们内心深处对于更安全、更绿色、更健康、更高效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我们正是生活在技术的潮流之中,技术比任何其他特征都更能代表一个时代。我们希望边缘智能的发展为医疗健康、气候变化等方面带来积极影响,使人类自身及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变得更加健康。新岁已至,在新的机遇面前,面对边缘智能这一迈向数字世界的入口,我们已经启程去迎接无比精彩的一年。

摩登3注册平台官网_引导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长足发展 原创

目前国家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实施期限截止到2022年底,在财政补贴不断平缓退坡甚至退出的趋势下,新能源汽车产业与传统燃油车的成本差距,仍然需要技术的快速进步和大规模量产来填补。需创新完善财税扶持政策,研究完善研发、生产、购置、使用等环节中的非补贴政策工具,以精准、持续的政策组合,引导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长足发展。 新能源汽车最大的优点就是没有污染。纯电动汽车行驶时可以实现零污染,这是燃油车无法实现的。即使所有的电力都由煤产生,转换后碳排放仍然可以减少。这也是我们国家一直在提倡的原因,可以让我们的生活环境更加美好。购买新能源汽车有一定的补贴,这也是新能源汽车的一大优势。不同的车型有不同的补贴标准,国家和地方政府都会给予补贴,降低了我们购车的成本,对消费者来说也是相当不错的,尤其是一线城市,新能源汽车不会受到限制。 延续免征新能源汽车购置税政策,这也是中国第三次对免征新能源汽车购置税政策进行延长,但此次政策延长至何时尚未明确。由于传统燃油车对经济发展和国家税收的贡献巨大,当未来燃油车保有量剧烈萎缩后,国家税收的缺口仍将需要电动车税收体系的支撑,电动车的购买和使用阶段,乃至报废环节的征税是必然趋势。 新能源车辆发展前景预测,就是在新能源车辆市场调查获得的各种信息和资料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预测技术和方法,对影响新能源车辆市场供求变化的诸因素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和预见新能源车辆发展趋势,掌握新能源车辆市场供求变化的规律,为经营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为了提高管理的科学水平,减少决策的盲目性,需要通过新能源车辆发展前景预测来把握经济发展或者未来新能源车辆市场变化的有关动态,减少未来的不确定性,降低决策可能遇到的风险,使决策目标得以顺利实现。 能源在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位置,但是能源的存储量都是有限的,为了满足社会长久发展对能源的需求,除了改进生产工艺减少能源的消耗、浪费外,还需要发展新能源,以此减低传统能源使用的同时还可以降低环境污染。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的汽车,这样就降低了传统石油资源的消耗,站在环保的角度,新能源汽车将成为未来汽车行业发展的主导方向。 进行新能源车辆发展前景预测必须占有充分的资料。有了充分的资料,才能为新能源车辆发展前景预测提供进行分析、判断的可靠依据。在新能源车辆发展前景预测计划的指导下,调查和搜集预测有关资料是进行新能源车辆发展前景预测的重要一环,也是预测的基础性工作。 汽车市场潜力巨大,总需求依然旺盛。随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畅通国内大循环的新格局下,汽车产业的供给侧改革不断深化,我国汽车产量有望持续增长。特别是在近十年国家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政策的引领下,汽车产业新技术不断突破,汽车企业提供的汽车产品较好满足了消费者需求,消费者对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的接受度不断提高,新能源汽车市场化快速发展,共同推动了汽车市场的发展。 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增长迅猛,有力支撑了汽车市场需求。从长期来看,无论是实现国家的“双碳”目标,还是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叠加、商业模式的创新,都将在很大程度上加速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据初步形成的行业共识,很可能会提前实现2025年和2030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分别达到20%和40%的国家目标。

摩登3平台首页_Qorrvo:技术创新推动市场,保障产能兼顾可持续

过去几年疫情的冲击给半导体产业带来巨大波动,虽然疫情也随着2022年过去,但是期间积累的影响依然需要未来不断消化,因此未来的市场趋势对企业来说既未知又严峻。 基于上述行业背景,21ic采访了Qorvo亚太销售副总裁Victor·Hu,Victor·Hu主要围绕移动业务方面对Qorvo的情况以及行业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展望。 受访人:Qorvo亚太销售副总裁Victor·Hu 推动技术创新,发掘市场潜力 谈及过去一年的整体表现,Victor表示Qorvo凭借未雨绸缪的战略以及多元化的布局为2022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在移动、基础设施、物联网和汽车等领域都收获颇多。 Victor表示得益于在移动业务上的技术创新,过去一年Qorvo在智能手机方面的业务取得了良好的表现,目前已经获得了领先的原始设备制造商(OEM)的多个设计订单,涵盖了广泛的先进射频解决方案组合,以此为厂商提供卓越的吞吐量、延迟、功率效率和范围,满足5G时代的智能手机需求。 除此之外,Qorvo在智能家居领域也有突破,作为Matter制定组成员之一,Qorvo与行内550家同僚共同推动了Matter 1.0 技术,并开始推出具有Concurrent Connect功能的Matter开发套件,客户可以放心地使用该兼容最新版本 Matter 标准的开发套件进行产品创新。与此同时,在半导体产业面临下行周期压力之时,Qorvo也积极根据终端市场需求程度进行调整,同时采取措施大幅降低渠道库存,合理安排产能,保证稳定的市场供应。 从2022年第三季度开始,随着消费电子、PC以及计算进入下行周期,Qorvo也受到波及,对此Victor表示鉴于在RF的领导地位,Qorvo本质上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并且一直以来,Qorvo认为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消费电子市场还蕴藏着很大的增长机会,一方面是海外市场的增量机会,虽然中国智能手机市场早已大范围转向5G,但全球市场仍处于过渡转型阶。 根据产业市场数据显示,海外用户5G手机的普及率还不及一半,所以还存在增长前景。还有一方是存量市场的机会,从4G到5G的升级,物联网连接应用将持续增加,手机工业设计也更加先进,Victor认为必须面对日益复杂的RFFE设计挑战,以支持更快的速度、更多的连接标准以及难度越来越大的天线设计。 整体来看,无论是海外市场还是存量市场,Qorvo认为自己均拥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通过整合、性能优化和整体射频系统设计可以为智能手机行业带来更多技术创新。同时,Qorvo也十分看好2023年产业的发展趋势,虽然由于原材料、运输等成本不断上涨,可能会导致芯片价格出现新的变化,但短暂的波折不会使创新的脚步停滞,未来前景仍然可期。 合理布局排产,秉持可持续战略 对于过去三年来供应链稳定性和安全问题,Victor认为不稳定的市场因素考验的是企业的市场洞察能力,只有提前布局并合理安排产能才能保障货源。在这方面,Qorvo已经针对看好的市场提前进行了布局,同时也会与客户保持紧密的联系,并根据下游需求及时调整生产,结合第三方生产合作为业内提供灵活、弹性的供应链。 “Qorvo在核心的RF业务中拥有成熟的RF GaN代工厂,能稳定地向客户交付业界最好的RF产品,及时响应客户需求。” Victor表示对此很有信心。 对于未来的细分市场和新技术,Victor表示Qorvo持续看好RF射频模块、UWB芯片、压力传感器等技术。首先,依托于5G技术的不断升级,智能手机将持续推动RF需求增长以及技术创新,在此方面Qorvo提供完整的射频整体解决方案,包括 LB、MHB、UHB、滤波器和天线调谐,可以满足移动市场需求;其次,在UWB方面,凭借高精准度、可靠性、实时性以及安全性,UWB将会成为一项无所不在的技术,深入智能化理念,并大规模普及。Qorvo先进的 UWB 技术为移动、汽车、工业和消费物联网市场创造了新的可能性。例如,Qorvo可以借助UWB技术把手机变成所有家电的控制载体,甚至作为数字钥匙,从而实现厘米级的精确定位和跟踪。 最后,压力传感器为触控开启了流畅、多维化而又自然的交互先河。借助手机、TWS耳机等产品,压力传感器将会在市场大规模推行。于智能手机而言,压力传感器可使触控升级,增强玩家的打击感,提升玩家体验,帮助其最大化游戏的触感,这是驱使技术爆发的市场之一。除此之外,压力传感器也被扩展到系统应用中的压感导航,使手机操作更简单方便。于TWS耳机而言,利用小巧和精准控制的特点,压力传感器可解决头发、汗水、油脂等误触痛点,带来精准控制。 在碳排放和自身可持续发展方面,Victor表示Qorvo一直在战略方面秉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地球保护实施了环境管理体系(EMS),不仅有助于促进环境管理,防止污染,而且也满足各种相关的环境要求。 最后,Victor表示Qorvo设定并审查关键绩效指标和目标,以指导相关方案减少浪费、促进循环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并在技术层面向社会提供高效的电源方案和相关产品,可编程电源和碳化硅电源解决方案为新一代电动汽车、充电器、电动工具和可再生能源系统提供了出色的效率,推动全球电气化转型。

摩登3测试路线_售价26万,小米一次性研发了两台汽车?

近期,关于小米汽车各种传闻不断,不仅疑似测试车谍照被曝光,昨晚又有媒体曝光了小米两款车型的细节和定价区间。从曝光的疑似小米测试车谍照来看,这是一款四门轿车,车头造型比较扁平,拥有宽体的身姿和双五辐式的轮圈,以及黄色的多活塞制动卡钳。据谍照拍摄者表示,测试车的车尾左侧还配有一个固态补盲激光雷达。预计小米汽车未来将提供较为高阶的自动驾驶技术。 内部讨论的方案是,一款定位26万-30万元区间,400V平台,比亚迪磷酸铁锂电池方案。另一款定价在35万元以上,800V高压平台,宁德时代麒麟电池,NVIDIA OrinX芯片支撑智能驾驶。两个款车型的座舱(中控)芯片均为高通骁龙8295。 2021年3月宣布未来十年投资100亿美元造车计划以来,小米已经为之投入了巨额资金。11月23日,小米集团公布2022年第三季财报,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投入8.29亿元、季增35.68%,今年前三季小米汽车业务已累计投入18.65亿元。此外,在小米的投资版图中,自动驾驶的投资占据极高比重,据国金证券统计,早在2021年9月底,小米投资布局有关智能汽车领域的企业就达62家,其中智慧驾驶领域为17家。 小米集团总裁王翔曾于财报会议上表示,对于小米汽车实现2024年正式量产的目标,公司进展非常顺利,目前小米在造车上投资的效率和规模对于集团不会构成重大影响。不过,在诸多不顺下,小米汽车要实现2024年量产的目标似乎有了更多的不确定性。 早在去年8月,就有媒体曝光称小米与北汽集团洽谈了合作事宜,双方将会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展开合作,具体方式是由小米来主导车型设计,而北汽负责技术支持和生产。 去年9月,雷军在其微博发文称:“大家在路上见过我们的自动驾驶测试车吗?”并还附上自己和一台小米自动驾驶测试的车的照片,目的是展示小米最新研发的自动驾驶技术,按官方的说法,该技术使用了先进的全固态激光雷达,其探测范围和效率都会高于传统的雷达。 2022年8月11日,小米集团正式公布小米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进展,小米在自动驾驶领域首期投入33亿元研发费用,组建了超500人规模的顶级研发团队,由50位顶级专家组成骨干团队,博硕占比超过70%,涵盖了传感器、芯片、感知规控算法、仿真技术、高精地图、高准定位、工具链、训练能力等自动驾驶全栈技术所需人才,核心骨干成员还拥有微软、谷歌等全球顶级人工智能公司的研发背景。到今年年底,团队整体规模预计将突破600人。同时通过全资并购以及对上下游企业的产业投资等方式,推进中长期产业布局。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表示,小米自动驾驶技术采用全栈自研的技术布局策略,项目已取得超预期进展。 而小米CEO雷军也曾公开向媒体表示,小米明确将自动驾驶作为智能电动汽车的第一个突破方向,并预期到2024年,小米汽车跨入行业第一阵营。 根据小米 2022 年第三季度财报也显示,该季度营收 704.7 亿元,同比下降 9.7%,而利润更是仅有 21.2 亿元,同比大跌 59.1%,作为小米的主要业务,小米智能手机业务收入为 425 亿元,同比减少11.1%。 对于2023年的市场预期似乎也仍将不乐观。Counterpoint预测,2023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将仅能保持2%的小幅增长。具体到国内市场,IDC的报告则显示,预计2023年中国手机市场出货量将同比下降0.9%。显然,智能手机市场的持续萎靡,也使得智能手机厂商们“压力山大”。在此背景之下,小米启动大规模裁员来降低成本也不难理解。

摩登三1960_美国人失掉科技自信力了吗?

总统不相信科学不要紧,但对不相信科学的总统没有限制力,让其屡屡用粗暴的行政意志干涉专业领域,实在是时代的悲哀。当一个人开始考虑用非常规手段搞别人时,显然他已经失去用正常手段竞争获胜的自信力,一个公司,一个国家,都是如此。从公开的信息上看起来:社交媒体决定选举的政客上台之后,先是打造实体墙,以在人心种下割裂的种子;接着推动制造业回流,喊着让美国再现辉煌的口号,准备把国际公司都打造为区域性公司;然后就是贸易战,技术上比不过,那就在政治上搞对手,反正这一招轻车熟路;现在既无意控制疫情,也不真心发展经济,一味推诿塞责、卖乖讨好,一面把防疫不力的责任推给其他所有人——从奥巴马、中情局、民主党到外国人,一面无视经济规律只督促财政大放水以买选民之好。 难以想象,在开媒体会抗疫近两个月后,白宫才想起呼吸道传染病防控需要戴口罩这个基本科学常识——白宫媒体会也不能例外。但白宫群僚仍然无法劝说特朗普对外时戴上口罩。 特朗普在公众场合一直拒绝戴口罩 全知全能特朗普指导美国科学抗疫的结果,用希拉里的话来表述就是:在感染人数和死亡人数上,真正做到了美国第一。 再加上推广群体免疫已经获得抗体的英国首相约翰逊-鲍里斯,让我们恍然不知身处什么时代。因为相信是5G基站导致新冠疫情,英国大量基站被情绪激动的民众烧毁,而且据说现在烧基站的行为已经蔓延到美国。 英国作为现代科学奠基地,工业革命发源地,沦落如斯真是让人慨叹,要知道后代如此不肖,恐怕牛顿、麦克斯韦都要被气活。 前后两任人类文明灯塔,都出现了灯下黑。我们不禁要问,是不是美国人的科研精力都消耗在如何应对外星人进攻上了,否则实在无法解释,为何全球第一科技强国,在应对新冠疫情之时如此不讲科学。尤其不能解释,在疫情尚未有效控制,经济陷于沼泽之时,不思互救,悍然动用政府权力无底线打压华为。 美国人失去科技自信力了吗? 如果美国政府对技术还有一点自信,对自由市场经济还有一点信仰,对科学精神还有一点尊重,这些制裁政策恐怕都不会在这个时间点出台。 也许有人会说,打压华为并不是美国第一次干这种事,美日芯片之争殷鉴在前,技术上打不过就用下三滥手段美国人驾轻就熟。但彼一时此一时,美日芯片大战爆发时,还处于信息社会的原始时代,那时的芯片产业与钢铁业没有本质区别,美日芯片战争可以将其影响限定在有限范围内——只影响到电子制造业,所以美国可以在代价很小的前提下精准打击日本。而如今,信息技术已经如动脉,联结到全社会方方面面,牵一发而动全身,当时全球化程度也远不如现在。美国如果执意对华为进行硬切割,中国固然损失惨重,但美国现有信息产业格局也将重新改写,而且欧洲、日韩也同样受到波及。 因为全球没有任何地方,可以消化华为等代表的中国系统厂商对芯片产能的需求,即便美国力促电子制造业从中国向外转移,但在可预见的三到五年内,全球没有任何其他地方能够有效承接下中国厂商对芯片的产能需求,印度不行,东南亚不行,欧洲、日韩不行,美国自己也不行。 所以,强行硬切割只会使美国主流半导体厂商被迫退出现有半导体高投资强度的发展模式,市场规模缩回到10年前,公司要生存只能大幅减少对新技术的投入,半导体从产业发展角度看迎来冰河期。如同波士顿咨询在其报告中预判:如果中美事实上技术脱钩,将可能会导致美国半导体行业全球市场分额下降18%,行业收入下降37%,研发支出减少60%,就业岗位减少12.4万个,从而打破半导体行业良性创新循环,美国最终将因此失去全球领导地位。 标准半导体产业是典型的规模经济,整个产业殚精竭虑就是想如何扩大市场规模,摩尔定律是对半导体发展规模呈指数扩张的最佳描述。不同于传统产业,集成电路业自诞生以来60余年中,总是能拓展应用深度,或找到新应用方向,从而不断延续摩尔定律。虽然如今延续摩尔定律已经越来越难,但部分行业专家认为,通过异构集成、立体封装等技术,摩尔定律仍能延续,如果在新材料上取得突破,那么摩尔定律仍可以维持较长时间。 如果用行政力量打断产业发展规律,对该产业的伤害,恐怕会超出特朗普政府预期。 有时候我就想,半导体产业遭逢此劫也是自作自受。如果没有半导体,就没有网络,如果没有网络,就没有社交媒体,如果没有社交媒体对极端主义的放大作用,特朗普就不会上台,特朗普不上台,社交媒体对反智信息传播的力度,就不会像现在这么大。所以,美国半导体公司被特朗普当做高尔夫球杆乱砸乱打完全是咎由自取。 美国无疑仍是全球最强大的国家,在科技领域的主导地位无人能撼动——即便特朗普连任这一局面也不会有改变。但美政府在疫情肆虐,人命如草芥之时——美国政府疫情或可控制住,但经济二三流的人口大国近日开始爆发,人道主义灾难随时可能发生——一心只想打击别人,怎么做人类文明灯塔? 总统不相信科学不要紧,但对不相信科学的总统没有限制力,让其屡屡用粗暴的行政意志干涉专业领域,实在是社交媒体时代的悲哀,古时候对这种草菅人命的统治者,大概还可以用石头砸死吧。 当一个人开始考虑用非常规手段搞别人时,显然他已经失去用正常手段竞争获胜的自信力,一个公司,一个国家,都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