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登3平台首页_相信自己,我能行——专访国际大学生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主席 张海霞

由中国发起的国际大学生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iCAN), 现已发展成有20多个国家参加的全球赛事,涌现出大批的 创新成果,是面向大专院校学生的一项科技创新赛事。这个 比赛的精髓,就是让每一个参与的学生都能够通过自己的创 新和创造找到自身的价值、内心的自信和未来的人生方向, 相信”Yes,丨CAN!”是每一个参赛学生在比赛中的最大收获 和改变。为了把国际大学生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办得更好, 也为了更好地探讨物联网技术的研究热点和发展瓶颈,《物联网技术》杂志记者日前对国际大学生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 主席、北京大学教授张海霞博士进行了专访。

《物联网技术》:您被大众所熟知的两个身份是北京大学 微电子学研究院教授及全球华人微纳米分子系统学会秘书长。 在微电子学领域活跃了这么久,是什么驱使您选择了物联网作 为您推动科研成果向市场转化的窗口?

张海霞:事情很简单,我是做一个新的研究方向一微 机电系统(MEMS)研究,既不是传统的微电子,也不是传统 的机械专业。它是一个非常好的跨学科的前沿领域,所研发 的很多成果,如微型加速度计、磁场传感器、陀螺仪等都在 消费类电子、汽车电子、国防等领域取得了很大成功,可是, 由于器件小,所以大家不知道。物联网的核心也是这些微小 器件作为感知末端去获得信息,只有有了这些信息,才有了 物联网,而物联网作为一个大家很容易接受的概念,所以我们 就选择了物联网作为科研成果推向市场转化的窗口。

《物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杂志跟踪报道iCAN大赛 (国际大学生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已经很久了,经过一届又 —届的发展与完善,iCAN在展示大学生科研成果的同时,也 拓展了国际化视野,使全世界对微纳米技术和物联网技术感 兴趣的学生和老师,有了一个交流和沟通的舞台。能否向我们 介绍一下,您最初计划这个活动的初衷,iCAN的发展现状是 否如您所愿,它的未来又是怎样的?

张海霞:这个比赛始于2006年暑期学校课程上的一次 学生提问:“老师,我很喜欢MEMS这样的高科技,可是我 学了 MEMS找不到工作,你说怎么办? ! ”从那时起,把类 似MEMS这样的很有价值的高科技推向大众,让更多的学生学习它、热爱它并且能够找到相应的工作并成为他们一生的职业就成了我的工作。2007 年,我们和美新公司正式开始合作做这个比赛时就叫“美新杯”,那时候还没有物联网,我们比赛中出现的智能应用和创新正式揭开了物联网的大幕,后来一步一步发展成了国际比赛和物联网大赛,也就是 iCAN。正是这些青年人无与伦比的创新思路,在国际上掀起了 iCAN 青年创新的热潮。iCAN 是比赛中一个学生的原话,也是这个比赛的精髓 :它让每一个参与的学生都能够通过自己的创新和创造找到自身的价值、内心的自信和未来的人生方向,相信“Yes,ICAN!”是每一个参赛学生在比赛中的最大收获和改变。可以说,这个比赛的发展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从一个朴素的为学生找工作的出发点,到现在成为一个在国际上有 20 多个国家参加的、很有影响力的青年人的创新大赛,我从中一样学习和体会到了iCAN 精神。我相信,iCAN 将来有可能会成为一个国际青年在创新创业方面的奥运会,我们也会为更多的青年人提供更好的舞台和支持,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早日实现自己的梦想,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并为之努力,在世界青年中形成 iCAN 风暴!

《物联网技术》:您最近出版了《奇思妙想的物联网》这本书,书中介绍了您的一些想法和感悟,也选取和推荐了一些 iCAN大赛中的作品。参加 iCAN 大赛都有哪些途径?您在书中选取作品的时候,对它们都有怎样的要求?大赛评选过程中最注重的是作品的哪些方面?

张海霞 :参加 iCAN 比赛的途径很简单,大家可以关注iCAN 的网站 www.iCAN-Contest.org,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选拔赛,具体联系地址和方式网站上都有。中国的每年 3月份开始报名,有很好的中文网站 China.iCAN-Contest.org,上面资料很全,也很有帮助,2012 年中国有来自 30 个省市的 1200支队伍报名。《奇思妙想的物联网》一书是2011 年中国赛获得一二等奖的作品集锦,结集出版时,我们根据大家的作品特点进行了分类并没有筛选。比赛的评审是非常严谨的,我们每年都邀请几十个企业的评委来进行评审,还接受大众的投票,最注重的就是创新性、实用性,当然要求所有作品都必须是参赛学生团队的原创,而不能是任何导师的研究项目和课题。

《物联网技术》:目前,高校在开设物联网专业和培养物联网产业人才方面有着很高的热情,您怎样看待高校中的物联网热?在推进大学教学、学生科研与产品市场化及学生就业对接时,您有什么样的经验?您对计划报考物联网专业的学生有什么建议?

张海霞:物联网专业作为一个新事物,又是社会发展趋势,因此,受到追捧是正常的,但是物联网专业太新,涵盖的专业比较广泛,大学在物联网专业的课程设置上,应该有所取舍、建立特色,教学和科研都应该建立在已有基础上,否则就容易陷入表面化、形式化的陷阱,就业也是同样。物联网不是空穴来风,每一个公司的物联网产品和市场都是建立在已有的技术和产品的基础上的,与相关特色专业的对接是就业的关键。学生应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来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而不能盲目跟风。

《物联网技术》:如今的物联网已经从一个被神化的概念上逐步褪去光环,但同时也变得更清晰而且靠近我们的生活。在您的眼里,物联网产业目前的发展现状怎样?在推进感知和工业智能化的研究和应用方面,还存在哪些困难或瓶颈?未来的物联网将会以怎样的姿态进入我们的生活?

张海霞 :在前两年的高烧退去之后,物联网目前的发展还是比较正常的,基本参与的产业和厂家都找到了自己的切入点,并开始做一些实际的工作。智能感知是物联网的基础,所以,与微纳传感器、电子技术、网络技术等相关的研究与应用都是热点和难点,最大的瓶颈在于如何实现大规模无线节点的组织,其中包括供电、数据采集与传输、自动组网等技术难题,还需要花大力气来解决。当然,这些都是难不倒我们的,未来的物联网一定会渗透到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多样化的智能服务将最早进入我们的生活。在推广技术的过程中,其实物联网更要注意推广其新的理念和生活方式,让更多的人自然接受并受益,这才是真正的物联网时代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