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走到第二年,整个医疗行业可以说经历了从兵荒马乱到破旧立新——医疗需求大幅增长,防疫需求却让过去的面诊变得艰难,虽有大量医疗数据、然而缺乏数字化基础,难以用于远程医疗,至今还看不到其偃旗息鼓的迹象。世界上不少地方的疫情仍处在胶着状态,其他防疫初见成效的地方也不敢大意,对秋冬可能卷土重来的新冠病毒严阵以待。今天,对抗新冠肺炎疫情的努力已经在不少国家和地区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这也让我们有机会从另一个角度来审视在疫情下促生的种种变革和机遇。尽管疫情何时结束没有答案,但可以肯定的是,新冠疫情彻底激活了医疗电子市场。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肺炎疫情将在线医疗推向了“风口浪尖”。疫情发生后,线下诊疗渠道几乎完全被切断,对于另一些身患其他疾病又无法线下就医的患者,线上医疗平台解了“燃眉之急”。 在疫情期间,电子病历等数字化医疗系统在很多医疗环节上都发挥了关键的作用。例如对新的远程护理模式的支持,对全国性医疗数据研究的支撑,以及在公共卫生监测和疫情追踪中的突出作用。其中,临床数据的巨大价值更是得到了凸显。对此,弗兰克指出:“与以往相比,疫情让我们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关注医疗数据,以及如何利用数据来指导我们不断获得新进展。”从中国到美国,到欧洲、拉丁美洲,所有的大型公立医院到私立医疗机构、检测机构等,都在压力下探索快速实现虚拟化、远程医疗的可能性。从全球最大虚拟医疗平台Teladoc的飞速发展,以及整体医疗领域的融资额度来看,这一趋势仍在加速。仅2020年上半年,中国就有215家互联网医院挂牌,其中由实体医院主导的互联网医院有166家,占比近八成。京东健康推出免费医生咨询服务以来,其在线问诊平台累计服务用户超过200万人次;平安好医生APP的新用户注册量比疫情之前增长了10倍,新增用户的问诊量比疫情之前增加了9倍。虽然在线医疗在疫情期间爆发,但也有人认为诊疗行为具有一定特殊性,“线上看病”永远替代不了“去医院看病”,在线医疗是否是特殊时期的“昙花一现”?疫情过后如何留住流量?对于在线医疗平台来说,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培养用户黏性以及寻找自身合适的盈利模式仍然要继续探索。 新冠疫情带给我们最大的一个反思,就是意识到了我们目前医疗健康体系的脆弱性——不管其之前是如何光鲜亮丽,但是在这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面前,还是会显得捉襟见肘。这也促使人们痛定思痛,去思考未来如何强化医疗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做到未雨绸缪。除了硬件设备的添置和升级,在医疗资源管理这样“软件”上的提升也必不可少。其中的机会就在于,我们是否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将医疗资源的管理数据化。比如RFID标签在手术器材管理上的应用,也可以扩展到更广泛的医疗器材的管理上;也有人在动脑筋,是否可以将NFC标签用于药品和疫苗这类关键资源的管理上,借此收集数据,建立洞察。在围绕“数据”的这个价值链上,从数据的传感到传输,再到处理,都会有“机”可乘。 数据监测已经开始在最新决策当中起到作用。例如,对电子病历系统中数据的监测显示出,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接受常规免疫接种的儿童数量有所下降。对此,公共卫生部门得以有针对性地推出了专项活动,用来敦促父母带他们的孩子进行免疫接种。今后,这样利用医疗大数据辅助公共卫生决策的成功案例有望不断涌现。“电子病历数据的效用不止于此。仅仅利用数据来回溯既有事件和研究已经发生的事情还远远不够。疫情之中,我们已经看到了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在预测疫情爆发和处理大量数据方面的巨大潜力。在未来,我们也将更多地利用这些潜能,更好地应对全球传染病的风险。 国家卫健委办公厅下发《关于加强信息化支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充分发挥互联网医院、互联网诊疗的独特优势,鼓励在线开展部分常见病、慢性病复诊及药品配送服务,降低其他患者线下就诊交叉感染风险。同时,多地陆续开始将“互联网+”医疗服务纳入医保。从这一角度看,已经有了一定技术积累的医疗平台能够较为顺畅地扩展到更多的医疗领域,协助传统医疗机构转型,并通过平台在医疗领域提供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