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登3登录_解读英飞凌三大核心业务:中国全新子公司开业

  英飞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Infineon)近日宣布其位于中国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全新子公司——英飞凌集成电路(北京)有限公司正式开业。新公司注册资本1,500万美元,将进一步加强公司对高能效、移动性和安全性的关注,体现了英飞凌对中国市场的长期承诺。   新公司不仅具备销售、市场、应用研发及辅助职能,还设有一座1,500平方米的制造工厂,专门从事IGBT组件的生产。未来三年,新公司的员工数目预计将超过100人。   英飞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Peter Bauer先生表示:“亚洲市场对能源的需求一直在持续增加,特别是对于中国这样的新兴市场,表现尤为明显。而中国市场也恰恰是英飞凌最重要的战略市场之一。英飞凌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研发最先进的能效解决方案,例如我们的IGBT产品。中国是全球最大且增长速度最快的市场之一,新公司的成立将提高我们对关键技术的输出,也将使我们更加接近我们的客户,为他们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英飞凌集成电路(北京)有限公司将专注于三大核心业务领域:汽车电子、工业与多元化电子市场、智能卡与安全芯片。汽车电子部包含汽车电子的销售、市场和应用工程,并致力于开发电机控制单元、电池管理系统和充电系统解决方案;工业与多元化电子市场部则涵盖销售、市场、致力于新能源产品的应用工程以及大功率IGBT组件的生产;而智能卡与安全芯片部将继续负责中国市场的销售和市场以及客户支持。   英飞凌集成电路(北京)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潘先弟先生表示:“在‘十二五’期间,中国将进一步强化节能减排,这也已经成为中国企业和消费者关注的焦点。新公司的成立体现了英飞凌对中国市场的信心,同时加强了我们对发展能源效率和服务客户的承诺。借助于新公司旗下的全系列业务部门,我们能够更好地服务现有客户,并开发出契合本地市场需求的全新解决方案。”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中国北京东南亦庄地区,是北京市唯一同时享受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双重优惠政策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交通便利,设施先进。开发区内的主要产业覆盖了电子产品、制药、信息技术、机械工程及材料研究等领域。英飞凌集成电路(北京)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3月,于同年5月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签订了入区协议。

摩登3注册开户_中国多晶硅准入标准出台 17万吨产能大部分腰斩

  《多晶硅行业准入标准》24日正式出台,分析认为,标准出台后,多晶硅行业将迎来洗牌,目前国内各省高达17万吨的规划产能,大部分将被腰斩。   综合媒体1月24日报道,一份酝酿超过一年时间以上的《多晶硅行业准入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今日由工信部正式发布,多晶硅产业将迎来革命性的变局。   该《标准》对多晶硅生产的选址、能耗、环保、规模做出了明确规定和限制。其中新建太阳能级多晶硅项目每期规模大于3000吨/年,自然保护区、水源区、居民区等环境1000米内不得新建多晶硅企业、太阳能级多晶硅还原电耗应小于60千瓦时/千克等规定,将影响大部分企业。   历经长达一年半时间的征求意见   今日出台的《标准》基本上称得上是2009年国务院38号文件(《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的细化,最早在2009年三季度已在国内多个主要多晶硅生产企业间展开征求意见。   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吕锦标去年年底对网易财经证实,公司多次参与该标准的讨论。据《中国经营报》报道,包括赛维LDK、新光硅业、峨眉半导体等多家企业均参与了讨论。   此前市场预期《标准》最快能在2010年一季度出台,不过从知道一年后的今天才出台,可以看出在标准的讨论过程中,出现了不少的分歧。   据了解,《标准》的出台源自于2009年金融危机后出现的多晶硅重复建设、无序上马的严重问题。在此之前,各地争先上马多晶硅项目,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的注意。工信部与国务院在2009年8月、9月为此先后出台了《2009年中国工业经济运行夏季报告》和《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希望能控制局面。   行业将迎来洗牌   对于这些条款,在征求意见时曾受到地方企业的反对。比如距离1000米的要求,企业认为还原尾气中四氯化硅、氯化氢、氢气回收利用率不低于98.5%、99%、99%;而对于3,000吨产能的限制,河南的一家企业负责人则对媒体表示,目前国内能上这一规模的企业很少。   一位曾参与《标准》讨论的企业高管此前曾对媒体表示,按照这一标准,“目前,国内40多家多晶硅企业中,仅有四分之一达到了这个水平。标准出台后,国内各省高达17万吨的规划产能,大部分将被腰斩。”   中投证券统计资料显示,截至2009年上半年,四川、河南、江苏、云南等20多个省,已有近50家公司正在建设、扩建和筹建多晶硅生产线,总建设规模逾17万吨,总投资超过1,000亿元。倘若这些产能全部实现,相当于全球多晶硅年需求量的两倍以上。   据了解,按照该规定,四川、河南等省份的多晶硅企业将受影响最大。据分析人士统计,目前中国17万吨规划产能中,60%以上是单线3,000吨以下的产能。   中投顾问能源首席分析师姜谦此前在评价《标准》出台后的影响时认为,多晶硅行业将出现巨变,弱者出局,强者地位更加巩固,未来国内将出现七八家大型多晶硅企业。  

摩登3内部554258_摩托车智能启停发电一体化控制

为了减少尾气排放,启停技术已经在汽车上推广开来。针对越来越严格的环保法规和市场需求,ZLG推出摩托车智能启停发电一体化控制方案,具有静音启动、高效充电和智能启停三大特点。 一、引言 随着消费水平的增长,机动车保有量也在爆发式增长,随之带来的机动车尾气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为了缓解机动车在等红绿灯、堵车或者短时停靠时的尾气排放问题,启停技术已经在汽车上广泛应用开来。对于摩托车来说,启停功能也提上了日程。ZLG推出的智能启停发电一体化控制方案,可以给驾驶者更舒适的感受,可以减少尾气排放,对于摩托车厂家来说,更是可以节省成本! 二、传统摩托车启动发电 传统摩托车的启动电机是直流有刷电机,其转子是线圈,通过碳刷和换向器对外连通。这种结构决定了,在高速旋转时会产生过大的感应电流和摩擦损失,不适合当发电机使用。所以传统摩托车必须搭配另外一个磁电机来做发电功能。以某型号踏板车为例,其结构如图。 图 1 传统结构 传统启动方式中使用的是有刷直流启动电机,通过单向器和减速齿轮机构,在启动的时候连接到汽油发动机的主轴。启动过程:驾驶人按下点火开关,电气系统控制启动电机转动,启动电机带动汽油发动机启动,等汽油发动机启动完成后,驾驶人松开点火开关。 在传统的启动方式中,存在以下缺点: l有刷直流电机有碳刷和换向器,碳刷容易磨损,而且会产生火花,导致换向器积碳。 l单向器和减速齿轮机构比较复杂,容易损坏。 l传统启动电机由于其连接机构,启动过程中明显存在较大噪音。 传统的发电系统由磁电机、稳压整流器和蓄电池组成。摩托车的蓄电池对于整车来说只是个辅助电源,一般只在启动和发动机停转时启用。磁电机才是摩托车的主电源,汽油发动机启动后,带动磁电机转动从而发电,其作用包括给整车供电和给蓄电池充电。磁电机是无刷电机,外转子是磁体,连接在发动机主轴,内定子是线圈,固定于发动机壳体,定子与转子间没有任何机械接触。磁电机发出来的是交流电,需要稳压整流器通过二极管整流桥的方式,进行半波或全波整流为直流电。由于二极管存在压降,此方式一般效率比较低下。 三、启停发电一体系统 新型的启动发电一体系统中,将传统启停系统中磁电机改进为带霍尔传感器的直流无刷电机,可以兼具启动和发电功能。该系统在机械结构上替代了有刷直流启动电机和传统磁电机,不需要原来的单向器、减速齿轮等传动零部件,同时保留了磁电机没有机械接触的优点。在电气结构上,将启停控制和稳压整流器整合为一个智能启停控制器。 图 2 启停发电一体 启停发电一体电机取消了有刷电机和其机械结构,优点如下: l结构简单,可靠性更高; l不产生火花和电弧,不产生碳粉; l减轻整车质量和装配难度; l无刷电机免维护、无碳刷,故障率低、维修费用低; 四、智能启停发电控制方案 ZLG基于多年的电机控制技术积累,针对摩托车启停发电一体系统推出了摩托车智能启停发电控制方案。 l适用范围:摩托车启停发电一体电机(磁电机); l控制方式:霍尔FOC矢量控制; l机械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寿命长; l静音启动技术,取消有刷启动电机及其机械结构; l智能启停技术,起步舒适快捷; l高效充电技术,FOC矢量控制和弱磁; l恒流/恒压充电,完善的充电监控功能; l完整的软件、硬件设计参考; 静音启动技术是指摩托车在启动的时候,不再有传统摩托车启动时的机械摩擦噪声和电机电流噪声。启停发电一体电机是直流无刷电机,没有换向器、碳刷和额外的机械机构,直接连接在汽油发动机主轴,转动时不会机械摩擦噪声。在电机控制上,方案采用霍尔FOC矢量控制技术,转矩脉动小、启动扭矩大,配合霍尔传感器可以实现精准闭环控制,极快速启动。从零速加速到汽油发动机启动,整个过程中转矩平稳,消除了启动时的电流噪声。 智能启停技术是指摩托车在行驶过程中,需要临时停车超过一定时间时,发动机实现自动熄火功能,在需要继续前进时,无需重按启动按钮,只需要松开刹车,加油门即可实现发动机自动启动的一种技术。ZLG智能启停控制器方案中,采集摩托车转速信号、刹车信号、油门信号和发动机温度信号等,通过智能逻辑识别驾驶者意图,控制发动机熄火或者启动。传统摩托在短时停车时,发动机处于怠速状态。ZLG的智能启停技术使得摩托车在短时停车时处于熄火状态,减少了油耗和尾气排放。配合静音快速启动技术,给驾驶者带来更舒适的感受。 ZLG方案设计中,启动功能和充电功能共用电路,通过软件控制电机作为启动或者发电功能。汽油发动机启动以后,带动磁电机产生充电电流,控制器通过FOC矢量控制和弱磁技术可以实现恒压、恒流流输出,充电电流、电压可控。ZLG方案通过开关MOS的方式整流,相比传统稳压整流器的二极管整流,具有更低的损耗、更高的效率。在高速旋转状态下,通过弱磁技术控制,可以更好地稳定输出电压。 图 3 充电功能框图 五、结论 环保法规和驾驶者的舒适便捷性需求将推动摩托车启停技术的发展。ZLG推出的智能启停发电控制方案具有静音启动、智能启停和高效充电三大特点,可提供完整的软硬件设计参考,助力厂商快速实现产品化。

摩登3咨询:_新基建能源网—风电高电压穿越测试

当下新基建概念倍受业界关注,能源网作为能源供给的基石在新型基础建设中发挥着必不可少的作用,那么我们的测试仪器在能源网建设的风电测试中能够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呢? 一、新基建能源网建设简介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势在必行。以信息网、 交通网、 能源网为框架的新型基建将是新经济形势下必需产业, 同样也将会成为未来社会发展的基石。 为促进能源结构升级,能源网的建设势在必行,当前新基建能源网建设的能源供给主要包括核电、天然气、光伏电网以及风能发电网。 图 1新基建结构框图 二、什么是高电压穿越测试? 说到电压穿越测试,想必大部分人对光伏逆变器的低电压穿越测试并不陌生,而高电压穿越测试则是随着国家特高压输电线路的建设,为保证风电接入特高压后如何保证新能源电站和特高压电网稳定安全运行对风电和光伏发电场提出的新要求。目前在国家的风电机组的高电压穿越测试规程NB/T 31111-2017中作出了规定: 1.基本要求 当电网发生故障或扰动引起测试点电压升高时,风电机组测试点各线电压(相电压)在图2中电压轮廓线及以下的区域内时,风电机组必须保证不脱网连续运行;否则允许风电机组切出。 图 2 NBT 31111-2017风电机组高电压穿越要求 2.电压升高类型及考核电压 其中考核的电压为风电机组测试点线电压的升高,类型为三相对称电压和两项不对称电压。 3.有功恢复 对电压升高期间没有切出电网的风电机组,其有功功率在电压恢复后应快速恢复至实际风况对应的输出功率 4.动态无功支撑能力 当风电机组测试点电压处于标称电压的110%~130%区间内时,风电机组应能够自测试点电压升高出现的时刻起快速响应,通过无功电流注入支撑电压恢复。 三、PA功率分析仪高低电压穿越测试简介 PA功率分析仪可配合上位机软件进行高低电压穿越测试,可以记录整个高低电压穿越测试的整个过程,进行长达80S的测试。软件覆盖了测试过程所需的负载测试及空载测试,可进行单相、三相测试。 仪器接线完毕并设置好相关参数后,打开PAM上位机软件,对测试界面进行进行界面设置,完成设置后,点击应用按钮,再点击启动测试按钮,PA进入数据采集过程如图3所示,在此时操作电压升高装置升高电压,按要求保持一段时间后,再降至常规。 图 3测试配置界面 图 4穿越过程数据计算 PAM软件还可以直接测试出电压、电流及功率的正序分量,以及直接一键分析出无功电流注入的响应时间、注入时间以及有功恢复的时间。并且能够进行电压、电流的半周期测试,可以对每一个点的电压进行准确的高精度定位,提供真实可信的高低电压穿越测试结果,更准确地分析各个节点电压、电流功率的变化情况。满足符合行业标准的测试。 图 5 无功电流注入后有功恢复时间 图 6测试完成波形界面 PA功率分析仪对于光伏、风电的测试的优势主要在于: l0.01%超高精度保证逆变器、风力发电机转换效率测量; l唯一支持IEC与N4105德标的谐波测试标准; l配合PAM软件直接进行高/低电压穿越测试; l10ms数据刷新率实现对工频信号进行半波分析; lMPPT跟踪效率测量; l功率因数、电压不平衡度、直流分量; l过压/欠压、过频/欠频保护。

摩登3平台登录_面板商彩电商合纵连横 悄然构筑中国液晶新版图

  到目前为止,国家有关部门已经批准北京、深圳、广州3条8.5代以及昆山、苏州2条7.5代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建设,业界担心2012年中国大陆电视用液晶面板产能将略有过剩。在此背景下,三星电子、LGD、奇美电子、友达光电、京东方等液晶面板供应商,以及海信、康佳、创维、长虹、海尔、TCL等彩电整机制造企业,不断进行着合纵连横,悄然构筑起中国液晶产业的新版图。   从着急的三星说起   近期有两个标志性事件让三星电子液晶面板事业部很难受。三星电子主要竞争对手LGD重新开始了与全球第三大液晶电视供货商索尼中断6年的合作。   三星电子与索尼有1条共同出资的液晶面板生产线,三星电子是索尼最重要的液晶面板供货商。索尼与LGD的再次携手,对三星电子液晶面板业务多少有点冲击。   另外一个事件是,重组了奇美电子的鸿海集团又出资逾12亿美元控股日本日立公司的显示器业务,增强在中小尺寸液晶面板领域的竞争力。   鸿海集团的动作在苹果公司2011年液晶面板采购订单中已有表现——除了LGD、三星电子之外,奇美电子首次获得了苹果iPad用液晶面板1500万块的订单。   按照DisplaySearch公司的估计,2010年全球液晶电视出货量预计将达到1.9亿台,同比增长31%;但2011年由于欧盟、日本市场的增速将放缓,北美市场难有起色,全球液晶电视出货量增长率将放缓至13%。   尽管全球液晶面板需求增长速度有可能放缓,但三星电子还是把产能利用率从2010年第四季度的95%提高到今年第一季度的100%,以应对竞争。三星电子液晶面板事业部预估,2011年第一季度电视用液晶面板出货量将较2010年同期增加17%。   据估计,今年LGD有望以5500万块的出货量在全球电视用液晶面板市场拔得头筹。三星电子2011年电视用液晶面板出货量大约为5000万块,低于同胞兄弟LGD。   另外,2011年全球液晶电视出货量有望达到2.15亿台,其中中国大陆将超过1亿台,占全球出货量的半壁江山。   据估计,在中国大陆电视用液晶面板市场,奇美电子、友达光电两家企业2011年仍将保持超过50%的市场占有率,而LGD通过偏光式3D技术广泛结盟中国大陆彩电整机企业,市场占有率有可能超过25%,三星电子市场占有率仅为16%左右。   在此背景下,三星电子加快了在中国大陆的投资速度。2010年11月三星电子在苏州建立1条7.5代线获批之后,力争在2011年6月实现量产。但此时,中国大陆液晶面板竞争格局已发生重大变化。

摩登3注册平台官网_任正非称华为不能当鸵鸟 媒体采访写入高管考核

  电子工程网讯:1月25日消息,据知情人士透露,为转变华为公司一直以来对外封闭的形象,华为公司众多高管不仅开通了微博,同时华为公司还要求公司的高管在一年内至少接受媒体采访一次。   据透露,这一要求已经被计入高管的年度考核内容,与其工资直接挂钩。   业内人士表示,这或许是继华为高管纷纷登录微博之后,华为对外开放的又一个重要举措。   此前,华为高管们在舆论面前甚为低调,对于媒体的采访多以“不予评价”等来回应。以至于华为公司在外界看来,总有拨不清的迷雾和说不清的秘密。   2010年11月25日,任正非、孙亚芳等高管与公共关系、品牌部等有关部门进行了一次座谈,座谈的主要内容就是“改善与媒体的关系”。   任正非在讲话中坦言,“现在华为和媒体的关系是有问题的”,“要敢于把事实真相对外宣传”,“改善和媒体的关系,善待媒体”。   任正非表示,公司以前的宣传策略和他个人的心理障碍不无关系。但要把他和公司的宣传策略分开来,华为才是个二十多岁、朝气蓬勃的小伙子,确实需要被世界正确认识。别人对公司的误解,有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不主动与别人沟通,甚至连被动的沟通我们都害怕,还把这当成了低调……我可以做鸵鸟,但公司不能。   对于华为的这一转变,多位业内资深人士表示任正非的反思精神令人尊敬,而这种反思精神也是一个成熟企业家所必备的素质。不少业内人士表示,“华为的反思是非常适当而且及时的。”   华为大部分员工在论坛上也给予了支持,“华为以前是一个封闭的公司,现在感觉是有一定的改观……我们有好的东西要敢于去给外界看,让外界也知道我们在做什么”。也有员工认为公司此举有利于树立在公众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公司开始拓展企业网市场,客户不再只有三大运营商了,后续终端也可能会直接面向消费者市场”。   不过,也有分析人士表示,希望华为能够将向媒体开放的思路贯彻到底,同时也希望华为能够在足够大的程度上改变其内核决策机制。让没有任正非的华为,能够依然快速成长。

摩登3娱乐怎么样?_苹果硅胶套市场上百亿 渠道分销商受益

  苹果靠自己的拉风产品iPhone、iPad最近几年大赚特赚,与此同时一些傍苹果生存的配件厂商、渠道及分销商也跟着喝到了味道鲜美的头啖汤。   酷玛特公司就是其中之一,这家公司一位管理层王先生昨天表示:“当2009年11月酷玛特进军iPhone配件行业时,真没想到这个市场会这么大。”该公司做的是iPhone硅胶套这门生意,他们发现这一项就有上百亿元的市场空间。   原先酷玛特是做硬盘盒、底座、USB连接线等电脑外设产品,2009年苹果iPhone 3全球面市后,酷玛特决定投资研发适合iPhone 3的硅胶套、皮套、外壳。当时,将触角从其他领域伸入硅胶套产业的还有总部设在美国的怡敏信公司(Imation),他们主要从事苹果产品的安保、音频播放扩展、设备充电等业务,但2010年同样也有硅胶套上市。   以目前媒体公布的数字看,iPhone销量已突破9000万台,保守估计中国占比约10%,即900万台。市面上现在流行的很多硅胶套其实是委托中国大陆、台湾地区企业来生产的,按30元/个的价位保守估计,相关企业就有百亿元左右的市场空间。这还没有算上200万台销量的iPad硅胶套市场。   “在苹果手机的外壳配件领域,我们会把硅胶套分在软材类型里,另一种PTU清水套也属于软性材料,但要比硅胶产品硬一点,硬材主要是生产一些色彩鲜亮的硬壳等。”手机配件商Moshi的内部人士付先生表示,软材产品在香港、广东、福建一带极为畅销,而硬壳类则在华东地区较流行,“硅胶套、皮套以及其他配件都在2010年创出了惊人的销售额增长幅度,相比2009年增幅高达100%以上。而硅胶套可能还要更高一些。”   酷玛特的王先生也表示,现在公司其他产品销量远远不及苹果硅胶套、皮套等,其中硅胶套大约占公司去年数亿元销售额中的20%,2011年预计还会增长。   对酷玛特这样一个产业新进入者来说,如何定价是关键。   目前大陆市场能看到的硅胶套分为几类,100到300元以上的属高档,30元到100元的属于中档,此外一些杂牌、无牌货遍布大街小巷。酷玛特的硅胶套定位在18元到30元。   一位销售商表示,他曾做过一个实验:把两只很便宜的手机分别套上30元和100元左右的硅胶套,让其空中落体,两者都把手机保护得很好。一家数码旗舰店的负责人表示,高价位的产品确实有暴利,“硅胶并不是一个非常稀缺、昂贵的原材料。可以说,一个100元甚至更高价格的硅胶套,应有100%到300%甚至更高利润,而渠道商、分销商的利润在30%左右。”   不过,作为生产商的付先生认为,中高低档产品的差距还是有的,比如模具不同,决定硅胶套外观的精细程度,而选材、颜色搭配、耐用程度等方面,高档货也更有优势。有些设计出众的产品,还可以防止刮痕和灰尘入侵。  

摩登3咨询:_华为海外连遭“暗算”背后的“排外”情绪

  尽管摩托罗拉指控华为窃密的最终结果目前尚难判断,但华为借路摩托罗拉进军北美市场的希望无疑再次破灭。事实上,不仅仅是北美,这种“排外”情绪实则蔓延至中国电信设备企业昔日的海外重镇。   尽管摩托罗拉指控华为窃密的最终结果目前尚难判断,但华为借路摩托罗拉进军北美市场的希望无疑再次破灭。人们在咋舌华为与摩托罗拉之间8年的OEM合作关系就这么戛然而止之际,也不禁质疑,华为作为少有的技术“偏执狂”型民营企业,为何多年来屡被思科、诺基亚、阿尔卡特、西门子这些竞争对手、合作伙伴就专利问题揪住不放?   显然,步随诺基亚-西门子(以下简称诺西)7月21日宣布以12亿美金整体收购摩托罗拉无线网络设备业务,MOTO随即将2年前悬而未决的“旧案”拎出说叨,时间点颇为诡异,难免令部分人士领会为诺西责令MOTO对华为做出的“表态”。其背后的商业逻辑也好,政府博弈也罢,则十分微妙。   商业逻辑背后的“壁垒”传递   “更微妙的,是爆发时间与爆发方式,是先按兵不动,然后择期指名点姓把人找出来,还是别有意图的嘴上叨叨?国际上诸多涉嫌商业秘密的案件,就这么蹊跷,但还是发生了。”通信业专家项立刚对《中国企业家》表示。   鉴于迄今为止北美市场排名前三的设备商爱立信、阿朗以及即将完成交易的诺西,当初均以收购方式“曲线”入市,而华为多次叩门却不得要领,我们有必要梳理华为在全球化布局的这块“短板”。   2008年,因思科专利诉讼黯然退出美国市场的华为希冀借助收购3Com解决了重返欧美主流市场难题,最终在美国外国投资委员基于“国家安全考量”的审核下宣告失败;2010年5月在与惠普竞购美国palm公司的角逐中落败,同时也将电信设备商国际战局中的这个中国影子昭然天下;此次欲借MOTO无线设备OEM合作伙伴的身份发力,则被诺西横刀夺爱。丧失与MOTO的来往,不仅意味着将北美CDMA 16%的市场拱手让人,同时宣告华为若欲向这块重新进入三足鼎立状态的阵地再次进军,或已然失去收购标的。   “目前参与北美市场并购的大多还是那些出身显赫的欧美设备商,华为以进攻性研发和市场营销战略著称,同时价格相对低廉,北美运营商视其为一种威胁,同时对于外包还缺乏信任。在涉及国家安全和商业利益的问题上,美国向来就不客气。”项立刚表示。   在格局日悉明朗的电信设备商版图割据战中,任何一个并购方面的疏忽均会为竞争者带来可乘之机,北美市场对于华为设置“壁垒”在所难免。事实上,不仅仅是北美,这种“排外”情绪实则蔓延至中国电信设备企业昔日的海外重镇。   在印度政府近期制定的一份电信设备供应商“黑名单”中,华为、联想、中兴等25家中国企业赫然在列,而爱立信、诺西和阿尔卡特朗讯则安然过关。欧盟委员则于6月底对中国进口的无线网卡发起了一场反倾销调查,涉及千余家中国企业,受影响最大的无疑是华为。  

摩登3测速登录地址_华为起诉摩托罗拉要求推迟诺西并购案[声明全文]

  电子工程网讯:1月25日消息,华为于美国当地时间周一向芝加哥联邦法院起诉摩托罗拉,称摩托罗拉与诺基亚西门子通信公司的交易可能导致华为的知识产权被非法转让,因此要求法院推迟这笔交易。   以下为声明全文:   华为今日向美国地区法院提起诉讼,旨在阻止摩托罗拉非法向诺基亚西门子网络(“诺西”)转移华为自主研发的知识产权。华为是在诺西试图完成对摩托罗拉无线网络业务资产12亿美元的收购交易之际采取这一法律行动的。   自2000年起,华为就与摩托罗拉建立了广泛的合作,涉及无线接入、核心网等多个领域。摩托罗拉以自有品牌向客户转售华为无线网络产品。一万多名华为工程师为华为提供给摩托罗拉的产品和知识产权的开发付出了不懈努力。   自2010年7月诺西宣布收购摩托罗拉无线网络业务资产以来,华为就一直主动与摩托罗拉沟通,以确保摩托罗拉不将华为知识产权和商业秘密转移给诺西。但遗憾的是摩托罗拉并未顾及华为的担忧,这使华为面临着知识产权和商业秘密遭受侵权的极大危险。华为的知识产权和商业秘密,一旦被摩托罗拉转移给任何第三方,将给华为带来不可挽回的商业损失。   摩托罗拉未能采取必要措施确保华为知识产权和商业秘密的安全,这迫使华为采取适当的法律手段以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华为一贯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同时也努力维护自身的创新成果和知识产权。作为全球技术领先的公司,华为拥有丰富的知识产权和专利组合。华为十万多名员工中有接近一半从事研发与创新工作,并每年将其销售收入的10%投入研发。截至2010年底,华为在全球共申请了49,040件专利。

摩登3新闻554258:_李嘉诚加入LTE战团 全球打响4G战役

  和记黄埔旗下的3G业务刚有所好转,又开始4G在全球市场的布局。日前,中兴、华为与Hi3G(和记黄埔子公司)签署LTE商用合同,在瑞典、丹麦部署2.6GHz LTE TDD/FDD网络。据悉,这是和记黄埔3G公司首次明确部署LTE技术。尽管3G商用的时间不长,但当前世界移动通信界已将目光投向包括LTE在内的4G技术,此次中兴、华为与Hi3G联手开疆拓土,意味着全球4G舞台上多了一支不可小觑的中国力量。   李嘉诚加入4G战团   随着Hi3G加入部署LTE之列,瑞典成为全球首个“全LTE”国家。Telenor和Tele2日前计划在18个月内向100个新聚居地扩展其联营的LTE网络。双方此前通过共享频谱方式成立了Net4Mobility,以抗衡当地最大的运营商TeliaSonera。事实上,早在2009年,TeliaSonera全球首家推出LTE服务,目前已扩展到瑞典28个城市及滑雪胜地。由此,瑞典LTE市场呈现三足对抗之势。   “超人”李嘉诚果断加入4G阵营,首先是出于应对市场竞争的需要。TeliaSonera、Telenor和Tele2等运营商加快商用LTE,对和记黄埔在北欧市场的3G发展造成冲击。据报道,从2011年至2012年,瑞典超过100个聚居地的Net4Mobility用户将能通过比目前3G网络下行速率快10—15倍的LTE进行上网冲浪。显然,和记黄埔仅靠升级HSPA网络难与竞争对手匹敌。   其次,移动互联网需求的日益增长,为和记黄埔3G业绩的转势,甚至未来4G业务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由于手机上网用户倍增,和记黄埔3G业务持续改善。据李嘉诚透露,和记黄埔3G业务从零开始,截至2009年发展用户逾2000万,“进步不小”。有分析机构认为,和记黄埔3G业务受惠于用户大规模使用智能终端,尤其是iPhone4、iPad以及其他智能手机。   作为全球3G运营的先锋,和记黄埔在4G发展方面自然不甘落后。自2000年以来,和记黄埔公司已在3G方面投入了数百亿美元,换来的却是巨额的亏损。如今,和记黄埔似乎熬出头了。法国巴黎银行最新报告指出,和记黄埔3G业务可望首次实现扭亏为盈。和记黄埔3G业绩有望止住颓势,更触发基金追加持股比重,据香港媒体近日报道,估计过去5个月,至少有370亿元资金增持和黄股份。   最后,从和记黄埔3G发展的轨迹来看,即便是3G业务长期亏损严重,李嘉诚始终坚信3G有出头之日。2010年,李嘉诚频频增持和记黄埔股份,向市场传递公司“发展蓬勃、前景秀丽”的信心。其中最大的手笔要数2010年8月6、9及10日,李嘉诚共斥资9.04亿港元增持1530万股和记黄埔股份。虽然目前4G发展形势尚不明朗,但根据李嘉诚过去的经历,他总是能够战胜各种困难取得成功,相信其此番进军4G市场也并非冲动之举。   全球打响4G战役   在全球范围内,许多国家都在加紧研发和部署LTE。全球移动设备供应商协会近日宣称,目前已有70个国家和地区的180家电信运营商正部署、测试或评估LTE。据统计,目前已有17家运营商推出商用LTE服务。全球移动设备供应商协会认为,到2012年底,该一数字将会提高到64家。尤其自LTE-Advanced去年10月入选全球4G国际标准以来,全球有关LTE的建设速度明显加快。   以TeliaSonera和Verizon等为代表的欧美运营商走在LTE发展的最前面。据相关报道,到2012年全球将有60个国家完成4G频率发放。美国第一大电信运营商Verizon去年底在美国的38个城市以及超过60个商用机场开通了大规模4G网络。美国最大的电话电报公司AT&T计划今年开始商用部署,并准备于年中推出4G商用服务。LTE技术已在欧美市场崭露头角,欧美运营商率先打响了4G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