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目录:摩登3最高返点

摩登3注册登录网_退役电池是储能系统的可行选择 原创

寻找一种技术上有吸引力且具有成本效益的方式来存储间歇性能源(如太阳能和风能)的能量是一项重大挑战,但有许多可能的解决方案。显然,这里没有单一的“最佳”解决方案,因为它取决于所需的电容量、充电、放电和使用周期、物理位置、成本和许多其他因素。当然,清单包括但不限于储存的水、重力和重量、飞轮、熔盐、压缩气体和电池。 这些电力存储系统 (ESS) 甚至还有一个不同寻常的电池选项:使用“退役”电池组(这是“二手”的委婉说法),这些电池组通常(但不限于)取自汽车和卡车的各种类型。 这些废旧电池可能来自已达到使用寿命的车辆、从事故车辆中抢救出来的电池,或者来自制造商、经销商甚至独立商店正在翻新的二手车。广泛使用的标准是当电池容量下降到原始值的 80% 时,宣布电池“完成”初始应用。 (个人说明:我通常忽略看起来超过几年的预测,或者尽管有任何规定的精度,但我给它们至少±30%的误差带。但是,我个人与汽车和卡车相关的数据误差带要严格得多,因为目前的数字非常准确,而且许多预测都是从这些数字的“动量”推导出来的,这一点已经很好理解了。) 《华尔街日报》最近的一篇文章指出,许多商业设施中的一些已经在使用这些电池,或者很快就会启动。有些是用于家庭和小型建筑的小规模设置,而另一些则支持更大的办公室、工厂、购物中心和社区。 乍一看,出于多种原因,将这些电池用于 ESS 的所谓“第二次生命”模式很有意义。这些电池广泛可用,不需要用户进行重大的建设和选址工作,可运输并且可以集装箱化,安静,没有移动部件,并且是模块化和容量可扩展的。 ESS 不仅仅是储能单元本身,因为它需要对这些单元进行复杂的管理、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的逆变器等等,具体取决于安装细节和目标。 同样重要的是,有许多专业知识和标准模块可用于管理电池组并将这些直流储能单元用作类似交流电网的电源;其中大部分是电动汽车和其他大型电池项目经验的延伸。 但是,对于储能配置,有些问题不容忽视。首先,锂电池的使用及其体积能量密度高(它们的主要优点之一)也意味着这些大型配置需要对充电、放电、温度和许多其他参数进行复杂的多级监控,以及故障安全停工安排,甚至是特殊的灭火系统。 第二个问题是这些电池的额外使用寿命,它们在安装时已经降低了 20%。引用的文章说,二次电池被认为是有用的,直到它们下降到初始容量的 60%,这通常是在 ESS 使用 10 到 15 年后。如果是这样,如果电池需要每十年更换一次,这是否足以证明所有安装工作和费用的合理性? 最后,还有电池管理问题。因为组成电池和电池组——即使是相同的标称类型——可能具有不同的充电/放电循环、热操作以及各种类型的使用甚至存储滥用,每个二次电池将具有不同的操作曲线和需要非常谨慎的个人管理和可能的更换周期。套用一句陈词滥调,管理如此庞大的不同电池集合可能是“放牧猫”的电气类比。 尽管如此,将这些电池重新用于第二次生命的想法显然很有吸引力,至少在某些情况下是这样(它们的第三次生命阶段是回收,这在另一个时候是一个复杂的故事)。就各种成本、可靠性和占地面积而言,这似乎比使用大型起重机来提升和降低大重量,或将水运下斜坡(参见“相关内容”)更为明智。 我们如何看待将 ESS 系统基于使用过的可充电电池进行二次使用的更广泛的可行性?我们是否认为可能的负面因素仅适用于较小的安装,其中管理较少且变量较少,或者可能对于较大的安装,其中工程和管理工作分散在更大的阵列上?我们认为它与其他 ESS 解决方案相比如何?

摩登3测试路线_四维图新与毫末智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携手研发智能出行创新产品

9月5日,四维图新与毫末智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建立长期、稳定、快速的合作交流机制,为联合开发新业务、拓展新市场构建良好平台,未来在更多领域实现互利互惠,共赢发展。 签约仪式现场,毫末智行CEO顾维灏表示:“四维图新是一家开放创新、奋发向上的公司,我们的合作致力于创造一个新品类的产品,为用户创造新的智能化体验。同时也期待未来在智能驾驶、地图服务、数据闭环等方面,双方有更深入的合作”。 四维图新CEO程鹏表示:“此次四维图新与毫末智行的合作不仅能够更深层次地为彼此赋能,也是一个新的起点。在智能出行行业,我们双方都聚焦在使用场景和用户体验上,不断迭代和升级产品。希望未来双方能够携手在‘四维’的空间里,用‘毫末’的精度+‘图新’的鲜度,为用户提供更加智能化的出行体验”。 基于此次合作,双方将在智能驾驶、地图服务、数据闭环领域联合展开深入探索合作,同时,还将前瞻性地针对产品及技术研发建立联合创新实验室,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模式创新,加速合作项目落地。 随着智能驾驶技术新车装机率的不断提升,高阶智能驾驶正成为行业角逐的下一片蓝海。毫末智行目前在自动驾驶技术中已沉淀了足够的技术积累,四维图新在商业化过程中也累积了丰富的客户需求理解、产品开发迭代及规模量产经验。 以此次合作为起点,毫末智行与四维图新将充分发挥各自资源优势,强强联合,加速自动驾驶及相关行业的蓬勃发展。

摩登3注册平台官网_未来应该会逐步市场化很多精彩的车型已经开始接受市场的考验 原创

当前,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新产品新技术加快研发运用,技术创新带动产业持续升级。作为引领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中国积极参与新能源汽车领域国际合作,为促进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贡献力量。抢抓新能源发展先机成为全球知名车企的共同选择。国际社会应继续携手努力,加快汽车产业低碳转型,构建更加安全稳定、合作共赢的产业生态。 我们的国产新能源车企其实并不擅长打价格战,根本原因就是因为成本高、利润低,强如蔚小理,其净利率常年为负,更不必说其他车企。所以,迫于成本压力,国补退坡后的多数国产新能源车企只能通过涨价来维持平衡。否则,其销量必然会伴随着国补退坡而迎来当头一棒。所以,降本也许是国产新能源“独立行走”的第一课。与此同时,重要的还是提升产品的竞争力,真正做到以价值奠定价格,不能再给消费者一种“国产新能源漫天要价”的认知。做好这些,自然就能增强车企自身的抗压能力。话说回来,国补退坡本身就是一个非常严峻的考验。可以预见的是,重压之下,必然会有人惨遭淘汰,至于是谁,也许很快就会有答案。 新能源电动车一定能在未来占有市场,然而实际上新能源汽车要想普及开来,难度还是非常大的。首先要说的是,电动汽车有一个很大的技术瓶颈还没有突破,在这个瓶颈没有突破之前,新能源电动车无法完全普及。这就是电动汽车的续航问题。大家都知道新能源汽车主要靠电池供电,而电池是需要充电的,经过反复的充放电,电池的性能将会下降。而且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续航最多也只有几百公里,对于有长途需求的车主来说,显然不会考虑电动汽车。虽然说现在的科技已经非常发达了,但是在新能源汽车的电池这方面,还是无法实现质的飞跃,现在解决新能源汽车续航问题的依旧是靠充电桩的普及,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从整个市场发展的角度来看,新能源汽车之所以一开头会安排大量的国家补贴,实际上是国家想要通过补贴的这个政策来推动整个市场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补贴是帮助市场扶持市场的一种政策导向,这是新能源汽车市场进行补贴的核心原因。一般情况下,在一个产业的发展初期,通过补贴的方式来帮助产业、扶持幼稚工业的生长,这是大多数国家特别是市场经济国家的普遍操作做法,但是到了一段时间之后,新能源类似的这种补贴退坡就会出现,这是国家要会逐渐退出市场,让市场真正能够发挥它的核心作用,让看不见的手,真正能够驱动市场的增长,这是补贴退坡的真正根源,所以退坡是必然的结果。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是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的战略举措,环境和资源的问题,在当今世界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各国积极发展科学技术推进环保事业。我国也开始将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新兴战略产业之一,制定一系列相关政策促进其发展,以缓解我国环境的污染问题及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新能源汽车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主要分为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和其他新能源汽车等。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主要由传统汽车企业联合相关企业共同出资进行研发,基于传统汽车生产线进行生产。 目前,新能源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虽然面临电池、安全等诸多问题,但随着石化的减少和空气污染的严重化,以及国家对新能源的支持,新能源将是汽车发展的大势所趋,但需要漫长的过程,绝非一蹴而就。现在随着国家政策干预的减少,真正适应产品的市场也在逐渐登上舞台,未来应该会逐步市场化,很多精彩的车型已经开始接受市场的考验。

摩登3登录_电子烟—从中国制造 走向中国创造

从含片、贴片、口香糖,人们一直在寻找香烟的替代品,直到电子烟的出现,再次寄予了人们的厚望。电子烟是什么?一支“假烟”?真的能戒烟?种种疑问萦绕在电子烟身边。看来,是时候让大家认识下电子烟了。本期《消费电子》杂志记者采访了电子烟企业领头人物,让我们跟随他们一起深入了解电子烟行业的发展。 什么是电子烟? 最初,电子烟是一种模仿卷烟的电子产品,有着与卷烟一样的外观、烟雾、味道和感觉。随着电子烟的发展,从小烟 →eGo类 → 大烟的变迁,电子烟即是通过雾化等手段,将添加有烟草口味或水果、食品口味的精油等通过雾化成蒸汽后,让用户品吸的一种产品。电子烟一般由“硬件”部分的烟具和“软件”部分的烟油组成。烟具主要由盛放烟油的烟管、蒸发装置和电池3部分组成。雾化器由电池杆供电,能够把烟弹内的食用香精溶液转变成雾气,从而让使用者在吸时有一种类似吸烟的感觉,实现“吞云吐雾”。如今,使用者可根据个人喜好,向烟管内添加巧克力、薄荷等各种味道的烟油。 中国创造国外火爆 “从仿真到个性,从电子到机械,从小烟雾到大烟雾,从戒烟产品到潮流玩物,它已经不仅仅是香烟的替代品,在我看来,电子烟就是电子烟,它不是香烟的替代品,是一种新的感官体验。”一位网友这样形容他对电子烟发展过程的感慨。但纵观大中国,如这位“入坑”电子烟的用户却占少数。电子烟行业在国内属小众市场,甚至很少有人知道,电子烟源于中国。 在国外,电子烟的普及使用率就像手机一样。而这些电子烟逾九成是中国制造的。有句话即:中国是全球电子烟生产基地,深圳是中国电子烟生产基地。当电子烟生产出来后,它们主要被销往至欧美、俄罗斯、马来西亚、印尼、泰国、中东及日韩等所有吸烟的国家,其中有直接出口,也有间接出口的。正如深溪电子的市场分布:40%美国,40%欧洲,20%东南亚,中国仅占有3%-5%。事实上国内大部分企业90%以上的电子烟产品出口外销,企业的市场重点分布在国外,如欧俊彪的公司,每一年会花很多钱去做推广。 “美国的市场容量很大,电子烟专卖店约有近万家,smoke shop约有十多万家,比如7-11等便利商店,以及所有大的零售店全都有卖。而在马来西亚很火时,人们连手机都不换了,仿佛一瞬间,大部分人都抽上了电子烟。”欧俊彪介绍道。 你也许会疑问:由中国发明创造的电子烟为何却在国外大放异彩? 在各国禁烟令相继出台的大环境下,比起国人,外国民众更加注重自身健康和遵守法则。在许多场所,你会看到标语提示,这里不允许抽香烟但可以抽电子烟,连加油站也是如此。前沿的戒烟理念让外国人民急需一种替代品,而领导人的重视与身体力行也不可或缺。据姚继德回忆,2008年他在俄罗斯推广电子烟时,普京也曾因为吸烟群体越来越年轻化,而倡导年轻人选择带有各种水果或草本口味的电子烟来替代香烟。而英国前首相卡梅伦就是电子烟的使用者和倡道者。 在姚继德看来,国民态度也是重要原因。他解释道:“电子烟使用过程中需要添加烟油等步骤,并不像抽一根香烟,点燃即吸就好,而外国人从小动手能力较强,国人相对来说比较守旧,大家觉得麻烦,在使用上习惯越简单越好。” “另外一点还在于尼古丁。电子烟尼古丁含量很低,完全符合欧美吸低尼古丁烟草的人群,还有香港、马来西亚的吸烟者,他们吸的一般都是3mg尼古丁的烟。但国内吸烟人群对尼古丁含量要求很高,一般达到18mg的量。我们现在的产品还没有办法满足中国这些老烟民,也还未开始着力研发。”欧俊彪说。 毫无疑问,电子烟市场正呈现着“墙内开花墙外香”的现状。 电子烟源于中国:2003年,中国药剂师韩力发明了第一个基于尼古丁的电子烟产品,次年,韩力在国际上首次将这种设备量化生产和销售。随后他创办了北京如烟科技。直至2005年,如烟科技的电子烟产品开始向海外出口,并于2007年取得了第一个国际专利。随后几年,电子烟行业开始进入历史发展快车道,第二代、第三代电子烟产品相继问世。 争议不断伴随发展 近十几年间,虽然电子烟的触角悄无声息地延伸到了世界各地,但大家对于电子烟的争议却从未停息。企业、国家、使用者,各方对电子烟褒贬不一。 电子烟没有二手烟危害? 在电子烟行业闯荡了十多年的企业家们认为,电子烟对人体的伤害远没有香烟来得大。香烟产生的有害物质最主要源于高温燃烧,烟民在吸烟时,香烟的中心温度达到了1000-2000度。据美国相关专家分析称,烟草中含有4700多种化学大分子,在高温燃烧的状态下,大分子裂变成小分子,释放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丁醇等有害物质,也就是二手烟的危害。而姚继德认为电子烟并没有二手烟危害,首先,电子烟油的主要成分是食用级或医药级别的丙三醇和丙二醇,以及烟草专用香精及食用香精,据称,一些饼干及面食中就含有丙三醇,因此也有人称其为“蔬菜甘油”;其次,烟草中的尼古丁含量无法控制,但液体烟油通过萃取提炼出的尼古丁含量是可以控制的。 此前,英国广播公司BBC推出了一部名为《电子烟:奇迹抑或威胁》的纪录片。片中有专家提及烟油中包含尼古丁、水、香料和其他化合物,尼古丁含量相对传统烟要减少90%以上,而电子烟以烟油直接加热取代了烟草燃烧的过程,大大减少了有害物质的生成。不过也有专家在对志愿者使用电子烟时的环境质量进行监测发现,房间内空气中悬浮颗粒的数量显著上升,大大超出了此前几次实验数据,从而得出了“电子烟释放的物质数量取决于设备本身和用户的使用方法”的结论,而形似“二手烟”的水蒸气究竟对吸烟者和旁人存在怎样的长期潜在影响,还无人知晓。 电子烟并非戒烟产品 同时,纪录片还提到了“使用电子烟替代法的人群中,有约60%不再接触传统香烟”。一时间,各大电子烟品牌厂商争相转发称“电子烟能戒烟”。在许多电子烟使用者看来,电子烟对人体的危害远小于传统香烟的危害,甚至有部分吸食者用电子烟成功戒掉了香烟。知乎答友毕夏就表示:“虽然接触电子烟的时间不长,但近几个月基本没抽几根卷烟,以前是一天一盒的量,现在再抽卷烟觉得呛嗓子。”知乎答友MarKA也表示自己通过电子烟戒烟半年了,“不知不觉间把烟戒了,无明显不适、焦虑感及戒断反应。唯一的问题是第一周可能会有口腔溃疡。”但同样想用电子烟戒掉烟瘾的小赵却没能如愿,30岁的小赵称自己在用电子烟辅助戒烟的过程中不但没能戒掉卷烟的瘾反而沾染上电子烟的瘾,现在是两种烟一块儿抽。而黄桂花则告诉记者:“现在的中国市场还有许多人不了解电子烟,认为其是戒烟产品。但事实上,抽电子烟并起不到戒烟效果,不能用‘戒烟产品’去引导消费者,只能说它是香烟的替代品,以辅助戒烟,这才是电子烟产品真正的实用性。” 电子烟不易引发火灾更安全? 对于电子烟是否安全的讨论,支持者们认为,使用电子烟可以减少火灾事故。有资料分析表明,全世界有近五分之一的火灾是由吸烟引起的。但反对者则认为,电子烟在充电时可能发生爆炸,同样存在安全隐患。2016年的一则新闻报道称,苏格兰特伦的一位退休老人在给电子烟充电时发生爆炸,导致电子烟设备解体,房间内的插座、墙壁和地毯都烧黑了。 行业混杂标准亟需 尽管围绕电子烟的争议从未间断,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电子烟市场的野蛮式成长,一方面加速了企业发展,另一方面整个市场却鱼龙混杂,各个电子烟品牌之间的价格和质量差异明显。国外逐渐出台的行业标准似乎也在催促着国内电子烟企业做出点什么。 因为曾经制药的工作经历,姚继德在从烟草里萃取原料药时了解到了烟用香精,在把香精提供给烟草公司时,他接触到了烟草行业。2005年,深圳还没有一家烟油企业,姚继德以第一人的身份进入烟油行业,当他开始制造烟油时,团队中的博士并不太认可,但他大力看好并坚持研发至今。十多年后的今天,姚继德在国内外已经拥有多个工厂,客户遍布全球,人们称他为“烟油之父”。同样,除了国内,欧俊彪也拥有多个工厂,在美国、英国、俄罗斯、法国,他们拥有着良好的客户渠道资源与众多忠实粉丝,同时,还与马来西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国际诚信度极高。 2014年,姚继德作为中国唯一的特邀代表,到伦敦参加全球高规格电子烟峰会。国外成立了许多电子烟协会,姚继德参会归来后感悟到,中国是电子烟的发明和制造圣地但还没有行业协会,相关行业标准方面一片空白,这对行业发展很不利。事实上,各国政府对电子烟的态度存在很大差异。有的国家认为其是一种消费品,有的国家则认为是药物,还有些国家认为是烟草产品。因而各国对电子烟的政策也各不相同,有的支持,有的禁止,有的则进行适当的管制,还有的国家至今未表态。在我国,电子烟既不属于药品,也非保健品、医疗器械,更不是烟草,因而大多数电子烟处于“三无”状态,即无产品标准、无质量监管、无安全评价。 “比如2014年,马来西亚政府禁止销售电子烟,最后我们通过多方努力才又打开了市场。”欧俊彪说。电子烟的发展过程中总是会经历这样的阶段,从2008年土耳其政府到2009年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正因为行业无标准,电子烟企业总是显得很被动,可以说这关乎着企业的利益甚至行业的命运。 2016年3月,欧盟将电子烟产品纳入了《烟草制品草案修正案》,规定了电子烟产品销售的具体标准;同年5月,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推出的新规定将电子烟归类为烟草制品,首次列入机构监管,并禁止向18岁以下的美国公民出售电子烟。新规定还表明,不管是电子烟的主机、雾化器、烟油、口味、雾化芯、还是电池,其每个产品都需要通过PMTA的流程才可以继续销售,而这个流程需要支付上百万至上千万美元的费用。 对于这项规定,黄桂花认为非常不合理:“电子烟是电子产品,FDA不应该将其纳入食品药品监督管理范围,并且还大力提高电子烟产品的检测成本,这完全是在扼杀电子烟行业。”而出台限制政策的国家还不止美国,甚至连曾经最倡导电子烟的英国也出台了相关条例,要求电子烟的电芯要达到标准安全性;烟油不能超过2毫升;为防止静电引发爆炸,要求电池必须绝缘等等。不过英国的规定在黄桂花看来还算比较合理与人性化。 欧俊彪就此坦言:“美国的FDA或者欧盟的TPD,它们对我们的影响真的很大,一表现出利好消息,我们就真的很好,我们现在是处在风口上。”据他介绍,2016年,电子烟市场整体呈下走趋势。随着电子烟技术的进步,行业间竞争加剧,加之相关的打压政策,他的每个公司营收只有几个亿,与2014年、2015年相较,下降了一半。但欧俊彪相信,面对各国法例的再次开放,2017年的市场还会火爆。 姚继德也持乐观态度。他一直认为一个产品在其发展过程中没经历过挫折是不正常的,毕竟有争议往往也代表着被关注。当2014年开完会回国后,他就参与到国内电子烟协会的成立建设以及电子烟油标准制定中(经2年努力,2016年4月1日,第一个官方电子烟油深圳地标实施执行)。对外,减少在出口方面受到的限制;对内,电子烟是块大蛋糕,无标准会让行业自食恶果,这一系列过程的最终目的即是为了做国际标准,推动行业走上正轨走向世界。 关于如何制定行业标准制定,欧俊彪介绍道:“大方向上一是保证电池的达标,不要让电子烟爆炸;二是烟油要无害,甘油、食物香精都要有保质期且定位于食品级,来自于大品牌或正规厂家生产,不能滥用、混合配制电子烟液,这些虽是最基本的却又是最主要的,因为这都代表着电子类产品的安全系数,关系着人们的健康。” 非烟草专卖:目前,国内的《烟草专卖法》规定,烟草专卖品是指卷烟、雪茄烟、烟丝、复烤烟叶、烟叶、卷烟纸、滤嘴棒、烟用丝束、烟草专用机械。电子烟并不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这也给电子烟在国内的发展增添了难度。 国内市场期待腾飞 电子烟发展十余年间,前期几乎所有企业都被国外的消费大市场吸引着,大家一窝蜂地冲向欧美市场,但国外相关打压政策却时刻牵动着企业的命脉,一不小心就会受创。面对可与国外相媲美的国内消费大市场,“中国制造,出口海外”的电子烟企业也逐渐开始将重心放回国内市场。 “整个市场一旦出现任何波动,风险就很大。”在出海10多年后,黄桂花从2015年开始布局国内市场。格林韵达科技有限公司旗下主打的“LSS”、“GS”品牌从韩国回到中国后,在全球范围内同时进行OEM和ODM生产,根据客户需求定制产品。2016年6月份之后,黄桂花布局的国内市场渐渐发展了起来。她同时打通线上与线下的销售模式,在淘宝、天猫、京东等大型网购商城销售的同时还拥有30多家线下实体店。黄桂花告诉记者:“虽然现在是互联网时代,但依然不能小看线下渠道,就拿电子烟来说,线下与线上的销售额几乎持平。各实体店以加盟商的形式代理产品,在此过程中格林韵达会给加盟商提供一套较为完善的运营模式以辅助其销售,同时严格把控价格,避免串价而打破品牌口碑。” 据统计,2016年中国电子烟市场规模在32亿人民币左右。这其中包括18亿人民币的线上销售总量(来自阿里系和京东两绝对主力B2C平台合共,真实数据可以适当去掉小部分刷单的虚量),以及12亿左右的线下电子烟实体店销售额(实体店的微店/微信销售算入此项),最后还有其它零售渠道贡献约2亿左右的销售额。目前,中国烟民数量是美国的6-7倍,市场容量可谓庞大,但电子烟的普及率远低于欧美,相比于欧美市场,国内电子烟市场的规模较小。作为一种长期根植于国外的产品,电子烟行业若是想在国内打开市场,面临的挑战也不小。 作为一名潮(汕)商,姚继德坦言自己信佛,一方面要为企业牟利,一方面也要做善事与好事,绝不坑蒙拐骗。他坚信,一种东西只要用得好就能大众化,但这个过程需要大家的努力。“首先,行业标准的制定;其次,媒体的正面宣传;再者,消费者自身的接纳程度。而最关键的是‘电子烟人’,千万不要为了蝇头小利,大搞抄袭、低价竞争这些拙劣把戏,而应该信守底线,潜心研发,制造出安全可靠的产品。如此,我相信这个市场没有理由不往前。” 总结 作为前深圳市电子烟协会会长,欧俊彪还补充说:“2012年,仅供阿里巴巴的电子烟生产厂家有近千家,加上贸易公司,大概有2500多家,若是算上配件供应链,与电子烟相关的企业就更多了。如今国内约有1500家实体专卖店,这相当于又产生了1500个店主。现在如果你在上海或北京,在谷歌地图上搜索‘蒸汽烟’,立即能搜索到实体店铺地址,可以去店里体验,会有店员教你,有一两百种烟油可试用,服务很到位。” 目前全球电子烟市场规模已达百亿级,中国作为电子烟的发源地和世界95%烟具的生产地,产品以出口为主,占据全球市场70%以上的份额,为我国的电子制造业和出口创造了一片新天地,直接创造就业岗位10万以上,覆盖上百个产业链,间接带动就业人数80万以上,呈现出新经济、新业态的迅猛增长之势。 在未来,或许像欧俊彪所期待的一样:电子烟市场成为中国的一个转折点,一个振兴民族的品牌。我们来定规矩、标准,而不是什么都要跟着别人。让全世界都知道“中国创造”。

摩登3娱乐登录地址_德国运营商1&1 AG宣布Open RAN 5G网络延期半年

据业内消息,德国新晋的移动运营商1&1 AG近日表示,年底之前或将无法达到部署1000个5G天线站点的目标,1&1 AG声称是因为供应商合作伙伴的供货延迟导致的,预计推迟到明年的年中实现1000个站点的部署目标,因此Open RAN 5G网络将延期半年。 1&1 AG是德国领先的电信公司之一,拥有约320名员工和1500多万客户,1&1 AG代表创新的移动和宽带解决方案,不仅可靠而且价格合理,1&1 AG采用Open RAN 5G技术提供5G服务为强大的移动网络奠定了基础,其目标是建立德国最现代化的5G网络,提供智能家居解决方案、IP电视、视频点播和在线存储。 对于本次的网络延期,1&1 AG表示三家供应商中的两家一直在按计划交付,但另一家供应商在履行义务方面遇到了问题,而这个供应商承诺提供1000个天线站点中的约三分之二。目前1&1 AG正在与其他合作伙伴合作,以期尽量缩短延迟时间,但是仍然不妨碍按计划实现明年底前覆盖50%德国家庭的目标。 当初1&1 AG在推出5G网络的时候就成为了德国第四家移动运营商,该公司将推出一张使用Open RAN技术的虚拟化5G网络。无法实现今年年底部署1000个5G天线站点的目标意义重大,因为FNA在之前1&1 AG获得5G频谱牌照时就对其提出了网络建设目标要求。

摩登3测速代理_是德科技亮相 ECOC 2022,演示最新的光传输和数据中心互连测试解决方案

5G、人工智能(AI)和物联网应用推动数据流量呈爆炸式增长,促使网络和数据中心产生了前所未见的带宽需求。是德科技技术专家亮相 2022 欧洲光纤通讯展(ECOC 2022),演示针对光传输和数据中心互连网络层和技术开发的先进数字测试解决方案,并推介全面的服务产品,帮助客户快速开发智能网络。 是德科技通过快速解决设计、开发、验证和仿真中遇到的问题,帮助创新者突破工程局限,从而打造卓越的网络和数据中心体验。是德科技不仅帮助实现 800G、1.6T 甚至更高速率,还提供全面的仿真和物理层验证技术,助力客户降低设计风险、加快产品上市。 是德科技在ECOC 2022展会上演示了以下解决方案: 新解决方案——使用超快速任意波形发生器支持 160 GBaud 研究 · 是德科技展示了新型任意波形发生器(AWG)(M8199B),其工作速率为 256 GSa/s,带宽为 80 GHz, 助力支持160 GBaud 及以上速率的新一代光学器件研发,可在进行强度调制/直接检测(IM/DD)时实现每通道高于 400 Gbps 的数据传输,在相干光通信中实现每载波高于 1.6Tb/s 的数据传输。此外,是德科技还展示了 Keysight N1046A digital com数字通信分析仪(DCA-X)。 新解决方案——使用 120 GBaud BERT 实现 224 Gbps 设计 · 是德科技展示了高性能比特误码率测试仪(BERT)(M8050A)。该测试仪可提供 120 GBaud NRZ、PAM4、PAM6 和 PAM8 信号生成,确保成功部署高达 1.6T 的新一代芯片。此外,还使用 Keysight 80 GHz UXR 示波器来演示针对 224 Gbps 设计进行的误差分析。该解决方案中还包括一台 Keysight DCA 示波器(N1046A),可呈现优异的信号完整性。 验证新一代光学设计 · 业界正在积极研究开发 224 Gbps 通道所需的技术。是德科技现场演示了 DCA-X 采样示波器(N1000A),该示波器具有能提供高达 120 GHz 带宽 PAM4 分析的新型光参考接收机(N1032A),可以对新一代光发射机进行准确的波形测量。 800G 器件和网络测试——验证多模设计 · 是德科技演示了适用于 400G 和 800G 光收发信机模块的验证解决方案,其中包括 64 GBaud 多模光/电时钟恢复(N1077B)模块和 DCA-M 采样示波器(N1092A),它们可按照最新 IEEE 802.3db 规范进行发射机色散眼图闭合(TDECQ)测量。是德科技还演示了针对全线速 400GE 和 800GE 流量的比特误码率(BER)和前向纠错(FEC)性能推出的 G800GE 以太网测试解决方案。 是德科技副总裁兼网络和数据中心解决方案总经理 Joachim Peerlings 表示:“是德科技非常高兴能够帮助行业扩展网络和计算资源,同时将能耗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为实现平稳过渡到1.6T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提供速度超快的任意波形发生器和先进的 1.6T 接收机测试解决方案,是德科技充分展示了我们为实现新一代数据中心传输做出的贡献。” 除了在是德科技展台进行演示外,是德科技还携手领先的芯片和数据中心互连厂商,在 ECOC 的 OIF 展台展示新解决方案。 OIF 各成员在 ECOC 2022 上展示了四个关键领域的互操作性。OIF 及其成员在展示了 400ZR 光学、联合封装体系结构、通用电气 I/O(CEI)通道和通用管理接口规范(CMIS)实施等方面的工作进展。 以下是是德科技解决方案在 ECOC 的 OIF 展台上的演示:…

摩登3注册网站_2028年将实现1nm的芯片,摩尔定律的发展将陷入困境 原创

摩尔定律是英特尔创始人之一戈登·摩尔的经验之谈,其核心内容为:集成电路上可以容纳的晶体管数目在大约每经过18个月到24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换言之,处理器的性能大约每两年翻一倍,同时价格下降为之前的一半。 [12] 摩尔定律是内行人摩尔的经验之谈,汉译名为“定律”,但并非自然科学定律,它一定程度揭示了信息技术进步的速度。 随着芯片的制程工艺进入5nm时代,摩尔定律的极限时刻被提及,我们也能很明显的感受的到,现阶段芯片厂商对于全新制程工艺的研发,已经陷入了一定的困境当中,技术突破的时间也被进一步拉大,这一度让我们相信,芯片的研发或许真的已经达到了摩尔定律极限。 就在很多芯片厂商处于困惑之中时,就在近日IBM宣布已经成功研制了2nm的芯片,也成功打破了现阶段的摩尔定律极限,芯片的技术迭代肯定会有上限,但至少不会是现在,芯片的技术研发还有着很大的进步空间。 很多人可能会好奇,作为计算机企业的IBM,在很早之前就已经出售了芯片研发部门,为何如今还会具备这样的实力呢?其实真正的原因在于合作上,IBM选对了合作伙伴,三星以及AMD都是其合作伙伴。 虽然早早宣布退出芯片市场,但IBM对于芯片技术的研发却从未中断,多年下来拥有了良好的基础实力,配合上AMD以及三星先进的技术,在一众优秀企业的通力配合之下,终究完成了对于2nm芯片研发的壮举。 若摩尔定律不死,2028年实现1nm的芯片,但之后就是数字的游戏了根据摩尔定律,晶圆管的密度每18个月就会增加一倍,因此性能也就翻了一番。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摩尔定律一直在发展,但到了7nm之后,这种规律就被打破了,比如5nm和3nm的发展速度就会大大降低,这也是为什么摩尔定律已经失效的原因。 然而,比利时的IMEC却公布了一份最新的芯片生产技术路线图,上面写着2036年的0.2nm制程,表明芯片的生产将继续遵循摩尔定律。从2024年到2024年,A14到1.4nm,2028年到1nm,2036年,N3到0.2nm。同时,晶圆管的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从FinFET开始,到了2nm,GAAFET就变成了CFET。 但是,请注意我上方的绿色方块,这是MP金属栅极间距,它是用来表示晶体管密度的。从1nm开始,它的体积就会越来越小,到了1nm的时候,已经达到了16nm,但无论技术如何进步,它的性能都停留在16nm到12nm之间。也就是说,不管是1纳米、0.5纳米、0.2纳米,晶体管的密度都不会有太大的改变。 其实,先前就有科学家说过,到了1nm以后,量子隧道效应就有可能导致半导体的失效,所以1nm以后,这种MP金属栅极间距就没有变化了。这也意味着,下一步的制程将会达到几nm,这和晶体管的密度无关,而是数码游戏,芯片制造商想怎么做就怎么做,而不去考虑MP金属栅极的问题。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摩尔定律一直处于“薛定谔的摩尔定律”状态,在英伟达和英特尔这两个行业巨头的讲话中,更是在“死了”和“没死”之间反复横跳。 摩尔定律是否已经走到尽头,是近10年来一直被讨论的话题。 1965年初,戈登·摩尔(题图人物)表示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元器件数量约18个月便会增加一倍,后在1975年将这一定律修改为单位面积芯片上的晶体管数量每两年能实现翻番。 这便是影响后世至今的“摩尔定律”。 作为半导体行业的“黄金定律”,摩尔定律一直指导着芯片开发。但是随着芯片工艺升级速度的放缓和成本的快速提升,围绕在这一定律身上的争议不断扩大。 面对摩尔定律的“信任危机”,英特尔CEO帕特·基辛格表示,至少在未来十年里,摩尔定律“依然有效”。 而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却表达了截然相反的观点。黄仁勋在一场采访中表示,对于芯片行业来说,以类似成本实现两倍业绩预期已成为过去,蛮力加晶体管的方法和摩尔定律的进步基本上已经走到了尽头,“摩尔定律结束了”。 摩尔定律大家都很熟悉,一句话来概括:每隔18个月,单位面积内晶体管数量翻倍且价格不变。 这条被奉为行业圭臬的定律是由英特尔创始戈登·摩尔在60多年前提出的。 如果把它拆解后可得到两条衍生定律:1、成本减半定律,2、性能翻倍定律,且前置条件是更替节奏必须是每隔18个月。 成本减半很好理解,晶体管数量翻倍但是价格不变,等于每个晶体管的成本每个周期都在下降。 性能翻倍也很好理解,单位面积内晶体管数量翻倍,相当于每颗芯片的性能变得越来越强,毕竟晶体管数量的多少,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颗芯片的算力性能,越多基本等于越强。 当然这个是有前提的,仅适用于逻辑芯片领域,类似模拟,功率,传感器,射频之类不在这个讨论范围内,全世界最好的音频芯片还是4-6英寸的工艺在做,都是30,40年前的工艺,摩尔定律不太适用,但是你能说它落后吗?不,它已经是最好的了。 摩尔定律的发展困境 假如,摩尔定律发展遇到困境了,那么从逻辑上来讲,必然是成本减半和性能翻倍两个结论,以及18个月这个周期,三者约定的条件中,有1-2个因素发展变化导致这个周期节奏被打破了,所以我们说摩尔定律发展遇到困境了。 换言之就是这个节奏玩不动了,或者不按这个节奏走了,所以结论就是摩尔定律被打破了,然后就开始提后摩尔时代这个概念了。这就是摩尔定律无法延续,我们要进入后摩尔时代的说法来源,确实先进工艺也确实快到极限了。 显然成本减半和性能翻倍是一件非常矛盾的事,相当于又要马儿少吃草,又要马儿跑得快,而且更替节奏只有短短的18个月。 芯片禁令实施之后,很多人对于芯片也都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至少是知道了芯片的重要性。芯片的发展是严格遵循摩尔定律的,所谓的摩尔定律其实就是集成电路上可以容纳的晶体管数目每经过18个月就会增加一倍,也就是说,处理器的性能每隔两年就会翻一倍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如今芯片工艺已经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并且已经发展到了5nm甚至是3nm,目前,最先进的芯片5nm工艺掌握在台积电的手中,三星虽然也能够实现量产,但是良品率上却不如台积电。台积电和三星之间也是在明争暗斗,在最新的3nm工艺上下足了功夫。 如果摩尔定律达到极限的话,那么如今的芯片结构体系也会失灵,这对于整个芯片行业来讲,是一个巨大的难题,所以说,目前3nm制程已经几乎接近摩尔定律极限了。眼看着芯片的制程已经达到了物理极限,全球各大芯片厂商将会重新站在同一起跑线,这对于从前相对落后的厂商来讲,其实是一件好事,毕竟如果能够重新站在同一起跑线上,那么就有机会在这个新的时代之中,取得有利的地位。

摩登3娱乐登录地址_高通成三星 Galaxy S23 唯一处理器供应商:Exynos 2300 处理器无法与骁龙 8 Gen 2 芯片竞争 原创

对于三星下一代旗舰 —— Galaxy S23 系列手机,许多用户都十分关注。今年 7 月 9 日,知名分析师郭明錤表示,高通公司将可能成为三星 Galaxy S23 系列的唯一处理器供应商,这主要是因为 Exynos 2300 处理器无法与骁龙 8 Gen 2 芯片竞争。 7 月 28 日,高通宣布与三星加强战略合作。郭明錤在同一天称,在高通 2022 年第三季度财报电话会议记录中,高通表示,“我现在可以说的是,在达成协议之前,我们在 Galaxy S22 上使用率为 75%。你应该考虑到我们在 Galaxy S23 及更新版机型上的情况会更好。” 今日,数码博主 @i 冰宇宙 在社交平台上表示,三星 MX 部门(移动业务部门)希望三星 Galaxy S23 系列手机全部采用高通骁龙处理器,但三星电子想要继续使用一部分 Exynos 芯片。对此,三星手机部门表示不满。 了解到,今年 2 月 9 日,三星发布了 Galaxy S22 / S22+/S22 Ultra 三款旗舰手机,根据市场的不同,三星 Galaxy S22 系列手机搭载骁龙 8 Gen 1 或者 Exynos 2200 处理器。 此前消息显示,三星 Exynos 2300 芯片内部代号为“Quadra”,预计使用 3nm GAA 制程工艺,并拥有最新的 ARM CPU 内核和基于 AMD 新 Radeon GPU 的更新 Xclipse GPU。 今天是苹果iPhone 14系列手机正式开卖的日子,尽管标准版iPhone 14破发了,但是高端的iPhone 14 Pro系列还要加钱买,最高能加到2000到4000元,这样的场景让安卓厂商羡慕不已,因为今年他们的目标还是清库存。 安卓不给力,也导致今年的5G芯片承受压力,接下来能做的就是价格战,来自供应链的消息称Q4季度中,5G SoC芯片的价格还要进一步下滑10%。 华为的麒麟芯片已经绝版,三星的Exynos系列芯片主要是自产自销,目前能供应5G手机芯片的主要是高通及联发科,降价10%对这两家的业绩显然都会产生影响,但是为了清理库存积压,不打价格战是不可能了。 目前安卓阵营依然缺少竞争力强悍甚至对标苹果iPhone 14系列的产品,这让苹果处于不愁卖的境地。 即便存在使用上一代芯片、不支持高刷新率、全系充电速度较慢等问题,但是具有更大屏幕尺寸的Plus机型的推出和 “灵动岛” 等外观的大改变,影像体验的继续提升,以及新的机身配色,将使得消费者对iPhone 14系列的升级会有一个更直观的感受。 尤其全系低储存版本价格不变,很有可能会引发一定的换机热潮,进而继续巩固或提升苹果在中国高端手机市场的优势。 三星推出移动芯片品牌 “Exynos” 后,以中低价手机搭载自家芯片,来扩大自身在移动芯片市场的地位。近日,市场调查企业 omdia 表示,第二季度三星的移动芯片出货量达到 2280 万,创下了其移动移动处理器的销售纪录。 与第一季度相比,三星移动芯片的出货量增加了 53.02%。为了应对逐渐增多的需求,三星电子正在扩大中低价 A 系列手机的移动芯片生产线,比如搭载在 A53、A33 上的中低价芯片 Exynos1080。 据分析,全球高端移动芯片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有所上升,但移动芯片的整体出货量有所下跌。出货量最高的联发科从第一季度的 1.1070 亿减少到第二季度的 1.10 亿,降低了 9.6%;高通的骁龙移动平台的出货量也从 6670 万减少到 6400 万,降低了…

摩登3娱乐怎么样?_数字化技术赋能智慧物流行业高质量发展!

流通体系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随着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目标确立,建设现代流通体系也成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 服务国家建设现代流通体系的战略需要,中国物流集团应时代而生。作为综合物流“国家队”,在成立之初,中国物流集团就深刻认识到,数字化转型是集团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综合性现代物流企业集团”目标的必由之路。使命号召之下,中国物流集团提出“数字优企”的战略方针,构建“物流数字网络”,推进数字平台建设,不断提升业务数字化水平,大力发展智慧物流。 基于此,《英才》采访了中国物流集团副总经理杜波,共同探讨中国物流集团加快数字化转型,建设“数字中国物流”的阶段成果和发展思路。 铁路物资供应链领域,实现了“数字油料”全链条优化,运用大数据开展燃油供应组织优化、消耗分析及用量预测,实时通报铁路发运受阻或迟滞情况,开展远程计量、远程盘点、远程监控、准时调配;完成了“数字钢轨”全寿命打通,串接钢轨产业链生产、供应、焊接、铺设、养护等环节数据资源,强化计划配置、在途跟踪、线上签收,精准把握供应节奏。 跨境物流领域,畅通国际物流循环,一是空运海运系统持续发力,与四大空运平台数据直连,打通国际物流堵点;二是跨境电商平台高效运行,一站式触达客户,与中小微企业跨境出口业务共发展;三是“粤港跨境通”平台快速上线,打通水路接驳环节全链条,“陆转水”效率提升70%。 在数智物流建设方面,苏宁易购物流推动各环节数字化管理实现物流全链路的透明化,并通过提升算法应用推动运营流程变革。上线数字孪生平台一比一全流程仿真业务场景,提高实际运营的精准效率,结合数据赋能管理平台提升决策的智能化程度,找出最优策略。 星图运输管理系统由苏宁易购物流仓配产研团队打造,是一款数字驱动经营分析的运输管理平台,支持运输作业全流程履约可视化,实现发、运、分、转的一体化作业联动,并增加对账工具打通财务结算功能。 系统正式上线后,覆盖了对干支线运输、市内网点调拨、门店补货配送等运输作业场景的系统化支持,在运输管理环节实现管理模式和技术应用的双重创新。据测算,系统投入使用后优化多条运输线路平均配送时效提升约22%,整体装载率提升约17%。星图系统打造的数字化管理平台,结合仓储网络信息实现了全链路信息化支撑,推动全链路数字化升级。 作为智慧物流的探索者,星图运输管理系统是苏宁易购物流在智慧物流应用的一个缩影,苏宁易购物流经历了从标准化、信息化、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发展,目前正朝着以数字化全面驱动的第六代智慧物流系统发展,以5G融合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型信息通信技术,在全国超级云仓群广泛应用。 传统供应链模式下的物流服务项目单一、运输过程粗放、信息严重不对成等痛点,逐渐成为束缚企业由大做强的“枷锁”。一大批基于新兴数字技术的智慧物流供应链场景应用纷纷涌现。数字技术赋能物流供应链发展,关键是要帮助企业解决物流供应链“可见”、“可控”、“可信”等三类问题。 “可见”:指帮助解决运输不透明、上下游协同效率低等问题,这里可以借助物联网技术增强货物感知能力; “可控”:这里指辅助物流供应链过程管控、企业智能决策等问题,可以依靠大数据技术辅助智能决策,依靠人工智能、自动化等技术降本增效,对物流全过程提供精细化管理; “可信”:指解决物流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互信建立难、信息共享程度低等问题。 数字科技赋能物流供应链发展,其核心逻辑在于利用数字技术有效串联真实业务数据和构建业务经营模型。通过数字技术将特定场景下的业务模式转化成基础数据要素,然后对数据进行处理、整合和分析,并最终赋能该场景下的业务经营活动。未来随着数字技术与供应链场景的更加深度融合,企业物流供应链管理决策将会变得更加智慧、透明、高效,供应链成本也将会进一步降低。

摩登3登录网站_新车丨万事俱备,全新北汽绅宝D50成为爆款“只欠东风”

当你开着车爬过一个小山头后,眼前突然呈现一片旷世美景,此时此刻如果有一首李宗盛的《山丘》飘进耳朵就堪称完美了。然而,对于大多数车子来讲,想要实现这个想法必须事先在多媒体系统中保存这首歌曲,同时还得在行驶过程中用手不断的点击、拖拽,最后才能实现自己的想法。看的出来,无论是安全性还是方便程度,这种交互方式都有着很大的缺陷,尤其是随着90/95后逐渐成为汽车消费市场的主力,如此糟糕体验势必会影响其购买积极性。当然,痛点总是要有人去打破的,北汽绅宝全新D50就有着这样一套革命性的解决方案——“绅宝你好”智能语音交互系统。在这台车身上,嘴巴正式代替手指发号施令,你所有想实现的操作比如说:看天气、查股票、导航、娱乐等等只需动动嘴就可以完成,堪称移动的苹果Siri。 颜智双全,全新绅宝D50直戳用户G点 上述场景就是笔者在全新绅宝D50新品体验季上的真实体验,而活动地点选择在了深圳这座科技之城,可以看出北汽绅宝对这款全新车型在智能交互上寄予的厚望。 诚然,一整天试驾下来,全新绅宝D50的智能语音系统也的确给人出色的感觉,无论是识别速度、识别范围以及系统响应的灵敏度,都堪称该级别车型的优秀水平,即便是同车随行普通话说的不是特别标准的广东媒体老师,依然能如砍瓜切菜般给出精确回答。 与此同时,全新绅宝D50全新设计的外观和内饰也是一大看点,尤其是本次试驾的红色车型,在深圳蓝天碧海的衬托下分外妖娆,颇有些马自达车型的魂动感,在鹏城街头时不时引起吃瓜群众们的围观。 深入了解才知道,全新绅宝D50的设计语言源自概念车OFFSPACE D70,由意大利设计大师罗威亲自操刀。前脸飞行感十足的“北”字形通过两侧宽大的镀铬条不断延伸出去,与凌厉的大灯上沿线融合一体,颇有吞鲸之势。而侧身处,车身穹顶到尾部是一个别具特色的溜背设计,毫厘之间仿佛时刻上演着一场光影雕塑艺术,工匠雕刻于镜面之上极富灵韵之美。同时,一条腰线从头贯穿至尾灯,整个侧面的比例很协调。 而对于这款车的内饰,则是将这份精致感延续下去。坐进这台车内,会发现极具家族风格的北字”出风口,黑色内饰中嵌入动感的碳纤维式设计,不仅漂亮而且很具有自己的风格,尤其是悬浮式中控屏、游艇档把、液晶仪表盘等装备,将全新绅宝D50的整车气质很好的体现出来。 在动态驾驶上,1.5L+CVT的组合摆明了其家用车的目的,如果你不是弹射起步的暴力驾驶者的话,这台车应付日常驾驶没有问题。在此需要指出的是其悬架的调教有点意思,开起来有些许德系的味道,整体表现十分的平稳,过减速带也不发虚,给人很踏实的感觉。 跃跃欲试,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由内到外,由静到动,一整天的亲密接触后,能够很明显的看出:在产品力的塑造上,全新绅宝D50的思路十分的清晰,那就是以90/95后的用车需求为出发点,着力将高颜值、高舒适度和高智能三个优势做到极致,并且将此三点作为全新绅宝D50的竞争优势来与竞品做区分。 实际上,随着汽车行业从产品导向时代全面转变为消费者导向时代,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占据一切入口的当下,北汽绅宝全新D50的推出可谓恰逢其时,在全面满足年轻消费者需求的同时,又填补了轿车市场智能互联车型数量偏少的尴尬情况,更能将先入为主优势发挥到最大程度。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就中国品牌当下的表现来看,毫不客气的讲,相比于其他厂商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发展思路,北汽绅宝的发展要更加健康,轿车+SUV两条产品线齐发力,这一点在中国品牌中实属难得。 实际上,对于这款全新绅宝D50来讲,在本次体验活动之前,早已进行了严格的高温、高寒、高海拔测试,俗称汽车界的铁人三项。无论是在破损路面、砂石地以及涉水路面行驶,观察这个车的异响、底盘回馈,还是在高温、高沙尘环境下的极限挑战,测试车辆的空调、密封等效果, 都体现出北汽绅宝严谨的做事态度,把所有的问题在上市前全部解决,交给消费者的质量过硬的产品。 正所谓,天时地利人和是一款爆品所具备的三个因素,缺一不可,时下的全新绅宝D50在天时地利上已经做到了完美,如今剩下的就是价格这一因素了,能否给出一个亲民的售价也成为万众关注的焦点。 不过,参考北汽绅宝之前的多款车型,消费者的担忧似乎有些多余,而笔者在与北汽的领导交谈时,“价格肯定会让消费者满意,同时还会有惊喜”这句话被多次提到过。看的出来,万事俱备的全新绅宝D50就等着11月份的上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