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登3平台首页_HOLTEK新推出HT67F2372内置LCD的高资源A/D MCU

Holtek Advanced Flash MCU系列新增HT67F2372产品,此颗MCU为HT67F2362的延伸产品,提供更丰富的系统资源,方便客户开发更高阶的产品。该产品提供IEC/UL 60730验证所需的软件库,方便客户产品进行IEC/UL 60730认证。内置硬件CRC协助MCU ROM自我测试功能,可节省检测时间及MCU资源。内建LCD及LED驱动电路,非常适合应用于各式具备LED/LCD家电及车用产品,例如:水表、燃气表、热能表、电动车仪表、健身车仪表、各类家电、健康/测量相关产品及其他各种相关产品。 HT67F2372除涵盖HT67F2362完整功能外,更强化多项MCU资源,包含32K×16 Flash ROM、3K×8 RAM、2K×8 EEPROM及3组UART接口等。内建振荡器与ADC参考电压的精准度分别可达到8/12/16MHz ±1%与1.2V ±1%。此外,多功能Timer Module、硬件16-bit乘除法器、比较器、IAP功能、SPI/I²C及UART接口等。此MCU除可单独作为主控MCU外,配合完整的通信接口,更可与各种主控IC共同构成一个系统,其多样化的功能,让客户可轻易应用在各种家电控制板产品及车用产品上。封装提供48-pin LQFP及64-pin LQFP,引脚功能相容于HT67F2362。 Holtek针对电动工具产品推出BP45F3640功率控制Flash MCU,主要功能为马达转速、加热温度控制,同时具备硬件过流保护。本产品针对IEC 60730 / EK9等安规认证,提供软件自检、双通道PWM高压输出引脚,可驱动双路功率MOS。产品适用于电动工具、园林工具、加热产品等领域。 BP45F3640具备4K×16 Flash ROM、256×8 RAM、32×8 EEPROM、多功能定时器模块、12-bit ADC且具备高精准度参考电压2.4V±1%、I²C通信接口、IAP在线更新。提供16/20-pin SSOP的封装搭配丰富的MCU外设资源,非常适合使用在需通过高安全性安规要求的工具类产品。同时Holtek提供完整应用方案,加速客户开发产品。

摩登3咨询:_几种优化网格算法在智能集装箱中的应用

0 引 言 目前集装箱这种新型、高效率和高效益的运输方式已广泛用于国际贸易,集装箱制造是一门融合机械、冶金、化工、木业、电子、计算机等行业为一体的综合性行业。它是资本密集、管理技术要求高的产业。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技术、新材料在集装箱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随着社会进步,科技的发展,集装箱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的创新不断出现。而电子、信息、自动识别等新技术的成熟和推广应用,又为提高集装箱运输效率,提供了巨大的空间。业内专家也认为智能化、信息化是今后集装箱业务的重点和发展方向。 智能集装箱 [1] 是在一个集装箱内安装多台服务器机架, 以提供对IT 设备的最大支持,同时包含必要的消防、安防与监控设施,所需动力配套设施在集装箱外部布署。另外RFID 射频技术也被应用其中,再结合 GPS,能把集装箱状态变化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周围的环境信息传递给管理人员的计算机,以实现集装箱的实时跟踪和监控。现在的集装箱都安装了智能电子标签(包括电子封条和传感器封条),通过它可以将集装箱的一些关键信息传给 TSS 系统(Transportation Security System,交通安全信息系统),通过这些大大地提高了集装箱的安全性能。那如何来提高智能集装箱空间和载重能力呢?集装箱中货物多样化、结构特殊化、运载时间和地点变化大等特征,使得智能集装箱中必须要有一种超级处理能力的计算机来帮助其实现这诸多的性能。但它的造价极其昂贵,通常只有一些国家级的部门,如航天、军事、气象等部门才有能力配置这样的设备。而随着人们在日常工作遇到的商业计算越来越复杂,人们迫切需要数据处理能力更强大的计算机,而超级计算机的价格显然阻止了它进入普通人的工作领域。一种造价低廉而数据处理能力超强的计算模式——Grid Computing(网格计算)[2,3]满足了人们的需求。网格也是一种先进的计算基础设施(Advanced Computational Infrastructure,ACI),用于研究与工程应用相结合的项目,学科领域涉及超级计算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中间件技术、并行算法和各种计算科学研究与应用技术,是一个综合性的跨学科高技术研究课题。 在科学计算领域,网格计算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1) 分布式超级计算。网格计算可以把分布于不同位置的超级计算机集中起来,把众多复杂的大规模的问题联合解决,并且把许多闲置的计算机资源得到了有效的组织,提高了系统资源的利用率,节省了大量的重复投资,使用户的需求能够得到及时满足。 (2) 高吞吐率计算。网格技术能够十分有效地提高计算的吞吐率,它利用CPU的周期窃取技术,将大量闲置的计算机资源集中起来,提供给对那些对时间分配不是很重要的问题,作为计算资源的重要来源。 (3) 数据紧密型计算。对于数据紧密型的问题的求解, 对通讯和计算会生成很大的需求,一般的算法难以解决,需要网格能力才可以解决。而网格计算恰好可以在电子学、生物学、药物分子设计、计算力学、计算材料、核反应、航空航天等众多的领域得到广泛的需求。 (4) 信息共享的人与人交互。网格技术突破了人与人之间地理位置的限制,便于科研者之间沟通,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实现人与人之间的智慧共享。 (5) 更广泛的资源贸易。随着大型机性能的提高和微机普及应用,计算机资源的闲置问题也越来越明显,网格技术能够有效地组织这些闲置的资源,使得那些有大量计算需求的用户能及时地获取资源。 1 网格算法 网格计算实际上是一种分布式计算。什么是分布式计算? 所谓分布式计算是一门计算机科学,它研究如何把一个需要非常巨大的计算能力能解决的问题分成许多小的部分,然后把这些部分分配给许多计算机分别进行处理,最后把这些计算结果综合起来得到最终的结果。总的来说网格算法比起其它算法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1) 共享紧缺资源 ; (2) 平衡计算负载; (3) 可以把程序放在最适合运行它的计算机上。 其中,共享紧缺资源和平衡负载是计算机分布式计算的核心思想之一。参与这种计算的不只是一台计算机,而是一个计算机网络,所以这种“蚂蚁搬山”的方式具有很强的数据处理能力。网格算法的实质就是组合与共享资源并确保系统安全。 2 集装箱常用的网格算法 (1) 遗传算法 [4-6] :是模拟生物进化过程的计算模型,是自然遗传学与计算机科学相互结合、相互渗透而形成的新的计算方法。通常用来生成有用的解决方案来优化和搜索问题。 (2) 多重网格算法(MultiGrid):是一种用于求解方程组的方法,可用于插值、解微分方程等。从专业角度讲多重网格法实际上是一种多分辨率的算法,由于直接在高分辨率(用于求解的间隔小)上进行求解时对于低频部分收敛较慢,与间隔的平方成反比。 (3) 海量数据三角网格算法 :以最近邻域快速搜索边界点的最近邻域,以增量算法的边界环为基础向外生成三角形, 实现点云数据点间合理的三角剖分网格。 (4) 矩形网格生成等值线算法 :该算法思想是建立矩形网格的关联表,不用找线头和线尾就可一次追踪到某一高程的多条等值线。 (5) 协克里金算法(CollocatedCokriging):适合层位、断层、网格、XYZ 数据、层段属性、钻井分层。 2.1 遗传算法在智能集装箱中应用 2.1.1 优化搜索 遗传算法是解决搜索问题的一种通用算法,对于各种通用问题都可以使用。搜索算法的共同特征为: (1) 首先组成一组候选解 ; (2) 依据某些适应性条件测算这些候选解的适应度; (3) 根据适应度保留某些候选解,放弃其他候选解 ; (4) 对保留的候选解进行某些操作,生成新的候选解。 但是遗传算法的局部搜索能力较差,导致单纯的遗传算 法比较费时,在进化后期搜索效率较低。在实际应用中,遗传 算法容易产生早熟收敛的问题,不能很好地解决大规模计算 量问题。可将局部搜索能力强的爬山算法与传统的遗传算法 相结合,形成混合遗传算法来替代。混合遗传算法是一种更 全局优化的算法,还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点 : (1) 混合遗传算法从问题解的串集开始搜索,而不是从单个解开始。这是遗传算法与传统优化算法的极大区别。传统优化算法是从单个初始值迭代求最优解的,容易误入局部最优解。遗传算法从串集开始搜索,覆盖面大,利于全局择优。 (2) 混合遗传算法同时处理群体中的多个个体,即对搜索空间中的多个解进行评估,减少了陷入局部最优解的风险, 同时算法本身易于实现并行化。 (3) 混合遗传算法基本上不用搜索空间的知识或其它辅助信息,而仅用适应度函数值来评估个体,在此基础上进行遗传操作。适应度函数不仅不受连续可微的约束,而且其定义域可以任意设定。此特点使得遗传算法的应用范围大大扩展。 (4) 混合遗传算法不是采用确定性规则,而是采用概率的变迁规则来指导他的搜索方向。 (5) 混合遗传算法对于各种特殊问题可以提供极大的灵活性来混合构造领域独立的启发式,从而保证算法的有效性。 (6) 混合遗传算法对所求解的优化问题没有太多的数学要求,由于他的进化特性,搜素过程中不需要问题的内在性质, 对于任意形式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无论是线性的还是非线性的, 离散的还是连续的都可处理。 (7) 进化算子的各态历经性使得遗传算法能够非常有效地进行概率意义的全局搜素。 混合遗传算法具有摆脱局部最优解的能力,能够以随机搜索技术从概率的意义上找出目标函数的全局最小点。 2.1.2 函数优化 函数优化是遗传算法的经典应用领域,也是遗传算法进行性能评价的常用算例。遗传算法的适应度函数[7-9] 也叫评价函数,是用来判断群体中的个体的优劣程度的指标,它是根据所求问题的目标函数来进行评估的。目标函数是求解的优化变量的函数形式,为了得到好的搜索性能,经过一些变化就可以得到适应度函数,而适应度函数是求解的优化变量的一种度量,由于遗传算法中,适应度函数要比较排序并在此基础上计算选择概率,所以适应度函数的值要取正值。在具体应用中,适应度函数的设计要结合求解问题本身的要求而定。它的设计直接影响到遗传算法的性能。下面来讨论一下改进的适应度函数: 另一种情况下: 在理想情况下,设 β=2,α 值分别取 0.5、1、1.5,就可在 a, b值确定的情况下得到 3种适应度函数。当 α=1时,适应度值在(0.5~1)之间是线性的 ;当 α=1.5 时,适应度值则是相反的情况。 2.1.3 分类组合优化 随着数据规模的扩大,分类组合优化的问题也急剧增大, 目前其他搜索法很难求出最优解。对这种复杂的问题,我们只要能求出最优解就可以了,而遗传算法是寻求这种最优解的最佳算法之一。所谓组合优化是从有限个可行解中找出使某个目标函数达到最优的解的优化问题。可分为连续优化和离散优化。而组合优化是一种离散最优化问题,典型的有旅行商问题、加工调度问题、背包问题、装箱问题、类聚问题、车辆路径问题等。现以装箱问题作为例子来描述组合优化。设有许多长为…

摩登3娱乐怎么样?_Cadence 推出革命性新产品Cerebrus——完全基于机器学习 ,提供一流生产力和结果质量,拓展数字设计领导地位

内容提要 · Cerebrus 采用独特的机器学习ML技术,推动 Cadence RTL-to-signoff 实现流程,提供高达 10 倍的生产力,将设计实现 的 PPA 结果提高 20% · 采用可重复使用、可移植的增强学习模型,每次使用均可提高效率 · 与传统的人工设计过程相比,可实现更高效的本地和云计算资源管理 · 在多个工艺节点和多个终端应用中均可显著提高 PPA 和生产力,包括消费电子、超大规模计算、5G 通信、汽车电子和移动设备等 中国上海,2021年7月23日——楷登电子今日宣布推出 Cadence CerebrusTM Intelligent Chip Explorer——首款创新的基于机器学习 (ML)的设计工具,可以扩展数字芯片设计流程并使之自动化,让客户能够高效达成要求严苛的芯片设计目标。Cerebrus 和 Cadence RTL-to-signoff 流程强强联合,为高阶工艺芯片设计师、CAD 团队和 IP 开发者提供支持,与人工方法相比,将工程生产力提高多达 10 倍,同时最多可将功耗、性能和面积 (PPA) 结果改善 20%。 随着 Cerebrus 加入到Cadence广泛的数字产品系列中,Cadence现在可以提供业界最先进的基于机器学习的数字全流程,从综合到实现和签核。这款新工具与多个领先云服务商合作启用了云计算服务,可利用高度可扩展的计算资源,快速满足包括消费电子、超大规模计算、5G 通信、汽车和移动等广泛市场的设计要求。 Cerebrus 为客户带来以下优势: 增强的机器学习:快速找到工程师可能不会尝试或探索的流程解决方案,提高 PPA 和生产力。 机器学习模型复用:允许将设计学习经验自动应用于未来的设计,缩短获得更好结果的时间。 提高生产力:让一位工程师同时为多个区块自动优化完整的 RTL-to-GDS 流程,提高整个设计团队的工作效率。 大规模分布式计算:提供可扩展的本地或基于云的设计探索,实现更快的流程优化。 易于使用的界面:强大的用户管理工具,支持交互式结果分析和运行管理,以获得对设计指标的深入了解。 “在此之前,没有一种自动化的方式可以帮助设计团队来重复利用过去积累的设计知识,每个新项目都要花费过多的时间进行再次经验学习,这也会影响项目的盈利空间。”Cadence 公司资深副总裁兼数字与签核事业部总经理 Chin-Chi Teng 博士说,“Cerebrus 的面世标志着 EDA 行业迎来了一场颠覆性的革新,以机器学习为核心的数字芯片设计工具将让工程团队有更多机会在项目中发挥更大的影响力,因为他们可以告别重复性的手动流程。随着行业继续向先进工艺节点发展,设计规模和复杂性不断增加,Cerebrus 可以帮助设计人员更有效地实现 PPA 目标。” Cerebrus 是更广泛的 Cadence 数字全流程的一部分,可与 Genus™ Synthesis Solution综合解决方案、Innovus™ Implementation System设计实现系统、Tempus™ Timing Signoff Solution时序签核解决方案、Joules™ RTL Power Solution、Voltus™ IC Power Integrity SolutionIC电源完整性解决方案和 Pegasus™ Verification System 各个工具平台无缝集成合作,为客户提供快速的设计收敛和更好的可预见性。这款全新工具和更广泛的设计流程支持 Cadence 的智能系统设计(Intelligent System Design™)战略,该战略旨在驱动普适智能,实现卓越设计。 客户反馈 “为了最大化有效地使用最新的工艺节点创造新的设计,我们工程团队需要持续开发的先进数字设计实现流程。对于实现更高效的产品开发,设计实现流程能够自动优化已变得至关重要。Cerebrus 凭借其创新的机器学习能力,搭载 Cadence RTL-to-signoff 工具流程,能够提供自动化流程优化和布局规划优化,将设计性能提高 10% 以上。鉴于项目的成功经验,我们将在最新设计项目开发中采用该工具流程。” – Satoshi Shibatani,Renesas 共享研发 EDA 部门数字设计技术部总监 “随着 Samsung Foundry不断部署最先进的制程节点,非常有必要确保我们的设计技术协同优化 (DTCO) 计划高效进行,我们一直在寻找创新的方法,以便在芯片实现中超越 PPA 目标.作为我们与 Cadence 公司长期合作的一部分,Samsung Foundry 已经在多个应用中使用了 Cerebrus…

摩登3新闻554258:_e络盟开售BCN3D Technologies系列3D打印机

– 安富利旗下全球电子元器件产品与解决方案分销商e络盟宣布新增来自BCN3D Technologies(BCN3D)的系列产品,进一步丰富其全球3D打印产品阵容。BCN3D系列独特3D打印机通过精心设计,具备大批量生产能力、完全连接性及多语言功能等特性,可轻松进行打印并最大化提升工作效率。 BCN3D的独特双挤出架构及独立双头设计不仅可实现生产级打印,还能提供适合专业、教育和工业领域应用的强大功能部件。新增系列打印机可打印PLA、PET-G、TPU 98A及PVA等标准材料,并确保实现高质量、高精度打印;同时,它还具备丰富打印功能,包括单模式、复制模式、镜像模式、多材料模式及具有工业电源的可溶支持模式,适合日常操作使用。 e络盟现提供BCN3D最畅销的3D打印机系列,其中包括: Ÿ Epsilon W50和W27打印机是功能强大的专业3D打印解决方案,具备被动加热室、全封闭和湿度控制环境等特性,可打印出工业级材料制造的大尺寸零件。Epsilon W50和W27可提供更高品质的打印质量,这一点对使用ABS打印至关重要,因为ABS极易变形。两款打印机还配备5英寸全彩色电容式触摸屏,易于使用及操控,且可通过Wi-Fi或以太网连接(在线)和SD 卡(离线)进行打印。 Ÿ Sigma D25打印机可用于熔丝制造(FFF),尺寸更小且成本更低。Sigma D25是BCN3D最知名的新一代3D打印机,由独立双挤出机(IDEX)系统提供动力,可快速交付兼具高质量和高精度的功能原型。 BCN3D打印机提供标准的两年保修期,且属于开源产品,允许客户使用第三方材料,包括e络盟在售的畅销款2.85mm Multicomp Pro系列。 Farnell及e盟全球测试、工具和生产用品部门负责人James McGregor表示:“e络盟持续与世界领先的产品开发和制造创新企业合作,以确保为全球客户提供尖端技术。3D打印在研发和工业领域变得极其重要,而BCN3D在开发创新解决方案、解决3D打印相关挑战难题方面始终走在最前沿。我们很高兴能够为全球客户快速供应这一高品质创新系列产品。” BCN3D是世界领先的桌面3D打印解决方案开发商和制造商之一,总部位于西班牙巴塞罗那。BCN3D系列产品设计坚固,具备高效、多用途及良好适应性的特点,适合专业人士和工业级用户。 e络盟现全面储备市场领先的测试、工具和生产用品现货库存,没有最低订货量要求,以支持电子产品设计和测试。教育项目还可申请优惠折扣。同时,e络盟还为客户提供免费在线资源、数据表、应用说明、视频和网络研讨会等内容,以及每周5天、每天8小时的当地技术支持服务。 客户现可通过Farnell(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e络盟(亚太地区)和Newark(北美地区)购买BCN3D系列先进3D打印机,均有现货库存,且可快速送达。

摩登3登录网站_Silicon Labs和Yeelight合作推出智能照明产品,支持Google Home应用程序中的Seamless Setup

中国北京 – 2021年1月14日 – 致力于建立更智能、更互联世界的领先芯片、软件和解决方案供应商Silicon Labs(亦称“芯科科技”)与全球320万用户首选的领先智能照明供应商Yeelight今日宣布:双方合作推出一款新型智能LED灯泡,支持Google Home应用程序中的Seamless Setup。Yeelight的M2智能LED多色灯泡在设计中采用了Silicon Labs的蓝牙BG21片上系统(SoC),可实现可靠的无线连接,并支持用户在Google Home应用程序中连接和控制智能家居设备,而无需其他应用程序。 “Yeelight全新的M2灯泡通过简化的设置要求和Google Assistant语音控制功能,满足了消费者对精巧的、易于使用的智能家居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Silicon Labs亚太区销售副总裁王禄铭表示。“我们的蓝牙解决方案在提供更佳的照明体验,确保可靠的无线连接、高性能和低功耗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Yeelight是首批在智能照明产品中集成Google Seamless的品牌之一。Yeelight M2灯泡支持多色效果,色温可调,且亮度可增加至1000流明——对日常照明而言已足够明亮。Seamless Setup允许您快速、轻松地在Google Home应用程序中设置智能家居设备,且仅需几个步骤。此外,Google Nest设备可以充当集线器来将智能家居设备连接到网络上,而无需使用其他应用程序。 通过使用Silicon Labs的BG21解决方案来进行连接,Yeelight M2灯泡为支持Google Assistant的设备提供了外部访问方式,同时具备更高的可靠性。用户可以简单地使用语音让Google打开/关闭灯光、调暗灯光或改变灯光的颜色。M2灯泡直接与Google Assistant配对,可以缩短支持Google Assistant的音箱或显示器的响应时间。用户还可以在Google Home应用程序中设置Google Assistant Routines,以通过简单的语音命令在某些设置中自动控制照明。 “Silicon Labs值得信赖的、安全的智能家居无线物联网(IoT)平台使我们能够为客户打造高性能且设计独特的智能家居照明产品。”Yeelight首席技术官魏巍说道。“Silicon Labs的技术对我们而言是重要的资产,有助于我们继续在行业中定义新的照明标准。” Yeelight同时在本周举行的美国国际消费电子展(CES)上展示了M2灯泡。

摩登3平台登录_加速LED产业应用,利亚德南方总部主体结构封顶

2021年1月12日,利亚德集团南方总部产业园主体结构顺利封顶。   图片来源:利亚德  据悉,2018年,利亚德南方总部土地获批,2019年,利亚德集团南方总部项目正式启动建设。该项目是深圳市产业规划的重大建设项目,位于深圳市龙华区环观南路与清平高速的交界处,占地面积18791.44平米,建筑面积75170平米,总投资6.7亿元。利亚德南方总部将以LED高清显示技术、LED创意显示技术、LED智能照明设计及应用等声光电技术为核心,建设LED高端制造、夜游经济等关于LED应用领域全生态范围的产业链集群。南方总部建成后,所有在深圳的利亚德下属生产型企业将全部迁入南方总部,届时工业年产值预计可达50亿元。

摩登3平台首页_高效物流的“联接”秘密——魏德米勒u-remote远程I/O在烟草物流分拣设备的应用

作为世界烟草生产与消费大国,中国的烟草行业竞争正在变得日益激烈。卷烟产品迈向高端化,卷烟品牌的集中度在不断提升,尤其是消费市场的快速变化使得各种不同包装、不同样式、不同价位的卷烟层出不穷……,因此卷烟工厂必须满足不同要求的订单生产,而卷烟生产整个过程中的物流水平则需要满足随之而来的一系列新的挑战。 高效流动 从烟叶处理到制丝和烟支卷制、过滤嘴接装和条包包装等核心工序,在卷烟生产整个过程中的生产物流、存储物流、工艺物流、包装物流和回收物流的各个方面,只有高度自动化的物流技术和装备,对各环节工艺模式进行整合,才能满足每分钟高达数万支烟支的生产速度。 作为国内领先的滤棒成型与辅联物流类设备商,某烟机生产商几十年来一直致力于为卷烟生产企业提供完整的系统级解决方案。在核心的物流分拣设备中,如何准确地跟踪卷包设备的运行状态并实现烟支流高效的速度控制,从而满足高速灵活的卷烟生产需求,一直是该烟机制造商致力于带给生产商的价值所在。 无论是高速度卷接与包装联接设备,还是远距离输送装置,必须能够将卷接机组生产的卷烟整齐、平稳、完好无损地输送到包装机组上,并根据卷接机组和包装机组的工作情况对卷烟输送流量进行适时控制和调节,使卷接机组与包装机组协调匹配,达到最佳工作状态;而当包装机和装封箱机的生产速度不匹配时,输送设备能自动贮存或补充条盒,减少上、下游机器的相互制约,提高整个生产线的有效作业率,减轻操作工的劳动强度。 为了驱动和控制长达几十米甚至上百米长的烟支物流分拣设备和输送线,对各个输送和分拣处理模块常常需要采用基于总线通讯的分布式的运动控制,而这则意味着需要大量高效可靠,简单易用的I/O模块构成这一总体控制的关键节点。 魏德米勒电联接专家正在帮助这一辅联物流设备制造商解决一系列控制柜里的电气联接的挑战。 从设计阶段开始,该烟机制造商发现要满足生产现场需求,控制柜的空间必须紧凑合理,而魏德米勒的u-remote I/O由于采用超薄的设计,模块宽度仅有11.5 mm,并减少馈电模块的使用,这些都使其节省了大量的机柜空间,并提供了极其灵活的柜内布局选择。 由于接线和调试工作量巨大,该设备制造商对I/O系统的高效接线设计和快捷调试要求较高。相较于市场上其他连接器呈两排以上分布结构,魏德米勒u-remote的单排分布结构更清晰容易识别,可以有效防止误接线,还能在维护时快速查找故障点。给接线带来的便捷还来自于u-remote的直插式联接技术,这一技术可以准确无误地将预装配电缆与传感器和执行器联接在一起。 集成在u-remote总线接口模块上的web服务器可以实现本地或远程调试,也就是说,无论是远程诊断或是现场模拟输入值和强制输出值,u-remote无需专用软件,使用标准浏览器就能登录接口模块。即便在卷烟生产中设备出现问题,该设备制造商远程便可帮助客户进行诊断和维护。 不仅于此,基于整个系统的需求,魏德米勒专家进一步像这一设备商提供了柜内整体解决方案,其中包括u-remote IO、IES10 系列交换机、PROmax 电源和 RJ45 网络接头等,在解决设备需求的同时,降低了设备整体成本。 高效物流是烟草生产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的基石,而高效流动的背后,则蕴藏着魏德米勒高效可靠、准确便捷的“联接”秘密。

摩登3内部554258_英飞凌和IDEX Biometrics推出生物识别智能卡平台,具备优异性能、可扩展且符合成本效益的可制造性

近期,一份由ABI Research*发表的研究报告预测,在乐观的条件下,全球生物识别支付卡市场在2025年将达到3.53 亿张。为能够帮助支付卡制造商满足不断成长的新兴市场,全球智能卡支付解决方案领导厂商英飞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FSE: IFX/OTCQX: IFNNY)携手先进指纹识别与验证解决方案领先供应商IDEX Biometrics ASA(OSE: IDEX/NASDAQ: IDBA),推出新一代生物识别智能卡架构的参考设计。 这项参考设计运用外加/额外配备通用型输入输出(GPIO)接口的新款英飞凌 SLC38BML800 安全控制器,以及IDEX Biometrics的最新一代TrustedBio™解决方案,可实现低延迟、高精度且节能省电的指纹验证。指纹传感器、安全元件、电源管理和通信功能的集成可降低卡片制造的复杂性,进而缩短上市时间并降低成本。 英飞凌支付和票务解决方案产品线负责人Tolgahan Yildiz表示:“这项新设计在卡片系统层级带来了显著改善,能轻松集成到现有的热层压卡片制程中。因此,此架构可提升卡片性能,同时降低了制造的复杂性。我们的安全控制器所提供的附加接口和能源效率,有助于实现高性能生物识别智能卡的产业化。这项指纹解决方案是英飞凌致力追求创新的又一个证明,以实现易使用、易集成、高度准确且具备成本效益的生物识别智能卡。“ IDEX Biometrics首席执行官 Vince Graziani表示:“支付卡发行机构与用户早已对卡片式指纹验证有强烈的需求,不过截至目前为止,生物识别智能卡的制造成本相对较高,因而阻碍了大众市场的普及。通过运用TrustedBio指纹传感器,IDEX Biometrics将具有专利且高度差异化的聚合物传感器集成到一个设备中,提供专属的图像捕捉、处理与匹配功能,以及电源管理功能。目前市面上仅有这款生物识别解决方案能达到如此高的集成水平。” TrustedBio能为支付应用提供具备高精度验证结果(错误拒绝率(FRR)/错误接受率(FAR)及伪冒攻击检测(PAD)性能)的指纹图像。借助SLC38BML800控制器的性能,能以低于 500毫秒领先市场的超快速度完成生物验证识别交易。SLC38BML800的内部时钟频率可达100MHz,不仅支持生物识别指纹卡应用,也非常适用于支付、身份证照和逻辑与物理访问。使用这项参考设计的客户可以轻松应对上述及其他身份验证应用,并加快产品上市速度。 供货情况 英飞凌SLC38BML800安全控制器样品目前已开放订购,预计于 2021 年底开始量产。参考设计的软件开发套件由IDEX提供。IDEX Biometrics 的 TrustedBio 解决方案样品目前已开放订购,并预计于 2021 年第三季开始量产。

摩登3娱乐怎么样?_在线音乐重现战国纷争?

配图来自Canva可画 在线音乐赛道的监管靴子终于落地,前段时间一直网传的“音乐独家版权模式要被取缔”也变成了现实。7月24日市场监管总局正式对腾讯作出“责令解除网络音乐独家版权”的处罚。 随后腾讯音乐回应表示将按照监管要求,在30天内解除独家版权、停止高额预付金的版权费用支付方式,并按期完成整改。 有趣的是,网易云音乐也就此事发布公告表示“将积极履行平台责任,依法合规经营,全力维护公平竞争环境”,可谓颇具讽刺意味。 更耐人寻味的一个细节是,有媒体发现最近阿里申请了“虾米音乐娱乐”的商标,似乎有意重启虾米音乐。音乐版权“去独化”后,曾经的“三国杀”还会重演吗? “去独”带来的改变 独家版权模式被禁止,到底对整个在线音乐(数字音乐)行业意味着什么?原先独家版权模式的出现原因,在于腾讯音乐、网易云音乐、虾米音乐这几大平台的版权战,大家都要想通过版权占有建立特殊的壁垒。 版权是在线音乐平台的根本,所以在争抢过程中势必会有价高者得的现象,当有一方以超出想象的出价打破这场版权争夺战的平衡时,所谓的独家协议就会出现。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独家版权的模式并非由听歌平台完全决定,准确来说是由版权方和听歌平台一起促成的。 “去独”意味着平台方不能独占音乐版权,版权方也不可只把版权出售给单一平台。对于整个版权竞争环境来说,会带来两个彻底的改变。 第一,版权费用的改变,也就是版权交易费会明显下滑。原先独家版权具有排他性质,所以双方交易价格也就更高,而现在版权的购买权是完全开放的,一定程度上失去了稀缺性,所以价格较之前的独家模式也会更低。 此前网易云音乐等平台就曾抱怨版权成本太高,也是因为多方竞争抬高了少数版权的稀缺性,导致版权太贵。现在大家不会抢了,因为想买都可以买到,只要和版权方达成一致即可。 第二,高价值版权的普惠化。原先独家模式下,更受欢迎、价值更高的版权只在单一或少数平台存在,而现在门槛没了,价格拉低,主流平台必然会很容易将这些原先得不到的高价值版权收入囊中,高价值版权的终端受众规模会进一步扩大,以多平台生态共存的形式服务于更多的音乐听众。 总体来说,音乐版权“去独”会令整个行业受益,尤其是大众音乐听众,他们更容易听到想听的歌。 竞争焦点转移 当版权可以自由获取的时候,在线音乐行业的竞争焦点必然会转向。原先决定听众是否付费和用户粘性的一个核心,就是平台版权的丰富度,以及高价值版权的完整度。而在“去独”后,网易云音乐、咪咕音乐等平台,必定会花钱把部分或全部原来买不到的版权都买回来。 是不是意味着平台们都不拼版权了,也不是这样,版权的运营能力还是相当重要的,花大钱买来的版权还是要找到一个长久可持续的变现模式,不能一直做亏本和慈善生意。 所以接下来在线音乐赛道的竞争关键,将主要由两个方面决定。 第一,核心版权的变现能力。核心版权是平台成本大头,也是用户付费的起点。数亿用户的听歌口味具有个性化特征,如何通过核心版权来击中每个用户的付费痛点,是提高付费率和付费频率的关键,也是平台建立“护城河”的基础。 第二,平台生态的认同度。听歌平台现在普遍走业务多元化路线,做直播,搞社交,弄短视频,无非还是在提高整个生态的饱满度,让用户有特殊的体验,愿意成为平台的死忠粉。而用户的认同度决定了粘性、付费意愿、口碑等等,像此前的虾米音乐,虽然版权上有不少短板,但是在小众音乐上有大量骨灰级粉丝。长期来看,用户对平台的认可度,会绝对左右平台的变现空间和相对壁垒。 “去独”之后,核心版权买卖的门槛没了,那几个月前以“业务调整”离开的虾米还有可能被阿里重新扶起来吗? 独家版权没了,的确大大提升了虾米音乐回归的可能。原先虾米音乐的一个竞争弱点就在于版权丰富度,且市占率比较低,去年有媒体统计表示只有2%左右的市占率。 现在购买版权的阻力没了,虾米音乐理论上想要补足版权生态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相比版权而言,更主要的一个问题是阿里对于虾米音乐的态度,或者说是否愿意将在线音乐业务再次放置到大文娱板块之中并实施重投入策略。 当然,如果战略上到位了,加上阿里不缺钱,虾米音乐是很可能会被复活的。而且重启业务这事,互联网巨头们干的次数也不少了,只要战略机会出现了,巨头往往也更容易去抓住其中微小的上车机会。 所以说,现在竞争环境变了,未来在线音乐赛道重现“三国杀”的概念相应也放大了很多。 独家版权模式不复存在,但在线音乐赛道的仗还要继续打下去,而且版权壁垒的破除,很可能会为在线音乐赛道引入更强力的玩家。比如字节跳动、快手等,像字节跳动今年4月还成立了音乐事业部。 毫不夸张地说,短视频、直播、长音频、影视剧、K歌,这些总共聚集了数十亿量级用户的互联网业务生态,都需要音乐版权为内容创作打底。音乐,就是当前互联网内容超级生态的核心基建之一。 长远来看,只要互联网内容产业一直发展下去、繁荣下去,互联网世界就不可能离开音乐。对于音乐版权的重视和争夺,意义不止于商业价值层面,更在于长期在互联网世界内的话语权轻重程度以及战略上的自由度。

摩登3注册网站_将MCU与MPU结合:集性能、控制、通信于一体的MCU新品

近年来,工业和汽车行业逐渐强调“实时控制”这一概念,而在智能制造逐渐落地之时也对时间敏感这一特性开始有了新的追求。 日前,TI(德州仪器)针对现代电子系统对MCU(单片机)产品性能、实时控制能力及通信多样性的要求下,发布Sitara™ AM2x MCU产品。 根据德州仪器 (TI) 中国区嵌入式与DLP®应用技术总监师英的介绍,之所以发布此次新品源于行业发展愈发增长的需求。具体来说,在性能上新兴应用需要更高等级的系统集成和边缘智能,在控制上工业和汽车系统依赖实时控制和决策,在通信上分布式通信和自动化趋势需要更高的网络带宽。 因此,Sitara AM2x MCU应对的是以上的性能、控制、通信的挑战。事实上,Sitara这一系列产品线一直以来在工业领域广泛应用,且拥有悠久的历史。 AM2x作为Sitara系列下全新推出的MCU,兼具处理器级计算性能和MCU的设计简易性,集成了实时处理、控制和通信功能,同时易于获取的工具和软件有助于简化开发流程。数据显示,相比于基于闪存的 MCU,工程师可以利用的处理能力提高了10倍。 从技术角度来看,AM2x是利用传统MCU与传统MPU相结合实现以上表述的特性。师英告诉记者,TI将高性能的ARM内核CPU、高性能RAM和DDR、信号处理加速器、工业通讯这种高速实时总线的接口联合在一起,再加入实时外设及功能安全和信息安全,设计出AM2x系列的处理器。 那么,既然这款产品特性分别取自MCU和MPU,TI为何又将它界定为MCU?师英为记者解释,传统的界定方式中,MCU是将CPU、Flash、RAM和各种外设集成在单片芯片上,MCU适合处理某项单一任务;而MPU的CPU,包括CPU的运行和取值,对于内存管理的架构是完全不一样的,从应用上来讲,MPU在很多场合下需要在较复杂的操作系统上运行。 “但是我想澄清一下,现发布的 Sitara AM2x系列产品兼具处理器级的高性能和MCU的设计简易性,是不同功能和外设的合体。AM2x系列主要是应用于需要高速运算,实时控制,实时通讯等场景。” 实际上,观察行业实现TSN(时间敏感性网络)的不同方法很多,包括FPGA、ASIC等。AM2x则是强调在一个MCU上可实现处理、控制和联网功能,根据师英的解释,通过这种集成方式可以解决一些特定应用场景下的设计挑战,还可以帮助客户将整个系统的设计成本和设计的复杂性降低下来。 具体来说,AM2x拥有以下特性: 1、高性能处理:高达800MHz的单核或多核处理器在实现快速计算的同时,保证小于1W的低功耗; 2、实时控制:AM2x利用集成的信号处理加速器和先进的模拟、控制和通信外设能够实现控制、工业通讯和智能化; 3、工业通信:全面支持 Ethernet/IP、EtherCAT、Profinet、IO-Link 主站和千兆以太网等常见协议,客户无需支付任何第三方额外费用使用这些SDK协议,也可选择SDK之外其他第三方协议; 4、安全性:产品符合工业和汽车市场的安全要求,并能够实现超高的系统安全等级(SIL 3或ASILD); 5、易用性:AM2x不仅将所有的功能和性能都集成在一个芯片内,也提供了大量简单易用的开发工具和生态系统,支持各种协议栈或是第三方工具。 本次发布会上,TI宣布发布AM2xMCU系列第一款产品型号AM243x,包括17mm × 17mm或11mm × 11mm封装的AM2431、AM2432、AM2434三个不同变种的预量产版。 根据师英的介绍,AM243x中拥有最多4个Cortex-R5F的CPU内核,由4个R5F内核和内部加速器和协处理器总共可以提供高达6000DMIPS的计算能力,且在6000DMIPS的运算下芯片功耗不会超过1W。 记者注意到,AM243xMCU在运算核心上主要是Cortex-R5F、Cortex-M4F和加速器的组合。通常来说Cortex-R处理器侧重于实时性和安全性,这也是产品实现实时控制和安全性的主要源泉;Cortex-M处理器则侧重于超低设计面积和超低功耗上,主要用于产品的协处理。 另外,产品采用外接闪存,内部没有集成闪存。据记者了解,扩展外部闪存接口是通用接口,只要符合业界标准的闪存均可接入工作。另外,芯片上集成了完整的安全机制,包括Security Boot和加密的加速器。客户利用该芯片设计系统时,可以根据系统信息安全的设计目标,来灵活配置内置安全模块或外部闪存安全模块。 AM2x系列定位在工业自动化、PLC、电机控制、机械臂、机器人或工业多协议这种广泛的高速通讯接口的一些应用。这些场景中虽已有很多产品,但再面对日益增长的工业电子系统设计需求下,传统MCU是无法满足的。在面对既需要实时控制,又需要高速运算和高速实时通讯的产经下,AM2x让客户拥有一个灵活简单高性能的选项。 作为一款MCU产品,工程师的开发体验是至关重要的,AM2x真正做到了简单易用。师英告诉记者,TI会提供基于AM2x系列产品的FreeRTOS实时操作系统及各种驱动,工业多协议或电机驱动,各种特定应用场合的软件包支持。 当然,AM2x作为一款通用MCU,还可以运行各种形式的软件,大家也可以选各种不同级别和规模的RTOS。 值得一提的是,AM2x产品在TI官方网站上不仅提供丰富的示例代码和设计资源,也提供完整的产品在线培训学习系统,名为MCU+ Academy。这个系统下,工程师可以自己定义要学习的课程和内容进度,完成对于处理器、配套的工具和SDK的学习,并配套测验、编程练习和任务练习。 师英告诉记者,在面对多变复杂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多的需求会将高速计算处理能力、实时控制、实时高速通信、功能安全和信息安全等功能进行集成,很多工业甚至汽车的应用场景已出现,基于这样的市场需求TI会为客户提供更多的设计选项。 无线连接在工业汽车中愈发重要,Sitara系列是否会向此方面进发?面对记者的提问,师英表示,“首先是看应用场景的需求,在我们的客户或者是市场的应用场景里,TI还是会一直收到各种各样的关于功能和接口的需求。另外从TI的角度来看,无线或有线的技术我们都是具备的。对于TI来讲,可以非常容易就实现一个高集成度、高灵活度的产品。我们致力于定义和设计适合不同应用场景的产品,所以如果未来市场有这样的需求,我们不排除这种可能性。” 记者注意到,此前TI曾发不过Sitara AM64x系列,也聚焦于实时控制上,不过定位上略有区别。根据师英的介绍,AM2x可以提供免费的RTOS,这个SDK是完整免费的,同时AM2x也可在没有操作系统的情况下运行,基于用户自己的任务调度系统,或是直接的计算器控制来运行。AM2x的设计目标是与实时操作系统一起工作或在没有操作系统的情况下工作。这符合MCU客户的期望——易于使用,没有高级操作系统的复杂性。AM64x使用A系列Arm内核和Linux等高级操作系统 (HLOS),而Sitara AM2x系列MCU通常使用R系列或M系列的Arm内核。 总结来看,TI一直以来聚焦行业需求,SitaraAM2xMCU就是这样一款易于使用且顺应客户需求的产品。反观Sitara的整个产线,从复杂到简单,客户的选择将会非常灵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