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目录:侗族娱乐怎么样

摩登3测试路线_GitHub源代码泄露,CEO回应:这是个意外

作者 | 褚 杏娟 疯狂封禁项目后,开发者的一次抗议?   今天, TypeScript 开发者 Resynth 发文称,代码托管服务 GitHub 的全部源代码被泄露。他表示,在向官方 GitHub DMCA 提交的可疑文件中,一个身份不明的人利用 GitHub 应用程序中的一个漏洞冒充 GitHub CEO Nat Friedman 上传了机密源代码。 疑似泄露代码地址: https://web.archive.org/web/20201104050026if_/https://github.com/github/dmca/tree/565ece486c7c1652754d7b6d2b5ed9cb4097f9d5 随后,Nat Friedman 迅速在 Hackernews 的帖子上做了回复。他表示 GitHub 没有被黑客入侵,一切都很正常。所谓泄露的代码是几个月前他们意外地将 GitHub Enterprise Server 源代码未脱敏 / 混淆的 tarball 交付给了一些客户。 1 随意封禁,GitHub 被指没有开源精神   有开发者指出,此次泄露事件与 GitHub 上周下架 youtube-dl 和后续一系列动作有关,开发者用这种方式来进行抗争。 上周五,在应美国唱片业协会(RIAA)的要求下, GitHub 下架了平台上最受欢迎的项目之一:下载器项目 YouTube-dl  。但 RIAA 的禁令起到了相反的效果,很多开发人员开始对此表示抗议,并发布了更多代码副本。事件发生以前,在 GitHub 上搜索 Youtube-dl 相关的项目只有 20 多个,而现在至少能搜出 4100 多个。 其实对于 GitHub 来说,封禁项目不是什么新鲜事。 去年 5 月,GitHub 更新了用户协议,表明 GitHub 的产品和服务适用于美国出口管制法律。当年 7 月起,GitHub 基于美国出口管理条例,开始对伊朗、叙利亚和克里米亚的私人 repo 和付费账户实施限制。 从克里米亚地区的俄罗斯籍开发者到全部伊朗境内开发者再到定居芬兰的伊朗籍开发者,统统遭遇了账号被封无法创建私有库、已经创建的私有库被关闭等问题。而这些开发者并未得到 GitHub 提前通知,没有任何缓冲备份的时间。 今年 3 月份,GitHub 封禁了一个属于微软的前端开源项目 Aurelia,理由是项目中有两名来自伊朗的外部贡献者。Aurelia 是微软开发的 JavaScript 框架,已开源了 5 年。 这再次引发了开发者们的质疑:GitHub 封禁项目是否太随意?这难道不是与开源精神背道而驰? 事件不断发酵,GitHub CEO 不得不对此事进行道歉:关闭此帐户显然是一个可怕的错误。我们正在调查具体过程,并更改规则以确保此类问题不会再次发生。当然这一声明并没有阻止封禁事件的再次发生。 此事也引发了后续的一个讨论:GitHub 上的技术是各国志愿者撰写并无偿分享,并非美国购买有著作权的所有物,美国无权拿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制裁别人甚至“拿伊朗的技术制裁伊朗”。GitHub 最后在争议下觉得有所理亏而改变作法,被封禁的用户可以下载回自己的作品,但依然不能在社区里查看代码。 但无数开发者已经深刻的意识到,被微软收购后的 GitHub 说到底还是一家美国企业。开源虽然无国界,但 GitHub 却是有国界的。有趣的是,GitHub 今年初发布的《八度宇宙状态》报告显示,截止 2019 年,GitHub 上共有 4000 万名开发者,而 80%的代码贡献者来自美国以外的地区。 2 GitHub 为什么不开源自己的代码? “GitHub 本身不是开源的,这使我永远不满意。”有开发者表示。 这次 GitHub 源代码疑似泄露事件,刺激了开发者对 GitHub 的讨论:既然源代码如此容易就可以获得,为什么 GitHub 不开源?…

摩登3登录网站_发展人脸识别需平衡“公共安全”和“个人信息安全”

当今,人脸识别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脸识别应用也逐渐普及。然而,发展人脸识别不应该以牺牲“个人信息安全”为代价。发展人脸识别需平衡“公共安全”和“个人信息安全”。 随着安防行业人脸识别监控、高清摄像头等软硬件的发展。人脸识别、图像采集等安防设备在机场、高铁站、商场、银行、小区等地应用越来越广泛。这些设备虽然在某些情况下提高了公共安全系数,但同时也有部分人担心造成个人信息安全隐患。 但由于其市场潜力过大,在问题解决之前市场便迎来了爆发,人脸识别应用也迎来不断拓展。一开始,人脸识别技术还主要被应用于安防领域,通过取代传统钥匙、密保等身份验证手段,保障民众生命财产的安全呢。 之后伴随着在支付方面价值的进一步凸显,人脸识别也迎来了在消费、金融、出行、医疗等众多领域的深入应用。 人脸识别是一种通过人类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识别的技术,其具有非接触性、长期稳定性、高度精准性等显著特点。从技术水平的角度来看,人脸是唯一不需要用户主动配合就可以采集到的生物特征信息。即如用户拒绝采集,无法获得高质量的特征信息。 10月21日,备受瞩目的《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以下简称“草案”)在中国人大网公布,开始向社会征求意见。对于公共场所中的图像采集、个人身份识别设备问题,草案第二十七条作出了进一步规范。该条款规定,“在公共场所安装图像采集、个人身份识别设备,应当为维护公共安全所必需,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并设置显著的提示标志。所收集的个人图像、个人身份特征信息只能用于维护公共安全的目的,不得公开或者向他人提供;取得个人单独同意或者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摩登3测速登陆_听说你想进大厂?当心这13个MySQL送命题!

想进大厂,mysql不会那可不行,来接受mysql面试挑战吧,看看你能坚持到哪里? 1. 能说下myisam 和 innodb的区别吗? myisam引擎是5.1版本之前的默认引擎,支持全文检索、压缩、空间函数等,但是不支持事务和行级锁,所以一般用于有大量查询少量插入的场景来使用,而且myisam不支持外键,并且索引和数据是分开存储的。 innodb是基于聚簇索引建立的,和myisam相反它支持事务、外键,并且通过MVCC来支持高并发,索引和数据存储在一起。 2. 说下mysql的索引有哪些吧,聚簇和非聚簇索引又是什么? 索引按照数据结构来说主要包含B+树和Hash索引。 假设我们有张表,结构如下: create table user( id int(11) not null,  age int(11) not null,  primary key(id),  key(age)); B+树是左小右大的顺序存储结构,节点只包含id索引列,而叶子节点包含索引列和数据,这种数据和索引在一起存储的索引方式叫做聚簇索引,一张表只能有一个聚簇索引。假设没有定义主键,InnoDB会选择一个唯一的非空索引代替,如果没有的话则会隐式定义一个主键作为聚簇索引。 这是主键聚簇索引存储的结构,那么非聚簇索引的结构是什么样子呢?非聚簇索引(二级索引)保存的是主键id值,这一点和myisam保存的是数据地址是不同的。 最终,我们一张图看看InnoDB和Myisam聚簇和非聚簇索引的区别 3. 那你知道什么是覆盖索引和回表吗? 覆盖索引指的是在一次查询中,如果一个索引包含或者说覆盖所有需要查询的字段的值,我们就称之为覆盖索引,而不再需要回表查询。 而要确定一个查询是否是覆盖索引,我们只需要explain sql语句看Extra的结果是否是“Using index”即可。 以上面的user表来举例,我们再增加一个name字段,然后做一些查询试试。 explain select * from user where age=1; //查询的name无法从索引数据获取explain select id,age from user where age=1; //可以直接从索引获取 4. 锁的类型有哪些呢 mysql锁分为共享锁和排他锁,也叫做读锁和写锁。 读锁是共享的,可以通过lock in share mode实现,这时候只能读不能写。 写锁是排他的,它会阻塞其他的写锁和读锁。从颗粒度来区分,可以分为表锁和行锁两种。 表锁会锁定整张表并且阻塞其他用户对该表的所有读写操作,比如alter修改表结构的时候会锁表。 行锁又可以分为乐观锁和悲观锁,悲观锁可以通过for update实现,乐观锁则通过版本号实现。 5. 你能说下事务的基本特性和隔离级别吗? 事务基本特性ACID分别是: 原子性指的是一个事务中的操作要么全部成功,要么全部失败。 一致性指的是数据库总是从一个一致性的状态转换到另外一个一致性的状态。比如A转账给B100块钱,假设中间sql执行过程中系统崩溃A也不会损失100块,因为事务没有提交,修改也就不会保存到数据库。 隔离性指的是一个事务的修改在最终提交前,对其他事务是不可见的。 持久性指的是一旦事务提交,所做的修改就会永久保存到数据库中。 而隔离性有4个隔离级别,分别是: read uncommit 读未提交,可能会读到其他事务未提交的数据,也叫做脏读。 用户本来应该读取到id=1的用户age应该是10,结果读取到了其他事务还没有提交的事务,结果读取结果age=20,这就是脏读。 read commit 读已提交,两次读取结果不一致,叫做不可重复读。 不可重复读解决了脏读的问题,他只会读取已经提交的事务。 用户开启事务读取id=1用户,查询到age=10,再次读取发现结果=20,在同一个事务里同一个查询读取到不同的结果叫做不可重复读。 repeatable read 可重复复读,这是mysql的默认级别,就是每次读取结果都一样,但是有可能产生幻读。 serializable 串行,一般是不会使用的,他会给每一行读取的数据加锁,会导致大量超时和锁竞争的问题。 6. 那ACID靠什么保证的呢? A原子性由undo log日志保证,它记录了需要回滚的日志信息,事务回滚时撤销已经执行成功的sql C一致性一般由代码层面来保证 I隔离性由MVCC来保证 D持久性由内存+redo log来保证,mysql修改数据同时在内存和redo log记录这次操作,事务提交的时候通过redo log刷盘,宕机的时候可以从redo log恢复 7. 那你说说什么是幻读,什么是MVCC? 要说幻读,首先要了解MVCC,MVCC叫做多版本并发控制,实际上就是保存了数据在某个时间节点的快照。 我们每行数实际上隐藏了两列,创建时间版本号,过期(删除)时间版本号,每开始一个新的事务,版本号都会自动递增。 还是拿上面的user表举例子,假设我们插入两条数据,他们实际上应该长这样。 id name create_version delete_version 1 张三 1 2 李四 2 这时候假设小明去执行查询,此时current_version=3 select * from user where id<=3; 同时,小红在这时候开启事务去修改id=1的记录,current_version=4 update user set name='张三三' where id=1; 执行成功后的结果是这样的 id name create_version delete_version 1 张三 1 2 李四 2 1 张三三 4 如果这时候还有小黑在删除id=2的数据,current_version=5,执行后结果是这样的。 id name create_version delete_version 1 张三 1 2 李四 2 5 1 张三三 4 由于MVCC的原理是查找创建版本小于或等于当前事务版本,删除版本为空或者大于当前事务版本,小明的真实的查询应该是这样 select * from user where id<=3 and create_version<=3 and (delete_version>3 or delete_version is null); 所以小明最后查询到的id=1的名字还是’张三’,并且id=2的记录也能查询到。这样做是为了保证事务读取的数据是在事务开始前就已经存在的,要么是事务自己插入或者修改的。 明白MVCC原理,我们来说什么是幻读就简单多了。举一个常见的场景,用户注册时,我们先查询用户名是否存在,不存在就插入,假定用户名是唯一索引。 小明开启事务current_version=6查询名字为’王五’的记录,发现不存在。 小红开启事务current_version=7插入一条数据,结果是这样: id Name create_version…

苹果打响国内反击战控货,是为了避免电商杀价?

十年前iPhone4在国内开售,彼时一机难求,还出现“割肾买iphone”的新闻,如今,“苹果热”正在慢慢退烧。在华为Mate40后脚发售的背景下,苹果控货线上、严管渠道,在国内的反击战也已经打响。 华为的收缩为高端手机市场留下了空间。苹果首发控货,意在避免线上电商大刀阔斧杀价、扰乱策略,也是为了重整线下渠道。 由于产能受限,iPhone12 在发布一周后,苹果向渠道发布了严格的控货政策:要求手机不允许向拼多多/天猫/淘宝/京东等线上渠道和海外市场传播,否则“罚款40万/台”,为了确保政策下达,渠道商还要上交5万元的保证金。 控货的政策推高了苹果在二级市场的价格。据36氪了解,10月22日,iPhone12全系超越官网价,不同型号有500-2000元的涨幅。不过,政策刺激的涨价只维系了一天,10月23日起,iPhone12在二级市场价格快速回落,其中黑色版本64GB的iphone12已经比官网低了400元左右,pro版本则只需要加价1000元左右就可以买到。 “前期加价太猛,需求有所下降,才导致价格回落”,河北地区一名渠道商表示。10月29日苹果披露的Q3财报也证明了手机业务哑火:iPhone的营收同比下降了20%以上,苹果最重要的市场之一,大中华区下降幅度高达28.65%。 控货,是为了避免电商杀价 苹果不止是减少线下货物向线上的流通,也有媒体指出,今年苹果官方还减少了对线上的供货份额。近日36氪寻访了多家拼多多上的苹果手机卖家,大部分都称目前处于无货状态,并且也已经停止参与百亿补贴活动。 苹果此次发售正好撞上了双十一。今年双十一活动前置,而iPhone一直以来又是电商平台消费电子板块的拳头产品,谁拿下了苹果,也就握住了销量最大的消费电子品类。以往,拼多多虽然没有得到苹果官方的授权,主要是由渠道商供货。为了拉高客单量,拼多多过去一直不惜重金给补贴。 可以说,苹果的这波操作主要是为了避免双十一电商平台打补贴战进而杀低首发售价,打乱自己的“低价策略”——一方面苹果今年双十一已首次和天猫合作了官降政策,其次,今年苹果为了扩充来自下沉市场的销量,已在iPhone12和iPhone SE二代上裂变出了价格更低配置更简单的版本。 此外,苹果的控货也与产能有关。一名产业链人士告诉36氪,苹果一般要求供应商在首发的备货半年前就要开始备货,而彼时恰好是国内疫情还在水深火热的阶段。 其称,目前苹果产业链正在加紧备货中,其中部分的核心供应商“把产线括了一倍,还在扩建中”。今年的特殊情况在于华为受到全面制裁、让出了很多产能,不过这些产线并不能很快嫁接到苹果这边,因为两家的产线标准并不一致。 也有行业人士认为,苹果上几代产品iPhone8/X/11销量不算好,造成了库存问题,所以今年的iPhone12在备货上会“比过去三年更加谨慎”。 近期二级市场上苹果的价格一直处于波动状态,随着供货量提高,iPhone12缺货的现象也将慢慢缓解。目前,苹果已经向供应链企业加单200万台iPhone12,随着产能的补齐,iPhone的价格也会更稳定,甚至是持续下降。 iPhone的困境和机会 饥饿营销是手机厂商们的常见套路。不过,苹果此次这么严格的控货政策,几乎没有在首发的时候使用过。 这指向一个悲观的事实:苹果在国内似乎不太香了——苹果Q3在大中华区的出货量和手机业务营收都有大幅度的下滑,市占率也有下滑。据销量统计,iPhone 6的销量创新高之后,自从7代以来的销量一直在下降。这其中当然有全球手机市场增速下滑的因素,也有苹果自身的原因。 iPhone6是“最强钉子户”,此后的X、7、8销量一直在降 图片来自199IT  今年国内5G手机商用提前,华为的第一款5G手机甚至在去年年底已经推出,4G转5G刺激换机潮,而苹果已经迟到很久。 产品上,苹果似乎也已经陷入创新者的窘境当中,iPhone往年首发之时引发广泛讨论的还是系统和设计,而今年讨论最多的反而变成不配备充电器和耳机线。“iPhone12这款手机相比上一代没什么创新”一位手机行业资深人士表示,“二级市场缺货正好做饥饿营销,刺激需求”。 旗舰手机沉迷堆料鲜少有很令人刺激的创新,虽然这也是现在手机的普遍现状,但安卓阵营显然是比较积极进取的状态——安卓阵营已经有了100W以上的技术,甚至已经在2000元价位段机型开始普及65W技术,而苹果还在不紧不慢推20W快充。 苹果今年首发遇到的突发状况是,华为Mate40因芯片问题成为绝版,这份不得已的悲凉也在刺激华为手机产品的销售,10月30日晚,Mate40三个型号的手机在开售之后“秒光”,后续购买还需要等商城发送购买邀请。 Mate40和iPhone12在定位和目标人群上存在重叠,Mate40的热销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iPhone12的销售。不过,Mate40最大的掣肘还是缺货,需求远大于供给。 苹果首发控货,其实不止意在线上电商,也是为了重整线下渠道。 苹果目前最大的机会在于,华为在高端市场收缩,空出的市场在短期内被苹果接盘的可能性更大——尽管今年小米、OV都推出了高端机型冲击更高的价位,小米的产品综合毛利太低,线下渠道一直是短板,而OV以往一直是下沉市场的打法,渠道优势有了,但“厂妹机”的品牌调性没办法在短期内轻易扭转。 为此,有分析师认为,iPhone 12 在2021年销量有望超预期,达2.3亿至2.4亿部——几乎是等同于“钉子户”iphone 6的销量。

摩登3平台登录_基于LPC2210的LED显示屏控制系统设计

   当LED显示器采用8位/16位微处理器时,存在运行速度慢、寻址能力弱和功耗大等问题。文中采用32位ARM7微处理器LPC2210为核心控制器件,完成LED显示屏控制系统的设计。系统采用可扩展、模块化设计。以LED显示屏的显示电路和ARM微处理器控制电路为核心,并通过LPC2210微处理器自带的锁相环(PLL),对系统进行倍频设计,有效提高了系统的可扩展性。通过对各模块的调度可方便实现点阵LED屏以双色、多样化方式显示各种信息,也可通过简单的级联实现屏的扩展。   随着计算机和半导体技术的发展,使LED大屏幕显示系统成为集计算机控制、视频、光电子、微电子、通信、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为一体的显示设备。随着大屏幕显示技术的发展进步,需要处理的数据大量增加,系统的频率更高、规模更大,对显示控制系统的要求也不断提高。目前LED显示器常采用8位/16位的微处理器,由于其运行速度、寻址能力和功耗等问题,已难满足显示区域较大、显示内容切换频繁的相对复杂的应用场合。存在系统体积较大、调试困难、不易修改、系统不稳定等诸多问题。ARM具有体积小、功耗低、数据处理能力强等特性。在无计算机支持的独立显示系统中,采用嵌入式系统来解决信息显示的诸多要求是一个理想的方案。因此本设计以LPC2210微处理器为控制电路核心,解决了系统的运行速度、寻址能力和功耗等问题,从而支持更大可视区域的稳定显示、存储更多的显示内容。   1 系统硬件组成及原理   本系统选用PHILIPS公司生产的LPC2210微处理器,以功耗小、成本低的ARM7TDM I为内核系统的硬件构成。该系统主要由显示控制电路和LED显示屏部分构成,如图1所示。   以ARM7(LPC2210)微处理器为为核心的控制电路主要完成数据转换信号控制工作。LED显示屏的扫描驱动电路主要采用74HCl38和74HC595等来完成行扫描并以控制时序的方式来完成列控制。显示屏以LED为像素,由LED点阵显示单元拼接而成,本设计的显示屏为16行×64列的点阵结构。   在设计中,采用LPC2210P0口的16个引脚作为显示控制电路的接口,并分别对应屏的使能端EN、行选中信号端(A,B,C,D)、行点亮数据信号端(GD1,GD2,RD1,RD2)和2路时序信号LAT,CLK等。   2 系统软件设计   由于本LED显示屏的显示控制电路,主要采用74HCl38和74HC595完成行扫描,以控制时序的方式完成列控制,且这些时序是由软件部分完成的,因此在软件系统的设计中,首要考虑时序逻辑的合理设计与实现。在本LED显示屏中,需要2路时序分别是完成数据缓存的缓存时序CLK及将缓存数据点亮的点屏时序:LAT。CLK出现上升沿后,将数据依次存入屏的缓存,LAT出现上升沿后,屏将缓存内容送到屏的某一行。除此之外还要考虑行扫描过程中行的选择以及显示模块、通信模块、清屏模块等,子模块的编写与各子模块间的协调使用等问题。   需要指出的是为了提高LED显示屏的可扩展性,就势必使系统提高了对频率的要求,为此本设计在系统软件的设计过程中,利用LPC2210微处理器自带的锁相环(PLL),对系统进行了倍频设计,以提高系统的可扩展性。系统软件架构设计,如图2所示。   2.1 PLL模块   LPC2210的PLI接收的输入时钟频率范围是10~25 MHz,选用11.059 2 MHz作为系统的外部晶振频率,首先需要配置PLL,计算公式如式(1)所示。   其中,Fosc为晶振频率,Fcco为PLL电流控制振荡器的频率,cclk为PLL的输出频率即处理器的时钟频率,M与P分别为PLL的倍增器值与分频器值。   CCO频率可由式(2)得到。 PLL模块部分源代码如下:   2.2 其它主要模块   主要完成行扫描及其该行每一个点的扫描模块   3 系统验证   使用ADSl.2进行在线仿真验证,通过对硬件的设计和对软件代码的编码与调试,实现了点阵LED屏以双色、多样化的方式显示各种信息的功能,同时可通过简单的级联来扩展显示屏。并分别在不调用与调用PLL模块的两种情下进行比较分析,得到了比较明显的现象,即在调用PLL模块的情况下系统显示更加稳定更加适合点阵LED屏的扩展。   4 结束语   本设计采用32位ARM嵌入式微处理器LPC2210,采用可扩展、模块化设计,以LED屏的显示电路和ARM微处理器控制电路为核心,实现点阵LED屏以双色、多样化的方式显示各种信息的功能,同时可通过简单的级联来扩展显示屏,解决了系统的运行速度、寻址能力和功耗等问题。

摩登3娱乐怎么样?_Actel推出免费嵌入式软件SoftConsole 2.2版

  爱特公司 (Actel Corporation) 宣布推出新一代嵌入式设计免费开发环境SoftConsole 2.2版本。这一新版软件开发环境包括了用于程序调试和下载的增强功能,备有全新的闪存负载器 (loader),并支持Microsoft® Vista操作系统。SoftConsole充分利用Actel IGLOO® 低功耗FPGA和Fusion® 混合信号FPGA的优点,为软件工程师提供单一的编程环境,让他们编写和调试用于爱特包括ARM® Cortex-M1TM 和Core8051等嵌入式处理器系列的C和C++ 程序。   爱特公司IP工程技术总监Tom Moore称:“系统设计人员使用带有我们嵌入式内核的全新SoftConsole 2.2版本软件开发环境,便可立即获得更好的可用性和更快上市时间的优势。爱特是唯一提供免授权费用和权益金的ARM Cortex-M1嵌入式处理器的FPGA供应商。”   SoftConsole 2.2版本基于工程师们熟悉又广泛使用的开放源工具,包括CodeSourcery TM ARM7 TM和Cortex- M1 GNU C Compilers (GCC) 及 GNU Debugger (GDB)、Eclipse IDE,以及8051 Small Device C Compiler (SDCC),这一完备而全面的免费开发环境可与Actel Libero® 集成设计环境、开发套件和FlashPro3编程器无缝使用。

摩登3主管554258:_汽车电子成中国MCU市场增长支撑力量

      汽车电子是MCU市场增长重要支撑力量        从规模上来看,消费类应用无论是销售额还是销量都仍居MCU市场的首位,然而支撑2009年中国MCU市场增长的却是汽车电子和IC卡领域。随着中国汽车及汽车电子产业在全球地位的日益突出,2009年其良好的表现带动了对MCU需求的进一步增长,而IC卡领域的需求增长则主要得益于SIM卡、社保卡等产品的增长带动。从未来发展来看,随着消费电子类MCU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价格持续走低,越来越多MCU厂商将更加关注汽车电子等领域的增长,而随着其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汽车电子领域对中国MCU市场的支撑作用将更加突出。       与欧美等主要汽车生产区域相比,2009年中国汽车电子产业表现最为抢眼,无论是产量增长还是产品结构升级都明显优于其他主要区域市场。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及汽车电子产量的快速增长,带动了2009年中国汽车类MCU需求规模的持续快速增长。同时,随着国际汽车电子制造能力持续向中国转移,未来几年中国汽车电子类MCU市场仍将保持快速平稳增长的良好态势。       受中国汽车电子产业继续平稳增长的带动,2009年中国汽车电子类MCU市场依旧保持了较高的增长率,其销售额同比增长11.4%,依然是中国MCU市场增长最快的应用领域,成为支撑中国MCU市场发展的重要应用领域。     消费电子持续领先MCU市场        近年来,消费电子类应用一直稳居中国MCU市场的首位,然而受全球消费电子制造业不景气的拖累,以及随着消费电子类MCU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价格持续走低,这一市场规模优势不断下降。2009年,中国消费类MCU市场未能延续前几年的持续正增长,市场规模出现较大幅度下滑。形成这种态势的最主要原因在于,一直以来消费电子产品生产以出口拉动为主,而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中国消费电子产品出口大幅下滑,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整机产量的增长,拉低了对上游MCU产品需求的增长,同时全球经济不景气还降低了消费电子整机对MCU产品升级的需求,从而也影响了中国消费类MCU市场的持续增长。       2009年中国消费类MCU市场结束了持续正增长,销售额和销量都出现两位数的较大幅度下降,其中销售额萎缩了7.8亿元,为44.7亿元,成为中国MCU市场表现最差的主要应用领域,但依然占据中国MCU市场的领先位置。       从中国MCU市场的应用结构来看,未来3年,虽然增长率相对较缓,明显低于汽车类和工业控制类的应用需求的增长,但凭借应用范围的广泛及不断拓展,消费类仍将是中国MCU市场销售额最高的应用领域。       压力增大引发企业整合加剧       受市场需求下降及竞争日益激烈等因素的影响,2009年全球MCU企业的业务整合持续深入,整体市场的竞争格局发生了较为显著的变化,其中市场影响最显著的当属居于半导体业界领先地位的瑞萨科技与NEC电子两家公司的合并。2009年4月,为顺应日益激烈的全球竞争形势,以及各项新应用与新市场所产生的结构性变化,上述两家公司签订基本协议宣布整合双方业务,希望以更贴近客户的完整的半导体解决方案及MCU产品,来巩固其未来的业务基础与技术资产。       从中国市场竞争格局来看,近几年,越来越多的跨国MCU企业为了保持利润水平的稳定,充分发挥其技术领先及研发实力的优势,纷纷将关注重点向新兴、高端领域转移,与此同时,已有部分中国本土企业借此机遇在某些领域形成一定突破。比较而言,本土MCU企业具有包括人力成本较低、灵活性较高、服务更贴近本地客户需求等先天优势。目前,中国本土MCU企业形成突破的领域主要集中在如电子玩具等的低端消费类MCU市场、如智能卡等明显具有中国特色需求且中国可掌握标准及规格优势的MCU市场等。未来,随着技术实力与市场能力的日益提升,中国本土MCU企业必将成为国际MCU大厂的有力竞争者。       未来三年中国MCU市场将呈两位数增长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电子整机制造的需求和投资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2009年,全球MCU(微控制器)销售额同比出现较大幅度下滑。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受购买力下降等因素的影响,汽车电子、计算机、消费电子等整机需求增长持续下降,导致市场对上游MCU产品需求增长减缓;另一方面,经济环境的不利影响,导致制造企业的投资力度明显减小,直接抑制了工业控制等领域电子整机需求的增长,因此也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了MCU市场的需求。       中国是全球电子制造大国,拥有全球最重要的电子产品制造基地,近几年中国市场对MCU的需求持续保持平稳增长的态势。从增长速度来看,随着规模基数的不断增大,中国MCU市场的增长率呈现持续下降的走势,其数值已从两位数降至个位数。       然而,2009年,在国际金融危机导致的电子产品需求下降等负面因素的影响下,中国MCU市场首次跌入负增长。形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除了电子整机需求下降之外,2009年MCU产品单价大幅下降也是导致市场规模下滑的重要原因。不过,从2010年上半年来看,中国MCU市场重回增长的趋势明显,未来3年其增长率将保持在两位数的较高水平。              

摩登3主管554258:_光电检测技术介绍

  (一)检测   一、检测是通过一定的物理方式,分辨出被测参数量病归属到某一范围带,以此来判别被测参数是否合格或参数量是否存在。测量时将被测的未知量与同性质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确定被测量队标准量的倍数,并通过数字表示出这个倍数的过程。   在自动化和检测领域,检测的任务不仅是对成品或半成品的检验和测量,而且为了检查、监督和控制某个生产过程或运动对象使之处于人们选定的最佳状况,需要随时检测和测量各种参量的大小和变化等情况。这种对生产过程和运动对象实时检测和测量的技术又称为工程检测技术。   测量有两种方式:即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   直接测量是对被测量进行测量时,对以表读数不经任何运算,直接的出被测量的数值,如: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用万用表测量电压   间接测量是测量几个与被测量有关的物理量,通过函数关系是计算出被测量的数值。如:功率P与电压V和电流I有关,即P=VI,通过测量到的电压和电流,计算出功率。   直接测量简单、方便,在实际中使用较多;但在无法采用直接测量方式、直接测量不方便或直接测量误差大等情况下,可采用间接测量方式。   光电传感器与敏感器的概念   传感器的作用是将非电量转换为与之有确定对应关系得电量输出,它本质上是非电量系统与电量系统之间的接口。在检测和控制过程中,传感器是必不可少的转换器件。从能量角度出发,可将传感器划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能量控制型传感器,也称有源传感器;另一类是能量转换传感器,也称无源传感器。能量控制型传感器是指传感器将被测量的变换转换成电参数(如电阻、电容)的变化,传感器需外加激励电源,才可将被测量参数的变化转换成电压、电流的变化。而能量转换型传感器可直接将被测量的变化转换成电压、电流的变化,不需外加激励源。   在很多情况下,所需要测量的非电量并不是传感器所能转换的那种非电量,这就需要在传感器前面加一个能够把被测非电量转换为该传感器能够接收和转换的非电量的装置或器件。这种能够被测非电量转换为可用电量的元器件或装置成为敏感器。例如用电阻应变片测量电压时,就需要将应变片粘贴到售压力的弹性原件上,弹性原件将压力转换为应变力,应变片再将应变力转换为电阻的变化。这里应变片便是传感器,而弹性原件便是敏感器。敏感器和传感器随然都可对被测非电量进行转换,但敏感器是把被测量转换为可用非电量,而传感器是把被测非电量转换为电量。   二、光电传感器是基于光电效应,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一种传感器,广泛应用于自动控制、宇航和广播电视等各个领域。   光电传感器主要噢有光电二极管、光电晶体管、光敏电阻Cds、光电耦合器、继承光电传感器、光电池和图像传感器等。主要种类表如下图所示。实际应用时,要选择适宜的传感器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大致的选用原则是:高速的光电检测电路、宽范围照度的照度计、超高速的激光传感器宜选用光电二极管;几千赫兹的简单脉冲光电传感器、简单电路中的低速脉冲光电开关宜选用光电晶体管;响应速度虽慢,但性能良好的电阻桥式传感器以及具有电阻性质的光电传感器、路灯自动亮灭电路中的光电传感器、随光的强弱成比例改变的可变电阻等宜选用Cds和Pbs光敏元件;旋转编码器、速度传感器、超高速的激光传感器宜选用集成光电传感器。   光电传感器类型 光电传感器实例   PN结 PN光电二极管(材料采用Si,Ge,GaAs)   PIN光电二极管(材料采用Si)   雪崩光电二极管(材料采用Si,Ge)   光电晶体管(光电达林顿管)(材料采用Si)   集成光电传感器和光电晶闸管(材料采用Si)   非PN结 光电元件(材料采用CdS,CdSe,Se,PbS)   热电元件(材料采用(PZT,LiTaO3,PbTiO3)   电子管类 光电管,摄像管,光电倍增管   其他类 色敏传感器(材料采用Si,α-Si)   固体图像传感器(材料采用Si,有CCD型,MOS型,CPD型   位置检测用元件(PSD)(材料采用Si)   光电池(光电二极管)(材料用Si)   (二)光电测试技术简介   光电检测技术是光电信息技术的主要技术之一,它主要包括光电变换技术、光信息获取与光信息测量技术以及测量信息的光电处理技术等。如用光电方法实现各种物理量的测量,微光、弱光测量,红外测量,光扫描、光跟踪测量,激光测量,光纤测量,图象像测量等。   光电检测技术将光学技术与电子技术相结合实现对各种量的测量,他具有如下特点:   (1)高精度。光电测量的精度是各种测量技术中精度最高的一种。如用激光干涉法测量长度的精度可达0.05μm/m;光栅莫尔条纹法测角可达到 ;用激光测距法测量地球与月球之间距离的分辨力可达到1m。   (2)高速度。光电测量以光为媒介,而光是各种物质中传播速度最快的,无疑用光学方法获取和传递信息是最快的。   (3)远距离、大量程。光是最便于远距离粗寒痹的介质,尤其适用于遥控和遥测,如武器制导、光电跟踪、电视遥测等。   (4)非接触测量。光照到被测物体上可以认为是没有测量力的,因此也无摩擦,可以实现动态测量,是各种测量方法中效率最高的一种。   (5)寿命长。在理论上光波是永不磨损的,只要复现性做得好,可以永久的使用。   (6)具有很强的信息处理和运算能力,可将复杂信息并行处理。用光电方法还便于信息的控制和存储,易于实现自动化,,易于与计算机连接,易于实现只能化。   光电测试技术是现代科学、国家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新技术,是机、光、电、计算机相结合的新技术,是最具有潜力的信息技术之一。   (三)光电检测系统的组成及特点   由于被测对象复杂多样,故检测系统的结构也不尽相同。一般电子检测系统是由传感器、信号调理器和输出环节三部分组成。   传感器处于被测对象与检测系统的接口处,是一个信号变换器。它直接从被测对象中提取被测量的信息,感受其变化,并转化成便于测量的电参数。   有传感器检测到的信号一般为电信号。它不能直接满足输出的要求,需要进一步的变换、处理和分析,即通过信号调理电路将其转换为标准的电信号,输出给输出环节。   根据检测系统输出的目的和形式的不同,输出环节主要显示与记录装置、数据通信接口和控制装置。   传感器的信号调理电路是由传感器的类型和对输出信号的要求决定的。不同的传感器具有不同的输出信号。能量控制型传感器输出的是电参数的变化,需采用电桥电路将其转换成电压的变化,而电桥电路输出的电压信号幅度较小,共模电压又很大,需要用仪表放大器进行放大,在能量转换型传感器输出的电压、电流信号中一般都含有较大的噪声信号,需加滤波电路提取有用的信号,而滤波出无用的噪声信号。而且,一般能量型传感器输出的电压信号幅度都很低,也许才用仪表放大器进行放大。   与电子系统载波相比,光电系统载波的频率提高了几个数量级。这种频率量级上的变化使光电系统在实现方法上发生了质变,在功能上也发生了质的飞跃。主要表现在载波容量、角分辨率、距离分辨率和光谱分辨率大为提高,因此,在信道、雷达、通信、精导、导航、测量等领域获得广泛应用。应用到这些场合的光电系统的具体构成形式尽管各不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都具有发射机、光学信道和光接收机这一环节。   光电系统通常分为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类。在主动式光电系统中,光发射机主要由光源(例如激光器)和调制器构成;在被动式光电系统中,光发射机为被测物体的热辐射发射。光学信道和光接收机对两者是完全相同的。所谓光学信道,主要是指大气、空间、水下和光纤。光接收机是用于收集入射的光信号并加以处理、恢复光载波的信息,包括三个基本模块。   光电变换通常是通过各种光学元件和光学系统来实现的,采用平面镜、光狭缝、透镜、角锥棱镜、偏振器、波片、码盘、光栅、调制器、光成像系统、光干涉系统等,实现将被测量转换为光参量(振幅、频率、相位、偏振态、传播方向变化等。)光电转换是用各种光电变换器件来完成的,如光电检测器件、光电摄像器件、光电热敏器件等。

摩登3注册网址_设计电源管理电路时必需考虑的散热问题

  高温或内部功耗产生的过多热量可能改变电子元件的特性并导致其关机、在指定工作范围外工作,甚或出现故障。电源管理器件(及其相关电路)经常会遇到这些问题,因为输入与负载之间的任何功耗都会导致器件发热,所以必须将热量从这些器件中驱散出来,使其进入PCB、附近的元器件或周围的空气。即使在传统高效的开关电源中,当设计PCB和选择外部元器件时,也都必须考虑散热问题。   设计电源管理电路时,在考察散热问题之前对热传递进行基本了解是很有帮助的。首先,热量是一种能量,会由于两个系统之间存在温差而进行传输。热传递通过三种方式进行:传导、对流和辐射。当高温器件接触到低温器件时,会发生传导。高振幅的高温原子与低温材料的原子碰撞,从而增加低温材料的动能。这种动能的增加导致高温材料的温度上升和低温材料的温度下降。   在对流中,热传递发生在器件周围的空气中。在自然对流中,物体加热周围的空气,空气受热时膨胀形成真空,导致冷空气取代热空气。因此形成循环气流,不断将器件的热量传输给周围的空气。另一种形式是强制对流,例如风扇主动吹冷空气,从而加速取代暖空气。当物体将电磁波(热辐射)发送至周围环境时就会产生辐射。辐射热量无需介质传递(热量可以通过真空辐射)。在PCB中,热传递的主要方法是传导,其次是对流。   下面的等式给出了以传导方式热传递的数学模型:         其中H是传热速率(单位为J/s),K为材料的导热系数,A为面积,(TH–TL)为温差,d为距离。当界面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温差增大或界面之间的距离减少时,热量传导速度加快。可以将热传递模拟成一个电路,方法是将能源(热源或前面等式中的H)等同于电流源,高温器件与低温器件之间的温差等同于电压降,(K×A/d)部分作为导热系数,或将倒数(EQ2)等同于热阻(单位为℃/W)。通常热阻表示为符号θ或Rθ或只表示为RA-B,其中A和B是发生传热的两个器件。使用电路模拟重写热传递速率等式,得到以下结果:      该模拟可以深入进行,以描述器件的另一个热属性,称之为热容。正如将热阻模拟为电阻,可以将热容(CT,单位为J/℃)模拟为电容。将热容与热阻并联获得热阻抗(ZT)。图1所示为传导传热的简化RC模型。能源被模型化为电流源,热阻抗被模型化为CT与RT并联。      图 1. 简化的热阻抗模型。   在电路中,每个热界面都有热阻抗。热阻抗因材料、几何形状、大小和方向的不同而各异。系统(或电路)的热阻抗对环境温度来说有一个总热阻抗,它可以分解为电路中每个元件的热阻抗的并联和串联的组合。例如,在半导体器件中,晶粒(也称作结)与周围空气(称作热阻抗)之间的总热阻抗,即由结到环境之间的热阻抗(ZJ-A),将是结构中每个单独材料的单个热阻抗的总和。   考虑到 在PCB上安装的分立MOSFET。稳态热阻抗(或热阻RJ-A)是结到器件外壳的热阻(RJ-C)、器件外壳到散热器的热阻(RC-S)与散热器到空气的热阻(RS-A)之和。(RJ-A=RJ-C+RC-S+RS-A)。此外,还可以有并行的散热路径,例如从MOSFET结经过器件外壳到PCB,再从PCB到环境温度。   通常情况下,半导体制造商会给出结点到器件外壳的热阻。另一方面,RC-S和RS-A主要取决于散热器和PCB的属性。许多因素会影响热阻RC-A或RC-S,包括PCB的层数、到辅助面的过孔数、与其他器件的接近程度以及气流速率。通常RJ-A会列在器件数据表中,但该数字是在特定测试板条件下得出的,因此仅适用于在相同条件下测量的器件之间的比较。   热阻(RJA)是电子元器件的重要参数,因为它是器件散热的指标(基于环境条件和 PCB布板)。换言之,RJ-A可以帮助我们根据环境条件和功耗估算工作结温。  

摩登3平台注册登录_3C大厂合力推动NAND应用接口UFS统一标准

  集邦科技旗下研究机构 DRAMeXchange 指出,JEDEC Task group 中的一些主要成员如:三星 (Samsung)、诺基亚(Nokia)、美光(Micron)、高通(Qualcomm)、英特尔(Intel)、东芝(Toshiba)、晟碟(SanDisk)、德州仪器(TI)、意法半导体(ST)等国际大厂,近期正在积极推动新的 NAND Flash 应用接口标准 UFS (universal Flash storage)的规格制定事宜。   这些大厂希望能制定一种在消费性、通讯及计算机等3C领域上,各种 NAND Flash 应用的高性能通用型的开放式接口标准,让未来 NAND Flash 能更方便的应用到记忆卡、PMP、嵌入式储存媒体(embedded storage) 、 SSD (solid state disk)等产品上。   随着无线通讯及无线网络的传输频宽技术不断地改进提升,及高画质与3D影像内容应用的兴起,一些新兴智能便携式电子装置如:NB PC、Net PC、智能手机(smart phone)、平板电脑(tablet PC)等产品,对高速大容量多媒体资料的下载效率需求也日益提高。      现有的一些NAND Flash接口标准,在移动式电子装置上的传输效率可能不敷市场所需。因此UFS 1.0版的传输速率将提升到300MB/sec,而未来UFS2.0则可达600MB/sec,以因应未来高速传输高分辨率大容量资料的NAND Flash终端产品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