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一个医院如果完整地解决业务需要有两百多个系统,这两百多个系统全加载在一个医院中是非常庞大的系统,医护人员变成医院系统的“奴隶”。每个护士跟每个医生在跟系统交互上所花的时间增加的50%,这个时间的增加就相应地减少了医生在病人身边,减少了病人跟护士、医生之间的交流。
医疗信息化已经走了十几年,过去所有的医疗信息化有共同的特点,基本上都是围绕医疗业务来开展的。首先,医院要收费,围绕医院的收费业务有了最初的方案,伴随着扩张医院的影象业务、检验业务、业务的细分就产生了不同的系统。
专家认为,物联网技术与原有的系统IT的解决模式有个本质的区别是物联网关注对象,怎么样去面对我们的对象——基于对象管理,基于对象去研发我们的系统,这是最好的出路。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分别在2008年发布《关于实施药品电子监管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国食药监办[2008]65号)和2009年发布《关于实施国家药品编码管理的通知》,明确了药品药械的统一编码管理,以及物联网在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的信息化建设、信息交换和信息处理中的重要作用。
物联网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开始大展拳脚
卫生行业物联网标准工作组组长、卫生部信息办副主任高燕婕说,利用物联网技术构建“电子医疗”体系,实现远程医疗和自助医疗,进而降低公众的医疗成本。还可以对采供血机构的血液进行自动识别和跟踪治理,对医疗废物进行电子监管,对问题药品实现快速跟踪和定位。 卫生部将加强物联网技术在医疗保健、公共卫生、药品、血液等方面的应用,为百姓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医疗卫生服务。
卫生部已把推进IC卡的应用列入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加强IC卡和RFID技术在医疗保健、公共卫生、药品、血液等方面的应用,与银行、社保等部门联合开展医疗就诊卡的通用模式与标准研究;推进集个人ID信息、社保、医保、医疗、金融等服务于一体的“一卡通”产品的应用;在医疗智能卡内记录诊疗信息,逐步取代传统的病历本;推进IC就诊卡的区域化应用,开展异地就医刷卡结算,提供随时查询诊疗信息及IC卡明细清单服务。
7月25日,无锡市人民医院医疗物联网院士工作站揭牌成立。工作站将依托医院先进的信息化建设基础,对医疗物联网技术进行研发及实践,使物联网技术更好地应用服务于病人。
据了解,无锡市人民医院将以此为契机,在院内选择“一个点” 和“一个面”进行物联网研发。“一个点”即重症监护病房(ICU),将建立重症监护病房物联网,对重症病人的病情和生命体征实施全天候、不间断的密集监测和采集信息的综合分析,从而提高重危病人抢救水平。“一个面”即医疗废弃物的管理,将建立医疗废弃物物联网系统,对“医疗垃圾”实施全程严密监控。今后,物联网技术将扩大到手术室、消毒供应中心乃至全院。
物联网在医疗领域的巨大作用
物联网在医疗卫生领域的条码化病人身份管理、移动医嘱,诊疗体征录入、移动药物管理、移动检验标本管理、移动病案管理数据保存及调用、婴儿防盗、护理流程、临床路径等管理中,均能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邬贺铨院士作的《物联网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应用》的主题报告中,他举例说到,每位住院病人佩戴腕带,存储了相关信息(过敏史、每天用药和打针情况),可帮助医生或护士对交流困难的病人进行身份的确认,只要拿着机器一刷,就一目了然。
在产科病房的出入口布置固定式读写器,每当护士、产妇和婴儿需要通过时,先读取他们身上的识别卡或者腕带,身份确认无误后房门才能打开,所有的身份信息及出入时间记入数据库,这样的好处之一是防止婴儿被盗。
物联网技术在药品管理和用药环节的应用过程还能发挥巨大作用,曾有数据显示,美国医疗事故排在死亡原因的第五位,国外药物不良事件为所有非手术医疗疏失之首位。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将药品名称、品种、产地、批次及生产、加工、运输、存储、销售等环节的信息,都存于RFID标签中,当出现问题时,可以追溯全过程。同时还可以把信息传送到公共数据库中,患者或医院可以将标签的内容和数据库中的记录进行对比,从而有效地识别假冒药品。
从目前医疗信息化的发展来看,随着近年来医疗卫生社区化、保健化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如果通过射频仪器等相关终端设备在家庭中进行体征信息的实时跟踪与监控,通过有效的物联网运作过程,可以实现医院对患者或者是亚健康病人的实时诊断与健康提醒,从而可以有效地减少、控制病患的发生与发展,这一点对于医疗卫生信息化的未来发展而言,将会变得越来越重要。
另外,在用药过程中加入防误机制,包括处方开立、调剂、护理给药、病人用药、药效追踪、药品库存管理、药品供货商进货、保存期限及保存环境条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