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目录:摩登3什么待遇

摩登三1960_电机、 电源等多条电路的接线方法

来源 | EDA365 微信公众号 | 嵌入式专栏 想知道哪些电路都是工程师日常工作经常会遇到,但是可能会做不好的吗?以下分享10+年电工常用的41例接线方法,都是经过实践项目验证,并且可以直接拿来使用,一起来看下吧! 1. 电动机接线 一般常用三相交流电动机接线架上都引出6个接线柱,当电动机铭牌上标为Y形接法时,D6、D4、D5相连接,D1~D3接电源;为△形接法时,D6与D1连接,D4与D2连接,D5与D3连接,然后D1~D3接电源。可参见图1所示连接方法连接。 图1 三相交流电动机Y形和△形接线方法 2. 三相吹风机接线 有部分三相吹风机有6个接线端子,接线方法如图2所示。采用△形接法应接入220V三相交流电源,采用Y形接法应接入380V三相交流电源。一般3英寸、3.5英寸、4英寸、4.5英寸的型号按此法接。其他吹风机应按其铭牌上所标的接法连接。 图2 三相吹风机六个引出端子接线方法 3. 单相电容运转电动机接线 单相电动机接线方法很多,如果不按要求接线,就会有烧坏电动机的可能。因此在接线时,一定要看清铭牌上注明的接线方法。 图247为IDD5032型单相电容运转电动机接线方法。其功率为60W,电容选用耐压500V、容量为4μF的产品。图3(a)为正转接线,图3(b)为反转接线。 图3 IDD5032型单相电容运转电动机接线方法 4. 单相电容运转电动机接线 图4  JX07A-4型单相电容运转电动机接线方法 图4是JX07A-4型单相电容运转电动机接线方法。电动机功率为60W,用220V/50Hz交流电源、电流为0.5A。它的转速为每分钟1400转。电容选用耐压400~500V、容量8μF的产品。图4(a)为正转接线,图4(b)为反转接线。 5. 单相吹风机接线 图5 单相吹风机四个引出端子接线方法 有的单相吹风机引出4个接线端子,接线方法如图5所示。采用并联接法应接入110V交流电源,采用串联接法应接入220V交流电源。 6. Y100LY系列电动机接线 目前,Y系列电动机被广泛应用。Y系列电动机具有体积小、外形美观、节电等优点。它的接线方式有两种:一种为△形,它的接线端子W2与U1相连,U2与V1相连,V2与W1相连,然后接电源;另一种为Y形,接线端子W2、U2、V2相连接,其余3个接线端子U1、V1、W1接电源。接线见图6。 图6 Y100LY系列电动机接线方法 7. 低压变压器短路保护线路 目前,机床的工作灯、行灯都采用低压变压器提供36V安全电压,由于灯具在使用中经常移动,极易发生短路故障,造成熔断器熔断甚至烧坏变压器。如果使用36V小型中间继电器或36V交流接触器做变压器的通断开关,可避免烧坏变压器。线路如图7所示。 图7 低压变压器短路保护线路 工作原理:闭合S后,按下按钮SB1,变压器得电输出36V低电压,使得继电器或交流接触器KA吸合。放松按钮SB1后,KA自锁触点使KA保持吸合,继续给变压器接通电源。如果变压器次级发生短路故障,继电器线圈电压为零,此时KA便失电释放,将变压器电源断开,保护变压器不被破坏。 8. 双速电动机2Y/2Y接线方法 图8所示是2Y/2Y电动机双速定子线组的引出线接线方法。 按图8(a)连接是一种转速,按图8(b)连接得到另一种转速。 图8 双速电动机2Y/2Y接线方法 9. 直流电磁铁快速退磁线路 直流电磁铁停电后,因有剩磁存在,有时会造成不良后果。因此,必须设法消除剩磁。图9中,YA是直流电磁铁线圈,KM是控制YA启停的接触器。KM吸合时,YA通电励磁;KM复位时,YA断直流电,并进行快速退磁。 快速退磁的工作原理是:直流电磁铁断电后,交流电源通过桥式整流器和YA向电容C充电,随着电容C两端电压的不断升高,充电电流越来越小,而通过YA的电流又是交变的,从而使电磁铁快速退磁。电容C的容量要根据电磁铁的实际情况现场试验决定。R为放电电阻。 10. 防止制动电磁铁延时释放线路 采用交流电磁铁制动的三相异步电动机有时会因制动电磁铁延时释放,造成制动失灵。造成电磁铁延时释放的原因是接触器的主回路电源虽被切断,但电动机由于剩磁存在,定子绕组产生感应电动势加在交流电磁铁上,使电磁铁不会立即释放。解决方法很简单,只要在交流电磁铁线圈上串入一个交流接触器常开触点,使得断开电动机电源的同时断开电磁铁与电动机绕组线圈,即可使电磁铁立即释放。线路参见图10。 线路中YA为制动电磁铁,在通电后,制动解除;在断电后,YA立即制动。 图10 防止制动电磁铁延时释放线路 11. 他励直流电动机失磁保护线路 他励直流电动机励磁电路如果断开,会引起电动机超速,产生严重不良后果,因此需要进行失磁保护。 在励磁电路内,串联一个欠电流继电器KI,其常开触点接在控制电路中。当励磁电流消失或减小到设定值时,KI释放,KI常开触点断开,切断电动机电枢电源,使电动机停转,从而避免超速现象发生,见图11。 图11 他励直流电动机失磁保护线路 12. 缺辅助触点的交流接触器应急接线 当交流接触器的辅助触点损坏无法修复而又急需使用时,采用图12中所示的接线方法,可满足应急使用要求。按下SB1,交流接触器KM吸合。放松按钮SB1后,KM的触点兼作自锁触点,使接触器自锁,因此KM仍保持吸合。 图中SB2为停止按钮,在停止时,按动SB2的时间要长一点。否则,手松开按钮后,接触器又吸合,使电动机继续运行。这是因为电源电压虽被切断,但由于惯性的作用,电动机转子仍然转动,其定子绕组会产生感应电动势,一旦停止按钮很快复位,感应电动势直接加在接触器线圈上,使其再次吸合,电动机继续运转。 接触器线圈电压为380V时,可按图12(a)所示接线;接触器线圈电压为220V时,可按图12(b)接线。图12(a)的接线还有缺陷,即在电动机停转时,其引出线及电动机带电,使维修不大安全。因此,这种线路只能在应急时采用,并在维修电动机时,应断开控制电动机的总电源开关QS,这一点应特别注意。 图12 缺辅助触点的交流接触器应急接线 13. 加密的电动机控制线路 图13 加密的电动机控制线路 为防止误操作电气设备,并防止非操作人员启动某些设备开关按钮,可采用加密的电动机控制线路,如图13所示。操作时,首先按下SB1按钮,确认无误后,再同时按下加密按钮SB3,这样控制回路才能接通,KM线圈才能吸合,电动机M才能转动起来。而非操作人员不知其中加密按钮(加密按钮装在隐蔽处),故不能操作此设备开关。 14. 交流接触器低电压启动线路 当供电电压在交流接触器吸引线圈额定电压的85%以下时,启动接触器衔铁将跳动不止,不能可靠吸合,在交流接触器的控制回路中串联一只整流管,改为直流启动交流运行,就可以避免上述问题。交流接触器低电压启动线路如图14所示。按下按钮SB1,经二极管VD半波整流的直流电压加在交流接触器KM线圈上,KM吸合。其辅助触点将二极管VD短接,交流接触器投入交流运行。 图14 交流接触器低电压启动线路 因为启动电流较大,所以这种线路只适用于操作不频繁的场合。线路中,VD应选用耐压大于700V的二极管,电流要根据交流接触器线圈电流而定。 15. HF-4-81系列发电机控制线路 图15 HF-4-81系列发电机控制线路 HF-4-81系列发电机控制线路如图15所示,它与T2XV系列小型三相同步发电机配套。同步发电机的励磁系统采用电复合相复励调压。发电机端电压经线性电抗器L移相,然后与发电机负荷电路中的电流互感器5TA~7TA二次电压合成,经三相桥式整流器整流后,供发电机GS励磁自动调压。 16. 单相电容电动机线路 单相电容电动机启动转矩大,启动电流小,功率因数高,广泛应用于家用电器中,如电风扇、洗衣机。为了便于维修安装,现介绍这种电动机常用的接线方法。 图16(a)为可逆控制线路,操纵开关S2,可改变电动机的转向,该线路一般用于家用洗衣机上。 图16(b)为带辅助绕组的接线线路,拨动开关S,可改变辅助绕组的抽头,即改变主绕组的实际承受电压,从而改变电动机的转速,此接线方法常用于电风扇上。 图16(c)为带电抗器调速的电容电动机接线线路。由于电抗器绕组(其在线路中起到降压作用)的串入,调节电抗器绕组的串入量,即可改变转速。这种方法目前广泛应用在家用电风扇线路中。在启动电动机时一般先拨到“1”挡上,即为高挡,这时电抗器不接入线路,使电动机在全压下启动,然后再拨“2”挡或任何挡来调节电动机转速。 图16 单相电容电动机线路 17. 混凝土搅拌机线路 锥型JZ350型搅拌机线路如图17所示,工作原理是当把水泥、砂子、石子配好料后,操作人员按下按钮2SBF后,2KMF接触器线圈得电吸合,使上料卷扬电动机2M正转,料斗送料起升。当升到一定高度后,料斗挡铁碰撞行程开关1SQ和2SQ,使2KMF断电释放。这时料斗已升到预定位置,把料自动倒到搅拌机内,并自动停止上升。 此时操作人员按下下降按钮2SBR时,卷扬系统带动料斗下降,待下降到其料口与地面平齐时,挡铁碰撞行程开关3SQ,使2KMR接触器断电释放,自动停止下降,为下次上料做好准备,这时搅拌机料已备好,操作人员再按下3SB1,3KM接触器得电吸合,使供水抽水泵电动机3M运转,向搅拌机内供水,与此同时,时间继电器KT得电工作,待供水与原料成比例后(供水时间由KT时间继电器调整确定,根据原料与水的配比确定),KT动作延时结束,从而使3KM自动释放,供水停止。 加水完毕即可实施搅拌。按下1SBF正转按钮,1KMF得电吸合,1M正转搅拌,搅拌完毕后按下1SB停止按钮即可停止。出料时,按下1SBR按钮,1M反转即可把混凝土泥浆自动搅拌出来。然后按下1SB,接触器1KMR断电释放,1M停转,出料停止。 图17 混凝土搅拌机线路 18. 自制实用的绝缘检测器 图18所示是自制的绝缘检测器线路,它既可用作线路绝缘监视,又可代替兆欧表检查电机、测电器的绝缘电阻。当合上隔离开关QS,在相电压作用下,整个绕组和接地外壳之间的泄漏电流流过绝缘层和电阻R1、R2。如果绝缘电阻合乎标准(即绝缘电阻值大于0.5MΩ),则泄漏电流很小时,在R2上的电压降小于氖泡的点燃电压,Ne不亮;当任意两相或三相同时对机壳的绝缘电阻降低时,泄漏电流大增,使氖泡Ne点燃,从而可判定绝缘不合格。 图18 自制实用的绝缘检测器 19. 三相异步电动机改为单相运行线路 如果只有单相电源和三相异步电动机供使用,可采用并联电容的方法使三相异步电动机改为单相运行。 如图19所示:图(a)为Y形接法电动机连接方法,图(b)为△形接法电动机连接方法。为了提高启动转矩,将启动电容CQ在启动时接入线路中,在启动完毕后退出。 工作电容CG容量的计算公式: CG=1950I/Ucosφ(μF) 式中:I为电动机额定电流;U为单相电源电压;cosφ为电动机的功率因数。当计算出工作电容后,启动电容选用工作电容的1~4倍。 图19 三相异步电动机改为单相运行线路 20. 热继电器校验台 热继电器在长期通电过程中易出现热老化现象,使其动作特性改变。要保持特性的一致性和稳定性,一个最重要的措施就是对热继电器进行定期校验。 热继电器校验台如图20所示,它主要由调压器TV、降压变压器T、电位器RP、410型毫秒表等元件组成。 三相双金属片(热继电器FR)应串联起来,接入试验回路。校验前,先检查热继电器的刻度电流与电动机的额定电流是否相符。然后给热继电器通以1.05IN(额定电流,通过调整RP实现)电流,检查其同步性,即三相双金属片是否同时接触。如不同步,则用平口钳钳住双金属片与支架点焊处,来调整同步性。 同步性调好后,首先做启动试验,给热继电器FR通以6IN的电流,它在5s内不应动作;其次做运行试验,给FR通以1.05IN电流,使热继电器加热到稳定热态,过30min后,慢慢地调节RP,使FR动作,再稍往回旋一点,使FR触点断开;再将试验电流提高到1.2IN,此时FR应在20min内动作。这样,热继电器的整定校验方告结束。 调整校验时应注意以下两点:①不允许用钳子钳弯双金属片,以免影响保护的稳定;②校验连接导线应有足够的截面积,以免影响动作时间。 图20 热继电器校验台 21. 绝缘耐压测试仪线路 这种绝缘耐压测试仪可测灯具,将待测灯具与A、B两接线柱接好,按下按钮SB1,中间继电器KA1得电并自锁;然后将调压器VT(1∶10,输出0~250V)调至需测的电压值,如需调到1500V则将VT调到电压表指示150V(同理,作2000V耐压时,调到电压表指示200V),经时间继电器KT延时后,电源自动切断,见图21。 若被测物绝缘击穿,电流即迅速增加,过电流继电器KI动作,KA2得电动作并自锁,KA1失电,KA1的常开触点切断主回路电源,蜂鸣器HA发出声响,按下SB2后电路全部关断。应用操作这种仪器时,要特别注意人身安全,工作通电时,高压测试区禁止人靠近。 图21 绝缘耐压测试仪线路 22. 用一根导线传递联络信号线路 图22 用一根导线传递联络信号线路 在某些生产过程中,需要两地的生产人员能传递简单的信息,以协调工作。图22所示是用一根导线传递联络信号线路。两地中各有一只双掷开关控制信号灯联络,信号灯分别装在两地,一地一个。当甲地向乙地发联络信号时,拨动开关S1,乙地的指示灯亮,待乙地完成甲地所指示的任务后,乙地可把开关拨至“联络”位置,通知甲地工作已完成。 23. 用单线向控制室发信号线路 图23所示线路可使甲乙两地都能向总控制室发联络信号。当甲地向总控制室发信号时,按下按钮SB1,控制室的电铃告警。同理当乙地向总控制室发信号时按下SB2即可。甲乙两地信号可用信号铃声的时间长短或次数区分。 图23 用单线向控制室发信号线路 24. 利用热继电器制作限电器线路 热继电器多用于电动机过流保护,但在一些集体用电单位或用电场所也可作为限电器。 具体制作方法如图24所示。热继电器手动复位时,需将热继电器复位螺丝旋出。选用热继电器的额定电流和用户总的额定电流一致。 图24 利用热继电器制作限电器线路 25. 两种自装交流电源相序指示器 用电阻、电容、氖泡可组成一小型电源相序指示器。当电源按顺相序L1、L2、L3接入时,氖灯就亮;按逆相序L2、L1、L3接入时则氖灯不亮。线路如图25(a)所示。 第二种方法是:用一只2μF、耐压为500V的电容和两只相同功率(220V/60W)的白炽灯泡,便可做成一个交流电源相序指示器,见图25(b)。 图25 两种自装交流电源相序指示器 工作原理:由于电容移相,改变了其中一相的相位差,作用到HL1和HL2上的矢量电压不等,其规律是L2相矢量电压大于L3相矢量电压。故按图25(b)连接后,电容接电源L1相,那么可知灯泡光线较强的一端是L2相,光线弱的一端则为L3相。 26. 测定电动机三相绕组头尾的两种方法 在电动机6根引出线标记无法确认时,我们可利用交流电源和灯泡检查电动机三相绕组的头尾端,以免将绕组接错。 图26 测定电动机三相绕组头尾的两种方法 用交流电源和灯泡确定电动机三相绕组的方法是:首先用36V低压灯做试灯,分出电动机每一相线圈的两个线端,然后将两相线圈串接后通入220V电源,剩下的一相线圈两端接36V的灯泡线路通入电源后,灯泡发亮,说明所串联的两相是头尾相接;灯泡不亮,说明是头头相接,如图26(a)所示。然后将测出的两相线圈头尾做一标记,再按此方法将其中一相与原来接灯泡的一相线圈串联,另一相连接灯泡,再按同样道理判断,电动机三相绕组的头尾就很容易区分出来了。 另一种方法是用万用表测定电动机三相绕组头尾,首先用万用表测量出电动机6个接线端哪两个线端为同一相,然后将万用表的直流毫安挡拨到最小一挡,并将表笔接到三相绕组的某一组两端,而电池正负极接到另一相的两个线端上。如图26(b)所示,当开关S闭合瞬间,如表针摆向大于零,则说明电池负极所接的线端与万用表正极表笔所接的线端是同极性的(均可认为是头)。依此类推,便可测出另外两相的头和尾。 27. 用耳机、灯泡组成简易测线通断器 图27(a)、(b)是最简便的线路通断检测器。当测得导线通路时,灯泡会发光,耳机在通断瞬时会发响;当线路断路时,耳机不响,灯泡不亮。这种方法简单易行,非常适合初学电工制作工具仪表或代替万用表做测量,其优点是携带方便。 图27 用耳机、灯泡组成简易测线通断器 28. 一种简易测量导线通断的接线方法 图28所示是一感应测电笔线路。它可方便地测出导线的断芯位置。在用来测导线断芯位置时,在导线一端接上220V的电源相线,然后用感应测电笔的探头栅极靠近被测导线,并沿线移动。如果发光二极管在移动中突然熄灭,那么此处便是导线断芯位置。 图28 一种简易测量导线通断的接线方法 29. 用行灯变压器升压或降压一法…

摩登3平台开户_VS Code会“一统江湖”吗?

作者 | ROBEN KLEENE 策划 | 万佳 在选择用哪种工具时,我最看重的是 软件寿命。学习软件是一项投资,如果以后不得不切换到其他应用程序,那你的投资就损失了一部分。 在大多数软件类别中,选择寿命最长的软件很容易,最流行的工具通常就是存在时间最长的工具。像微软的 Excel 和 Adobe Illustrator 都是在 1987 年发布的,从那时起,它们就一直是同类软件中最受欢迎的。 https://blog.robenkleene.com/2020/04/27/software-to-die-for/ 另一方面,在文本编辑器这个软件类别中,最流行的却是最古老的。根据 Stack Overflow 年度开发者调查,Sublime Text 是 2015-2017 年 Mac 上最受欢迎的文本编辑器。Sublime Text 于 2008 年发布,与 Excel 和 Illustrator 相比,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年轻人”。 文本编辑器这个类别有很多变化: 在过去 20 年中,TextMate、Sublime Text 和 Atom 都是势头最强劲的文本编辑器。 我相信,随着 Visual Studio Code 的出现,新文本编辑器快速兴起并流行的时代已经终结。VS Code 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普及和优化水平,打下了可能意味着数十年市场主导地位的基础。如果像我一样,你选择工具时优先考虑的事项之一是寿命,那么, 这意味着 VS Code 可能是一个不错的、值得现在就开始投入学习的文本编辑器。 VS Code 的长存归结于以下几点: 流行度:它的流行度达到了文本编辑器在近期历史上从未有的高度。 文本编辑器即平台:这是围绕扩展再造文本编辑器的终结。 范式卓越:它超越了桌面应用的范式,成了托管 Web 应用,甚至成了参考实现。 公司管理:它由一家强大的科技公司管理,并且还处于积极开发之中。 1 流行度 VS Code 是当今最流行的文本编辑器。它如此流行,以至于它可能是有史以来最流行的 GUI 编程工具。 自 2015 年以来,Stack Overflow 在调查中就包含关于文本编辑器的问题。当时,Notepad++ 是最受欢迎的文本编辑器,34.7% 的受访者说他们“可能会使用”。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不同文本编辑器的受欢迎程度有所变化,但没有任何一个能突破 40% 的大关。2019 年的最新调查显示,VS Code 已跃升至 50.7%。 2015–2019 文本编辑器流行度 (注意:在 2015 年到 2016 年间,Stack Overflow 开始允许有多个答案,所以我对这两年之间的变化持保留态度。) 2 文本编辑器即平台 客观地说,VS Code 非常流行。在过去几十年,文本编辑器一直在发展,而我相信 VS Code 是最终表现形式。这是文本编辑器通过增加扩展的作用和功能而成为平台的进程。下面是这一进程的历史。  2004 年前:BBEdit、Emacs 和 Vim BBEdit、Emacs 和 Vim 本身都是优秀的文本编辑器,但它们都有一些“独特性”(虽然像我这样的人很喜欢它们),因此它们无法成为最受欢迎的文本编辑器。 Emacs 和 Vim 的前身 Vi 都是 1976 年首次发布的,当时,今天的许多用户界面习惯还未固化下来,比如使用修饰键加 Z、X、C 和 V…

摩登3注册开户_Netflix是怎样做系统监控的?

原文链接:https://netflixtechblog.com/telltale-netflix-application-monitoring-simplified-5c08bfa780ba 作为知名的流媒体巨头,Netflix 在全球拥有近 2 亿订阅用户,服务遍及多个国家。本文阐述了 Netflix 的系统监控实践:自研 Telltale,成功运行并监控着 Netflix 100 多个生产应用程序的运行状况。 1 难忘的经历 相信很多运维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 监控系统某个指标超过阈值,触发告警。大半夜里,你被紧急召唤。半睁着眼,你满脸疑惑:“系统真出问题了吗,还是仅仅需要调整下告警?上一次有人调整我们的告警阈值是在什么时候?有没有可能是上游或者下游的服务出现了问题?” 鉴于这是一次非常重要的应用告警,因此你不得不从床上爬起来,迅速打开电脑,然后浏览监控仪表盘来追踪问题源头。忙了半天,你还没确认这个告警是来自于系统的问题,但也意识到,从海量数据中寻找线索时,时间正在流逝。你必须尽快定位告警的原因,并祈祷系统稳定运行。 对我们的用户来讲,稳健的 Netflix 服务至关重要。当你坐下来看《养虎为患》时,你肯定希望它能顺利播放。 多年来,我们从经常在深夜被召唤的工程师那里了解到应用程序监控的痛点: 过多的告警 太多滚动浏览的仪表盘 太多的配置 过多的维护 https://netflixtechblog.com/full-cycle-developers-at-netflix-a08c31f83249 2 Telltale 我们的流媒体团队需要一个全新的监控系统,可以让团队成员快速地诊断和修复问题;因为在系统告警的紧急情况下,每一秒都至关重要!我们的 Node 团队 需要一个仅需一小撮人就能运维大型集群的系统。 因此,我们构建了 Telltale。 Telltale 监控时间轴  Telltale 的特性 1. 汇集监控数据源,创建整体监控视图 Telltale 汇集了各种监控数据源,从而能创建关于应用程序运行状况的整体监控视图。 2. 多维度判断应用程序的健康状况 Telltale 可以通过多个维度判断一个应用程序的健康情况,而无需根据单一指标频繁调整告警阈值。 3. 及时告警 因为我们知道应用程序在什么情况下是正常的,所以能在应用程序有异常趋势时及时通知应用程序的所有者。 4. 显示关键数据 指标是了解应用程序运行状态的关键。但很多时候,你拥有太多的指标、太多的图表以及太多的监控仪表盘。而 Telltale 仅显示应用程序中有用的相关数据及其上游和下游服务的数据。 5. 用颜色区分问题的严重程度 我们使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问题的严重程度(除选择颜色之外,还可以让 Telltale 显示不同的数字),以便运维人员一眼就能判断出应用程序的运行状况。 6. 高亮提示 我们还会对一些监控事件进行高亮提示,比如局部区域的网络流量疏散及就近的 服务部署,这些信息对于全面了解服务的健康情况至关重要,尤其是在真正发生系统故障的情况下。 这就是我们的 Telltale 监控。它现已成功运行并提供监控服务,监控着 Netflix 100 多个生产应用程序的运行状况。 3应用程序健康评估模型 微服务并非是孤立存在和运行的。它需要特定的依赖,与其他服务进行数据交互,甚至位于不同的AWS区域。 上面的调用图是一个相对简单的图,其中涉及许多服务,实际的调用链可能会更深更复杂。一个应用程序是系统生态的一部分,它的运行状态可能会受到相关属性变化的微弱影响,也有可能会受到区域范围内某些事件的影响从而发生根本性改变。canary的启动可能会对应用程序产生一定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上游或下游服务的部署同样也可以带来一定的影响。 https://netflixtechblog.com/automated-canary-analysis-at-netflix-with-kayenta-3260bc7acc69 Telltale 通过使用多个维度的数据源构建一个不断自我优化的模型来监控应用程序的健康度: Atlas 时序指标 区域网络流量疏散 Mantis 实时流数据 基础架构变更事件 Canary 部署及使用 上、下游服务的运行状况 表征 QoE 的相关指标 告警平台发出的报警 不同的数据源对应用程序健康度的影响权重不同。例如,与错误率增加相比,响应时间的增加对应用程序的影响要小很多;错误代码有很多,但是某些特定的错误代码的影响要比其他错误代码的影响大。 在服务下游部署 canary 可能不如在上游部署带来的效果明显 区域网络流量转移意味着某个区域的网络流量降为零而另一个区域的网络流量会加倍。你可以感受下不同的指标对于监控的影响。监控指标的具体含义决定了我们应该如何科学有效地使用它来进行监控。 https://netflixtechblog.com/project-nimble-region-evacuation-reimagined-d0d0568254d4 在构建应用程序健康状况视图时,Telltale 考虑了所有这些因素。 应用程序健康评估模型是 Telltale 的核心。 4智能监控 每个服务运维人员都知道告警阈值调整的难度。将阈值设置得太低,你会收到大量虚假告警。如果过度补偿并放宽告警阈值,就会错过重要的异常警告。这样导致的最终结果是对告警缺乏信任。Telltale 可以帮助你免除不断调整相关配置的繁琐工作。 通过提供准确的和严格管理的数据源,我们能让应用程序所有者的设置和配置过程变得更加容易。这些数据源通过按照一定的组合应用到程序的配置中,以实现最常见的服务类型配置。 Telltale 可以自动追踪服务之间的依赖关系,以构建应用程序健康评估模型中的拓扑。通过数据源管理以及拓扑监测,在不用付出很大的努力情况下就能使配置保持最新状态。那些需要手动实践的一些场景仍然支持手动配置和调整。 没有任何一个独立的算法可以适用我们所有的监控场景。因此,我们采用了混合算法,包括统计算法、基于规则的算法和机器学习算法。 不久后,我们将在 Netflix Tech Blog 上发表一篇针对我们监控算法的文章。 Telltale 还具有分析器,可用于趋势探测或内存泄漏监测。智能监控意味着我们的用户可以信赖我们的监控结果。这表明故障发生时,用户能更快地定位和解决系统异常问题。 5智能告警 智能监控必然会促进智能告警。当 Telltale 检测到应用程序中的运行异常时,就会产生异常事件。团队可以选择通过 Slack、电子邮件或 PagerDuty(均由我们的内部告警系统提供支持)进行告警。 如果该异常问题是由上游或下游系统引起的,则 Telltale…

摩登3咨询:_移动芯片如何走出“高水平均衡陷阱”?

嗨朋友,今天你卷了吗? “内卷化”这个略显残酷的名词,已经成为了当代年轻打工人互相调侃的社交密码。而整个行业一旦内卷,却是腥风血雨的肉搏战。这个场景,对于移动芯片领域的玩家来说,并不陌生。 如果你关注近年来的半导体行业,会发现几乎有实力的芯片厂商都陷入了一个所谓的“高水平均衡陷阱”。 比如迄今为止业界能达到的集成度最高、可规模化量产的芯片制造工艺——5nm制程,就在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几乎集齐了全球手机SoC芯片设计界的“五张王牌”。 10月份,苹果iPhone 12系列手机搭载的A14,抢下了5nm芯片的全球首发;随后华为Mate40系列搭载的麒麟9000系列芯片,又成为当时工艺最先进、晶体管数最多、集成度最高和性能最全面的5G SoC。而就在前不久,三星又发布了全球第二款5nm制程、集成了5G基带的芯片Exynos1080。高通、联发科、英伟达虽然还没有流片,但也早有媒体爆出了将开始 5/4nm 量产的消息。 众所周知,芯片制程越先进,单位面积内需要容纳的晶体管数目就越多,就越逼近物理体系的极限。业内已有共识,那就是在5nm制程之后,芯片设计会面临更加复杂的物理效应问题,难度指数级增加,也意味着研发和制造成本的上升。 今天的移动芯片领域,似乎与内卷化及其所导致的“高水平均衡陷阱”异常契合。 美国人类学家吉尔茨认为内卷化是边际效用持续递减的过程,一种社会或文化模式在某一发展阶段达到一种确定的形式后,便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另一种高级模式的现象。那么,从移动芯片的“内卷化”中,我们能够读出什么? 移动芯片为何越来越“卷”? 美国经济学家曼瑟尔·奥尔森曾经用“集体行动的逻辑”,来解释现代化国家内卷化的成因。一个公平正义的制度,能够让人们按照亚当斯密的自利原则展开活动,进而促进公共利益最大化。但“集体行动的逻辑”会击溃这一制度,进而导致增长有限,陷入内卷。 显然,如今半导体领域被作为政治博弈工具,进入逆全球化模式的情况,正是一种内卷化的制度。失去了共建、合作、贸易动能的移动芯片市场,就如同闭关锁国的国家一样,因为割裂而卷得干脆。 除了制度方面的原因,智能手机作为高性能芯片的最大消费市场,如今的增长环境和商业模式也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各个厂商都进入了存量市场的白热化竞争中,当产品增速超过市场增速,相关产业链自然也就进入了漫长而痛苦的调整期。 为什么集体选择要在制程上掰手腕?“摩尔定律已死”的话已经喊了好多年,大家都知道它的物理瓶颈近在眼前。量子计算虽然美好,但尚未进入实践阶段,距离落地微型移动芯片就更加遥远;新型半导体材料的产业化生产,也有着酱酱酿酿的技术问题有待解决;光芯片、脑芯片则更停留在畅想阶段。主力军还是只能跑在摩尔定律的制程大道上。 当然,这一路径的天花板也是清晰可见的。按照苹果官方公布数据,A14相比A13,工艺制程从7nm升级到了5nm,但CPU只提升了17%,GPU只提升了8%,和理论值差了不少。 “八仙各显神通过独木桥”的场景,决定了芯片厂商们必须精耕细作才能拥有机会,但最终的解决之道一定是告别无止境地内卷,向外寻找更高远的天空。 历史上成功突破内卷的国家有很多,比如农耕文化深重的法国就转型出海,荷兰、英国、美国也曾在发展中挣脱内卷化的魔咒,其中典型的推动力如亚当斯密的《国富论》、瓦特的蒸汽机等,恰恰说明了新技术与新思想的开放、交流,最终打破内卷化。 具体到移动芯片领域,有哪些新增量值得关注呢? 首要机会,当然是5G。 中国信通院的数据显示,2020年1-9月,中国市场5G手机累计出货量达到 1.08 亿部,这是移动通信行业里产业发展节奏最快的一年。 骤增的市场需求,也吸引了各家厂商群雄逐鹿。苹果、华为、三星、高通争先领跑,联发科、紫光展锐等也在积极布局。 苹果的5G手机也在今年千呼万唤始出来。虽然有了5G,但大家一看,有点傻眼。中国台湾地区《联合新闻网》发布的iPhone 12拆解文章中确认,A14芯片是外挂高通X55基带芯片。 而紧随其后的麒麟9000、三星Exynos1080,都采用了将应用处理器和5G基带集成在一起,也就是SoC的方式来制造5G芯片,这样做的好处是,性能更强,功耗低,更加省电。业内的跟随也证明了麒麟路线的正确性。 目前看来,已经推出了三代5G SoC芯片的华为显然在5G方面更加游刃有余。麒麟9000内置了华为自研基带芯片巴龙5000,5G通讯比苹果A14明显强不少。 在麒麟9000上,支持200M的双载波聚合,在Sub-6G SA网络理论下行峰值速率达到4.6Gbps,上行峰值达到2.5Gbps,在测速软件中可以达到2.6Gbps,超出平均水平一倍,也让5G超高速率传输的特质充分落地到用户体验端,在5G SA现网环境下能打造了目前业界最快的5G体验。 为什么苹果、高通等头部玩家坚持“外挂模式”,因为5G SoC对设计和IP方面的要求很高,天线设计、信道测量,甚至基站、现网协议匹配等等,都是学问。 作为业界唯一能提供端到端SA/NSA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含系统、芯片、CPE/手机),华为和麒麟9000在5G领域的基本功毋庸置疑。技术品牌本身就是一种“话语权”,在移动芯片必须拥抱5G的趋势下,麒麟9000和华为在5G领域的积累与突破,也让中国头一次跻身通讯革命浪潮的头号牌桌上,只要上了牌桌不下去,一切皆有可能。 移动芯片的第二个焦点,是架构。 随着人工智能等新能力的出现,移动芯片纷纷开始强调异构协同,整合CPU、GPU、NPU、DSP等单元,针对不同终端、不同任务提供弹性调用。 要根据不同产品的受众来打造差异化体验,采购高通、联发科等的芯片显然不够,所以苹果、华为、三星都涉足了自研架构,VIVO也选择与三星深度合作来试图扩大核心部件的差异点。 其中,苹果凭借其软硬件一体优势,其芯片领先于安卓芯片一直是业内所公认的, A14使用的自研架构,跑分成绩就超越了依靠ARM公版架构的其他芯片。 麒麟9000全新升级Cortex-A77 CPU,采用1+3+4三档能效架构CPU,大核主频突破3.1GHz。GPU搭载了ARM架构上的G78微架构,在极小空间堆了24个GPU核心,与上一代麒麟990相比增加了一半,在性能和能效上协同打造最佳手机体验。另外值得一提的是NPU升级到了达芬奇架构 2.0 版本,创新采用双大核+微核架构,卷积网络性能翻了一番,可以灵活应对复杂或简易的AI任务。 Exynos1080 则是三星放弃自研架构后,与 ARM、AMD 深度合作打造的。采用新一代 ARM 架构,增加了NPU和AI解决方案,大家可能注意到了,相比CPU等等传统计算单元,NPU的存在与升级,就像GPU专用于图像计算一样,凭借其在机器学习上的特殊能力,引起移动芯片厂商的广泛重视。高通骁龙 845 发布之时,还因为没有顺应 NPU 的趋势而 AI 能力落后,遭到了批评。 这种神经网络处理器,也是在2017年由麒麟970首次引入手机的。适应AI趋势,苹果则在华为推出NPU同期选择了用传统硬件模块进行AI适配。高通的AI Engine(人工智能引擎)也是用调整CPU、GPU、DSP等多个硬件模块来达到NPU的效果。如果遇到高通量计算,就需要将数据上传到云端进行AI推理再回传到本地。 自研架构被业内称作是移动芯片设计领域的“成神之路”,到底有多重要?举个例子,苹果处理器一开始对比安卓并没有绝对优势,直到开始自研CPU,从基于ARM Cortex-A8架构的A4芯片开始,摆脱了对三星的依赖,也逐步形成了自身的性能优势。可以预见的是,接下来的移动芯片架构之战,依然还是苹果、三星、华为这样拥有底层自研技术的巨头同台竞技。 巨头们打得火热,可用户最在乎的是什么,。 每到手机新品发布会环节,参数对比或许不是所有人都能看懂,但一到AI拍照、人脸识别、AR互动之类的创新应用分享,观众们立马精神起来。而当代用户最离不开的基础功能之一,就是摄影摄像。 iPhone的相机功能从第一代产品开始,就不断有创新出现,比如2012年的全景拍摄,2015年的光学图像稳定,2016年的肖像模式等等。 安卓阵营也在不断追赶,近年来有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创新,像是算法层面的AI摄影,以及最近麒麟9000在硬件层面将NPU与ISP芯片相结合,打造出了差异化视效。 ISP图像信号处理,是图像处理的硬件核心,拍摄时的对焦、曝光、合成等都离不开它,也直接决定了成像效果。传统的手机芯片,并不会集成ISP,而麒麟9000则创新性地将NPU的AI能力与ISP的影像能力融合在一起。 这样做的好处是,影像处理有了强大的算力支撑,能够在每一帧的时间里做复杂的算法处理,同时让手机有了从“看清”走向“看懂”世界的能力,比如实时包围曝光HDR视频合成,即使在暗光下也能实时捕捉光影细节,再合成出细节充分展现的视频。 带来的改变也是用户可以直观感受到的影像体验提升,在看视频时自动调节视频网站的清晰度,将网络不稳定或是片源质量比较差的视频,利用AI让原本低分辨率的图像变得清晰; 又或在拍摄视频转场时,突然的明暗变化会导致细节消失,不得不暂停或分开拍摄,而搭载麒麟9000的手机则可以很好地捕捉和处理不同光线条件下的细节,为手机影像的提升提供了基础保障。 站在今天,麒麟9000令人惊艳的革新与它面临的难题,让我想到了一首诗:如果不被河流接受,那就成为一艘船,等待风雨过后即可。纵被浪击,也绝不沉没。 美国政治学家萨缪尔·P·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指出,高水平的经济相互依赖“可能导致和平,也可以导致战争,这取决于对未来贸易的预期”。如果各国预期高水平的相互依赖不会持续,战争就可能出现。 显然,全球半导体产业链的相互依赖关系,必然会在地缘政治局势下变得充满不确定性,因此,各大厂商之间的战争恐怕会变得更加激烈。 所以我们会在内卷化的同时,看到一些微妙的故事,华为高端麒麟芯片的供应困境,OV米对高通芯片采用比例下调,三星迅速入场有制衡高通的意味,高通又将骁龙875 5G芯片交给了三星来生产……一切都说明,没有人永远是这个舞台上的主角。 在移动芯片的牌局上,中国占据的位置、手中的牌面,也备受关注。关于未来,我们没有答案,而是想讲两个故事: 中美韩纷纷研究新材料以期替代硅材料制造半导体,日本学者曾向当局抱怨“政府支持不足”,英特尔CEO Bob Swan 也曾写公开信号称“先进芯片在美制造比例不足”,希望美国政府鼓励建生产厂。到底应该像日本一样牢牢抓住自己的产业链优势,还是像美国一样选择查漏补缺、全面撒网,对于多年造芯的中国半导体产业来说,需要选择的智慧。 另一个故事发生在不久前,2018年华为手机出货量首次超过苹果,这是麒麟970(首款搭载了NPU处理器的华为芯片)在市场上收获的漂亮一仗。其实这款产品推出时,苹果和谷歌也都曾在产品上强调过AI,但并未深挖,这给了华为Mate10系列凭借AI摄影、GPU Turbo等技术打破了智能手机线性发展的固有路径,遇上了洗牌品牌认知、冲击原本市场结构的窗口期。 在以技术为原力的移动芯片世界里,劳而无功的事情经常会发生,但超车机会是否会在一次次碰壁、探索中出现,考验的是勇气与毅力。 1793年,马戛尔尼率领英国使团访问中国,当时大国余威仍在,耕地面积不断增加,人口增加到3亿,几乎达到了农耕文明的极限,年逾八旬的乾隆自得地自称为“十全老人”。 然而上,封闭的帝国其实早已陷入了“停滞”。黄宗智在《 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中将康乾盛世时期评价为“没有发展的增长”,即“内卷化”。但乾隆没有感觉,他拒绝了使团扩大贸易的要求,“一点儿新鲜事物都为之胆战心惊”,希望他们速速回国。 对新事物始终保持一点敏锐、一点盼望、一点希冀,或许是行走在逆旅之中的全球移动芯片行业,以及中国都需要学习的。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21ic获得授权后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谢谢!

摩登3测速代理_找工作都要35岁以下,35岁以上的打工人都哪去了?

那一天我二十一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 后来我才知道,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 可是我过二十一岁生日时没有预见到这一点。我觉得自己会永远生猛下去,什么也锤不了我。 ——《黄金时代》王小波 曾经有一句古诗云:自古美人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 所以,亚马逊员工平均年龄28岁,谷歌30岁,华为27岁……整个互联网行业,26岁。 不要说白头,连秃头都没到来,可能就已经在公司平均年龄上拖了后腿。 无可否认,在新兴行业,尤其是互联网行业,35岁已经是很老的人了。 这时候,他们一般都做上了技术骨干,管理中高层。底下带着十个八个手下,过上了似乎是最舒适的日子。 代码早就敲腻烦了,重复的日子过得有点慌张,但求在忙碌的日子里多熬几天,这份表面的努力能够成为下一年加薪的砝码。 每一个年近35岁的职场人内心都明白,自己的性价比早就不如90后。 别人能996,能熬通宵,能喝汽水,能半夜吃完宵夜继续加班到天亮。 而自己呢,每当6点下班,就开始想着孩子的功课谁辅导,第二天的饭菜怎么办,以及喝多少公斤的枸杞能补回熬一夜通宵的损伤。 更可怕的是,积累了那么多年的经验,不知道怎么突然就变得不名一文。 搞Java,C++十几年了,项目老板却突然说,所有代码要改成Python。无奈,拿起一本砖头那么厚的书,自己已经啃不下去了。 01 朋友中年被裁,找工作时傻了眼 大家常说35岁是中年人迈不过去的坎,这句话在汪磊身上体现得最真实。已经工作了十来年的汪磊,近来比较颓废,原因无他,只是他被公司裁员了。现在正四处找工作,各大网站也投了,但是一直没有一丝的水花。他发现很多招聘的岗位都要求35岁以下。要求35岁以上的,应聘的人需要特别优秀,要求特别高,高出了汪磊的天花板。 对此他非常郁闷,也非常好奇,招聘的岗位都要求35岁以下,那么35岁以上的人都干啥去了? 35岁成了汪磊的魔咒,也成了很多中年人的魔咒,35岁的职场人,到底该何去何从? 02 35岁以上的打工人,只有这3种情况 35岁以上的人不好找工作,已经成了职场很常见的现象。35岁以上的人离退休还有二三十年,总是要生活的,那么他们都在做什么呢? 第一种:已经积累了大量人脉和经验,随时都能独当一面 35岁以上,如果从本科毕业开始算起,这个时候最起码已经工作13年了。经过13年的努力经营,很多人在工作中或者已经出类拔萃,做到了公司高管;或者是独自创业,有了一番事业。但是不管哪一种人,他们都已经积累了大量的人脉和经验,不管从事哪个行业,他们随时都能够独当一面。 经过了十几年的打拼,35岁以上的人要经验有经验,要资源有资源,要能力有能力,确实不用担心。 第二种:早早进入体制内,为自己谋得一份保障 还有一些人早早就进入了体制内,进入体制内的好处自然不用多说。收入不低,工作也稳定,不用担心被裁,社会地位也高,而且未来有预期。 进入体制内,不用担心经济形势不好带来的行业压力,体制内的工作就是铁饭碗。在经济形势严峻的情况下,体制内的工作为很多人提供了一份保障,能保证基本的工作收入。 如果能力特别出众,有的人甚至都可以成为重要岗位的关键人员,未来的晋升之路更是不可限量。 第三种:身无长技又毫无保障,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 有一部分人既没有进入体制内,也没有成为拥有丰富资源的行业大咖,身无长技又毫无保障,只能过着朝不保夕的工作。 但是对于重体力的工作,他们又不如年轻的青壮年,慢慢就被边缘化了。目前的很多的外卖员、快递派送员等等,成为很多人的选择。但是这个行业的服务意识现在越来越强,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没有点技能,也没法在这些个行业内生存。 在工地从事相关工作,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素质会慢慢下降,从来体力工作只会越来越吃力,生存也变得越来越困难。 超过45岁的人,很多就已经开始在中介市场寻找保洁、保安之类的工作了。 03 提前做到这3点,跑赢35岁 很多人进入中年危机以后,才开始意识到35岁以后的难关,体会到了什么叫力不从心。想要未来人生有保障,就必须提前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这是安身立命的根本 人在职场拼的就是能力,个人的工作水平才是在职场立足的根本。只有拥有实力,才能打败竞争对手,才能不断升职加薪。所以想要跑赢35岁,就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这才是在职场安身立命的根本。 当你的工作能力足够强,个人足够优秀,才能在职场和部门中拥有一席之地。在足够的实力面前,一切阴谋诡计都是纸老虎。能力强的人可以选择工作,能力差的人才会被工作选择。 实力强,才能掌握主动权,才能做到无可取代,才能在职场上走的长远。不管是为公司工作还是自己创业,工作能力始终是立足根本。 第二:不断发展自己的人脉、打造自己的口碑和影响力 在职场上很多人经常是埋头干活,只沉浸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中。实际上越是这样,越做不出成绩。想要在职场中走的更顺畅,就要不断发展自己的人脉,打造自己的口碑和影响力。 人脉就是资源,互相置换人脉资源,拓展自己的人脉关系,也可以为你提供更多的信息和机会。 口碑是一个人或者一个公司在行业内的标志,口碑的好坏关乎到个人或者公司的品质。有了好口碑,才能够让合作伙伴信服,才能够让客户信赖。 影响力是一个人能对他人产生的影响和能量。当你有影响力以后,才会有追随者,才能够做更多的事情。 第三:锻炼好身体,并有超强的耐力 如果将金钱、事业与健康排序,健康一定是排在第一位的。如果没有健康,金钱事业都是零。人都没有了,又哪里来的金钱与事业呢。 所以想要继续奋斗就要锻炼好身体,有句成语叫“心有余而力不足”,说的就是身体的重要性,身体素质跟不上,心里再有想法,也无法实现。 除了要锻炼身体,还要有超强的耐力。很多人喜欢追求短期利益,但实际上真正能够让人受益终生的是细水长流。不应因一时的失落而放弃,要相信有耐力早晚会崛起,成功也许离你并不远,只是你过早放弃了而已。 04 35岁真的是中年危机?打破偏见 ‍ ‍ ‍ ‍ ‍ ‍ ‍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 35岁不应该是中年危机的年龄,其实是个相当理智而成熟的阶段——有商业嗅觉,有思维深度,对人情世故也能洞若观火。对于危机的人来说,每个年龄都是危机! 35可能对于职场人来说,是个转折点。有的人会选择改行。从一个技术人员,变成一个技术讲师。(截至2020年9月,在51CTO平台传授技能经验的讲师已经超过一万名)也有的人会选择自由职业,把自己的一技之长变成一个独立的供应商。 就像刘杰的《中年危机》里面诠释的: 生命的形式是空泛的,但我们却要脚踏实地; 生命的本质是荒诞的,但我们却要假戏真做; 生命的真谛是虚无的,但我们却要信以为真。 只不过35岁的职场人应该明白,这个年龄阶段就该用另一种姿态,和生命去和解。 人生本无危机。 35岁也不是危机,毕竟—— 任正非35岁还是解放军,43岁才创立华为; 董明珠35岁是一个围着孩子转的单亲妈妈,做了十几年行政人员,36岁才开始卖空调; 马云35岁才创立阿里巴巴,此前两次创业,都以失败告终; 雷军35岁虽然已经是金山总经理和卓越董事长,但是做得又累又焦虑又迷茫,直到41岁创立小米,才开始一飞冲天; 黄峥35岁之前还没找到人生的方向,做了几个创业项目,但离自己想要的目标还太远太远,直到做了拼多多,才总算找到一个可以尽情挥霍才华,实现人生理想的平台。 点击右方文字,了解 “大佬们的35岁,看完才知道什么叫大器晚成。” 文章综合自《找工作都要 35 岁以下,35 岁以上的人都哪去了?跑不了3个下场》互联网坊间八卦(ID:kekesil);《找工作时单位普遍要求 35 岁以下,那 35 岁以上的人都干嘛去了?》LinkedIn(ID:LinkedIn-China),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分享使用。 END 直接来源:51CTO,原文:LinkedIn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21ic获得授权后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谢谢!

摩登3注册开户_英飞凌推出具备出色耐用性的1200 V电平转换三相SOI EiceDRIVER™

【2020年12月4日,德国慕尼黑讯】英飞凌科技股份公司为进一步壮大电平转换EiceDRIVER™产品阵容,推出1200 V三相栅极驱动器。该器件基于英飞凌独具特色的绝缘体上硅(SOI)技术,具备领先的负瞬态电压抗扰性、出色的闩锁抗扰性、快速过电流保护特性,并实现了真正的自举二极管的单片集成。这些独特的特性有助于减少BOM用料,实现更坚固的设计,并且其紧凑外形适用于工业驱动和嵌入式逆变器应用。 电平转换栅极驱动器6ED2230具备350 mA /650 mA拉电流和灌电流驱动能力。由于它具有集成死区时间,因此可以防止出现直通电流(shoot-through)现象。集成过电流保护比较器具有+/-5%参考阈值精度,可实现快速、可重复、可靠的开关保护。集成自举二极管具备超快速反向恢复特性,提供极低的40 Ω典型电阻。 该器件耐受负瞬态电压可达-100 V,支持重复700纳秒宽脉冲,实现出色的耐用性和可靠运行。低压侧和高压侧电源具有独立的欠压锁定(UVLO)功能,可确保安全运行。独特的DSO-24封装将低压和高压分隔在封装的两侧,进一步增加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供货情况 现已可订购采用独特的DSO-24 300 mil封装(行业标准DSO-28封装尺寸)的EiceDRIVER 6ED2230。该封装的引脚数减少,从而具备出色的2 kV HBM模型ESD额定值。

摩登3平台首页_英特尔风投部门逆势扩大投资规模

      据国外媒体报道,英特尔旗下风险投资部门英特尔投资(Intel Capital)计划在当前经济危机期间扩大投资规模,重点关注已经创收的公司。   英特尔副总裁基思·拉森(Keith Larson)表示,英特尔投资的投资规模为1千万美元至5千万美元。英特尔投资的投资规模通常较小,自1991年成立以来,向约1000家公司投资了75亿美元。拉森说,“我们重点关注已经创收的公司,他们将给英特尔带来丰厚回报。”   拉森表示,许多公司在与英特尔投资接触,希望获得投资。创业公司希望能靠上英特尔这样财大气粗的“大树”,应对IPO市场关闭、并购交易不活跃等挑战。   去年,英特尔投资在国外的投资比例达到了62%,重点是西欧和中东。拉森称,在公开披露前,英特尔不会对投资交易发表评论。   风投业受到了全球性经济危机的严重冲击。全美风险投资协会的数据显示,去年第四季度,美国风险投资公司募集资金下滑了71%至33.7亿美元。   今年第一季度没有一家创业公司上市,也是创业公司连续第二个季度“交白卷”。收购创业公司的交易由去年同期的106起减少至56起,平均价格由1.136亿美元下滑至4960万美元。   拉森表示,投资已经创收的公司获利的几率更高,因为这类公司倒闭的可能性要小得多,“创业公司面临的一大重大挑战是银根收紧。”

摩登3内部554258_全球半导体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集成电路产业是目前世界上发展最快、最具影响力的产业之一,集成电路产业本身经历了几十年的不断的发展与演变,从最初的以“全能型”企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转变为产业集群与专业垂直分工越来越清晰的产业结构,这也是从综合发展模式向专业发展模式的演变,这种产业结构的变化是为了适应激烈的竞争、实现最大价值的内在要求。   设计、 制造和封装测试集一身   集成电路刚刚诞生时,作为一项新兴技术,生产涉及到的技术仅为少数企业所掌握,而生产所用的设备、材料、制造工艺技术等又具有高度的专业性,是过去其他产品生产中从未曾涉及、使用过的。因此,无论从产品设计技术、设备生产技术还是到原材料生产技术到加工工艺技术,都无法作为成熟产品从市场上直接获得,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要想介入集成电路领域,唯一的途径就是自身掌握包括产品设计、加工制造在内的全套技术,拥有半导体材料制备和生产设备,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全能企业”。   美国的综合型电子企业最早开始投资集成电路产业,如德州仪器、仙童、Motorola、IBM、DECD等。这些美国公司参与到集成电路产业中主要是为自身制造的电子整机产品(电子设备、通信设备、家用电器等)服务的,以此增加其整机产品的附加值,提升产品的质量和功能,降低生产成本,争夺市场。当时的电路产品主要是双极器件电路和简单功能的MOS电路,用于替代成本较高的晶体管器件。事实上,包括美国、日本的早期集成电路企业都是依附于大型企业集团的,在本集团战略思想的统一指导,从事产品的设计与生产,而产业内的组织结构也主要表现为水平整合,即综合型IDM,集整机产品和集成电路的设计、制造、封装和测试等生产过程于一身。   材料、设备业的分离   随着工业技术的提升和市场规模的扩大,专业化分工的优点日益体现出来,于是,产品形态明晰的设备业、材料业最先从这些“全能企业”中分离出来,作为独立的行业发展起来。这样,整个产业系统就分化成为集成电路业、设备业和材料业三个细分子产业。   在这种大背景下,应用材料公司于1967年在美国成立,现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半导体设备厂商。材料、设备制造业从集成电路产业中分离的较早,加之开发技术难度大,属于基础科学类,开发费用高,因此,进入门槛高。到目前为止,半导体设备制造被应用材料、日本东京电子、荷兰ASML等美国、日本、欧盟三家企业垄断。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材料业,美国、日本、欧盟掌握着控制权。   封装、测试业的分离   二十世纪70年代,集成电路产业结构发生了一次重大调整,那就是,封装、测试业逐渐从整个产业中分离出来,作为一个独立的产业发展。这一阶段,后道封装、测试技术己基本上物化到了设备仪器技术和原材料技术之中。也就是说,集成电路的后道封装具有较高技术的部分已集中体现在设备仪器技术和原材料技术之中。后道封装、测试生产工序实际上己经转化为劳动密集型工作,而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成本低廉,在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上具有发达国家难以达到的成本优势。因此,这一时期,发达国家开始将封装转移到本土以外的其他地区生产,单独的封装测试业开始出现。   到了20世界70年代末,美国的绝大多数集成电路制造公司为了降低其部分生产成本,开始将纵向生产链中技术含量最低的封装、测试工序大量移向海外,主要是马来西亚、菲律宾、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恰巧这些地区的政府或当局也正将集成电路作为本地区的支柱产业发展。目前,台湾企业在全球封装测试产业中所占的比重最大,全球前5大封测厂家已占3席,不仅是收入,盈利表现也相当好,先进封装和测试的专业厂商几乎全部集中在台湾。   设计业的分离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集成电路设计是通过直接画版图完成的,当时只能设计到几百门的复杂度,设计技术主要与特定的技术人员联系在一起;八十年代Daisy公司首先实现了计算机辅助工程(CAE),使得工程师可以通过画逻辑图、自动布局布线的方式完成设计,CAE不仅使设计水平由原有的几百门迅速上升到一万门左右的水平,而且,自动布局布线降低了对设计人员的技术要求,集成电路设计技术开始部分物化到设计工具中。随着EDA工具(电子设计自动化工具)的发展,PCB设计方法引入IC设计之中,如库的概念、工艺模拟参数及其仿真概念等,设计开始进入抽象化阶段,使设计过程可以独立于生产工艺而存在,为集成电路的扩大应用奠定了基础。   随着微处理器和PC机的广泛应用和普及(特别是在通信、工业控制、消费电子等领域),IC产业已开始进入以客户为导向的阶段,产品的差异化不断加大,这些使得集成电路产业从一个标准产品(如DRAM、标准逻辑电路等)竞争时代进入到一个定制产品的时代,因此大量专门从事集成电路设计公司出现。于是,集成电路产业组织状况发生了新的变化,在集成电路产业内明显出现了垂直分工和产业集聚的现象。   自1982年世界上第一家专业化的集成电路设计公司——美国LSILogic公司成立以来,集成电路设计公司便以其经营模式灵活、注重创新设计和与应用市场结合紧密而实现了超常发展。2006年世界IC设计公司收益较2005年增长34%,远高于整个半导体行业8.9%的增长率,占半导体工业总体收益的20%。   在这期间,由于制造工艺水平的提高,对生产线投入的资金要求越来越大,多数IDM中小企业已无力承担这些费用所带来的经营风险,高额的建线费用也限制了许多试图进入IC业的人,于是只专注于芯片制造的代工企业(Foundry)出现了。1987年,全球第一家集成电路制造专业代工服务公司——台积电(TSMC)成立。时至今日,身为业界专业代工模式创始者的台积电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专业集成电路制造公司,提供业界最先进的工艺技术及拥有专业晶圆制造服务领域最完备的组件数据库、知识产权、设计工具及设计流程。在半导体代工阵营中,TSMC、联电(UMC)、中芯国际(SMIC)、特许(Chartered)属于前四大企业,占据着绝大部分代工市场,而以X-Fab、Jazz Semiconductor为代表的企业以提供特殊Foundry服务(如RF、Analog)而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大量无生产线的IC设计公司的出现,为专业代工厂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反之,代工厂的出现也降低了设计公司进入IC领域的门槛,大量的设计企业也随着诞生。无生产线的IC设计公司(Fabless)与IC代工制造公司(Foundry)相配合的方式成为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重要模式。从下图可以看到,Fabless公司在11年间公司数量增加4倍,营业收入增长40倍,年均增长率达22%,远高于全行业8%的速度和IDM 7%的速度。   综合型IDM向专业型半导体企业的转变   专业型IDM公司,即专门从事半导体产业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基本上不从事整机业务的公司。这种形式起始于上世纪60年代后期的美国,比如Intel、AMD、Zilog等若干公司。1987年,综合电子企业法国汤姆逊公司的半导体部门分离出来与意大利半导体公司合并为STM半导体公司。专业型IDM公司相对于综合型IDM公司的高效运作具有典型的示范意义。   二十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Internet的普及,IC产业跨入以竞争为导向的高级阶段,国际竞争由原来的资源竞争、价格竞争转向人才知识竞争、密集资本竞争,“快鱼吃慢鱼”的现象十分醒目。   2000年前后几年,Motorola、Siemens、Philip等欧美综合型IDM公司迫于竞争压力,将半导体业务单独剥离出来,分别成立了Freescale、Infineon、NXP等专业型IDM公司。日本的综合电子企业NEC、日立(也是综合型IDM公司)剥离其存储器部门成立存储器大厂Elpida,后三菱公司也加入,日立、三菱的非存储器业务部门又分离出来联合成立瑞萨半导体公司,成为业界相当瞩目的现象。综合型IDM厂商转型为专业型IDM厂商最为典型的是Motorola。其2003年时共拥有各类半导体厂共39个。经过关闭,兼并及重组,最后仅存下8家盈利最高的工厂,在天津花费了18亿美元建成的MOS 17工厂在维持试运行3年后,最终以股权转让方式,售予中芯国际。其2004年结构重组后,新公司飞思卡尔一年之内即迅速上市,并实现扭亏为盈。   从上述情况还可以看到,专业型IDM公司在产品种类的问题上采取了更加“专注”的策略。事实上,早在1985年,美国以Intel为代表,为抗争日本跃居世界半导体榜首之威胁,主动放弃DRAM市场,大搞CPU和逻辑电路,作了重大结构调整,又重新夺回了世界半导体霸主地位。后来,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AMD身上,为了更具竞争力,2003年AMD剥离了存储器业务,集中精力从事CPU业务,而其存储器业务与富士通合资成立了Spansion闪存公司,由Spansion独立发展存储器业务。   在产业发展过程中人们认识到,跨越太长产业链的集成电路公司体系并不一定有利于企业发展,“细分”才能精,“联合”才成优势,不少综合型IDM公司,特别是美国欧洲企业,纷纷改制成为专业型IDM公司。   综上所述,集成电路产业从诞生至今的50年中,随着技术和市场的不断变化,经历了多次结构调整之后,已经逐渐由原来“大而全”形式的产业演化成目前“专而精”的多个细分子产业。在IDM公司继续发挥重大作用的基础上,IC产业结构向高度专业化转化成为一种趋势,形成了设计业、制造业、封装业、测试业独立成行的局面。即使在设计业自己内部慢慢地也出现了细分,如专门从事提供IP的设计服务公司,及第三方设计公司;制造业内部分为IDM制造与专业代工制造企业两种形式。正是这些具有不同特征的细分子产业间相互作用、相互推动、相互制约,越来越影响着整个集成电路产业体系的发展。近年来,全球IC产业的发展也越来越显示出产业链细分和模式多元化的活力。

摩登3注册开户_甲骨文2011年狂砸40亿美元投资研发 大举收购微芯片公司

  9月25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甲骨文首席执行官拉里·埃里森表示,甲骨文渴望通过更多的收购来增强自己的技术,微芯片公司非常适合甲骨文收购。   随着全球并购的兴起,特别是在热门的美国技术行业的兴起,投资者都在推测下一个大的收购目标。埃里森在一次会议上回答一位分析师的问题时说,他更有兴趣收购拥有诱人的技术的公司,而不是像Accenture那样提高服务的公司。   甲骨文在今年年初用75亿美元收购Sun微系统公司之后将开始在高端服务器和其它硬件市场展开竞争。埃里森说,我们的重点是建立我们的知识产权产品组合。你们会看到我们收购芯片公司。芯片是非常重要的,软件知识产权也是非常重要的。   甲骨文重申,它在2011年计划投资40亿美元用于研发,尽管经济不冷不热。甲骨文首席财务官Jeff Epstein也在这个会议上说,我们将继续大量投资研发。我们将继续进行小的收购和大规模的收购以便获得极好的产品和研发团队。

摩登3娱乐登录地址_ipad供货拖累苹果股价大跌 富士康增建52条iPad生产线

  近期以来,由于产能不足,iPad供不应求,很多苹果粉丝不得不等待数天才能买到iPad,iPad缺货甚至拖累了苹果的股价。美国时间19日,苹果股价大跌6%。为了确保iPad的供应,富士康在成都的工厂快马加鞭,仅用了2个月时间就将第一条生产线安装调试完毕并于18日向美国市场送出了第一批iP ad。据悉,富士康将在成都建52条iPad生产线,年产4000万台。   iPad的热销,让各大IT巨头十分艳羡。英特尔一反此前对平板电脑的消极态度,英特尔C EO保罗·欧德宁日前在英特尔财报电话会议上对苹果的iPad平板电脑表示赞赏,同时表示英特尔有决心最终赢得平板电脑市场的竞争;联想也表示明年年初在中国市场发售平板电脑“乐Pad”,并将在2011年5月将它推向成熟市场。   iPad供货不足影响销售   iPad全球上市半年后,缺货问题依然是最大的瓶颈。昨天,苹果公司发布其2010年四季财报(截至9月25日),创纪录的iPhone销售数量和新推出的iPad的强劲表现,苹果当季营收达到203.4亿美元,同比(相比上年同期)增长67%,利润大幅增长至43.1亿美元,同比增70%。   不过,苹果的明星产品iPad的销量却低于预期,第四财季共售出418万台iPad,环比上涨28.4%,但低于此前分析师预计的500万台销量。各种分析机构都认为销售低于预期是因为供货不足,并且这种缺货的状况至少会延续到圣诞节。   据了解,尽管已经上市半年,依然全球性缺货,消费者官网预订还需要1个星期以上的送货时间。海外市场的热卖也加剧了缺货,苹果四季度57%的营收来自国际市场。今年苹果分别在北京和上海新开了3家旗舰店,苹果透露明年将新开40至50家新店,大部分将在美国以外的海外市场。据了解,缺货的原因除了产能跟不上外,苹果9.7英寸触摸屏的iPads无法及时供货导致iPad的供不应求。   富士康生产线拼命赶进度   作为第一代iPad的独家代工厂,富士康的产能决定着iPad的市场销售。此前,富士康将生产线全力向内地转移,新的生产线一直处于紧张的安装阶段,这也是iPad产能暂时告急的一个主要原因。   10月18日,富士康(成都)公司在生产线安装调试完毕之后进行了出口通关测试,第一批苹果iPad运往美国,标志着富士康成都生产基地完成了正式生产的所有准备工作。富士康(成都)公司协理国泰透露,为了赶进度,富士康成都加工区仅仅用了两个月时间,就建成了生产线,并生产出了第一批产品,创造了奇迹。据了解,富士康(成都)公司将建设52条iPad生产线,年产能达4000万台。一旦这些生产线全部投产,就能满足iPad的销售需求。   苹果最新的季报显示,刚刚过去的第三季度(截至9月25日),iPad的出货量为420万台。市场研究机构iSuppli将2010年iPad平板电脑销售量预期从7月份时的1290万台上调至1380万台。并预计2011年iPad的销售量将为4370万台,2012年将为6330万台。这两个预期分别高于此前的3650万和5040万台。   IT巨头发力平板电脑   作为芯片大佬,英特尔此前一直对平板电脑不太感冒。英特尔高管此前认为,平板电脑是一个新兴市场,只是对主流PC市场的补充。然而,iPad在市场上的疯狂表现,不得不让英特尔对平板电脑刮目相看。   在10月18日举办的英特尔财报电话会议上,英特尔C E O保罗·欧德宁对苹果的iPad平板电脑表示赞赏,但同时表示英特尔有决心最终赢得平板电脑市场的竞争。不过,在英特尔第三季度的财报中,英特尔依然没有推出平板电脑芯片的时间表。   联想也对平板电脑市场寄予厚望,联想成熟市场主管米尔科·范杜伊吉本周二表示,联想将于明年年初在中国市场发售平板电脑“乐Pad”,并将在2011年5月将它推向成熟市场。届时谷歌将发布新版A ndroid操作系统。   此外,据悉,包括三星、宏碁、诺基亚、LG电子和惠普在内的PC和手机厂商,都计划发布自己的平板电脑产品。   不过,已经赶超戴尔坐上全球PC市场第二把交椅的宏碁,依然看好传统PC产品的市场后劲。宏碁董事长王振堂19日在全球华人企业领袖高峰会上表示,PC市场发展应该是宏碁说了算。尽管宏碁在美国的市场占有率,因为iPad冲击和同业降价竞争而名次下滑,不过王振堂反倒认为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因为宏碁的毛利率维持在应有的水准。而苹果刚刚公布的季报显示,其毛利率从去年第4季的41.8%,下滑到上季的36.9%,低于外界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