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登3测速登录地址_意法半导体推出隔离式降压变换器 可降低汽车和工业应用物料清单成本

——针对隔离型降压稳压器设计,意法半导体的A6986I 和 L6986I DC/DC变换器芯片优化了产品特性,具有宽输入电压范围和低静态电流,确保变换器在汽车和工业应用中稳定、高效运行,最高输出功率5W。 如果系统需要一个非隔离式原边稳压和一个或多个隔离式副边稳压,隔离式降压拓扑可以大幅降低系统的物料清单成本。副边电压由变压器线圈匝数比决定,稳压电路无需光耦合器。常见应用包括为需要非对称隔离式电源轨的SiC MOSFET和IGBT晶体管栅极驱动器供电和隔离式接口RS-232、I2C、SPI等。 A6986I取得AEC-Q100 Grade-1认证,典型应用包括车载充电机(OBC)和混动/电动汽车(H/EV)动力电机驱动器。最高100%的占空比和4V-38V宽输入电压符合汽车系统冷启动和甩负载技术规范。工业级的L6986I是电机驱动、太阳能调节系统、不间断电源 (UPS) 和焊机的理想选择。 这两款变换器采用强制PWM模式,有峰流模式控制功能,能够调整原边输出电压。扩大的原边负电流限制范围带来更多的灵活性,使用一个典型的变压器线圈匝数比就可以获得适合的副边电流。变换器的软启动可以设置,能够工作可靠性,还为原边恒流保护提供逐脉冲电流检测功能。300ns预设电流检测消隐时间可以过滤变压器漏感产生的振荡,确保芯片在高边开关通断期间具有更高的稳定性。芯片内置过压保护和热关断保护,外部有时钟同步和开关频率设置引脚。 两款变换器的评估板有助于加快单双输出车规变换器的开发周期。STEVAL-A6986IV1有18V 和-4.5V双电压隔离输出;STEVAL-A6986IV2有一个5V单电压隔离输出。用户可以用外部器件调整输出电压。 L6986I工业用变换器和A6986I车规变换器两款产品都已经量产,采用HTSSOP-16热管理增强型封装。评估板现已上市。

摩登3测速代理_亚马逊云科技中国区域上线Snowball Edge Storage Optimized

日前,亚马逊云科技宣布, 通过与光环新网运营和西云数据的合作,在中国区域上线数据传输设备Amazon Snowball Edge Storage Optimized。Amazon Snowball坚固便携,且简单易用,可快速向亚马逊云科技服务区传入或传出数据。Amazon Snowball Edge Storage Optimized单个设备可提供80TB Amazon Simple Storage Service (Amazon S3) 对象存储和Amazon EBS块存储,多个设备并行使用可实现数PB级的数据传输。使用 Amazon Snowball,只需按数据传输作业支付服务费(以及适用的运输费),传输至亚马逊云科技的数据不产生任何数据传输费用。Amazon Snowball Edge Storage Optimized单个设备可在大约一周内轻松、安全地迁移数十TB数据,且传输成本只有使用高速网络传输数据成本的五分之一。 使用Amazon Snowball,客户无需编写任何代码,或者购买任何硬件即可传输数据。客户只需要在 Amazon 管理控制台中创建作业,系统会自动分配Snowball 设备。客户收到该设备之后,将它连接到本地网络,并根据操作指南即可高速将文件传输至该设备。 Amazon Snowball 安全可靠,它采用防篡改外壳、256位加密和业内标准的可信平台模块 (TPM),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全程监管链。加密密钥由Amazon Key Management Service (KMS) 进行管理,而非存储于设备本身,当设备结束使用时,所有存储的数据都将被擦除。 Amazon Snowball Edge Storage Optimized 同时提供 Amazon S3 对象存储和 EBS 块存储,非常适合于本地存储和大规模的数据传输。在将Snowball设备运回亚马逊云科技服务区之前,客户可以将这些设备用于在网络连接有限的环境中(如制造业、工厂和运输)或者极其偏远的位置的数据收集,存储和预处理。这些设备还可以安装在机架上并组成集群,以用于更大规模的临时数据收集或存储。 摇滚名人堂(Rock and Roll Hall of Fame)是美国克利夫兰的一所博物馆及研究机构,致力于制作跨越各个时代和摇滚风格的摇滚文物。该机构与亚马逊科技展开合作,对其老化的LTO(磁带)存储和异地备份进行现代化改造,项目团队通过六台Amazon Snowball Edge Storage Optimized将文件提取到Amazon Glacier,最终恢复并保存了2,000个文件和300 TB最有价值的数字视频资产。:”随着技术领域从非数字化发展到数字化,我们的档案存储系统变得难以管理和不可持续。亚马逊云科技的Amazon Snowball Edge Storage Optimized让我们的档案受到保护,现在我们可以放心,世界各地的后代都可以享受摇滚乐的历史了。”

摩登3测速登陆_宁波:大力发展生态智慧交通

“在发展低能耗、低排放、高科技含量方面,我们与先进国家、先进城市相比还有不少差距。”浙江省宁波市交通局局长劳可军表示,“建设生态交通、智慧交通已是当务之急”。 据统计,目前宁波全市交通能耗占全社会总能耗已超过 20%,有可能进一步扩大到 30%,机动车尾气排放占大气污染物比重也已达 30%。尽管宁波交通部门在出行节能方面采取了大量措施,潜力巨大,但压力也巨大。 业内人士说,如果宁波全市载货车辆平均吨位提高 1 吨,就能节约 6% 的标准煤 ;全市在跑的集卡如采用 LNG 清洁能源技术,总体节能效果将提高 15% ;全市公路技术等级每提高一级,平均节能效果将提高 30%。 “今后 5 年,宁波交通要念‘节约经’,力争到 2020 年,使发展生态型、智慧型交通成为交通运输业的主流理念和行为准则。在智慧交通方面,路网体系、交通装备、市民出行、物流运输、行政管理上都将‘智慧化’。” “十二五”交通规划的公路、桥梁、码头、船闸、场站建设方案设计阶段,必须统筹考虑交通智能感应设备的配置,所需资金计入总预算;新建及原有县道以上等级公路逐步按需有序安装交通流量自动观测设备、视频监控及诱导系统等智能交通装置。 5 年将在优化交通网络设施、加快运输产业升级、实施生态工程建设、加快技术成果的研发应用上下功夫。针对目前宜林绿化率仅为 65% 的现状,在 5 年内完成公路绿化300 公里、公路边坡复绿 10 万平方米,高速公路、国省道宜林路段绿化率 100% 的目标任务。宁波市交通局总工程师胡跃军说 :“交通基础设施网络的完善,推动运输装备水平的提升,会减少燃油消耗和碳排放量,比如创多项世界纪录的杭州湾跨海大桥,预计在 20 年营运期内,可节省燃油 500 万吨,可以装满 25 万辆载重 20吨的油罐车。而五年内高速公路、国省道宜林路段绿化率 100%,公路绿化就能吸收二氧化碳 10 万吨”。 者从宁波市交通局获悉,对于推进生态、智慧交通建设,交通部门已经出台实施意见,今年的建设工作任务责任已经分解,部分具体项目已经启动。

摩登3测速代理_政府上门服务西安国际港务区物联网建设

近日,在西安市科技局局长问向荣、副局长武海潮带领下,西安科技局科技产业处处长杨宏斌、高新技术处处长郑刚以及大唐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西安优势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物联网研发、应用领域内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企业负责人,前往西安国际港务区进行了考察调研。 问向荣及企业家一行首先前往西安国际港务区的核心功能平台—西安综合保税区一期项目西安保税物流中心和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进行调研,企业家们详细了解了出口货物在西安保税物流中心报检报关、装箱、安装电子标签、离开卡口进入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经装吊上班列离开西安港的全流程,切身感受了 FRID、GPS 等现代科技在现代物流中的实际应用。随后,问向荣及企业家一行与西安保税物流中心和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负责人进行了深入交谈,针对国际内陆港口岸服务平台在运营实操中对物联网技术的进一步需求进行了探讨。 “陕西省物联网示范园”授牌,该区同时与陕西烽火通信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将共同投资15 亿元人民币,共建“国家级物联网应用产业园”。该项目规划建设 35 万平方米,到 2015 年,示范园产值将超过 200 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 70 亿元。示范园目前正加紧建设,并将逐步建立完备的生活配套设施。2015 年前,完成 IDC 机房、数据交互中心,以及各类通信基础设施的建设,实现多网介入和区内网络热点的覆盖。 67 家物联网高新技术企业的资源优势,以西安国际港务区为实际的应用平台,促进物联网研发机构与该区的“无缝对接”,加紧为该区的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提供量身打造的解决方案,为物联网研发找到应用路径,为物联网应用寻求技术支持。 “中国物联网应用产业联盟”。 安市副市长、西安国际港务区管委会主任韩松表示,西安国际港务区发展西部现代物流业得到了来自中央、省市各级政府的多项政策支持,发展前景广阔。目前,西安国际陆港口岸功能服务平台初步建成、运营,园区内其它现代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也正如火如荼,这为承接物联网应用产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将带动一批以应用为目的的物联网技术研发企业的快速成长,从而做大西部地区物联网的研发与应用产业,为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西安建设国际大都市的宏伟目标服务。

摩登三1960_基于STM32和组态王的停车场短信预约系统的设计

引 言 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中心城区的停车难问题日益凸显,停车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是造成停车难的原因之一,而预约系统可以让用户与资源提供者进行远程交流,从而缓解这种供求矛盾。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手机已经成为人们必备的通讯工具。将手机短信服务应用于预约系统,可以使服务更加人性化,更便于人们使用。基于 STM32 和组态王的停车场短信预约系统,让停车场真正实现智能化、人性化,使中心城区停车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对改善城区交通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1 系统结构设计与功能 本系统采用了ARMCor-tex-M4内核的STM32F407ZGT6作 为 主 控 芯 片 ,STM32F407ZGT6 是 意 法 半 导 体(STMicroelectronics)基于ARMCor-tex-M4内核推出的专门用于高性能、低成本、低功耗嵌入式领域的 32 位微处理器 [1]。采用SIMCOM公司的 SIM900A作为通信芯片,通过通信(GSM)模块与 STM32实现短信的发送和接受。基于FreeModbus协议的RTU模式的通信方式,通过RS232接口实现STM32单片机与组态王之间的通信,将短信内容和用户手机号码传给上位机组态王,并通过组态王对停车场进行监控,从而实现短信自动预约停车位的功能。该系统整体硬件结构设计如图 1所示。 该停车场短信预约系统的工作过程如下:当系统正常运行时,若客户需要提前预约停车位,可通过手机发送短信至系统设定的主机号码,通过GSM 网络和 SIM900A 短信收发模块接收预约短信,并通过 RS 232 接口与STM32 主机进行通信。该请求被 STM32 检测并产生一个中断,读取信息及用户号码, 并存储在寄存器中,通过FreeModbus 协议和 RS 232 接口将短信内容和用户号码传给组态王,组态王读取并记录用户号码。组态王软件通过查询停车位数据库,监测停车场车位数, 若有空余车位,则STM32 指令自动发送“预约成功”短信到客户手机上 ;若无空余车位,则发送“车位已满”短信。 停车场短信预约系统主要由四个功能模块构成,即主控模块、通信(GSM)模块、电源模块、数据传输模块 [2]。主控模块采用STM32 作为主控芯片,来控制短信的收发与数据的传输 ;GSM 模块采用SIM900A 进行无线通信 ;电源模块采用12 V 独立电源和USB 接口(COM1)相结合的供电方式; 数据传输模块由两部分组成,STM32 与GSM 模块之间通过RS232 接口(COM3)实现通信,与 PC 机之间通过USB 转RS232 接口(COM2)实现通信。远程终端是手机和装有组态王的上位机(PC),将用户发送的信息和手机号码经过处理之后,储存下来,方便信息的查询。 2 软件设计 该系统以 MDK5 软件为开发平台,通过调用库函数的方法,进行程序设计,应用串口助手和 ModbusPoll 实现程序的设计和调试。 2.1 短信收发子系统的设计 为了实现STM32 与SIM900A 模块之间的数据传输,实现短信收发,首先要对 STM32 进行初始化,然后配置系统时钟、中断控制器、输入输出的GPIO 以及相应的串口。STM32 初始化流程图如图 2 所示。参数配置时,需要对照原理图进行编写,查看芯片端口的使用情况及其作用,然后对该子系统进行配置,以保证模块能够正常运行。 SIM900A的短信功能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分别为读取短信和发送短信。接收短信的设置命令为AT+CMGR,我们将接收到的短信内容放在一个长度为 30的BUF中,再将BUF 写入到串口 3中,然后再读取串口 3中的内容,这样,短信的编号就获取完毕。获取了短信的编号之后,就能去获取短信的具体内容,而短信的内容则存放在ALPHA中,它处于响应的第三个位置,通过 SIM_AT_RESPONSE(1)函数,检查GSM 模块发送过来的数据,及时上传给电脑,就获取了短信的内容。发送短信的设置命令为 :AT+CIPSEND,首先将发送短信的电话号码存入到一个BUF中,将这个BUF 写入到串口3中,以此获取手机号码。最后将固定的短信内容写到串口3, 通过 SIM900A发送给手机用户,具体短信发送接收流程图如图 3所示[4]。 该系统若要实现自动预约的功能,则在实现短信收发功能的基础上,通过Modbus 协议使STM32 与上位机组态王进行通信,从而实现短信的自动读取和发送。短信内容是根据组态王软件对停车场车位使用情况的监控而选择发送写好的固定 FreeModbus 是一个针对嵌入式应用的免费(自由)的通 用 Modbus 协议 的 移 植。 目前,Modbus 协议 的 异 步串行传输通信方式, 对应的通信模式是 ModbusRTU 和ModbusASCII[5]。组态王内置的单片机通信协议都有这两种模式,ASCII 码协议内容较为简单,但其传输数据类型的局限性大,可用于传输数据的寄存器少,而本系统要求进行字符的发送和接收,传输的数据量较大,因此我们选择了ModbusRTU 模式对控制器 STM32 进行配置。 为了实现组态王和 STM32 单片机之间的通信,在设计中, 选择移植 FreeModbus…

摩登3测速登陆_互动式LTE网络架构应用设计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通信技术正逐渐成为增长的主动力, 是推动第三次、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基础。它不仅掌握着信息社会的命脉,更是国家发展的新机遇和经济增长点。随着 4G 牌照的发放,需要大量的LTE 专业人才,但是目前高素质专业人才严重匮乏,主要是由于高校着重理论教学,缺乏实践造成的。因此需要把握市场人才需求与人才培养的关系, 创新培养方式,建立健全的实践教学环节,培养既懂理论又懂技术的通信专业人才。 Android 系统的底层建立在 Linux 系统之上,由操作系统、 中间件、用户界面和应用软件 4 层组成 [1],采用软件叠层方式 进行构建。Android 目前的市场份额已经突破 80%,并且市场 份额还在不断增长 [2,3]。 本文针对当前高校通信专业学生培养方式的不足之处, 基于 Android 平台,以 TD-LTE 网络架构为理论基础,开发设 计了互动式 LTE 网络架构的学习系统,通过较短时间迅速提 升学生的专业技能。  1 系统原理介绍  LTE 是继第三代移动通信之后国际上主流的新一代移 动通信标准,TD-LTE 是时分双工模式的 LTE 系统,是 TD- SCDMA 的后续演进技术与标准,LTE 的网络架构主要分 为两部分,包括演进后的核心网 EPC 和演进后的接入网 E-UTRAN。系统架构如图 1 所示 [4]。  LTE 网路架构由演进后的核心网(MME/S-GW)和演进 后的接入网(eNode B)组成。MME 为信令实体,负责移动 性管理、承载管理、用户的鉴权认证,S-GW 主要作用为数据 包的转发。eNode B 提供由接入网到 UE 的 E-UTRA 控制平 面与用户平面的协议终止点。eNode B 与 EPC 之间通过 S1 接 口连接,eNOde B 之间通过 X2 接口连接。S1 接口支持多对多 的链接方式,X2 接口存在于源 eNOde B 与目标 eNode B 之间。 TD-LTE 中网络架构节点数量减少,网络架构趋于扁平化,有 利于降低数据传输时延,带来 OPEX 与 CAPEX 的降低息 [5,6]。 X2 是 eNode B 与 eNode B 之间的接口。X2 接口采用了与S1 接口相投的原则,主要功能为ECM_Connected 状态UE 的LTE 接入系统内移动性,主要体现在允许 eNode B 当前控制的UE 切换到另一个 eNOde B,负载管理功能允许在eNOde B 之间交换过载和业务负载信息,从而使eNode B 能够适时的控制业务负载。eNode B 之间允许协调干扰,通过交互分配无线资源,使得相互干扰最小[8]。 本文将主要针对 LTE 网络架构中的组成部 分,…

摩登3新闻554258:_美军数据链发展研究

1997 年美军提出了“网络中心战”(NCO)概念,2001 年美国防部向国会提交了《网络中心战》报告,全面阐述了“网络中心战”的理论及其发展战略。2002 年 8 月,美国防部在政府国防政策报告中指出,网络中心战是“通过部队的网络化而进行的军事行动”。2005 年 1 月,美国防部部队转型办公室 (OFT)发布《网络中心战实施战略》报告,提出了网络中心战的策略和未来发展方向[1]。由此可见,网络中心战将成为未来战争的主要形式。 网络中心战通过建立全球信息栅格将分散在全球各维度的作战要素聚集为网络化的作战整体,实现战场态势的感知共享,其本质是以信息共享为基础建立信息优势,并将信息优势转变为决策优势和行动优势,从而缩短了武器打击链的工作时间,大幅提高作战效能,达到先敌发现、先敌打击、先敌摧毁的目的[2]。 在网络中心战中,达成信息优势的核心要素是数据链。数据链能将战场上的指挥中心、各级指挥所、各参战部队和武器平台相链接,构成陆、海、空、天、电一体化的全维信息网络,快速及时地分发战区实时态势,以实现快速决策和攻击。因此,可以说数据链系统决定着整个网络中心战体系的作战效能。 目前,以美国为首的军事强国已建成多层次、多功能、可扩展的数据链体系,本文分析了美军数据链体系结构,着重分析武器协同数据链的发展现状,并对数据链体系的发展及武器协同数据链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1 美军数据链体系发展概况 在美军网络中心战体系中,已建设了三个层次的数据链体系,分别是 :联合计划网(JPN)、联合数据网(JDN)和复合跟踪网(JCTN)[3]。 联合数据网属于战术层面,主要基于战术数据链,如LINK-16。联合数据网主要提供态势感知和武器协同等作战信息,形成公共战术态势图(CTP),使各参战部队共享情报信息资源。 复合跟踪网属于火控层面,主要基于武器协同数据链, 它将战区内的传感器联接成网络,实时共享传感器数据,生成战区单一综合图像(SIP)。为复合跟踪网提供支持的是武器协同数据链,主要包括 CEC、TTNT 等。 可以看出美军的数据链体系层次清晰,功能特点以及实时性各有不同,将空间位置不同、信息需求各异的作战要求联接成一个整体。 2 美军武器协同数据链的发展 在支撑美军数据链体系结构的数据链系统中,远距离数据链和战术数据链发展历史相对较久,技术成熟度相对较高, 而武器协同数据链发展相对较晚,是近年及今后一个时期内数据链体系建设的重点。尤其在现代战争中,作战平台的机动性越来越高,使得预警时间越来越短,靠单平台自身的传感器能力已难以满足对抗精确制导武器的需要,而多个平台之间的信息共享能形成出比单平台累加更大的军事效能。美军的武器协同数据链建设主要包括协同作战能力、战术组件网、机间数据链、战术目标瞄准网络技术 4 个系统。 2.1 协同作战能力系统 美军协同作战能力系统(CEC)是美国海军为加强海上防空作战能力而研发的作战指挥控制通信系统。CEC 把航母战斗编队中各作战平台的目标探测系统、指挥控制系统、武器系统等通过无线通信网联系起来,共享各平台雷达传感器探测信息,生成统一态势图,从而使整个战斗群高度协同作战。 TCN(TacticalComponentNetwork)由CEC发展而来。TCN采用按需发布的原则,在联网平台间构造订阅 /发布关系, 只有经过订阅的传感器才向订阅者发送探测数据,避免CEC 广播带来的资源浪费。同时,TCN 具有开放的体系架构,系统由基础构件块构建出复杂的战术结构,再通过适配器和应用程序组合在一起,使系统中的组件具有高度独立性和灵活性。 2.3 机间数据链 IFDL 是美军为第四代战斗机开发的专用武器协同数据链,IFDL 利用窄带波束在高速飞行的作战飞机间形成高隐蔽性的抗干扰低时延高速通信网络,实时交换传感器信息、目标跟踪信息和武器存量等信息,显著提高了四代机平台间的数据交换能力、战场感知能力以及武器互操作能力。IFDL 还采用了扩频、高速跳频和功率控制等低检测、低截获技术,增强其在高强度电子对抗中的抗毁顽存能力[4]。 2.4 战术目标瞄准网络技术 TTNT 是美军的一种新型武器协同数据链,可实现多平台动态组网并以 Mb / s 的高速度进行数据传输,从而大幅提高对时间敏感目标的精确打击能力,大大缩短“传感器到射手” 的作用时间,使美军的网络中心战能力产生质的飞跃。 3 美军数据链发展趋势分析 3.1 美军数据链体系发展趋势展望 网络中心战的战略发展和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推动了数据链技术的不断发展。从体系角度来看,具有以下发展趋势 : (1)一体化的数据链体系。 在美国数据链发展历史中,各军种自行研制各自的专用数据链,在联合作战需求的牵引下,逐步开始考虑各军兵种战术数据链与武器协同数据链,以及与已有战术战略通信网之间的互联互通,最终发展为接入全球信息栅格(GIG)的数据链网络,不断提升数据分发能力,形成一体化的数据链体系。 (2) 从专用型向通用型方向发展。 美军早期的数据链基本由各军兵种根据各自作战需求独立开发。但随着信息化作战的发展,未来战场形式必然是多军兵种一体化联合作战,不同军兵种平台上装备的数据链需要网络互联、信息互通,以实现联合指挥作战。因此,美军数据链必将由专用型向通用型方向发展。 (3) 软件无线电终端。 目前,美军数据链型号繁多,硬件平台各不相同,功能各异,技术保障工作具有一定的困难。利用软件无线电技术设计数据链系统,可实现硬件平台的统一、系统功能的灵活配置, 新功能新技术可以通过软件升级及时应用实现,方便系统升级维护,大大缩短了研制周期[5]。 (4) 无中心动态自组网。 未来的网络中心战中,陆海空天各作战平台之间的相对位置和互联关系往往无法预先规划,网络拓扑具有高机动性, 因此未来的数据链系统应该是无中心自组织的智能网络。 3.2 武器协同数据链发展趋势分析 武器协同数据链是美军数据链下一步发展的重点,未来武器协同数据链发展可能具有以下特点: (1) 统一标准,规范发展。 武器协同数据链处于数据链体系底层,位于战场打击链条的末端,它的发展以其它多种数据链为基础,需要从顶层规范,统一标准,实现多链兼容与协同,以解决各军兵种作战平台、各类探测器、传感器的武器信息资源共享、作战协同的实时性问题,以及联合作战指挥协同所需的保密、抗干扰等问题。 (2) 全面的抗干扰技术。 由于数据链系统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在战时其是敌方重点干扰打击目标,因此,数据链系统的抗干扰技术将是未来数据链发展的重点[6]。现代战场电磁环境恶劣复杂,数据链通信必须采用多手段、多路由、多频段的原则使敌人难以掌握通信规律。同时大力发展高速和变速调频技术、自适应调频技术、分集技术、自适应调零天线等抗干扰技术,达到多种手段综合抗干扰的目的。 (3) 跨战区、高容量、低时延高速通信。 未来战争空间纵深大,有可能跨越多个战区,为了提供大范围信息保障,使更多作战人员与参战平台能够及时发送和接收作战信息,提高战场态势感知能力,开发跨战区、高容量、低时延高速通信技术势在必行。 4 结 语 综上所述,在以网络中心战为特点的未来战场上数据链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以满足信息化条件下的联合作战需求为目标,借鉴外军发展经验,结合自身作战特点,打造我军自己的数据链体系必将成为我国未来武器装备发展的重点。

摩登3娱乐登录地址_基于CAN总线的多点温度采集系统设计

引 言 数据采集系统是工农业生产的重中之重,温度信息更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以 485 总线为通信方式的采集系统是市场的主流,但是却存在组网能力差、传输速率低、可靠性不高等的缺点。因此,需要研发可以满足远距离传输与控制要求并具有良好网络通讯能力的温度采集系统以满足时代发展需求。 控制器局域网络 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是一种能有效支持实时控制和分布式控制的串行通信网络,将 CAN 总线技术运用于温度采集系统中,不仅可以降低误码传送率, 还可提高系统内部的通信实时性。因此,基于 CAN总线设计的温度采集系统具有组网能力强、传输快、可靠性高等优点 [1]。 1 系统总体结构 CAN 总线技术作为一种成本合理、可靠的、先进的、功能完善的远程通讯方式正在被广泛运用,将 CAN 总线运用于温度采集系统非常具有现实意义。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 CAN 总线的多点温度采集系统,该系统以STM32F103 作为中央处理器,用 3 个温度传感器DS18B20 获取 3 个点的温度并传递到主机系统进行显示,CAN 总线被作为主机与从机之间的通信介质。通过上位机预设高临界、低温度值使得在此范围之外的温度会导致系统报警 ;TJA1050 完成单片机与CAN 总线的通信。本系统设计原理如图 1 所示。 2 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主机部分和从机部分是基于 CAN 总线的温度采集系统设计的两大模块。主机部分由MCU 主控单片机、仿真下载、RESET 复位、串口、CAN 收发器、时钟电路、SB 转串口等组成;从机部分主要由 MCU 主控单片机、时钟电路、仿真下载、RESET 复位、DS18B20 温度传感器等组成。整个系统的结构框图如图 2 所示。 本系统所采用的控制芯片是STM32F103C8T6,它的优点是功耗低、管脚数量少,成本低。32 字节的存储器可以满足存储程序和数据的要求 ;有外部中断与内部中断两种中断方式 ;外部中断控制器可通过 19 路触发器产生外部中断请求,内部中断控制器完成 43 路中断;内部自带 CAN 控制器; STM32F103 满足CAN2.0A/B 协议[2],具备输入输出口,大部 DS18B20 具备宽泛的电压范围使其不仅可以连接外部电源,还可与硬件连接作为寄生电源,具备- 55°C ~ +125°C 广泛的温度测量范围,然而它之所以具备如此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却是由于其在- 10°C ~ +85°C 之间的精度为 0.5°C。单总线接口方式使其运用起来十分方便,仅需要一根线便可实现双向通讯,将多个传感器并用于一个系统中,组成一个可快 CAN 总线收发器 TJA1050 遵从 ISO 11898(国际标准) 标准,其优势是速率高并具有电磁兼容性 [3]。最高达到1 Mb/s, 这可以使信息传输速率大大提升,并且可以通过连接 110 个以 上的节点特征将各个温度节点进行组网,满足收集不同区域多 个温度节点信息的要求。 CH340G 在本系统中被用作一个 USB 转串口的工具,它 具有全速 USB 接口,并且兼容 USB2.0,CH340 的驱动程序 能够仿真标准串口,因此与绝大部分应用程序完全兼容 [4]。本 系统中用于主机系统 STM32 单片机与 PC 机之间的连接,使 用目的是保证主机系统正常与 PC 机连接。硬件全双工串口, 支持波特率100 b/s~3 Mb/s的特点可以与CAN协议完美结合。 3 系统软件设计  系统软件主要由主机软件、从机软件 2 部分构成。以下 将分别介绍这两部分的程序流程图与主要功能。 3.1 主机软件设计  主机程序的功能是 :主机模块读取 CAN…

摩登3娱乐怎么样?_基于Web的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引言 当今世界,标准已成为企业、城市乃至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而经济全球化、人类对健康环保的高度关注以及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更使人们充分认识到了标准的战略价值。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应当根据地方产业的行业结构组成,提供紧密结合地方支柱产业的分类标准体系集合,帮助企业及时掌握最新的国内、国际标准。标准信息服务平台山的设计和实现,可以在及时、经济和高效的原则前提下,充分整合有限资源及利用现有标准库的数据优势,通过互联网为用户提供完整的标准服务。目前我国利用Web以及其他互联网技术搭建的各种应用平台居多,但以标准信息服务为核心的平台则比较少。 1  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概述 为了满足政府、机构和广大企业等用户对标准信息的迫切需要,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建设应当充分整合当地的用户资源和现有标准库的数据优势,以实现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并通过互联网技术为用户提供完整的标准在线査询、在线订购、在线阅读等服务。 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项目一般包含软件系统、数据库和文本资源三个部分,其中软件系统包括网站系统和后台维护系统两部分;文本资源则包括本地文本资源和远程文本资源接口。 用户通过网站可访问系统、检索标准、订购和査阅标准以及相关图书、服务、信息;后台操作人员可通过后台维护系统对网站及业务、题录及馆藏信息和数据进行维护;核心应用功能模块则按业务需要选择本地文本资源或通过远程接口访问远程文本资源,整合两地资源,为网站和后台维护系统提供数据及业务功能服务。 2  .NET技术和Web服务 本系统服务平台采用ASP.NET技术和B/S方式来实现。.Net®是一种建立在通用语言上的程序构架,可用于Web服务器并建立强大的Web应用程序o.Net提供有许多比现在的Web开发模式更为强大的优势。它具有强大的适应性,支持多种编程语言 (如VB,C#,VC等高执行效率、高效可管理性、安全性、可扩展性等特点,是一种先进的开发技术。 Web服务使用HTTP作为允许远程方法请求,而不依赖于对象调用约定或某种专用的组件技术,因此,使用任何一种组件模型的、任何一种语言编写的、在任何操作系统上运行的程序都可以访问Web服务。从系统结构的角度看,Web服务是各种商业应用及系统服务的基于XML的标准接口,是建立可互操作的分布式应用程序的技术平台。从开发人员的角度看,Web服务是部署在网络上的程序对象。Web服务器端是指通常意义上的HTTP服务器,在.NET平台下即为IIS服务器。 本文将整个系统按逻辑层次分为表现层(UI)、业务逻辑层(BLL)、数据访问层(DAL)三层架构。表现层为用户提供可视化的显示和操作界面,对应于客户端浏览器;业务逻辑层用于访问数据层,完成具体的业务逻辑操作,并返回处理结果到表现层对应的Web应用服务器;数据层由数据库及数据访问组件组成,对应于数据库服务器。 表现层(UI)主要用于用户接口的展示,通俗地讲,就是展现给用户的界面,是用户在使用一个系统时的所见所得。 业务逻辑层(BLL)用于访问数据层,对数据业务逻辑进行处理,并从数据层读取数据、删除数据或修改数据,然后将结果返回给表现层。 数据访问层(DAL)任务是直接操作数据库,针对数据的增添、删除、修改、更新、査找等。 系统中三层体系的应用程序将业务规则、数据访问、合法性校验等工作放到均中间层进行处理。通常情况下,客户端不直接与数据库进行交互,而是通过COM/DCOM通讯与中间层建立连接,再经由中间层与数据库进行交互。 三层体系的优点是增加了代码的重用率。其中DAL可在多个项目中公用;BLL则可在同一项目的不同地方使用。这可使得软件的分层更加明晰,便于开发和维护。美工人员可以很方便地进行UI设计,并在其中调用BLL给出的接口,而程序开发人员则可以专注的进行代码的编写和功能的实现。 3  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设计 3.1  平台总体规划 服务平台主要是为用户提供完整的标准在线査询、在线订购、在线阅读服务。项目平台系统由网站系统、后台维护系统、数据库和文本资源部分组成,其中文本资源包括本地文本资源和远程文本资源。具体系统逻辑示意图如图1所示。 非注册访问客户可以直接通过平台网络页面提供的标准搜索引擎搜索国内外各种标准题录、标准体系以及动态信息等;注册客户则可通过Web登陆界面验证登录系统后生成客户登陆后的Web界面,当向系统发出各种请求后,平台搜索引擎和各个应用模块将相互协作,并根据客户发出的査询和应用指令,从数据库中提供相应的数据发送至客户页面。 后台管理人员主要是对网站进行维护和管理,如标准的管理、订单的管理、新闻的发布、系统的管理等。 无论是前台网站访问,还是后台系统的管理维护,均可通过核心功能应用模块调用本地数据资源或远程文本资源。这里的数据资源和远程文本资源主要是由标准题录信息数据库、标准文献馆藏数据库、标准图书信息数据库、企业标准库、标准体系库、新闻知识库、专题服务数据库等构成的标准库以及反映用户信息和交易记录的数据库共同组成。 3.2  平台主要功能 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系统主要由前台网站系统、后台维护系统、数据库和文本资源部分组成。 (1) 前台网站系统功能 前台网站主要系统功能包括标准检索、修改件査询、标准动态、标准体系平台、标准图书、用户中心、标准动态跟踪、企标公告、标准之窗、专利査询、业务咨询与解答、培训信息等。 标准检索主要包括标准通用检索、标准专业版检索、标准订购、标准的在线获取以及国标正版打印等相关标准信息。 标准图书主要是注册用户可以通过网上书店订购各类标准图书。任意用户都可以先将选择订购的图书加入购物车再登录完成订购程序,也可以先行登录再选择欲订购的图书。 标准动态跟踪可为每个会员上传并管理自己企业所采用的标准提供方便,系统也可对其提供实时查新功能。如发现标准过期、被替代等情况,可自动提醒会员,会员下载过的标准可以被自动添加到其托管数据库中。 用户中心的主要功能是用户登录网站后对个人用户中心的访问,完成个人的资料管理、检索管理个人订单、检索过往的交易、下载记录、管理二级用户等。新用户可通过在线注册后进行登录。 服务平台在完善检索功能的同时,可为客户提供实时在线的远程国标正版文本打印服务。使用时首先判断本地用户是否满足远程国标正版文本打印服务的条件(标准文件为国标,同时具有购买权限),然后根据判断结果分别返回本地馆藏文件或者远程国标正版文件。客户査询及购买标准电子版文件的业务流程图如图2所示。 (2) 后台维护系统功能 后台维护系统的功能主要是对网站进行维护和管理,包括标准管理、馆藏管理、书店管理、订单管理、新闻发布、企标公告、客户管理、标准体系、标准动态跟踪、帮助设置、客户反馈和系统管理等。 标准管理包括题录管理、题录统计、标准题录数据导出、标准题录数据导入。 书店管理主要是录入和管理现有网上书店相关数据信息,支持关键字检索,支持首页图书推荐录入的图书数据等。 订单管理功能是后台操作人员根据实际情况修改订单折扣,运费和订单细目报价,以及完成或取消订单。订单完成后,订单内容将仅供查询使用,不允许再次修改。 标准体系主要是建立标准体系分类,将标准归类到标准体系分类,定制用户自定义标准体系。 客户管理会员主要包括信息管理、客户财务管理、会员组管理、计费标准管理、邮件群发、短信群发、系统充值通知设置、会员充值日志、系统收入明细、财务统计等。 系统管理的主要功能是修改密码、修改资料、用户管理、用户组管理、系统日志等。 4  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具体实现 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系统采用Browser/Server开发模式,客户方只需要浏览器即可使用。客户端软件运行环境为WindowsXP或Windows2000及以上操作系统,采用IE6.0及以上相关的网页浏览器。Web服务器采用MicrosoftIIS6.0及Microsoft.NetFramework2.0„数据库服务器采用MicrosoftSQLServer2000。 为了加快Web服务与用户的交互速度,本系统使用Ajax技术对页面实行局部刷新。Ajax在浏览器与Web服务器之间使用异步数据传输,这样就可使网页从服务器只请求少量的信息,而不是整个页面的信息,系统只对页面的部分区域进行更新,而不是全部页面。 4.1  主要菜单功能的实现 当用户注册后,即可访问个人的用户中心,完成个人的资料管理、査询个人订单和交易、下载记录、进行标准动态跟踪等,登录后的前台主要功能菜单如图3(a)所示。当后台用户登录后,通过后台维护系统可对网站业务、题录及馆藏信息和数据进行维护,登录后的后台主要功能菜单如图3(b)所示。 在图3(a)中,当进行标准动态跟踪时,系统可对会员提供实时査新功能。会员下载过的标准可以被自动添加到其托管数据库中,当用户选择标准动态跟踪査询时,系统可对比用户当前相关使用标准和标准库中该标准字段的信息。若发现标准过期、被替代等情况,则自动提醒会员,故可很好地实现与会员的信息互动。 菜单的具体实现技术中使用了ScriptManager控件,可用来处理页面上的所有组件以及页面局部更新管理,通过与UpdatePanel的配合也可单独刷新页面上的区域。同时,利用Ajax折叠面板Collaps-iblePanelExtender可实现折叠菜单管理。图3(b)中的“标准管理”下含有五个二级菜单,当点击其他菜单功能时,该菜单只显示“标准管理”一级菜单。 4.2  在线交易功能的实现 当用户需要某种标准时,可点击页面中的相关菜单,(如“标准体系”、“图书中心”等),然后根据需要进行购买。当点击“图书中心”时,系统列出的部分图书清单信息如图4所示。 在具体实现技术上,图4中的图书信息主要是通过把ADO.NET中的DataSet当成内存中的数据库,然后绑定SQLServer2000中的图书信息数据库字段实现的。该方法充分利用了DataSet具有独立于各种数据源、离线(断开)和连接,以及可用XML形式表示数据视图等特性。 根据图4中列出的图书清单,用户便可以有选择性的进行购买。如选择《建筑幕墙标准汇编》(第二版)时,点击购买即可得到如图5所示的详细信息。  购物车的实现用到了虚拟表和sesson方法存储。购买数量和总金额可分别用lablel、lable2 用户提交订单时,实际上是提交给数据库,建一个订单表。通过获取用户命令可得到该用户的个人信息,并获取当前时间以得到购物时间,最后加入商品的相关信息(如购买数量和金额),生成订单表。 4.3  检索查询功能的实现 根据用户选择输入的检索条件(如题内关键字、标准序号、年代号、标准组织、组织类别、ICS/不含作废标准)可对本地和远程标准题录库与修改件库进行联合检索,并返回检索结果。检索结果包括标准号、标准中、英文名称、标准修订记录,继续点击可浏览标准详细题录信息。 系统采用了SQLServer2000,并支持对多个关键字同时检索,同时支持关键字的“与”“非”条件检索。检索页面如图6所示。 需要指出的是,在检索和下载标准的过程中,标准库中的文本可能放在远程馆藏文本库,因而需要通过远程接口来调用远程Web中的数据。条件查询主要使用了Select语句中的多值条件査询,同时为了提高执行速度,系统主要通过数据访问层(DAL)调用SQLServer2000中的存储过程。 5  结语 .Net技术实现了基于Web的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设计和开发。该系统不仅利用了有限资源和现有标准库的数据优势,而且能更好、更快地为各种用户提供各种标准服务,同时具有及时、经济、高效的特点。

摩登3注册开户_大滞后系统中单神经元PID控制器设计

引 言 PID控制器具有算法简单、鲁棒性较好、可靠性高的特性,因而被广泛运用于各种各样的工业控制中[1],特别在被控对象是线性时不变且方便建立数学模型的控制系统的情况下。然而在工业实际生产过程中,完全的线性时不变系统是不存在的,一般都是非线性时变系统,并且难以建立数学模型, 参数整定困难,运用一般的PID控制器控制系统很难达到理想效果。因此本文以研究最基本的神经网络PID控制和单神经元 PID控制为主,辅助研究 BP神经网络。 1 PID控制的原理和算法 1.1 基于单神经元的 PID控制原理 由具有自学习和自适应能力的单神经元构成的单神经元 智能 PID 控制器,不但结构简单,而且能适应环境变化,有 较强的鲁棒性。单神经元结构 PID 控制本质是用单神经元的 权系数来代替 PID 控制器的三个参数 [2]。单神经元 PID 自适 应控制,是将单神经元与 PID 相结合,单个神经元具有自适 应和自学习能力,PID 控制采用增量式 PID 控制算法,因此可 用单神经元实现 PID 控制,其原理结构图如图 1 所示。 1.2 基于单神经元的 PID 控制算法 单神经元 PID 控制器,是通过在线对加权系数地调整来 整定 PID 的三个参数,实现自适应、自组织的功能。考虑到 加权系数应和神经元的输入、输出和输出偏差的相关函数有 关,因此按有监督的 Hebb 学习规则来实现权值的调整。Rin(k) 为设定值,Yout(k)为被控对象的输出,经微积分模块计算的三个量 X 为神经元学习和控制所需的状态量,其控制及学习 算法为 : 为神经元的比例系数,K>0。为了对各个权系数分别进行在线 调整,给积分 I、比例 P 和微分 D 选用不同的学习速率 ηP,ηI, ηD。可以通过增大 ηI 来加快响应速度,但是与之同时超调量 也将增大 ;当超调量增大时可以通过增大 ηP 来减小超调,但 是响应速度将会变慢,调节时间将会增加 ;增大 ηD 可以进一 步的减小超调,但是调节时间会延迟 [3]。 K 值的选择非常重要。K 越大,快速性越好,但超调量大, 甚至可能使系统不稳定。但是当被控对象延时增加时,必须 减少 K 值,来保证系统稳定。K 值选择过小,会使系统的快 速性变差。 实践表明,在大量的实际应用中,在线学习修正 PID 参 数主要与 e(k)和Δe(k)有关。因此将单神经元自适应 PID 控制算法中的加权系数学习修正部分进行修改,将其中的 xi(k) 改为 e(k)+Δe(k)[4]。 2 仿 真 2.1 大滞后系统 在一些如热工、化工等工业控制中,由于能量或者物料的传输延迟,很多被控对象都具有纯滞后特性。例如,蒸汽 控制水温的控制系统,蒸汽量的改变是一个过程量,需要经 过一个长度为 S 的路程才能反映出来。这样,水温要想改变 就需要一个滞后时间 t。但是附加了纯滞后的被控对象可控度 会明显降低,使系统的稳定性下降。一般,当过程的纯滞后 时间与过程的主导时间常数之比超过 0.5 时,该过程被称为大 滞后过程。采用常规的 PID 控制,要达到维持系统稳定的目的, 就必须将控制作用变弱,因而在很多地方都不能达到满意的 控制效果 [5]。 设二阶被控对象为 : 考虑到工程实际,取采样时间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