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英语: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简称5G)是具有高速率、低时延和大连接特点的新一代宽带移动通信技术,是实现人机物互联的网络基础设施。国际电信联盟(ITU)定义了5G的三大类应用场景,即增强移动宽带(eMBB)、超高可靠低时延通信(uRLLC)和海量机器类通信(mMTC)。
增强移动宽带(eMBB)主要面向移动互联网流量爆炸式增长,为移动互联网用户提供更加极致的应用体验;超高可靠低时延通信(uRLLC)主要面向工业控制、远程医疗、自动驾驶等对时延和可靠性具有极高要求的垂直行业应用需求;海量机器类通信(mMTC)主要面向智慧城市、智能家居、环境监测等以传感和数据采集为目标的应用需求。
为满足5G多样化的应用场景需求,5G的关键性能指标更加多元化。ITU定义了5G八大关键性能指标,其中高速率、低时延、大连接成为5G最突出的特征,用户体验速率达1Gbps,时延低至1ms,用户连接能力达100万连接/平方公里。2018年6月3GPP发布了第一个5G标准(Release-15),支持5G独立组网,重点满足增强移动宽带业务。2020年6月Release-16版本标准发布,重点支持低时延高可靠业务,实现对5G车联网、工业互联网等应用的支持。Release-17(R17)版本标准将重点实现差异化物联网应用,实现中高速大连接,计划于2022年6月发布。
我国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5G独立组网网络
一年前的10月31日,以三大运营商推出5G套餐为标志,我国5G正式商用,开启了中国的5G时代。如今5G在中国商用已一年有余,在今天(20日)的2020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中国移动宣布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5G独立组网网络。
丰富的5G应用场景背后是强大的5G基站覆盖。经过一年的5G商用,中国目前的5G基站已超69万个、终端连接数超1.6亿。三大运营商中,仅中国移动就已经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5G独立组网,开通5G基站超过38.5万个,在15个行业推出百余项5G行业应用龙头示范项目。全国范围内,5G正式商用近两年来,已取得世界领先的发展成就:5G基站81.9万个,占全球70%以上;5G终端链接数达到2.8亿,占全球80%以上;5G标准必要专利占比38%,继续保持全球领先。
1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在郑州举行的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大会上宣布,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5G独立组网网络。从17日起,新进网5G终端将默认开启5G独立组网功能。
5G网络分独立组网和非独立组网两种模式,非独立组网是在5G建设初期通过改造4G网络,将5G基站接入4G核心网的混合组网方式;独立组网是完全独立建设的5G网络,能更好发挥5G技术特性。
报告通过为期三月综合调研,并结合专业视角和媒体视角,从技术、应用、趋势等角度地解析了5G和AI近一年以来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
根据报告,目前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的5G网络,并在技术标准方面在全球起引领作用。应用方面,随着2019年开启5G商用元年,5G应用逐渐迎来导入期。国际电信联盟(ITU)指出,5G主要用于增强移动宽带、超高可靠低时延、海量机器类通信等三大应用场景。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刘烈宏表示,截至2021年3月底,建成5G基站81.9万个,占全球70%以上,覆盖全国所有地级以上城市。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5G独立组网网络。
此前中国电信已经率先宣布与联通共建共享的5G独立组网(SA)实现规模商用,这意味着中国5G独立组网实现了全面规模商用,这次中国移动宣布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5G 独立组网(SA)网络,意味着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联通的5G网络建设任务都实现了超前完成。
5G集成了信息通信领域最先进的技术,又是推进信息通信向前迈进的强大动力,倍增效应明显。预计到2025年,5G将带动1.2万亿左右的网络建设投资,将拉动8万亿相关的信息消费,直接带动经济增加值2.93万亿元,这给数字化发展带来了广阔的机遇。
“推进行业数字化转型进程必须与行业特有的技术、知识、经验紧密结合,复杂性增加、难度加大。”工信部副部长刘烈宏在会上说,5G融合应用不能指望浅尝辄止、不能指望“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必须持续发力、久久为功。
5G商用化进程将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应用发展路径也逐步清晰。具有5G特性的消费级创新应用有望在2022年至2023年规模增长,进入成长期。未来的两三年仍将是5G行业应用的导入期,并将分批次逐步落地商用。
5G主要是面向行业场景的新技术,我国是首批5G商用的国家之一,技术产业应用已经迈入了无人区,特别是面向工业乃至实体经济的融合应用,无经验可循,需把握5G的新特点,立足国情,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5G发展和应用之路。
5G发展也面临着不少挑战。比如网络尚未实现广覆盖,投资资本成本压力较大;商用进程比较缓慢,短期内难有杀手级应用;相关行业沟通不足,产业生态仍然有待完善。此外,知识产权和安全问题等挑战也需要关注。5G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发展5G是北京抢抓数字经济发展先机、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的必然选择。本市紧盯国际前沿不断攻关5G关键核心技术,使其应用场景迅速扩大。
报告称,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看到5G未来的巨大前景,也应做好规划,保持耐心,等待5G时代真正的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