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登3咨询:_2020中国SD-WAN峰会在京圆满落幕

11月28日,第三届中国SD-WAN峰会在北京盛大开幕。运营商、互联网公司、设备厂商、用户单位,以及来自工信部、中国通信学会的领导、中国工程院院士、高校专家学者等齐聚一堂,为我们带来了一场场精彩的演讲。 本次峰会分为1个主论坛和2个分论坛,嘉宾们围绕SD-WAN产业的未来发展、技术演进、市场需求、部署应用等议题发表了各自的独特见解,打造了一场绝妙的思想盛宴。 峰会上还举行了“2020 SD-WAN Awards年度评选”颁奖典礼,为在SD-WAN产业中脱颖而出的优秀企业单位颁奖。 ▉ 行业大咖云集,共造思想盛宴 本次2020中国SD-WAN峰会共汇集了来自产、学、研、用四个方面的近30位行业顶级专家。峰会开场由中国通信学会副秘书长文剑现场致辞,中国工程院刘韵洁院士也发表了视频致辞,工信部通信科技委专职常委赵慧玲也出席了会议,并为我们介绍了网络技术热点和SD-WAN行业标准。 本次峰会,来自华为、腾讯云、天融信、阿里云、新华三、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兴汉、青云、以及思科的客户泰康保险的资深专家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剖析了当前SD-WAN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分享了最新的技术干货和应用成果。 热烈讨论的展商们 ▉ SD-WAN最佳实践 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相关领域成为国家“新基建”重点发展领域,SD-WAN等创新技术的结合成为企业上云的必由之路,SD-WAN在新形势下如何演进、如何应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在下午的“行业应用”分会场上,来自天融信、大地云网、中企通信、天维信通、网银互联、南京华智达、光联集团、上元信安、Versa Networks的专家们围绕如何更好地满足行业客户需求,为客户带来更多价值这个话题,分享了各家的SD-WAN应用实践及成果,以及对SD-WAN部署的理解和感悟。 ▉ SD-WAN技术论道 在云网一体化背景下,SD-WAN已经成为一种刚性需求,在部署中,企业需要考虑如何降低多云战略带来的部署复杂性和网络性能差异,以提高企业部署和应用程序的敏捷性,助力企业轻松应对多云挑战。 在“技术论道”分会场上,腾讯云、华为、中国移动、深信服、太一星晨、鹏博士、奇安信、赛柏特等针对不同部署场景的需求,结合5G、边缘计算、SASE、SRv6等最新技术,推出了各自的相应产品及解决方案,并就SD-WAN的未来技术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各自独特的观点。 ▉ SD-WAN优秀案例评选 为发掘、评选和奖励在SD-WAN产品及应用实践中取得优秀成果的单位,在2020中国SD-WAN峰会期间还举行了“2020 SD-WAN Awards年度评选”活动,评选采用线上投票和线下专家评审模式。 根据参选企业的行业领导力、战略产品开发和行业贡献等方面评选出10个“年度风云企业奖”、12个“年度创新企业奖”;根据参选企业的解决方案质量、关键技术、商业价值及用户体验等方面评选出12个“最佳实践奖”、8个“技术创新奖”。 获奖名单如下(排名不分先后): 企业品牌类获奖企业 年度创新企业奖 年度创新企业奖名单: 1.北京兴汉网际股份有限公司 2.北京青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3.深圳市光联世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4.中企网络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5.北京上元信安技术有限公司 6.北京太一星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7.杭州网银互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8.上海缔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9.深圳市赛柏特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10.中移(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11.北京天维信通科技有限公司 12.赛特斯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年度风云企业奖 年度风云企业奖名单: 1.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2.腾讯云计算(北京)有限责任公司 3.思科(中国)有限公司 4.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 5.天融信科技集团 6.中国电信国际有限公司 7.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8.奇安信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9.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 10.北京大地云网科技有限公司 产品应用类获奖企业 技术创新奖 技术创新奖名单: 1.北京肇煜宏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获奖应用:《SD-WAN EPN弹性专网》 2.鹏博士电信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获奖应用:《鹏博士SWAN解决方案》 3.深圳市泰信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获奖应用:《泰信通SD-WAN专线/互联网融合互联云服务平台》 4.网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获奖应用:《网宿科技SD-WAN解决方案》 5.南京华智达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获奖应用:《华智达ANP SD-WAN多租户智能可运营平台》 6.北京太一星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获奖应用:《北京太一星晨SD-WAN企业解决方案》 7.深圳睿网云联科技有限公司,获奖应用:《SDWAN云快线服务》 8.广州鲁邦通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获奖应用:《鲁邦通基于5G+ SD-WAN的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 最佳实践奖 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获奖应用: 《海通证券携手华为共同打造5G时代智慧证券新网点》 2.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获奖应用:《智能接入网关解决方案SAG2.0》 3.思科(中国)有限公司,获奖应用:《思科软件定义广域网(SD-WAN)解决方案》 4.腾讯云计算(北京)有限责任公司,获奖应用:《云原生5G SD-WAN解决方案》 5.京东物流集团,获奖应用:《京东物流近万物流配送站SD-WAN组网建设》 6.中国电信国际有限公司,获奖应用:《中国电信国际SDWAN在云网融合中的最佳实践》 7.天融信科技集团,获奖应用:《天融信安全SD-WAN解决方案》 8.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获奖应用:《家家悦超市SD-WAN建设项目》 9.深信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获奖应用:《深信服助力紫金矿业实现全球SD-WAN组网及优化建设》 10.北京青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获奖应用:《光格网络SD-WAN智能边缘解决方案》 11.北京兴汉网际股份有限公司,获奖应用:《DTA1161系列白盒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21ic获得授权后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谢谢!

摩登3娱乐登录地址_嵌入式开发中常见3个的C语言技巧,很实用!

1.指向函数的指针 指针不光能指向变量、字符串、数组,还能够指向函数。在C语言中允许将函数的入口地址赋值给指针。这样就可以通过指针来访问函数。 还可以把函数指针当成参数来传递。函数指针可以简化代码,减少修改代码时的工作量。通过接下来的讲解大家会体会到这一点的。 /*函数指针简单讲解 *通过指向函数的指 *针调用比较两个数 *大小的程序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比较函数声明*/int max(int,int);/*指向函数的指针声明(此刻指针未指向任何一个函数)*/int (*test)(int,int);int main(int argc,char* argv[]){  int largernumber;/*将max函数的入口地址赋值给 *函数指针test */  test=max;/*通过指针test调用函数max实 *现比较大小 */  largernumber=(*test)(1,2);  cout< endl;    return  0;       } int max(int a,int b){     return (a>b?a:b);   } 通过注释大家应该很容易理解,函数指针其实和变量指针、字符串指针差不多的。如果大家理解了这个小程序,那么理解起下面这个有关Nand flash的源代码就好多了。 typedef struct {    void (*nand_reset)(void);    void (*wait_idle)(void);    void (*nand_select_chip)(void);    void (*nand_deselect_chip)(void);    void (*write_cmd)(int cmd);    void (*write_addr)(unsigned int addr);    unsigned char (*read_data)(void);}t_nand_chip;static t_nand_chip nand_chip;/* NAND Flash操作的总入口, 它们将调用S3C2410或S3C2440的相应函数 */static void nand_reset(void);static void wait_idle(void);static void nand_select_chip(void);static void nand_deselect_chip(void);static void write_cmd(int cmd);static void write_addr(unsigned int addr);static unsigned char read_data(void);/* S3C2410的NAND Flash处理函数 */static void s3c2410_nand_reset(void);static void s3c2410_wait_idle(void);static void s3c2410_nand_select_chip(void);static void s3c2410_nand_deselect_chip(void);static void s3c2410_write_cmd(int cmd);static void s3c2410_write_addr(unsigned int addr);static unsigned char s3c2410_read_data();/* S3C2440的NAND Flash处理函数 */static void s3c2440_nand_reset(void);static void s3c2440_wait_idle(void);static void s3c2440_nand_select_chip(void);static void s3c2440_nand_deselect_chip(void);static void s3c2440_write_cmd(int cmd);static void s3c2440_write_addr(unsigned int addr);static unsigned char s3c2440_read_data(void);/* 初始化NAND Flash */void nand_init(void){#define TACLS   0#define TWRPH0  3#define TWRPH1  0    /* 判断是S3C2410还是S3C2440 */    if ((GSTATUS1 == 0x32410000) || (GSTATUS1 == 0x32410002))    {        nand_chip.nand_reset         = s3c2410_nand_reset;        nand_chip.wait_idle          = s3c2410_wait_idle;        nand_chip.nand_select_chip   = s3c2410_nand_select_chip;        nand_chip.nand_deselect_chip = s3c2410_nand_deselect_chip;        nand_chip.write_cmd          = s3c2410_write_cmd;        nand_chip.write_addr         = s3c2410_write_addr;        nand_chip.read_data          = s3c2410_read_data;        /* 使能NAND Flash控制器, 初始化ECC, 禁止片选, 设置时序 */        s3c2410nand->NFCONF = (1<<15)|(1<<12)|(1<<11)|(TACLS<<8)|(TWRPH0<<4)|(TWRPH1<<0);    }    else    {        nand_chip.nand_reset         = s3c2440_nand_reset;        nand_chip.wait_idle          = s3c2440_wait_idle;        nand_chip.nand_select_chip   = s3c2440_nand_select_chip;        nand_chip.nand_deselect_chip = s3c2440_nand_deselect_chip;        nand_chip.write_cmd          = s3c2440_write_cmd;#ifdef LARGER_NAND_PAGE        nand_chip.write_addr         = s3c2440_write_addr_lp;#else        nand_chip.write_addr         = s3c2440_write_addr;#endif        nand_chip.read_data          = s3c2440_read_data;        /* 设置时序 */        s3c2440nand->NFCONF = (TACLS<<12)|(TWRPH0<<8)|(TWRPH1<<4);        /* 使能NAND Flash控制器, 初始化ECC, 禁止片选 */        s3c2440nand->NFCONT = (1<<4)|(1<<1)|(1<<0);    }        /* 复位NAND Flash */    nand_reset();} 这段代码是用于操作Nand Flash的一段源代码。首先我们看到开始定义了一个结构体,里面放置的全是函数指针。他们等待被赋值。然后是定义了一个这种结构体的变量nand_chip。 然后是即将操作的函数声明。这些函数将会被其他文件的函数调用。因为在这些函数里一般都只有一条语句,就是调用结构体的函数指针。接着往下看,是针对两种架构的函数声明。然后在nand_init函数中对nand_chip进行赋值,这也就是我们刚刚讲过的,将函数的入口地址赋值给指针。 现在nand_chip已经被赋值了。如果我们要对Nand进行读写操作,我们只需调用nand_chip.read_data()或者nand_chip.write_cmd()等等函数。这是比较方便的一点,另一点,此代码具有很强的移植性,如果我们又用到了一种芯片,我们就不需要改变整篇代码,只需在nand_init函数中增加对新的芯片的判断,然后给nand_chip赋值即可。所以我说函数指针会使代码具有可移植性,易修改性。 如果大家想对函数指针有更深的理解建议看一下这篇博文:http://www.cnblogs.com/CBDoctor/archive/2012/10/15/2725219.html 写的超赞,博主很佩服^_^ 2.C语言操作寄存器 在嵌入式开发中,常常要操作寄存器,对寄存器进行写入,读出等等操作。每个寄存器都有自己固有的地址,通过C语言访问这些地址就变得尤为重要。 #define GSTATUS1        (*(volatile unsigned int *)0x560000B0) 在这里,我们举一个例子。这是一个状态寄存器的宏定义。首先,通过unsigned int我们能够知道,该寄存器是32位的。因为要避免程序执行过程中直接从cache中读取数据,所以用volatile进行修饰。 每次都要重新读取该地址上的值。首先(volatile unsigned int*)是一个指针,我们就假设它为p吧。它存储的地址就是后面的0x560000B0,然后取这个地址的值,也就是p,所以源代码变成了((volatile unsigned int *)0x560000B0),接下来我们就能直接赋值给GSTATUS1来改变地址0x560000B0上存储的值了。 /* NAND FLASH (see S3C2410 manual chapter 6) */typedef struct {    S3C24X0_REG32   NFCONF;    S3C24X0_REG32   NFCMD;    S3C24X0_REG32   NFADDR;    S3C24X0_REG32   NFDATA;    S3C24X0_REG32   NFSTAT;    S3C24X0_REG32   NFECC;} S3C2410_NAND;static S3C2410_NAND * s3c2410nand = (S3C2410_NAND *)0x4e000000;volatile unsigned char *p = (volatile unsigned char *)&s3c2410nand->NFSTAT; 有时候,你会看到这样一种情况的赋值。其实这和我们刚刚讲过的差不多。只不过这里是在定义了指针的同时对指针进行赋值。这里首先定义了结构体S3C2410_NAND,里面全部是32位的变量。 又定义了这种结构体类型的指针,且指向0x4e000000这个地址,也就是此刻s3c2410nand指向了一个实际存在的物理地址。s3c2410nand指针访问了NFSTAT变量,但我们要的是它的地址,而不是它地址上的值。所以用&取NFSTAT地址,这样再强制转换为unsigned char型的指针,赋给p,就可以直接通过p来给NFSTAT赋值了。 3.寄存器位操作 #define GPFCON      (*(volatile unsigned long *)0x56000050)GPFCON &=~ (0x1<<3);GPFCON |= (0x1<<3); 结合我们刚刚所讲的,首先宏定义寄存器,这样我们能够直接给它赋值。位操作中,我们要学会程序第2行中的,给目标位清0,这里是给bit3清0。第3行则是给bit3置1。 -END- 直接来源 | 嵌入式大杂烩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CrazyCatJack/p/6080266.html | 整理文章为传播相关技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21ic获得授权后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谢谢!

摩登3官网注册_C语言中”#”和”##”的用法

1. 前言 使用#把宏参数变为一个字符串,用##把两个宏参数贴合在一起. 2. 一般用法 3. 注意事项 3.1 举例 两句print会被展开为: 分析: 由于AGE是宏,且作为宏toString和conStr的参数,并且宏conStr和toString中均含有#或者##符号,所以A不能被解引用。导致不符合预期的情况出现。 3.2 解决方案 结果: -END- | 整理文章为传播相关技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21ic获得授权后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谢谢!

摩登3注册开户_什么?性能强大的M1芯片不支持Docker?

日前,苹果在“返场”发布会“ One More Thing ”上隆重揭晓了其自研 5nm M1 芯片以及三款搭载此芯片的新 Mac 产品,此举意味着苹果正式开启了从英特尔架构到 ARM 架构的过渡。其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苹果宣称,M1 芯片是“世界最快的处理器”。 苹果这一句“豪言壮语”,果不其然引起了许多人对这款芯片进行测评。国外知名硬件评测网站 AnandTech 于 17 日表示已拿到搭载 M1 芯片的产品之一:Mac mini 2020 版,并发布了对 M1 芯片的详细测评,其结果也证实了苹果似乎并没有夸大其词。 性能优越的 M1 芯片 苹果的 Firestorm 核在运行单线程负载时的时钟频率为 3.2GHz,相比 A14 芯片的 3GHz 频率,提高了 6.66% ,而且只要散热上还有空间,在运行全核心负载的时候也可以达到该时钟频率。除了 4 个 3.2GHz 性能核心以外, 2064MHz 还有 4 个 Thunder 效率核心,也比 A14 上的 1823MHz 高出很多。 除了 4 个高性能的 Firestorm 核心之外,M1 还包括 4 个 Icestorm 核心,旨在降低闲置功率并提高电池供电的效率。4 个性能内核和 4 个效率内核可以同时激活,尽管所有核心的性能吞吐量并不相同, M1 还是相当于 8 核 SoC 。 与 A14 芯片的内存差异 除了在 CPU 和 GPU 上的核心数量不同外,M1 相比 A14 ,还有一个主要的性能提升因素:M1 运行在 128 位总线上,而不是移动设备 64 位总线上。8×16 位内存通道加上 LPDDR4X-4266 内存,意味着 M1 的内存带宽峰值可以达到 68.25GB/s。 在内存延迟测试中,可以看到 M1 的延迟比 A14 低很多,在 128MB 完全随机测试中 A14 延迟为 102ns ,而 M1 的延迟为 96ns 。 在内存带宽方面,M1 也出色得令人惊讶:单个 Firestorm 核心就能达到最高 58GB/s 的内存读取、33~36GB/s 的内存写入速度,内存复制都能达到 60~62GB/s ,其波动范围取决于使用的是标量指令还是向量指令。 这意味着,单个 Firestorm 就能占据所有内存带宽,但也正因如此,多个核心同时访问内存会由于拥堵而降低整体的有效带宽:当所有核心全部加入时,速度降低为…

摩登3注册网址_基于S32K的NFC解决方案

摘要:NFC技术在汽车门禁应用已逐渐成熟,目前已经部分车型量产标配。与此同时。我们也对NFC方案进行了升级迭代,不断满足您的需求。 NFC全称为Near Field Communication,作为一种方便连接,安全性强的无线连接技术,该技术早已进入到门禁系统,公交地铁和移动支付中。近几年也不断有汽车开始支持NFC开门功能,随着技术的普及,就像无钥匙进入及启动系统(PEPS)代替传统机械钥匙一样,用带有NFC功能的手机来充当车钥匙开启车门也将会代替现在常用的PEPS。 一、便捷性 方便性方面,PEPS技术只需要将钥匙放在口袋里,靠近汽车后就能直接打开车门,NFC技术需要从口袋里掏出手机放到对应位置。看起来NFC技术在开门的时候比PEPS技术多了一个掏出手机的步骤,但是它可以省去放在口袋里的钥匙,解放我们的口袋,还能避免忘记带车钥匙的情况,毕竟我们现在出门是不会忘记带手机的。NFC技术还可以将汽车的开门权限分享给家人,避免因为交接钥匙来回奔波。 二、安全性 安全性方面,PEPS技术和NFC技术都有相似的双向鉴权,数据加密等手段,在数据保密上不分伯仲。但是PEPS技术的远距离通信的高频信号有可能会被不法分子钻漏洞。而NFC认证距离一般在10cm以内,不法分子就无法在通信过程中做文章了。 图1 采用手机NFC功能开锁的汽车 该方案拥有成熟的软件和硬件基础,能帮助车厂快速进行汽车NFC方面的开发。该方案芯片全是车规级芯片。相比于旧的方案,新方案主要做了以下升级: · 电源采用集成度更高的SBC芯片,可以通过SPI进行各种配置; · SBC芯片还集成有CAN收发器,CAN FD速率最高可达5 Mbit/s; · MCU从KEA系列换成了S32K1XX系列,拥有更强的性能; · 采用控制板和天线板分离的设计,方便车厂使用自己的天线进行测试。 下面是方案主要特点: · 具备出色检卡距离,最远可以达到10cm; · 支持多种协议,包括ISO/IEC 14443 A/MIFARE、ISO/IEC 14443 B、FeliCa和ISO/IEC 15693; · 具有很好的低功耗性能, LPCD(低功耗检卡)在检卡过程中NFC芯片平均电流能达到μA级别; · 进行低功耗检卡期间MCU可以处于休眠状态,可以大大减少整板的功耗。 图2 旧的NFC方案demo板 图3 新的NFC方案demo板

摩登三1960_基于VCSEL红外光源的DMS解决方案

摘要:司机在驾驶过程中使用手机、吸烟、疲劳驾驶等不良驾驶行为严重影响交通安全,所以对驾驶员危险行为检测的DMS系统就尤为重要。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基于VCSEL红外光源的DMS解决方案。 一、DMS市场概况 DMS(Driver Monitor Status )防疲劳预警系统:利用DMS摄像头获取图像,通过视觉跟踪、目标检测、动作识别等技术对驾驶员的驾驶行为及生理状态进行检测,当驾驶员发生疲劳分心、打电话、抽烟、未系安全带等危险情况时,在系统设定时间内报警以避免事故发生。 在欧洲,已经开始要求2022年在汽车出厂时必须配备DMS系统。 根据JT/T883-2018相关国标要求,DMS系统需要检测到疲劳驾驶、长时间不目视前方、抽烟、接打电话、驾驶员不在驾驶位置、双手脱离方向盘、驾驶员未系安全带等行为。 二、DMS应用方案介绍 本文介绍的DMS系统图像采集部分集VCSEL红外泛光灯TARA2000、CMOS数字图像传感器、串行器于一体,图像处理部分使用M1808核心板。 采用比LED更先进的VCSEL红外光源TARA2000,功率高,照射面均匀,可将940nm波长的红外光均匀的照射到驾驶员面部;通过高像素CMOS数字图像传感器,可以采集1080p高清图像;图像数据转为串行数据,通过同轴电缆传输,有更强的抗干扰能力。 图1 图像采集模块 1. TARA2000 · 940nm红外波; · 采用VCSEL(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为发光源,红外光束在内部; · 通过反射和衍射使照射更均匀,拥有更高的转换效率; · 体积小,灯珠体积为4.1mm*4.1mm*1.38mm; · 功率大,单颗灯珠最高能提供2.3W的光输出功率; · 符合AEC-102标准。 图2 VCSEL红外光源 2. CMOS数字图像传感器 · 具有出色的微光性能; · 高达1080p 60 fps的全高清支持,可提供出色的视频性能; · 支持线性或高动态范围捕获; · 片上带有锁相环振荡器。 3. M1808核心板 · MPU采用高性能64位的Cortex™-A35处理器,工作频率可达1.6GHz; · 集成NPU(神经网络处理单元)协处理器,峰值算力高达3.0TOPs; · 支持INT8/INT16/FP16混合运算; · 视频处理单元支持1080P视频编解码,支持摄像头视频信号输入; · 可实现人脸检测及属性分析、人脸识别、姿态分析、目标检测及识别、图像处理等一系列功能。 图3 M1808核心板 针对DMS系统的设计繁琐、开发周期长等痛点,ZLG推出完整的DMS系统解决方案,可实现对长闭眼、打电话、抽烟、打哈欠等行为的检测,可提供完整的软硬件支持、完全开放的底层驱动,并可提供对应的评估套件,降低客户开发难度,方便客户快速开发。

摩登三1960_英威腾又双叒叕参展啦!

第二届中国(华南)国际机器人与自动化展览会是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在华南地区以机器人与自动化相关技术和装备为核心精心打造的专业展,包括英威腾在内的上百家展商将落地“华南工业展览之都”广东东莞。英威腾将携众多系统解决方案和产品参展,更有新品首次亮相。 展会信息 名称:中国(华南)国际机器人与自动化展 览会时间:2020年12月2—4日 地点:广东现代国际展览中心(东莞) 英威腾展位号:3号馆C3086 此次展会,英威腾将展出面向行业应用的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其中包含纺织行业的喷射织机电控系统、印包行业的单包机系统集成方案、压缩机行业的无油水润滑螺杆空压机方案等。 另外还将展出空气悬浮鼓风机、LED固晶机、高速平面口罩机、工业物联网、木工封边机、高速单线切割机、锂电池压力化成机等系统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抢先看 1、折叠机系统集成方案 以英威腾控制器+伺服+变频器+触摸屏为核心的自动抽纸折叠机生产线控制系统应用方案,系统反应迅速,同步性能优异,生产速度大幅度提升。 2、织机永磁同步电机直驱系统 该系统主要用于驱动喷水、喷气织机主轴,采用高能效永磁同步直驱电机及GD350-12系列专用变频驱动器,电机转子直接安装在织机主轴端、定子安装在织机机架上,省去了原电磁刹车盘、异步电机安装底板及皮带轮,实现真正直驱方案。 3、椭圆形丝网印花机系统解决方案 该系统方案采用AX系列控制器与DA系列伺服系统搭配,有效缩减高速模式下印刷轴的刹车距离,运用电子齿轮运动控制功能实现转送轴同步,启动过程平稳且停止位置精准。另有定制化云服务,能够实现程序优化更新、生产实时跟踪监控等远程控制功能。 4、木工封边机系统解决方案 采用VS系列10寸彩色触摸屏,丰富界面,增强了人机交互;使用编码器替换行程开关的方案,提升定位控制精度,节省成本和调试工时;全套采用英威腾产品系列,具有极高的性价比;整机速度达25m/min,生产效率大大提升。 新品亮相 欲知更多英威腾系统解决方案和产品,欢迎您莅临展会现场。

摩登3注册网址_生命体征监测技术:对人体实施状态监控

简介 生命体征监测已经超出医疗实践的范围,进入我们日常生活的多个领域。最初,生命体征监测是在严格的医疗监督下,在医院和诊所进行。微电子技术的进步降低了监控系统的成本,使这些技术在远程医疗、运动、健身和健康、工作场所安全等领域更加普及和普遍,在越来越关注自动驾驶的汽车市场也是如此。虽然实现了这些扩展,但是因为这些应用都与健康高度相关,所以仍然保持很高的质量标准。 生命体征 生命体征监测包括测量一系列能显示个人健康状况的生理参数。心率是最常见的参数之一,可以通过心电图来检测,心电图可以测量心跳的频率,最重要的是,可以测量心跳的变化。心率变化往往由活动引起。在睡眠或休息时,节奏较慢,但往往会随着身体活动、情绪反应、压力或焦虑等因素而加快。 心率超出正常范围可能表明存在诸如心动过缓(心率过低时)或心动过速(心率过高时)等疾病。呼吸是另一个关键生命体征。血液的氧合程度可以使用一种名为光电容积脉搏波(PPG)的技术进行测量。缺氧可能与影响呼吸系统的疾病发作或紊乱有关。其他能够反映个人身体状况的生命体征测量因素包括血压、体温和皮肤电导反应等。皮肤电导反应,又称皮肤电反应,与交感神经系统密切相关,反过来又会直接参与调解情绪性行为。测量皮肤电导率可以反映病人的压力、疲劳、精神状态和情绪化响应等状况。此外,通过测量身体成分、瘦体质量和脂肪体质量的百分比,以及水合作用和营养程度,可以清楚展现个人的临床状态。最后,测量运动和姿势可以提供有关受试者活动的有用信息。 图1.用于光学测量的信号链 测量生命体征的技术 为了监测心率、呼吸、血压和温度、皮肤电导率和身体成分等生命体征,需要采用各种传感器,且解决方案必须紧凑、节能和可靠。生命体征监测包括: · 光学测量 · 生物电势测量 · 阻抗测量 · 使用MEMS传感器进行的测量 图2.一个完整的生物电和生物阻抗测量系统 光学测量 光学测量超越了标准的半导体技术。为了进行这种类型的测量,需要一个光学测量工具箱。图1所示为光学测量的典型信号链。需要使用光源(通常是LED)来生成光信号,它可能由不同的波长组成。几种波长组合在一起,可以实现更高的测量精度。还需要使用一系列硅或锗传感器(光电二极管)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也称为光电流。光电二极管在响应光源的波长时,必须具备足够的灵敏度和线性度。之后,光电流必须被放大和转换,因此需要高性能、节能、多通道模拟前端,以控制LED、放大和过滤模拟信号,并按照所需的分辨率和精度进行模数转换。 光学系统封装也具有重要作用。封装不仅是一个容器,还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光学窗口的系统,可以过滤射出和射入的光,但不会产生过度的衰减或反射,从而损害信号的完整性。为了创建紧凑的多芯片系统,光学系统封装还必须包含多个器件,包括LED、光电二极管、模拟和数字处理芯片。最后,一种能够创建光学滤波器的涂层技术也是选择应用所需的光谱部分和消除不需要的信号所建议的。即使在阳光下,该应用也必须能正常运行。如果没有光学滤波器,信号的大小会使模拟链饱和,使得电子器件不能正常工作。 ADI公司提供一系列光电二极管和各种模拟前端,能够处理从光电二极管接收到的信号并控制LED。也提供完整的光学系统,它将LED、光电二极管和前端集成到一个器件中,例如ADPD188。 生物电势和生物阻抗测量 生物电势是一种电信号,由我们体内的电化学活动的效应引起。生物电势测量示例包括心电图(ECG)和脑电图。它们在存在多项干扰的频段中,检查极低幅度的信号。因此,在对信号进行处理之前,必须对其进行放大和滤波。ECG生物电势测量广泛用于生命体征监测,ADI公司提供多种组件来执行此任务,包括AD8233、ADAS1000芯片系列。 AD8233专为可穿戴应用设计,可与ADuCM3029(基于Cortex®-M3的片上系统(SoC))相结合,创建一个完整的系统。此外,ADAS1000系列专为高端应用而设计,具有低能耗高性能的优点,特别适合由电池供电的便携式设备,且功率和噪音可扩展(即,噪声水平可以随着功耗的增加成比例降低),是非常适合clinical级别的应用的出色集成解决方案。 生物阻抗是另一种测量方法,可以提供有关身体状态的有用信息。阻抗测量提供有关电化学活动、身体成分和水合状态的信息。测量每个参数需要使用不同的测量技术。每种测量技术所需的电极数量,以及应用该技术的时间点都因使用的频率范围而异。 例如,在测量皮肤阻抗时使用低频率(高达200 Hz),而在测量人体成分时,通常使用50 kHz固定频率。同样,为了测量水合作用,并正确地评估细胞内和细胞外的液体,会使用不同的频率。 虽然技术可能不同,但可以使用一个单端AD5940来实施所有生物阻抗和阻抗测量。此器件提供激励信号和完整的阻抗测量链,可生成不同的频率来满足多种测量要求。此外,AD5940专用于和AD8233配合使用,用于创建一个全面的生物阻抗和生物电势读取系统,如图2所示。其他用于阻抗测量的器件包括ADuCM35x系列SoC解决方案。除了专用的模拟前端之外,该解决方案还提供Cortex-M3微控制器、内存、硬件加速器和用于电化学传感器和生物传感器的通信外设。 使用MEMS传感器进行的运动测量 由于MEMS传感器可以检测重力加速度,所以它们可用于检测活动和异常,如不稳定的步态、跌倒或脑震荡,甚至是在受试者休息时监测其姿势。此外,MEMS传感器还可作为光学传感器的补充,因为后者易受移动伪影影响;当这种情况发生时,可以使用加速度计提供的信息来进行校正。ADXL362是医疗领域的热门器件之一,也是目前市场上能耗最低的三轴加速度计。它具有2 g至8 g的可编程测量范围和数字输出。 图3.ADPD4000用于实施光电、生物电势、生物阻抗和温度测量 ADPD4000:通用模拟前端 目前市面上提供的可穿戴设备(例如智能手环和智能手表)都提供多种生命体征监测功能。其中最常见的是心率监护仪、计步器和卡路里计算器。此外,还经常测量血压和体温、皮肤电活动、血容量变化(通过光电容积脉搏波),以及其他指标。随着监测选项的数目增加,对高度集成的电子组件的需求也不断增加。ADPD4000采用极为灵活的架构,旨在帮助设计人员满足此需求。除了提供生物电势和生物阻抗读数外,它还可以管理光电式测量前端、引导LED和读取光电二极管。ADPD4000配有一个用于补偿的温度传感器和一个开关矩阵,可以引导所需的输出和获取信号,无论是单端信号或差分电压信号均可。输出可以选择,可以是单端输出或差分输出,具体由ADPD4000要连接的ADC的输入要求决定。该器件可以编程采用12个不同的时间带,每个专用于处理特定的传感器。图3总结了在几种典型应用中ADPD4000的关键特性。 随着科技进步,生命体征监测在各行各业,以及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都变得越来越普遍。无论是用于治疗还是预防,这种与健康有关的解决方案都需要采用可靠有效的技术。设计生命体征监测系统的人员将能够在ADI专用于实施信号处理的大量产品系列中找到一系列解决方案来应对他们面临的设计挑战。

摩登3咨询:_拥抱5G时代,睿至科技集团积极探索边缘计算领域

据IDC的预测: 2020年全球将有超过500亿的终端和设备联网,我国边缘计算市场将超325亿人民币。到2025年,全球边缘侧数据量将达到90ZB,边缘计算的未来前景一片光明,国内各大厂商也陆续加大对边缘计算领域的研究力度与投入。 作为中国卓越的云计算和大数据运营商,睿至科技集团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积极深耕边缘计算领域,凭借在能源行业的资源优势,在四川和福建率先开展了基于“多站融合”项目的分布式边缘计算数据中心的建设和运营,致力帮助政府及企业等客户提供专业的机柜租赁服务、IaaS云服务和SaaS云服务。 睿至边缘计算中心通过端、边、云紧密协同,能满足九大应用场景——在覆盖区域内,支持政企客户及分支机构的多级信息化应用部署;为“智慧变电站、智能机器巡检、电力动态调度”等场景提供技术支持;满足中心云上的互联网企业在活动高峰时段的弹性扩容需求;在边缘侧处理5G网元中解耦出的“低时延、局域性、低价值量”用户数据;能进行智慧园区工业互联网的“视频处理、协议交互、终端控制、智能分析”;可以无缝衔接无人机和自动驾驶的地面站,处理视频、地图数据,并图传模型自主学习;取代手机端执行程序,直接在边缘节点运行云游戏的视频流、操作指令等;进一步下沉CDN节点,进行4K超高清视频处理、提供高性能存储;在边缘侧处理VR业务的大渲染计算、转码和缓存加速,卸载分流。 多年来,睿至科技集团一直基于使命和行业积累,致力于实现多维并行发展,为客户提供更全面、优质、高效的服务。未来,睿至科技集团将继续探索边缘计算IT基础设施、边缘云等业务,在5G大数据时代中赋能更多场景化需求,助力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摩登3注册平台官网_远控PLC、独立全双工,蒲公英发布全新工业级双串口服务器!

近日,贝锐科技旗下蒲公英智能组网发布全新硬件产品——蒲公英R100工业级双串口服务器,通过将RS-232/485串口转换成TCP/IP网络接口,实现RS-232/485串口与TCP/IP网络接口数据的双向透明传输,使工业设备具备网络接口能力,助力普及工业设备联网通信,推动物联网自动化行业发展。 作为国内新锐智能组网厂商,蒲公英致力于为个人和企业提供智能组网整体解决方案,通过全面覆盖互联网、专线、无线网络等常见接入方式,帮助用户快速部署并引入多线BGP网络出口宽带,大幅提升网络连接品质,组建虚拟局域网,打破地域限制,无需公网IP,实现各地区间设备,信息互联互通。而R100的问世,表明着蒲公英进一步巩固工控物联网市场的决心,力求为消费者提供更多样化工业物联网通信设备选择。 “独立全双工”,双串口通信互不干扰 蒲公英R100搭载工业设备常见的RS232和RS485双串口,支持RS232/485双串口同时连接并转换以太网口,且双串口可并行工作互不干扰,有效提升数据双向传输效率。 支持虚拟串口访问,致力工业远程运维 传统串口服务器仅可采集现场工业设备数据,若遇到内外网隔离的情况,运维人员仅能通过计算机在现场存取、管理、配置工业设备。而蒲公英R100能以登录蒲公英客户端访问虚拟串口的方式,对远端工业设备进行管理、维护、调试等,极大降低运维成本,为企业减负。 主流TCP Server工作模式,传输更稳定 蒲公英R100采用主流TCP Server工作模式,在该模式下R100将监听设定的端口并等待连接,最后通过透明传输给所有链接成功的客户端,有效保障数据稳定传输。 支持看门狗防护,保障设备不宕机 蒲公英R100出厂自带硬件级看门狗保护,设备运行阶段将不断监视程序运行的时间,如出现故障立即重启,保障设备24小时不宕机稳定运行。 远程云端管理,随时查看设备状态 PC端用户登录蒲公英网络管理平台、手机端用户下载蒲公英APP均可对R100进行云端管理,运维人员无需亲临现场即可随时查看设备当前状态,省时省力。 组合搭配使用,解决工业联网难题 将多个蒲公英R100组合搭配使用,同时借助蒲公英X86高性能路由器,可解决多数IOT工控物联网的难题场景,如工业自动化、智能称重、智慧交通等场景的联网问题。 R100的出现有效解决工业领域远程数据传输、维护、监测等等问题,推动工业领域自动化的发展。 蒲公英是由贝锐科技自主研发的智能组网软件,能将异地局域网通过蒲公英快速组建成一个网络,替代传统网络,以简单的方式实现互联互通,随时随地管理和访问私有云、OA系统、文件服务器等重要信息数据。 蒲公英软件客户端同时兼容Windows、Mac、Linux(包括树莓派)、Android、iOS系统,轻松应对各种需求和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