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烂尾项目事件自从被曝光以来,关注度持续飙高,在央视在内多家媒体陆续曝光后,更多芯片烂尾项目被揭露。 日前,总投资高达12亿元、占地703亩的江苏盱眙中璟航天半导体全产业链项目再次出现在视线之内。 本项目在2017年底开工,仅在半年时间便销声匿迹,无人而提。而据知情人士透露,中电二与江苏中璟航天半导体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自2018年4月签订EPC工程总承包合同后,便开展中璟航天半导体8英寸晶圆柔性生产线项目动力站基础工程和一层梁柱板的施工,但由于后者资金不到位,中电二至今仍未收到合同约定的工程款。 该人士表示,“江苏中璟航天项目与中电二工程总包合同价格大约为5亿元,中电二前期施工共投入了数千万元,但由于中璟航天股东不注资,项目早已陷入停滞”。 公开信息显示,江苏中璟航天成立于2017年8月,三大股东分别为淮安市盱眙新城资产经营有限公司、自然空间投资控股集团(香港)有限公司、广东中璟航天半导体产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截至到发稿时,三大股东实际注资皆为0元。 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曾就芯片项目烂尾事件公开表示,国内投资集成电路产业的热情不断高涨,一些没经验、没技术、没人才的“三无”企业投身集成电路行业,个别地方对集成电路发展的规律认识不够,盲目上项目,低水平重复建设风险显现,甚至有个别项目建设停滞、厂房空置,造成资源浪费。 去年7月,国务院印发了《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其中提到,要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和发展质量。 去年10月,国家发改委表示,针对个别地方盲目上项目,项目建设停滞造成资源浪费等行业乱象,下一步将加强规划布局、完善政策体系、建立防范机制,压实各方责任,建立“早梳理、早发现、早反馈、早处置”的长效工作机制。 实际上,去年全国多地有多个集成电路项目陆续被曝出问题,存在建设停滞甚至烂尾的风险。 1、武汉弘芯“陷”停工,千亿投资项目遇资金难题 总计划投资1280亿元的武汉弘芯半导体,是湖北省近两年新建的一个集成电路项目,曾被省、市两级列为重大在建项目。 然而,今年11月,施工现场除了项目一期主要生产厂房等建筑封顶外,从人员及塔吊设备状态来看,项目已经停工。 从弘芯官网可以看到,成立于2017年11月的这家公司,目标是先后建成14纳米及7纳米以下的逻辑工艺生产线,生产用于手机、物联网和车载装置的芯片。 今年7月,武汉市东西湖区曾官方发布过一则报告,称弘芯项目存在较大资金缺口,随时面临资金链断裂导致项目停滞的风险,但目前在官网上已找不到该报告。 此外,弘芯去年专门聘请来的首席执行官——曾在业界龙头企业台积电任职过的关键人物蒋尚义,也通过律师事务所发布声明称自己于2020年6月提交辞呈,不再参与弘芯任何项目运营。 实际上在疫情影响之前,武汉弘芯资金缺口就已显现。天眼查信息显示,2019年11月,武汉弘芯因拖欠工程款,被分包商武汉环宇基础工程有限公司起诉;2020年1月,弘芯又将一台新购置的光刻机用作抵押,从银行贷款5.818亿元。 工商信息显示,武汉弘芯最初注册资本中,大股东北京光量蓝图认缴18亿元,但实缴仅100万元。当央视记者试图找到这家公司时,其注册地址只是一个住人的小院子。 除了北京光量蓝图外,当时弘芯的另一名股东为武汉市东西湖区国资控股的公司,认缴2亿元,实缴2亿元。而在上个月,弘芯已被另一家武汉东西湖区的国有独资企业100%控股,管理层也全部更换。这意味着项目目前已由地方国资全盘接手。 2、资金链断裂,南京德科码进入破产清算程序 像武汉弘芯这样因为资金缺口建设停工的集成电路项目,在国内并非孤例。江苏南京和淮安,两个由台湾项目团队主导的类似项目也出现了问题。目前,当地政府正在试图通过重组来盘活项目。 德科码半导体,是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引进的第一个晶圆厂项目。项目于2016年开工,2018年一期主体厂房封顶后因资金链断裂停工。 今年6月,公司因员工欠薪问题被法院裁定进入清算破产程序。按计划,项目初期要投资8亿美元,合人民币约50余亿元,但只募集到了2.5亿元。公司主要负责人李睿为认为,社会资本对这一项目信心不足。 李睿为解释,自己参与项目的身份从始至终都是“经营者”而非“投资者”。目前,德科码实际使用的3.68亿元资金中,是由南京当地政府介绍的2.5亿元社会资本,和后期南京经开区1.18亿元的借款构成。 江苏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沈吟龙表示:“地方政府没有直接投资这个项目。2.5亿元这部分资金已付,是来源于本地的投资人。 ” 在南京德科码之前,李睿为还曾在江苏淮安参与创建过另一家“德科码”公司。这家名为淮安德科码的公司,成立于2016年1月,但不久后,李睿为就因团队分歧离开,随即这一项目也更名为德淮半导体,由另一名创始人继续推进。 一期计划投资120亿元的德淮半导体,在完成基本建设后同样陷入停滞,今年4月,已由当地淮阴区政府派驻工作组接管。经过沟通,当地政府部门派出一名工作组成员接受采访。 从车间现场来看,目前已到位了部分设备,但整体尚未配置齐全,产线无法正常投产。工作人员介绍,工厂目前处于维持运营状态,原有近千名员工仅剩78人在岗,高管也只剩少数留守。 与南京德科码中政府没有直接投资不同,德淮项目目前实际投入的46亿元中,有35亿属于淮阴区政府资金。按照最初协议约定,项目总投入中,德淮发起团队和淮阴区政府应按照1:1同步投入资金,但实际上德淮的团队却迟迟无法募来资金。 目前,淮安、南京两地都表示,仍在与国内外多方洽谈,希望能在原有建设基础上实现项目重组。 德淮半导体工作组办公室副主任徐玉泉则表示,从政府层面上来讲,还是想救活这个企业。目前德淮半导体项目所建成的已经达到了90%,只差临门一脚,可以找一些目前在市场上技术稳定、市场稳定的项目先做起来,大概有30亿元左右,就能够把这个项目启动起来。 江苏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 沈吟龙:根据现在洽谈的情况,明年1月份正式签署新项目的投资协议,一季度实现南京德科码项目的重新开工启动这一目标,我们还是有把握的。 3、项目停滞原因复杂,部分地方“小马拉大车” 曾经被看好的地方重点项目因为各种原因而陷入停滞,变成了空置的厂房。虽然没有外界传言的动辄百亿、千亿的损失,但前期投入确实面临打水漂的风险。 南京德科码项目负责人李睿为坚持认为,他们当初选择的方向没有问题,芯片8寸晶圆的产能紧缺,直到今天市场仍在高速增长。但项目投资大、回报周期长,实际运营起来很容易遇到问题。 南京和淮安的这两个项目有许多共通之处。产品类型上,都瞄准了图像传感器为主的芯片市场;发展路径方面,都想走业内称为IDM的“大而全”模式,从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到封装测试的整条产业链。但这种模式投资庞大,全球目前也仅有英特尔、三星等少数成功案例。 德淮半导体工作组办公室副主任徐玉泉则表示,从事实上来讲,目前德淮再搞全产业链的是不现实的。当时管理层对项目的难易程度的认识,或者说整个规划是不充分的。 此外,这些项目在前期资金使用上,都花费了数亿资金从海外购买技术授权,德淮项目还有大量设备投入。这些开支分配是否合理,也受到一定质疑。 德淮半导体工作组办公室副主任徐玉泉认为,购置设备使用的资金太多,行政运行的成本也偏高。德淮当时日本的一个子公司,一年的研发加工资就接近一个亿,我认为资金分配是不合理的。 而当涉及到这些技术、设备方面的投资时,地方政府也承认,在专业程度上存在一定不足。徐玉泉表示:“从现在接管工作组角度来讲,缺少这方面的人才,主要是从机关里面抽来的,做行政、财务、法律的人比较多,真的做半导体的,据我所知没有。” 与德淮项目一街之隔,还有淮阴区国资参与的另一家半导体项目——时代芯存。 虽然也面临一定资金压力,但公司负责人表示,他们的项目中,政府投入部分比德淮要小。目前项目一期已基本全部完成,中低容量产品有望明年量产,从而形成企业自己的造血功能。 近年来,淮阴区把半导体产业作为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引进、培育多个相关企业。从调查来看,仅德淮和时代芯存两个项目加起来,区政府实际投资就超过了40亿元。当地政府网站显示,2019年淮阴区地方财政收入仅为39.6831亿元。 德淮半导体工作组办公室副主任徐玉泉表示,在全国来讲,同类的半导体产业中,德淮这个项目让一个县区的财政或者基金来带动,显然有“小马拉大车”的嫌疑,是带不动的。 4、江西230亿项目资金断裂,韩企中建均入坑 在近期,江西投资230亿的项目,被曝资金断裂,被韩企解除合同,被中建八局起诉。 韩国设备厂商DMS公司12月24日发布公告称,公司解除了与江西益丰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曾签订的62亿韩元规模的显示设备供应合同。 合同对象:江西益丰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jiangxi Infintech optoelectronics co.,ltd) 合同金额:565.8万美元 合同期间:2018年3月27~2020年12月30日 合同解除日期:2020年12月24日 合同解除原因:因合同对方无法履行合同(设备无法采购),因而合同失效 据了解,DMS Co.,Ltd.是一家开发并生产制造薄膜晶体管(TFT)和液晶显示器(LCD)的专用设备的公司。主要产品包括高密度清洁器(HDC),湿式剥离机,湿式蚀刻机,等离子灰化机和装载机。 在12月23日,合力泰发布公告称,公司近日接到 江西省吉安市中级人民法院送达的《民事起诉状》等法律文件。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简称“中建八局”)因合同纠纷向江西省吉安市中级人民法院起诉江西益丰泰光电技术有限公司(简称“益丰泰公司”)、公司、文开福、王婷华、朱芷幸(依次为被告一至被告五)。 据悉中建八局与益丰泰公司签署 《 江西益丰泰光电技术有限公司年产60万片准6代TFT-LCD面板项目主厂房土建工程总承包合同 》 其中由中建八局承建益丰泰公司厂房建设被告益丰泰公司未按约付款中建八局请求法院判决与益丰泰公司解除合同并判令益丰泰公司支付剩余工程款及违约金194143941.9元 据了解,早在7月14日,韩国面板产业协会中韩合作科委员会将在15日举行参会,与面板设备厂们共同商讨江西益丰泰未付韩国设备厂款项约为1000亿韩币(约合5.8亿人民币)设备付款延期对策,会议邀请了驻韩国大使邢海明。 原本举行中韩合作科的参会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厂商之间的友谊,但预计本次参会的氛围将全然不同。韩国多家厂商收到益丰泰订单,并进行了设备制作,但合同终止日反复被延。设备搬入时程延迟导致厂家无法收到设备款。 YEST于2018年4月签订77亿韩币(约合4479万人民币)的面板制造设备供应合同,原定计划合同终止日期为2018年10月,但多次被延期。根据最新公示,终止日期已延期到了明年5月份。根据YEST的公示内容显示,变更理由为客户工厂建设计划延迟。 韩国设备厂与益丰泰的设备款有些高达数百亿韩币,共计超1000亿韩币。 实际上,益丰泰也是烂尾项目的“接盘侠”,接盘后再次烂尾。 据了解,江西益丰泰光电技术有限公司2017年8月在井冈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注册资本1000万元。该公司决定在井冈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新建TFT-LCD和AMOLED面板生产项目。项目预计总投资约230亿元,新建1条准6代TFT-LCD面板生产线和1条AMOLED面板生产线。项目分两期建设。 一期项目为1条准6代TFT-LCD面板生产线,投资75亿元,投产后预计年产值34亿元,年缴税额1.4亿元。项目位于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井冈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深圳大道,项目总占地面积约300亩,一期厂区规划总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主要建筑物为阵列、彩膜及成盒洁净室主厂房、附属设施、配套设施以及生活区等。电子主厂房建成后准6代TFT-LCD液晶面板年产量将达到60万片。 二期计划投资200亿,建设6代AMOLED量产线,包括刚性及柔性AMOLED产品,建设时间需要根据AMOLED市场的成熟度来确定。益丰泰准6代TFT-LCD面板生产线产品为非晶硅薄膜晶体管面板、彩色滤光膜面板及液晶显示器等组件,显示模式为TN(扭曲向列型)或IPS(平面转换型)方式。产品分辨率为QVGA、HVGA、WVGA、HD及FHD等,目标市场定位于1.77″-15″等中小尺寸显示,产品主要应用于消费品、车载、医疗、工控类显示屏及模块。 END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21ic获得授权后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