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芯国际发布2020Q4财报,财报显示:
中芯国际首席财务官高永岗博士评论说:“公司2020年四季度收入为9亿8千1百万美元,毛利率为18.0%。全年公司多项财务指标(未经审核)均创历史新高。年收入为39亿零7百万美元,成长25.4%;毛利为9亿2千1百万美元,成长43.3%;归属于公司的应占利润为7亿1千6百万美元,成长204.9%;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为21亿2千3百万美元,成长54.6%。”
换算为人民币,即为252.50亿元,增长25.4%,净利润46.27亿元,同比增长204.9%。
虽然账面上非常可观,但实际上却隐含一些其他信息值得关注。
根据国内媒体分析,主要集中在工艺制程的变化,中芯国际对此并未给出明确解释,且从未分开公布14nm、28nm工艺的不同收入,不过考虑到美国“实体清单”制裁的影响,尤其是无法再使用14nm给华为代工麒麟710A芯片等,中芯国际的先进工艺显然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从财报中可以看出,40/45nm工艺的收入占比也跌至14.8%,55/65nm工艺则逆势增加到了34.0%,更老的90nm、110/130nm、150/180nm、250/350nm也都略有增加。
产能上,中心国际表示2020年第四季度折合520750块200毫米晶圆,环比增加10600块,主要是北京300毫米晶圆厂扩产所致,不过产能利用率跌至95.5%,同比下降3.3个百分点,环比也也下降2.3个百分点。
财报中,中芯国际预计2021年Q1:
值得注意的是,中芯国际透露重要信号,表明了半导体产能依然紧张,将大力扩产。
中芯国际联合首席执行官赵海军博士和梁孟松博士评论说:“目前晶圆代工行业产能紧张,特别是对成熟制程的需求依然强劲,预计公司成熟产能将持续满载。为了满足客户需求,公司预计今年资本开支为43亿美元,其中大部分用于成熟工艺的扩产,小部分用于先进工艺,北京新合资项目土建及其它。产能建设方面,我们计划今年成熟12英寸产线扩产1万片,成熟8英寸产线扩产不少于4.5万片。在实体清单影响下,我们会考虑加强第一代、第二代FinFET多元平台开发和布建,并拓展平台的可靠性及竞争力。”
中芯国际首席财务官高永岗博士表示,展望2021全年,因被美国政府列入实体清单,公司在采购美国相关产品或技术时受到限制,给公司全年业绩预期带来了不确定风险。我们给出的全年预期,是基于运营连续性不受影响这个假定前提。出口许可申请必须根据流程走,需要时间,也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基于此,我们全年收入目标为中到高个位数成长,上半年收入目标约21亿美元;全年毛利率目标为百分之十到二十的中部。”
履历显示,刘明博士,现年56岁,1985年获得合肥工业大学的半导体物理与器件专业学士学位,1988年获得合肥工业大学的半导体物理与器件专业硕士学位,1998年获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微电子材料专业博士学位。
刘明长期致力于半导体行业的研究,1988-1995年担任烟台大学助理教授,1999年加入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担任副教授,2000-2020年担任教授,2021年加入复旦大学担任教授,还是云知声智能科技的独立非执行董事。
刘明在半导体行业从业长达33年,为微米/纳米加工、NVM器件和电路、模型和模拟、可靠性方面的研究做出了贡献,先后发表5本著作和文章、300多篇期刊论文、100余篇会议论文(包括40多个主题演讲或受邀论文),并担任许多重要的学术职务,包括IEEE电子器件协会(EDS)北京分会主席、EDS Newsletter和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编辑。
2019年,刘明被授予世界科学院(TWAS)院士。
另外根据公告,梁孟松、蒋尚义两位大牛都还在国际任职,其中梁孟松与赵海军共同担任联系CEO,蒋尚义担任副董事长,而董事长还是周子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