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登3主管554258:_汇源果汁被退市,曾千亿卖身被否,一代民营企业家朱新礼的沉浮史

“市场无情,波浪滔天;载舟覆舟,仅在瞬间。”1月18日,香港联交所通告取消中国汇源果汁集团有限公司的上市地位。联交所表示汇源果汁自2018年4月3日起已经暂停买卖,根据《上市规则》第6.01A条,若是该公司未能于2020年1月31日或之前复牌,则可将该公司摘牌。

虽然汇源果汁方面对联交所的决定表示“失望且不同意”,但已然不可能改变“退市”的事实。

从2007年于香港主板上市,纵横资本市场十余年的汇源果汁为何会遭下市?又为何会开始长达三年的停牌?从一代国民品牌,到如今的黯然离开,这家伴随着无数中国家庭度过春节假期的老牌企业,又经历了怎样的辛酸故事?

朱新礼:从年少有为到英雄迟暮

说到汇源果汁,必然离不开朱新礼这一人物。改革开放的浪潮让众多怀揣理想的有志青年被推上了舞台,时任沂源县外经委副主任的朱新礼毅然选择下海经商创办果汁厂。

在朱新礼的回忆中称,“我当时接手的是一个负债千万元、停产三年、已经倒闭的县办罐头厂。工人吃饭的钱都没有,去银行贷款更是困难。我们就用补偿贸易的方法,用外国人的设备去挣外国人的钱。”

也正是在这样的想法中,汇源果汁拿到了瑞士一家贸易公司的订单,也是汇源果汁后来扩张的第一桶金。

迅速发展的汇源果汁吸引了各方资本,朱新礼于2001年与唐万平的德隆组建北京汇源集团,虽然销售额一直飙升,但德隆当初许下的“要收购饮料行业巨头”并入汇源集团的承诺并没有实现,甚至还从汇源集团拿走了3.8亿借款。

朱新礼无奈之下只能跟唐万平摊牌要分道扬镳,凭借着自身十几年的人脉积累,其成功在与德隆系的对赌协议中获胜。

在资本市场本就长袖善舞的朱新礼分别在2005年和2006年引进了来自统一集团、荷兰、美国等的投资,最终成功于2007年在香港上市。当时的汇源成为了港交所最大的IPO,市值超过300亿。

可以说,是朱新礼凭借着自己的商业天赋一手缔造了汇源,但连他自己或许都没有想到,68岁的年纪却得到了一个“老赖”的名号。

汇源走衰,家族式管理成顽疾

不能否认家族式管理有它的优点存在,但企业是一个社会经济组织,家族式的任人唯亲现象不但会阻止企业的向上发展,同时也会恶化内部矛盾。而汇源集团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家族式管理企业。

朱新礼的儿子、女儿以及兄弟等都在汇源集团担任要职,并且其管理风格仍然延续以前的“一言堂”,大小事情一手包揽。一篇关于《中国家族企业内控体系管理》的论文曾指出,朱新礼在汇源果汁内部拥有绝对的话语权,董事会基本被架空。

其实朱新礼并非没有意识到这种管理所在的弊端,也并非没有从外部招聘有才能的职业经理人来扭转这种局面。2012年,李锦记前CEO苏盈福加入汇源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但新旧管理层的冲突与矛盾很快就爆发了出来。不到一年时间苏盈福的总裁位置就处于被架空的尴尬境地,而本来退居二线的朱新礼再回台前。此次的“去家族化”调整以失败告终。

曾经有业内人士指出,“汇源其实是不缺金主的,但很多资本都要求朱新礼退出,才会接手。”

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了汇源存在的家族管理现象对企业本身产生了极大的桎梏,只有削弱家族影响才能够更好的进行改革发展。

千亿“卖身”失败,43亿贷款违规

朱新礼曾经说过一句话,“企业要当儿子养,当猪卖”。在汇源巅峰时刻,朱新礼就已经想要将公司“卖身”于可口可乐。当时的朱新礼甚至提前做好了准备,裁撤员工压缩销售渠道扩充生产线,一切就只等手续完成。

但事与愿违,除了被舆论冠上“卖国贼”的帽子,相关监管部门也介入了这起收购案。2009年,商务部以《反垄断法》否决了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案,也导致了汇源集团元气大伤,债务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

但不管是家族式管理还是与可口可乐失之交臂,都不足以成为压倒汇源的最后一根稻草,直接让汇源走到如今这步田地的,还是一笔高达43亿的贷款。

2018年汇源果汁披露的一则《有关提供财政资助的主要及关联交易》的公告显示,2017年8月15日到2018年3月29日期间,汇源果汁向关联公司北京汇源饮料提供了总额为42.82亿元的相关贷款。

这款贷款在港交所要求的对外披露的规定之内,但是汇源果汁并没有依照规定披露,也没有通过董事会的批准,最终也没有逃开停牌的命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越来越国际化,作为被公认的消费大蛋糕,进入国内的外资也越来越多。对于外资来说,想要在国内站稳脚跟,抢占先机,收购本土品牌是最直接有力的方式。

可口可乐想要以具有诱惑力的价格收购汇源也是如此。“优胜劣汰”本就是市场竞争导致的结果,企业的发展无法跟上时代的脚步、创始人本身的故步自封、利益的趋势等都可能造成国产品牌的没落。

回望市场中大大小小或破产倒闭、或被收购的企业,都逃不开这样的因素。国内厨具行业首家上市公司苏泊尔在发展受到制约时,其创始人便套现40亿离场,将公司卖给了法国SEB。 名噪一时的中华牙膏最高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达到了40%,但在外资席卷国内时,因为缺乏先进技术被联合利华入股,如今却已不复当年的辉煌。

其实民族品牌在时代变迁中慢慢消失或市场占有率下降的远远不止这些,有的可能是在自身发展过程中没有把握住机遇,也有的是直接被外资收购,而这些被收购的企业其实大多数都在本土有一定的知名度或有良好的专业化水平,这也为外资的磨合与发展减少了时间和资本成本。

发家容易守家难,其实这也给了更多的企业一个警示,要紧跟时代洪流、洞悉消费市场、培养创新精神,或许才不会那么容易顷刻崩塌。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21ic获得授权后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