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登3测速代理_长电科技子公司长电先进与星科金朋韩国有限公司双双荣获 “2020 年 TI 卓越供应商奖”

2021年4月8日,中国上海——近日,长电科技子公司江阴长电先进封装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电先进”)与星科金朋韩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SCK”)凭借出色的集成电路成品制造和技术服务能力荣获由德州仪器颁发的“2020年TI卓越供应商奖”。“TI 卓越供应商奖”是德州仪器颁发给全球杰出供应商的最高荣誉,其评选标准包括:成本控制能力、环境和社会责任、技术创新能力、快速响应能力、供应保障能力和产品质量等多个维度。2020年,德州仪器与超过12,000家供应商有业务往来,而长电先进与星科金朋韩国有限公司凭借一以贯之的卓越表现成为德州仪器值得信赖的优秀合作伙伴。 长电先进作为长电科技晶圆级产品的主力工厂,具备全球领先的晶圆级先进封装包括高密度扇出型工艺、2.5D高密度晶圆级封装等先端技术研发和生产能力。此次是长电先进第五次获得“TI最佳供应商奖”殊荣,长电先进总经理郑芳女士表示:“长电先进长期为德州仪器提供中道封装、测试服务及新技术开拓,能够五度荣获‘TI 最佳供应商奖’,不但体现了德州仪器对长电先进技术创新能力和服务质量的高度认可,也鼓舞着我们不断创新,持续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长电科技位于韩国的SCK厂专注于全球顶级的高密度封装技术的研发与量产,能够为客户提供一流的系统级 SiP 封装技术,晶圆级封装技术和车规级倒装芯片封装测试技术,深度聚焦 5G 通信、计算、工业和消费电子等应用市场,并将继续扩展和创新以支持这些细分市场。德州仪器是SCK最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之一, SCK总经理 WonGyou Kim 先生表示:“此次获得‘TI 最佳供应商奖’是对双方多年合作成果的肯定,也为加强双方未来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SCK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巩固、深化TI与长电科技的良好合作关系,携手客户共进共赢。” 近年来,长电科技不断深化海内外制造基地的资源整合和企业内的协同效应,旗下各企业芯片成品制造和技术服务能力均得到了显著提升,并已逐渐形成产品规模化、市场国际化的企业格局。长电科技首席执行长郑力先生表示:“长电科技以全球化视野打造差异化优势并推动创新,依托丰富的技术积累和优质的服务能力已成为国内外众多客户至关重要的合作伙伴。长电先进与SCK作为长电科技的支柱企业,屡获客户表彰,既是公司在坚定国际化、专业化发展战略下的一项丰硕成果,也将推动公司持续秉承‘聚焦客户’的服务理念为全球客户提供领先的芯片成品制造服务,持续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

摩登3平台注册登录_2019环球趋势奖项揭晓 天数智芯荣获“年度智能开拓”奖

2019年11月28日,由《人民日报》社指导,《环球时报》主办、环球网、中宏网共同承办的“2019环球趋势大会”,在北京举行。本次大会聚焦“营商、发展、使命”的话题展开讨论,来自发改委、工信部等部门的政府领导、业界专家、知名学者、优秀企业代表以及主流媒体代表600余人参会。大会公布了年度“金趋势奖”,华为、三星、天数智芯、小米等企业荣获“年度智能开拓”奖项。 据悉,本届“金趋势奖”年度颁奖盛典奖项评选活动以“时代使命 创新交融”为主题,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向全国各城市、企业、社会团体以及个人开展“环球趋势”案例征集,邀请经济、科技、公益、文化等领域专家、学者进行评审,旨在表彰2019年度在改革创新、发展成就、责任践行等方面的优秀案例和优秀代表。其中,年度智能开拓奖项更加聚焦考察参选项目和案例在技术进步、跨界融合、知识储备、趋势前瞻、聚能高效、引领发展等方面的实践情况。全算力芯片及解决方案提供商天数智芯,凭借领先的技术实力和技术转换能力,发布了Iluvatar CoreX I高性能边缘端AI推理芯片,成为唯一获得“年度智能开拓”奖项的AI芯片企业。 2019年恰逢全球半导体行业高速发展。据Allied Market Research最新发布的报告指出,预计到2025年AI芯片市场规模将达到约378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CAGR)为40.8%。在市场规模高速增长的同时,芯片国产化以及自主可控也成为了中国半导体产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天数智芯作为本土起家的科技创新型企业,将自身定义为数字经济时代基础软硬件拓荒者,希望通过高端计算芯片和基础软件积极配合和响应国家打造自主可控、国际一流的信息产业基础产品的发展战略。在胡润研究院最新发布的《中国人工智能企业知识产权竞争力百强榜》中,天数智芯在IP竞争力方面位列前茅,是入围企业中最年轻的企业之一。 天数智芯成立于2015年,瞄准以AI为代表的高性能计算市场,致力于解决AI时代最核心的计算力问题。今年10月,天数智芯发布了首个正式流片的高性能边缘端AI推理芯片——Iluvatar CoreX I AI芯片。该芯片具备高精度、高算力、高兼容性、高完整性等优势,未来将在海量数据的5G时代扮演重要角色,助力智能制造、智慧新零售、智慧医疗、智慧园区、智能垃圾分类等多个智慧场景的顺利落地。 5G和AI是未来驱动的两大动力,天数智芯将从智能数据与AI算力的需求出发,为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的应用提供云端训练和推理加速卡,希望打造一个完整的云端训练和推理平台。

摩登3注册网址_天数智芯成功点亮7纳米制程GPGPU云端训练芯片 性能达市场主流产品的两倍

上海天数智芯半导体有限公司今日宣布,公司旗舰7纳米通用并行(GPGPU)云端计算芯片BI已于近日成功“点亮”。这是国内第一款全自研、真正基于GPU架构下的7纳米制程GPGPU训练芯片,量产后将广泛应用于AI训练、高性能计算(HPC)等场景,服务于教育、互联网、金融、自动驾驶、医疗、安防等各相关行业,赋能AI智能社会。 天数智芯联合创始人、首席科学家郑金山介绍,BI产品于2020年5月流片、11月回片并于当年12月成功“点亮”。在过去的一个多月中,天数智芯技术团队进行了一系列硬件、软件等近百项指标的测试,验证BI产品的实际功能符合设计标准。 相较于市场现有主流产品,天数智芯BI芯片可提供灵活的编程能力、更强的性能、富有吸引力的性价比,是安全的国产芯片方案。BI芯片使用7纳米制程及2.5DCoWoS封装技术,容纳240亿晶体管,支持FP32, FP/BF16, INT32/16/8等多精度数据混合训练,支持高速片间互联,单芯每秒可进行147万亿次FP16计算(147TFLOPS@FP16),每秒可完成上百路摄像头视频通道的人工智能处理,性能达市场主流产品的两倍。 天数智芯总部位于上海,是中国第一家专注于GPGPU芯片高性能计算系统的硬科技企业。公司专注于云端服务器级的高端通用并行计算芯片研发,瞄准以云计算、人工智能、数字化转型为代表的数据驱动技术市场,解决核心算力瓶颈问题。 天数智芯董事长蔡全根表示:“此次BI芯片的点亮对天数智芯产品研发及国内高性能芯片自主研发领域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的产业发展战略,为包括天数智芯在内的中国本土科技企业注入了前进的动力和信心。天数智芯汇聚了一批具有国际、多元、顶尖经验、背景的科学家团队,2018年公司启动云端7纳米GPGPU芯片研发至今,短短2年时间即实现BI芯片的一次性成功流片、回片及点亮,这充分说明了我们的研发实力和执行能力。” 郑金山说:“天数智芯的BI芯片实现了多角度的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在生态、算力、应用场景、标准化产品等多方面具备显著优势。BI产品从流片到成功点亮,凝聚了天数智芯研发团队的无数心血,更离不开合作伙伴的协作支持!” 此次成功点亮的BI云端训练芯片具备高性能、通用性、灵活性,能够为人工智能和相关垂直应用行业提供匹配行业高速发展的算力,并通过标准化的软硬件生态接口为应用行业解决产品使用难、开发平台迁移成本大等操作层面的实际痛点。天数智芯携手国内重要行业合作伙伴,从源头对设计进行定义和本土优化,为未来的大规模商业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天数智芯始终以打造自主可控、国际一流的通用、标准、高性能云端计算GPGPU芯片为己任,以客户需求为首要考虑因素,研发团队以高度的硬科技、硬实力保证产品准时、高效的在全产品周期中稳步推进,为未来产品规模化生产及投放市场做好扎实、稳健的准备。

摩登3新闻554258:_移相电路:不用仿真也可以计算相位

出品  21ic论坛  kk的回忆 网站:bbs.21ic.com 在电路应用中由于存在电感电容等无源器件,在频率信号作用下,电容充放电,电感储能释放能量的过程,输入输出信号就存在相位的变化。对于电容移相的过程,是由于电容器的充放电引起电路的交变电流。产生电流周期比电压周期超前九十度。而电感则是由于自感电动势始终阻碍自变量的变化的特性,移相情形正好与电容相反。一接通电路,一个周期开始时电感端电压最大,电流最小,一个周期结束时,端电压最小,电流量大,得到的是一个电压超前90度的移相效果。 简单的模拟电路使用的移相电路就是RC移相和LC移相。一般多使用RC的移相电路。下图表示的是RC的积分微分电路,会实现输出信号超前滞后输入的波形。 如果把电容和运放联系起来,也可以得到四种移相电路。 分别是可以实现0-90、270-360、90-180、180-270移相的目的。 那么在不同的输入信号频率f情况下,相移会是多少呢?幅值会是多少呢?对于同样的移相电路对于不同的输入信号频率的移相角度是不同的。如果使用仿真软件是很容易得到Bode图,从而得到幅频曲线和相频曲线的。那么在不绘制伯德图的情况下,应该如何计算?下图是简单的RC低通滤波器: 对于这种低通滤波器,其传递函数为 下面先通过一个简单例子说明,如何计算移相的相位。如果系统的传递函数为: 可以知道系统的响应函数y(t)是由输入x(t)=cos2t和x(t)=cos(10t-50)的激励下得到的。 将s=jw替换,可以得到: 因此传递函数的模为: 传递函数的相位角为: 所以只要知道了传递函数,和输入信号的频率,就可以知道在输入信号的作用下,输出信号衰减的幅值和移动的相位角。 对于上图中的RC低通滤波器,通过计算得知,当输入信号频率f=100Hz的时候,相移是滞后32.142°; 随后通过LTSPICE仿真,可以得到一致的结果; 此种分析对于简单的电路可以快速得到结果,而不用依赖仿真的; 输出信号的幅值可以通过如下公式计算,计算和仿真是接近的,计算得到的是-15.964dB,仿真得到的是-16.03dB. 现在看一个稍微复杂的电路,全通滤波器进行分析。全通滤波器由一阶全通滤波器和二阶全通滤波器组成,只需要一个运放。先看下图的一阶全通滤波器(低通)。 可以通过KCL快速得到传递函数为: 在输入信号作用下输出产生的相移角度为: 从传递函数得到,分子的传函位于第四象限,所以该相移角度可以改写为: 从该结果中可以得到,当输入信号f=0Hz,是没有相移的;输入信号w=1/RC,相移是90;输入信号f是高频的时候,相移是180;利用LTSPICE仿真可以得到输出滞后输入90。利用计算和仿真也能得到一样的结果。 下图也是一阶全通滤波器(高通),由于传递函数不同,所以可以得到和低通不一样的特性。 传递函数可以为如下表述: 在输入信号作用下输出产生的相移角度为: 从传递函数得到,分子的传函位于第二象限,所以该相移角度可以改写为: 从该结果中可以得到,当输入信号f=0Hz,相移超前180;输入信号w=1/RC,相移是超前90;输入信号f是高频的时候,相移是0;仿真结果也是和计算结果一致。 但是这种分析值考虑了电路的移相特性。但是实际应用中会受到运放的带宽受限的,从而对输入信号的幅值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衰减。如果要使用移相电路,需要对其进行一定的幅度补偿,从而达到设计的要求。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21ic获得授权后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谢谢!

摩登3注册网址_工程师讲解:利用LED恒流驱动IC与多谐振荡器实现PWM调光控制

出品  21ic论坛  火星国务卿 网站:bbs.21ic.com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TL4242 500-mA LED 恒流驱动IC(参照TI官网datasheet) 该IC最高能驱动500mA的负载,并能通过外部电阻来设定驱动电流的大小,内部具有保护电路,防止在过载情况下损坏设备:过热保护,短路保护,反极性保护(反向最高能承受45V的电压),超温保护。该IC能具有PWM调光输入功能,可输入外部输入PWM调光脉冲信号,来实现对LED负载的调光控制。该芯片属于High side控制方式 该IC在-40℃到150℃温度条件下正常工作。 简单的原理图如下: IC的各个引脚的定义: NO 1:PWM调光脉冲信号输入引脚,如果不用该功能,将该引脚与NO 8 I 引脚连接。 NO 2:ST   状态输出。集电极开路输出。连接到外部上拉电阻器(RPULLUP≥4.7 kΩ)。 NO 3:GND 接地引脚。 NO 4:REF  参考输入,连接到分流电阻器。 NO 5:D   状态延迟。要设置状态反应延迟,用电容器连接到GND。如果不需要延迟,悬空处理。 NO 6:Q    输出引脚。 NO 7:N/C NO 8:I     输入引脚,使用100nF陶瓷电容器直接连接到尽可能靠近设备的GND。 官方建议的参数设定值: VCC 输入电压4.5-42V VST 状态ST输出电压最高16V VPWM PWM输入电压0-40V CD 状态延迟电容值0-2.2μF REF 参考电阻阻值0-10Ω TJ  芯片TJ正常工作的TJ温度范围为-40℃-150℃ 功能框图: 恒流控制原理: 由图可知,图中红框部分为复合管为NPN型管与PNP型管组成,等效为NPN型三极管,采用复合管后,在信号源提供的输入电流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得到高达几安的输出驱动电流,需要注意的是此时应选择中等功率或者大功率管。该电路控制原理为LDO控制,属于线性恒流控制,与一般MOS管做开关不同的是,该内部控制以三极管做开关对负载进行控制,与一般的LDO线性控制原理一样,形成一个闭环反馈控制来保证达到恒流的目的。 闭环回路原理图控制如下: 然后介绍一下TLC555LinCMOS™ 计时器(参照TI DATASHEET) 使用TLC555定时器来产生PWM脉冲电压 调整芯片PWM实现PWM调光功能。 TLC555 是一款采用TILinCMOS™工艺制造的单片计时电路。该计时器与CMOS、TTL 和MOS 逻辑器件 完全兼容,可在高达2MHz 的频率下正常工作。由于输入阻抗较高,此器件可支持比NE555 或LM555 所支持的计时电容器更小的计时电容器。因此,可实现更加准确的延时时间和振荡。在整个电源电压范围内可保持较低功率。 与NE555 类似,TLC555 有一个约等于电源电压三分之一的触发电平以及一个约等于电源电压三分之二的阈 值电平。可使用控制电压端子(CONT) 来改变这些电平。当触发输入(TRIG) 下降至低于触发电平的时候,触发器被设定并且输出变为高电平。如果TRIG 高于触发电平并且阈值输入(THRES) 在阈值电平之上的话,触发器被复位并且输出为低电平。复位输入(RESET)的优先级高于所有其它输入并且可被用来启动一个新的定时周期。如果RESET 为低电平,触发器被复位并且输出为低电平。只要当输出为低电平,在放电端子(DISCH) 和接地(GND) 之间提供一个低阻抗路径。所有未用输入端必须接入合适的逻辑电平以免发生误触发并持较低功耗。 简化的原理图: 各个引脚功能定义: 555定时器的工作原理: 原理图如下图所示: 首先为什么它叫做555定时器呢,是因为它内部存在3个5K欧姆的电阻,内部还包括电压比较器C1,C2,基本RS触发器,放电晶体管T以及缓冲器组成。 3个电阻分别使高电平比较器C1同相比较端和低电平比较器C2的反相输入端 的参考电平为2/3Vcc和1/3Vcc。C1和C2的输出端,控制RS触发器状态和放电 管开关状态。当输入信号输入并超过2/3Vcc时,触发器复位,555的输出端3脚输出_低电平,同时放电,开关管导通;当输入信号自2脚输入并低于1/3Vcc时,触发器置位,555的3脚输出高电平,同时充电,开关管截止。 RD为复位输入端, 当RD为低电平时, 不管其它输入端的状态如何,输出电压为低电平。 当5脚悬空时, 比较器C1和C2的电压分别为(2/3)VCC和(1/3)VCC。 如果在电压控制端(5脚)施加一个外加电压V(其值在0~VCC之间),比较器C1和C2的电压分别为V和(1/2)V; 总结的功能表 如下图所示: 以上是555定时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接下来介绍一下555定时器作为多谐振荡器来产生脉冲方波的结构原理: 4引脚为复位引脚,当此引脚接高电平时定时器工作,当此引脚接地时芯片复位,输出低电平。该多谐振荡器的4引脚接高电平VCC,定时器处于工作状态,5引脚为比较器控制阀值引脚,接以0.01μF的电容到地,起到滤波的作用,VTR(2)VTH(6)通过定时电容C接地,同时通过R2与三极管集电极接在一起,或者是MOS管的源极接在一起。三极管集电极输出电压或者是MOS管的源极输出电压通过上拉电阻R1与电源VCC接在一起。 接通电源瞬间,定时电容C上的电压为0,高电平触发端6引脚与低电平触发端2引脚的电压都初始为0,放电管T处于截止的状态,这时候定时电容C开始充电,高电平触发端6引脚与低电平触发端2引脚的电压逐渐升高, 1.      在定时电容C上的电压冲到2/3VCC之前,高电平触发端6引脚上的电压小于2/3VCC,低电平触发端2引脚上的电压大于1/3VCC时,继续保持之前的状态。 2.      电容C继续充电,当定时电容C上的电压超过2/3VCC时,高电平触发端6引脚上的电压大于2/3VCC,低电平触发端2引脚上的电压大于1/3VCC时 定时电容上的电压通过放电管T开始放电。 3.      当定时电容放电后电压小于1/3VCC时,高电平触发端6引脚上的电压小于于2/3VCC,低电平触发端2引脚上的电压小于1/3VCC时,T放电管截止。 电路又开始重新开始充放电的过程,如此不断重复形成振荡,在V0端得到连续的方波,输出PWM脉冲电压。 以上就是555定时器多谐振荡器最终产生PWM脉冲电压的全过程。 TI的555定时器与恒流驱动芯片组成PWM调光电路如下: 电路很简单: 恒流IC: 由于恒流驱动IC没有升压功能,所以设计时要注意输入电压应大于后端LED最大驱动电压。…

摩登3内部554258_全产业链布局深入,华熙生物要做生物科技的3M?

配图来自Canva可画 乘着大健康风口,被称为“原料黄金”的玻尿酸正加速释放极高的应用潜力。来自Frost & Sullivan的报告此前预测,2020年至2024年,医药级、化妆品级、食品级玻尿酸市场规模的综合年复合增长率可以达到26.4%。 考虑到玻尿酸的应用广度和技术含量,说其是生物科技领域的“新能源”一点不为过。今年初国内玻尿酸行业还发生了一件大事:华熙生物(688363.SH)主导推动食品级透明质酸获批成为国内新食品原料。这意味着,玻尿酸食品终于迎来了国产时代,国内的玻尿酸食品消费需求有望得到充分挖掘。 为何推动国内玻尿酸入食的是华熙生物?从欧美日的大型玻尿酸应用消费企业来看,技术研发和迭代是将玻尿酸从原料成功转化为消费级产品的关键。华熙生物是原料龙头,并有超二十年的底层技术积累,有全产业链和平台型双属性,完全可以胜任。 不久前华熙生物发布的2020年年报显示,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双双增长,其中的功能性护肤品业务增速惊人。且在疫情影响的2020年,华熙生物选择继续加码全产业链布局,科研投入不断上升。面对整个玻尿酸产业的技术转化、内循环等宏观红利,华熙生物试图为未来增长加快蓄力。 高增长背后的底层逻辑 对一个公司来说,业绩要维持100%以上的增长,一般只有两种可能:一个是赛道处于爆发初期,一个是产品具备革命性。 在玻尿酸产业链上,化妆品和医疗终端领域都有非常高的增长空间。华熙生物2020年也在这两个领域取得了非常可观的增长,功能性护肤品营收同比增长112.2%,医疗终端产品销售收入在疫情影响下仍实现同比增长17.79%。 值得注意的是,受疫情影响,很多国际化妆品企业去年业绩都不太理想,所以华熙生物其实是在逆势增长。 从产品层面看,功能性护肤品业务的高增长得益于相关爆品的强势竞争力,旗下四大功能性护肤品品牌中“润百颜”品牌营收同比增65.2%,“夸迪”品牌营收同比增513.3%,“米蓓尔”品牌营收同比增136.3%,“BM肌活”品牌营收同比增长45.71%。 都是基于玻尿酸的功能性护肤品,为何都能获得高增长,根源在于品牌和产品的差异化对市场需求的充分满足。根据财报,截止2020年底,华熙生物收入超千万的产品共有31款,收入超百万的产品有153款。而支撑产品高度和准确差异化的核心是华熙生物极其成熟的技术体系。 华熙生物目前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两个研究)已经深耕20余年,并建有完整系统的研发平台。基础研究包括微生物发酵平台、合成生物学研发平台、应用机理研发平台,应用基础研究是基于交联技术平台、配方工艺研发平台和分析检测平台。 所以不论是原料、医疗终端,还是功能性护肤品,功能性食品、计生用品、宠物用品,华熙生物都有统一的核心底层逻辑:技术。反过来说,成熟的技术体系有效支撑了华熙生物在各个领域将玻尿酸等生物活性物质原料的应用潜力开发出来。 现在除透明质酸的全产业链外,华熙生物还开发了γ-氨基丁酸、麦角硫因、聚谷氨酸钠、依克多因等数十种生物活性物质,它们的产业转化和应用转化,都已经正在底层技术的基础上被逐一开发。 很多国际科技企业的成长逻辑也是如此,比如3M公司。3M拥有材料、工艺、研发、数字化、应用开发五大技术体系,而每个体系下又包含丰富的生态环节,比如材料技术体系,有研磨、粘接、电子材料、生物材料、薄膜等共计15种差异化材料。其产品体系涉足交通运输、医疗、汽车、电子、矿业等十余个产业,看似没有什么关联度,实则都是出自同一套底层技术体系。 技术转化步入快车道 系统化的成熟技术体系往往意味着不竭的创新能力,像华为数十年积累的底层通信技术除了应用于B端的通信设备外,还不断延伸到各类智能家居产品、电子消费品、汽车之上,在带来了产品力层面革新的同时,也为业务打开了变现空间。 基于成熟的技术体系,华熙生物的创新转化也在迈出更大的步子。比较典型的就是前面提到的玻尿酸食品。 华熙生物此前曾明确表示,功能性食品业务将是华熙生物未来几年的重点发力方向。去年华熙生物为此也在产业链生产端做了准备,比如收购了全球玻尿酸原料市占率第四的东营佛思特生物、在多地加速产业园项目建设等。 2021年前,国内玻尿酸食品品牌算是一片空白,但玻尿酸食品在国外市场已经存在了超过30年,且已经衍生出丰富的日常食品品类。英敏特全球新产品数据库(GNPD)检索结果显示,截止2020年5月,全球含透明质酸食品共有2000多个,其中普通食品554个。 而从天猫京东等平台搜索相关含透明质酸的食品或膳食补充剂,可以发现如movefree、Swisse等很多海外品牌的产品都含透明质酸,且销量都非常不错,证明国内对玻尿酸食品的需求其实并不小。 虽然国家卫健委在今年初才批准玻尿酸加入普通食品,但是华熙生物在供应链和研发上早在2003年就开始布局食品领域,比如向国外企业提供食品级原料,及在食品领域开展专项研究、开发玻尿酸的保健食品等。 所以说,华熙生物在玻尿酸食品领域的布局有很强的历史地基。作为国内玻尿酸全产业链龙头,无论从技术实力,还是从企业责任去看,华熙生物做玻尿酸食品都是水到渠成的事。 不得不说,国内生物科技行业还需要更多这样的案例,因为这件事的背后逻辑是新产品和新业务开拓了全新的市场,同时还会刺激更多的消费需求。而新产品诞生的核心就是在认知市场需求的情况下进行了精准技术创新。 科技力的超级爆发效应 华熙生物打破了国产玻尿酸食品的空白,这其实映射了过去二十多年华熙生物的成长逻辑,即多元化业务和丰富产品生态的构建,就是科技力效应持续释放的结果。 如今科技力已成为各行业公认的革命性利器,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将科技战略前置并放到核心位置,试图打造自有的庞大技术池平台,加固加高自身的综合壁垒。 产业化和平台化是华熙生物未来科技战略的两个关键词,为此华熙生物还在今年1月上线了“华熙生物研究院”,愿景是构建共享研发平台、企业中试平台和应用平台,实现产业链的共赢。 和其他绝大多数生物科技企业不同,华熙生物想要做的其实是平台型产业赋能企业,就像微软研究院、京东研究院那样,通过开放自有核心产研能力,吸引更多的合作者参与进来,并最终在产业链维度提高整个行业的技术能力。 参考电商、云计算这些行业,可以发现其中的平台型企业能够以强大的技术和生态引力,重构产业链和价值链,让行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起飞。 生物科技行业需要这样的平台型企业,因为长远来看,玻尿酸及其他生物活性物质原料的应用具备无限的想象空间和价值贡献,而要打开想象空间和价值贡献的水龙头,就需要有人站出来。 通过系列应用拓展,华熙生物将有效推动产业生态的“双循环”。一方面,“内循环”的核心在于拉动国内消费者对国货的需求。玻尿酸获准进入普食之后,华熙生物已经加速布局玻尿酸食品矩阵,有效刺激国内消费者对玻尿酸食品的需求,并带动海外需求回流。 另一方面,“外循环”的核心在于满足国外企业和市场的需求,这是华熙生物一直擅长的,而随着平台型生态的逐渐成熟,华熙生物将在食品、计生、母婴、日用消费品等领域为全球企业和消费者提供全产业链赋能,促成庞大的多产业规模增长。 今天全球各国的经济和产业结构都在不断融合深化,龙头企业在其中就像一根脊柱。随着华熙生物全产业链布局的持续深入,我们将在生物科技领域看到非常独特且稳定的“双循环”生态。 而这一切,都源于科技力内在的超级爆发效应,总能被有前瞻能力的龙头企业发挥到极致。

摩登3注册网站_从“大而全”到“小而美”——访魏德米勒亚太区工业连接器事业部总监陈向军

电子产品最近几十年的发展用风起云涌来形容毫不为过,各类电子产品的数量级越来越大,更加智能化,功能更加丰富,生命周期更短,同时一些消费电子产品更加小型化,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性能。而随着当前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5G、物联网技术、工业互联网、数字能源、智慧医疗、智慧生活等等潮流的兴起,电子产品的发展变化对生产设备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其中就包括电子产品的PCB接插技术以及生产设备的电气联接应用。 魏德米勒正是全球领先的电气联接自动化领域的专家。在2021年4月14-16日举办的慕尼黑上海电子展期间,魏德米勒亚太区工业连接器事业部总监陈向军先生,就电子装联行业发展及创新的工业联接技术分享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挖掘痛点,创新飞跃 电子产品的快速迭代催生了自动化、智能化和柔性化的生产制造、加工组装、系统联接的生产方式。工业客户对联接需求是碎片化和多元化的,有着大量的个性化和定制化需求。一直以来,传统工业联接的厂家的应对之道为“大而全”的策略,即扩充产品系列来满足客户多种需求,但是当工业行业的迭代速度加快,这种大而全模式会造成成本高,交期长,以及供应库存很多问题。而唯有突破才能满足中国新兴市场日新月异的需求。 “我们一直在思考,‘大而全’策略在新兴市场面临困境的时候,如何能够通过创新的形式来满足客户变化的需求?能否像乐高积木一样用模块化设计来应对客户多场景个性化的需求呢?现在我们反其道而行之,以前是“做加法”,现在是”做减法“,分析客户的应用场景,设计成各种标准连接模块,客户选用我们可以拼装的连接器,组合拼装成他们需要的产品,从而解决了困扰已久的库存和交期问题,随时满足快速迭代的需求。此次2021慕尼黑电子展期间,推出划时代的颠覆性的OMNIMATE 4.0鼠笼式连接器,其模块化设计,可根据客户需求进行配置,具有声音和视觉到位反馈,鼠笼式联接技术及连接模块化概念可整合不同的信号、数据和电源组合。面向未来的系统可满足数字和互联环境的高要求”,陈向军说道,“OMNIMATE 4.0拥有超快线联接技术、模块化产品设计和极快的交付速度等创新优势,势必为未来的电子互联世界提供了一个连续的、数字化的设备开发过程。” 另一项重磅展出的是魏德米勒全新专利设计的紧凑型重载连接器。据陈向军 介绍,重载连接器的产品最早源于50年代铁路机车行业的需求,有极高的抗震和可靠性要求,且需抵挡恶劣的工作环境,传统联接方式一直被机械行业沿用至今。事实上,机械、自动化行业的设备工作环境和要求远远低于铁路机车、风电等行业,一直以来客户选用了设计过剩的产品。魏德米勒针对机械、自动化行业的实际需求,仔细研究了应用场景,开发了一款全新的紧凑型重载连接器。在产品定位阶段,魏德米勒提出产品开发定位的口号是“不做作,不将就”。“不做作”,代表潜心做市场细分,针对机械、自动化行业客户开发一款满足需求的产品,解决传统重载连接器过度设计的问题;“不将就”,代表秉承魏德米勒高品质要求,严选材料和工艺,为客户真正打造一款高性价比的即插即用联接方案。现在的趋势是设备越来越小,作为紧凑型重载连接器,它的尺寸比传统HDC减少20%,可谓是为机械、自动化行业而生的一款重载连接器。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驱动下,当前的电子企业对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现实需求更加迫切。魏德米勒很早就关注数字化技术,也积极致力于为用户提供创新的数字化、智能化装置及现场联接技术解决方案,诸如无接触装置与联接产品,让电源与电源的传输就象手机充电一样方便,帮助用户把电缆导线损伤的几率降到最低,甚至实现零损伤。又如集数据通讯、信号诊断与传输、数据分析、多渠道联接、测量监测等多种智能化功能于一体的智能联接器等。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为客户免费提供3D模型嵌入设计模块,如果客户在设计中需要电气试验,向我们申请的样品可通过‘72小时服务’到达手中,” 陈向军解释道。 数字化的创新技术正在全面沁入电气装置联接解决方案之中。面对电子行业的更高应用需求,魏德米勒已经为这一未来做好了充分准备。 电子装联应用既给电气联接技术带来了挑战,同样也是重要的创新驱动力。在如今的数字化时代,唯有像魏德米勒这样不断追求更为全面、可靠的解决方案,才能真正为电子联接过程和客户提供创新的价值。

摩登3平台开户_瑞萨电子推出全新创新型“云实验室”环境,可实时访问热门应用解决方案

2021 年 1 月 21 日,日本东京讯 – 全球半导体解决方案供应商瑞萨电子集团今日宣布,推出全新“云实验室”环境,将瑞萨解决方案(包括热门评估板、成功产品组合及软件)托管在一个远程实验室中,客户可进行在线访问和测试。 通过云实验室,用户可在收到实物板卡或启动设计之前快速访问瑞萨解决方案。板卡在连接至云端的远程实验室中进行配置,用户通过直观的GUI访问板卡。每个板卡的实时视频允许用户实时测试、监控测量结果。云实验室环境利用Tenxer Technologies开发平台,并提供对瑞萨解决方案的7*24访问及在线支持。 瑞萨电子物联网及基础设施事业本部高级副总裁Chris Allexandre表示:“瑞萨认识到数字环境正在迅速发展,并致力于保持在该领域的前沿地位。我们相信,‘云实验室’环境将改变游戏规则。通常,设计工具需要几天或几周的时间才能采购到,而通过提供对设计工具的即时访问,我们的客户可以节省测试时间,并最终缩短上市时间。” 瑞萨最初在云实验室环境中开放9个热门评估板的访问权限,未来几个月内还会提供更多评估板。 · 基于MPPT的太阳能电池充电器 · 带Turbo Boost的USB-PD · 用于电能表的升/降压型Last Gasp电源 · 标准4-20mA电流环-工业接收器 · Arduino接口传感器板 · 带有AI的可扩展HMI SMARC SoM · 1PH静态电能表 · 数字照度计 · 超低功耗MCU RE产品家族设计人员可通过GUI直观地远程配置评估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