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层叠选择因素考虑
电路板的层数越多,特殊信号层、地层和电源层的排列组合的种类也就越多。
-
信号层应该与一个内电层相邻(内部电源/地层),利用内电层的大铜膜来为信号层提供屏蔽。
-
内部电源层和地层之间应该紧密耦合,也就是说,内部电源层和地层之间的介质厚度应该取较小的值。
-
电路中的高速信号传输层应该是信号中间层,并且夹在两个内电层之间。这样两个内电层的铜膜可以为高速信号传输提供电磁屏蔽,同时也能有效地将高速信号的辐射限制在两个内电层之间,不对外造成干扰。
-
避免两个信号层直接相邻。相邻的信号层之间容易引入串扰,从而导致电路功能失效。在两信号层之间加入地平面可以有效地避免串扰。
-
多个接地的内电层可以有效地降低接地阻抗。例如,A信号层和B信号层采用各自单独的地平面,可以有效地降低共模干扰。
-
兼顾层结构的对称性。
图2
一到八层电路板的叠层设计方式
控制EMI辐射主要从布线和布局来考虑;
关键信号:从电磁兼容的角度考虑,关键信号主要指产生较强辐射的信号和对外界敏感的信号。能够产生较强辐射的信号一般是周期性信号,如时钟或地址的低位信号。对干扰敏感的信号是指那些电平较低的模拟信号。
-
在同一层的电源线以辐射状走线,并最小化线的长度总和;
-
走电源、地线时,相互靠近;在关键信号线边上布一条地线,这条地线应尽量靠近信号线。这样就形成了较小的回路面积,减小差模辐射对外界干扰的敏感度。当信号线的旁边加一条地线后,就形成了一个面积最小的回路,信号电流肯定会取道这个回路,而不是其它地线路径。
-
如果是双层线路板,可以在线路板的另一面,紧靠近信号线的下面,沿着信号线布地条地线,一线尽量宽些。这样形成的回路面积等于PCB线路板的厚度乘以信号线的长度。
-
SIG-GND(PWR)-PWR(GND)-SIG
-
GND-SIG(PWR)-SIG(PWR)-GND
层间距将会变得很大,不仅不利于控制阻抗,也不利于层间耦合及屏蔽;
特别是电源地层之间间距很大,降低了板电容,不利于滤除噪声。
对于第一种方案,通常应用于板上芯片较多的情况。这种方案可得到较好的SI性能,对于EMI性能来说并不是很好,主要通过走线及其他细节来控制。注意:地层放在信号最密集的信号层的相连层,有利于吸收和抑制辐射;增大板面积,体现20H规则。
小结:对于六层板的方案,电源层与地层之间的间距应尽量减小,以获得好的电源、地耦合。但62mil的板厚,层间距虽然得到减小,还是不容易把主电源与地层之间的间距控制得很小。对比第一种方案与第二种方案,第二种方案成本要大大增加。因此,我们叠层时通常选择第一种方案。设计时,遵循20H规则和镜像层规则设计。
-
Signal 1 元件面、微带走线层
-
Signal 2 内部微带走线层,较好的走线层(X方向)
-
Ground
-
Signal 3 带状线走线层,较好的走线层(Y方向)
-
Signal 4 带状线走线层
-
Power
-
Signal 5 内部微带走线层
-
Signal 6 微带走线层
-
Signal 1 元件面、微带走线层,好的走线层
-
Ground 地层,较好的电磁波吸收能力
-
Signal 2 带状线走线层,好的走线层
-
Power 电源层,与下面的地层构成优秀的电磁吸收
-
Ground 地层
-
Signal 3 带状线走线层,好的走线层
-
Power 地层,具有较大的电源阻抗
-
Signal 4 微带走线层,好的走线层
-
Signal 1 元件面、微带走线层,好的走线层
-
Ground 地层,较好的电磁波吸收能力
-
Signal 2 带状线走线层,好的走线层
-
Power 电源层,与下面的地层构成优秀的电磁吸收
-
Ground 地层
-
Signal 3 带状线走线层,好的走线层
-
Ground 地层,较好的电磁波吸收能力
-
Signal 4 微带走线层,好的走线层
对于如何选择设计用几层板和用什么方式的叠层,要根据电路板上信号网络的数量、器件密度、PIN密度、信号的频率、板的大小等许多因素。对于这些因素我们要综合考虑。
在确定层数之后再确定内电层放置位置以及信号的分布,所以层叠结构的设计尤为重要。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21ic获得授权后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