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登3登录网站_360开始造车:官方这样回应

日前,据媒体报道,360公司将领投哪吒汽车D轮融资,并成为第三大股东。这也意味着,360正式进军造车行业。 该人士透露,目前哪吒汽车已经收到360发出的投资意向书,但具体金额未知。该项目双方已经接触近3个月,周鸿祎也曾到哪吒汽车工厂调研并体验产品。 对此,4月27日凌晨,针对“360进军造车”一事,360公司深夜回应称, 以下为360公司回应: 今晚有关媒体发布360投资哪吒汽车的合作,仅为360投资布局新能源智能汽车领域的意向之一,现阶段涉及的意向书不具备法律约束力,360在智能电动汽车相关领域还在不断学习研究,各种合作都会积极推动,保持开放性。 值得一提的是,在4月19日开幕的上海车展,360创始人周鸿祎也低调现身哪吒汽车展台,周鸿祎的出现,也为360造车,和与哪吒汽车进行“牵手”,给出了一个不错的前期铺垫。 据了解,360筹划造车已有一段时间,正在和合作伙伴哪吒汽车进行最后的敲定。360早已在2020年年初,将造车事宜提上议事日程,现在该项目组约有10名人员。 并且,360在入场前便目标明确,不考虑传统汽车品牌,而是选择新的造车势力作为合作对象。 在调研过高合、天际、零跑、哪吒和奇点等新势力汽车品牌后,360最终选择了哪吒汽车,主要原因是后者的产品定位更亲民,较为符合360的期望值。 资料显示,哪吒汽车是浙江合众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旗下的汽车品牌,合众汽车成立于2014年,2018年2月,合众创始人张勇正式创立哪吒。 目前,哪吒旗下共有3款量产车型,分别为哪吒NO1(6.68-13.98万元)、哪吒V(5.99-12.08万元)、哪吒U(9.98-19.98万元),车型覆盖小型、紧凑型SUV,主要定位为年轻消费群体。 虽然在造车新势力群体中,哪吒汽车的名气不如小鹏、蔚来、理想等新势力三强, 目前,网络公开数据显示,哪吒汽车已经完成了5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超过70亿元。而在即将开始的D轮融资,由360战略领投,虽然官方未透露具体融资金额,但有媒体报道,D轮融资额约为30亿元,届时,360将会成为哪吒汽车的第三大股东。

摩登3注册平台官网_Vishay推出扩展温度范围的室外用红外传感器模块

宾夕法尼亚、MALVERN — 2021年4月26日 — 日前,Vishay Intertechnology, Inc. 宣布,其Heimdall封装的TSSP77038红外(IR)传感器模块新增扩展温度“E”选项的装置—TSSP77038ETR。Vishay Semiconductors TSSP77038ETR 储存温度扩展至-40 °C~+110 °C,工作温度扩展至-30 °C~+85 °C,专门满足户外应用的特殊要求。 标准封装红外传感器模块储存温度和工作温度仅为-25 °C~+85 °C。TSSP77038ETR采用牢固的Heimdall封装设计,可在更宽的温度范围下工作,适合用于阳光直射和温度大幅变化的应用,包括车库门光栅系统、门锁以及包装和垃圾箱传感器。 与Vishay的TSAL6200红外发射管配合使用,50 mA正向电流下,TSSP77038ETR检测距离达8 m。该装置适合探测物体距离,可用于玩具、遥控飞机和机器人,还可用作反射式传感器,用于干手机、毛巾或肥皂盒、自动水龙头、卫生间、自动售货机落物探测以及安全门和宠物出入门。 传感器模块可接收峰值波长为940 nm的发射器的红外脉冲,工作电压2.5 V~5.5 V,供电电流低至0.7 mA,对38 kHz载波频率敏感。器件对电源电压纹波噪声不敏感,可屏蔽EMI,日光滤光片可抑制可见光。传感器模块符合RoHS和Vishay绿色标准,无卤素。 TSSP77038ETR现可提供样品并已实现量产,供货周期为8周。

摩登3咨询:_贸泽携手Xilinx推出全新电子书 ,深入挖掘单芯片自适应无线电平台优势

2021年4月26日 – 专注于引入新品并提供海量库存的电子元器件分销商贸泽电子 (Mouser Electronics) 与Xilinx联手推出了一本全新电子书Programmable Single-Chip Adaptable Radio Platform(可编程单芯片自适应无线电平台)。这本电子书重点介绍了对自适应计算解决方案的需求以及所需的技术创新,来自贸泽和Xilinx 的专业工程师提供了一系列文章和视频,详细介绍了自适应计算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产品和平台整合到互联的智能物联网 (IoT),而对计算解决方案需求的日益提高也加快了这一进程。今天的计算技术必须是动态的、灵活的、自适应的,能够在云端和边缘实现创新。射频片上系统 (RFSoC) 解决方案将在未来的计算领域发挥关键作用,支持端到端5G移动网络架构、自适应雷达技术以及可编程航空航天和国防应用。 Programmable Single-Chip Adaptable Radio Platform中列出了十多款Xilinx先进产品的链接和订购信息,以及精选解决方案的嵌入式视频。本电子书重点介绍了Xilinx Zync® UltraScale+™ RFSoC,一个可扩展至完全支持6GHz以下频段的单芯片自适应无线电平台。此高性能RFSoC支持雷达、5G和卫星通信等RF无线解决方案所需的低功耗、高性能等特性。Zynq UltraScale+ RFSoC ZCU111评估套件旨在评估UltraScale+ ZCU28DR器件,并提供全面的射频模数信号链原型平台。

摩登3咨询:_龙芯平板电脑,它来了!

当前,自主创新技术在关键核心硬件设备中的使用占比不断提高,“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努力在关键领域实现自主好用,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已成为产业共识。在此背景下,自主创新的大潮也漫延到了国产加固平板电脑领域,在这个长期由国外芯片统治的市场中,基于行业客户需求,龙芯中科推出了工业级自主平板加固电脑,集自主性、安全性,便携性、多功能于一身,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款产品级解决方案。 龙芯加固平板电脑基于龙芯2K1000 处理器研发设计,支持LoongOS、Loongnix、Debian、麒麟、UOS和新支点等多种操作系统平台。该终端方案主要元器件内循环供应率高,包含 CPU、内存、NAND FLASH 等,并提供丰富的扩展接口。 该解决方案在设计中,充分融入了户外环境使用需求,具有防摔、防尘、防水三防功能。根据安全性用途,在板卡内部还可增加加解密安全模块。因此,该方案不仅可用于工业巡检、户外勘探、出警办公等移动工作场景,还可服务政府部门安全会议等场景。 以日常工业巡检场景为例,巡检人员不仅需要根据设备的位置来回移动,还需要电脑连接各种检测传感器。此时,可手持的龙芯加固平板电脑利用自身丰富的接口可辅助巡检人员便捷地完成工作。而在油气勘探、地质研究等工作场景中,勘探人员需经常置身于荒漠、高山地等多种环境中采集数据,同时还要抵御风沙、雨水、极高/低温的侵扰。这个时候,信息化设备的可携带性,在极端条件下的三防以及耐高低温等性,决定着采集工作的完成质量。龙芯加固平板电脑采用严苛的工业级标准打造,可为工作人员的户外工作保驾护航。 龙芯加固平板电脑配置信息 处理器 龙芯2K1000 操作系统 中标麒麟V5 内存 2G,最大支持4G,DDR3 屏幕 触摸屏,1280 x 800 存储 SSD,64GB,(M.2接口,可自行拓展) 对外接口 100M/1000M RJ45 x 2(双网路接口) 视频接口 HDMI x 1 USB 接口 Micro USB x 1; USB type A 2.0 x 2 音频 3.5mm 耳机接口; 外放扬声器 电源 12V/1A DC 尺寸 (长宽厚)264 x 185 x 29 (mm) 重量 2800g 作为一款定位于工业级的产品,该平板电脑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其内部的主控芯片–龙芯2K1000。 作为一款自主设计并打造的芯片,龙芯2K1000一如其他龙芯芯片一样,强调自主创新。概括来说,它有“三个完全自主”,即芯片中所有的核心模块均完全自主设计,所有电路设计核心源代码均为龙芯团队从零开始完全自主编写,整个芯片的电路版图均为龙芯团队完全自主设计。凭借着过硬的自主性以及可控性,自问世以来它被选为网络安全领域的双核处理器芯片,捍卫着网络数据传输的安全。 同时,龙芯2K1000处理器在设计之初,便采用了可扩展,多功能的策略,片内集成了GPU、显示控制器(支持双路 DVO 显示)、音频HDA/I2S 接口、2个RGMII千兆网接口、2 个局域网CAN 控制器、 VPU解码器、 CAMERA 接口控制器、温度传感器(仅工业级产品)、动态功耗控制模块、PCIE 2.0接口等。作为移动智能终端芯片,面对复杂多变的应用需求,其当仁不让。因此,龙芯2K1000还可被应用于电力、轨交、车载、工控等领域,助力我国“新基建”的发展。 该平板电脑产品是龙芯基于自主创新技术积累,以及行业应用需求的一次综合性尝试。龙芯中科将不断汲取用户反馈,调整优化此解决方案,力求将自主创新能力和资源充分下沉到市场,推进自主芯安全,赋能移动新生态,欢迎有意者与龙芯联系,洽谈合作!

摩登3平台首页_胡伟武做客央视《对话》节目,讲述攀登芯片珠穆朗玛峰的自主创新之路

“CPU这个事情大家对它寄予了太多的感情,要是想把整个自主体系做起来,这条路是难走一些,但是如果走通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好处是最大的。”–胡伟武 2021年3月27日,龙芯中科董事长胡伟武做客CCTV-2央视财经频道《对话》栏目–IT创新练兵场,纵论自主CPU的发展之路!同时他与统信软件总经理刘闻欢,就中国自主信息产业建设中“缺芯少魂”,打造世界IT“第三极”等话题展开精彩讨论。 以下为本期节目的完整视频及精彩看点 01、CPU和芯片是什么关系?芯片中最难的是什么? 胡伟武:通用CPU芯片的研发,我管它叫作芯片里面的珠穆朗玛峰,可以说最难,没有之一。 芯片有好多种,有些是简单的,比如控制LED的芯片,最难的就是我们所说的通用CPU芯片,我管它叫作芯片里面的珠穆朗玛峰,可以说最难,没有之一。CPU可以简单理解为运算器+控制器,是计算机里面最核心部分;上世纪80年代之前,那个时代的计算机由IBM主导,十几个机柜或几十个机柜是一个CPU。从上世纪80、90年代之后英特尔主导,那时候CPU体现为一个芯片;再后来,手机移动互联时代ARM主导,CPU就体现为IP了,可以体现为一些源代码,或者直接可以用来生产芯片的一些版图。 02、我们中国为什么要打造自主CPU?什么才算是自主? 胡伟武:自主CPU关乎国家安全,涉及到产业发展。“自主”关乎到产业主导权和利润在谁手里,涉及到自主体系建设的三个环节。 一个是关乎国家安全,软件后门攻击一个国家的例子很多。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说法,在别人的地基上盖房子,再大,再漂亮,也经不起风雨,甚至会不堪一击。第二个是涉及到产业发展。2017年的时候,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平均利润率是5.4%,中国工业平均利润是6.5%,我们的IT产业虽然大,但是基础不强。(数据来源自网络) 外延就是说这个产业什么时候升级,这个产品怎么升级我得自己说了算,我不一定什么都自己做。从外延上看,它就是产业的主导权和利润,在我手里。从内涵上来说,一个产业体系分为三个环节。第一个是基于自主IP核的芯片设计。第二个是基于自主指令系统的软件生态。第三个是基于自主材料和设备的生产工艺。 刘闻欢:自主有三个含义。能力自主,发展自主和生态自主。 第一是能力自主,我是否具备这样能力去做这样产品和技术的研发。第二个自主是发展自主,就是说我们不管硬件也好还是软件也好,往哪个方向发展,用什么样的技术架构,这是我们自己能说了算的。第三个是生态自主,以前的发展中,别人已经构建好的生态,他是可以把你拦在外面,就像现在华为遇到的问题,谷歌说,我不让你使用GMS一个组件,华为做的产品就进入不了谷歌的生态。 03、我们的第三套独立生态体系预计何时能建成? 胡伟武:我相信再有10年,第三套生态体系应该能初步建成。 龙芯是从2000年开始筹备,2001年开始正式成立课题组,经过20年的努力,我们基本完成了技术补课,龙芯最新的CPU已经逼近市场主流产品。另外操作系统,刘总他们做的操作系统也是在百万套的应用中趋于成熟了。但是产业生态和应用生态很缺乏。我相信我们再有10年,应该能把第三套生态体系建立起来。 04、我们的自主发展,是如何突破Wintel和AA体系封锁的? 胡伟武:自主的发展模式需采用“市场带技术”模式。 我们从对安全的程度要求比较高,同时应用比较固定和单一的这个地方入手。我们在一定市场的带动下,会带动我们的技术平台不断进步。比如龙芯在“十三五”期间(CPU)性能提高十倍,市场带动起来了。迟早有一天,在一定的体制内市场或者一定的固定市场带动下,我们可以走向开放市场竞争。 05、自主技术在市场化过程中,该如何充分对接市场需求? 胡伟武:对我来说,难的是定义芯片,而不是做芯片。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技术是难点,但更难的是对市场需求的理解,这是一个需要探索和试错的过程。我们一定要认识到市场比技术难,一般技术人员都觉得自己很牛,瞧不起市场人员,瞧不起市场。对我来说,难的是定义芯片,而不是做芯片。我将这个芯片定义好了,我就能卖出去赚钱,定义不好,技术水平再高,都做不好。 06、为什么中国人对CPU“爱之深,恨之切”? 胡伟武:自主体系之路虽难走,但走通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好处是最大的。 对于CPU这件事情,大家永远是有疑虑的,因为CPU这个事情太挑动中国人民的感情了。为什么能够坚持的问题,我觉得还是初心的问题,我最近把它总结为龙芯为谁做龙芯,如果是为了自己赚钱、上市、卖股票,那龙芯不会这么做,至少不做体系,或者指令系统用ARM的,那个芯片就能卖了。但是你要是把整个自主体系做起来会辛苦一点,这条路是难走一些的,但是如果走通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好处是最大的。 胡伟武:我们应该培养中小学生从Windows平台转移到国产教育平台,培养高校学生从怎么用计算机,转移到怎么造计算机。 我们中国现在信息化教育有两个痛点必须改掉,一个是整个中小学的信息化课程,就是微软培训班。第二个,高校计算机专业都在教学生怎么用计算机,不教学生怎么造计算机。我们正在努力改变。像2021年,几十个学校,几百个教室,会用龙芯的电脑和课程来教学。中小学信息化课程考试的内容如果改掉了,这个东西就扭过来了。所以这个是技术链、产业链、政策链一起动的,不能光靠技术,也不能光靠产业,肯定三链协同,才能把这个事情做好。

摩登3测速登陆_英特尔宋继强:摩尔定律是一面旗帜,异构集成是推动其发展的重要方式

图注: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院长宋继强 2021年4月24日,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院长宋继强受邀参加了由中国工程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创办的信息与电子工程前沿论坛,发表了主题为《全景透视英特尔异构计算技术》的报告,内容覆盖英特尔在产品级先进的异构集成技术以及研究院正在探索的前沿技术。宋继强表示,目前已经不太可能仅通过CMOS晶体管微缩的形式推动摩尔定律的发展,摩尔定律实际上已经成为产业的一面旗帜,而异构集成是推动摩尔定律继续发展的重要方式。 为此,英特尔一直在驱动转型。早在2015年,英特尔洞察到了数据发生的颠覆性变化,并在2017年正式开始以数据为中心的转型。通过自身的技术累积以及系列收购,英特尔已经从一家CPU的公司转型为包含多种计算架构XPU的公司,并在此基础上推出了适配的软件,并构建相应的生态,引领异构计算的发展。 在今年3月份,英特尔新任CEO帕特·基辛格宣布英特尔将从传统的IDM升级至IDM2.0的战略,增加制造业务比重,服务全球客户。宋继强在此次演讲中表示,英特尔之所以能够实现XPU以及IDM2.0,其六大底层的核心技术以及分解技术起到了关键的作用。除此之外,宋继强也介绍了英特尔正在大力推进的前沿计算研究,为更快、更高能效比的计算未来奠定了重要基础。 异构计算的基础:六大技术支柱 根据宋继强介绍,英特尔六大技术支柱中,制程和封装、架构是英特尔“Tick-tock”模式最基础也是最根本的能力。在此之上,英特尔也提供先进的内存以及多种范围的互连技术。除硬件之外,英特尔的软件能力也是释放硬件性能至关重要的一环。最后,英特尔还拥有贯穿全程的安全技术,确保整个系统更加安全。 宋继强在此次演讲中特别介绍了英特尔在异构集成领域一种创新性的方法,即将单节点芯片分解为多节点异构集成。这种方法是将带有不同属性的计算晶片(Compute Die),如CPU晶片或GPU晶片,以及一些不同功能的IO做成Chiplet,再将这些Chiplet通过英特尔先进的封装技术按需进行组合,可以快速实现目标芯片,灵活性强,同时减少了测试以及系统验证时间,效率极高。 要实现这样的操作,封装技术是至关重要的一环。目前英特尔封装技术领先业界,EMIB、3D Foveros已经运用在产品中,CO-EMIB、ODI拥有一些开放标准,推动产业实现更多规模化地生产制造。在去年的“架构日”上,英特尔还率先推出了混合结合(Hybrid Bonding)封装技术,这项新技术能够加速实现10微米及以下的凸点间距,提供更高的互连密度、带宽和更低的功率。同时,英特尔在硬件产品领域的积累也是实现这种分解设计的必要基础。宋继强表示,英特尔产品覆盖从物联网到云端、通讯,而整个通讯中从基站到核心网的产品都有,这些性能都可以成为实现Chiplet的重要资源,从而让芯片拥有更强大的能力。 除了在硬件层面的异构,英特尔特别强调软件对于异构计算的重要性。在将不同硬件集成到一起之后,如果不能通过软件进行调优和优化,性能无法达到要求。宋继强举了一个例子,在经过软件优化后,英特尔最新的异构计算硬件所实现的性能是此前没有软件优化性能的200倍。因此,软件是释放异构计算性能的重要一环。 为此,早在2019年年底,英特尔就推出了开源的跨架构编程模型oneAPI, 致力于解决异构计算痛点,帮助软件人员可以在不同计算架构上通过统一语言进行编程。英特尔oneAPI是一个开源系统,目前已经有40多家企业、大学机构宣布支持oneAPI,其中包括微软、谷歌等,成为一股重要的生态力量。 英特尔同时也着眼于未来,在颠覆性计算领域投入巨大,并取得了瞩目的成果。宋继强在此次演讲中也重点介绍了英特尔在神经拟态计算(类脑计算)和量子计算的最新研究成果。 神经拟态计算模拟的是大脑的计算模式,包含很多并行计算和异步计算,不需要提前进行数据训练,可以在工作的过程中自我进行学习,大幅提升效率和能耗。英特尔已经推出了神经拟态计算基础芯片Loihi,拥有128个核,每个核里面可以去模拟1000个神经元,每个神经元又可以跟1000个另外的神经元构建联系,就是所谓的突触。宋继强表示,Loihi可以构造出13万个神经元,1.3亿个突触,支持自学习,内部是异步网络,而且没有浮点运算,没有乘加器,和现在深度神经网络加速器完全不同,同时它深度整合了计算和存储。 图注: Loihi芯片架构 英特尔还推出了由768个Loihi组成的神经拟态计算系统Pohoiki Spring,拥有1亿个神经元,相当于一个小仓鼠的大脑。神经拟态计算的实际应用需要由更多合作伙伴来探索,英特尔也成立了神经拟态计算社区,推动神经拟态计算落地。 量子计算已经成为全球科技领域关注的焦点,英特尔在其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是唯一一家推动量子实用性的厂商。据宋继强介绍,要想真正实现量子计算商业化使用,必须要进行全栈式的考量。在硬件上,英特尔独创的硅自旋量子位契合了英特尔在半导体领域的优势,并提高了量子计算运行的温度,为以后规模化发展奠定了基础。芯片商业化的必要步骤之一是测试,英特尔的量子低温探测仪,就是为硅自旋量子位建立的一条300mm的大容量制造和测试线。 仅有硬件还不够,量子计算需要通过一套控制系统,让芯片对软件暴露出一个可控制的操作界面也很重要。英特尔为此推出了代号为“Horse Ridge”的低温控制芯片,实现了对多个量子位的控制,可以实现更大的量子系统扩展。 作为领先的半导体公司,英特尔始终致力于为全世界计算提供重要基石。不仅前瞻性地布局异构计算,引领异构计算发展,同时着眼于未来,为更复杂、要求更高的计算需求提供解决方案。在全球化数字变革加速之际,英特尔的计算创新将成为浓墨重彩的一笔。

摩登3测试路线_具有保护功能、适用于过程控制模拟输出 的精密、稳健解决方案

工业过程需要对执行器进行精准而稳健的控制,以便管理流量、温度和压力等过程参数。精密模拟输出模块,即所谓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或分布式控制系统(DCS),可产生用于控制此类执行器的电压或电流输出。这些模块需要在恶劣的工业环境中提供稳定、可靠、精确的输出。 ADI公司的单通道16位I/V输出DACAD5423和过压保护SPST开关ADG5401F的组合,符合此类控制需求,能够满足模拟输出模块的要求。 精密 精密是AD5423的一个主要特性。在电压输出模式下,25°C时的TUE低至±0.01%(整个温度范围为±0.05%),典型输出漂移为0.35 ppm FSR/°C。在电流输出模式下,25°C时的TUE也是±0.01%,典型输出漂移为2 ppm FSR/°C。所有输出模式下的差分非线性(DNL)为±1 LSB,保证单调性。 精密开关ADG5401F的导通电阻(RON)为6Ω,集成了辅助反馈通道,用于将通道IOUT/VOUT连接至AD5423的+VSENSE输入,这样就消除了任何与ADG5401F导通电阻变化相关的误差。ADG5401F在整个温度范围内的最大导通漏电流为40 nA。对于16位4 mA至20 mA电流输出DAC,此漏电流不足1 LSB,输出信号链的精度不受影响,动态范围可最大化。 稳健 ADG5401F过压保护SPST开关用在AD5423 DAC的模拟输出上,在通电和无电状态下均能提供过压保护。ADG5401F的源极(S)和源反馈(SFB)引脚可承受最高±60 V的过压。 这将保护精密模拟输出节点不会因为系统掉电、接线错误、电源时序等问题而损坏。图1详细显示了模拟输出模块中应如何连接AD5423和ADG5401F。 图1.AD5423和ADG5401F配置 ADG5401F电源设置过压故障阈值,如果源极引脚(S或SFB)上的电压超过ADG5401F电源电压,则认为发生故障,主开关通道和辅助反馈通道将自动断开。 当开关通道在故障期间断开时,任何大的故障电流都会被禁止流回DAC输出和系统电源。在过压事件期间没有大的故障电流流动,因此系统功耗不再受故障功耗约束,系统电源所需的设计工作量得以减少。ADG5401F允许系统移除输出信号路径中的限流电阻,该电阻在某些应用中可能引起负载裕量问题。 ADG5401F集成一个防开环开关。如果VOUT/IOUT节点遭受过压信号,ADG5401F将启动过压保护模式,主通道和辅助反馈通道开关均会断开。与此同时,内部防开环开关(D和DFB之间的内部连接)将闭合。该防开环开关使DAC输出反馈环路保持完整,并防止DAC将输出钳位到电源轨。 为实现高压瞬变保护,例如IEC 61000-4-2 ESD、IEC 61000-4-4电快速瞬变脉冲群(EFT)和IEC 61000-4-5浪涌,应使用分立电阻和瞬变电压抑制(TVS)器件实施类似图2所示的电路。将电阻放在系统的反馈环路内,使电阻不会给系统输出增加任何误差。 图2.ADG5401F电路图 表1.高压瞬变保护 诊断 AD5423内置一个12位内部诊断ADC,可以提供关于用户可选输入(例如电源、地、内部裸片温度和基准电压源)的诊断信息。 片内诊断寄存器包含用于指示各种故障情况的标志,以及因为任何故障而触发的FAULT引脚。电压输出模式下会监视短路检测,电流输出模式下会监视开路检测。AD5423还提供循环冗余校验(CRC),可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校验;如果当前数据包看起来不正确,则触发FAULT引脚。它还提供温度监控功能,如果芯片温度超过设定的限值,就会记录故障。 图3.AD5423功能框图 AD5423和ADG5401F相互配合,共同提供工业过程应用所需的精密性和稳健性。AD5423的16位I/V输出可提供现代模拟输出模块所需的精确控制信号,而ADG5401F则能保持该精度,并在恶劣环境中提供强大的保护以防止外部影响造成系统失效或者精度降低。

摩登3内部554258_Cadence 推出全新 DSP面向高端应用和始终在线应用,扩展广受欢迎的 Tensilica Vision 和 AI DSP IP 产品系列

中国上海,2021 年 4 月 23 日——楷登电子(美国 Cadence 公司)今日宣布,现已扩展其广受欢迎的 Tensilica® Vision DSP 产品系列,面向嵌入式视觉和 AI 应用推出两款全新的 DSP IP 处理器。与前一代产品 Tensilica Vision Q7 DSP 相比,旗舰 Cadence® Tensilica Vision Q8 DSP 具备业界领先的每秒 3.8 万亿次操作算力(TOPS),可为汽车和移动市场中的高端视觉应用和成像应用提供双倍的性能、内存带宽和能量效率。而 Tensilica Vision P1 DSP 则是针对消费市场中的始终在线(Always-on)应用和智能传感器应用进行了优化,提供了一种非常节能的解决方案。 客户对 Vision Q8 和 Vision P1 DSP 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目前正在进行多项评估。新推出的 DSP 产品完善了 Cadence 成熟的视觉和 AI DSP 产品组合,通过一流的技术为客户提供更高的设计灵活性。有关更多信息,请访问 www.cadence.com/go/VisionQ8P1。 Vision Q8 和 Vision P1 DSP 基于现有 Tensilica Vision DSP 中类似的 SIMD 和 VLIW 架构,其特点在于具有 N 路编程模型。该模型保留了软件兼容性,可轻松从具有不同 SIMD 宽度的上一代 Tensilica Vision DSP 中进行软件移植。与 Tensilica Vision DSP 系列的其他产品一样,Vision Q8 和 Vision P1 DSP 也支持 Tensilica 指令扩展 (TIE) 语言,因此客户可以定制指令集。两款 DSP 还支持面向神经网络的 Xtensa® Neural Network Compiler (XNNC) 和 Android Neural Networks API (NNAPI)。此外,新产品还支持面向计算机视觉和成像应用的 1700 多个基于 OpenCV 的视觉库功能、OpenCL 和 Halide 编译器。两款产品均已通过 ASIL 认证,硬件随机故障认证为 ASIL-B,系统性故障认证为 ASIL-D ,非常适合用于汽车行业。 第七代 Tensilica Vision Q8 DSP 还具备以下特性和功能: ·…

摩登3注册开户_软件bug!特斯拉“刹车失灵”原来是因为它!

前几日,上海国际车展一女车主“车顶维权”持续发酵,事件引发各界媒体甚至国家层面发声,21ic中国电子网也曾发文《特斯拉“车顶维权”车主行政拘留五日!》披露此次事件。 由此,也引发了社会“刹车失灵”的深层原因的讨论。最近,一则视频被广泛转载,疑似“刹车失灵”系软件bug。 该视频由抖音著名车主维权主播FM107城市之声主持人晓北发出(抖音号:107xiaobei),期间她播放了一段车主与特斯拉工作人员鉴定期间的录音。 录音中,特斯拉工作人员表示:“你的那个车辆,昨天晚上我们通过看数据呢,确认它是软件的问题,导致偶发性的故障。您的刹车没有失灵,只是助力泵没有工作而已。” 视频中,晓北强调:“你亲妈开这台车、你爸开这台车、你带着老婆孩子开这台车在高速上行驶的时候,你的脚踩不下去刹车,你告诉我这叫而已?” 目前来说,官方并未披露特斯拉软件存在bug,该段录音也未得到确凿证实。 资料图:抖音晓北-城市私家车 无独有偶,一位MODEL 3车主也发出过类似的分析表示,特斯拉“刹车失灵”的根本原因不在硬件,而是在软件,因此特斯拉每次都毫无畏惧地要求第三方检测。 他简单解释表示,博世的这套刹车本身是有备用方案以避免完全失去制动力,特斯拉将这套系统接入电传控信号的时候明显出现了bug,导致某些情况刹车系统电子信号出现错误,导致刹车助力泵压力过小,所以人类的腿力很难刹住将近2吨重的车辆。 根据他的介绍,这时候抬起脚重新踩下刹车就可以了,不过紧急情况下本能反应很难冷静地重新踩刹车,基本都会踩住不放。 虽然这些问题仍然未被官方证实,但“刹车失灵”和“车辆失控”既然是事实,软件bug的排查也应成为特斯拉重点关注的方向。 资料图:Model 3一车主帖子 昨日,特斯拉在未经车主允许情况下,公布了事故前一分钟数据,并宣称制动系统正常介入并降低车速。 从表面数据上来看,车速从118.5千米每小时降低到48.5千米每小时,制动生效了。而车主的45.9bar、92.7bar、140.7bar刹车力度的确非常大,加上车辆超过40次踩下制动踏板记录和超速情况,这些数据处处指责着车主的操作。 不过,微博著名大V科技新一则计算表示,按照这个数据来计算刹车距离,其实刹车的确有问题,但是这又是特斯拉自己公开的数据,总感觉特斯拉不会公开对自己不利的数据,不知道到底出错在哪里? 令人耐人寻味的是,特斯拉似乎为了尽快摆脱舆论的旋涡,公开这些数据时并未经过任何联系和同意。根据维权车主丈夫李先生描述,在特斯拉将车辆发生事故前一分钟的数据公布于众前,从未与张某的家属取得过联系。 李先生表示,一方面他不认可特斯拉出示的这份数据,另一方面行车数据系个人财产和隐私,无法接受未经车主允许公布给媒体和大众的行为。 不过李先生的这次发言,引发了舆论反转。网友认为:“你自己搞成了公共事件,那社会公众都有知情权。” 中汽协方面对此回应称,安全永远是汽车产品的核心要素,建议强化对智能汽车的数据监管。目前来说,自动驾驶数据的确权以及发生事故后车企公布数据的流程还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 不得不说,在维权方面,车主行为的确较为极端。仍然需要反思的是,维权要依法依规进行,不是“一闹就灵”。 特斯拉夜间回应表示,我们完全接受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郑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决定,尽己所能,积极配合相关所有调查工作,切实履行好质量安全主体责任,为消费者提供优质安全的产品和服务。 伴随着事件发酵再反转,特斯拉的其他隐情也正在逐渐被公诸于世,特斯拉车主被迫承认误踩油门的新闻登上热榜第一名。该名车主表示,为了完成保险理赔,被迫承认自己误踩油门,现在他只希望特斯拉能够还自己清白。 事实上,特斯拉近几年连连失控,据不完全统计,仅在2020年特斯拉就在中国至少发生11起失控事件。而特斯拉方面态度则是,“反正都不是我的错。” 特斯拉事件之所以引发众怒,在于两方面: 1、一味“甩锅”:涨价、失控、甩锅,从进入中国市场至今,特斯拉如同一个“流量明星”,一直处在风口浪尖、从未间断。对于车主的诉求,一味“甩锅”,只有到事件发酵到一定程度才去解决,企图“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另外,还有消息显示,今年2月,市场监管总局等五部门约谈特斯拉公司,要求其严格遵守中国法律法规,加强内部管理,落实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有效维护社会公共安全,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对于被约谈,特斯拉回应将诚恳接受政府部门指导,积极自查,始终尊重消费者权益。话虽如此,特斯拉却在声明的微博下关闭了评论。 2、“战狼”公关:前几日曾曝出媒体遭特斯拉要求删稿。知名财经媒体人秦朔撰文曾痛斥特斯拉嘲讽中国媒体,他表示:“特斯拉公关把矛头指向中国的媒体特别是自媒体,做了一些不良暗示,似乎中国的媒体特别是自媒体都是为了钱(所谓“经济性”)存在的,这不仅不符合事实,而且缺乏职业道德。” 话题回归“刹车失灵”,网友认为,特斯拉是在用中国消费者的性命做实验。

摩登3注册登录网_TDK 发布带过压保护和增强监测功能的新系列压敏电阻

TDK 株式会社新近推出两个配备监测输出,并集成用于过压 保护的热保护元件的新系列 ThermoFuse®压敏电阻。 其中 MT25 系列 (B72225M*) 元件目前覆盖的电压范围为 150 VRMS 至 385 VRMS,最大浪涌电 流能力为 20 kA(8/20 µs 脉冲波形),符合 IEC 61643-11 标准。保护元件设计极为紧凑,完 全封装,尺寸仅为 25 x 28 x 14 mm,并可选带或不带电隔离的监测输出。 MT30 系列 (B72230M*) 元件的电压范围则为 150 VRMS 至 750 VRMS,最大浪涌电流能力为 25 kA(8/20 µs 脉冲波形),同样符合 IEC 61643-11 标准,尺寸为 34 x 28 x 14 mm,该压敏电 阻的监测输出采用电气隔离设计。 新型 ThermoFuse 压敏电阻是基于压敏电阻的深度开发,串联了一个获得专利的热保护元件。 若持续过压导致压敏电阻发热,熔丝就会熔断并可靠地将压敏电阻从电路连接中断开,从而防 止压敏电阻周围的印刷电路板或元件损坏。并且,断开电源能有效防止热失控。 凭借卓越的耐热性和阻燃材料制成的外壳,ThermoFuse MT25 和 MT30 系列压敏电阻实现了 高达 UL 94 V-0 的阻燃等级(详情可参照第四版的 UL 1449 标准)。 新系列压敏电阻广泛用于各类应用,包括光伏逆变器、高功率工业电源和变频器,以及照明和 电信系统的电源。 主要应用 ● 光伏逆变器 ● 高功率工业电源 ● 变频器 ● 照明和电信系统的电源 ● 宽电压范围:150 VRMS 至 750 VRMS ● 高浪涌冲击电流能力:高达 25 kA (8/20 µs) ● 可选带或不带电气隔离监视输出 ● 完全封装 ● 超紧凑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