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今年众多企业斥巨资投资光伏产品可能导致光伏产品市场需求短期趋于饱和,从而结束我国光伏产品生产企业高增长阶段的话,那么相对而言,以国产化铸锭炉等为代表、尚没有太多“淘金者”涉足的我国光伏上游生产设备市场,却正呈现出蓬勃的生命力,并可能引领我国光伏产业迎来第二波发展热潮。
由于光伏设备制造同时属于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中所倡导的新能源领域与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分析人士认为,我国光伏设备自主化生产有望受到政策的持续支持。近期,包括精工科技(002006)、奥克股份(300082)、大族激光(002008)等光伏产业链的明珠企业备受资本市场追捧,股价持续高攀,大有重复当年天威保变等光伏产品生产企业股价走势的势头。
我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分会主任赵玉文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光伏生产设备领域的研发和制造能力近年取得了不小的进步,部分设备已经能够完全取代进口产品,但整体而言,国内光伏设备的技术与质量提升潜力还很大,如果我国能尽早启动光伏上网电价法,将很大程度上推动设备的国产化率大幅提升。
设备国产化
成本下降必由之路
在近年我国风电关键设备迎来全面国产化浪潮之后,风电发电成本成功出现大幅下降,如今这一浪潮有望在光伏发电行业得到复制。而这正是让众多光伏产品生产商乐见其成的。
阿特斯有关人士表示,目前公司在生产电池组件过程中,使用的生产设备有产自国外也有产自国内的,如果国内的生产设备能够在质量和可靠性上进一步提升,公司将加大对国内设备的使用比例,毕竟国内设备具有显著的价格优势。
分析人士表示,我国晶硅电池生产工序过程中,需要多种设备及耗材,其中很多设备都有较高的技术含量,以往主要依靠进口,近年来随着国内企业的生产能力增强,涌现了一批新起的设备生产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国光伏产业“设备在外”的现状。
尽管如此,相对光伏产品,国内的光伏生产装备总体而言尚不能提供商业化的、完整的光伏电池生产线,无论是国产晶硅电池设备还是国产薄膜电池设备,在技术含量、质量、效率、可靠性等方面还是与进口产品有差距,国产设备在国内市场的份额还偏低。
一家光伏电站投资商表示,今年以来,无论是第二批光伏特许权招标还是“金太阳”工程补贴标准,都体现了政府降低光伏发电成本的意愿,如今包括多晶硅、硅片、电池及组件价格都相比前几年出现了大幅下降,再降的空间不大,未来降低发电成本的空间很可能要在降低生产设备成本上来挖掘。
主产薄膜太阳能电池产品的杜邦太阳能公司有关人士表示,公司目前所使用的薄膜太阳能设备基本都是进口货,公司暂时没有与国内的薄膜太阳能电池设备生产商接触及合作,但公司很希望国内能有实力较强的设备商出现,这样可以打破国外设备商的相对垄断地位,目前薄膜太阳能电池设备的高价也能尽早改观。
有业内专家预测,如果我国光伏设备能够迅速提升国产化率,将在很大程度上带动光伏发电成本大幅下降,早日促使光伏发电平价上网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