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摩登3平台开户

摩登3平台登录_产品新工具,Chipletz采用芯和半导体Metis工具 原创

2022年9月21日,中国上海讯——国产EDA行业的领军企业芯和半导体近日证实,开发先进封装技术的基板设计初创公司 Chipletz,已采用芯和半导体的Metis电磁场仿真EDA,用于 Chipletz 即将发布的 Smart Substrate™ 产品设计,使能异构集成的多芯片封装。 “摩尔定律放缓和对高性能计算的追求正在引领先进封装时代的到来,这必将带来对于像芯和半导体先进封装仿真EDA解决方案的迫切需求。 新封装领域,3D 封装、SiP(System In a Package,系统级封装)已实现规模商用,以 SiP等先进封装为基础的 Chiplet 模式未来市场规模有望快速增长,目前台积电、AMD、Intel 等厂商已纷纷推出基于 Chiplet 的解决方案。 新材料领域,随着 5G、新能源汽车等产业的发展,硅难以满足对高频、高功率、高压的需求以 GaAs、GaN、SiC 为代表的第二代和第三代半导体迎来发展契机。 新架构领域,以 RISC-V 为代表的开放指令集将取代传统芯片设计模式,更高效应对快速迭代、定制化与碎片化的芯片需求。为应对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算力的应用要求,AI NPU 兴起。存内计算架构将数据存储单元和计算单元融合为一体,能显著减少数据搬运,极大地提高计算并行度和能效。长期来看,量子、光子、类脑计算也有望取得突破。 Chiplet也称“小芯片”或“芯粒”,它是一种功能电路块,包括可重复使用的IP块(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e,是指芯片中具有独立功能的电路模块的成熟设计,也可以理解为芯片设计的中间构件)。具体来说,该技术是将一个功能丰富且面积较大的芯片裸片(die)拆分成多个芯粒(chiplet),这些预先生产好的、能实现特定功能的芯粒组合在一起,通过先进封装的形式(比如3D封装)被集成封装在一起即可组成一个系统芯片。 Chiplet,本质上是一个设计理念,它将不同工艺、不同功能的模块化芯片,通过封装和互联等方式,像拼接乐高积木一样用封装技术整合在一起,形成一颗芯片。 随着数据量急剧增加,算力需求扩大。而硬件层面,采用先进工艺芯片的设计成本逐渐提高,每代制程节点升级所能带来的性能提高幅度和功耗降低幅度减小,摩尔定律发展放缓,单芯片面积和性能出现设计瓶颈。 2020年,英特尔在加入由 Linux 基金会主办的美国 CHIPS 联盟后,曾免费提供 AIB 互连总线接口许可,以支持 Chiplet 生态系统的建设。但由于该接口许可需要使用英特尔自家的先进封装技术EMIB,其他厂商一直心存顾虑,导致AIB标准未能普及。2021 年 5 月,中国计算机互连技术联盟(CCITA)在工信部立项了《小芯片接口总线技术要求》,由中科院计算所、工信部电子四院和国内多个芯片厂商合作展开标准制定工作。 当单纯依靠尺寸微缩提升芯片性能的空间变小时,则出现了将不同功能的电路集成在一起,依靠尺寸微缩和设计优化两条路提升芯片性能。SoC就是将更多性能集成在单一芯片上,促进了手机/嵌入设备的发展。以CPU为例,单核处理器性能难以进一步提升时,采用了多核处理器提升性能,进一步采用了异构多核的架构、协处理器以及GPU架构、专用处理器等。 不过,随着处理器的核越来越多,芯片复杂度增加,设计周期越来越长,成本大大增加,SoC芯片验证的时间、成本也在急剧增加,大芯片快要接近制造瓶颈,特别是一些高端处理芯片、大芯片,单纯靠传统的SoC这条路走下去已遭遇瓶颈,需要从系统层面来考虑。 由于是非常新的炒作概念,各大股票软件中包含的成份股并不相同。通达信Chiplet板块有21只个股,同花顺有22只个股。东财与大智慧都只有11只,其中7只相同4只不同。而万得没有Chiplet板块,只有先进封装板块,而且板块中缺少最正宗的芯原股份

摩登3官网注册_苹果 iPhone 14 Pro 系列所有三个摄像头都迎来升级:像云台一般稳定 原创

iPhone 14 Pro是苹果公司于2022年9月8日发布的手机。 [1] iPhone 14 Pro长度为147.5毫米,宽度为71.5毫米,厚度为7.85毫米,重量206克。机身提供四种颜色:深空黑色、银色、金色、暗紫色。   iPhone 14 Pro搭载A16仿生芯片,预装iOS 16操作系统,前置1200万像素镜头,后置4800万像素主镜头+1200万像素超广角镜头+1200万长焦镜头;搭载不可拆卸式电池。 10 月 1 日消息,苹果今天分享了一则新的视频广告,旨在突出 iPhone 14 Pro 相机的新功能,包括 4800 万像素的主摄,拍视频时的动作模式,模仿电影镜头感的的电影模式以及变焦等选项。在广告中,一位电影人使用“iPhone 14 Pro”拍摄了一系列动作场面,包括一只奔跑的鸡、一场餐馆里的打戏、一段舞蹈、一段定格动画、一场汽车追逐、一场直升机飞行等等。广告的结尾则点明了“我们有史以来最 Pro 的相机”。 相比上一代。苹果 iPhone 14 Pro 系列所有三个摄像头都迎来了升级,48MP 主摄可实现全分辨率的 ProRAW 拍摄,而动作模式则能够捕捉 2.8K 视频,甚至可以做到“像云台一般稳定”,而电影模式最高可支持每秒 24 帧的 4K 录制,这是苹果 iPhone 镜头史上升级幅度最大的一次迭代。曾报道,目前苹果 iPhone 14 Pro 在 DXOMARK 全球影像排行中名列第二,胜过华为 P50 Pro、iPhone 13 Pro Max、小米 12S Ultra 等。 从苹果发布iPhone 14系列的那晚开始,身边就有不少朋友开始询问我iPhone 14 Pro值不值得购买,它跟上一代的iPhone 13 Pro相差到底大不大。在拿到真机前我个人也很难给出一个准确的回答,毕竟从参数上来看两者的差距主要是灵动岛以及一颗4800万像素的主摄,价格方面则是相差两千有余。 作为一位使用了整整一年iPhone 13 Pro的用户,我这段时间也是把两台手机同时作为主力机使用,在使用了整整一周后,我心中也逐渐有了属于自己的答案,话不多说就让我们一同来看看进步“明显”的iPhone 14 Pro和iPhone 13 Pro到底有多大的差距。 在文章正式开始之前,我也从官网和其他博主那里扒出了两款iPhone的详细参数,大家可以通过这份配置单简单看出两者的差距在哪,差距是否明显。 灵动岛,是刘海屏的升级? 对于大多数消费者来说,iPhone 14 Pro最大的升级可能不是什么相机什么处理器,而是苹果终于舍弃了使用了五代的刘海屏设计,改为当下最为主流的挖孔屏设计。苹果官方将这个挖槽设计命名为灵动岛,具体使用方法和功能展示大家应该都在网上看到过不少演示,在此就不过多展示了。 我必须承认灵动岛是一个优秀的设计,它模糊了硬件与软件之间的界限,拓展了显示与操作之间的维度,降低了应用和应用之间的干扰,赋予了智能手机一种全新的交互方式。所以身边有很多朋友单因这一个灵动岛就去购买iPhone 14 Pro我其实是可以理解的,但在使用了一周后,我对它又产生了新的想法。 撇开它的功能性不谈,单从美观性上来看,我个人认为甚至不如之前的刘海设计,虽说它相比iPhone 13 Pro的刘海缩短了一小部分,看似占用面积小了一些,但实际上它浪费的面积却更大。 进入十一假期,手机选购也在线下迎来高峰期,尤其是近期发布的iPhone 14系列新机,成为众多消费者想要走进门店体验、选购的热门机型。其中,iPhone 14 Pro及iPhone 14 Pro Max机型自开售以来持续热销,目前官网下单已经需要排队到11月,而位于北京木樨园合生广场1层的京东线下自营Apple授权店JD Ehome十一期间现货热销,消费者走进门店即可体验并当场提货、到手新机。 据悉,JD Ehome是京东线下自营Apple授权店,也是京东与Apple品牌的合作首次从线上自营拓展到线下自营。值得一提的是,JD Ehome是Apple品牌近五年首次将国内市场级别最高的APR(Apple Premium Reseller,优质经销商)资质授予线上零售渠道。目前,除了北京全国首店外,JD Ehome近期也在深圳星河iCO与京东电器超级体验店重庆店同步开业,将为更多城市和地区的消费者提供品质体验。 针对到店选购Apple产品的消费者,JD Ehome还推出专属小黑卡,让消费者能够在线下享受京东线上相同品质的服务与体验,包括Apple新品优先购买、数据迁移、贴膜等服务权益,购机品质与服务体验获得双重保障。此外,为让消费者以更超值的价格入手Apple产品,JD Ehome在十一期间推出多重购机福利——消费者到店购买iPhone 14或iPad 9可享满200减100元的配件礼券,购买iPhone 14、iPhone 13 Pro、MacBook等产品可享6期免息。 从产品来看,iPhone 14 Pro和iPhone 14 Pro Max因新推出的灵动岛功能收获广泛关注。iPhone 14 Pro系列搭载A16仿生芯片,使用更为流畅,同时使用Pro级摄像头系统,图片可还原更多细节,还能以24fps拍摄4K HDR视频,让手机视频也能达到电影质感。十一期间,iPhone 14 Pro系列在JD Ehome均为现货开售,消费者可到店购买。 想购买iPhone 14 Plus的消费者,也可在10月7日来到JD Ehome,同样现货开售,可享多重购机福利与贴心的服务保障。十一假期开启,想要趁假期入手iPhone 14系列新机的朋友,推荐走进JD Ehome,京东线下自营Apple授权店带来正品保障与安心服务,享受线上线下相同品质的购机体验。 近日,全球知名的影像评测机构DXOMARK公布了iPhone…

摩登3娱乐登录地址_OGN系列敞开式保险丝座目前提供通孔回流焊型号,可进行全自动化PCB装配

SMT元器件用于PCB装配。在理想情况下,此类元器件与回流焊工艺兼容,从而实现组装的完全自动化。尽管THT元器件提供面板安装解决方案,但通常不能应对回流焊工艺的严苛要求。在上述情形下,必须增加一个焊接步骤。THT装配所需的这一附加的手工步骤不但耗费时间,同时还会导致额外的误差。 通孔回流焊(THR)元器件就提供了应对上述问题的一个解决方案,该产品不但具备在PCB上进行THT安装的特性,还能够承受回流焊炉的高热应力。首先,将THR元器件漏印至引脚导通孔中,然后使其通过锡膏。随着锡膏在回流焊炉中融化,液体焊料在润湿力和毛细力的作用下缩入导通孔中,从而形成焊点。 与现有的OGN系列敞开式保险丝座一样,OGN THR型号产品适用于5x20mm的各类保险丝。该系列产品根据UL和CSA标准,可提供在500VAC/VDC下额定电流为16A的型号,根据VDE标准,可提供在500VAC下额定电流为10A和16A的型号。该系列产品可选择是否加护罩。根据IEC标准,不带护罩的型号在环境温度为23°C时的额定接受功率为4W/16A。带黑色护罩型号的接受功率为4W/10A,而透明护罩型号的功率为2.5W/10A。环境空气温度的允许范围为-40°C至85°C。OGN系列产品还可满足更为严苛的消防安全要求,并符合IEC60335-1的灼热丝测试要求。OGN THR与OGN THT可完全向后兼容。 网络链接 OGN rId8[1] 参考资料/文件下载[1]: https://www.schurter.cn/cns/datasheet/OGN

摩登3注册网址_英特尔再涨价,CPU、主板芯片组和其他组件四季度涨幅高达 20% 原创

最新的爆料显示,英特尔第13代酷睿处理器 Raptor Lake CPU 和 700 系列主板价格将在第四季度上涨,预计涨幅降达20%。 此前就有消息称,英特尔将在四季度对部分CPU和相关组件进行涨价。近日,Board Channels论坛爆料称,英特尔相关处理器的涨价也将会直接影响主板价格的上涨。因为英特尔主板使用的芯片组也是其自己设计的,而不是第三方。因此,主板价格将出现小幅上涨,这可能会影响即将推出的支持第 13 代 Raptor Lake CPU的英特尔 700 系列主板。英特尔已经表示,定价调整将在CCG业务(英特尔客户端计算事业部)中更为显著。 据业内爆料信息显示,英特尔已下发最新通知:预计从 2022 年四季度开始针对所有产品计划执行涨价政策,幅度 10-20% 左右,将涉及英特尔主板芯片组产品。今年7月的时候,就有媒体报道称,英特尔已通知3C品牌厂商 英特尔是半导体行业和计算创新领域的全球领先厂商,创始于1968年。如今,英特尔正转型为一家以数据为中心的公司 。英特尔与合作伙伴一起,推动人工智能、5G、智能边缘等转折性技术的创新和应用突破 ,驱动智能互联世界。 2021年12月,英特尔声明:禁用新疆产品。 就涉疆事件,英特尔中国回应“‘对中国深怀敬意’,对信件引发顾虑‘深表遗憾’”。 2022年1月,英特尔CEO希望将芯片制造迁回本土2022年2月,英特尔设立10亿美元基金建立代工创新生态系统。2022年2月,在 2022 年投资者大会上,英特尔公布了产品和制程工艺技术路线图及重要节点。 数个月前,英特尔宣布将斥资 200 亿美元在俄亥俄州建造两座先进制程晶圆厂,并表示其投资“在未来十年内可能增长到高达 1000 亿美元”,但这部分取决于关于联邦的芯片补贴。由于此前美国芯片法案迟迟未能获得通过,英特尔在6月就决定推迟了原计划于7月22日据悉的俄亥俄州晶圆厂奠基仪式。 据了解,英特尔此次投建的两座俄亥俄州晶圆厂为该州史最大规模民间投资案,预计2025年开始营运,新的制造设施将生产用于汽车技术、计算机和移动设备的半导体和其他组件。基地规模高达1,000英亩(约404公顷),足够支持多达 8 个制造厂。这也为英特尔后续进一步扩建提供了便利条件。 在以出货量计算的服务器CPU市场,AMD的市场份额已经实现了连续13个季度的增长,二季度已进一步提升到了13.9%,创下历史新高,环比增长了2.3个百分点,同比增长了4.4个百分点。这也是自2017年Mercury 在该领域的统计开始以来,AMD 在服务器方面的最大季度增长。 根据市场调研机构Mercury Research的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在出货量计算的笔记本电脑/移动 CPU 市场方面,AMD 和英特尔均出现了同比下降,但对 AMD 的影响较小。因此,与英特尔相比,AMD 的市场份额仍进一步增长到了24.8%,环比增长了2.3个百分点,同比增长了4.8个百分点。在以出货量计算的服务器CPU市场,AMD的市场份额已经实现了连续13个季度的增长,二季度已进一步提升到了13.9%,创下历史新高。 根据韩联社的报道显示,市场研究机构Omdia最新公布的报告显示,2022年二季度三星电子继续超越英特尔(Intel)成为了全球第一大半导体厂商,并进一步拉开了与英特尔之间的差距。 Omdia称,受益于服务器市场的强劲需求,今年二季度三星的芯片业务营收达到了203亿美元,创该公司史上单季新高,占全球芯片市场总营收1,581亿美元的12.8%,高于今年一季度的的12.5%,稳居龙头宝座。 英特尔资本董事总经理、中国区总经理王天琳表示,我们看到了中科声龙研发、管理及运营团队在业内的实力,尤其是公司通过芯片堆叠相关技术推出了3D存算一体高通量算力芯片,并快速在加密计算领域取得了成功应用。中科声龙已经有了非常好的起点,英特尔将在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和加密算法多方面与中科声龙开展合作,并期待他们继续实现新的技术突破。

摩登三1960_锂矿企业几乎集体迎来量价齐升,背后是锂资源的供需不平衡 原创

继比亚迪、特斯拉、广汽集团后,蔚来也开始加入到布局上游锂矿产业的队伍中。日前,有消息称,蔚来计划投资一家总部位于澳大利亚的矿石开采公司——Greenwing Resources Ltd(以下简称Greenwing),总金额最高或超过6亿元。获得融资后,Greenwing将加快其阿根廷San Jorge锂项目的开发。Greenwing公告信息确认了双方的战略融资交易。 对此,9月28日,蔚来(HK09866,股价130.6港元,市值2210.14亿港元)方面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回应称:“我们会针对智能电动汽车核心部件相关的上游进行评估和布局,保障长期竞争优势。”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碳酸锂价格暴增、动力电池成本大幅增长的情况下,新能源车企掌握上游锂矿资源,就掌握了未来发展的主动权。 公开消息显示,蔚来此次对Greenwing的投资分为两部分:一是蔚来将支付1200万澳元(约合人民币5535.63万元)以认购约2181.82万股Greenwing股票,认购价格为每股0.55 澳元(配售)。认购完成后,蔚来将持有Greenwing约12.16%的股权,并在公司董事会中占据一席;二是蔚来同时获得部分看涨期权,期权的行使价格预计会在4000万~80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89亿~5.78亿元)之间。 据悉,蔚来此次投资Greenwing首要诉求就是要加快阿根廷San Jorge锂项目的开发,且优先成为该项目的客户。根据双方签订的认购协议,Greenwing将向蔚来出具一份关于San Jorge锂项目的详细说明书,蔚来可在一年之内行使期权。按照最高行使期权的价格计算,蔚来在Greenwing上的投资将超过6亿元。此次Greenwing配售所得款项至少80%将用于San Jorge锂项目。若蔚来行使认购期权,所得款项也将用于San Jorge锂项目的未偿期权付款。 除在海外投资锂矿项目外,蔚来也在加快动力电池的自主研发和生产落地。今年5月,上海企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平台显示,蔚来计划在上海市嘉定区安亭镇新建研发项目,包括从事锂离子电芯和电池包研发的31个研发实验室,以及1条锂离子电芯试制线和1条电池包pack线,拟投资2.185亿元,预计今年8月至10月期间施工。据蔚来董事长李斌透露,蔚来面向大众市场的新品牌产品将搭载其自主生产的电池,预计2024年下半年实现交付。 9月27日晚间,赣锋锂业(SZ002460,股价75.02元,市值1513亿元)披露两项增资事项。其中,一项为增资全资子公司赣锋国际9.6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8亿元),另一项拟对江西领能锂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领能锂业)增资3亿元。 对于增资赣锋国际一事,赣锋锂业并未在公告中指明资金具体用途,仅称是为了扩大赣锋国际规模,确保赣锋国际对外投资的资金需求。但值得注意的是,7月11日赣锋锂业曾发布公告称,拟通过赣锋国际拟收购Lithea公司100%股份,收购总对价不超过9.62亿美元,此次赣锋锂业对赣锋国际的增资金额恰好与之一致。所以市场普遍预计,此次增资目的即为上述收购。这也是赣锋锂业迄今为止最大一笔收购交易。 据悉,Lithea公司主要从事收购、勘探及开发锂矿业权,旗下主要资产PPG项目位于阿根廷萨尔塔省,包括Pozuelos和Pastos Grandes两块锂盐湖资产,主要产品为含锂盐湖卤水生产的碳酸锂。PPG项目规划了一期年产3万吨碳酸锂的产能,并且视项目所在地自然资源条件情况而定,产能可扩建至年产5万吨碳酸锂。 同时,此次赣锋锂业还对鞍重股份(SZ002667,股价25.71元,市值59.42亿元)子公司领能锂业增资3亿元,交易完成后,赣锋锂业将持有领能锂业35.29%的股权。同时,友锂科技也向领能锂业增资3亿元。本次增资完成后,领能锂业注册资本将由人民币2亿元变更为人民币6.8亿元。 锂矿企业几乎集体迎来量价齐升,背后是锂资源的供需不平衡。 需求端:未来整个电力系统或都用到锂相关的产品 当前,锂资源主要应用于动力电池、储能、消费电子等领域。 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已走出4月份的低谷,连续两个月实现环比上涨。中汽协数据显示,6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为59万、59.6万辆,环比分别增长26.6%、33.4%,同比均增长130%,创历史新高。 对于新能源汽车的销量表现,有沪上一家公募的基金经理表示,虽然欧洲销量低于预期的,但是国内销量超预期,整体来看还是不错的,也达到了年初的预判。东证期货也认为,中长期而言,对新能源车的内生增长动能依旧充满信心。 在新能源高销量的带动下,动力电池需求量也随之增长。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2022年6月,我国动力电池产销量分别为41.3GWh、47.5GWh,同比分别大增171.7%、297.0%;从装车量来看,6月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27.0GWh,同比增长143.3%。 储能的快速放量使得下游对锂资源的需求量进一步增加。 得益于能量密度高、转换效率高、响应速度快等优点,锂电池的累计装机规模位居各类电化学储能技术首位。CNESA统计显示,2021年底累计装机容量达23GW,在全球新型储能装机中占比超90%。 上述基金经理称,由于储能爆发的特别快,如果把电动车和储能加在一起的话,下游需求总量是超预期的。综合动力电池和储能两大应用领域,高工锂电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动力及储能电池投产项目共9个,产能超118GWh;开工项目达22个,总产能规划超638GWh;签约及官宣项目21个,总产能规划超367GWh。 同时,锂具备最低的电极电势、最大的化学当量,是天生的天池材料,上述基金经理判断,未来整个电力系统应该都会用到和锂相关的产品。 消费电子方面,锂电池应用领域主要涵盖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等。东方证券认为,虽然消费电池进入存量替换阶段,增速企稳,但新的爆款产品还是会出现,预计2021年消费电池需求量90GWh,到2025年增长至110GWh,复合增速5%。 供给端:项目建设或有时滞 亚洲金属网数据显示,2021年国内电池级碳酸锂企业开工率在50%-60%之间波动,说明行业的短缺是在资源端而非锂盐加工端。 泰信现代服务业混合基金经理黄潜轶对第一财经称,2022年锂精矿的增量主要还是来自于澳洲矿山,主要的增量释放在二季度和三季度。但目前来看,不少矿企已经公告将2022年产量指引进行下调,幅度在2%-15%不等。2023年新增仍将以澳洲矿山、南美盐湖为主。2024年非洲锂矿、国内锂云母等也将成为比较重要的增量来源,但从过往建设经验来看,各项目都有延期的很大可能性。 首先,由于上游资源开发常受地域限制、储量规模、开采难度等多种因素影响,扩产周期较长。锂矿开采全周期需要12-15年,其中,从预可行性研究到投产还需至少3-4年,长期来看,行业供需错配时间会更长。同时,受疫情及海外劳动力供给紧张影响,资源集中的澳洲锂矿建设投产不确定性增大。 其次,盐湖提锂方面,大部分盐湖项目需要进行盐田建设,完整建设周期约3-5年,而且盐湖在配套冶炼厂中可直接生产碳酸锂,原料很少供给给其他冶炼厂。同样受疫情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例如Cauchari-Olaroz盐湖项目投产时间由2020年底延期至2022年三季度投产。 安信证券表示,资源端投建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而上一轮锂价上涨较为平缓,资源供给有较为充足的时间反应,而本轮锂价上涨较为急促,因此导致目前资源端难以规模放量。

摩登3测速代理_英特尔俄亥俄州晶圆厂举行奠基仪式,英特尔CEO基辛格出席 原创

数个月前,英特尔宣布将斥资 200 亿美元在俄亥俄州建造两座先进制程晶圆厂,并表示其投资“在未来十年内可能增长到高达 1000 亿美元”,但这部分取决于关于联邦的芯片补贴。由于此前美国芯片法案迟迟未能获得通过,英特尔在6月就决定推迟了原计划于7月22日据悉的俄亥俄州晶圆厂奠基仪式。 据了解,英特尔此次投建的两座俄亥俄州晶圆厂为该州史最大规模民间投资案,预计2025年开始营运,新的制造设施将生产用于汽车技术、计算机和移动设备的半导体和其他组件。基地规模高达1,000英亩(约404公顷),足够支持多达 8 个制造厂。这也为英特尔后续进一步扩建提供了便利条件。根据英特尔的初步计划,此次耗资200 亿美元的两座晶圆厂将雇用 3,000 多名技术工人,平均年薪 135,000 美元。 英特尔是半导体行业和计算创新领域的全球领先厂商,创始于1968年。如今,英特尔正转型为一家以数据为中心的公司 。英特尔与合作伙伴一起,推动人工智能、5G、智能边缘等转折性技术的创新和应用突破 ,驱动智能互联世界。 2021年12月,英特尔声明:禁用新疆产品。 就涉疆事件,英特尔中国回应“‘对中国深怀敬意’,对信件引发顾虑‘深表遗憾’”。 2022年1月,英特尔CEO希望将芯片制造迁回本土2022年2月,英特尔设立10亿美元基金建立代工创新生态系统。2022年2月,在 2022 年投资者大会上,英特尔公布了产品和制程工艺技术路线图及重要节点。 基辛格在谈到公司如何看待AMD 的发展时表示,竞争对手已经做得很好了。虽然,英特尔仍然处于10nm对抗5nm的制程节点的技术上的劣势。不过,公司正在借由2023 年将发布的Emerald Rapids 和2024 年将发表的Granite Rapids / Sierra Forest 等新产品来达到迎头赶上的目标。在Sapphire Rapids 的部分,其优势是在于人工智能方面。目前有市场消息指出,虽然Sapphire Rapids 的性能和功率比AMD 竞品要好,但不是很明显。因此,英特尔目前的目标是快速让产品上市,与竞争对手的产品相竞争。 报导强调,虽然英特尔当前的重要任务是赶快推出新产品,但是这需要时间,这或使得英特尔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甚至是整个2023年或2024年全年,将会不断的损失市场占有率。因为AMD 在几乎所有领域都给了英特尔带来了压力。因此,基辛格预计英特尔最快也要到2025 年才能展现出新产品的竞争力,到2026 年才有希望扭转市占率下跌的趋势。 最后,基辛格强调,英特尔会继续撤离自身认为没有成长空间的业务,例如移动基带芯片以及傲腾(Optane)存储。而英特尔内部据称也正在委任新的领导团队,并准备进行较大的公司结构改组,将其所有计划都放置在名为Palladius 的新PLC 模型下的一致开发方法中。 此前就有消息称,英特尔将在四季度对部分CPU和相关组件进行涨价。近日,Board Channels论坛爆料称,英特尔相关处理器的涨价也将会直接影响主板价格的上涨。因为英特尔主板使用的芯片组也是其自己设计的,而不是第三方。因此,主板价格将出现小幅上涨,这可能会影响即将推出的支持第 13 代 Raptor Lake CPU的英特尔 700 系列主板。 英特尔已经表示,定价调整将在CCG业务(英特尔客户端计算事业部)中更为显著。CCG负责主流计算平台,例如即将推出的第 13 代 Raptor Lake 和700 系列主板。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消费者需要花费比上一代更多的钱来升级下一代芯片和主板。 近年来,三星和英特尔一直在争夺半导体市场的头把交椅。2017年,三星的芯片业务营收首次超越英特尔,成为全球最大芯片制造商,并连续两年蝉联老大。不过,英特尔在2019年反超三星,直到2021年三星才再次超越英特尔。

摩登3注册登录网_英特尔的日子不好过啊,AMD来势汹汹!英特尔市占率将继续下滑 原创

据外媒报导,在Evercore ISI TMT 峰会上,处理器龙头英特尔CEO帕特·基辛格(Pat Gelsinger) 坦承自英特尔身存在继续损失市场占有率的风险,表示AMD 未来会继续抢下原本属于英特尔的市场占率,而英特尔本身在短期内难以挽回这一趋势。 报导指出,基辛格在与媒体的会谈中谈到了PC 市场的巨大变化,这不仅影响了英特尔的业务,还影响了科技市场上其他公司的营运。其中,英特尔自己的产品执行问题,导致了上一季财报表现不佳。但是,更大的影响因素则是大的市场环境发生了变化。 基辛格在谈到公司如何看待AMD 的发展时表示,竞争对手已经做得很好了。虽然,英特尔仍然处于10nm对抗5nm的制程节点的技术上的劣势。不过,公司正在借由2023 年将发布的Emerald Rapids 和2024 年将发表的Granite Rapids / Sierra Forest 等新产品来达到迎头赶上的目标。 英特尔是半导体行业和计算创新领域的全球领先厂商,创始于1968年。如今,英特尔正转型为一家以数据为中心的公司 。英特尔与合作伙伴一起,推动人工智能、5G、智能边缘等转折性技术的创新和应用突破 ,驱动智能互联世界。 2021年12月,英特尔声明:禁用新疆产品。 就涉疆事件,英特尔中国回应“‘对中国深怀敬意’,对信件引发顾虑‘深表遗憾’”。 2022年1月,英特尔CEO希望将芯片制造迁回本土2022年2月,英特尔设立10亿美元基金建立代工创新生态系统。2022年2月,在 2022 年投资者大会上,英特尔公布了产品和制程工艺技术路线图及重要节点。 虽然英特尔并未公布其俄亥俄州晶圆厂具体的工艺制程,但是英特尔高级副总裁 Randhir Thakur表示,该设施将成为“该国和地球上最先进的晶圆厂”。Thakur 目前领导英特尔新的代工服务业务线,该业务线将得到俄亥俄州新的制造设施的直接支持。根据英特尔的计划,其将于2024年量产Intel 20A及Intel 18A工艺。因此,英特尔俄亥俄州晶圆厂届时也有望被用于生产Intel 20A及Intel 18A工艺,当然前提是英特尔届时需要更多的尖端制程产能。 值得一提的是,拜登和基辛格并不是此次奠基仪式活动中的仅有的两位贵宾。今年早些时候,来自当地的 8 岁小学生 Finn Ashby 在当地的哈特福德博览会上被公司代表发现在英特尔赞助的帐篷里制造机器人并参加其他儿童活动。 根据韩联社的报道显示,市场研究机构Omdia最新公布的报告显示,2022年二季度三星电子继续超越英特尔(Intel)成为了全球第一大半导体厂商,并进一步拉开了与英特尔之间的差距。 Omdia称,受益于服务器市场的强劲需求,今年二季度三星的芯片业务营收达到了203亿美元,创该公司史上单季新高,占全球芯片市场总营收1,581亿美元的12.8%,高于今年一季度的的12.5%,稳居龙头宝座。 英特尔首席财务官David Zinsner表示,“我想说的另一件事是我们在下半年推出了一套很好的产品。而且我认为我们在所有业务中的产品供应方面都在顺风顺水。第三,我们正在提高定价,定价通常在第四季度生效。我们已经做了相当多的时间。我们还将看到 CCG 的定价改进高于 DCAI。他们都是——我们正在调整定价,但定价在 CCG业务中更为重要。因此,这也将使得CCG业务的业绩在今年晚些时候有望获得提升。” 英特尔二季度财报显示,其CCG业务营收同比下降了25%,比上一份财务报告中的第二季度指导意见低了15%。这对英特尔造成了损失,该公司此后决定提高其组件的价格,以弥补损失,不仅如此,价格上涨也与通货膨胀飙升相一致,且不仅仅是在美国,而是在全球范围内 据业内爆料信息显示,英特尔已下发最新通知:预计从 2022 年四季度开始针对所有产品计划执行涨价政策,幅度 10-20% 左右,将涉及英特尔主板芯片组产品。今年7月的时候,就有媒体报道称,英特尔已通知3C品牌厂商,将于3个月后进行涨价

摩登3注册登录网_澳大利亚科研团队首次使用3D打印方法,获迄今比强度最高的钛合金得了 原创

3D打印(3DP)即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又称增材制造 [1] ,它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3D打印通常是采用数字技术材料打印机来实现的。常在模具制造、工业设计等领域被用于制造模型,后逐渐用于一些产品的直接制造,已经有使用这种技术打印而成的零部件。该技术在珠宝、鞋类、工业设计、建筑、工程和施工(AEC)、汽车,航空航天、牙科和医疗产业、教育、地理信息系统、土木工程、枪支以及其他领域都有所应用。 2019年1月14日,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首次利用快速3D打印技术,制造出模仿中枢神经系统结构的脊髓支架,成功帮助大鼠恢复了运动功能。 [3] 2020年5月5日,中国首飞成功的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上,搭载着“3D打印机”。这是中国首次太空3D打印实验,也是国际上第一次在太空中开展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3D打印实验。 9月20日电 澳大利亚工程师领导的科研团队在最新一期《自然·材料》杂志上撰文称,他们首次使用3D打印方法,获得了迄今比强度最高的钛合金,这是航空航天、国防、能源和生物医学行业的一次重大飞跃。 莫纳什大学的这项最新研究表明,尖端3D打印技术可用于生产超高强度商用钛合金,让其获得前所未有的机械性能。 研究人员解释说:“钛合金需要复杂的铸造和热机械加工,才能获得某些关键应用所需的高强度。我们发现,3D打印等增材制造技术可以利用其独特的制造工艺,在商用钛合金内制造出超强且热稳定的部件。” 在最新研究中,研究团队对一种商用钛合金进行简单的热处理后,获得了超过1600兆帕的抗拉强度,是迄今为止所有3D打印金属的最高比强度,为制造出拥有独特微观结构和优良性能且可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的结构材料铺平了道路。 过去十年,3D打印技术由于拥有几乎可以制造出任何几何零件的能力,引领了金属制造的新时代。钛合金目前是航空航天领域使用的主要3D打印金属部件,但大多数借助3D打印技术制成的商用钛合金无法获得令人满意的性能,因此,无法应用于某些领域或使用效果差强人意,特别是它们在室温和高温下的强度不足。 研究人员说:“最新研究为商用合金的沉淀强化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法,可用来生产拥有复杂形状的真实部件,可应用于承重领域,迄今没有任何钛合金应用于这一领域。此外,我们通过3D打印加上简单的热处理即做到了这一点,这也意味着,与其他拥有类似强度的材料相比,最新技术的工艺成本大大降低。” 3D打印技术的应用始于20世纪80年代,涵盖产品开发、数据可视化、快速成型和特殊产品制造领域。如今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3D打印也衍生出涵盖建筑、工程建造(AEC)、工业设计、汽车、航空、军事等领域的应用服务。本篇文章将带大家走进3D打印技术,在深入研究各项打印技术原理的同时,也会从各个打印切片软件的特性及如何提高打印质量等方面展开漫谈,最后一起探讨3D打印技术应用于建筑或者测绘项目中的可能性。 3D打印也被称为增材制造(Additive Manufacturing, AM),可指任何打印三维物体的过程。打印的过程首先来源于一个3D模型,该模型可以经各类3D软件建模得出,或者通过三维扫描仪扫描而得。所得的模型经过转换后,变成可被切片软件读取的文件格式,例如STL./OBJ.等。在切片软件的帮助下,三维模型分区成逐层的截面,即切片,从而指导打印机逐层打印。打印机读取切片文件后,即可打出想要的3D模型【1】。 光固化3D打印(激光扫描)成型,最早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也是世界上最早且较为成熟的一种快速成型技术之一【2】。下图是关于SLA技术工作原理的示意图,一定波长的紫外光(250 nm~400 nm)经过振镜投射到液态树脂表面,引起光聚合反应,以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的顺序凝固,一层层的层截面叠加绘制,最终逐层打印完成3D立体模型。 为进一步提升固废资源化利用效能,山西建龙于日前引进钢渣3D打印技术,该技术可将钢渣直接打印成水池、公交站台、花池以及绿化廊等建筑构件。相比传统制造方法,3D打印技术具有节材节能、制造周期短、成型不受模具限制等优势,可提升钢渣“变废为宝”质量效益。 段慧刚对山西建龙聚焦3D打印产业发展,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方面成果给予肯定。他指出,当前3D打印产业化发展良好、增长空间很大,各领域融合发展前景广阔。山西建龙要进一步发挥“龙头”企业引领示范作用,搭建科技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强化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要坚定信心、攻坚克难,扫清产业发展障碍,克服平台、人才、资金、配套、市场开拓等方面困难,做好建链、强链、延链、补链工作。要强化措施,提升产学研相结合工作水平,实现企业3D打印技术应用高质量发展。

摩登3平台首页_CPU销量是衡量PC市场是否健康的重要指标,而内存销量则是PC市场预期的风向标 原创

9月21日电,据巴伦金融周刊报道,全球个人电脑(PC)中央处理器(CPU)两大巨头英特尔与超微都坦承,当下PC市况比之前财报预期低潮的状况还更进一步恶化,超微更直言当前PC市场“一片混乱”,比原本财报预测的状况又恶化约15%。小财注:英特尔与超微全球个人电脑CPU市占率总和超过九成,是掌握产业景气发展的绝对先行指标。 此前无论各大厂商,还是各个研究机构,都调低了PC出货。这个月初IDC全球季度个人计算设备最新跟踪报告显示,PC市场将迎来动荡时期,预计2022年全球传统PC的出货量将下跌12.8%至3.053亿台,平板电脑的出货量则会下跌6.8%至1.568亿台。IDC称,全球经济疲软、通货膨胀、以及过去两年里激增的购买量是导致出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据Barrons报道,PC市场的状况可能比预期还要更糟,英特尔和AMD第三季度的销售数据显示,客户端PC的CPU和内存销量的下降速度比预期要快得多,市场前景更加悲观。此前IDC的数据是基于PC制造商以及AMD和英特尔等公司的销售预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情况就已恶化了。 CPU销量是衡量PC市场是否健康的重要指标,而内存销量则是PC市场预期的风向标。根据DigiTimes的说法,韩国,存储芯片出口出现了2019年以来的最大降幅。韩国贸易部的数据显示,上个月内存的出货量下跌了24.7%,之前7月份下跌了7%,而内存芯粒占了韩国存储芯片出口额的一半。 三星和SK海力士占据了全球三分之二的内存市场份额,如果这两间巨头销售出现了问题,则明确说明了市场需求正在下降。对韩国来说这是个坏消息,因为技术出口占其出口贸易额的三分之一,在8月份下跌了4.6%,很大程度被智能手机、显示器和PC出货量下滑所拖累。 需求下降加上库存水平处于高位,不知道厂商是否会采取减少产量的方式,让价格保持在适当的位置。 “竞争永远是好事,因为它能加快创新。” 英特尔公司客户端计算事业部副总裁 & 移动创新部门总经理Josh Newman在一次专访中表示。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正是英特尔长期以来领跑市场的底气。 面对芯片性能和功耗的双重要求,早在2019年,英特尔就首次提出了“超异构计算”的概念,为业界异构混合架构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继2021年四季度第12代酷睿桌面级处理器后,2022年初,英特尔发布了12代酷睿移动级处理器发布,将革新性的英特尔 7制程高性能混合架构强势带到了移动端。 为了满足不同工作负载的需求,英特尔的混合架构采用了性能核(Performance Core)+能效核(Efficient Core)的微架构设计。游戏直播等需要高性能的应用场景则优先采用性能核(Performance Core),为用户提供更流畅的体验;面对音视频转码、推流等优先级较低的线程则调用能效核(Efficient Core),两种核心互相配合,共同帮助用户提升软硬件应用的运行效率。 同时,针对线程间的智能调度问题,英特尔在混合架构的设计上突破了“能效比”的思维框架,从处理器运行的灵活度和延展性出发,通过自主研发的硬件线程调度器(IDT, Intel Thread Director)技术,将用户工作负载划分为标量运算、向量浮点运算、人工智能、后台应用等不同类型,再根据不同线程的性能需求将合适的线程分配到不同的核心,从而能够更好释放芯片性能。 “英特尔致力于确保教师和学生能够获得应对不断变化的世界挑战所需的技术和工具,”英特尔全球教育主管迈克尔坎贝尔说。“通过技术,我们有能力为有影响力的同步在线学习体验设定标准,赋予教育者权力。” 该合作伙伴关系将为 Class 带来由研究支持的功能驱动的新功能,包括音频接近度。两家公司利用资源和专业知识,旨在为教育界提供有价值的见解、联合案例研究、白皮书、网络研讨会等。 Class 与英特尔合作的早期成功是使用英特尔技术创建概念验证,以更好地了解虚拟教室的参与。这项技术将帮助教师确定学生是否较少参与以定制学习体验。 “随着 Class 努力实现其改变世界学习方式的使命,像英特尔这样的技术创新者将帮助我们增强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的虚拟学习体验,” Class 首席执行官兼创始人Michael Chasen说。“凭借英特尔领先的技术和专业知识,Class 将进一步改善所有平台的可访问性和用户体验,包括基于英特尔处理器的个人电脑。” 课程建立在 Zoom 平台上,包括促进教学和提高学习者在虚拟和混合课堂环境中的参与度所需的一切。该软件为 Zoom 添加了教学和学习工具,使教师能够以虚拟方式执行在真实教室中发生的许多活动。英特尔致力于确保教师和学生能够获得应对不断变化的世界挑战所需的技术和工具。英特尔使教育工作者能够在教学中整合技术、技能培养和高阶思维。

摩登3测试路线_十年来,我国信息通信服务也持续普惠民生,宽带网络平均下载速率提高近40倍 原创

据工信部消息,截至8月末,5G基站总数达210.2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的19.8%,占比较上年末提升5.5个百分点。其中1—8月份新建5G基站67.7万个。 电信业务收入稳步增长,电信业务总量保持两位数增幅。1—8月份,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10721亿元,同比增长8.2%。按照上年不变价计算的电信业务总量同比增长21.7%。 固定互联网宽带业务收入保持平稳增长。1—8月份,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完成互联网宽带业务收入为1618亿元,同比增长9.8%,在电信业务收入中占比为15.1%,占比同比提升0.2个百分点,拉动电信业务收入增长1.5个百分点。 移动数据流量业务收入低速增长。1—8月份,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完成移动数据流量业务收入4390亿元,同比增长0.5%,在电信业务收入中占比为41%,拉动电信业务收入增长0.2个百分点。 新兴业务收入快速增长。三家基础电信企业积极发展IPTV、互联网数据中心、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业务,1—8月份共完成新兴业务收入2075亿元,同比增长34.1%,在电信业务收入中占比为19.4%,拉动电信业务收入增长5.3个百分点。其中云计算和大数据收入同比增速分别达130.3%和56.4%,数据中心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5.5%,物联网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4.5%。 语音业务收入持续下滑。1—8月份,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完成固定语音和移动语音业务收入139亿元和766.2亿元,同比分别下降10.2%和3.7%,二者合计在电信业务收入中占比为8.4%,占比同比回落1.2个百分点。 固定宽带接入用户规模稳步增长,千兆用户数持续扩大。截至8月末,三家基础电信企业的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总数达5.71亿户,比上年末净增3523万户。其中,100Mbps及以上接入速率的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达5.36亿户,占总用户数的93.8%,占比较上年末提升0.8个百分点;1000Mbps及以上接入速率的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达7055万户,比上年末净增3596万户,占总用户数的12.4%。 移动电话用户规模稳中有增,5G用户占比已近三成。截至8月末,三家基础电信企业的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16.78亿户,比上年末净增3468万户。其中,5G移动电话用户达4.92亿户,比上年末净增1.38亿户,占移动电话用户的29.4%,占比较上年末提升7.8个百分点。 蜂窝物联网用户规模首超移动电话用户,IPTV用户稳步增加。截至8月末,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发展蜂窝物联网终端用户16.98亿户,较上年末净增3亿户,移动网连接终端中代表“物”连接的蜂窝物联网终端用户数,首次超出代表“人”连接的移动电话用户数,占比已达50.3%。IPTV(网络电视)总用户数达3.7亿户,比上年末净增2190万户。 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司长黄利斌日前表示,目前我国5G基站单站址能耗已比2019年商用初期降低20%以上,全国规划在建的大型以上数据中心平均设计电能利用比值已降到1.3。下一步,工信部将加快推动数字基础设施领域节能提效相关标准制修订,推动数据中心、5G等数字基础设施绿色发展。 黄利斌是在工信部日前举行的“推动工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作出上述表述的。 黄利斌说,工信部发布《“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引导数字基础设施加快节能与绿色低碳发展。下一步,将会同相关部门持续开展国家绿色数据中心建设,发布生产制造、通信、互联网等领域国家绿色数据中心名单及典型案例,加快推动数字基础设施领域节能提效相关标准制修订,支持开展信息通信设备能效、绿色运维、高效制冷等标准研制工作,加快数字基础设施节能降碳改造升级。 此外,黄利斌还介绍,我国持续推进工业领域绿色发展,2012至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以年均2%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6.3%的工业经济增长。下一步,工信部将积极推进工业用能高效化、低碳化、绿色化,推广一批关键共性节能提效技术装备,推动企业加快实施技术改造。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信息通信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基础设施能力大幅提升,信息通信技术加速迭代,行业治理能力显著提升,业务融合应用蓬勃发展,安全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地位更加凸显。 事实上,移动通信领域的突破和创新一直是我国在高科技领域最富有含金量的亮点之一。在经历3G追赶,4G并驾齐驱后,我国移动通信行业在5G领域已发展成为“领头羊”。 来自2022世界5G大会的数据显示,我国5G基站和用户数均占全球60%以上。而据新华社9月9日报道,记者9日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目前我国累计建成开通5G基站196.8万个,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外网覆盖全国300多个城市,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体系建设稳步推进。 信息通信业跨越式发展 从全球范围看,信息化、网络化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领域的影响越来越明显,成为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的强大动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就我国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其中便包括:“强调工业和信息化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重要地位,要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 党的十九大报告则提出,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拓展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提供有力支撑。其中,网络强国战略再次被提及。 近十年来,我国在信息通信行业的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不仅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网络基础设施,还将光纤网络接入带宽实现从十兆到百兆、再到千兆的指数级增长,移动网络也实现5G引领的跨越。 在基础建设方面,我国历史性完成“光进铜退”改造工程,所有地级市全面建成光网城市,百兆及以上接入速率用户从无到有,占比达到93.4%,千兆用户数突破了5000万。4G基站规模占全球总量的一半以上,5G基站建成开通数量累计达到196.8万个。 截至今年7月,工信部共为基础电信运营企业许可了770MHz带宽5G中低频段频率资源,许可的中低频段频率资源总量居世界前列,占国内已许可所有公众移动通信频率资源总量的69.4%,有力保障了我国5G规模部署和高质量发展所需的频率资源。 规模不断壮大的同时,十年来,我国信息通信服务也持续普惠民生。在数字便民方面,我国网络提速降费深入实施,宽带网络平均下载速率提高了近40倍,移动网络单位流量的平均资费降幅超过95%,这极大地带动和促进了设备制造和互联网企业的发展。 与此同时,我国在“互联网+”方面也蓬勃发展,2021年底全国网上零售额达13.1万亿元,数字消费市场规模全球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