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目录:摩登3咨询

摩登3咨询:_贸泽携手Xilinx推出全新电子书 ,深入挖掘单芯片自适应无线电平台优势

2021年4月26日 – 专注于引入新品并提供海量库存的电子元器件分销商贸泽电子 (Mouser Electronics) 与Xilinx联手推出了一本全新电子书Programmable Single-Chip Adaptable Radio Platform(可编程单芯片自适应无线电平台)。这本电子书重点介绍了对自适应计算解决方案的需求以及所需的技术创新,来自贸泽和Xilinx 的专业工程师提供了一系列文章和视频,详细介绍了自适应计算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产品和平台整合到互联的智能物联网 (IoT),而对计算解决方案需求的日益提高也加快了这一进程。今天的计算技术必须是动态的、灵活的、自适应的,能够在云端和边缘实现创新。射频片上系统 (RFSoC) 解决方案将在未来的计算领域发挥关键作用,支持端到端5G移动网络架构、自适应雷达技术以及可编程航空航天和国防应用。 Programmable Single-Chip Adaptable Radio Platform中列出了十多款Xilinx先进产品的链接和订购信息,以及精选解决方案的嵌入式视频。本电子书重点介绍了Xilinx Zync® UltraScale+™ RFSoC,一个可扩展至完全支持6GHz以下频段的单芯片自适应无线电平台。此高性能RFSoC支持雷达、5G和卫星通信等RF无线解决方案所需的低功耗、高性能等特性。Zynq UltraScale+ RFSoC ZCU111评估套件旨在评估UltraScale+ ZCU28DR器件,并提供全面的射频模数信号链原型平台。

摩登3测试路线_具有保护功能、适用于过程控制模拟输出 的精密、稳健解决方案

工业过程需要对执行器进行精准而稳健的控制,以便管理流量、温度和压力等过程参数。精密模拟输出模块,即所谓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或分布式控制系统(DCS),可产生用于控制此类执行器的电压或电流输出。这些模块需要在恶劣的工业环境中提供稳定、可靠、精确的输出。 ADI公司的单通道16位I/V输出DACAD5423和过压保护SPST开关ADG5401F的组合,符合此类控制需求,能够满足模拟输出模块的要求。 精密 精密是AD5423的一个主要特性。在电压输出模式下,25°C时的TUE低至±0.01%(整个温度范围为±0.05%),典型输出漂移为0.35 ppm FSR/°C。在电流输出模式下,25°C时的TUE也是±0.01%,典型输出漂移为2 ppm FSR/°C。所有输出模式下的差分非线性(DNL)为±1 LSB,保证单调性。 精密开关ADG5401F的导通电阻(RON)为6Ω,集成了辅助反馈通道,用于将通道IOUT/VOUT连接至AD5423的+VSENSE输入,这样就消除了任何与ADG5401F导通电阻变化相关的误差。ADG5401F在整个温度范围内的最大导通漏电流为40 nA。对于16位4 mA至20 mA电流输出DAC,此漏电流不足1 LSB,输出信号链的精度不受影响,动态范围可最大化。 稳健 ADG5401F过压保护SPST开关用在AD5423 DAC的模拟输出上,在通电和无电状态下均能提供过压保护。ADG5401F的源极(S)和源反馈(SFB)引脚可承受最高±60 V的过压。 这将保护精密模拟输出节点不会因为系统掉电、接线错误、电源时序等问题而损坏。图1详细显示了模拟输出模块中应如何连接AD5423和ADG5401F。 图1.AD5423和ADG5401F配置 ADG5401F电源设置过压故障阈值,如果源极引脚(S或SFB)上的电压超过ADG5401F电源电压,则认为发生故障,主开关通道和辅助反馈通道将自动断开。 当开关通道在故障期间断开时,任何大的故障电流都会被禁止流回DAC输出和系统电源。在过压事件期间没有大的故障电流流动,因此系统功耗不再受故障功耗约束,系统电源所需的设计工作量得以减少。ADG5401F允许系统移除输出信号路径中的限流电阻,该电阻在某些应用中可能引起负载裕量问题。 ADG5401F集成一个防开环开关。如果VOUT/IOUT节点遭受过压信号,ADG5401F将启动过压保护模式,主通道和辅助反馈通道开关均会断开。与此同时,内部防开环开关(D和DFB之间的内部连接)将闭合。该防开环开关使DAC输出反馈环路保持完整,并防止DAC将输出钳位到电源轨。 为实现高压瞬变保护,例如IEC 61000-4-2 ESD、IEC 61000-4-4电快速瞬变脉冲群(EFT)和IEC 61000-4-5浪涌,应使用分立电阻和瞬变电压抑制(TVS)器件实施类似图2所示的电路。将电阻放在系统的反馈环路内,使电阻不会给系统输出增加任何误差。 图2.ADG5401F电路图 表1.高压瞬变保护 诊断 AD5423内置一个12位内部诊断ADC,可以提供关于用户可选输入(例如电源、地、内部裸片温度和基准电压源)的诊断信息。 片内诊断寄存器包含用于指示各种故障情况的标志,以及因为任何故障而触发的FAULT引脚。电压输出模式下会监视短路检测,电流输出模式下会监视开路检测。AD5423还提供循环冗余校验(CRC),可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校验;如果当前数据包看起来不正确,则触发FAULT引脚。它还提供温度监控功能,如果芯片温度超过设定的限值,就会记录故障。 图3.AD5423功能框图 AD5423和ADG5401F相互配合,共同提供工业过程应用所需的精密性和稳健性。AD5423的16位I/V输出可提供现代模拟输出模块所需的精确控制信号,而ADG5401F则能保持该精度,并在恶劣环境中提供强大的保护以防止外部影响造成系统失效或者精度降低。

摩登3内部554258_从单品智能到场景智能,苏宁Biu+生态三路出击AIoT B端市场

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AIoT(人工智能+物联网)产业总产值为5815亿元,同比增长52.7%,预计2022年将会达到7509亿元。高增长主要得益于人工智能、云计算、5G等新技术规划商用和AIoT应用在消费和公共事业等领域大规模落地。 AIoT大潮中,巨头和新贵都在探索行之有效的模式。作为家电全渠道第一零售服务商,苏宁入局AIoT的战略有所不同,推出自主智能品牌苏宁小Biu,同步构建旨在实现跨品牌互联互通的Biu+生态。苏宁智能终端公司副总裁周力科表示,苏宁的AIoT战略从一开始便清晰而坚定,从单品智能入手、发力C端市场,进而实现场景智能,打造开放而兼容的生态智能,为B端提供智慧酒店、智慧车联等一系列行业解决方案。 1、面向C端,单品智能从点到面 2012年,物联网(IoT)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随后,人工智能、物联网和云计算等关键技术不断发展,人工智能(AI)和物联网(IoT)的融合不断加深,已成为朝阳产业。苏宁在杀入AIoT领域前筹谋良久。2018年初,苏宁成立智能终端公司,基于AI+IoT技术、渠道优势、内容优势、用户大数据以及智慧零售生态优势,推出全新智能科技品牌苏宁小Biu。 过去的三年中,苏宁小Biu陆续发布了多款智能硬件产品,超20大品类、超100个SKU,包括智能音箱、空调、冰箱、净水机、智能门锁、摄像头,覆盖智能家电、智能家居、智能厨卫、影音显示、个护健康、智能穿戴和车联网等多个场景。苏宁小Biu在单品智能领域的布局呈现峥嵘之势。 苏宁小Biu推出的首款产品是入口级产品小Biu音箱,随后面市的首款智能空调引发了数百万人抢购,第一款冰箱的预约人数超过50万、开售1小时售出20000台。当苏宁小Biu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初步完成全屋智能布局后,首战双十一,重塑行业坐标价,冰洗空大家电销量不俗,智能门锁、摄像头等产品销量位列苏宁全渠道TOP1。 “极致性价比”是外界对苏宁小Biu的第一印象,也是其迅速抢占市场的最大竞争力。极致价格方面,与市面上同类产品稍加对比便一目了然。极致体验主要体现在产品的科技、时尚和品质属性上,小Biu智能单品搭载了行业一流的技术,如一级能效、AI语音智控、健康除菌、Biu OS操作系统,能够同时满足消费者提升生活品质、追求性价比的需求。 小Biu这个自有品牌迅猛发展的同时,苏宁Biu+生态的合作矩阵也在持续扩充,至今已接入5500+SKU、130+品牌,包括格力、美的、志高、老板电器、林内、法迪欧、海信、万家乐、华帝等。 智能单品愈加丰富的同时,场景互联也就成了一种“水到渠成”。 过去几年中,智能家居的入口级产品已从智能音箱进化到智慧屏。2019年12月,苏宁小Biu紧跟行业发展趋势,推出了“智慧生活第一屏”55B1,走高端智慧路线。这是一款集成了AIoT技术、全新Biu OS系统、本地生活服务的终端大屏产品,可控制家电、查看新闻、询问天气、语音购物,接过了家庭智慧交互中心的交椅,在场景智能和生态智能中担当着“智慧大脑”的角色。 2020年7月,苏宁小Biu智慧屏Pro新增AI智慧眼,进一步拓展了社交属性,也成为苏宁小Biu拓展全场景智能的新一代“中心点”。据了解,小Biu智慧屏Pro上市后首战818,位居苏宁全渠道智慧屏产品销量榜TOP1。爆发力惊人的同时,这款产品以及小Biu智慧屏家族的战斗力和“耐久性”也较为亮眼,在随后的双十一、双十二大促中分别取得了不俗成绩。而在刚刚过去的418大促中,苏宁小Biu智慧屏苏宁线下渠道品类销量也实现了同比增长155%。 苏宁小Biu智慧屏Pro编织出一张AIoT生态服务网络,推动全屋智能体验进一步升级,已帮助数百万用户体验更无界、更流畅的全场景智慧生活,涵盖智慧客厅、智慧卧室、智慧厨房、智慧卫浴,以及智慧出行场景。 2020年9月,新宝骏小Biu智慧汽车发布,意味着苏宁Biu+智能生态对场景智能和生态智能进行了又一次拓展升级。这款跨界融合新物种,打通了智能家居和车联网场景,通过语音交互功能和10.25吋车载大屏,进一步拓展零售边界、内容边界和IoT边界,实现更大空间尺度层面的万物互联。 2、全场景智能日渐成熟,To B行业解决方案进一步落地 随着智能化产业发展及落地,市场和消费者不再满足于“单打独斗”的智能产品,更加偏向于集成化的整体解决方案。这一点在B端市场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地产、酒店、办公、出行等B端场景,需要系统化、定制化的一站式解决方案来应对各类行业痛点。AIoT B端市场的潜力逐渐显露,已成为巨头厂商的必争之地,各家也是基于自身基因展开在To B赛道上的部署。 “智能单品相当于一个个的积木,我们把这些积木组合搭建起来形成场景。再根据不同行业的需求定制、集成,便形成了可切实落地的行业解决方案”。周力科如此解释道,“苏宁Biu+智能生态在C端和B端的动作是相辅相成的。” 苏宁Biu+智能生态构建的行业解决方案涵盖了“衣食住行”,包括智慧家庭、智慧社区、智慧酒店、智慧办公、智慧车联,不仅集成了跨平台、跨品类的智能单品打造场景智能,而且链接了苏宁的智慧零售生态圈,将智慧零售、金融服务、售后服务、资讯内容融入到了深度定制的一站式服务解决方案中。目前,苏宁Biu+智能生态已打造了诸多标杆项目,落地执行了百余个智慧住宅和智慧酒店项目,覆盖南京、南昌、徐州、无锡等地。 南昌檀悦住宅、铜陵·花语江南、南京北外滩水城等智慧住宅项目中,苏宁Biu+智能生态根据B端不同客户的需求定制一站式解决方案。AI智能语音、全屋智能照明已基本成为标配,智能安防、空气净化方案和生态服务正在服务于更多的智慧住宅项目。这也就意味着,小Biu智慧屏、灯光、全屋空调、智能门锁、摄像头、晾衣机等智能单品,已经在为更多的用户带来“从量变到质变”的全屋智能生活体验。如语音操控小Biu智慧屏,开启回家模式、离家模式,多个智能单品的场景联动将大幅减少用户的碎片化操作时间。 事实上,苏宁Biu+智能生态打造的智慧住宅、智慧社区、智慧办公等行业解决方案,瞄准的是潜力巨大的To B前装市场,能够为行业客户提供完善的智能集成方案,提升前装市场的智慧精装修水平,使得用户对人工智能、物联网交互的认知更加清晰,推动智能家居、智能家电快速普及,反哺To C后装市场。 智慧住宅的“降本提效”主要体现在降低居住节能消耗,而苏宁Biu+智能生态智慧酒店解决方案为南京雅悦酒店带来的则是全面的改变:节省运维成本20%,节能消耗降低30%,提升入住率10%,提升溢价率10%,全链路AI交互提升入住便捷性,数字化智慧零售服务提升居住体验。让商务出行人群体会到更智慧、更便捷的品质体验,如影音娱乐、信息查询、生活服务、出行路况、语音购物等内容。 南京雅悦酒店这一项目是苏宁Biu+智能生态联合苏宁易购、苏宁物流、苏宁金融、苏宁科技、苏宁文创等产业,打造的智慧零售新物种,让酒店成为智慧零售线下的超级入口,相当于为智慧酒店行业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样本,将构建全新的酒店及智慧零售跨界互融的生态圈。 全场景智能的构建、行业解决方案的落地,都对技术平台有着更高的要求。 一般来说,在AIoT人工智能物联网的领域内,To B、To C端所需的技术架构属于两套体系。To C物联网主要面对智能家居产品,大多采用蓝牙、WiFi、4G/5G等连接方式,技术平台相对比较单一和闭塞。To B物联网则需要通过协议互通实现多品牌、跨空间、跨场景的协同控制,打破各个品牌、各个生态之间的壁垒。 周力科对此介绍到,苏宁Biu+智能开放平台很早就打通了B端和C端的底层技术架构,成为连接B端和C端的枢纽。Biu+合作伙伴和行业垂直领域的客户,在接入如江河湖海般开放而兼容的苏宁Biu+智能开放平台后,将会感受到AIoT生态真正的广袤与强大。 作为新锐科技公司苏宁智能终端公司全力打造的AIoT平台,苏宁Biu+智能开放平台拥有多重科技优势。研发中心分布在上海、北京和南京,资深研发团队的平均从业时间为6年+,并针对单品研发、场景研发、生态运营分别设立了专业化的团队;在2019年~2020年两年的时间里,获得7项软件著作权,同时共向国家专利局提交技术类69篇发明专利、201篇外观专利。 依托于苏宁大中台赋能优势,苏宁Biu+智能开放平台还得到了苏宁IoT云、数据中台,AI中台等强大的内部技术中台支撑。同时,Biu+联合实验室致力于通过用户研究和终端体验等途径挖掘用户真实需求,持续创新技术,建立连接、交互等方面的行业标准。 经过持续的升级和优化后,苏宁Biu+智能开放平台形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技术体系架构,自下而上包含了平台层、连接层、服务层和交互层,周力科表示。 全新升级的苏宁智慧大脑Biu OS,提升了人工智能、大数据、智能互联、AI交互、内容聚合等方面的能力,支持蓝牙、wifi、zigbee、RS485、2/3/4G等多种通讯协议,推出标准物模型、组件化面板和在线开发工具,为跨平台、跨品类设备提供更高的接入效率。 而PAAS层和SAAS层的高度模块化,使得苏宁Biu+智能开放平台获得了高开源性AIoT集成能力,可高效打通产品和场景,快速实现专业级设备定制模组和B端解决方案设计和落地。 服务层面,苏宁Biu+智能开放平台在多端购物、产品服务和内容服务上引入苏宁生态优势资源,为合作伙伴及行业客户提供大屏运营、IoT运营、行业方案语音等服务。并将借助苏宁帮客强大的线下服务能力,高效服务全国各地的行业客户,确保解决方案完整落地。 最终,苏宁Biu+智能开放平台为用户端呈现的便是极致的物联网体验,提供多种控制端和交互体验,包括手机APP远程操控、小Biu智慧屏语音交互以及小Biu智慧汽车的人车家智慧互联。

摩登3登录网站_芮晓武赴上海积塔半导体现场检查安全生产工作

3月19日,中国电子董事长、党组书记芮晓武来到上海积塔半导体虹漕厂区,现场检查安全生产工作。中国电子运营管理部副主任周桂侠、安全生产专家孙德军随同检查。 芮晓武一行走访了危险化学品仓库、硅烷站、特气房、应急响应中心等关键设施,现场检查危险化学品的储存安全、安全报警系统的运行状态,以及安全证件的管理情况,并和一线安全生产监督员亲切交流,了解日常安全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具体要求。 芮晓武认真听取了积塔半导体安全生产工作汇报。他强调,必须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国务院、国资委有关要求,持续强化安全生产责任意识,全面加强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扎实推进安全生产强基固本,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 芮晓武表示,积塔虹漕厂区安全生产基础扎实、制度完善,但也是超过30年的老厂,生产密度大、产能利用高、设备相对老化,必须时刻警惕安全生产隐患,切记安全生产不能流于形式,要把各项制度措施落细落实,加强日常应急演练,做到防患于未然。 华大半导体总经理、党委书记、积塔半导体董事长李建军,华大半导体执行副总经理王力强,华大半导体党委副书记、积塔半导体党委书记赵培玲,积塔半导体总经理郭强,以及积塔半导体经营班子现场出席。

摩登3注册开户_72V 混合式 DC/DC 方案使中间总线转换器尺寸锐减 50%

背景资讯 大多数中间总线转换器 (IBC) 使用一个体积庞大的电源变压器来提供从输入至输出的隔离。另外,它们一般还需要一个用于输出滤波的电感器。此类转换器常用于数据通信、电信和医疗分布式电源架构。这些 IBC 可由众多供应商提供,而且通常可放置于业界标准的 1/16、1/8 和 1/4 砖占板面积之内。典型的 IBC 具有一个 48V 或 54V 的标称输入电压,并产生一个介于 5V 至 12V 之间的较低中间电压以及从几百 W 至几 kW 的输出功率级别。中间总线电压用作负载点稳压器的输入,将负责给 FPGA、微处理器、ASIC、I/O 和其他低电压下游器件供电。 然而,在被称为 “48V Direct” 的许多新型应用中,IBC 中无需隔离,这是因为上游 48V 或 54V 输入已经与危险的 AC 电源进行了隔离。在很多应用中,热插拔前端设备需要使用一个非隔离式 IBC。因此,在许多新型应用中设计了内置的非隔离式 IBC,从而显着地缩减了解决方案尺寸和成本,同时还提高了工作效率并提供了设计灵活性。图 1 示出了一种典型的分布式电源架构。 图 1:典型的分布式电源架构 既然在有些分布式电源架构中允许非隔离式转换,因此对于该应用可以考虑使用单级降压型转换器。它将需要在一个 36V 至 72V 的输入电压范围内工作,并产生一个 5V 至 12V 输出电压。Analog Devices 提供的 LTC3891 可用于这种方法,该器件在相对低的 150kHz 开关频率下工作时能提供约 97% 的效率。当 LTC3891 工作在较高频率时,由于随着相对高的 48V 输入电压而出现 MOSFET 开关损耗,因而效率会有所下降。 一种新方法 一种创新型方法将开关电容转换器与同步降压组合起来。开关电容器电路将输入电压减小一半之后将其馈入同步降压型转换器。这种将输入电压减半并随后降压至期望输出电压的方法可实现较高的效率,或者通过使器件以高得多的开关频率工作,可大幅缩减解决方案尺寸。其他好处包括较低的开关损耗和减低的 MOSFET 电压应力,这得益于开关电容器前端转换器固有的软开关特性,因而可实现较低的 EMI。图 2 显示出这种组合是怎样构成混合式降压型同步控制器的。 图 2:开关电容器 + 同步降压 = LTC7821 混合式转换器 新型高效率转换器 LTC7821将开关电容器电路与一个同步降压型转换器相结合,可使 DC/DC 转换器解决方案尺寸相比其他传统降压型转换器替代方案锐减 50% 之多。这种改善是通过将开关频率提高 3 倍实现的,并未牺牲效率。或者,当工作于相同的频率时,基于 LTC7821 的解决方案能提供高达 3% 的效率升幅。其他优势包括低 EMI 辐射 (因采用软开关前端所致),非常适合功率分配、数据通信和电信以及新兴 48V 汽车系统中的新一代非隔离式中间总线应用。 LTC7821 在 10V 至 72V (80V 绝对最大值) 的输入电压范围内工作,并能产生几十安培的输出电流,这取决于外部组件的选择。外部 MOSFET 以一个固定的频率 (可设置范围为 200kHz 至 1.5MHz) 执行开关操作。在典型的 48V 至 12V / 20A 转换应用中,当 LTC7821 的开关频率为…

摩登3测速代理_太阳能路灯控制器的作用详解

随着技术的发展,现在的路灯都大采用太阳能光电来转换了,这样就可以达到节能,安全,方便的效果。而且里面装有太阳能路灯控制器,可以通过微处理器控制和显示的智能充放电控制器,采用高质量、低损耗、寿命长的元器件,保证其性能可靠,从而使太阳能路灯系统能长久的正常工作,减少系统的维护成本。那么太阳能路灯控制器有什么作用呢?接下来,世纪 阳光照明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下。 1、控制作用 太阳能路灯控制器基本的作用当然是有控制作用,当太阳板照射到太阳能的时候,太阳能板就会给蓄电池充电,这个时候控制器就会自动检测到充电电压,从而给太阳能灯具输出电压,这样才会使太阳能路灯发亮。 2、稳压作用 当太阳能照射到太阳能板的时候,太阳能板就会给蓄电池充电,这个时候它的电压是十分不稳定的。如果是直接进行充电,那就有可能减少蓄电池的使用寿命,甚至可能对蓄电池造成损坏。 控制器在其中就有稳压作用,可以对输入蓄电池的电压进行恒压限流,当蓄电池电量充满电时,可以对一小部分的电流充电,或者是不充电。 太阳能路灯的控制器还有升压作用,也就是在控制器检测不到电压输出的时候,太阳能路灯控制器控制距输出端输出电压,如果蓄电池的电压是24V,但是达到正常亮灯需要36V,那控制器就会提升电压,让蓄电池达到能够亮灯的水平。这个功能是必须要通过太阳能路灯控制器才能够实现 LED灯的亮灯。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21ic获得授权后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谢谢!

摩登3主管554258:_“智能”加持!英威腾为国家体育总局大数据发展赋能

在科技奥运口号的带动下,我国近几年的体育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定发展和进步。但由于体育信息技术人才缺乏、体育信息基础设施薄弱、体育信息政策法规滞后等原因,体育信息化后续建设遇到较大的制约型、瓶颈型困局。 物联网和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兴起、发展和产业化,为解决体育信息化面临的问题提供了新的机遇,“智慧体育”应运而生。数据中心能源解决方案是“智慧体育”不可或缺的战略技术“底座”。 近日,英威腾网能凭借行业丰富且成熟的经验,其自主研发的产品——腾智ITalent系列大型一体化数据中心成功在国家体育总局建设完成。 此方案可整合区域内所有体育资源并建立可视化核心“指挥舱”,从全民健身、全息用户、体育资源全景、数据驾驶舱、产业发展、体育+、创新科技等多维度,实现3D可视化的展示,赋能国家体育总局实现高效精细化的管理。 方案价值亮点 建立统一信息化平台,实现一体化协同工作 建设统一的信息化工作系统,将市、区、县体育局,体育场馆,协会组织等与体育产业相关的信息统一在同一工作平台,加强工作协同,明确工作流程,提升工作效率。 形成统一数据中心,为政务决策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撑 通过长期的数据积累,形成全流程的信息数据库,建立统一的信息资源中心。为相关政策决策、信用体系建立、问题回溯等提供准确、详细的数据支撑。 通过协同管理,实现活动、赛事的精细化管理 应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搭建体育数字新业态、新经济的重要窗口,对赛事组织、报名、宣传、成绩、安防等业务进行闭环管理和细节的落实,实现从”粗放式”管理到”精细化”管理的转变。 方案应用优势 将工程产品化、标准化设计 产品设计以标准化、模块化为设计思路,实现工厂预制化和现场快速拼装部署。 随需配置,灵活部署 在建设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投入时,前期无需将物理基础设施投入一步到位,可在后期随着业务的增加,像搭积木一样的灵活部署与调整。 节省初期投入TCO 数据中心初期建设时只需预留好基础水电位接口以备后续扩容使用即可。随着业务需求的发展而随需扩展,制冷、供电、机架等设备可分期投入,极大的降低初期建设成本,节省资源,减少浪费,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可实现总体运营成本降低10%左右。 绿色节能,高效运行 从各个子系统到整体架构的设计都采用标准化、模块化设计,以及联合应用封闭冷热通道、模块化UPS、列间制冷、自然冷却联动等多种节能技术,真正实现绿色节能高效运行。 传统数据中心单机架装机容量在3-5kw之间,而采用微模块建设数据中心,单机架装机容量可达6-10kw以上,可有效降低机房的占地面积,节省40%以上的利用空间。 国家体育总局一体化数据中心的成功应用,再次验证了英威腾网能在数据中心能源解决方案领域的强大实力,英威腾网能必将再接再厉,继续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方针,不断提升产品品质与技术水平,持续不断的推出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和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共同推动体育数字化转型,助力体育强国建设发展。

摩登3内部554258_老兵精讲:高精度小微稳压

出品  21ic论坛  captzs 网站:bbs.21ic.com 1、高精度小微稳压(几十~几百mV)   下图复合三极管的输出电压U是下管E结导通压降减去C结压降与上管E结压降的并联值,U=Vbea-(Vbca//Vbeb),当Isc<     2、温度电压当量的补偿   按照以下参数计算的输出电压U=VtLn(Isb/Isa)=VtLn[(1e-6)/(1e-20)]=833.9mV。但是仿真输出电压是816.3mV如左图。计算Ib产生的误差ΔV=VtLn(1+1/50)=0.5mV很小可忽略。误差是如何产生的?Qb的C极悬空,在27℃时C结温度电压当量Vt=26mV 叠加E结的压降,输出电压就相应减少,如果补偿一个26mV的电压抵消Vt,输出电压U与计算值就一致如右图。       3、如果不加补偿电压,Qb的C极短接到B或E极将Vt电压短路消除其影响如右图。      4、上述电路上管使用PNP管也可以如下图。   这里说一说实际电路PN结的正向导通压降,去年初我发过一帖,随机用两个二极管仿真正向导通压降是0.4~0.9V,既然是随机,就不能作为实际二极管的导通压降范围的依据。那么是多少呢?应该按照Vd=VtLn(Id/Is)计算,要强调的是此公式的使用是有默认条件的。如果超出条件,Vd可能是几十mV或者几V。     5、两个二极管行不行?   由于两个二极管导通电流分两路,虽然可以调节在某一温度附近电流一样,但是当温度变化大时,电流改变不一致,稳压精度稍差,而且两个管的Is参数选择也受限制。下图是温度差70℃的比对。电路加以改进可以输入双向信号,限幅输出。三极管要实现双向限压较复杂。     6、仿真结果供参考: 电路有个“最佳工作点” Vopt,在其右侧(Vin > Vopt) 是稳压区。 电路输出电压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稳压输出电压越大。 电路输出电压与温度呈线性关系。因此这个电路是个优良的温度传感器。   由于输出稳压与Is成指数关系,而上下管的Is不一样,当温度大时,Is增加过大的就接近Id,就不呈指数关系,造成误差,这个可以推导计算。避免的办法是,两个Is尽量小,就是你所说的最佳工作点。   如果选择上下管的Is一样,精度最好。要注意的是,Is要<   网友问答:   问:用内建电场电位差Vo=VtLn(NaND/n i ²)计算PN结的正向导通电压,其中NaND掺杂浓度制作工艺数据难以得到,这是理论研究用的。不如用PN结伏安特性表达式移项得到导通压降Vd=VtLn(Id/Is),其中反向饱和电流Is参数容易找到。   答:当两管的Is参数接近或一样,稳压输出就是几十mV,由于它们的变化一致,所以精度最高。如果您能够实物试验,那就再好不过。我只会仿真。 问:我是实物测试的。我的意思是,Vbe才650mV,还要减去一个Vbe,怎么还能得到833mV?哪怕200mV都得不到。我只量到20多mV,并且随输入电压(即输入电流)变化而变化,温度变化也非常大。   答:非常难得,您用实物实验,谢谢分享!   按照Vbe=650mV估计,你选择的三极管Is参数应该是1e-13A左右,就不知道上边那个三极管的Is是多少?如果用同样型号,输出在二十几mV就对了。如果选择Is=1e-10A三极管,输出应该是150mV左右,电源用几V,输入电阻用1K。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21ic获得授权后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谢谢!

摩登3平台首页_2020年工控行业十大收购案:国内三起,金额最高323亿!

2020年,全球经济因为新冠疫情而遭受了重大打击,工业发展也受到了重大影响。但工控行业的各家企业在2020年却没有停下来,许多企业还大刀阔斧进行对其它企业的收购。现在就按照时间顺序盘点一下,2020年工控行业十大收购案。 图片来源:OFweek维科网(下同) 1、罗克韦尔自动化收购ASEM 2020年2月 19 日,罗克韦尔自动化宣布已签署协议收购总部位于意大利的数字自动化技术提供商  ASEM S.p.A.。 ASEM 可提供的产品包括工业 PC(IPC)、(HMI)硬件及软件、远程访问功能以及安全的工业 IoT 网关等,其自动化解决方案能够通过在单个网络上集成智能设备、控制平台以及设计和运营软件,为互联企业提供更智能的技术、更高的生产率和更安全的环境。 对于此次收购,罗克韦尔自动化的自动化产品与软件部高级副总裁 Fran Wlodarczyk 表示: ASEM在IPC市场的实力以及HMI专长将进一步扩展我们的控制和可视化硬件与软件产品组合,同时还使我们交付高性能集成自动化解决方案的能力得到提升。ASEM 创新的软硬件产品将向我们的客户提供满足各种工业计算需求的强大的配置能力,加速产品上市,降低产品拥有成本,提高资产利用率,并优化企业风险管理。 ASEM 作为意大利自动化市场的领跑者,将充分发挥在工业 PC 和工业软件设计与生产领域专长,拓宽罗克韦尔自动化在控制和可视化领域的产品服务范围,帮助客户加速实现数字化转型。 2、美的收购合康新能 去年3月25日,美的发布公告,拟通过下属子公司美的暖通协议收购合康新能控股权,支付对价7.42亿元。本次收购完成后,公司将合计控制合康新能2.64亿股表决权(约占总股本23.73%),成为间接控股股东。 在国内产业升级、节能改造以及推动工业互联网在内的新基建背景下,工业变频器与伺服系统正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中国的自动化需求是美的该业务重要增长点。而合康新能的核心业务主要有工业变频器、伺服系统,属于电气工控领域,是工业互联网架构中与工业自动化紧密相关的核心控制系统。 美的集团表示, 合康新能在工业变频器领域处于国内行业市场领先地位,收购合康新能将有利于提升企业工业自动化和中央空调业务竞争力。合康新能的高、低压变频器有助于加速美的大型中央空调的变频化进程,提升对传统定频产品的竞争优势。 3、日本横河电机收购Grazper 去年3月27日消息,据外媒报道,日本横河电机宣布收购丹麦AI初创公司GrazperTechnologiesApS(以下简称Grazper)的全部股份。 Grazper开发了用于图像分析的高级人工智能技术,而横河电机希望在其现有的各种业务中利用这些技术并开发新的工业AI解决方案。 横河电机表示,收购Grazper的技术将使横河能够提供使用AI进行图像分析的解决方案,例如为机器人捕获图像信息、检测工厂中的异常情况以及使用摄像头监控安全性。 作为第一步,横河电机的子公司amnimoInc.将把Grazper的FPGA(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IP内核嵌入到其EdgeGateway工业LTE网关中,这将使针对机场和铁路的智能城市项目和安全应用的解决方案成为可能。 4、台达收购Trihedral 去年5月30日,台达宣布100%持有子公司Delta Electronics (Netherlands)B.V.与加拿大工业组态软件与工业物联网公司Trihedral Engineering Limited (以下简称:Trihedral)签订合约,以总金额约加币4,500万元 (约合人民币2.3亿元)收购Trihedral 100%股权。 本次收购预期将整合双方的软、硬件优势,深入布局快速成长的自动化、人工智能及数据分析等领域。进而强化工业自动化等多元领域的销售拓展,加速实现台达智能制造的愿景。 对此本次收购,台达电子总裁暨营运长张训海表示,随着物联网应用的持续增长,客户期待对运营进行数字监督与管理,因此数据的搜集、监控和分析对于台达未来成长的两大主轴-智能制造与智慧城市至关重要。 Trihedral深耕SCADA工业组态软件系统已30多年,为水/废水、油气及能源等领域客户提供解决方案,同时也致力于强化SCADA平台在智能制造等新市场的应用,这些能力都符合台达长期发展策略。期待借由双方结合,可以为全球战略市场快速提供创新的解决方案。 5、工业富联收购鼎捷软件 去年7月5日,工业富联公告,工业富联拟通过协议转让方式收购Digital China Software(BVI) Limited持有的鼎捷软件3997.13万股人民币普通股股份,约占标的公司总股本的15.19%,股份转让价款为5.6亿元。 此次股份协议转让事项已于 2020 年 12 月 11 日在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分公司办理完成过户登记手续。交易完成后,工业富联及一致行动人将成为鼎捷软件第一大股东。 工业富联称,鼎捷软件是工业软件解决方案提供商,希望通过此次合作,将工业富联数字化工业的整体能力与鼎捷软件工业软件方面的设计、研发、运维等能力深度结合,进一步提升智能制造科技水平,以及工业互联网科技服务的整体实力,促进工业富联引领智能制造高质量发展。 对此,工业富联首席执行官郑弘孟表示,进入后疫情时代,制造企业向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升级,已从“可选项”转为“必选项”,且这一趋势还在不断加速。这其中,作为关键支撑的工业软件,实现自主可控已成为工业互联网领域最重要、最紧迫的课题之一。 有数据、有know-how,得出现实需求背后的“最优解”,工业软件才有持久生命力、竞争力。工业富联与鼎捷软件的战略合作,是双方优势互补、强强联合的重要举措,也是落实国家新基建战略的具体行动,将为制造产业转型升级、行稳致远奠定坚实基础。 同时,借助双方在大中华区及东南亚多年的布局,进一步将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的能力输出到全球各地。 6、西门子收购EDA公司Avatar 去年7月,西门子签署协议收购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Avatar公司。 Avatar是一家专注于为集成电路设计提供布局布线软件的知名开发商,能够帮助工程师以更少的资源优化复杂芯片的功耗、性能和尺寸(PPA)。 西门子计划将Avatar的技术添加到 Xcelerator 解决方案组合中,作为 Mentor IC 软件套件的一部分,以适应不断增长的布局布线细分市场。Avatar 将与 Mentor包括 Calibre 平台、Tessent 软件和 Catapult HLS 软件在内的产品相互集成,帮助客户开发出可以应对当下和未来设计实施挑战的解决方案。 西门子数字化工业软件旗下Mentor业务 的IC EDA 执行副总裁 Joseph Sawicki 表示,公司客户正在加速转向先进工艺节点,日益增长的复杂性是这一过程中的关键挑战。 Avatar拥有创新的软件架构并且产品简便易用,通过先进节点的布局布线功能帮助客户克服这种复杂性挑战。在西门子的支持下,Avatar 解决方案将超越现有的竞争产品,帮助客户以更短的时间实现设计收敛和更好的 PPA 结果。 7、剑维软件收购OSIsoft 去年8月期间,全球工业软件领导者剑维软件斥资5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23亿)收购OSIsoft,双方就收购事宜已经达成一项协议。 剑维软件之所以花费50亿美元收购OSIsoft,是迫于客户对效率、灵活性、可持续性和弹性的迫切需求,收购OSIsoft后,剑维软件将融合其互补产品,将工业软件和数据管理结合起来,帮助工业和重要组织中的客户加快其数字化转型战略。 根据协议,此次收购完成后,OSIsoft的数据管理软件将纳入剑维软件全面的端到端工程、运营和绩效产品。将OSIsoft的PI系统(Plant Information System)集成到剑维软件人综合软件产品中,这对剑维软件来说可谓“如虎添翼”,并购完成后,可以帮助剑维软件持续扩大现有市场覆盖范围并使其业务得到多元化发展。 剑维软件首席执行官Craig Hayman评论表示,这次收购是实现既定宏伟增长目标之旅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数据使组织能够更有效地确定问题所在,使他们能够直观地看到不同地点、部门和系统中发生的情况。该协议将使我们的客户能够改进业务流程并消除低效。不仅如此,更能打开新机遇的大门,加快数字化愿景的实现。 8、汇川技术收购汇川控制 去年十月,汇川技术发布2020年定增预案,拟募集资金不超过21.3亿元。其中8.22亿用于收购汇川控制49%股权。在此之前,汇川技术已有汇川控制51%的股权,收购完成后,意味着汇川控制将成为汇川技术100%控股的子公司。 汇川技术方面表示,智能制造是公司的战略业务之一。公司必须掌握关键自动化核心技术和产品,打造强有力的技术研发平台,提供业界领先的工业自动化解决方案和服务。PLC 产品属于控制类产品,是自动化设备控制系统中必不可少的核心部分,在工业自动化领域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而汇川控制系公司控股子公司,主要从事PLC、HMI产品的研发,有自己独立的技术和产品研发团队。本次交易实施后,汇川控制将为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有助于强化其与公司的业务协同,同时,公司将可以围绕自身的整体控制平台规划进行业务经营,有助于公司在智能制造领域战略目标的实现。 9、维宏股份拟收购南京开通 去年11月份。国内运动控制行业的领先企业维宏股份发布公告,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总计15名自然人所持有的南京开通100%股权。本次交易完成后,南京开通将成为维宏的全资子公司。 经交易双方协商,本次交易标的资产的初步定价为1.25亿元,其中,以发行股份方式支付7500万元,以现金方式支付5000万元。与此同时,根据维宏股份与交易对方签署的《收购框架协议》,交易对方承诺,南京开通自2021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内实现的净利润累计不低于3000万元。 从产品结构来看,南京开通主营业务为研发、生产和销售工业运动控制系统。目前公司生产的数控系统已开发了多个系列、数十个品种,覆盖了机床工具行业众多领域,包括各类数控车床、数控铣床、车铣复合机床、加工中心等,以及多种专用控制系统。 维宏股份表示,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21ic获得授权后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