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登3登录网站_高集成度国标ETC射频收发器应用系统分析

  中国的公路不停车收费(ETC)系统应用市场越来越大,为了促进ETC应用的快速发展和成熟,国家相关部门开展了高速公路联网不停车收费的试点工程,比如,京津翼地区和长三角地区,所以对车载单元(OBU)的需求量也随之大幅增加。   目前市场上应用的OBU多数是通过分立元器件设计实现的,存在一致性、稳定性和可靠性的问题。博通(BEKEN)集成电路于2010年年初推出用于ETC系统的射频收发器芯片BK5822,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款集成了包括接收、发射和唤醒在内的全部射频功能的国标ETC收发器,其性能指标完全符合国家标准GB/T 20851.1-2007和GB/T 20851.2-2007。BK5822设计实现的OBU完全解决了上述问题,批量生产的OBU具有一致性以及稳定可靠性。   与应用分立元器件设计实现的OBU方案相比,BK5822仅需少量外部器件,最大程度上节约了PCB面积和外围器件的成本,缩短了研发周期,提高产品生产的成品率,BK5822集成了OBU所需的全部射频功能模块,使设计更为简单,研发调试更容易,量产的OBU产品性能更稳定。   基本技术特性   BK5822射频收发器内部集成了完整的射频收发和调制解调功能,并嵌入了数据帧处理功能,进行FM0的编解码。同时BK5822还集成了唤醒电路,能够在电流很低的睡眠状态被唤醒,满足了ETC OBU在睡眠状态超低功耗的要求。BK5822采用了常用的小尺寸28pin 5mm×5mm QFN封装(图1),加上简单的外围应用电路,大大减小了在PCB上所占用的空间,从而节省了成本。      图1: BK5822 5mm×5mm QFN封装芯片  

摩登3登录网站_高性能低功耗太阳能衡器SoC设计要点分析

  废旧电池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威胁已经成为社会共识,通过降低功耗来减少电池使用量正在成为很多电子产品企业的选择。随着太阳能电池技术进步和低功耗半导体设计技术的发展,太阳能电池替代传统电池的应用逐渐出现。本文将介绍基于低功耗CSU11系列衡器SoC芯片的太阳能电子秤设计方案。   低功耗太阳能衡器设计要点   对于使用传统电池供电的衡器产品而言,通常受体积和成本限制,如果采用太阳能电池板,其面积必然有限,从而限制了太阳能电池板的供电电量。此外,太阳能电池板发电量低(室内μA级),并存在随着光线强度的差异电流不稳定的问题。因此,使用太阳能电池板供电的衡器解决方案需要解决以下问题:增加储能电路,让太阳能电池板发出的电量储存起来(在200流明下,一般只能提供几十μA电流);降低功耗,整机关机和工作电流分别均需在nA、μA级。   电子衡器耗电量大的主要是传感器、ADC、MCU三大块。为此,通常的解决方案需要采用以下方法来实现整体低功耗特性:对传感器采用间歇供电或脉冲供电来降低传感器用电功耗;采用高阻应变传感器;提高ADC输出速率,减少每次采样时间从而降低采样功耗;提高ADC有效位,以在高速下保证衡器精度;提高SoC运行速度以降低每MHz的功耗;降低LCD驱动电路功耗;提高集成度,减少外围器件。   芯海科技推出的高精度24位ADC芯片CS1242填补了国内中高端电子衡器芯片领域的空白。在满足高精度需求的同时,该公司针对当前低功耗应用的发展趋势,推出了具有极佳低功耗特性的CSU11系列衡器SoC芯片,最大的优势是同时满足了自动上秤人体秤、太阳能人体秤对低功耗的要求,以及口袋秤对高精度的要求。该系列产品综合考虑了上述低功耗设计因素,实现了极佳的低功耗特性,利用CSU11系列SoC设计的自动上秤人体秤,平均待机功耗可以低至3μA以下,太阳能人体秤称重电流20μA以下,口袋秤分度可以达到三万分之一。   CSU11系列SoC集成了8位RISC MCU,4K*16 OTP(可作为用户数据PROM)、256 RAM、4*18 LCD,以及16个I/O口(除了这16个I/O口外,所有的“Seg”口均可复用为输出,令IO总数最多达到26个),双通道高速、高精度ADC,最高数据输出速率为16kHz(精度为12位,增益为32),最高精度达到18位(增益为128,速率为32Hz)。为了能够在一个芯片上同时满足低功耗和高精度的要求,CSU11系列SoC还提供了“功耗-精度-速度”相互平衡的选项,即用户可以通过配置较低的ADC工作电流来实现低功耗,但此种情况下线性度较差,只能够用于5000点以下的秤,也可以配置较大的工作电流来实现30,000分度的精度和线性度,为方案工程师进行多种类型的方案开发提供便利,只需要在配置上稍作改动,就可以满足不同的市场需求。   太阳能人体秤的出现,主要是为了避免普通电池对环境的危害,达到环保的目的。但是,目前市面上的太阳能人体秤需要昂贵的传感器和PS08主芯片。高昂的造价成本极大地限制了太阳能人体秤的市场占有率。CSU11系列提供了专门为太阳能人体秤而设计的特性,设计时使用1KHz的AD输出速率,使用第四笔AD采样值。每秒钟称重一次,则所需的动态功耗为4次*2.5mA*(1/1000秒)=10μA,LCD显示所需的功耗为5μA(驱动电路工作电流)+5μA(玻璃消耗)=20μA。   目前,国内某大型衡器企业已经成功利用CSU1101B芯片开发了太阳能电子秤产品,并实现了批量生产,已经成功实现对欧美市场批量出口。该产品的平均工作电流小于等于25μA,在55流明光照强度下就可以起秤,完全可以适用于包括浴室在内的各种室内环境。其精度达到2,000分度,具有自动开机功能,关机平均电流低于3μA。  

摩登3注册开户_新型处理器架构满足LTE/4G无线处理需求

  为了让现今的无线蜂窝网络满足日益增长的无线数据处理需求,全球加速向LTE/4G迁移的趋势已经日益明显。LTE或3.9G通过采用更有效的传输技术来提升数据速率,下一步,4G要提升到更高数据率,LTE、4G基础设施给半导体供应商提出的挑战是要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来满足更高的数据处理需求,这些新型DSP的性能要比我们今天所用的DSP高出几个数量级!   全球移动设备供应商协会(GSA)2010年4月的报告指出,全球已有31个国家承诺将部署64个LTE网络,预计到2010年底将有22个LTE网络交付使用,截止2011年年底将有39个或更多LTE网络交付使用;总计88个运营商已经承诺将在42个国家部署LTE系统,有的已经开始进行测试或进行其他规划活动。   半导体产业商机巨大但挑战并存,LTE的性能需求是现今3G网络性能需求的100到1000倍!相比目前在3G使用的CDMA无线技术,LTE采用的OFDMA技术采用多天线信号处理可以实现更高的频谱效率,并可以支持更宽的频谱。不过,OFDMA技术也更为复杂,需要的计算量比CDMA技术大得多。如图1所示,从GSM迁移到UMTS/HSDPA再迁移到LTE,计算量需求要提升4、5个数量级――从大约10个MOPS(每秒百万次运算)提高到10万甚至1百万MOPS,如此才可以提供LTE所要求的10到100 Mbps数据传输性能。      图1、从GSM迁移到UMTS/HSDPA再到LTE,计算量需求要提升4、5个数量级。   LTE还采用了先进的多天线信号处理技术,涉及到两种最流行的技术MIMO(多输入多输出)编程和波束形成,同样,这也都是高度密集计算型应用,需要新一代优化的专用DSP解决方案。  

摩登3注册开户_《每日邮报》:日本科学家研制新型无线充电器作用距离达1米

  北京时间8月24日消息,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日本科学家研制了一种新型无线充电器并进行了成功演示。这种新型充电器能够为1米外的设备充电,随着它的出现和普及,我们将在某一天与电源插头说“再见”。         日本科学家研制的新型无线充点器由发送线圈和接收线圈组成,并不依靠准备的位置进行充电。发送器和接收器能够彼此探测对方,前者可进行旋转以保证处于合理布局。长野日本无线电公司表示,当传输距离为40厘米时,充电效率可达到95%。他们希望将输出量从数十瓦提高到几千瓦。对于日本科学家来说,当前真正的考验是如何降低这种新型充电器的体积。   日本科学家表示,这种无线充电器可以为手机、电动汽车等一系列用电设备充电。实际上,无线充电系统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使用电动牙刷的人想必都发现,牙刷与充电器之间根本没有电线连接。但迄今为止,实验室外的无线充电一直局限于用电量极低的设备,设备与充电器之间所能实现的距离也只能用毫米计算而不是厘米。此外,用电设备还必须对准充电器,否则将无法顺利完成充电过程。

摩登3测速代理_英国成功打造电动汽车完全无线充电技术[多图]

  北京时间11月9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英国HaloIPT公司近日在伦敦利用其最新研发的感应式电能传输技术成功实现为电动汽车无线充电。在展示过程中,该公司将电能接收垫安装于雪铁龙电动汽车车身下侧,这样电池就可以通过无线充电系统进行无线充电。      无线充电系统使得下一代电动汽车可以实现完全无线充电   据了解,现在的一些电动汽车,如日产聆风和三菱i-MiEV,必须要通过一根电线将汽车与街边汽车充电站或家庭插头相连才可以实现充电。而感应式电能传输技术则是利用感应电荷的原理。电源板埋藏于道路的沥青之下,这样电源板既可以得到有效保护,又不会受到恶劣天气的影响。   HaloIPT公司宣称,他们的充电系统支持更大的横向感应范围,这也就意味着汽车的电能接收垫并不需要置于电源传输板的绝对正上方。  

摩登3测速代理_芯联半导体推出AC-DC控制芯片应用隔离中小功率LED照明

  CL1100是芯联半导体推出的针对隔离中小功率LED照明应用以及便携手机充电器应用的AC-DC控制芯片。该芯片采用原边反馈控制方式,其与传统的副边反馈的光耦加TL431的结构相比最大的优势就在于省去了这两个芯片以及与之配合工作的一组元器件,这样就节省了系统板上的空间,降低了成本并且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因此在手机充电器等成本压力较大的市场,以及LED驱动等对体积要求很高的市场,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为实现高精度的恒流/恒压(CC/CV)特性,CL1100利用了初级(原边)调节技术、变压器容差补偿、线缆补偿和EMI优化技术。此外,该芯片还具备多种保护功能,如软启动、逐周期的过流保护(OCP)、CS采样端前沿消隐(LEB)、以及过压保护(OVP)、欠压保护(UVLO)等。这些技术及特点保证了CL1100对于不同应用电源范围,不同特性的负载以及元器件的批次容差都有着很强的适应性,成为一种可以广泛应用于不同场合的控制芯片。   CL1100可以很好地对恒流/恒压控制进行设计,其管脚分布如图1所示。      图1 CL1100管脚分布图   其中,2脚输出方波用以驱动功率开关管,其内部采用图腾柱输出方式,驱动能力强。3脚通过连接到开关管源极的电阻进行电流检测,调节该电阻的阻值可以很方便地改变电路恒流工作模式的恒流点,达到输出期望电流的目的。4脚为电压反馈端,通过调节该引脚的偏置电阻可以很方便地进行电路恒压控制,调节输出电压。5脚则为环路补偿端,可以提高恒压的稳定性。   方案应用   芯联半导体近期推出了基于CL1100的3×1W LED驱动系统方案,实物图如图2所示,图中白色灯座为GU10灯杯。      图2 3×1W LED驱动方案  

摩登3注册平台官网_行业营收衰退 触控面板一枝独秀

  在控制库存拉低稼动率的状况下,面板厂10月营收多半出现衰退状况,仅剩零组件厂与触控相关厂商仍出现单月成长的态势。   面板厂友达10月份合并营收为新台币351.31亿元,较9月份减少16.3%,也比去年同期减少11.3%。友达指出,10月份整体大尺寸面板出货量包括监视器、NB、液晶电视等面板出货量,近915万片,较9月份减少3.8%。中小尺寸面板出货量则较9月份下降约11.7%,接近1,776万片。   转型中小尺寸的彩晶10月份营收为新台币33.28亿元,较9月份减少15.8%,较去年同期减少33.5%。出货量方面,10月份大尺寸NB、监视器面板及HannsG自有品牌产品出货量达37.8万片,较9月份减少0.8%。中小尺寸面板出货量为2,857万片,较9月份减少14.0%。   不过背光模块厂瑞仪却缴出不错成绩,10月份合并营收45.43亿元,月增6.9%,年增38.6%,也创下单月营收历史新高、优于市场预期。   触控方面则仍是相当热络,在滤光片产能持续加入供应行列的挹注之下,和鑫10月份营收达到6.02亿元,较前一月成长约8%。   业内指出,目前触控相关的供给仍然赶不上需求成长的速度,因此相关厂商的营收表现仍有逐月成长的机会。

摩登3测试路线_LCD驱动IC难敌淡季冲击 营收明显下滑

  LCD驱动IC厂联咏、旭曜受中国十一长假部分工厂休息、工作天数较少的影响,10月份营收皆较9月明显下滑。联咏10月营收26.15亿元(新台币,下同),月减15.3%,比去年同期成长4.1%;旭曜10月营收5.02亿元,与9月的营收高点相较虽往下滑落8.9%,仍较去年同期大增26%。   今年前10月,联咏累计营收为301.6亿元,较去年同期成长35.7%。而旭曜累计营收则是47.55亿元,也比去年同期成长了28.4%。   今年第三季LCD驱动IC族群受到面板销售终端景气不明的冲击,包括联咏、硅创各厂皆只缴出旺季不旺、表现普普的成绩单,仅有旭曜因受惠于智能型手机面板用驱动IC的出货量增,维持1成以上的季增率。而进入第四季,更是LCD驱动IC产业的传统淡季,法人评估各厂单季营收应较第三季下滑逾1成。   联咏日前在法说会上指出,显示器市场在10月已经开始有谷底反弹的迹象,而TV则要到11月后才会有比较明朗的发展,NB部门则约略持平。然而整体看来,联咏认为长在线看来面板销售可以期待将有谷底反弹,但受淡季效应影响,联咏仅保守表示将力求单季营收下滑在11%-13%之内。   在联咏营收结构中,大尺寸面板(显示器、液晶电视、与NB等7吋以上产品)用驱动IC约占营收比重60%上下,手机屏幕用驱动IC及SoC(系统芯片)各占15%-20%。   而旭曜看待第四季LCD驱动IC产业,也认为尽管智能型手机用的驱动IC(占旭曜营收约1成)需求维持一定热度,但公司整体营收走势仍不免与产业淡季连动;旭曜强调,单季营收下滑是正常产业循环,毋须过度解读。   旭曜近期以来积极经营3吋以上高分辨率面板驱动IC,由于该领域的市场竞争者寡,与三星、瑞萨、联咏等厂分庭抗礼,价格和毛利在旭曜产品线中是较为突出的一块,未来将续受惠于智能型手机在市场渗透率的上升,成为旭曜营收成长的主要引擎。   另一家LCD驱动IC厂硅创的10月营收尚未结算完成,惟法人评估,硅创单月营收应不脱淡季循环影响,将较9月呈下滑走势;硅创除LCD驱动IC本业之外,也积极将触角伸往触控面板驱动IC,据悉已打入某智能型手机品牌的供应链,第四季开始有小量出货,今年将占公司营收约2%-3%,而明年该产品线的营收贡献则可望倍增。

摩登3注册网站_两岸电子书巨头共推世界首款彩色屏幕阅读器

  大陆电子书龙头汉王科技运用台湾元太科技的显示技术,今(9)日将在东京近郊举行的国际显示器大展(FPD Int‘l 2010)中,推出世界首款彩色屏幕阅读器。   这不仅一反目前电子书市场上清一色的黑白阅读器,也意味两岸电子书龙头业者开始在国际市场上联手出击。   纽约时报报导,汉王科技创办人董事长刘迎建表示,这款阅读器配备9.68吋的触控屏幕,还有Wi-Fi与3G连线能力,预计明年3月在大陆市场推出。   这款产品主要针对商务人士,在大陆的售价从440美元(约新台币13,300元)起跳,低于iPad的大陆售价590美元(约新台币17,842元),但报导中并未提到这款阅读器的名称或型号。刘迎建说:“我们也可能以后在美国销售这款产品。”   汉王这款彩色阅读器是运用美国设备商E-Ink的显示技术。这家美商提供的黑白显示器,目前占全世界电子阅读器的九成市场,包括美国亚马逊线上书店的Kindle、日本Sony Readers以及美国邦诺书店(Barnes & Noble)的Nook在内。   报导提到,邦诺书店最近推出彩色屏幕的Nook,苹果iPad也是彩色屏幕,但这两种都是运用液晶面板,只有汉王科技的这款才是首个运用E-Ink技术的彩色电子阅读器。   产业研究机构Display Search显示技术总监科格洛夫女士说:“这是非常重要的发展,将会把电子阅读器带到更高的层次。”   E-Ink为目前全球最大的电泳材料供应商,并于2009年6月由台湾电子书龙头业者元太科技以2.15亿美元收购,因此取得E-Ink所有股份以及电子纸显示器材料的关键技术与专利。   今年9月底汉王科技战略规划部总监张磊曾在台北表示,台湾是汉王产品最重要的采购来源,该公司长期与元太、鸿海、英华达等业者在这方面合作。

摩登3测试路线_山西晋商:30亿打造激光产业园 3年造激光电视

  山西晋城市环球利特光电公司董事长伍永安昨在光谷宣布,将投资30亿元建激光产业园,并花3年左右的时间,生产出第一台“普及版”激光电视,售价与目前的液晶电视相当。   昨日(11月8日)上午,全国100多位知名企业负责人聚焦光谷,参加首届全国百强民营企业参与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东湖行活动。现场签订的29个项目,总金额达160多亿元,涉及光电子及高技术服务、新能源、环保、生物科技现代装备制造等领域。   据了解,激光光源显示出的影像色彩更丰富鲜艳,寿命超过2万小时,无污染,性能稳定,比传统光源节能50%。目前激光显示的产业核心技术长期依附国外,一台激光电视的市场售价在数万元以上。   伍永安称,目前激光电视贵,主因在于产业链太长,没有进行有效整合。简单说,电视机的生产应该靠普工,而现在有些激光电视生产,靠的是硕士博士进车间。这样的产品,价格当然贵。投资激光产业园可整合现有资源,大幅削减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