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目录:摩登3登录网址

摩登3测试路线_实用开关电源控制环路设计!

本文旨在让初学者能掌握环路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流程,灌输设计的理念,因为产品的质量是设计出来的。由于本文只讲设计思路和方法,非常具体的环路设计细则不在本文所包括的范围,请参考其他资料。 1、环路和直流稳压电源的关系 稳压电源工作原理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电源? 2、与环路相关的基本概念 电源系统框图 Bode图(由奈奎斯特图测定稳态裕量是很麻烦的) 穿越频率和相位裕量,增益裕量 ■ 穿越频率fc(crossover frequency):增益曲线穿越0dB线的频率点 ■相位裕量phase margin):相位曲线在穿越频率处的相位和-180度之间的相位差 ■增益裕量(Gain margin):增益曲线在相位曲线达到-180度的频率处对应的增益 环路稳定性判据 根据奈奎斯特稳定性判据,当系统的相位裕量大于0度时,此系统是稳定的。 ■ 准则1:在穿越频率处,总开环系统要有大于30度的相位裕量; ■ 准则2:为防止-2增益斜率的电路相位快速变化,系统的开环增益曲线在穿越频率附近 的增益斜率应为-1( -20db/10倍频程) ■ 准则3: 增益裕量是开环系统的模的度量,该变化可能导致曲线刚好通过-1 点。一般需要6db的增益裕量。 备注:应当注意,并不是绝对要求开环增益曲线在穿越频率附近的增益斜率为必须为-1,但是由于-1增益斜率对应的相位曲线相位延迟较小,且变化相对缓慢,因此它能够保证,当某些环节的相位变化被忽略时,相位曲线仍将具有足够的相位裕量,使系统保持稳定。 要满足上述的3个准则,我们需要知道开环系统所有环节的增益和相位情况,引入传递函数,零极点的概念可以很好的分析这个问题。 传递函数零点极点 如果输入和反馈支路是由不同的电阻和电容构成的,则幅频和相频曲线将会有许多种形式。 把阻抗Z1和Z2用复变量s(s=jw)表示,经过一系列的数学运算,将会得到传递函数。由传递函数就可以绘制增益/相位曲线。 通过代数运算,把G(s)表示为G(s)=N(s)/D(s),其分子和分母都是s的函数, 然后将分子和分母进行因式分解,表示成多个因式的乘积,即 G(s)=N(s)/D(s)=[(1+s/2*pi*fz1)(1+s/2*pi*fz2)(1+/2*pi*fz3)]/ [(s/2*pi*f0)*(1+s/2*pi*fp1)*( 1+s/2*pi*fp2)* (1+s/2*pi*fp3)], 分子中对应的频率fz为零点频率,而与分母中对应的频率称fp为极点频率。f0称为初始极点。 零极点频率引起的增益斜率变化规则 尝试用零点极点来分析一个Type II补偿器 转折频率Fz和Fp的设置。 Fz和Fp相距越远,相位裕量就越大。这样会使低频增益减小,降低了抑制低频纹波的衰减效果。同样高频增益增大,就会使高频窄噪声尖峰以更大的幅值通过。如果Fz在Fz2而不再Fz1,则在低频F1的增益是G1而不是G2;如果Fp在Fp2而不再Fp1,则在高频Fh的增益是G3而不是G4。 低频增益和纹波的关系 小信号模型 3、常用的补偿控制器 常用的补偿控制器-Type II 常用的补偿控制器-Type III 4、模拟环路设计流程 模拟环路设计流程 1、收集系统参数,例如输入电压,输出电压,滤波参数等,并确定开关频率 2、确定功率级的零极点 3、确定穿越频率和补偿器的类型 4、确定所需要的补偿器的零极点 5、计算实际的电阻电容参数 设计实例-一个简单的同步降压buck电路(电压型) 步骤1:收集系统参数 步骤2:确定功率级的零极点 由输出滤波电感和电容引起的双极点: 由输出电容RSR引起的零点 从上面的曲线中,我们可以计算出电压环的穿越频率: 然后还可以计算出电压环的相位裕量: 问题:到目前为止开环系统已经是稳定的,还需要设计环路吗? 步骤3:确定穿越频率和补偿器的类型 根据采样定理,穿越频率(fc)必须小于开关频率的1/2,但实际上穿越频率必须远小于开关频率的1/2,否则在输出中将会有很大的开关纹波。这里开关频率为200k,我们选择穿越频率20KHz(1/10开关频率)。 因为fpo 步骤4:确定所需要的补偿器的零极点 步骤5:计算实际的电阻电容参数 补偿器的bode图 系统开环bode图 5、数字和模拟环路的差别 模拟控制的电源–s域(连续) 数字控制的电源—–z域(离散) 数字控制的电源设计方法(直接/间接) 6、相关仪器和软件的使用 环路分析仪-环路设计最给力的助手 Mathcad 简介:Mathcad是一种交互式数值计算系统,当输入一个数学公式、方程组、矩阵等,计算机将直接给出计算结果,而无须去考虑中间计算过程,就像打草稿一样简单,是一种“所见即所得”的计算工具。因而MathCad在很多科技领域中承担着复杂的数学计算,图形显示和文档处理,是工程技术人员不可多得的有力工具。 Mathcad有五个扩展库,分别是求解与优化、数据分析、信号处理、图像处理和小波分析。 主要运算功能:代数运算、线性代数、微积分、符号计算、2D和3D图表、动画、函数 、程序编写、逻辑运算、变量与单位的定义和计算等。 个人评价:Mathcad集编程,计算,显示,文档记录于一体。非常适合电源开发计算应用(比如设计计算书等),能显著提高开发效率,强烈推荐大家使用! 前面的环路设计实例就是利用Mathcad完成,整个环路设计过程就是一个数学计算,将复杂的数学运算交给Mathcad去解决吧! 仿真软件-saber 简介:被誉为全球最先进的系统仿真软件,也是唯一的多技术、多领域的系统仿真产品,现已成为混合信号、混合技术设计和验证工具的业界标准,可用于电子、电力电子、机电一体化、机械、光电、光学、控制等不同类型系统构成的混合系统仿真,这也是SABER的最大特点。SABER作为混合仿真系统,可以兼容模拟、数字、控制量的混合仿真,便于在不同层面上分析和解决问题,其他仿真软件不具备这样的功能。SABER的仿真真实性很好,从仿真的电路到实际的电路实现,期间参数基本不用修改。 主要功能: (1)原理图输入和仿真 (2)数据可视化和分析 (3)模型库 (4)建模 缺点:操作较复杂,原理图仿真常常不收敛导致仿真失败。很占系统资源,环路扫频耗时太长(以几十分钟计) 个人评价:很好很强大,但用起来很郁闷。但不管怎么说,无愧于电源仿真软件的No 1 仿真软件-psim 简介:psim是专门用于电力电子及电机控制领域的专业化仿真工具。psim具有快速的仿真功能和友好的用户界面等优点。 主要优点:psim和其他仿真软件的最重要的差异是其仿真速度快的特点,环路扫频速度快(复杂点的几分钟),原理图仿真基本都能收敛。设计 者可完全根据所掌握的主电路、控制方法等仿真知识直接进行设计。 缺点:波形和数据的分析能力偏弱,不够精确和细致。 个人评价:收敛好,适合原理性的仿真,速度快。基本够用。 仿真软件-simplis 简介:比SPICE快10到50倍SIMPLIS作为电路仿真软件,可实现开关电源系统的优化设计。和SPICE一样,可实现部件级分析,但其开关电路 的瞬态分析速度比SPICE快10到50倍。 独一无二的分析模式就瞬态分析来说,SIMPLIS拥有两个以上SPICE产品所没有分析模式。其中之一就是PeriodOpera-ting Point或称为POP分析。 这种分析方式可以在不需要进行电路启动瞬态仿真情况下,快速确定开关系统的稳态工作点。该分析模式的一个应用例子就是对开关电源系统负载瞬态影响的研究,这只在系统被初始化到稳态下才是有意义的,一般电路达到稳态需要经过几千个开关周期。而POP分析只需要几个周期就能确定电路平衡状态,从而大大缩短了整个仿真时间。第二个独特的分析模式就是小信号AC分析。虽然传统的模拟仿真器如SPICE也有这种分析模式,但其静态分析方法并不适用于开关电路。SIMPLIS的AC分析模拟真实硬件电路的扫频测量,在不需要获得平均模型的情况下得到幅频曲线。 个人评价:仿真速度快。但环路扫频的设置比较复杂, 波形分析能力太弱,有兴趣的可以了解一下。 仿真软件-matlab 7、经验分享 油机电源 电路特点:该电源为基本的buck拓扑,采用电流内环,电压外环的控制方式 应对策略:对于双环嵌套的控制方式,应该首先设计内环,只有在内环设计好的情况下才能设计外环。 由于buck拓扑主电路的功率级电流小信号模型的传递函数我们已经了解的很清楚,所以可以按照前面的方法采用Mathcad或者matlab去设计环路。(实际上就是数学的计算) 经验分享:对于主电路功率级小信号模型(例如buck,boost,flybcak, 半桥,全桥)传递函数已经明确的情况下,可以使用Mathcad或者matlab去设计环路。 参考书籍:《Fundamentals of Power Electronics》(Robert W. Erickson)…

摩登3新闻554258:_数组越界及其避免方法,C语言数组越界详解

来自公众号:技术让梦想更伟大 所谓的数组越界,简单地讲就是指数组下标变量的取值超过了初始定义时的大小,导致对数组元素的访问出现在数组的范围之外,这类错误也是 C 语言程序中最常见的错误之一。 在 C 语言中,数组必须是静态的。换而言之,数组的大小必须在程序运行前就确定下来。由于 C 语言并不具有类似 Java 等语言中现有的静态分析工具的功能,可以对程序中数组下标取值范围进行严格检查,一旦发现数组上溢或下溢,都会因抛出异常而终止程序。也就是说,C 语言并不检验数组边界,数组的两端都有可能越界,从而使其他变量的数据甚至程序代码被破坏。 因此,数组下标的取值范围只能预先推断一个值来确定数组的维数,而检验数组的边界是程序员的职责。 一般情况下,数组的越界错误主要包括两种:数组下标取值越界与指向数组的指针的指向范围越界。 数组下标取值越界 数组下标取值越界主要是指访问数组的时候,下标的取值不在已定义好的数组的取值范围内,而访问的是无法获取的内存地址。例如,对于数组 int a[3],它的下标取值范围是[0,2](即a[0]、a[1] 与 a[2])。如果我们的取值不在这个范围内(如 a[3]),就会发生越界错误。示例代码如下所示: 1int a[3]; 2int i=0; 3for(i=0;i<4;i++) 4{ 5    a[i] = i; 6} 7for(i=0;i<4;i++) 8{ 9    printf("a[%d]=%d\n",i,a[i]);10} 很显然,在上面的示例程序中,访问 a[3] 是非法的,将会发生越界错误。因此,我们应该将上面的代码修改成如下形式: 1int a[3]; 2int i=0; 3for(i=0;i<3;i++) 4{ 5    a[i] = i; 6} 7for(i=0;i<3;i++) 8{ 9    printf("a[%d]=%d\n",i,a[i]);10} 指向数组的指针的指向范围越界 指向数组的指针的指向范围越界是指定义数组时会返回一个指向第一个变量的头指针,对这个指针进行加减运算可以向前或向后移动这个指针,进而访问数组中所有的变量。但在移动指针时,如果不注意移动的次数和位置,会使指针指向数组以外的位置,导致数组发生越界错误。下面的示例代码就是移动指针时没有考虑到移动的次数和数组的范围,从而使程序访问了数组以外的存储单元。 1int i; 2int *p; 3int a[5]; 4/*数组a的头指针赋值给指针p*/ 5p=a; 6for(i=0;i<10;i++) 7{ 8    /*指针p指向的变量*/ 9    *p=i+10;10    /*指针p下一个变量*/11    p++;12} 在上面的示例代码中,for 循环会使指针 p 向后移动 10 次,并且每次向指针指向的单元赋值。但是,这里数组 a 的下标取值范围是 [0,4](即 a[0]、a[1]、a[2]、a[3] 与 a[4])。因此,后 5 次的操作会对未知的内存区域赋值,而这种向内存未知区域赋值的操作会使系统发生错误。正确的操作应该是指针移动的次数与数组中的变量个数相同,如下面的代码所示: 1int i; 2int *p; 3int a[5]; 4/*数组a的头指针赋值给指针p*/ 5p=a; 6for(i=0;i<5;i++) 7{ 8    /*指针p指向的变量*/ 9    *p=i+10;10    /*指针p下一个变量*/11    p++;12} 为了加深大家对数组越界的了解,下面通过一段完整的数组越界示例来演示编程中数组越界将会导致哪些问题。 1#define PASSWORD "123456" 2int Test(char *str) 3{ 4    int flag; 5    char buffer[7]; 6    flag=strcmp(str,PASSWORD); 7    strcpy(buffer,str); 8    return flag; 9}10int main(void)11{12    int flag=0;13    char str[1024];14    while(1)15    {16        printf("请输入密码:  ");17        scanf("%s",str);18        flag = Test(str);19        if(flag)20        {21            printf("密码错误!\n");22        }23            else24            {25                printf("密码正确!\n");26            }27    }28    return 0;29} 上面的示例代码模拟了一个密码验证的例子,它将用户输入的密码与宏定义中的密码123456进行比较。很显然,本示例中最大的设计漏洞就在于 Test() 函数中的 strcpy(buffer,str) 调用。 由于程序将用户输入的字符串原封不动地复制到 Test() 函数的数组 char buffer[7] 中。因此,当用户的输入大于 7 个字符的缓冲区尺寸时,就会发生数组越界错误,这也就是大家所谓的缓冲区溢出Buffer overflow 漏洞。 但是要注意,如果这个时候我们根据缓冲区溢出发生的具体情况填充缓冲区,不但可以避免程序崩溃,还会影响到程序的执行流程,甚至会让程序去执行缓冲区里的代码。示例运行结果为: 1请输入密码:12345 2密码错误! 3请输入密码:123456 4密码正确! 5请输入密码:1234567 6密码正确! 7请输入密码:aaaaaaa 8密码正确! 9请输入密码:012345610密码错误!11请输入密码: 在示例代码中,flag 变量实际上是一个标志变量,其值将决定着程序是进入密码错误的流程(非 0)还是“密码正确”的流程(0)。当我们输入错误的字符串1234567或者aaaaaaa,程序也都会输出“密码正确”。但在输入0123456的时候,程序却输出“密码错误”,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当调用 Test() 函数时,系统将会给它分配一片连续的内存空间,而变量 char buffer[7] 与 int flag 将会紧挨着进行存储,用户输入的字符串将会被复制进 buffer[7] 中。如果这个时候,我们输入的字符串数量超过 6 个(注意,有字符串截断符也算一个),那么超出的部分将破坏掉与它紧邻着的 flag 变量的内容。 当输入的密码不是宏定义的123456时,字符串比较将返回 1 或…

摩登3主管554258:_陆毅、陈小春家庭都青睐的精锐高端辅导,有何过人之处?

面对日趋白热化的升学竞争压力,中国学生和家长的升学焦虑,也在与日俱增。但长期以来,中国学生在升学考试中,面临的诸如针对性不强、学习效果不佳等行业痛点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精锐高端辅导于12月2日,在上海半岛酒店举行了主题为“全国领先的高端辅导”新品发布会,专门就解决这个行业难题,与社会各界进行了广泛探讨,明星家庭陆毅鲍蕾夫妇、陈小春应采儿夫妇等,作为精锐的明星家庭用户双双出席现场。 陆毅、应采儿等明星都对精锐高端辅导,给出了极高的评价。陆毅表示:“家长想给孩子找辅导机构一定是要找最好的,所以我们最终选择了精锐。有13年1对1的辅导经验,而且是哈佛、北大教授所研发的,在全国范围内是做的最好的,所以我们把孩子交给精锐真的是非常放心的。我现在也经常向身边的朋友推荐精锐。”应采儿也表示:“因为够火爆,你问周围的朋友,大家都推荐精锐,辅导机构那就只找精锐不找别人了。” 从陆毅、应采儿的话中不难看出,精锐高端辅导在明星家庭心目中的分量,也正是因为这份信赖,陆毅升级了孩子在精锐的在读课程,签约了精锐高端辅导的全新VIP升学辅导课程,并全程参与了这次活动讨论。 K12教辅行业难题待解 K12教辅市场,向来鱼龙混杂。很多教育辅导机构为了抢夺生源,争相推出各种服务模式来吸引学生参与。但行业模式虽多,真正能够有效满足升学用户需求的却没有几个。通过对比大班课和在线1对1模式的情况,我们可以从中一窥端倪。 通常来说,大班课模式下机构通过平衡“名师”和“学生规模”,实现其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但限于大班模式自身的局限性,其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却存在不少难题。 首先,大班模式下师生互动性弱、强制力差的问题突出。例如,一个大班通常会有几十甚至上百人,这就导致老师在有限的教学时间之内,很难关照到每一个人的情况,这就使得师生之间互动性弱、强制力差等教学弱点,几乎不可避免。 其次,大班课模式下,“名师”教学效果难以保证。比如,很多大班课机构限于自身的规模,很难招到所谓的“名师”,但迫于生存压力却又不得不扩大招生。于是,通过包装“名师”来扩大招生,就成了很多中小机构的惯用伎俩,这自然很难保证其后续的教学成果。 与前者相比,1对1模式对改善师生之间的互动性,提升老师解决问题的针对性都大有助益。不过,单纯的线上1对1模式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师生之间的交流,绝大部分时间局限于线上,这就使得1对1模式的一些优点,受到了一定限制,线上老师很难搞清楚学生的个性差异、学科水平差异等情况,因而在给学生提供针对性解决方案时,难免存在一些偏差,进而使其教学效果表现难如预期。 这对于升学压力巨大、学习效果要求高的学生来说,这种教学自然很难令人满意。面对这些行业难题,教辅行业显然需要给出全新的答案。 精锐高端辅导给出破局方法论 对此,精锐高端辅导结合自己多年摸索的经验,给出了自己的破局方法论。据第三方机构Frost & Sullivan数据显示,精锐高端辅导成立13年来,已经赢得了众多高端家庭的青睐,并连续多年在1对1升学辅导领域全国领先。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与其多年来持续在1对1升学辅导领域深耕,有莫大关系。 其一,通过多年深耕1对1,精锐积累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据精锐官方披露的数据显示,成立13年来,精锐已经沉淀了超过2000万名校题库,超过700万1对1精品教案,为1对1针对性教学积累了丰富资源和数据库。 其二,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哈佛、北大等全球顶尖学府的教学成果,精锐构建了自己完整的升学服务体系。早在2013年,精锐高端辅导就与哈佛、北大等高端学府达成战略合作,并联合哈佛、北大教授,打造了自己的升学服务体系:通过评估学生的学科优势、学习力以及性格特征等,为其定制升学规划、学科辅导方案,助力每个学生,升入能力范围内最好的学校。 其三,精锐凭借其严格的教学标准,创建了全国领先的1对1名师队伍。精锐联合哈佛北大名师设计了“1对1名师能力测试系统”,从12个维度精准划分1对1星级师资标准,严格培训、筛选1对1优师。据悉,目前精锐已经培养了超过6000名全职1对1教师,建立了全国领先的1对1升学优师队伍,这为它的教学水平的提升,提供了诸多助力。正是凭借多方面的精细化运营,使其逐渐取得了领先于行业的教辅成果。 多维度领先奠定头部地位 近年来,精锐高端辅导更是凭借其在业界创下的多个“领先”,进一步夯实了其作为行业领先者的优势地位。 首先,行业地位领先。据全球领先的独立第三方机构Frost & Sullivan数据显示,精锐在2017至2020年1对1升学辅导市场规模,连续4年全国领先;成立13年来,精锐已经累计赢得超100万户高端家庭选择,授课课时超过了9000万小时。 其次,运营领先。精锐高端辅导专注1对1十三年,服务理念等运营基础全国领先;据悉,目前精锐高端辅导在北上广深等47座核心城市,设立了超300家校区,凭借出众的1对1升学辅导效果,使其受到了各地学生家长的好评。 最后,教学成果行业领先。2019年精锐高端辅导1对1中考升学率95.1%,中考重点升学率约70%,高考本科升学率91.3%,2020年上海中高考总分状元双双花落精锐。 得益于其领先于行业的优异表现,使其逐渐发展成为高端家庭的升学首选。据悉,目前选择在精锐上学的不仅有陆毅鲍蕾、陈小春应采儿等明星家庭的成员,还有大批来自高校的教授、律师、医生等高知家庭的孩子。 随着越来越多的高端家庭选择精锐,精锐在高端辅导领域的头部优势,也得到了进一步凸显。 助力中国教辅迈向新阶段 实际上,行业领先只是精锐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方面,精锐通过自己的努力,为推动整个教辅行业的发展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在品牌创新方面,精锐高端辅导弥补了中国升学辅导市场高端品牌缺失的问题。精锐结合其13年深耕1对1升学辅导的经验,以高端定位切入市场,从供给端改变了中国升学辅导市场缺乏高端品牌的问题,并延伸了高端辅导的内涵,助力每个孩子升入最理想的学校。 在理论创新方面,精锐提出的“学习力”理论,为整个中国教辅理念革新树立了榜样。精锐创立并实践了其“学习力”理念,根据每个学生“因材施教”,为有升学压力的中小学生,提供专业的升学规划方案,让中国学生和家长获得针对性的教育服务,为缓解中国学生的升学焦虑提供了新选择。 在推动行业发展方面,精锐高端辅导有效的解决了行业内长期存在的诸如互动性不足、针对性不强等行业痛点,有力的推动了中国教辅行业向前发展。 精锐高端辅导避开了已经处于红海竞争的大众辅导市场,开辟了高端辅导市场新蓝海,并通过其过硬的品牌实力,成为整个高端辅导市场的领军者,为向高端辅导品牌转型的机构树立了榜样。 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加速,高端学府竞争日益加剧,中国家庭对高端辅导的需求也变得更加迫切,精锐高端辅导凭借其在高端辅导领域深耕多年的教学资源积累和名师队伍建设,将助力更多学子升入理想的学校。

摩登3测速登陆_基于S32K的EDR解决方案

摘要:现今汽车的普及度越来越高,而各类的汽车的事故层出不穷,汽车的安全性受到广泛的关注。不管从汽车设计的角度还是司法判决方面,了解事故的发生的原因变得尤其重要,汽车EDR技术为此诞生。 EDR全称为Event Data Recorder,作为一种监控数据记录系统,该技术最先为大众所知的是飞机上的“黑匣子”。 “黑匣子”能够记录飞机运行实时状态,为飞机的事故原因的调查分析提供可靠而全面的数据。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汽车上配置的电子设备越来越多,会使得汽车整体的软硬件系统变得更加复杂。由于汽车运行的环境极其复杂,如果没有可靠的安全监控数据记录系统,事故究竟是驾驶员的操作失误导致的,还是因为某个电子设备突然失效造成的事故或是汽车本身设计的缺陷产生的就变得难以分析。从汽车厂家的角度看,能够获取真实可靠而全面的事故时器件状态的数据,更快速的寻找出汽车设计的不足之处,为后续的设计改善,增强汽车可靠性的设计带来极大的帮助。 当汽车间发生碰撞刮擦事故时候,可以常常见到双方驾驶人各执一词,喋喋不休争辩。人会说谎,而EDR却是公正的事故叙述者。一个客观真实的技术性判断依据也有利于司法机关做出公正的判决。国家标准委员会下达了强制性国家标准《汽车事件记录系统》制定计划,EDR相关的法规预计开始实施时间为2022年1月1号。国家政策的出台,未来汽车配备EDR已成为必然。 图1 发生碰撞事故的汽车 法规的完善,使得设计一款合格的汽车EDR有法可依。今日我们为大家分析ZLG EDR解决方案的特点。 一、实时性 在汽车启动后,EDR上电工作,通过CAN总线实时读取并且记录汽车的各个设备状态数据。在车辆发生碰撞20ms内响应记录碰撞状态,并且记录碰撞前10秒以及碰撞后5.3秒的状态,做到对汽车每刻的状态都了如指掌。 二、准确性 优异的软件算法结合高精度加速度传感器,能够识别横向/纵向的碰撞事故。记录车辆碰撞前,碰撞时,碰撞后三个阶段中汽车的运行关键数据。精准判断碰撞事件,避免无中生有,造成“乌龙事故记录”。具有两种数据记录功能:A级数据(配备EDR系统车辆必须记录的数据,如纵向加速度、防抱死制动系统状态、驾驶员安全带状态等),B级数据(配备EDR系统车辆对装备的相关装置必须记录的数据,如横向加速度、制动板位置、最大记录横向delta-V等)。 三、安全性 在汽车发生碰撞的瞬间,即刻锁定事件,记录车辆行驶速度,制动状态等数据信息存储到Flash内。即使是发生严重的事故导致外部电源突然断开,EDR内置的备用电源也能保证EDR正常运行到数据的存储完毕,无需担心数据因突然掉电丢失。而所存储的事故数据会判定为锁定数据,不会被后续的事故数据所覆盖。ZLG EDR解决方案电路板EMC性能优异,保证了模块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中能够可靠运行。 图2 汽车EDR收集信息示图 以MCU FS32KX为核心,以外部12V或超级电容为电源。以从加速度传感器获取的数据作为碰撞判定的依据,读取总线上所需记录设备的实时信息,并且及时储存到外挂的两块存储芯片。可通过CAN接口将EDR的数据读取出来。该方案拥有成熟的软件和硬件基础,能帮助车厂快速进行汽车EDR方面的开发。 下面是方案主要特点: · 该方案芯片全是车规级芯片 · 具有宽电压输入的DC-DC芯片; · 优异的软件逻辑算法,极速判断碰撞事故, 20ms即可锁定事故; · 合理的备用电源供电,超过10S的紧急供电。 · 支持CAN通讯读取EDR数据 · 高精度的加速度传感器 · EMC性能优异,抗干扰能力强 · 存储冗余设计。 图3 EDR解决方案demo板

摩登3登录_半导体厂商警告:明年处理器、内存缺货到无法想象

2020年半导体市场的表现超出了大家的认知,年初还担心经济下滑导致市场萎缩,没想到的是疫情也改变了经济,数字化大发展,而半导体行业现在担心的是产能紧张,而且是全行业的,明年处理器及内存都预测会缺货到无法想象。 最近大家也已经看到了RTX 30及RX 6000系列显卡、PS5/XSX主机、锐龙5000处理器的抢购问题了,这背后实际上就是台积电先进工艺产能紧张的问题,这些产品都使用了7nm工艺。 问题在于现在不止是7nm等尖端工艺产能紧张,整个行业都面临问题,12英寸晶圆产能满载,很多人想象中“落后”的8英寸晶圆产能同样紧张,因为物联网、5G、汽车电子等行业需求高涨。 晶圆代工厂力积电董事长黄崇仁日前警告说,目前产能已紧到不可思议,客户对产能的需求已达恐慌程度,预估明年下半年到 2022 年下半年,预计处理器等逻辑芯片及内存等存储芯片都会缺货到无法想象的地步。 他还预测,未来5年晶圆代工厂的产能都会成为IC设计厂商的必争之地。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21ic获得授权后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谢谢!

摩登3注册网站_日本机床订单量持续下滑,除中印市场外仍然低迷

近日,日本机床制造商协会公布10月份机床订单量,订单数量持续下滑,虽然下滑程度较9月减缓,但是仍仅有822.11亿日元,约合52亿人民币,年减达到了6%。 在日本本土方面,10月的订单总价为288.92亿日元,这是在2012以来,首次10月日本订单额低于300亿日元大关,年减达到13.6%。同样在北美和欧洲市场也仍不乐观,北美市场为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21ic获得授权后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谢谢!

摩登三1960_对比5种分布式事务方案,还是宠幸了阿里的Seata(原理 + 实战)

本来不知道写点啥,正好手头有个新项目试着用阿里的 Seata 中间件做分布式事务,那就做一个实践分享吧! 介绍 Seata 之前在简单回顾一下分布式事务的基本概念。 分布式事务的产生 我们先看看百度上对于分布式事务的定义:分布式事务是指事务的参与者、支持事务的服务器、资源服务器以及事务管理器分别位于不同的分布式系统的不同节点之上。 额~ 有点抽象,简单的画个图好理解一下,拿下单减库存、扣余额来说举例: 当系统的体量很小时,单体架构完全可以满足现有业务需求,所有的业务共用一个数据库,整个下单流程或许只用在一个方法里同一个事务下操作数据库即可。此时做到所有操作要么全部提交 或 要么全部回滚很容易。 分库分表、SOA 可随着业务量的不断增长,单体架构渐渐扛不住巨大的流量,此时就需要对数据库、表做 分库分表处理,将应用 SOA 服务化拆分。也就产生了订单中心、用户中心、库存中心等,由此带来的问题就是业务间相互隔离,每个业务都维护着自己的数据库,数据的交换只能进行 RPC 调用。 当用户再次下单时,需同时对订单库 order、库存库 storage、用户库 account 进行操作,可此时我们只能保证自己本地的数据一致性,无法保证调用其他服务的操作是否成功,所以为了保证整个下单流程的数据一致性,就需要分布式事务介入。 Seata 优势 实现分布式事务的方案比较多,常见的比如基于 XA 协议的 2PC、3PC,基于业务层的 TCC,还有应用消息队列 + 消息表实现的最终一致性方案,还有今天要说的 Seata 中间件,下边看看各个方案的优缺点。 2PC 基于 XA 协议实现的分布式事务,XA 协议中分为两部分:事务管理器和本地资源管理器。其中本地资源管理器往往由数据库实现,比如 Oracle、MYSQL 这些数据库都实现了 XA 接口,而事务管理器则作为一个全局的调度者。 两阶段提交(2PC),对业务侵⼊很小,它最⼤的优势就是对使⽤⽅透明,用户可以像使⽤本地事务⼀样使⽤基于 XA 协议的分布式事务,能够严格保障事务 ACID 特性。 可 2PC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它是一个强一致性的同步阻塞协议,事务执⾏过程中需要将所需资源全部锁定,也就是俗称的 刚性事务。所以它比较适⽤于执⾏时间确定的短事务,整体性能比较差。 一旦事务协调者宕机或者发生网络抖动,会让参与者一直处于锁定资源的状态或者只有一部分参与者提交成功,导致数据的不一致。因此,在⾼并发性能⾄上的场景中,基于 XA 协议的分布式事务并不是最佳选择。 3PC 三段提交(3PC)是二阶段提交(2PC)的一种改进版本 ,为解决两阶段提交协议的阻塞问题,上边提到两段提交,当协调者崩溃时,参与者不能做出最后的选择,就会一直保持阻塞锁定资源。 2PC 中只有协调者有超时机制,3PC 在协调者和参与者中都引入了超时机制,协调者出现故障后,参与者就不会一直阻塞。而且在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中又插入了一个准备阶段(如下图,看着有点啰嗦),保证了在最后提交阶段之前各参与节点的状态是一致的。 虽然 3PC 用超时机制,解决了协调者故障后参与者的阻塞问题,但与此同时却多了一次网络通信,性能上反而变得更差,也不太推荐。 TCC 所谓的 TCC 编程模式,也是两阶段提交的一个变种,不同的是 TCC 为在业务层编写代码实现的两阶段提交。TCC 分别指 Try、Confirm、Cancel ,一个业务操作要对应的写这三个方法。 以下单扣库存为例,Try 阶段去占库存,Confirm 阶段则实际扣库存,如果库存扣减失败 Cancel 阶段进行回滚,释放库存。 TCC 不存在资源阻塞的问题,因为每个方法都直接进行事务的提交,一旦出现异常通过则 Cancel 来进行回滚补偿,这也就是常说的补偿性事务。 原本一个方法,现在却需要三个方法来支持,可以看到 TCC 对业务的侵入性很强,而且这种模式并不能很好地被复用,会导致开发量激增。还要考虑到网络波动等原因,为保证请求一定送达都会有重试机制,所以考虑到接口的幂等性。 消息事务(最终一致性) 消息事务其实就是基于消息中间件的两阶段提交,将本地事务和发消息放在同一个事务里,保证本地操作和发送消息同时成功。下单扣库存原理图: 订单系统向 MQ 发送一条预备扣减库存消息, MQ 保存预备消息并返回成功 ACK 接收到预备消息执行成功 ACK,订单系统执行本地下单操作,为防止消息发送成功而本地事务失败,订单系统会实现 MQ 的回调接口,其内不断的检查本地事务是否执行成功,如果失败则 rollback 回滚预备消息;成功则对消息进行最终 commit 提交。 库存系统消费扣减库存消息,执行本地事务,如果扣减失败,消息会重新投,一旦超出重试次数,则本地表持久化失败消息,并启动定时任务做补偿。 基于消息中间件的两阶段提交方案,通常用在高并发场景下使用,牺牲数据的强一致性换取性能的大幅提升,不过实现这种方式的成本和复杂度是比较高的,还要看实际业务情况。 Seata Seata 也是从两段提交演变而来的一种分布式事务解决方案,提供了 AT、TCC、SAGA 和 XA 等事务模式,这里重点介绍 AT模式。 既然 Seata 是两段提交,那我们看看它在每个阶段都做了点啥?下边我们还以下单扣库存、扣余额举例。 先介绍 Seata 分布式事务的几种角色: Transaction Coordinator(TC):…

摩登3娱乐登录地址_苹果又上爆款新品全球缺货,歌尔股份独供

最近,在公众号后台,还有星球不少小伙伴问华叔,歌尔股份到底咋样?记得2周前我才聊过歌尔股份和立讯精密。无论之前、还是现在,华叔对歌尔依然保持乐观。 而且iPhone 12在确定性高的情况下,肯定能带动AirPods的销量。 大家都关心歌尔还能不能涨回去? 那先回顾上一波下跌的原因,早前歌尔公布了前三季度营收347.3亿元,同比+43.9%,净利润20.16亿元,同比+104.71%,业绩大涨,但被挖出存货超百亿元,貌似露出供大于求的趋势,这到底是iPhone 12推迟发布碍事?还是增长逻辑出BUG了? 存货增长有2大原因—— 1、苹果对AirPods提货速度减缓,原因是国外的苹果官店由于疫情暂时关门,影响了部分AirPods销量。 2、这也导致AirPods生产效率下降,苹果抠门到节省成本,运输从空运变海运,由于海上颠簸时间很长,苹果没收货之前,这些货只能当作存货,导致库存增长。 三季度存货+26.96亿元存货,歌尔被泰山压顶,只能发公告表示:增加的存货将在四季度消化完。所以,不能只看表面数据,AirPods还是很能打,大家别慌。 产能、利用率方面—— 大家都知道,歌尔、立讯各吞AirPods份额,歌尔占40~45%、立讯吃掉55~60%,歌尔主要是非AirPods Pro产能,Pro生产不久,占比收不上高。 歌尔AirPods利用率80%、AirPods Pro在90%以上,几乎满产。 另外,HomePod mini今天刚开卖,这款产品的麦克风是歌尔独家供货,华叔就抢了两个,一开始HomePod mini送达时间是12月12~17日的区间,但过了30分钟,送达时间推迟到12月17~24日。 而且,在香港版HomePod mini送达时间推迟到12月31日~2021年1月8日,比国内延后时间更长,销量正旺,毕竟价格相当吸引,才749元,港版才749港币,汇率优势,不少国内黄牛都去购买港版。国外版卖99美元,相比之下国行749元相当划算。 反正每逢苹果产品降价,或者价格便宜,大家都会喊“很香”。 欧洲各地的发货时间已延期到明年,英国、法国和西班牙,今天订购的HomePod mini无论是太空灰还是白色,发货时间都长达5~6周,在德国甚至已达到6~7周,即到1月中旬才能发货。 除了歌尔独供HomePod mini麦克风配件,国光电器为独供HomePod mini扬声器,这无疑对国光业绩给了一个大弹簧。 另外,iPhone 12取消了耳机导致AirPods热卖,带动公司业绩增长。 分厂现状—— 好,再说说歌尔近况,他们的越南产线产量占比提升将降低成本、SiP和其他零组件自供的可能性,帮助歌尔在AirPods业务上盈利能力提升。 新加坡产线良率和利润率正在爬坡,AirPods Pro良率超预期,全年将带来显著的收入与利润增量。 AR、VR业务现状—— AR、VR没受到疫情影响开始回暖,而且歌尔是这块的核心战将,索尼、Oculus都是由歌尔一手带大,这两家VR品牌占出货量超65%,歌尔的VR组件市占率超50%。 成品+零件发展策略,零件自给率达15%,未来有望提升至30%,带动成本下降,提升赚钱能力。 明年前景—— 预计2020年AirPods出货量约9000万只,2021年将保持高速增长,有望达到9000万~1亿只。 按照iPhone每年2亿台左右的出货量(根据IDC统计)以及10亿台以上的存量市 场(根据UBS数据,iPhone活跃用户数量),未来Airpods作为配件仍有望保持高成长。预计苹果2~3年AirPods仍维持25%的年复合增速。 歌尔明年份额将提升至45~50%,几乎跟立讯是对半开。 安卓TWS耳机、苹果的HomePod mini也是歌尔收入的一大增长核心。 歌尔还布局零件业务,零件+成品的战略,形成精密零组件、智能声学整机(耳机、音箱)、智能硬件(VR、AR、手表、手环、无人机、机器人)3大板块。 歌尔微电子分拆上市,已获得市场资本认可,最近歌尔股价已走稳就是很好的证明,零组件将推动成本下降,加快业务垂直一体化。 另外,明年索尼将推出新一代VR,风头将跟PS5一样,独领风骚,没有竞争对手。 未来风险—— 之前还传言苹果会加入新的AirPods供应商,这可能性很低,最早代工AirPods是英业达(台资公司),由于成本、良率问题,退出了该业务。 后来,立讯精密补上,目前能做到低成本、高良率的只有歌尔和立讯,其他厂商很难进入,这里的风险并不高。 其他风险还有,下游需求不及预期,主要是TWS耳机这块。 VR、AR技术发展、应用生态发展不及预期,导致销量下降。 汇兑损益的风险,毕竟歌尔今年上半年海外占81.2%,国内仅占18.8%,主要以美元结算,汇率波动直接影响收入。 未来风险—— 28家券商预计歌尔2021年平均净利润为40.65亿元,PE给30~35倍,2021年合理市值范围1219~1422亿元,目前,歌尔市值1232.82亿还在合理估值区间。 歌尔便不便宜?你说呢…… 其他重点资讯—— 1、业内人士称TWS耳机芯片缺货严重,情况或持续到明年Q2。深圳市芯联锐创科技有限公司CEO宋朔表示:“不单单是蓝牙主芯片缺货,诸如NOR Flash还有各类耳机触控压力传感器芯片也都缺货,所以说这个缺货情况是普遍而全面的。”  他认为这一状况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缺货预计持续到明年的二季度末, 部分元器件供货紧张甚至要持续紧张到明年三季度。”另外,与TWS蓝牙主控芯片供应链相关的人士称,其部分主力的芯片型号从以往的10~20天发货时间已经延长至30~60天。 相关供应链企业包括:兆易创新、瀛通通讯、共达电声、歌尔股份、立讯精密。 2、拼多多:iPhone12全系列等上线百亿补贴。拼多多官微宣布,iPhone 12全系列、iPad 8、iPad Air4、M1芯片的MacBook Air、MacBook Pro、Apple Watch Series 6/SE智能手表,百亿补贴已全部安排。其中,iPhone12 Pro券后价8099元,iPhone12券后价5499元,iPhone12 mini券后价4699元,iPhone12Pro Max券后价8899元。 每次商家促销都是为苹果去库存,带动供应链业绩提升,为何其他厂商没有这样的带动效应,毕竟只有苹果能做到这样的号召力。 3、五菱宏光MINIEV11月累计销量高达33094辆。单日销量最高突破2000辆,截至目前成为今年国内新能源市场中唯一单月销量破三万的车型。宏光MINIEV此前已经连续两月蝉联国内新能源零售榜单销冠,其中9月销量为14495辆、10月销量为20631辆。 宏光MINIEV电池由国轩高科、星恒电源、鹏辉能源、宁德时代和华霆动力5家电池生产企业配套。 来抄作业了,价格换算回到华叔聊5G首页,点击“估值查询”进入股价换算器,教程在对话框输入“估值”获取。 最后提醒,投资有风险,数据仅为跟踪记录。 在华叔聊5G首页回复“5G”获取5G科技指数。 微信每次改版都让华叔非常揪心,小伙伴都说找不到华叔,,微信怎么改版也能找到华叔。 企业推文快速查询方法: 方法一:回到“华叔聊5G”首页,点入“”即可查阅。 方法二:在华叔聊5G首页右上角点击“”,进入历史消息页面点击右上角的“”,,回车后即可获取相关推文。 顺便在历史消息中点击“”,星标华叔聊5G,这样找华叔更方便哦。 最全的5G信息就在这里▼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21ic获得授权后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谢谢!

摩登3平台登录_高通5G基带骁龙X60性能卓越 赋能下一代旗舰5G终端

自高通5G基带的第一代产品——骁龙X50发布以后,高通便积极与中国手机厂商开展5G方面的合作。2018年高通联合小米、一加、OPPO、vivo、中兴等多家优秀的中国终端制造商启动了“5G领航计划”,高通希望在全球5G商用之时,每一个商用国家和地区都能够看到中国厂商的身影。时至今日,这个目标早已实现,无论是美国、欧洲,还是澳大利亚、日本以及中东地区,只要是在发布5G的商业市场,就可以看到搭载了高通5G基带的国产智能手机大放异彩。这是高通和小米、一加、OPPO、vivo等众多中国厂商在全球不同市场共同合作、共同打拼的成果。 高通不是市场的裁判者,而是市场的推动者,高通希望能全力推动市场的长远发展。而今,随着高通骁龙888 5G移动平台的正式推出,第三代高通5G基带——骁龙X60这款发布于年初的高通5G基带芯片,又妥妥地刷了一波热度。 高通5G基带骁龙X60,是继骁龙X50、骁龙X55以后研发的第三代高通5G基带产品,相比前两代高通5G基带,骁龙X60无论是连接性能还是功耗控制方面都提升明显,是目前性能最为卓越,技术最为纯熟的高通5G基带“作品”。作为全球首个5nm制程的5G基带,高通5G基带骁龙X60能效更高,面积更小。这款高通5G基带还能够实现最高达7.5Gbps的下载速度和最高达3Gbps的上传速度,峰值吞吐速率也超过5.5Gbps。 而且,高通5G基带骁龙X60还首次实现了支持5G毫米波和sub-6 GHz以下聚合,重点增强的5G FDD-TDD 6GHz以下频段载波聚合能力,可充分利用频谱资源,重新规划LTE频谱。为了将高通5G毫米波的性能发挥到极致, 高通5G基带骁龙X60还搭配了崭新的高通QTM535mm波天线模组。该模组作为高通第三代面向移动化需求的5G毫米波模组产品,能够实现出色的毫米波性能,将骁龙X60 5G基带的速率性能发挥到极致! 有了这款性能出色的高通5G基带骁龙X60的加持,骁龙888 5G平台的5G连接性能已经达到行业顶级。值得一提的是,这次骁龙888是完全集成了骁龙X60 5G基带,没有采用独立式5G基带设计。这也是考虑到经过前两年的磨合,手机厂商通过设计相对容易的独立基带5G手机,已经积累了设计、研发等方面的经验。随着5G商用的推广普及,集成式5G基带更适合手机厂商的产品布局。同时,集成式5G基带也在功耗方面有大幅精进,一扫消费者此前关于独立式5G基带太耗电的心理“阴霾”。 无论是最初的高通“5G领航计划”,让5G更具普惠性,走入千家万户。还是,骁龙888以及其所集成的高通5G基带骁龙X60,凭借其强大的5G技术积极赋能下一代旗舰终端。一路走来,我们见证了每一代高通5G基带的辉煌,也见证了中国5G智能手机一步步成熟、强大。 目前,强大的高通5G基带技术和性能已渗透到骁龙7系、6系和4系平台,并继续携手中国合作伙伴,打造更为卓越、更为广泛的5G终端产品,让5G手机产品线日渐丰富,惠及更多消费者。

摩登3注册登录网_为什么说碎片化对于物联网企业来说是好事?

本文来源:物联传媒 本文作者:银匠 如果要问物联网产业存在哪些问题,“碎片化”将会是一个最常见的答案。 物联网的诞生,天然的带有碎片化的属性,包括技术的碎片化(物联网的技术种类太多)、应用的碎片化、产业的碎片化等等。 虽然这些年,各类组织机构都在试图让物联网更加的标准化,但成果并不大,市场上的物联网技术与应用只会越来越多…… 事实上,并不只是物联网具有碎片化的特征,to B性质的行业碎片化都很严重。 因为在企业级的应用中,每个客户都有不同的业务诉求,不同的物理环境,不同决策者的偏好,导致在to B类的应用中,每个项目都无法做到标准化。 一、碎片化,势必会一定程度制约企业的发展 碎片化对于企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业务扩张困难,难以起量 企业在选择业务方向的时候主要会考虑三个方面: 行业的市场容量与潜力 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性 行业的标准化程度 一个标准化程度高的行业,就意味着企业业务扩张的阻力更小,但碎片化就阻碍了企业的扩张速度。 尤其是对于标准化的产品而言,表现尤为明显,以比较典型的芯片产品为例,理论上未来物联网每年有数百上千亿的连接部署,就会有同等规模的芯片消耗量。 但事实上,很多物联网芯片企业每年有个20-30%的增长率就表现的不错了,这类标准产品虽然应用范围很广,但是难以达到理想中爆发式的增长。 2、公司员工人均的效益会逐渐降低 对于物联网企业来说,方案的可复制程度低,就意味着面对不同的项目,需要定制化的进行投入研发。 慢慢积累的后果就是,针对不同的行业就有不同的工作组,甚至针对某一个大一点的客户,都需要单独设置一个工作组。 并且物联网项目还需要大量的技术支持与运维服务,长此以往,物联网企业人员规模就会越来越多。 当然,要是企业一直处于业务扩展状态,这种状态还能持续下去,万一某些业务丢掉了客户,无法持续之后,就需要断臂求生了,这对于组织与成本是一个挑战。 3、现金流的问题 碎片化的项目,原本周期就长,而要收到全款,还需要等待验收,运营维护很长时间之后,才能拿到,账期更长。 再加上很多物联网项目,需要企业前期进行垫资,因此,若是没有资本的支撑,这样的现金流模型,企业很难赚快钱。 二、在解决碎片化这条路上,都有哪些玩法 很多物联网企业也在想办法解决”碎片化”这个问题,尤其是对于大企业而言,更是在使出浑身力气在让自己的物联网业务尽量的标准化。 目前能够相对标准化的玩法主要有这么几种: 1、专注于业务集中度高的环节 一个完整的物联网周期会有数据的感知、数据的传输、数据的存储与计算、数据的应用这几个层次。 相对来说,数据在传输环节与存储环节容易集中一些,对应的就是通信与云计算产业。 通信产业的集中主要体现在蜂窝通信方面,而云计算尤其是基础的数据存储与支撑方面,需要大量的投入,门槛也很高,因此,可以看到,各大巨头都在盯着云计算这个市场。 2、分销商模式 这种玩法的核心是,让利,然后转移风险,通过建立一套分销渠道体系,让公司的直接客户群体面对的是具有一定技术能力,并且集中度高的渠道商,仅保留少量的大客户公司自己直接去对接与服务。 3、打造爆款 这在物联网的消费级市场尤其是重要,比如说智能门锁、智能音箱、智能手表等产品,一个单品就有百万级或者千万级的量,足以让企业发展的很好。 当然,在B端的市场,也有这样的玩法,比如说很多企业尽量的在让公司的产品模块化,让某一个模块化的产品具备丰富完善的功能,客户只要”即插即用”即可。 这种玩法会使得很多用户购买了自己根本就不需要的功能,对于用户来说,性价比可能并不高。 三、对于物联网中小企业来说,碎片化,并不是坏事 现在的商业形态越来越向着寡头垄断型方向去发展了,比如在国内,腾讯、阿里、华为、美团等巨头业务范围,已经触及到了方方面面。 巨头们都恨不得让消费者们从生命的开始到生命的结束都用一个体系内的产品就好。 很多时候,一旦巨头进入到某个领域,就意味着清场,其他的人就没啥机会了,长此以往,”强者愈强”的马太效应会更加的明显,这并不是一种经济发展的良好状态。 而物联网的碎片化,或许可以阻碍巨头们的发展速度。 各大巨头早在数年之前都很重视IoT这条赛道,比如阿里,腾讯,华为等。但即便是以他们的能量,在对IoT重金投入之后也会发现,在物联网这个市场上,他们也只能吃很小的一个市场份额。对于丰富多样的应用市场,也需要找其他的企业去合作。 中小型的物联网企业可以基于自己对行业的理解,形成一道市场门槛,达到一种市场平衡状态。 由此可见,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 如何看到碎片化问题,需要站在不同的角度,如果站在巨头们的角度,这是阻碍自己迅速扩张的障碍。 如果站在广大的企业来说,物联网是一个掘金的好机会。 你觉得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21ic获得授权后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