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疗健康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重大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城乡居民基本的医疗保障制度已经初步建立,医疗卫生体系不断完善,医药生产及流通、监管体系逐步理顺,居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然而当前“看病难、看病贵”现象依然比较突出,许多体制机制矛盾并未彻底解决,医疗卫生的保障水平依然偏低。未来,我国将要建立一个适应我国人口健康国情的普惠型健康保障体系,为此需要不断改革创新、迎难而上,在公立医院改革、医疗市场准入、医疗科技投入、财政投入机制等方向上不断破除难题,在营养健康、疾病预防、公共卫生安全、心理健康、医药产业及再生医学等领域加大创新力度,最终实现由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向提升全民族健康素质转变。
远程医疗、在线会诊的迅速发展,是“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模式的实践,也恰恰是中国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缩影。为了解决基层医疗资源困乏的难题,解决大医院人满为患、一些基层诊所门可罗雀的窘境,互联网技术成为破解医疗健康资源发展“痛点”的答案所在,为分级诊疗的实现提供了技术支持。利用“互联网诊疗”手段,北上广等大城市以外的患者,尤其是中西部省份,包括农村患者,可不出家门就能享受北上广等大城市优质医疗资源,看上大医生、大专家,也就是“远程医疗”。提升家庭签约服务,同时,享受预约挂号、预约诊疗、在线支付、在线检查检验结果查询等服务。
健康服务行业以医疗服务机构为核心,保健品/药品、诊断试剂/检测服务等业务内容为支撑,商业医保/商业养老保险、药事服务、医疗信息、移动医疗、在线教育等工作为服务体系,从而实现保健、治疗、康复、养老四大领域的协同发展。中国健康服务行业起步较晚,其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9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西方健康服务理念的进入以及国内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国内以体检为重点的健康服务机构得到了快速发展。
放开医疗市场准入,扩大医疗服务的有效供给。按照统一标准实施市场监管和医保政策,营造公立和非公立医疗机构的公平竞争环境。卫生部门担负医疗服务市场监管职责,应对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一视同仁,使公立民营平等竞争,尤其是在职称评定等涉及技术评定领域完全一致。继续推进管办分开,加快公立医院改革转型,加快部分公立医院的改制步伐,提高其服务质量,降低其服务成本。医保机构应对公立和非公立医疗机构实施完全一致的医保政策。
总之,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对于互联网+医疗健康方面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在此情况下,无论是互联网企业跨界涉足传统医疗行业,还是传统医疗行业进行互联网化,解决好历史问题,做好充分准备,才能真正实现互联网与医疗之间1+1>2的结果。
随着新时代大众消费者线上化、个性化的需求增长,互联网医疗展现了其在新应用场景下,有效缓解医疗资源供给压力、满足医疗服务需求的潜在能力,在医疗资源供需矛盾、传统医疗服务供给体系和大众对医疗服务需求发生转变的背景下,互联网医疗行业将发挥渠道优势,并深度探索与其他领域合作的多元商业模式,有效催生全新的业态参与者。随着5G通信、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广泛应用,医疗工业也受到了深刻影响。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生物医药深度融合,推动卫生健康领域不断涌现出新模式、新业态,远程会诊、互联网医院、智慧医疗等数字医疗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