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登3娱乐登录地址_华为的专利算盘:用2.2亿赚280亿

  今年年初,一场针对摩托罗拉的知识产权诉讼,让华为这家符号企业,又增加了不少标签,外界的解读不乏“师夷长技以制夷”之感慨,尤其是在该诉讼获得美国法院的初步支持之后。   风暴中心,似乎更加平静。   “其实无所谓朋友和敌人。”4月8日,华为首席法务官宋柳平在接受本报独家专访时表示,华为对摩托罗拉的诉讼,只不过是国际企业之间关于商业秘密和知识产权的一个正常的纠纷和争议解决方式。   宋柳平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即开始深度参与华为在知识产权上的重要谈判与合作,也是华为出售华为电器予爱默生,以及华为3COM合资等资本运作项目中的知识产权负责人。   某种程度上,对于华为来说,向外界去陈述公司在专利、知识产权、创新等问题上的价值观,时常让其有“鸡同鸭讲”的感觉。其最大困惑在于,华为自身与公众之间,关于“专利价值”是否等于“商业成功”之间的分歧,以及如何在开放竞争中构建自身的知识产权战略,并达成这种战略所要抉择的路径——既有付费,也有创新;既要竞争,也要合作。   宋柳平强调,对于知识产权的理解,如果走到极端,反而是不利的,“过度强调所谓的自主,可能会是灾难性的,因为我们尝过很多苦头”。   华为诉摩托罗拉:一种争议解决方式   唯我独尊在我们电信领域是不可能的,你必须按照国际标准做,你必须用到别人的技术,也必须用到别人的专利   《21世纪》:大家都很关心华为在美国起诉摩托罗拉的事情,现在有何最新进展?此案将如何影响华为的知识产权战略?   宋柳平:美国法院已颁发初步禁止令,初步支持了华为的诉讼主张。至于可能的进展,我们也不便分析。   《21世纪》:这是华为首次在海外动用知识产权的利器,如果胜诉,中国的民众会据此认为这是中国企业在国际专利战役上的首战告捷,你如何看该案在中国激起的关注度?   宋柳平:这是一个国际企业之间,关于商业秘密和知识产权的一个正常的纠纷和争议解决方式。   《21世纪》:你认为外界过度解读了吗?专利一向被认为是国外企业的竞争武器,尤其是在技术密集型的电信行业,不乏针对专利的壁垒与合作,华为的基本立场是什么?   宋柳平:在工业标准领域,任何一家公司,不用人家的技术,只用自己的技术的可能性是零,唯我独尊在我们电信领域是不可能的,你必须按照国际标准做,你必须用到别人的技术,也必须用到别人的专利,通过相互的交叉许可授权来开放已成为业界普遍遵守的规则。   因此,一定要有开放性。因为现在世界的环境,尤其是电信领域是一个开放的环境,设备要互联互通,一定要按照开放接口国际标准来做。国际标准组织都是大家一起去讨论,协商形成一个比较好的方案,然后形成国际标准。   这就是所谓的融合,大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把产业做大,把成本降低,用户才能得到好处,运营商才能得到好处。   为什么GSM技术这么普及,就是所有产业都支持这个标准,大家也用这个标准,并不断改进技术。整个上下游产业链,包括芯片处理能力、软件能力、应用能力,才能不断降低成本,不断提高技术。这就是上世纪90年代一部3万元的大砖头手机,现在只需要花几百元的原因。产业链的成功一定是需要一个开放的环境。   所以我们的核心思想就是技术一定要有开放性,一定要有继承性,而且一定要满足客户的需求。  

摩登3内部554258_苹果完成iPad 3供应商认证 开始备料生产

  4月11日上午消息,电子零件供应商高层人士透露,苹果上周已针对iPad 3零部件供应厂商完成认证,相关触控面板、零部件及光学厂开始备料生产,预计iPad 3有望在苹果6月全球开发者大会(WWDC)中亮相,第三季度与iPhone 5先后上市。   令市场惊讶的是,今年1月27日苹果CEO乔布斯才正式推出iPad 2,3月11日起美国开卖,不到一个季度又再度传出iPad 3下半年上市规划。   据非官方统计,iPad 2上市后,首月销售数字达260万台,苹果官方销售数字,预计在4月20日公布第二季度财报时发布。   苹果抢攻全球市场占有率近期动作不断,一旦iPad 3及iPhone 5在第三季度陆续开卖,包括鸿海、TPK宸鸿、正崴、鸿准等相关概念股第二季度业绩将优于同业,第三至第四季度步入业绩高峰。   因受到日本地震影响,其他平板电脑厂近期饱受缺料之苦,苹果反其道而行,不但先抢购相关零部件力保旺季断料,iPad 3不排除增加4G功能及其他革命性变化,痛击新上市平板电脑。   由于iPhone 5零部件认证迟迟未过关,而iPad 3供货商陆续获认证。零部件厂商称,苹果除有意将新一款产品加入支持HSPA+、LTE等高端技术外,也有意同步改良其部分设计的瑕疪。   iPad 2上市后,其前后摄像头加入70万像素CMOS及30万像素CMOS,后置摄像头支持720p HD录像,前置摄像头也支持VGA 30fps录像,但分辨率无法充分反应在iPad 2的9.7寸面板,造成显示时画面出现死角,消费者抱怨不断。   苹果日前来台进行大规模采购,除将订单一举延长至7月底外,并将采购价格提高1成回馈供货商,并同步认证iPad 3供应链相关零部件厂商。   至于iPhone 5认证问题,业内人士指出,现阶段除日系大厂索尼及关东电子相关零部件获得认证外,国内TPK及其他零部件厂,有机会在4月底取得第二波iPhone 5的认证。

摩登3注册网站_核恐慌加速新能源行业技术革新洗牌

  2011年日本福岛核泄漏绝对是人类大事迹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一直以来,人们对核电就持有两种分立的态度:一,核拥有无限的开发潜力,是经济发展的王牌,只要适当运用,必定利大于弊;二,核是埋藏在人类身边的定时炸弹,更恐怖的是,没有谁能预料它会在哪天突然爆炸,它是新能源中的罂粟,想要利用它造福人类,所付的代价是难以预料的(本文来源:电子工程专辑)。   福岛核泄漏引起世界的恐慌   核毁灭性的破坏力使人们在福岛核泄露事件中惊呆,世界的目光盯向了日本。全球核电业猛受冲击,之前一路高歌的核电站建设,在这一片唏嘘声中不知所措,这也早已是预想之中的。一时间各国纷纷召开会议,对在建核电站全面审查,立即停建不符合安全标准的工程;调整核电站发展长远规划;暂停审批核电站项目等等。类似的措施,同样的惶恐,瞬间复核、停建核电站风起云涌。据有关部门资料统计,近年中国境内在建核电站10个,暂定拟建核电站25个。本该迎来核电产业的春天,但福岛核事件的影响力是穿透性的,最近有消息透露,在核安全审批前,中国已正式停批新建核电站。福岛核泄漏已引起全球核电产业连锁反应,所有拥有核电的国家不得不重新思考前所未有的核处境(参考电子工程专辑报道:核电双刃剑,迫使绿色能源加速发展)。   核电产业急速下滑   2011第三届广州国际太阳能光伏展览会(简称PV Guangzhou2011)幕后运营组专家预测“日本核危机引起的恐慌会导致21世纪乃至更长的一段时间内,使核成为常人不敢触碰的敏感话题,核电产值的下降将是显而易见的,预计近十年内核电产值将以每年200%的速度直线下滑。”   对全球股市的强势冲击;核危机导致化工产品走势不明朗;油价持续走高,全球经济减速;核危机压力致使日本旅游一蹶不振。..。..在全球资讯化的当下,日本核泄漏虽没有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那样严重,但即使对于核泄漏事件带来的“细枝末节”的影响的关注度也远远超过从前,现在人类对未知世界的知情权若得不到满足,就将引发前所未有的惶恐。此次事件已经激起多数民众对核电的抵触情绪。显而易见,核电产业在一路飙升的产业发展中,将猝然面临举步维艰的尴尬局面。   业界认为光伏将在新能源洗牌中独占鳌头   核危机引起全世界的恐慌,投资人也开始对核产业重新思量,上海某太阳能光伏电池板生产商老总说“日前,日本核泄露的影响力已不仅仅局限于对环境的影响,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它在一定程度上将改变或者正在改变国际能源价格体系,紧接着老的市场格局会被打破,曾经占巨大市场份额的核能源产业有可能失去优势,整个市场会重新分配。太阳能光伏作为替代核电的首选,短期内全球市场的太阳能光伏产业投资已经在迅速增长,同时新能源行业技术性革新的时候将会出现,新能源产业有望提前进入洗牌期,太阳能光伏在本次竞争中的旗开得胜将是有目共睹的。”   “最近与行业内的老朋友交流,很多人盛传光伏将借机在新一轮新能源产业洗牌中独占鳌头的说法。对于此我不敢妄下言论,但是这种说法也并非毫无依据,仅仅2011年3月份报名参展企业就多达100家,这是我们意料之外的。看来借助这个时机,不少人重新瞄准了太阳能光伏市场。”这是PV Guangzhou2011组委会负责人在与笔者偶然的交谈中透漏的资讯。   可见,太阳能光伏产业在新能源行业洗牌中独占鳌头的说法并非无中生有。   太阳能光伏力扫日本核危机阴霾   众所周知,核事件也一直是国际纠纷的重要源头之一。日本核事件爆发后不少人就开始设想,如果核在人类中彻底消失,社会是不是将变得更加祥和,至少将会减少悬于脖颈的灭顶危机。在世界人民的质疑声中,毫无疑问,近期全球将会有大批在建或在运营的核电站停止工作,核电减少将导致电力紧俏,谁来堵上大量核电站停机造成的供电缺口?业界人士一致认为,具有建设周期短、安全、高效优势的太阳能光伏发电,是替代核电的首选,目前它已经进一步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作为极具发展前景的清洁替代能源,光伏发电面临新的发展契机,绝非偶然。   专家预言,2011年日本核泄漏事件,有望促使各国合谈,重新定位对核的态度,同时完善相关光伏行业法规。这时在新一轮新能源洗牌期胜出的太阳能光伏,将一扫日本核事件给全人类带来的阴霾。

摩登3注册网站_中国集成电路之辱:政治巨人 IC小国

  80年代初期,在华晶引进日本东芝集成电路的同时,南韩三星也向日本东芝引进了同样的IC生产技术,经过20多年的发展,现在三星的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已经跻身世界集成电路制造技术的前列,三星公司已成为世界最大的集成电路制造商和供应商。一个政治巨人,一个泱泱大国,竟自叹连一个三流小国家都不如,难道是水土异也?   一、中国集成电路的崛起   中国集成电路的快速发展,主要是从无锡华晶(742厂)引进日本东芝的集成电路生产线开始的,华晶引进集成电路生产线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给当时大量引进彩色电视机生产线的各彩电生产厂进行元器件配套。除了无锡华晶之外,先后还有上海贝岭、上海飞利浦和深圳赛意法等企业也从国外引进集成电路生产线。   1979年上海金星电视机厂(原英雄牌钢笔厂)是中国第一家从日本(日立)引进彩色电视机生产技术的彩电生产厂,紧接着在全国各省市都争先恐后引进国外彩色电视机生产线,如:天津北京牌电视机厂(712厂)、北京牡丹电视机厂、西安黄河电视机厂、四川长虹电视机厂、南京熊猫电视机厂等。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中国先后从国外引进彩电生产技术的企业大约有30多家。到了1986年的时候,中国从事彩电生产的企业一下子达到147家,这种发展速度是前所未有的,当然,所有的电视机生产线引进项目都需要经国务院批准。因此,彩电产业是我国电子工业发展最快的行业,我国电子工业的腾飞就是从引进电视机生产技术开始的。   我国在引进日本东芝的集成电路生产线之前,集成电路生产技术几乎是一片空白,这是由于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前基本上是一个与世界隔绝的国家,那时候,国内可以拿得出手的集成电路贡品,大概只有几种门数不超过50个的TTL(晶体管-晶体管逻辑电路)集成电路。   我国在引进彩电生产技术之初,基本上都是采用来料组装的方式进行的,也就是人们所说的SKD或CKD(散件组装)生产线。由于进口材料需要外汇,因此,来料配额还是由政府部门直接统管;每年年初,全国将近150家彩电企业都要集中到北京开会,大家都绞尽脑筋向政府争要配额。我国政府把彩电技术引进作为国家电子工业发展起步的同时,也把元器件技术引进定为彩电国产化的“一条龙”工程,使我国的基础电子元器件工业也得到飞速发展。因此,“来料加工”一时成为了我国技术引进的代名词,我国电子工业的快速发展基本上就是以“来料加工”起步的。   1984年电子工业部做出了加速彩电国产化步伐的决策,实施彩电国产化“一条龙”工程,并成立了彩电国产化领导小组(组长赵汉鼎);1985年国家经委把彩电国产化列为全国12项重大引进消化吸收项目之一,对彩电国产化的技术引进、技术改造、技术开发,从政策和资金上给予了重点支持;电子工业部和冶金、化工、轻工、纺织、建材等九个部委联合召开会议,部署了彩电原材料的国产化工作。彩电国产化领导小组还组织成立了一个由北京三所牵头,全国30多家电视机厂参与的彩电技术联合设计小组,为全国的电视机厂设计国产电视机。当时,人们都风趣地把这种联合设计的电视机称为“中华牌电视机”。   1990年以后,我国的彩电配套厂基本建立,彩色显像管厂有陕西彩虹、北京松下、南京华菲、上海永新、东莞福地、深圳赛格日立、以及三星等;集成电路生产厂有无锡华晶、上海菲利蒲、上海贝岭、深圳赛意法等;晶体管厂有佛山无线电四厂;电容器厂有厦门法拉和佛山无线电三厂等;而后,在广东、浙江、江苏等地也先后出现了成千上万的地方民营企业,专门从事各种电子元器件的来料加工生产,现在,这些企业大多数已经成为中国电子工业的主要元器件供应商,是中国电子产品配套市场中的生力军。  

摩登3测速登陆_恩智浦欢迎8成溢价收购

  近日荷兰媒体De Telegraaf报导荷兰半导体厂商恩智浦(NXP Semiconductors)正讨论购并的可能,对象是英特尔(Intel)、高通(Qualcomm)、博通(Broadcom)。然而恩智浦执行长Richard Clemmer在接受路透(Reutes)访问时,郑重表示恩智浦并未要出售,在5~6周内并没有与上述公司执行长进行协商。   Clemmer坦承跟博通以及高通确实有进行商务讨论,然仅限于例行的客户相关事宜。针对近期德州仪器(TI)已将近80%的溢价购并国家半导体(National Semiconductor)一事,Clemmer指出如果有条件这么好的提议,会考虑出售恩智浦。   恩智浦在过去52周内,最低、最高股价分别为10.23美元、34.8美元。Clemmer认为国家半导体取得非常好的价位,如果恩智浦也取得8成溢价,约55~60美元价格,就会考虑出售。   虽然恩智浦并未考虑撤资,不过却考虑价值在1亿~1.5亿美元之间的小规模购并案。Clemmer在2009年出任执行长的职位,当时恩智浦正面临债务问题。目前恩智浦的市值约83亿美元,包含苹果(Apple)、华为、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诺基亚(Nokia)等都是其客户。   Clemmer预估半导体产业在2011年可望成长6~8%,不过包含利用在手机、车用电子上的混合讯号芯片则可望较整体产业成长快上2.5~3个百分点。此外,Clemmer认为半导体产业在未来3~5年内会呈现整合的态势。恩智浦以及Sony是NFC技术的共同发明人,随着行动支付越趋发达,包含Google以及诺基亚(Nokia)都是恩智浦的合作伙伴,恩智浦股价也水涨船高。Google将NFC整合到Android操作系统中,而诺基亚表示在2011年底所有该品牌的手机都会支持NFC。   至于带动智能型手机风潮的苹果(Apple),Clemmer拒绝评论iPhone是否会支持NFC。   飞利浦(Philips)在2006年将恩智浦多数的股权出售给私募基金,在2008年再度上市。恩智浦替飞利浦打造零组件长达50多年。

摩登3测试路线_中国平板电脑出路何在?市场三大特点分析

  3月31日举行的2011第二届国际(北京)平板电脑产业峰会上,多家中国平板电脑主流企业和政府机构代表呼吁,尽快建立平板电脑行业标准,以提升产业链整合能力与竞争力,走向国际市场。遗憾的是,2010年占有全球平板电脑市场70%份额的苹果缺席了本次会议。   中国平板电脑市场发展三大特点   特点一:价格优势。iPad2已经上市,其第一代产品售价大幅下调,但是除个别型号外,价格仍比中国平板电脑高很多。“中国平板电脑显然有一两千元的价格优势。”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在演讲时表示。   特点二:大多采用Android平台。平板电脑市场的巨大发展潜力吸引了各行业厂商,如PC、手机、数码厂商及国美等渠道商,甚至连德州仪器、飞思卡尔等芯片厂商都宣告进军平板电脑市场。除了苹果、黑莓专用的封闭式操作系统之外,大多数产品采用了Android平台。   特点三:需求旺盛拉动产业链增长,销售渠道多样化。芯片组解决方案、多点触摸面板、存储器及外围设备、软件服务都在随着平板电脑市场的高速增长而快速发展。在销售渠道方面,不同行业厂商的涉足使销售渠道更加多样化,如电子卖场、3C卖场、网络销售等。   尽快建立行业标准   平板电脑的出现给中国电子产业带来了发展机会,但是风起云涌的Pad却是一个没有行业标准的产品。全球消费者已认同了iPad,并将其屏幕清晰度和尺寸、电池续航时间、内核架构等当做选购的标准。   万利达集团董事长吴惠天在演讲中提到,“有的厂商为了抢占市场,把原本的GPS、PND摇身变为平板电脑,损坏了消费者的利益。建议中国计算机行业协会牵头尽早制定行业标准,加强行业自律,对广大消费者负责。”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赵波及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都认为,应该把分散的资源集中起来,推出有国际竞争力的软硬件平台,以支持中国平板电脑厂商。联手创建平板电脑标准不仅能够重塑市场格局,维护消费者的利益,更容易使中国厂商认清平板电脑的发展方向,抓住机遇走向国际。   盈利模式亟待明晰   平板电脑在中国市场上,价格虽然覆盖了500-6000元,但除了个别品牌型号外,价格普遍较低,中低端产品非常多。还有,虽然当前中国迅猛的3G网络建设使平板电脑可以方便地接入移动互联网,但高昂的上网费用却成了严重障碍。没有上网的平板电脑,更像一个大屏幕MP4或彩屏电子书,只能看电影、浏览图片或者玩游戏。   由于中国用户习惯了免费使用,大多数厂商赚取的只是硬件利润,在软件及应用方面几乎没有收入或者收入甚微。这与iPad靠硬件及几十万个应用程序盈利有巨大差距。   汉王科技副总裁王邦江感慨道:“iPad降价是在断同行的路,纯粹卖终端不可能再有利润空间,就算三星、惠普、联想也将受到冲击。”目前,即使联想这样有实力的大厂商,其应用商店“乐园”也仅包含了千余款应用,而其他厂商或者根本没有应用商店,即便有也是做做样子,摆放了一些免费的应用程序和电子书而已。依靠应用程序及内容实现盈利的模式在中国还行不通。  

摩登3平台开户_日本核灾笼罩 欧洲太阳能市场“因祸得福”

  DIGITIMES Research指出,虽然欧洲市场受到意大利及德国新补助仍不确定的影响,导致观望气氛浓厚,不过近期市场传出,受到日本311强震所导致的核灾问题,日本政府不排除编列新预算,支持强震发生的东北地区,安装约10亿瓦太阳能系统,太阳能业者表示,正密切关注该讯息动向。另外,欧洲市场受日本核灾影响,已开始调涨电价,太阳光电发展空间也将因而提升,业者期待,近期电池端的减产及杀价属于“黎明前的黑暗”。   虽然欧洲市场受到意大利及德国新补助不确定,导致观望气息浓厚而影响需求,杀价抢单及减产议题开始发酵,不过太阳能业者表示,市况不见得全然悲观,新需求并未因此而减缓萌芽。   拥有日系代工订单的太阳能电池厂透露,近期传出日本政府有监于地震导致核灾,引发核能、断电、复电、加强再生能源产业快速成长等议题,近期拟针对遭到强震、海啸波及的东北地区编列额外预算,预估约有10亿瓦太阳能屋顶需求可望应运而生。目前仍无法确定策略的运行方式,已请日本客户加强注意以利后续合作。   除了日本市场外,意大利市场也预估10日左右可望公布新的补助政策,太阳能业者认为,意大利市场观望导致需求渐冻的主要原因,来自于银行端贷款问题,因为没有新的补助费率就无法估算出新系统案的投资报酬率,由于担心费率下砍幅度超过预期,诸多银行陆续减少资金借贷,以观望新费率出炉再做决定,系统安装的资金也进一步因银行态度而遭到冻结,一旦新策略出炉,也代表系统端资金得以解冻,开始运行。   另外,太阳能业者分析,不论意大利市场补助下砍多少,只要不设立补助安装量上限(Cap)的问题,目前趋于成熟的亚洲太阳能产业供应链,应该有足够实力透过降价、来弥补政府补助,下砍所减少的投资报酬率(IRR)。   其中最具戏剧性的应该是德国市场,受到日本核灾影响,原本反核意识即高的德国政府,快速关闭7座1980年前设的核电厂,进行全面性安全检查,以安抚民心,德国政府也加强再生能源补助额度,尤其以增加离岸风能作为顶替关闭7座电厂所需的电力,另外,也加强太阳光电的基础并网结构。   不过,近日德国地方选举还是受日本核灾影响,使反核的德国绿党大获全胜,可望与另一个在野党社民党,共同拿下巴登符腾堡邦政权,严重冲击梅克尔 (Angela Merkel)下届总理大选选情,凸显梅克尔若要保有政权、挽回民心的特效药,可能就是再生能源政策,而即将在7月落实的新太阳能补助政策,就可能首当其冲。   另外,外电报导,受到日本核灾影响,包括德国、奥地利、捷克、波兰等欧洲各国传统电价因应调涨,显示传统发电与太阳光发电成本相当(Grid-Parity)的里程碑更趋近,或许对太阳光电产业而言,近期的减产及杀价属于“黎明前的黑暗”。

摩登3咨询:_新能源并网难亟待破解:项目仓促上马 电网发展滞后

  电监会日前通报了“2·24”甘肃酒泉风电大规模脱网事故,并称该起事故是近几年我国风力发电发生的对电网影响最大的一起事故。风机“低电压穿越能力”的缺失及电网发展相对于新能源发展速度的滞后是事故发生的主因。同时,这起事故也暴露出新能源并网难的客观现实:项目仓促上马,电网发展滞后。   项目仓促上马   专家指出,此次酒泉风电事故的一个重要警示是:忽略技术标准、缺乏与相关方协调,将成为新能源并网的隐患。   国家电网能源研究院副总经济师白建华向《第一财经日报》表示,酒泉风电基地的风电机组供货合同中明确了技术要求,但大量风电机组不具备“低电压穿越能力”是本次事故的主因。   “低电压穿越能力”是指,当电网发生短暂故障时,风机能够不间断并网,为电网自行调节赢得时间,从而提高电网的安全稳定性。   国家电网在2009年出台《国家电网公司风电场接入电网技术规定》,要求风电场内的风机具有在电网短暂故障时保持并网运行0.625秒的低电压穿越能力。   据了解,酒泉风电基地的设备招标是2008年完成的,当时国内尚未明确提出低电压穿越的技术要求,后来通过补充技术协议的形式才提出了相关要求。因此,现有风机制造商的产品几乎都不具有低电压穿越能力。酒泉风电基地2010年10月验收以来,已经先后发生了多次因缺乏此项技术而导致的风机脱网事故。   白建华认为,地方政府在风电审批上与能源局及国家电网缺乏协调也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他表示,国家要求电网承担全额保障性收购风电的责任,但电网并不具备相应的控制力。  

摩登3测速登录地址_中兴反诉爱立信GSM、核心网 专利战升级

  “继爱立信在英国起诉中兴之后,中兴目前已经正式开始了对爱立信知识产权侵犯的诉讼。”昨天,中兴通讯(000063.SZ;00763.HK)IPR(知识产权)总监王海波接受《第一财经日报》独家专访时这样表示。   这是爱立信与中兴知识产权纠纷案的最新进展。4月1日,爱立信宣布在英国、意大利和德国对中兴通讯提起侵权诉讼,涉及2G和3G的部分专利。中兴此次起诉爱立信中国通信有限公司被业内看作是对爱立信诉讼的应对。   王海波介绍说,此次中兴起诉的内容涉及多项专利,包括核心网、GSM以及第四代移动通信等领域。GSM一直是爱立信中国业务比重最大的一块,其次是核心网。“中兴相信自己相关专利都是基础专利或者说重要专利。”王海波说。   首选在中国起诉   据了解,中兴在诉讼中申请法院判决爱立信中国通信有限公司停止侵犯以及承担因侵权而带来的其他法律责任,关于赔偿金额,由于涉及法院程序,中兴没有做更详细的披露。   “中兴此次起诉只针对爱立信,并不涉及其他设备商。”王海波表示。他坦承,这多少与爱立信之前对中兴的起诉有一定关联。   按照爱立信的说法,爱立信在过去4年一直试图与中兴基于公平、合理和非歧视的原则(FRAND)达成专利授权协议。中兴一直有机会和爱立信签署双方已经协商谈判过的协议,但是却以各种理由拒绝这样做。   不过,中兴认为,爱立信是在3月28日和谈基本顺利的情况下,突然起诉,本来双方协商的内容也包括中兴此次起诉中提到的专利,“由于爱立信单方面中断谈判,导致双方没有继续谈判的基础,因此,中兴提出起诉。”王海波解释说。   至于为什么选择首选在中国起诉,一方面是由于作为中国企业,中兴更熟悉中国的法律环境,而对于爱立信而言,此前中国一直是爱立信的第一大市场,在全球收入中的比重约为10%,虽然在爱立信并购北电之后,变成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市场,但地位仍然至关重要。   更重要的原因是不同企业在不同国家的专利布局也有所不同。王海波介绍说,中兴在中国的专利储备为2万多项,尽管并不了解爱立信在中国的专利情况,“但根据以前的资料,大约在千位级别上”。   据记者了解,虽然中国企业在全球新增专利数量上占有优势,但具体到各个国家,全球专利还需要在本国申请才能生效,这造成了各个企业专利布局上的差异,这也是爱立信为何选择在欧洲而不是其他国家和地区起诉中兴侵权的原因所在。  

摩登3娱乐登录地址_收购传言疯传?恩智浦CEO否认收购传言

  近日荷兰媒体De Telegraaf报导荷兰半导体厂商恩智浦(NXP Semiconductors)正讨论购并的可能,对象是英特尔(Intel)、高通(Qualcomm)、博通(Broadcom)。然而恩智浦执行长(CEO) Richard Clemmer在接受路透(Reutes)访问时,郑重表示恩智浦并未要出售,在5~6周内并没有与上述公司执行长进行协商。   Clemmer坦承跟博通以及高通确实有进行商务讨论,然仅限于例行的客户相关事宜。针对近期德州仪器(TI)已将近80%的溢价购并国家半导体(National Semiconductor)一事,Clemmer指出如果有条件这么好的提议,会考虑出售恩智浦。   恩智浦在过去52周内,最低、最高股价分别为10.23美元、34.8美元。Clemmer认为国家半导体取得非常好的价位,如果恩智浦也取得8成溢价,约55~60美元价格,就会考虑出售。   虽然恩智浦并未考虑撤资,不过却考虑价值在1亿~1.5亿美元之间的小规模购并案。Clemmer在2009年出任执行长的职位,当时恩智浦正面临债务问题。目前恩智浦的市值约83亿美元,包含苹果(Apple)、华为、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诺基亚(Nokia)等都是其客户。   Clemmer预估半导体产业在2011年可望成长6~8%,不过包含利用在手机、车用电子上的混合讯号芯片则可望较整体产业成长快上2.5~3个百分点。此外,Clemmer认为半导体产业在未来3~5年内会呈现集成的态势。   恩智浦以及Sony是NFC技术的共同发明人,随著行动支付越趋发达,包含Google以及诺基亚(Nokia)都是恩智浦的合作伙伴,恩智浦股价也水涨船高。Google将NFC集成到Android操作系统中,而诺基亚表示在2011年底所有该品牌的手机都会支持NFC。   至于带动智能型手机风潮的苹果(Apple),Clemmer拒绝评论iPhone是否会支持NFC。   飞利浦(Philips)在2006年将恩智浦多数的股权出售给私募基金,在2008年再度上市。恩智浦替飞利浦打造零组件长达50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