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目录:摩登3注册网站

摩登三1960_警惕无人机如马航MH370一般坠落民用市场

  严格来说,“无人机”是指一切可远程操控、或按设定路线与目标飞行的机器总称,应用范围包括个人娱乐、商业用途和国防军用。不过由于近来个人飞行器市场迅速升温,谈到无人机的时候已经不是电视新闻中见到的那架可在地球另一边操作定点袭击某辆汽车的美国“死神”号,而是时常在某广场或展会中出尽风头的小型旋翼飞行器。   就这么一个很讨喜的新奇小玩意,最近却因为一系列的事件而受到了来自多方面的指责和担忧。这一处于法律空白区的新事物,一旦把握不好,将很有可能如同马航MH370坠海一般永远在民用市场中消失。   这类“无人机”更专业的称谓是“多旋翼无人机”,也叫“多轴飞行器”。由于这种飞行器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对人的操控技术要求较低,近几年在个人用户中受到青睐。 俗称的民用旋翼小型无人机目前正处在法律空白区   民用无人机的发展形势迅猛,据数据显示,2015年全球民用无人机有望售出40万架,市场规模将达到1.3亿美元,在2018年或增至10亿美元。亚马逊、谷歌、Facebook等巨头纷纷布局无人机市场;国内大疆创新公布其2014年总营收接近30亿元,5年时间总营收翻了100倍;亿航6个月估值翻了25倍。   小商品制造大国此时肯定不会在出口端闲坐。深圳海关数据显示,今年前五个月从深圳出口了16万台无人机、货值达到7.5亿元人民币,分别是去年同期的69倍和55倍。就在大家都觉得形势一片大好的时候,商务部及海关总署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部分两用物项出口管制的公告》,决定自2015年8月15日起,对部分无人驾驶航空飞行器实施出口管制。   管制内容有一项很值得注意,即是最大续航时间大于等于30分钟的“无人机”产品将被禁止出口。这一项直接和间接限定了此类“无人机”的航行高度、距离和速度各方面,为什么要这么做? 小型无人机走入寻常百姓家的时候同样该给予足够的重视与警惕

摩登3新闻554258:_中国制造2025强劲推动功率半导体市场

  今年5月,国务院正式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强国战略,明确提出将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等列为突破发展的十大重点领域,推动中国从制造业大国跻身世界制造强国之列。   随着电力电子在能源管理、发电与配电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紧握“中国智造”来临的新机遇,功率、控制市场迎来了强劲的增长驱动力。中国电子电力市场的强劲势头也预期将延续至2025年,CCID的数据预计中国IGBT市场会由2010年的8.94亿美元跃升至2015年的24亿美元,期望达到2020年的55亿美元。   英飞凌科技香港有限公司工业功率控制事业部总监马国伟博士指出,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在于自动化、智能化、新能源、高能效以及资源的有效利用。它涉及到先进轨道交通装备、电力设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农业机械装备、高档数控机器床和机器人、新一代信息技术、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生物医疗及高性能医疗器械、新材料、航空航天装备等多个应用领域。“可以说,中国制造2025与英飞凌的企业战略不谋而合,英飞凌的大功率半导体在发电、输配电和电力使用等整个电能供应链中发挥了全方位的关键作用。”马国伟说。   他解释说,轨道交通、输配电、新能源等领域是英飞凌一直以来关注的重点。去年,中国签署了出口南非Transnet电力机车合同,该合作是中国目前高端轨道交通装备整车出口的最大订单;CIT500型的试验速度达到了605公里/小时,在这些项目中,英飞凌的功率器件和功率模块产品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输配电领域,跨越云南、广西、广东三省区的云广±800千伏超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是世界上第一个±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是一条电力超级“高速公路”;广东汕头南澳岛上,世界第一个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示范工程——南澳±160kV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示范工程能至少提高风电利用率5%-10%。这两个工程的幕后同样有英飞凌大功率半导体的身影。   在新能源光伏领域,英飞凌与光伏逆变器制造企业阳光电源一直保持紧密合作,截至2015年1月,英飞凌为阳光电源交付了10万个PrimePack? IGBT模块,每年可再生能源总计发电116亿千瓦时,相当于300万人的年人均用电量或0.5~1亿人的生活用电,总计年减排1000万吨二氧化碳。   根据IC Insights最新的报告,在经历了2012~2013年连续两年的下跌之后,全球功率晶体管市场在2014年强势反弹,销售额增长14%。预计2015年功率晶体管的销售额将继续保持增长,增长率可达6%,将创出140亿美元的记录新高。“面对强劲的市场增长,英飞凌也推出了全新的工业功率器件及一体化的解决方案,针对轨道交通、输配电、再生能源和智能制造应用领域,为中国制造2025全面发力。”马国伟表示。   例如英飞凌最新一代PrimePACK功率模块为提高风电、光伏和工业传动等应用的功率密度和系统寿命及可靠性提供了最佳解决方案。它结合了IGBT5和创新.XT技术,是IGBT芯片和模块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晶闸管是控制超高电流和电压的理想之选,全新的光触发晶闸管首次集成了正向恢复保护(FRP)功能,可增强系统可靠性、降低系统成本,并简化超大功率应用的设计;智能功率模块MIPAQ? Pro支持在风电、光伏和工业传动应用中实现各种可扩展的紧凑型逆变器设计,在可靠耐用的封装中集成了IGBT、栅极驱动器、散热器、传感器、数字控制以及数据总线通信以及安全认证功能;高性能可靠的IGBT模块是工业和牵引驱动、风能和光伏、远距离输电等应用的关键技术,全新的XHP大功率模块平台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极大地简化了系统设计,能够让开发人员缩短产品从设计到投放市场的所需时间。   值得一提的是,全新高功率模块采用了最新的封装技术,有助于减少系统总成本和确保设计的未来适用性;而全新可控逆导型IGBT芯片是在同一芯片上集成了IGBT和续流二极管,电流密度提高了33%,散热能力也有所提升,非常适合现代高速列车和高性能电力机车,以及未来的HVDC输电系统和矿用传动装置。

摩登3注册网址_美的联手日本巨头进军机器人 转型智能硬件

  近日大谈“互联网+”的美的集团董事长方洪波,对机器人产业更是“蓄谋已久”。   8月4日,方洪波表示,美的将与国际四大机器人制造巨头之一——日本安川电机(中国)有限公司组建两家研产销结合的机器人合资公司,正式进军机器人产业。   据了解,两家合资公司分别为广东美的安川服务机器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服务机器人公司)及广东安川美的工业机器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工业机器人公司)。   美的方面表示,机器人是美的“双智”战略(智慧家居+智能制造)的延伸和拓展,将作为公司的“第二跑道”。未来,美的将努力从传统家电企业向拥有互联网思维的智能硬件公司转型。   进军机器人   昨日(8月4日),美的正式宣布与日本国株式会社安川电机旗下子公司安川电机(中国)有限公司在佛山顺德成立两家合资机器人公司,分别负责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的研、产、销。   据了解,服务机器人公司由美的主导,美的控股60.1%,而工业机器人公司则由安川控股51%。   公开资料显示,安川电机的机器人全球年销量超30万台。在机器人领域,安川在伺服电机、驱动控制系统、减速器等方面占据市场优势。   美的机器人产业事业部总经理甄少强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与安川成立合资公司,是基于双方优势互补,互相协同。在由美的主导的服务机器人公司,安川以提供技术为主,美的则为机器人产品提供应用场景。“第一步规划是首先将安川的技术转化为应用,提供实验机会。美的在机器人方面前期也有一些技术积累。”   安川电机(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今福正教则表示,安川在中国以前主要聚焦在汽车领域,随着3C和家电产业的机器人需求扩大,安川需要了解中国在3C和家电领域需要什么样的机器人。   据了解,工业机器人公司将以机器人系统集成为主,面向一般行业(以家电行业为起点)。服务机器人公司将聚焦养老助残、康复护理机器人产品。   此外,美的在服务机器人方面,规划从商用到家用。“首先在商用领域做大,等有了一定零部件规模后再进入家用。”甄少强表示。   对于合资公司何时能量产,甄少强坦言,“目前这块市场确实还很小,谈具体目标意义不大,美的更注重的是技术、投入和积累,等待市场需求爆发。在此之前,我们需要让合资公司存活下去。”   甄少强还强调,“双方有详细的商业计划书,对未来发展双方有信心。”“我们对机器人有很多想象,也许机器人将取代手机成为智能家居的新入口,所有家电由机器人操作。这样来想的话,整个市场空间就更大了。”甄少强进一步指出。   战略大转向   美的在2005年曾投入巨资造过汽车,后来又进入房地产行业,谋求多元化。但后来美的认为,聚焦于家电才是其强项。   有业内分析认为,2013年,装入小家电资产后,整个美的集团完全聚焦家电业,此次延伸进入机器人领域,意味着其战略正在发生巨大变化。   记者了解到,自与小米合作以来,美的开始深入关注互联网,方洪波今年以来也一改低调,频频在媒体露面,实际上也是向外界传递美的思维转变的信号。今年上海家电展以来,方洪波的每次公开讲话基本都离不开互联网话题。今年5月,方洪波在一次媒体交流会上表示,美的在转型过程中,“唯一不变的就是变。”   方洪波表示,美的要面向未来,积极创建“第二跑道”,开辟企业新的增长空间。   美的方面认为,机器人战略是美的“双智”战略(智慧家居+智能制造)的延伸和拓展,是美的积极开辟第二跑道的重要举措。美的的边界将日益模糊,未来美的也将努力从传统家电企业,向拥有互联网思维的智能硬件公司转型。 

摩登3注册网站_一张图读懂无人机江湖:Google会在高空“拦截”大疆?

  根据美国《航空与太空技术周刊》的预测,从2014年开始,未来十年,世界无人机市场规模将达到673亿美元。大约356亿美元将用于无人机生产,287亿美元用于技术研发和实验设计,维护服务约为30亿美元。   这些冰冷的数字早已体现在现实世界里。   2015年2月,淘宝实现第一单用无人机送货;几天后,歌手汪峰向章子怡求婚,一架白色的无人机搭载着订婚钻戒,缓缓掠过半米高的三层蛋糕,比男女主角更抢镜。   在美国,NASA的科学家们正在着手用无人机搭载科学仪器对火星进行考察;互联网巨头Google正在布局高空无人机技术,未来Google的无人机或许可以在离地20公里的大气层中持续飞行五年之久,通过搭载空中基站,为尚未连接互联网的偏远地区送去宽带服务。   下图展现了全球无人机市场的生态图景,从军事到商业到民用,从行业巨头和初创新贵,这幅全景生态图让你看懂无人机市场:   行业生态   只有极少数公司是针对某些行业的一整套产品——从软件、硬件到分析服务等,其中有两个代表:针对石油行业的SkyFutures以及面向电影拍摄的Avetics;   大公司的无人机试验基本停留在快递层面,从电商公司亚马逊、阿里巴巴和传统快递公司DHL、UPS、顺丰等等;   围绕无人机的保险、飞行机队管理、无人机平台、数据服务等公司陆续出现;   

摩登3平台首页_2015年十大新兴技术:仿人脑芯片无人机等入选

  世界经济论坛发布了2015年度十大新兴技术,飞行机器人、仿人脑芯片等十大突破性的科技进展入选。   此榜单每年发布一次,由世界经济论坛新兴技术跨界理事会选出该年最有潜力解决全球长期挑战的技术成果,旨在促使人们关注新兴技术的潜力及蕴藏的风险。   今年的十大新兴技术体现了创新在改善人们生活、推动行业变革和维护地球生态方面的巨大力量。   1.燃料电池汽车   燃料电池与蓄电池不同,不需要外接充电,只需使用氢气和天然气等燃料,便能直接产生电力。在使用中,燃料电池和蓄电池相互配合开展工作,燃料电池负责产生电力,蓄电池则负责存储电力。因此,燃料电池汽车属于混合动力汽车,且很有可能配备回馈制动系统。   燃料电池汽车的性能可媲美任何传统燃料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巡航里程长,一箱燃料最高可供行驶650公里(燃料通常为压缩氢气),而加满一箱氢燃料仅需3分钟。氢气是清洁燃料,水蒸气是其燃烧产生的唯一排放物,因此,以氢气为燃料的燃料电池汽车将可做到零排放。   大规模生产低价氢气并非易事,而氢气输送基础设施匮乏也是一个重大挑战。我们须像汽柴油加油站一样大力建设相关基础设施,并最终取代汽柴油加油站。目前,氢气的远距离运输,哪怕是在压缩的状态下,在经济上并不可行。好在新型氢气存储技术,比如不需要高压存储的有机液体运输装置等,会很快降低远距离运输成本,并减少气体存储以及泄漏存在的风险。   2.下一代机器人   机器人技术的进步,逐渐使人机协作成为一种日常可见的现实。性能更强、造价更低的传感器使得机器人能更好地洞察周边环境并做出反应。设计师从人手等复杂生物结构出色的灵活性中汲取了灵感,制造出应变能力越来越好、越来越灵活的机器人。此外,受益于云计算革命的发展,机器人互联程度日益提高,可以远程获得指令和信息,不再需要编程为全自动型机器。   随着机器人新时代的到来,这些机器人逐步走下大型制造业的流水线,走向更为多样的工作岗位。通过使用卫星定位技术,机器人能像智能手机一样,用来协助除草和收割,推动农业作业精密化。日本已经开始了机器人护士的试点,这种机器人能帮助病人下床,撑扶中风患者,帮助患者恢复对四肢的控制。   体积更小、更为灵活的机器人也相继问世,这些机器人可以便捷地进行编程,处理一些人工干起来费力或感觉不适的制造类工作。   3.可循环利用的热固性塑料   塑料分为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热固性塑料只能一次性加热、一次性成型。加热后,热固性塑料分子发生改变,经过了“硬化”,哪怕经受高温、高压,其形状和强度也会保持不变。   热固性塑料自身的特性使其在现代制造业中不可或缺,但同时也使得它们无法循环利用。最终,大部分热固性聚合物只能变为垃圾进行填埋。   2014年,这一领域迎来了重大进展,《科学》杂志刊发了一篇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章,宣布发现了一种可循环利用的新型热固性聚合物。这种名为“聚六氢三嗪”(简称PHT)的聚合物可放入强酸中溶解,从而打破聚合物关联,分离出单体部分,然后重新组合为新产品。   我们希望可循环利用的热固性聚合物能在5年内取代不可循环利用的热固性塑料,到2025年时在新生产的产品中实现全面覆盖。   4.精密基因工程技术   传统基因工程一直饱受争议。然而,新技术正在兴起,使我们可以直接“编辑”植物的遗传密码,以提高植物营养成分、更好地适应气候变化等。   这些技术包括锌指核酸酶(ZFNs)、转录激活因子样效应物核酸酶(TALENS)和近期推出的可在细菌中演化为病毒防御机理的CRISPR-Cas9系统。这种系统使用核糖核酸分子来锁定目标DNA,并在目标基因组中按照一组已知的、用户选定的序列进行剪切。这样,便能抑制不需要的基因,或者将该基因进行改良,使其发挥出与自然变异别无二致的功用。通过采用“同源重组”的办法,CRISPR也可用于精确地向基因组中植入新的DNA序列乃至完整的基因。   基因工程另一个有望取得重要进展的领域是将核糖核酸干扰技术(RNAi)用到农作物身上。核糖核酸干扰可有效预防病毒和真菌病原体,保护植物免受病虫害,减少对化学杀虫剂的需求。病毒基因已广泛用于保护木瓜树免遭环斑病毒侵害。以夏威夷为例,采用此法十多年来,并没有出现病毒抗药性增强的迹象。此外,核糖核酸干扰也能惠及主要粮食作物,预防小麦秆锈病、稻瘟病、马铃薯晚疫病、香蕉枯萎病等。   5.增材制造技术   增材制造技术是与减材制造完全相反的工艺。增材制造技术先从液体或粉末等碎料着手,然后再利用数字模板,将碎料打造成三维形状。   与批量生产不同,3D产品可以根据终端用户需求,实现高度的个性化。例如,美国隐适美公司(Invisalign)就利用顾客牙齿的电脑造影,制作出最贴合顾客嘴部结构的牙齿矫形仪。还有一些医学应用正引领3D打印朝生物科学的方向迈进:如今,通过直接打印人体细胞,已有望制作出活体细胞,在药物安全筛查和最终的细胞修复与再生等方面开发出有潜力的应用。在生物打印领域,打印肝细胞层的美国生物技术公司Organovo是一个先行者,其打印的细胞层主要用于进行药物测试,且最终可能会用于制作移植用人体器官。生物打印已经被用于制作皮肤、骨骼、心脏和血管组织。   增材制造技术的下一个重要阶段将会是以3D技术打印线路板等集成电子元件。然而这种办法很难打印处理器等纳米级电脑配件,因为要将用各种不同材质制作而成的不同电子元件组合为一体并不容易。现在,4D打印有望带来新一代的产品,这些产品可根据温度和湿度等环境变化自行调整。这可用于服装、鞋类以及一些医疗产品,如旨在改变人体机能的植入物等。

摩登3注册开户_亿航全球首款可载人无人机惊艳亮相2016CES

  2016年1月8日消息,中国无人机制造商亿航6日在2016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上(CES)上,首次发布了旗下低空自动驾驶载人飞行器184,可以乘坐1位乘客。   据美联社1月6日报道称,根据亿航公司在展览会现场发布的官方宣传片来看,飞行器184看上去像一个小型直升机,拥有8支螺旋桨和4支机臂。   报道称,亿航公司表示,该飞行器是由电力驱动,用两小时就可以把电全部充满,净量200千克,额定载重100千克,海平面续航时间23分钟。   机身主体由四轴八桨的动力系统,单人机舱和一个行李后备箱构成,还配备有空调和阅读灯。机舱门采用跑车经典的鸥翼门设计,4个机臂可以自由折叠,减小占地空间。   亿航公司称,在设定飞行计划后,只需乘客机载应用中指定目的地,一键下达“起飞”指令,即可完成自动驾驶,乘客只需下达两个命令:“起飞”和“降落”。   美国政府刚刚开始计划为无人机的使用制定指导规则,载人飞行器似乎肯定要面临严厉的监管。   亿航公司首席财务官兼联合创始人萧尚文表示,亿航公司希望从今年开始以每架20万美元至30万美元的价格销售飞行器184,但他坦承这涉及到法律上的“灰色地带”问题。   他说:“全世界此前都未出现过类似的问题。”   萧尚文称,在飞行器万一出现问题时,亿航公司的地面遥控中心会接管飞行器,保证飞行器能安全降落。   另据美联社1月6日报道称,中国无人机制造商——广州亿航智能技术有限公司1月6日发布了它所谓的世界上首款能够搭载一名乘客的无人机。   该款飞机可以在离地约1000英尺至1650英尺的高度飞行,最大飞行高度为11500英尺,最高速度可达每小时63英里。   首席营销官熊逸放说,该飞机已经在广州的一块林地低空飞行过100多次,其中几次飞行搭载了一名乘客。   报道称,生产小型无人机的亿航公司曾在2015年8月表示,它已经从包括金浦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纪源资本以及真格基金在内的投资者那里筹集了4200万美元的资金。而在之前的一年,它曾筹集到1000万美元资金。 亿航载人无人机(资料图片)

摩登3注册网站_人工智能芯片受关注 半导体大厂忙布局

  人工智能(AI)是科技行业的下一个重大领域,在大数据和物联网的发展下,IBM、谷歌、Facebook等国际科技巨头均将人工智能技术作为开发重点。近日,谷歌在其I/O开发者大会上公开展示了针对人工智能应用的加速器芯片张量处理单元(TPUs)。这一动向显示未来的人工智能芯片作为核心和底层基础,将成为发展重点。   “TPU”以“深度学习”引人注目   一年一度的谷歌I/O开发者大会均会有新产品新技术发布,今年也不例外,发布会首天,谷歌即发布全新智能助手(能实现日常对话的GoogleAssistant、智能聊天应用Allo以及全新的视频应用Duo);智能家具产品(GoogleHome,谷歌家庭)、全新的安卓操作系统AndroidN及VR平台Daydream等软硬件产品。然而,纵观整场大会,人工智能无疑是谷歌未来战略布局的重中之重,特别是人工智能专用芯片“TPU”更是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据谷歌首席执行官(CEO)桑达尔·皮查伊介绍,深度学习是本轮人工智能新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也是机器学习中非常接近人工智能的领域。利用深度学习技术,通过模拟人类大脑构建人工神经网络,结合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可以实现机器的无监督学习,从而实现机器的智能生长。与“深度学习”相配合的处理器TPU,单位耗电量性能要快。据悉,TPU为取得3月份“围棋人机大战”胜利的“AlphaGo”做出了贡献。   据了解,人工智能的实现需要依赖三个要素:算法、底层硬件和数据库。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芯片将成为未来半导体公司布局发展的重点。   国际厂商以并购加紧布局   高通除智能手机之外,也将视线扩展到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在人工智能方面也积极布局。   人工智能芯片之所以受到重视,缘于其潜在的广泛应用场景。根据长江证券提供的数据,当前互联网的发展正遭遇技术与商业模式创新乏力等瓶颈,“互联网+行业”面临智能化程度不足的影响。而人工智能正是推动互联网与传统行业,实现突破的“秘钥”。比如AI+医疗将可辅助医生更快、更准确地发现患者病症,加速新药研发,如IBM的沃森机器人;AI+汽车可促进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谷歌的无人驾驶汽车已在美国四个城市实现道路测试,未来3~5年有望实用化;AI+安防将可基于大数据与云计算等全新技术,利用地理信息与全息技术实现对犯罪嫌疑人的实时轨迹追踪,精准定位等;凡此种种,均表明人工智能将占据新一轮技术发展的高点,应用前景极为广阔。据BBC预测,2020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场规模约1190亿元。   受此影响,人工智能芯片成为半导体巨头布局的重点。在国际厂商方面,英特尔、高通、IBM、英伟达、美光等已经开始布局,发展人工智能芯片。2015年Intel收购Saffron即是在AI芯片方面发力,IBM、高通等亦纷纷跟进。Saffron成立于1999年,由前IBM知识管理和智能代理中心首席科学家ManuelAparicio创立,前仁科软件公司总经理GayleSheppard执掌运营。Saffron的技术旨在通过模仿人类大脑工作方式的算法来从庞大的数据集里提取有用的信息。英特尔还表示,它可以综合利用Altera的可编程芯片和至强芯片运行专用算法,例如用于训练神经网络的算法。   高通除智能手机之外,也将视线扩展到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在人工智能方面也积极布局。据高通提供的资料,其在人工智能方面,已投资了Clarifai公司。从品牌标志到人脸识别,Clarifai的软件可以快速分析视频片段,识别超过1万种不同场景;在中国,高通投资了云知声,云知声专注于物联网人工智能服务,并提供顶尖智能语音识别技术。高通也在考虑把人工智能技术移植到智能手机上,其提出的Zeroth技术,在一个芯片上运行神经网络,例如利用手机中的数字信号处理器提供图像识别功能。   IBM则表示新的PowerPC能更好满足人工智能研究人员的需求。IBM希望开发一款模拟人脑功能芯片,能在智能手机上完成人工智能任务。此外,英伟达、美光等都在投资开发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芯片。   中国加快“互联网+”人工智能步伐   日前,中科院计算所发布名为“寒武纪”的全球首个“神经网络”处理器科研成果。   我国也在积极发展人工智能技术。5月23日,国家发改委网站正式公告,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网信办制定了《“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到2018年打造人工智能基础资源与创新平台,人工智能产业体系、创新服务体系、标准化体系基本建立,基础核心技术有所突破,总体技术和产业发展与国际同步,应用及系统级技术局部领先。在重点领域培育若干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骨干企业,初步建成基础坚实、创新活跃、开放协作、绿色安全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形成千亿级的人工智能市场应用规模。   日前,中科院计算所发布名为“寒武纪”的全球首个“神经网络”处理器科研成果。据中科院研究员介绍,今年年内,这项成果将正式投入产业化,在不久的未来,反欺诈的刷脸支付、手机图片搜索等都将成为现实。   此外,国内芯片企业则在人工智能芯片的应用化方面迈出了步子。全志科技年报透露,公司2016年将在积极提升现有业务经营业绩的基础上,加强业务创新,坚持产品形态多样化建设,进一步积极拓展车载、娱乐、虚拟现实等多领域的应用范围。在平板市场放缓后,全志科技看上了VR芯片等人工智能领域。   据媒体报道,由前百度深度学习研究院主任余凯创办的地平线机器人技术研发公司即将完成智能家电首个人工智能芯片的设计工作,2017年初将面世。

摩登3官网注册_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趋势以及主要问题

  工业机器人是集机械、电子、控制、计算机、传感器、人工智能等多学科先进技术于一体的现代制造业重要的自动化装备,已成为国内外备受重视的高新技术产业,它作为现代制造业的主要自动化装备在制造业中广泛应用,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   一、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1、发展现状   横瞰国内,由于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对地区的工业基础和相关科研实力有较高要求,目前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主要集中于东北、京津冀和长三角地区。东北地区是国内老工业基地,是最早从事于工业机器人生产的地区;京津冀地区因其技术优势,工业机器人产业也有所发展,主要企业覆盖领域包括工业机器人及其自动化生产线、工业机器人集成应用、工业机器人技术咨询等产品和服务;长三角地区是中国汽车制造业、电子制造企业集中地,也是重要的机器人公司集聚地,江苏省有五座城市正在建设机器人产业园;珠三角工业机器人企业主要集中深圳、顺德、东莞、广州和中山。   在产业政策的激励和市场需求的带动下,近年来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实现快速增长,业内领军企业产业化能力不断提升,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新企业也积极投身于机器人产业当中。据赛迪顾问统计,2015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15600台,同比增长29.5%。   图4 2013-2015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与增长 数据来源:赛迪顾问   2、发展趋势   产品:人机协作功能助力工业机器人步入2.0时代   在行业需求变迁,柔性化要求提升等影响下,ABB、KUKA、新松等国内外工业机器人知名企业纷纷推出人机协作型机器人产品,人机协作机器人更能适应业内对机器人柔性化和感知能力等方面提出的要求。一方面,人机协作型机器人柔性化程度更高,相比传统汽车产业体型大、移动范围大、重型的机器人,协作型机器人具备工序轻量化、小型化、精细化的特点,能够满足未来以3C为主导的消费电子产业对工业机器人的供应需求和要求;另一方面,人机协作机器人提升了感知能力,可以通过被示范训练来学习执行各类任务,可对其程序和算法进行编程,并进行可视化操作,为未来开拓新应用领域打下必要基础。   技术:机器视觉技术成为国内产业上游环节切入点   机器视觉技术是用机器代替人眼来做测量和判断,主要用计算机软件来模拟人的视觉功能,从客观事物图像中提取信息进行处理并最终用于实际检测、测量和控制。从市场需求来看,世界机器人数量逐年递增,机器人数量规模的增加同时也在拉动对机器视觉功能的需求;从技术层面来看,近年来我国机器视觉行业的专利数量快速增加,将推动机器视觉技术向更高精度、高要求方向发展。此外,高端装备制造业对于精准度的严格要求也必须由机器智能识别来完成,大力培育和发展机器视觉对于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提高生产效率,实现制造过程的智能化和绿色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应用:不断向军工、医药、食品等应用领域深化   工业机器人作为高技术战略,无论在推动国防军事、智能制造、资源开发、还是在培育发展未来机器人产业上都具有重要意义。从行业结构变化趋势来看,汽车、电子工业仍是国内工业机器人的主要应用领域,但随着其他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其占比份额将有所下降。而市场份额相对较小的应用领域,比如塑料橡胶、食品、军工、医药设备、轨道交通等领域的市场占比将适当增长。近年来国家十分重视环保和民生问题,塑料橡胶等高污染行业、民生相关的食品饮料以及制药行业,机器人作为实现自动化、绿色化生产的重要工具帮助相关企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未来,机器人的在新兴行业的应用将不断深化。   二、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高精度减速器、伺服电机和控制器等依赖进口   我国工业机器人近年来在某些关键技术上有所突破,但在整体核心技术方面仍处于落后地位,特别是在制造工艺与整套装备方面,缺乏高精密、高速与高效的减速机、伺服电动机、控制器等关键部件,这就导致了工业机器人关键零部件严重依赖进口。虽然我国在相关零部件方面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无论从质量、产品系列全面性,还是批量化供给方面都与国外存在较大的差距。特别是在高性能交流伺服电机和精密减速机方面的差距尤其明显,形成严重依赖进口的局面,影响了国产机器人的市场竞争力。

摩登3注册开户_任正非聊华为人工智能:用美国砖建中国长城

  任正非最新演讲新鲜出炉了。华为在其内部号称“罗马广场”的“心声社区”公布了8月10日任正非在华为诺亚方舟实验室座谈会发表内部演讲。演讲内容详细阐明了华为未来在人工智能方向的战略布局。   尽管做的是很大局化的演讲,但风格还是任正非的原汁原味,也很符合所谓“罗马广场”的调性,一言不合就要吵一吵,有助于开展华为内部的批评与自我批评。      还是先来辟谣一下。   尽管任正非经常给人霸气外露的印象,但对于网上盛传的“干翻苹果”这个梗,他的回应是:有人举旗子走在前面最好,华为跟着站队,一边赚钱一边多交朋友。   任正非:我们从来也没有想干翻思科,也没有想干翻苹果。前段时间传说思科收购爱立信,我高兴得不得了,如果还有人举着旗子在前面走,我就好跟着站队,为啥不可以呢?我们为什么要去推翻人家呢?这是网上的胡说八道。我们为什么要推翻他们,我们能称霸这个世界吗?称霸世界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成吉思汗,一个是希特勒,他们死无葬身之地。我们不要树敌过多,我们要多交朋友。   再来看战略。   如果说阿里通过蚂蚁金服、菜鸟网络不断续航整体的活力与增长,腾讯借助微信涅槃新生,那么我们从华为的人工智能战略中也看到了这样革命般的想象力。   任正非:人工智能在服务的应用一个是对网络故障诊断分析,第二个是对网规网优的指引,再有就是做好技术资料的翻译。我们的人工智能要优先往内做,拿我们内部业务一块一块做实验,今年这块做成一点,明年那块做成一点,技术越难越要搞,对内部我给足预算,下定决心花钱在服务上打造好这些本领,才有未来。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御,当我们用这种方式进攻时,门槛高得其他公司跟不上了。2020年我们超过1500亿美金后,我们会变成一个慢牛,不会再增长那么快,这个时候人工智能如果使用好,我们会控制人数,增加效率与效益,那我们公司还是一个好的经营状况。这时候我们培养的这支队伍就可以杀出去,为攻克新的上甘岭投入更多战略部队。   今时今日,华为在全球网络中占有三分之一的份额,运用这样超大的数据规模去培养华为自己的人工智能,同时在其内部不断实践。如果一切就绪,那么四年后,华为放出来的部队就真正有可能成为AI数据企业服务方面不可小觑的力量。从这样的角度看企业增长,的确要佩服华为的冷静与远见。   最后看华为人才的结构性调整。   华为的网络占有量庞大,由此需求带来的维护人力成本巨大。任正非说“这几年我们有的是钱”,所以面对未来可以预见到的大量开支,华为采取的办法是把钱花在刀刃上。   这个刀刃就是用人工智能提升网络维护、故障诊断与处理的能力。   比如华为在海外做总调和硬件的工程师,现在这个问题就要通过AI使系统能够自行解决。   精减下来的编制,华为会用来网罗这样三类人才:   1.人工智能科学家与博士。他们是华为筹划这盘大菜里的主厨。   2.鼓励多种学科的人才到华为“群英荟萃”。“只要他们愿意转行,他带来的思维方式都会使我们的人工智能更成熟,带着很多生物学、医学的思维观念进入电气学。不能只招计算机和电子类学生。”   3.在美国加大对未来优秀人才的投入。海外博士、香港台湾的留学人才“进来十年后正好可以冲锋”,以免华为人才青黄不接。任正非还表示:现在人工智能在外面炒作得很火,可能会出现一些泡沫破灭,河水一泛滥后就在马路上抓鱼,华为这个时候趁机赶紧找人。   所以计算机和电子的同学们大概不可能因为AI的兴起而立马遭遇“就业寒冬”,但是你未来的老板们已经在考虑通过AI取代部分码农了。如果能够师从学科最顶尖专家,价值当然很大,不然就要看准局势,特别是刚上大一的同学,世界变化太快,机会不会等你毕业。任正非说“对杂家敞开很大的人才喇叭口” ,就是会有一部分人被挤掉。   同时,华为不会坐等人才简历投上门,还会在一些名牌大学里面还要更多的开展各种竞赛活动,“我们要招一些牛人,每个Fellow要自己选四个助手,培养这些年轻人开阔眼界,研发也减轻你的工作量,让你聚焦在主要作战方向上,众人拾柴火焰高,每个助手跟你时间不超过3年,能力就循环出去了。”   更多关键信息,我们总结如下:   1.AI瞄准主航道,不做社会上的小产品。   任正非:现阶段人工智能要聚焦在改善我们的服务上。智慧要在主航道边界里面,不做边界外的事情。人工智能要与主航道业务捆绑,在边界之内可以大投,一起扩展更多的灵感更多的发挥。所以离开了这个边界,偏离主航道的就不给钱了。华为不做公共人工智能产品,不做小商品。   人工智能研发技术越难越要搞,不要去做些小商品挣些小钱,趁着这几年我们有的是钱,要大力投入,加快建设步伐让服务用上最先进的工具。这些技术马上达到实用性还要些时间,我们要有这个战略耐心。   2.任正非谈创业。   任正非:我非常害怕你们一冲动,拿人工智能去和社会比。你做出来我没用,有人就去创业,这会掏空公司的,你如果有才华就要转到主航道上来。这些公共人工智能产品(别人主业、我们副业)的事不要做。别人成功了我们就花钱拿过来用。   对于研究类项目,探索本身就没有失败这个问题,因为你们是在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在人类长河中对未知的探索没有失败这个词,这样你们心头就踏实了。我们的信心鼓舞起来了。我们认为人工智能的半成品我们也可以用,不要老是认为我们又失败,我们有些人认为有失败所以就跑了,可惜了,我们培养了你这么长时间。换一个岗位照样能打胜仗。我们评价一个人不要用简单的、黑白分明的评价方式。   3.任正非谈合作。   任正非:人工智能研究一定要走向高度开放。你们自己开展研究是正确的,不研究你就不知道方向与对错,就不知道哪些是好的。世界上还有比我们做得好的,我就引进来。谷歌的系统大量读西班牙的、拉丁美洲的图书,它的英文翻西班牙语就非常准确,我们也要从外面引进这些做得好的机器翻译能力。在自然语言对话上,我们能不能与业界领先企业合作,我们给他们一些支持,做出来后我们用他的系统就行了。我们要有这种气概,只有容天下才能霸天下。   4.华为要怎么样做到开放?   任正非:单项的研发能力,全世界很多国家的公司和研究所都很厉害,但是整合能力我们最强,所以我们不要害怕开放。学术界平均1000篇论文才有一篇有商业价值,他们也很着急,只要我们找他们讲问题,他们就很高兴。我们要把思想研究院搞起来,思想研究院只有秘书机构,就是一个会议机构,各种思想碰撞后出纪要。我们一定要对未来有一个投入,才可能在3-5年之后在这个领域里面取得一定的地位。   另外我们要参加世界上各重要的人工智能组织,还要参加其他的一些组织包括风险投资公司,从中得到一些报告,知道世界的动态和水平,来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我们不是关起门来写专利写其它东西,而是要放眼世界,世界眼睛最大的其实就是美国的几大风险投资公司。另外,弟兄们都要积极去参加世界上各种学术和专利组织的会议,通过参加会议获得认识的机会。   从笔者的角度来看,我们充分感受到的是现阶段的华为投资未来并进行自我革命的远见与从容。   用任正非的话来说:如果这个世界不发生颠覆式的黑天鹅事件,就没有人能推翻华为。如果要颠覆华为,那是我们自己颠覆自己。

摩登3平台注册登录_OFweek直播丨慕尼黑电子展第二弹 电子智造大爆料!

  一年一度的慕尼黑上海电子展(electronica China 2018)于3月14-16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隆重举行。今天是展会的第二天,尽管上海阴雨绵绵、天公不作美,但丝毫不影响参展观众的观展热情。各个展馆内人潮涌动,每个展位都是门庭若市,从早上9点开始一直是人挤人的状态。   展会现场人声鼎沸,OFweek直播频道里也是人气火爆。由OFweek电子工程网带来的慕尼黑上海电子展“直播看展”仍在持续,让无法实地观展的业内人士,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最新新品、企业形象以及展会盛况,得到了众多小伙伴的关注与认可。今天,我们带来了五家各具特色的企业直播巡展,事不宜迟,马上有请这些明星企业依次登台献“技”吧。   瑞萨电子【E4馆4504】   瑞萨电子(中国)有限公司是瑞萨电子株式会社的子公司,提供专业可信的创新嵌入式设计和完整的半导体解决方案,旨在通过使用其产品的数十亿联网智能设备安全可靠地改善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作为全球领先的微控制器供应商、模拟功率器件和SoC产品的领导者,瑞萨电子为汽车、工业、家居(HE)、办公自动化(OA)、信息通信技术(ICT)等各种应用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品质保证和综合的解决方案。   本次展会上,瑞萨电子携四大领域17款展品闪亮登场。其中,智能汽车方面有:TTR-Driver环视+前方碰撞预警系统、智能座舱解决方案、3D环视系统控制器、3D图形仪表、网关/车载网络解决方案;智能家居方面:通过嵌入式AI控制智能家电 3D手势跟踪和识别、使用3D手势操控家电设备、实时人脸识别(RZ/A1)、RL78/L1A 智能体脂秤、RL78/G1F 无传感器电机控制;智能工业方面:多协议工业以太网方案、RZ/T1运动控制方案、RZ/N1新一代工业网络解决方案;智能城市方面:RX65N人机交互解决方案、基于NSE的超高速网络报文查询解决方案、Renesas SynergyTM企业云工具箱等。   艾德克斯【E4馆4264】   艾德克斯(ITECH)为专业的仪器制造商,始终以“客户需求”为导向,致力于“功率电子”产品为核心的相关产业测试解决方案的研究,通过不断深入了解各个行业的测试需求,持续提供给客户具有竞争力的测试方案。对于产品的不断持续的追求,是希望创新的产品不仅能满足用户的一般测试需求,更可以通过独特的测试技术和便利的软件应用能够将用户的体验提升到新的高度。目前,ITECH已经成为在业界拥有广泛的产品线,具有相当规模的“功率电子”测试方案以及仪器设备供应商。   作为“功率电子”测试专家,艾德克斯展示了多款新品竞品。有体积小巧的大功率可编程直流电子负载、ITS9500电源自动测试系统、IT8600交/直流电子负载、IT7600高性能可编程交流电源、IT8700多路输入电子负载、回馈效率高达93%的回馈式直流电子负载;也有“大块头儿”的电池充放电测试系统,全面绽放ITECH的专业硬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