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目录:摩登3咨询

摩登3测速登录地址_智慧之城@2022智博会|重庆两江新区携手新华三集团共树智慧城市建设典范

生活智惠、城市智治、产业智兴……眼下,一幅描绘智慧城市未来的图景,正在磅礴的长江和浩荡的嘉陵江交汇处——重庆两江新区徐徐打开。作为内陆首个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两江新区占据着独天得厚的天然地理优势,立足“十三五”全面收官、“十四五”开启新局的关键节点,两江新区正朝着为实现“打造内陆开放门户、建设重庆智慧之城”的重要目标全力加速。 在近日举行的2022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智博会”)上,两江新区展区成为最受行业关注的人气“顶流”。聚焦“智慧城市”年度主题,两江新区精心设置“生活智惠”、“城市智治”、“产业智兴”三大展区,全方位展示两江新区坚持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建设高质量发展引领区、高品质生活示范区成效。 值得一提的是,在众多亮点之中,由重庆两江新区携手紫光股份旗下新华三集团共同打造的“城市大脑”最新成果,集形象展示、运行调度、决策指挥为一体,在数字孪生技术的加持下,震撼呈现了一座真正可感知、会思考、有温度的智慧之城。 2022智博会重庆两江新区“城市智治”展区 全新“云”上智慧体验 一屏看懂智慧未来生活 数字时代,城市作为人类文明和发展的重要载体,也将成为数字赋能的主要舞台,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迈入第二个十年,开放平台能级不断提升的重庆两江新区,紧扣打造内陆开放门户、建设重庆智慧之城“两大”定位,正加快拓展智慧之城全域应用、夯实智慧之城产业基础、激发智慧之城创新动能,让市民更好共享智能化发展成果。 本次在智博会上亮相的两江新区“城市大脑”便是其智慧城市发展的重要缩影之一。两江新区“城市大脑”依托“云联数算用”全要素基础能力,以数据融合和业务场景赋能协同为牵引,能够实现智慧之城成果可看、智慧成果切实可用、城市管理“一屏统览、一网统管”等目标。 为更加直观地展示两江新区“智慧之城”靓丽形象,在智博会展区,两江新区“城市大脑”特别运用数字孪生技术,完成了1200平方公里地理信息模型,搭建了经济运行、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开放门户、营商环境、民生共享、绿色发展、基层治理、城市管理、生态监测、城市安全等12类场景,一屏展示两江新区建设成效、实时感知城市运行态势、实现应急调度指挥。 共建“城市大脑” 共树智慧城市建设价值蓝本 早在2020年,两江新区提出要打造智慧城市样板之际,新华三集团便是重要的参与者和建设者。一方面,新华三以数字之力推动两江新区完善城市大脑标准规范的建设,另一方面,新华三参与构建两江新区城市大脑城市驾驶舱应用系统及应用支撑系统,建设应急管理综合应用平台和数字孪生信息开发引擎系统等,最终实现“一屏统览、一网统管”的城市精细化管理目标。 为加快推进两江新区智慧城市建设步伐,新华三集团为两江新区城市大脑(一期)的建设“量体裁衣”,通过一座城一个解决方案的定制化原则,在城市现阶段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助力两江新区进一步夯实全区数据底座,孵化覆盖智慧城市重点业务主题的多个专题场景。可以说,从设计、策划、实施、宣传推广,新华三全程参与和见证了两江新区城市大脑的诞生和发展,携手两江新区共同打造了集城市管理、决策指挥、形象展示等多中心一体、线上线下合一的智慧城市窗口,成为我国智慧城市行业可复制、可借鉴参考的价值蓝本。 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智慧城市的建设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作为数字化解决方案领导者,新华三集团将坚持以“云智原生”战略为指引,依托紫光云与智能事业群的全面数字化能力,推进“数字大脑”实践落地,全面赋能智慧城市建设,创造人人悦享的美好生活。

摩登3官网注册_骁龙8Gen2仍将采用Adreno 730 GPU,但存储配置以及基带配置会有所升级 原创

相信每一位身处这个数字化科技时代的朋友们都深有感触,那就是近年来包括智能手机在内的消费类电子领域的更新换代速度实在是太快了,若非极少数的极客用户,相信没有谁的换机速度能够跟得上厂商们更新的脚步。 你问我为何这样说?这不,眼下就有个活生生的例子摆在我们眼前。可以看到,在刚刚过去的七八月份,包括小米、iQOO、realme、三星以及玩家国度等在内的头部智能手机厂商刚刚相继推出了自家搭载第一代骁龙8+移动平台的旗舰机型,甚至例如Redmi K50至尊版这种尚处于量产爬坡阶段且过于火爆的机型,目前还难以现货买到。 然而,就在上述手机厂商刚刚为骁龙8+炒起热度,近期有关高通公司下一代骁龙8Gen2旗舰平台的爆料信息便已是铺天盖地、层出不穷。就是这样,你还敢说科技数码领域的迭代节奏不够快吗? 众所周知,此前连续多年,高通都会选择在每年12月份召开的骁龙年度技术峰会上推出下一代的骁龙8系旗舰级移动平台。然而,结合行业曝光消息可以得知,高通方面今年有望将技术峰会的时间再次提前至11月中旬,届时新一代骁龙8Gen2移动平台以及将会首批次发布搭载该平台终端产品的厂商将会悉数公布。 相信持续关注科技数码领域行业发展动向的朋友们都有所了解,从去年的骁龙888,到今年年初的骁龙8Gen1,这两代骁龙8系旗舰芯由于功耗、发热、降频等多方面因素饱受用户诟病,甚至被不少用户称之为高通的“摆烂”之作。直到骁龙8+的出现,得益于台积电更成熟的4nm制程工艺加持,使得性能上去了,功耗下来了,发热稳定了,才算是勉强挽回了一丝颜面。 现在手机用户选择新机的时候都会非常犹豫,不知道自己该如何进行考虑,但有很多消费者的目的非常明确,不仅会以高性能为准,功耗控制方面的研究也是非常的透彻。 其中,手机处理器是近几年比较热议的话题,尽管没有了性能过剩的讨论,但是对大多数用户来说,性能的需求一直都没有降低,甚至可以说进行了超大幅度的增长。 只因为现在的手机游戏和软件都需要更强的性能才能够长时间流畅使用,以及软件方面的改变幅度也是非常的大,所以结果也就变得很明显了。 不过,说到手机处理器的话,骁龙处理器的话语权一直都非常给力,一方面是很多厂商对其优化都比较透彻,无论是影像能力还是算法都有着更好的体现。 另一方面,大多数游戏和应用都会以骁龙为主要适配方向,然后才会去考虑联发科又或者是麒麟处理器的适配,这都让用户的选择变得更倾向于骁龙。 虽然在骁龙8 Gen1、骁龙888等处理器的时候,高通骁龙的口碑不好,但是到了2022年的下半年之后,骁龙处理器的风向已经发生了改变。 需要了解,骁龙8+处理器的诞生之后,让很多用户产生了喜爱,不仅性能方面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就连软件功耗也走低了不少,这都让消费者的体验变得很好,即使不开风扇玩游戏,手机也不热了。 关键是新的骁龙处理器采用了台积电工艺,这也是让发热量变低以及功耗变得更好的主要原因,这也意味着未来的骁龙8 Gen2处理器在日常使用的表现上会更强。 毕竟,有了台积电工艺之后,成熟度会更高,如果这种情况下还发热的话,那么就需要等架构成熟了,所以现阶段的话,骁龙8 Gen2的功耗应该不会担心。 作为智能手机的核心所在,手机处理器受到了许多消费者的关注。众所周知,高通骁龙处理器和许多手机厂商都有合作关系,由于今年下半年骁龙8+ Gen1的出色表现,不少手机厂商和消费者对于高通下一代旗舰产品都信心十足。此前消息曾指出,高通将于11月14日-17日举办「骁龙技术峰会」,全新的骁龙8Gen2将一同到来。随着时间的推进,这款处理器的配置信息以及相关的新机在网上有了进一步的曝光。 近日,有网友在网上曝光了骁龙8Gen2的结构信息,在网上引起了热议。 据悉,全新的骁龙8Gen2相比目前的骁龙8+ Gen1在结构上将有明显变化,CPU架构由原本的”1+3+4″改为全新的”1+2+2+3″架构,全新的X3超级大核+两个A720中核+两个A710中核+3个A510小核,主频性能将有明显提升,同时四个中核的配置也能兼顾功耗,在性能提升的情况下又保证了正常的功耗表现。 从曝光的对比图片来看,骁龙8Gen2仍将采用Adreno 730 GPU,但存储配置以及基带配置会有所升级。值得注意的是,骁龙8Gen2将支持UFS 4.0闪存技术,UFS 4.0相比原先的UFS 3.1在数据读写效率上有显著提升,读速提升100%、写入速度提升130%,而且功耗更低。这意味着,全新的骁龙8Gen2除了CPU架构升级优化以外,在存储技术方面也会有明显提升。 据悉,骁龙8Gen2有望在11月中旬发布,首发机型有望在11月底登场,而在12月份将会迎来多款新机密集发布。从近期的爆料来看,首发机型很有可能是小米手机,而在12月到来的多款新机中,包括荣耀Magic V2、vivo X90、iQOO11、一加11、Moto X40等机型,明年年初则是荣耀Magic5系列、OPPO Find X6系列等机型。 从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智能手机在年底可能会迎来多种全新的核心配置技术,除了上文提到的骁龙8Gen2以及UFS 4.0之外,还有LPDDR5x、三星高频调光E6屏幕、1英寸超级大底等核心配置技术也有望在年底亮相。 这也表明,今年年底到明年年初期间发布的旗舰新机将会迎来明显变化,除了处理器的提升以外,多项关键核心配置也有望得到提升。

摩登3注册登录网_5G通信对汽车自动驾驶:目前正在根据自动驾驶的功能来设定等级 原创

首先,让我解释一下什么是自动驾驶。自动驾驶是一种机器代替人类驾驶汽车的技术。目前,大部分的操作都是由人来完成,由机器来支持,机器正在逐渐取代人类。由于无法仅说是自动驾驶就知道车辆的能力等级,因此我们目前正在根据自动驾驶的功能来设定等级。 目前,“自动驾驶2级”很常见,但随着进一步发展,机器负责在特定条件下运行的“自动驾驶3级”也开始出现。据说5G通信对于“自动驾驶4级”或更高级别是必不可少的,其中机器在某些条件下完全自动运行。 首先,5G通信具有“低时延”的特点。4G通信,设备通过互联网与云服务器通信,存在最大延迟约10ms的问题。 另一方面,在5G通信中,通过在基站附近增加边缘服务器,采用分布式处理的“多接入边缘计算”技术,可以将延迟时间降低到1ms左右。 因为它可以实现更精确和可靠的实时通信,所以它作为一项极大地推进远程控制的技术而受到关注。 大容量通讯 5G通信的第二个特点是能够进行超高速、大容量的通信。目标最大通信速度(下行)设置为 20 Gbps,比 4G 通信的目标值 1 Gbps 快 20 倍以上。 这种大容量通信是通过一种称为“Massive MIMO”的技术实现的。MIMO 是一种通过允许设备同时连接到多个天线来提高通信速度的技术。Massive MIMO 通过在基站侧安装 100 多根天线并进行同时通信,极大地提高了通信速度。 此外,未来计划通过各种想法实现大容量通信,例如通过发射具有方向性的无线电波的“波束成形”技术提高通信的稳定性。 海量同时通信 第三个特点是“海量同时通信”的实现,大大增加了可以从基站连接的设备数量。虽然 4G 能够与每平方公里 100,000 台设备进行通信,但 5G 将能够与 1,000,000 台设备进行通信,是这个数字的十倍。 简化通信内容的“Grant-free”技术,以及虚拟划分和使用网络的“网络切片”技术,促成了通信设备数量的增加。 由于不仅可以连接个人电脑和智能手机,还可以连接大量的物联网设备,因此预计物联网在各种应用中的使用将立即加速。 5G作为新一代通信技术,在全球的发展十分快速,其中我国 5G 网络的发展速度尤其令人瞩目。5G专网是利用5G无线通信技术组建专用网络,为垂直行业提供高性能通信服务的一种技术方案。通信运营商利用该技术方案,打造标准化+定制化的系列产品,从而形成5G在2B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如推出的虚拟、混合、独立等不同类型的5G专网产品,分别对应不同的建设模式。随着我国5G网络建设的推进,5G专网也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高清视频类业务需要网络提供足够的上下行带宽,移动类业务需要通过无线方式实现灵活接入。这两点正是现阶段5G技术最突出的优势。因此,同时具备这2方面特征的移动视频类业务如移动视频监控、无人机巡检等最先得到了应用。生产控制类业务往往需要确定性的时延和极高的可靠性,部分业务还需要网络提供二层组网能力,相关的技术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验证,因此尚无法规模应用。 部分行业提出了明确的智能化转型升级需求,通过行业政策或企业战略的方式进行推广。如在矿山领域,近年来国家管理部门要求实施“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利用现代通信技术,实现矿山生产过程的自动检测、智能控制与指挥调度。5G技术所具备的各项优势使5G专网成为实现智慧矿山的首选方案。 5G是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各界获得了广泛的关注。但具体到不同企业、不同部门,由于对通信知识掌握的程度不同,对5G也会有不同的认识。在部分5G专网项目中,客户对5G技术、5G专网以及5G所能承载的业务会有一个较长的认识过程。由此导致5G专网项目的推进速度较慢,并且和企业生产结合的程度会受限。

摩登3主管554258:_与变革同行,助力“数字中国”发展 | 新华三接连斩获多项荣誉

近日,在多个权威机构公布的企业榜单中,紫光股份旗下新华三集团接连斩获多项荣誉,再次彰显了新华三强劲的综合实力和品牌影响力。 · 在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中国资产评估协会、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办公室等单位联合发布的“2022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榜单中,新华三集团荣获2022中国品牌价值电子电气组第4名。 · 在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发布的“2022年度电子信息企业竞争力前百家企业(百强企业)名单”中,新华三集团位列32位。 · 在中国企业联合会与中国企业家协会联合发布的一系列企业榜单中,新华三集团在“2022中国大企业创新100强”位列第17位、“2022中国战略新兴产业领军企业100强”位列第73位、“2022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位列第261位。 · 在全国工商联发布的一系列企业榜单中,新华三集团在“2022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位列第156位、“2022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位列第247位。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数字技术正以新理念、新业态、新模式全面融入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 作为数字化解决方案的领导者,新华三集团始终坚持“把产品做到极致,把解决方案做到最优”的理念, 在数字中国的布局和建设中扎根一线,持续推动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协同发展,引领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深耕行业数十年,新华三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提供场景化解决方案,支持运营商、政府、金融、医疗、教育、交通、制造、电力、能源、互联网、建筑等百行百业数字化转型实践,产品和解决方案广泛应用于百余个国家和地区。 荣誉的背后,更离不开新华三集团长期以来对技术创新的高度重视和长期投入。新华三始终坚持以技术创新为核心引擎,公司研发人员占比超过50%,科技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10-15%,连续十年蝉联浙江省企业发明专利授权量年度榜首,连续九年荣膺浙江省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百强企业榜首。 为了更广泛、更深入地赋能行业数字化变革,新华三全面升级行业市场和商业市场战略,同时从客户应用场景的转型需求出发,并推出了一系列基于“云智原生”技术打造的数字化解决方案,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化融合。 面向未来,作为数字化解决方案领导者,新华三集团将持续推进技术创新,围绕行业应用场景的落地需求打造专业的数字化解决方案,以不断进化的数字大脑加速数字世界与物理世界的融合,继续与行业用户及合作伙伴携手共进,做百行百业数字化变革最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

摩登3平台首页_新一代Arm Neoverse平台重新定义全球基础设施

Arm近日宣布Arm® Neoverse™ 路线图再添新员,新产品植根于Arm的可扩展效率和技术领先地位,同时强化了Arm支持合作伙伴持续快速创新的承诺。 Arm高级副总裁兼基础设施事业部总经理Chris Bergey表示:“业界越来越期待Arm Neoverse所赋能的性能、能效、专用处理能力和工作负载加速,以重新定义和变革全球的计算基础设施。鉴于Arm覆盖了全球最广泛的计算应用与对完整计算应用的独特见解,新一代基础设施技术需依靠来自Arm DNA的性能和效率。随着今天Neoverse路线图又添新品,我们已准备就绪,并坚信Arm架构是未来基础设施的基石。” 按需打造,而非仅是顺势而为 为满足大型互联网和HPC客户的需求,并在不增加功耗和面积的情况下,进一步推动云工作负载性能,Arm推出Neoverse V2平台(代号“Demeter”),该平台配备最新的V系列核心和产业广泛部署的Arm CMN-700 mesh互连技术。Neoverse V2将为云和HPC工作负载提供市场领先的整型性能,并引入若干Armv9架构安全增强功能。 目前,已经有多家合作伙伴在Neoverse V2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其中,NVIDIA正利用Neoverse V2作为其Grace数据中心CPU的计算基础。Grace将结合Neoverse V2的能效与LPDDR5X内存的能效,带来高出传统架构的服务器2倍的每瓦性能表现。 此外,作为Arm持续投入于高效的性能和高效的吞吐量的一部分,新一代N系列产品正在开发中,并将于2023年推出。与N2的市场领先效率相比,新一代N系列CPU将在性能和效率方面实现代际提升。 Neoverse E系列CPU正广泛应用于数据平面处理、5G RAN、边缘网络和加速器等领域。为助力这一多样性,Arm推出Neoverse E2平台,结合Arm Cortex®-A510 CPU与可扩展的Neoverse CMN-700和N2系统背板,如此一来,条件相对受限的应用也能充分利用诸如可扩展的核心数量范围、Arm SystemReady™ 兼容性,以及PCIe、CXL、IO和接口等云技术。 图:Arm Neoverse路线图 Neoverse平台专为解决加速基础设施解决方案的各类问题而设计。专用处理能力有助于降低工作负载功耗,并满足现代工作负载更高的计算要求。但这单靠CPU核心是无法实现的。 Arm架构是云原生软件的基石 鉴于所有主要的云服务提供商均已提供基于Arm架构的实例,Arm正在与其云合作伙伴携手优化云原生软件基础架构、框架和工作负载。其中惠及广泛采用的项目,例如Kubernetes、Istio以及为Arm架构提供原生构建的多个CI/CD工具。而增强的内容则包括TensorFlow等机器学习框架,以及开源数据库、大数据及分析、媒体处理等云软件工作负载。这项工作是与为开源社区做出贡献的开发者合作进行,Arm长期投入并主导全栈解决方案的优化,推动全栈解决方案在Arm架构上运行,从而让所有终端用户都可以在Arm架构上构建新一代应用程序。 Arm软件生态系统的优势与Neoverse平台,以及如AMBA CHI、UCIe和CXL等领先的高性能总线技术相结合,这使Arm的合作伙伴能够开发从云到边缘的定制解决方案。 没有任何其他技术提供商可将速度、广度和技术创新相结合,赋能Arm强大的合作伙伴和开发者生态系统,使其快速发展并构建未来的系统。 从云到边缘的定制解决方案 基于Neoverse的平台正通过市场领先的可扩展效率,使Arm生态伙伴能在各个基础设施领域自由创新,从而重新定义云计算的可能性。自2018年推出以来,Neoverse迅速被采用,现如今所有主要的公有云都提供基于Neoverse的实例。 在5G RAN和无线基础设施中,Arm以更低的功耗和更出色的吞吐量提供领先性能,从而实现关键的总拥有成本(TCO)优势。这使Arm的合作伙伴能够为小基站、宏基站和专用网络等应用和用例定制产品。通过Arm 5G解决方案实验室,Arm正在与Dish Wireless、谷歌云、Marvell、恩智浦、沃达丰等5G生态系统的领导者合作,以加速Arm架构上的端到端5G网络。 与此同时,随着基于Ampere Altra的HPE Proliant第11代平台的发布,以及VMware的Project Monterey、RedHat的OpenShift支持Arm架构和SAP HANA将其云基础设施迁移到由Arm赋能的AWS Graviton等多个项目的推出,Arm也正迈入更传统的企业领域。

摩登3官网注册_更新了外观和快捷方式,谷歌将Android Auto升级

谷歌推出 ” 焕然一新 ” 的 Android Auto,并宣布其他几项与汽车相关的开发成果。从 Android Auto 开始,用户将发现新功能和更新的设计,旨在让事情变得更简单、更个性化。作为这项工作的一部分,该公司专注于改善对导航、媒体和通信的访问。 虽然在通用汽车、雷诺、极星和沃尔沃的车型中已经可以找到内置谷歌的功能,但该公司表示,我们可以期待未来会有更多品牌。特别是,福特和林肯将在今年晚些时候加入这股潮流。 谷歌自主开发的HD地图将以沃尔沃EX90和Paul Star 3为起点,搭载在新车上。不仅可以确认车道标志,还可以确认标志牌和护栏等详细的道路信息。该地图信息也有助于执行ADAS功能,与可以放开双手行驶的免提驾驶辅助技术联动。 还搭载了视频观看功能。该功能可在停车或充电的情况下使用。你可以自己通过谷歌Play安装Tubi和MGM+,很快你就可以下载YouTube了。 决定搭载谷歌信息娱乐系统的制造商目前已经达到沃尔沃、雪佛兰、GMC、凯迪拉克、雷诺和本田。2023年下半年,福特和林肯也计划使用谷歌信息娱乐系统。 在拉斯维加斯会议中心拖车场的谷歌展位上有两辆车–一辆是带有新安卓自动驾驶体验的宝马i7,一辆是内置谷歌的沃尔沃EX90。这是我们第一次看到沃尔沃本身,我们将在稍后发布一个关于我们的体验的单独实践。我们这个故事的重点是新的Android Auto。 就像我们在I/O大会上了解到的,更新后的界面将适应更大的屏幕尺寸,并采用分屏布局。谷歌取消了状态栏,将指示器图标放在左上方的一个小方块中,并在其下方增加了一排快捷键。 新的 Android Auto 采用了现代化的用户界面设计,并采用了分屏的布局,主界面有三个模块组成:一个导航栏,主应用界面,以及一个较小的侧边栏部分,侧边栏可以显示一个或两个小工具。 分屏布局可以调整,以适应任何汽车的任何尺寸或方向的屏幕。导航栏可以放在右侧或底部。主应用界面可以紧挨着侧边栏部分,也可以放在上面。侧边栏可以是一个高大的垂直条,也可以是一个瘦小的水平条。 安卓(Android)是一种基于Linux内核(不包含GNU组件)的自由及开放源代码的操作系统。主要使用于移动设备,如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由美国Google公司和开放手机联盟领导及开发。Android操作系统最初由安迪·鲁宾开发,主要支持手机。2005年8月由Google收购注资。2007年11月,Google与84家硬件制造商、软件开发商及电信营运商组建开放手机联盟共同研发改良Android系统。随后Google以Apache开源许可证的授权方式,发布了Android的源代码。第一部Android智能手机发布于2008年10月。Android逐渐扩展到平板电脑及其他领域上,如电视、数码相机、游戏机、智能手表等。2011年第一季度,Android在全球的市场份额首次超过塞班系统,跃居全球第一。 2013年的第四季度,Android平台手机的全球市场份额已经达到78.1%。2013年09月24日谷歌开发的操作系统Android在迎来了5岁生日,全世界采用这款系统的设备数量已经达到10亿台。 Android(就像 Windows、iOS、iPadOS 和其他平台)不断发现新的安全漏洞,如果您的设备没有收到操作系统安全补丁,它将逐渐变得更容易受到恶意软件的攻击。Google Play Protect可以保护您免受某些恶意应用程序的侵害,并且在 Android 版本发布后的几年内,谷歌会更新 Chrome 和WebView(在大多数应用程序中加载网页的系统组件),从而保护设备免受网络安全漏洞的侵害。然而,拥有一台定期进行系统安全更新的 Android 设备仍然是尽可能受到保护的唯一方法。 Android 在充电领域占据优势,因为许多 Android 手机都提供快速充电功能和无线充电功能。不过,苹果的 iPhone 11、iPhone X,甚至 iPhone SE(2020 款)都采用了无线充电和快速充电,从 iPhone 12 开始,您将需要单独购买充电器,因为 iPhone 现在仅配备 Lightning-to-USB-C 数据线。

摩登3平台登录_近几年来,汽车、光伏等行业快速发展,一定程度上拉动了行业需求

半导体产业链主要包含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和封装测试三大核心环节,此外还有为晶圆制造与封装测试环节提供所需材料及专业设备的支撑产业链。作为资金与技术高度密集行业,半导体行业形成了专业分工深度细化、细分领域高度集中的特点。 1)芯片设计行业概况 根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公开信息显示,2020 年度,国内芯片设计行业销售规模达到 3,778.4 亿元,同比增长 23.34%,2015-2020 年的复合增长率达到了23.32%。芯片设计未来的增长逻辑在于整个半导体行业的快速发展,主要在国产化率提高、5G 以及物联网带来的新一轮机遇。 (2)晶圆制造行业概况 晶圆制造的工艺非常复杂,在晶圆制造中,共有七大工艺步骤,分别为氧化/扩散、光刻、刻蚀、薄膜生长、离子注入、清洗与抛光、金属化,整个生产过程可能涉及上千道加工工序。 1)产业集中趋势明显 由于集成电路制造业务投入金额巨大、产能爬坡周期较长、技术门槛要求较高等特征,整个集成电路制造行业的产业集中度逐渐提高。从集成电路制造产能厂商分布来看,近年来集成电路制造厂商所拥有的产能份额也呈现出较为明显的集中趋势,其中,排名前五的集成电路厂商产能份额由 2009年中的 36%升至 2020 年末的 54%,排名前十的集成电路厂商产能份额由 2009 年中的 54%升至 2020 年末的 70%。 从晶圆制造产能地域分布来看,根据 IC Insight 统计,截至 2020 年 12月,中国台湾和韩国集成电路制造产能占比最高,分别为约 450 万片/月和 410 万片/月(等效 8 英寸),占比分别约为 21.63%和 19.71%,中国大陆集成电路制造产能约为 330 万片/月,占比约为 15.87%。 2)高端制程产能集中于中国台湾和韩国,中国大陆仍存在较为明显的差距 从集成电路制造制程的地域分布来看,根据 ICInsight 统计,截至 2020 年12 月,小于 10nm 制程的产能均集中于中国台湾和韩国地区,中国大陆集成电路制造产能仍以 20nm以上为主。 2022年的中国半导体行业,进入了一种颇有挑战的态势。一方面,世界各国接连施政引导制造业回流,进一步撕开全球化裂缝,国内半导体人才流失严重;另一方面,本土半导体虽然保持着朝阳势头发展火热,但近期境外媒体《彭博社》传出国内相关部门正在讨论取消对半导体行业进行直接补贴的消息。万马齐喑之际,曾经的黑电巨头、屏幕面板厂商TCL逆势而上,为自己打造了一个全新标签,半导体全产业链第一股。不过细看TCL的布局逻辑以及发展趋势,发现其追求的更多是大而全,挥金占坑,在核心技术实力上还缺少沉淀。 从整个产业链结构来看,半导体上游包含半导体设备及零部件、半导体材料等支撑性产业,中游包括芯片设计、制造和封测三大环节,下游包含消费电子、通讯、人工智能、新能源、数据中心、物联网等多种应用领域。 按照常规逻辑,各个环节除了需要巨额资金在基础设施上投入外,研发投入、市场搭建更是吞金无数且成功概率极低。国内包括中芯国际、华为在内的巨头企业,均是布局了某一环节,全球目前也只有三星、LG等少数企业做到了全产业链涉及。如今TCL的高举高打,在行业不景气的大背景下,很有可能会拉长其投资周期,拖累集团整体业绩。 时间线上来看,TCL半导体业务的搭建可谓是极其迅速。2020年7月,TCL借助中环集团(现更名TCL中环)混改契机,瞄准半导体上游供应链,耗资百亿拿下其100%的股权,打入半导体大硅片领域;8个月后,TCL科技和TCL实业共同设立TCL微芯,投资成立了摩星半导体,布局多媒体SoC、显示驱动芯片、TCON芯片、TDDI、PMIC等设计相关领域;同年5月,TCL对天津环鑫半导体(中环股份子公司)增资5.67亿元,TCL微芯拿下55%的股份,主要从事SoC芯片、半导体整流芯片、功率芯片等芯片的研发与制造业务。 三国表示,将在2023年初组织首次三方半导体论坛,以调整政府政策并增加对北美半导体供应链的投资。各方将派出行业高管和内阁级别的官员参会。此外三个国家将协同各自产业在半导体供应链的映射工作,这项合作也将增进彼此的理解,并确定具有互补性的投资机会。 而在拜登政府心心念念的原材料领域,三国领导人也同意扩大北美关键矿产资源测绘,收集有关资源和储量的详细信息。三国的地质调查局将组织一次三方研讨会,以共享数据并促进合作。 三国领导人也同意加强人力资源培养工作,除了加强留学生合作外,还将组织半导体、信息技术、生物制造等其他关键先进制造领域和物流行业的专家和学者开会,讨论北美劳动力市场未来5年需要发展的技能。 虽然文件本意是推动三个国家搞“半导体产业一体化”,但实际上北美三国之间也存在分歧。特别是美国和加拿大对于墨西哥加强国家对能源市场控制的行为频频指手画脚,去年也曾启动针对这一事项的争端解决机制。此外墨西哥高度依赖化石能源的现状和缺少高新产业财政补贴政策,也令美加企业颇为不满。 不过与美国大额投资搞高精尖半导体产业不同,墨西哥的产业政策也更加务实,将关注点投向了设计、包装和测试等更容易上马的部分。 根据白宫声明,三国领导人还在减少甲烷排放、降低食品损失和浪费、电气化转型情报共享、建立统一电动车充电桩标准、发展北美绿氢市场、打击走私犯罪等问题达成了合作协议。 而与行情相对应的是,消费电子疲软,导致半导体需求出现下滑。根据产业链调研信息,目前消费级应用芯片的库存还较高,今年上半年需求尚未有转好的迹象。 对于需求拐点,国金证券认为,消费级产品会在2023年下半年迎来需求回暖,从股价提前反应的角度看,2023年上半年迎来布局良机。 不过,近几年来,汽车、光伏等行业快速发展,一定程度上拉动了行业需求。 据国金证券预测,工业类半导体需求2023年一季度同比下滑,二季度同比实现正增长。汽车芯片2023年仍将缺货涨价,近期仍有海外汽车芯片厂商进行了涨价,看好工业、汽车等强应用需求拉动。

摩登3注册网站_两年打入国内最大新能源车主机厂,希尔塔是怎么做到的?

定义这样一款产品,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高晓亮对市场及自身的研究做到位了:有技术门槛,国内一般厂商做不好;但过了技术门槛之后的质量准入门槛又比前装相对容易,不需要积年累月过认证;而且充分利用了团队的通信技术经验,从快速变化的市场“降维”攻击长效市场,有一种特别的优势。 一家成立仅两年的公司,就打入了国内最大的新能源汽车主机厂,并陆续通过多家主机厂验证流程,希尔塔是怎么做到的?近日,探索科技(techsugar)走访希尔塔,探寻国内厂商该如何打入汽车供应链,挖掘汽车零部件“国产替代”的特点。 希尔塔总经理高晓亮履历很简单,毕业之后加入华为,在华为海思从事芯片研发,工作了近8年后加入了瑞典宜能(ENEA),开始接触工业与汽车客户,并于2018年自主创业。希尔塔市场总监杨福然说高晓亮“做什么事都研究得特别透”,这从其将第一款产品定位在新能源车通信总线测试设备上,可见一斑。 首先,新能源车通信总线测试设备是一款车载产品,但却是用于开发量产车的测试工具,并不装配在量产车上,所以在准入方面不像前装零部件那样要求严格;其次,新能源汽车上对新技术引入积极性较高,各种电子功能引入导致总线测试系统对同时接入接口的需求大幅增加,国外测试设备厂商采用标准芯片做总线测试系统的方案往往不能满足车厂需求,用FPGA来开发,更能灵活匹配主机厂要求;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希尔塔团队熟悉汽车开发需求,又有丰富的通信技术经验,采用敏捷开发流程,快速迭代,以满足车厂加快开发进度的需求,相比传统车载测试设备厂商一款定型的打法,自然更受主机厂欢迎。 道路试验数据记录仪 定义这样一款产品,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高晓亮对市场及自身的研究做到位了:有技术门槛,国内一般厂商做不好;但过了技术门槛之后的质量准入门槛又比前装相对容易,不需要积年累月过认证;而且充分利用了团队的通信技术经验,从快速变化的市场“降维”攻击长效市场,有一种特别的优势。 “汽车市场有很强的行业壁垒,对于初创公司并不友好。我们在公司成立前也做了深入分析,如何利用自身优势找到突破点,这是我们从汽车测试设备入手的一个重要因素。”高晓亮表示,测试设备是问路石,希尔塔的长期目标是“进入前装市场,最终是提供车载芯片的交钥匙解决方案。” 先做测试设备,再做前装零部件,最后进入车载芯片市场,看起来是个相当曲折的战略规划,却并不是临时拍脑袋想出来的。高晓亮在海思工作期间就已经深刻理解了会做整机对于定义芯片的重要性,在做第一款测试设备时,希尔塔也没有沿用国外成熟的专用芯片方案,而是采用了FPGA,这样从一开始就积累了可用于汽车芯片的车载集成电路IP。 “例如我们的LIN总线控制器IP,经过30多轮迭代过程,不单实现了全部协议要求,还针对新能源车特点增加了包括波特率自适应在内的很多新特性,这也是希尔塔区别友商使用标准芯片进行方案开发的重要区别,希尔塔可以在芯片层面根据用户需求进行扩展。”高晓亮总结希尔塔产品和国际竞争对手不同。 持续测试中的车载设备 虽然技术上有很多优势,但高晓亮承认,在商用化上,与国外巨头差距很大。这些德国和美国的大公司,在燃油机时代做同类产品已经几十年,在主机厂的信誉度很高。好在新能源汽车时代的来临,给汽车供应链带来变革机会,如高晓亮所说:“现阶段规划比较简单,就是跟在国外老大哥后面,利用希尔塔的技术优势,通过更加贴近客户需求与更快交付产品的方式,做进口替代。从客户POC(技术准入测试)测试结果反馈来看,他们有信心帮助希尔塔一起完成商用化,很多主机厂都给我们反馈了详细的技术测试表,包括希尔塔产品的优点和缺点,以及他们最关注的功能点,这是我们以后改进的方向。” 同样是进口替代,但汽车行业比消费电子难多了。消费电子只要价格比竞争对手足够便宜,拿下市场非常容易,但在专业市场,价格并不是通杀的武器。以汽车行业市场为例,质量与功能安全总是首要考虑因素,尤其是车载电子电气控制领域,都是国外大公司的地盘,而且保持着较高的利润率。所以高晓亮认为,不能在传统产品上与国际公司拼刺刀,在这些成熟产品上,国际公司深沟高垒耕耘多年,防线面前几乎寸草不生,国内初创公司冲上去肉搏毫无优势。 机会在汽车向智能化发展的新增产品上,希尔塔希望通过平台化准备,快速响应客户的新需求,新能源汽车总线测试设备就是极好的例子,国际巨头Vector的产品只支持16口总线,但车厂要求25口,只有希尔塔用FPGA的方式快速开发出来30口总线测试设备,满足了车厂的交付时间要求。竞品改电路设计要比希尔塔晚几个月,如果更换专用标准芯片,整个设计需求变更周期则要以年来计算。高晓亮说:“客户第一时间拿到的是你的产品,指标满足需求,又有价格优势,那就没有理由不选你。” 虽然开局不错,但高晓亮也表示研发团队规模较小是当前的最大困难。对于客户的需求不能全部响应,要做取舍,希尔塔准备明年研发人员扩大一倍。“但要控制住自己扩张的速度,”高晓亮说,“我们不会向其他领域扩展,就聚焦在汽车通讯方案,希尔塔要秉承‘板凳要坐十年冷’思想,踏踏实实做好自己产品。”

摩登3娱乐登录地址_智能网联是汽车市场的核心也是未来相关产业升级的战略方向 原创

当今世界,以移动互联、大数据及云计算等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方兴未艾,推动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的趋势日益明显。我国政府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及“互联网+”发展战略,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优化调整。汽车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自身规模大、带动效应强、国际化程度高、资金技术人才密集,必将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以及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产业。智能网联是汽车市场下半场竞争的核心,也是未来相关产业升级的战略方向。 中国既是新能源、智能网联、5G通信等新技术的先行者,也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同时还具备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不应该也没必要对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产生任何悲观和急躁情绪。智能网联化趋势不断深化,给零部件企业带来类苹果产业链的投资机会,产业链上下游将重新洗牌,车载硬件将成为最先受益的行业,掌握软件集成,智能技术的整车及零部件企业将陆续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 智能网联汽车是新一代的信息通信技术、汽车系统技术、集成技术三者融合的组成,需要跨界协同,融合创新。但是国际上没有成功方案可以借鉴。对于单车智能和网联赋能的中国方案,建设符合中国设施的标准,网联运营的标准,新体系架构的汽车就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了。我们主要是通过中国方案的智能网联汽车信息物理系统的架构,充分融合智能化和网联化的特征,然后实现“人、车、路、云”一体化的智能网联汽车系统。 随着汽车底层电气架构的不断改进升级,整车数字化、联网化的时代正逐渐到来,目前仍停留在机械化时代的汽车将注定被改造为信息化智能终端,成为物联网的关键一环。而车企、互联网企业、云计算公司、高精地图公司等各方势力的深度参与,将使车联网的发展模式充满想象空间,使车联网的功能无限拓展,给消费者带来从未体验过的驾驶乐趣,极大的方便人类的出行生活。 面向智能网联汽车合法上路、合规商用、合理执法等近期迫切需求及长期发展需要,一是推动既有相关法规适应性修订或编制智能网联汽车专用法规。建议率先探索智能网联汽车豁免上路机制,支持标准尚未完善但技术稳定成熟的细分场景开展运营收费,同时逐步制定面向全面商用的认证、准入、责任认定等法规。二是建立滚动更新型支持政策。当下技术探索阶段,鼓励并资助在有条件的区域开展试运营,未来规模扩大及逐步成熟后,则偏重模式规范及效益奖惩。 我国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有利于提升产业基础能力,突破关键技术瓶颈,增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引领能力;有利于加速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数字经济,壮大经济增长新动能;有利于加快制造强国、科技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建设,增强新时代国家综合实力。 科技变革的外部契机与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内部动力兼备。新一轮科技变革期与中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期相互交汇,使智能汽车发展兼备外部契机和内部动力。在“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战略的指引下,智能汽车发展将会迎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智能网联化是汽车产业四化(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共享化)中一个重要的基础的变化,为产业带来巨大的变革和再分工。在智能网联化之下,汽车产业链条的再分工和定位问题。汽车产业发展到今天,无论千变万化,首先是为了人服务,无论是作为家庭用车、私家车的场景,还是作为共享车的场景,都是满足多样化的人类需求的功能,这个功能是产业的根本基础力量。

摩登3咨询:_美国空军利用几种平台所提供的干扰能力

之前我们发布《 中国在南海的电子战能力 》是上面报告的一部分,今天给大家介绍其中关于美国的电子战部分。下面内容来自报告,不代表本号观点。 美国国防部发布的2020年版《电磁频谱优势战略》开篇就表明了控制电磁频谱的重要性: 美国在空中、陆地、海洋、太空、网络空间和电磁频谱(EMS)领域的主导地位受到了对手的挑战。这些挑战暴露了美国军队对电磁频谱的跨领域依赖,并推动国防部做出改变,如何开展电磁频谱活动以保持全领域优势。 “咆哮者” 美国海军电子战能力的核心依赖于EF-18G Growler,20世纪90年代初,在EA-6A电子战飞机退役后,它成为了美国海军标配的电子战飞机。EF-18G专门为电子战任务而设计的,它由美国海军双座F/A-18F攻击战斗机改装得到。 “咆哮者”挂载了数个电子战吊舱,用于自卫或攻击。它的主要任务是护送航母战斗群对抗敌人的空中防御,或者通过远距离干扰敌人的拦截机来提供电子战保护。目前的电子战吊舱ALX-99是上一代的电子战吊舱,美国海军正在逐步接收ALQ-249 NGJ(下一代干扰机)。 ALQ-249 据研发ALQ-249 NGJ的Raytheon公司介绍,ALQ-249 NGJ能够对防空系统和通信装置等敌对威胁目标进行拒止、干扰和削弱。它还采用了最新的数字、软件和有源电子扫描阵列(AESA)技术,能够在更远的距离上攻击多个目标。ALQ-249 NGJ能够同时攻击多个目标,其模块化架构使其能够快速的升级和扩展到各种任务和平台。 ALQ-249 NGJ至少有三个版本,每个吊舱都具有低频段、中频段和高频段。EF-18G能够在一个任务中能够挂载两个吊舱,这取决于威胁雷达期望对多个频段进行全覆盖干扰(从UHF/VHF频段至S,L,X频段)。 在1988年EF-111A Raven退役后,美国空军就失去了护航/远距支援的电子战干扰能力,目前正在服役的EC-130H Compass Call电子战飞机,是为电子情报(ELINT)和远距离通信干扰而设计的,在必要时对无线电通信(UHF/VHF/FM频段)和移动电话进行监听和干扰。 AN/ASQ-239 美国空军当前的电子战能力依赖于F-15s和F-16s挂载的自卫吊舱,例如AL-131C。第五代战斗机F-22s和F-35s装备有内置的、集成的、最先进的电子战套件,分别为AN/ALR-94和AN/ASQ-239。 F-35装备的AN/ASQ-239电子战套件,能够提供综合的宽频段保护以抵御新一代的雷达威胁,并通过主动干扰和DRFM能力干扰敌方雷达。在威胁密集的环境中,AN/ASQ-239能够保护F-35战机免受雷达或红外制导导弹的攻击。此外,平台级设计提高了AN/ASQ-239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也优化了长期寿命周期成本。 F-35的AN/ASQ-239电子战系统通过集成光电目标传感器(EOTS),从而具有全向(360度)自卫电子战覆盖范围, APG-81 AESA雷达作为AN/ASQ-239电子战系统的一部分,还能使其具有主动电子攻击(EA/ECM)的能力。 尽管APG-81的主要任务是探测空中和地面的目标(SAR/GMTI模式),但是作为AN/ASQ-239综合电子战系统的一部分,它也能当作干扰机使用。该能力赋予了F-35s战斗机高度有效的远距离电子战性能。 2021年7月28日众议院军事委员会(HASC)发布的新闻稿中,战术空军和陆军小组委员会提议,在2022财政年度国防授权法案(NDAA)中增加以下条款,其要求对空军机载电子攻击能力进行评估,以及对空军战术飞机集成ALQ-249 NGJ进行可行性论证。 考虑到美国空军缺少护航干扰机平台,将ALQ-249 NGJ与F-15EX集成在一起是有意义的。美国空军对F-15EX进行改装,以支持未来的空中作战,使其能够携带更重的炸弹和空对空导弹,支援第五代F-22s和F-35s战斗机。在F-15EX上集成ALQ-249 NGJ吊舱,将提供护航干扰/远距支援干扰能力。下图描述了美国空军未来利用几种平台所提供的干扰能力。 图 使用数架飞机的联合电子战应用概念;其中EA/18G和EC-130H提供远距支援干扰,F-35s和F-22s在近程可以与小型诱饵干扰机一起提供电子战能力。 某些已发表的文章讨论了ALQ-249 NGJ拥有人工智能/自适应机器学习和网络攻击能力的可能性,以补足EF-18G Growler的电子战攻击能力,从而能够执行SEAD/DEAD任务(利用AGM-88 HARM反雷达导弹),这将使美国海军拥有三种不同的任务剖面:干扰威胁雷达、SEAD/DEAD任务、入侵敌人的雷达网络。根据2022年NDAA法案,美国空军可以将F-15EX战斗机作为第4.5代平台,获得类似的能力。 Angry Kitten电子战吊舱 最近另一个在电子战系统上使用人工智能(AI)/自适应机器学习(AML)技术的例子是Angry Kitten电子战吊舱,它正被集成至美国空军的F-16s战斗机上。Angry Kitten电子战吊舱使用了自适应机器学习软件,在电子攻击中从“干扰技术库中选择最佳干扰技术”,并找到可能最好的干扰技术。 作为Angry Kitten电子战吊舱的开发者之一,研究工程师Stan Sutphin声称他们正在开发传统干扰器不具备的完全自适应和自主能力。基于机器学习算法和先进硬件的认知电子战方法,使他们确信Angry Kitten电子战系统能够提供显著的、高水平的电子攻击和电子保护能力,并增强美军战斗机的安全性。 同样,美国空军的传统战术飞机电子战吊舱ALQ-131已使用新的电子战技术进行了升级。升级后的新吊舱被命名为ALQ-131C,其包含全数字的DRFM,高灵敏度的宽带接收机,以及相参/非相参的干扰技术。自从ALQ-131C挂载在F-16s战斗机的中央外挂架上,美国空军及其同盟国的大多数F-16s战斗机都将从这种能力中受益。 本文节选自这份50页的报告,报告内容不代表本号观点,详见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