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目录:摩登3咨询

摩登3平台开户_盘点2019年度电子十大突破性技术

回顾2019年,科技产业技术更新迭代的步伐越来越快,更有不少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突破点、转折点、闪光点,屡屡给人们带来惊讶与惊喜。本文中,小编盘点了今年的十大突破性技术,一起来看下都有哪些? 一、折叠屏技术,解锁手机新形态 在去年12月份,柔宇科技宣布推出折叠屏手机FlexPai柔派,成为全球第一家发布折叠屏手机的厂商,CES2019期间,柔宇科技正式将这款手机带到了演示展台上。 今年2月21日,三星宣布推出折叠屏手机GalaxyFold,虽然在发布时间上比柔宇科技稍逊一筹,但确率先实现了批量化生产。虽然后来出现了屏幕闪烁等问题,在召回部分样机进行修复后,如今已经重新上线。 图片源自OFweek电子工程网 同样,华为也在2月24日发布了折叠屏手机华为MateX,在见到三星折叠屏“翻车”事故后,也选择了延期至11月上市。如今已经传出了华为第二代折叠屏手机MateXs的相关消息,或将在明年与Mate40系列一道发布,有望同步搭载传言中的麒麟1000系列处理器,原生支持5G网络等。 编辑点评:2018年,大家都在为了“全面屏”而努力,谁家的手机边框越窄,就证明谁家的手机制造工艺越强。步入2019年,“折叠屏”的出现又一次刷新了人们对于手机的认知。 在手机形态同质化严重的今天,折叠屏的出现或将会成为未来5年各手机巨头竞相追逐的市场,一方面能够抓住那些为了满足好奇心,喜欢体验新产品的手机用户;另一方面,可折叠手机的造型也更能展示自家强大的制造工艺。如今,第一代折叠式智能手机已经出现了,明年将会见到更多厂商参与其中,推出第二代折叠屏产品解决方案,到底能不能解决上一代产品的诸多瑕疵,值得人们期待。 二、充电革命!特斯拉发布V3超级充电桩 3月7日,特斯拉官方正式发布了V3超级充电系统(第三代),采用了全新充电架构,电源柜储能电池达到1MW,采用液冷充电线,最高支持250kW充电功率。这是什么概念呢,具体来说就是V3超级充电桩充电速率超过1000英里/每小时(约合1609公里/小时),5分钟内补充最高75英里电量(约合120公里)。 此外,特斯拉还提供了电池预热功能,在开车去充电桩的路上,水循环的热管理系统会提前为电池组加热,达到最佳充电温度状态40度,大约能节省25%的充电时间。相比V2版本,充电桩改善了V2版本遇到充电车辆多就会分流的情况,充电站的每辆车都可能达到最大充电功率,V3充电桩可为用户节省50%的充电时间,一般用户只需花费15分钟。 编辑点评:目前,全世界都在倡导绿色环保出行,大力推动电动车普及,然而效果并不显著,主要原因在两方面:1、续航里程比不上燃油车;2、充电效率低,燃油车几分钟就可以加满油而电动车需要数小时之久。如果电动车也能像手机一样“充电五分钟,行驶百公里”,相信肯定会让更多人选择购买电动车。 如今,特斯拉率先带来了电动车的超级充电方案,也给众多造车新势力企业带来了良好开头。目前,特斯拉第三大超级工厂——上海工厂正式投产,中国将成为特斯拉的主战场之一,特斯拉抢先推出V3超级充电桩,也是为了以后的市场扩充做准备。 三、零下23℃超导材料最高临界温度刷新 在今年发布的一期《自然》杂志上,美德两国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发表论文称,他们实验证实,高压下的氢化镧在250K(K代表绝对温标开尔文,250K大约为-23℃)下中具有超导性。而250K,是迄今为止超导材料中已证实的最高临界温度。 他们使用一种被称为金刚石压腔的设备,利用两颗金刚石挤压一小块儿镧样品,使其在170吉帕的高压下转化为氢化镧化合物——LaH10,然后用X射线探测其结构和成分。研究人员观察到LaH10具有零电阻、在外加磁场作用下临界温度会降低、同位素效应(临界温度依赖于同位素质量的现象)这3个超导材料特征,但因样本量太小而无法对超导材料的另一个重要特征——迈斯纳效应(一种超导体对磁场的排斥现象)进行观测。他们表示,其所观察到的3个特征已可以证明,在250K的温度下,氢化镧在超过100万倍地球大气压下会变成超导物质。 编辑点评:超导材料能无损耗传输电能,但其应用却因超导态严苛的低温要求而受限。因此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人们一直在寻找能在室温下具备超导性的材料,实验数量超过数万种,但室温超导一直还是“终极目标”。随着越来越多的超导材料被发现,最高临界温度的纪录也在不断刷新,逐步向室温目标迈进。 250K是目前人类高温超导的最新纪录,比此前的最高临界温度增加了50K左右。这是向实现室温超导目标迈出的令人鼓舞的一步,这一研究结果表明,科学家对超导材料的研究可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开始从靠经验规则、直觉或运气发现超导体向由具体理论预测指导研究过渡。这一全新纪录标志着科学家实现室温超导的步伐正在加快,也代表着我们距离跨入无电力损耗的全新时代更进了一步。

摩登3咨询:_2019年电子产业十大关键词:第一名当之无愧!

电子信息产业是一项新兴的高科技产业,被称为朝阳产业,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随着摩尔定律放缓,全球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趋向平稳,但也涌现了不少新技术新产品,整个电子信息产业也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在本文中,OFweek小编将与各位读者一起,看看在这一年里,人们最关心的电子信息产业十大关键词都有哪些。 一、5G 要论2019年最受人关注的热词,5G上榜理所应当。 随着移动数据的需求爆炸式增长,现有的移动通信系统难以满足市场需求,急需研发新一代5G系统;其次,以长期演进技术为代表的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4G已全面商用,对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的讨论是时候提上日程。因此,5G应运而生。 5G的学名叫做“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是继4G以后的最新一代蜂窝移动通信技术。5G的主要优势在于: 1、数据传输速率远远高于以前的蜂窝网络,最高可达10Gbit/s,比先前的4G LTE蜂窝网络快100倍; 2、更低的网络延迟,低于1毫秒,而4G为30-70毫秒; 3、5G不仅能为手机提供服务,还将成为一般性的家庭和办公网络提供商,与有线网络提供商竞争,提高系统容量和大规模设备连接。 纵观5G产业链,在上游产业环节,有高通、三星、海思、紫光展锐、联发科在5G芯片市场上演“五雄争霸”;中游产业环节,华为、诺基亚、爱立信呈现“三足鼎立”之势,垄断了全世界绝大部分5G网络设备市场;下游产业方面,华为、小米、OPPO、vivo、三星在5G手机市场打得热火朝天,运营商们更是为了争夺用户推出了多款优惠套餐。围绕着教育、医疗、交通、娱乐等多个领域,5G逐渐渗透其中并深化推动了产业融合发展。 图片源自OFweek电子工程网 二、AIoT AIoT(人工智能物联网)=AI(人工智能)+IoT(物联网)。 近年来,AIoT这一词汇渐渐活跃在人们的视野中,人们把人工智能技术与物联网技术相结合,形成AIoT这门新的融合学科。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传统物联网设备将趋向于智能化,从而形成AIoT人工智能物联网,使“万物互联”向“万物智联”进化。 对整个AIoT产业来说,包含了感知层、接入层、网络层、服务管理层以及应用层五个层级的技术建设。其中,处于顶端的感知层颇为重要,就如同人的大脑中枢,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比如目前发展火热的AIoT芯片,加上如今芯片工艺的成熟以及AI算力的加速演进,AIoT芯片必将成为未来的兵家必争之地;在中间层面则涉及到AIoT系统的数据传输、转换等过程,同时还要考虑AIoT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等诸多因素;处于底部的服务层是百姓目前最容易接触的领域,比如各类消费型智能产品、智能家居、识别技术等等。 当然,随着AIoT技术深入应用到各个生活层面,物联网设备与人工智能技术将加速数据交互,促进融合一体化,形成全新的智能物联生态系统。人们的生活也会越来越便捷、越来越智能。 三、折叠屏 去年,全面屏手机成为了各大手机厂商追逐的必备特性,到了今年,屏幕技术发展成熟,手机生产工艺也越来越完善,全面屏不再罕见,反倒是一种新型屏幕技术——折叠屏,点燃了2019年的手机圈。 折叠屏技术最早从2016年启动,加拿大女王大学的实验员用一块720p分辨率LGDisplayOLED显示屏,搭载弯曲传感器和触觉反馈器,做成了一个可以依靠弯曲屏幕实现交互的“手机”。随后在2017年,三星向专利局提交了两种折叠设计专利,第一种设计专利采用了增大OLED屏幕弯曲程度的方式,使屏幕在转轴处内部形成圆弧形,保护屏幕不被过度弯曲而受损;第二种专利则类似于微软SurfaceBook的铰链结构,折叠后铰链处宽度要高于其他部位,折叠空隙也显得略大。此外,折叠屏还面临着手机结构、器件分布、电池位置以及材料工艺等诸多难题。 图片源自OFweek电子工程网 就目前市场出现的可折叠手机来看,柔宇科技是现实意义上第一家发布柔性显示屏商用智能手机FlexPai柔派的厂商,不过目前仅在中国作为开发者型号提供,目前还没有确定在任何时间点正式销售。然后就是三星与华为这对老对手,也相继宣布推出可折叠手机产品三星GalaxyFold和华为MateX。除了这三家厂商以外,暂时未有其余厂商有可折叠实体机推出。值得一提的是,两家在中国,一家在韩国,这样意味着在手机制造工艺能力上,国内厂商已经达到了全球顶尖水准。 在手机形态同质化严重的今天,折叠屏的出现无疑再次打破了人类的传统认知,就如当年惊艳世人的全面屏出现一样,折叠手机或将会成为未来5年各手机巨头竞相追逐的市场,一方面能够抓住那些为了满足好奇心,喜欢体验新产品的手机用户;另一方面,可折叠手机的造型也更能展示手机厂商自家强大的制造工艺,何乐而不为?目前市面上出现的初代折叠智能手机大多都是体验及少批量生产,真正量产时间仍然未知,未来如何变得更加完美,还需要时间去检验。

摩登3注册平台官网_CC-Link在烟草行业中的应用

一、概述广东梅州烟叶复烤厂6000kg/h打叶线电控及上位管控系统是国内第一家应用日本三菱技术开发设计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现代化生产线。它采用了三菱公司的四种网络技术,包括以太网、Melsecnet/10网(PCtoPC)、Melsecnet/10网(远程I/O)及CC-Link现场总线技术,并同时采用三菱的PLC、变频器及触摸屏(GOT)产品。该生产线于去年8月份开始正式生产,12月份通过广东省烟草公司预验收,被国家烟草专卖局定为打叶线的样板线。二、控制对象及控制要求该生产线分为预处理段、打叶风分段及风送除尘段三部分。打叶线全线完成烟叶筛砂润叶、选叶、打叶、叶梗分离、复烤叶片的上料。预处理段控制范围从辅叶解把台、喂料机至打叶机组刮板喂料机前双向皮带输送机为止。计有切断解把机1台、喂料机2台、热风润叶机2台、仓式跟踪喂料机1台、选叶机2台、金属检出设备1套、电子皮带秤1台,以及相应的辅连设备。全段控制电机66台,控制功率68kw,其中变频控制电机9台,双向电机6台,控制柜编号D11。打叶风控制范围从打叶机组刮板喂料机至烤片段除麻丝机前为止。计有刮板喂料机1台、调节喂料机1台、打叶机4台、逆流式风分机10台,以及相应的辅连设备。全段控制电机147台。控制功率1042kw。其中变频控制电机47台,软启动器控制电机22台。控制柜编号:D21、D22、D23、D24、D25。风送除尘段控制范围控制除尘房所有除尘系统。计有除尘器4台,控制电机10台,控制功率190kw。其中软启动器控制电机4台。控制柜编号:D71。根据客户的要求,所有电控柜组均集中放置在电控室内,在预处理段、打叶风分段、风送除尘段及电控室内设置本地操作站,实现工况显示、现场操作和故障诊断等功能。在风分器出口侧,设置触摸屏,使操作者可根据工艺指标方便及时地调整风机转速。各PLC控制组柜和本地操作站需与中控室联接,实现网上编程和全线监控。三、系统结构该系统从下至上依次分为设备层、过程监控层及生产管理层四个层次。设备层包括所控电机、测控元件等。全线包括变频器控制的电机56台,分工艺段用CC-Link网将它们与该段的PLC相连。预处理段包含一个远程智能站,即电子秤柜,它选用三菱FX2N系列PLC,用CC-Link网与预处理段PLC相连。CC-Link网是连接设备层和设备控制层的纽带。设备控制层包括预处理段、打叶风分段、风送除尘段的PLC,各现场操作站上的触摸屏及昆船承制的烤片段、烤梗段、预压打包段的PLC,它们通过Melsecnet/10(PCtoPC)相连,实现信号连锁及数据交换,并通过插在预处理段PLC上的以太网卡将现场的工况实时地传送到过程监控层。打叶风分段由于控制的电机比较多,而且又包含49台7.5kw以上的大电机,需使用变频器或软启动器控制,故需分成五组电控柜控制,各柜组之间连锁信号很多。在这里,我们应用了三菱的Melsecnet/10网(远程I/O),它能够使打叶段仅使用一个CPU就能实现对全段五组电控柜的控制,各柜组之间仅用一根同轴电缆相连,通过参数设置,将各段的输入、输出点映射到主站上,主站编程时不必考虑输入输出点的位置,就象是挂在扩展板上一样方便。集中监控层包括两台监控器和一个工程师站,它通过插在预处理段PLC上的以太网卡与Melsecnet/10网(PCtoPC)的主站相连,各PLC将需要监控的数据映射到10网(PCtoPC)上,监控机就可以将实时数据通过10网和以太网传到上位机,实现监控功能。生产管理层包括一台服务器和一台数据处理机,它们和监控机一起都连接在商用以太网上。监控机将实时数据通过以太网传递给服务器,数据处理机对服务器中的数据进行加工和处理,生成有意义的图表,管理者可以通过办公室的浏览器对所需数据进行浏览。四、系统功能1、备控制层主要完成生产过程的检测与常规控制功能,该系统中值得一提的是频率及批次调整功能。打叶段的频率调整有四种方式,即上位机、现场操作站、转速调整显示界面及现场频率调整按纽等。批次调整有两种方式,即上位机和现场操作站。当批次数据丢失时,可由上位机下传。这些功能的实现需要OLC、变频器、触摸屏、10网和CC-Link网等多个因素的互相配合。2、集中监控层主要有综合操作、工况显示及在线组态及编程功能。在上位机上,可以实现对全线各工艺段的操作,如修改烟草牌号,就可以在上位机上对各工艺段进行统一的参数修改和参数设定。工程师站可随时对任意一个工艺段进行在线修改程序和故障诊断,给设备调试和排除故障带来方便。3、生产管理层具有产量统计、质量分析、设备有效作业率分析以及分析结果数据表格、棒图、饼图生成功能,日、月、年报表生成打印输出功能。五、经验总结1、现场操作站上的A985GOT采用挂在CC-LINK网上的方式要比挂在10网上方便。2、集中监控层可直接上10网,或采用以双绞线为传输介质的以太网。3、增加检验室输入终端,可更加方便数据的传递。

摩登3平台开户_CC-Link兼容产品在称重领域的开发应用

CC-Link开发概述 随着现代工业的迅猛发展、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一些控制系统提供的很大方便,不仅能使控制更加容易、而且使得操作也更加简单。在配料行业中,一些工作必须由特定的设备去完成,以前我们在系统中经常采用的是单一的PLC和一些开关控制,使得系统的线路比较复杂,而且不稳定,容易出现故障,在解决故障时也不方便,同时操作也不便利。后来我们选用CC-Link总线技术,使得系统控制、接线和操作都变得非常简单,同时,大大增强了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另外,在采用CC-Link后,整个系统的扩展性和可集成性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在兼容产品的开发过程中CC-Link为客户提供了相关的LSI,在最大程度上简化了兼容产品的开发过程,同时,还有丰富的参考元器件和参考电路,甚至于部分源代码,这也使得用户在开发时能够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大大缩短开发周期,从而降低成本。 MFP3N实现了CC-Link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核心功能,具有标准总线结构,可以作为标准总线设备与智能芯片相连,内部集成轮询、响应、错误诊断和接收发送功能。相比较于其他总线的兼容产品开发,这些功能能够帮助用户在最短的时间内开发出能够满足自己需要的远程设备站。而在整个开发过程中,用户只需根据自己的要求对智能芯片(如MCU)进行简单的编程,对标准总线设备的MFP3N进行操作和控制,就能实现远程设备站的功能,该设计对软件的要求较低。另外,在硬件方面,根据CC-Link推荐的元器件选型,再结合自己的需求进行适当的修改,用户即可比较容易的完成原理图的设计,从而制作印刷电路板。在整个设计过程中,用户还可以得到CC-Link中国推广中心的支持和帮助。 兼容产品开发 根据用户需求选择站类型: 目前,CC-Link可供用户开发的站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类:1.主站;2.本地站;3.智能设备站; 4.远程设备站;5.远程I/O站。 应用系统中需要通过CC-Link总线,允许三菱PLC识别PANTHER仪表,使PANTHER仪表与PLC之间以离散输入输出方式实现称重数据、状态和控制信息的交换。根据产品控制的需求,使用时,不仅需要传送位数据,同时还需要传输字数据,因此,需要开发远程设备站。在开发过程中,我们选用了三菱公司MFP3N芯片。 随着PLC的不断升级,CC-Link通信速率不断提高,连接能力也越来越强,PANTHER仪表使用该接口芯片完全能够与CC-Link网络兼容,从而使PANTHER仪表能够被识别为CC-Link远程设备站。 占用逻辑站数:远程设备站最多占用4个逻辑站。根据PANTHER仪表的需求,本仪表占用2个逻辑站。RWr::8字节(从站到主站)RWw:8字节(主站到从站) 通信方式:遵循CC-Link通讯协议(广播–轮询)。 硬件设计:为充分发挥CC-Link功能,便于快速进行产品开发,关键元器件选用CC-Link协会推荐的产品,这些器件市面上也极易购买。 软件设计:根据CC-Link芯片说明书和提供的DEMO软件流程图以及部分代码。 测试平台:在CC-Link中国测试中心经过了噪声、硬件、软件、组合测试和互用性测试及老化测试等系列项目的严格测试。 总之,CC-Link兼容产品的开发相对而言比较简单,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灵活的配置,相对于其他现场总线,印刷电路板的制作和程序的编写都相对容易。这些特性大大简化了兼容产品的开发过程、降低了开发成本和缩短了开发周期。 市场上普遍流行的几种现场总线

摩登3娱乐怎么样?_CC-Link在TFT制造业中的应用

  一.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以及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对于一些中大型的控制系统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不仅能使控制变的容易、而且使得操作变的更加简单。在TFT制造业中,一些工作必须由特定的设备去完成,如液晶洗净工程,以前我们在液晶洗净工程系统中采用的是单一的PLC和一些开关的控制,使得系统的线路比较复杂,而且不是很稳定,容易出现故障,在解决故障时也不是很方便(由于线路的复杂和报警监视系统的缺陷),而且操作也不方便,再功能方面也不够完善,很多事情还得由人工去完成,如洗剂的糖度、PH值、纯水比抵抗值,废液的排放等。这样不仅工作效率底,而且有时很容易出错。后来我们想到采用CC-Link和人机界面进行改造,使得系统 控制和线路都变的很简洁,操作也变的非常的简单,整个系统的稳定性也很好,而且增加了系统故障监视系统,出现故障能够及时的反映出来,系统比较容易保养、维护、维修。另外,采用CC-Link和人机界面使得系统的扩展性加强,而且容易进行分散控制。在液晶的洗净工程中比 较适用。该系统主要有四个部分组成,及装载部分、主体部分、卸载部分、废液回收部分。装载部分主要是将产品装载并且将它传送到设备的主体部分,然后由主体部分用超音波和洗剂对产品进行清洗、烘干。主体的清洗部分也分三个部分,首先是用洗剂清洗,然后用纯水冲洗,再用纯水泡洗。液回收部分主要是回收废的洗净液。该系统比较分散。如用单一的PLC会使得线路很繁杂,控制面板也是非常的杂,控制开关需要很多。现在 的控制面板如图1所示。该 系统的动作部分主要有传送部分、摇晃部分、液循环部分、精确加热控制部分、热循环控制系统、废液回收系统。系统共采用了27个电机,基本都采用了FR-500变频器控制。系统总共用了600多点输入、输出点(包括备用点)。   二. 整个系统采用了三菱A系列的PLC和GOT人机界面以及16个远程I/O模快组成。系统图如图2所示。   以上是整个系统的控制图。我们采用了A1SJ61BT11为通讯单元和CC-Link专用电缆FANC-SBH构成一个通讯网络。在电缆的两端要接终端抵抗。我们采用SW1D5-CCMAP可以直接将通讯程序产生出来。程序比较简单,也可以自己写。采用CC-Link连接,主局一台CPU对应连接远程I./O单元,远程节点单元,本地局单元最多只能连接64台, 如在一个系统中全部连接远程I/O单元可以连接64台及远程输入,输出2048点,全部是远程节点单元只能连接42台,若全是本地局或待机主局至多连接26台。在CC-Link系统中可以连接的设备除上面所提到的以外还有定位单元,RS232InterFace 单元,GPP机能用周边设备增加单元,FX系列的PLC,T分支单元,AC servo,以及电磁阀,感应器,指示计,温调计等等。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摩登3注册平台官网_D-Link发布全球首个Thread认证边界路由器

据悉,D-Link和Silicon Labs的DSH-G300-TBR Thread边界路由器已经通过了Thread的合规性和互通性测试,成为世界上第一个“Thread”认证的边界路由器。Thread的mesh技术使DSH-G300-TBR能够安全地、可靠地连接到Internet,同时可连接各种各样的智能家居产品作为具备自愈能力的mesh网络的一部分,增加了连接可靠性,同时也最小化了功耗。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2003/411502.htm D-Link DSH-G300-TBR D-Link的Thread边界路由器配备了Silicon Labs的多协议无线Gecko SoC,支持Thread,Zigbee,蓝牙5,蓝牙网格,和其他专有协议。DSH-G300-TBR特性简化了网状网络和Internet之间的IP桥接,并在网络和应用层提供了安全性。 D-Link执行长李中旺表示“D-Link和Silicon Labs合作的Thread认证边界路由器已经被证明是智能家居行业的先驱者。我们计划继续利用Thread强大的网状网络技术,在未来提供更多Thread认证的解决方案,以加速智能家居中物联网的整合和自动化。” Silicon Labs资深副总裁暨策略长Daniel Cooley表示:“我们赞赏D-Link提供世界上第一个Thread认证的边界路由器,实现了物联网的重要里程碑。D-Link一直是安全连网通产品领域的创新者,我们很高兴能提供领先业界的Wireless Gecko技术,使D-Link解决方案能够运用于多个市场和不同应用。”

CC2420和MMA7260的无线传感器数据采集系统

摘要:简要介绍了ZigBee技术协议以及和的性能和特点,设计了一种基于和的无线传感器数据采集系统,给出了具体的软、硬件设计方法以及实际测试结果。该系统选用高灵敏度的三轴加速度传感器芯片来采集机构的振动加速度信号,再通过支持ZigBee无线传输协议的把数据发送给接收装置。关键词:CC2420;MMA7260;ZigBee;数据采集 本文引用地址: 引言 随着工业测控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数据采集的多样性,有线网络由于安装盒成本高昂以及使用不便等缺点受到很大的限制,而无线传感器网络凭借投资成本低、结构灵活、易于改造、无需布线等优势,在数据采集领域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ZigBee无线传输协议是一种新兴的短距离、低功耗、低复杂度、低数据传输速率且低成本的双向无线网络通信技术,主要应用于工业控制、传感数据采集和系统监控等领域。工业中各种机构的振动对机械产品的工作性能有较大影响,机构疲劳损坏容易导致生产过程中事故的发生。因此,采用传感器来采集振动信号用于分析产品性能和预防事故的发生具有重大意义。 1 ZigBee技术协议简介 2002年8月ZigBee联盟成立,由英国Invenys公司、日本三菱电气公司、美国Motorola公司以及荷兰Philips公司组成。IEEE 802.15.4的ZigBee协议标准于2003年5月获得批准。ZigBee技术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包括逻辑链路控制子层LLC和介质访问控制子层MAC)协议主要采用IEEE 802.15.4标准,而ZigBee联盟主要负责网络层和应用汇聚层的开发,以及制定其安全协议和市场推广等。ZigBee协议体系架构如图1所示。 ZigBee的名字来源于蜂群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通信方式,故又称为“紫蜂”技术。该协议的拓扑结构包括星形、树状和网状拓扑结构,开发者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来选择相应的网络拓扑结构,从而有效地降低成本,提高系统运行效率。相对于其他无线通信网络技术,ZigB-ee具有如下特点: ①功耗低。在低功耗待机模式下,2节五号电池可支持长达6个月到2年左右的使用时间。 ②数据传输速率低,只有10~250 kbps。 ③成本低,工作频段灵活。由于数据传输速率低、协议简单,使用的频段分布在24 GHz、868 MHz(欧洲)和915 MHz(美国),均为免执照频段,大大降低了使用成本。 ④时间延迟短。正常通信情况下,时间延迟为l5~3O ms。 ⑤安全性高。提供了数据完整性检查和鉴权功能,采用高级加密标准(AES-128)的算法,安全性很高。 2 CC2420和MMA7260芯片简介 CC2420基于Chipcon公司的Smart RF03技术,使用O.18μm的CMOS工艺生产,具有很高的集成度。该芯片具有完全集成的压控振荡器,只需要天线、16 MHz晶振等非常少的外围电路就能在2.4 GHz频段工作;并且提供一个SPI接口与微处理器相连,完成寄存器的设置和收发数据的任务。CC2420的选择性和敏感性指数都超过了IEEE 802.15.4标准的要求,可确保短距离通信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利用此芯片开发的无线通信设备支持的最高数据传输速率可达250 kbps,可以实现多点对多点的快速组网。 HFZ-CC2420EM-22 ZigBee射频模块是采用CC2420射频芯片制成的无线通信模块,支持ZigBee协议栈。该模块集成有天线和CC2420其他的外围器件,可以通过SPI接口直接与8位、16位或32位的MCU相连,使用方便。 MMA7260是飞思卡尔公司生产的低成本微型电容式三轴加速度传感器。它采用信号调理、单极低通滤波器和温度补偿技术,提供±1.5g /2g/4g/6g四个量程,用户可在这4个灵敏度中选择。该器件带有低通滤波并已做0g补偿,提供休眠模式,因而是电池供电的无线数据采集的理想之选。该芯片具有如下特性: ◆可选灵敏度,±1.5g/2g/4g/6g; ◆低功耗,工作时电流为500μA,休眠模式下为3μA; ◆低压运行,工作电压为2.2~3.6 V; ◆高灵敏度,在1.5g量程下为800 mV/g; ◆低通滤波器具有内部信号调理功能; ◆设计稳定,防震能力强。 上一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