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双碳”政策的落实与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飞速发展,尤其是有着“爆发式”的增量,直接推动了新能源汽车产业从“政策驱动”到“市场拉动”,步入行业快车道。同时,随着国家级专业平台统一监管,国产新能源汽车在打造独有的品质与服务、核心技术的突破上都有了显著成效。但同时也存在市场竞争过于激烈,导致的潜在行业竞争者数量庞大;“后补贴时代”来临,新能源汽车初期普及接近阈值,以及车规级芯片等高精领域开发相对落后等困境。
汽车作为城市交通中的一种重要工具,其产业和技术发展正表现出新的趋势,总体趋于向智能化、共享化、网联化、电动化发展。汽车正逐渐从单纯的交通工具变为一个智能终端且越来越智能化,车内车外的信息互联越来越高效,汽车引擎效率越来越高。从产业发展来看,电动汽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更多造车新势力加入这一领域,推动汽车产业链上下游发生改变,产业竞争格局呈现新的态势。特别是智能网联汽车领域,道路智能设施、车载智能终端、车规级芯片、高精度定位与导航、车联网、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智能出行服务及相关汽车数据增值服务等成为未来产业发展的主要赛道。
汽车产业的技术生态系统和创新生态系统具有极大的活力,我们要充分依托技术创新潜力,不断加大对本土研发的投入。为了强化创新加强在供应链和技术领域的合作,支持汽车产业的发展。进入2022年,地缘政治事件的走向很难预测,整个世界进入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整体状况有着诸多的不确定性。
当前,汽车产业的发展进入到一个百年未有的产业重构新时代。汽车已经从“沙发+4个轮子”升级到“一台移动的电脑”“一个移动的储存装置”。汽车“新四化”的发展趋势以及碳达峰、碳中和的宏伟目标为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同时也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能。
“双碳”背景下新能源汽车企业一是要积极面对市场竞争,与互联网公司、软件公司进行更多的跨界融合,推动新能源汽车产品和模式向网络时代转型升级,打造更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二是要加速内化和吸收初期红利,抢先做好中长期的战略布局;三是要强化资源整合能力,积极推动“联合造芯”的战略布局,助推车规级芯片等关键技术的攻关与产业化,保障产业链上下游供需稳定。
第一,规模大,关注度高。汽车产业是集大成的产业。中国交通业还在发展当中,中国还有三倍的空间。产业要发展,就面临着碳排放的压力。汽车产业链非常长,汽车减碳具有代表性的意义。第二,国际经贸机制与市场竞争环境变化。第三,汽车要做到双碳目标需上下游的配合。汽车碳排放规模大,被关注度高,可视性强。
同时,未来新能源汽车企业也应继续保持清晰的战略视野,要把“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专项始终作为技术攻坚的方向和目标,坚持内化“三纵三横”的战略研发布局,加速“新三化”转型率先占领技术高地的同时,保持绿色低碳的精神内核,服务于“研发、生产、投入使用、回收”整个新能源汽车工业的周期,积极推动“产业共生”,保证行业与企业双层面共同发展。
未来,围绕可再生能源是电和氢。能用电的都用电,用不了电的地方只能用氢。所以电动化是大势所趋。电能清洁方便成本低,但是如何输送和存储成为考量的重点;氢则有如何制造和存储的问题。所以这两个方面决定了未来所有投资方向、产业发展技术方向。未来汽车动力源会越来越多元化,真正电动汽车大批量发展靠现有电池体系是不支撑的,必须要有新的体系,所以我们要创新和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