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登3官网注册_当所有人都背叛摩尔定律时,反噬或在酝酿

芯片涨价有多疯?让传统段子都不适用了!资深从业者李明(化名)告诉探索科技(techsugar),仿货、旧货翻新和拆机料在芯片现货交易中经常遇到,但一般是芯片贸易商干这种一锤子买卖的脏活,而如今,不少买芯片困难的终端设备商,开始从废弃旧设备中拆出旧料用于新机。李明说:“拆机料原本只用于玩具等保质期短的产品中,现在有蔓延开的趋势。”

所以,把走私寻呼机深埋20年的江湖大哥生不逢时,如果现在出狱,虽然整机卖不上价了,但拆开来卖料,也能让吃了20年苦的大哥过过好日子。

这并不完全是笑话。卖整机设备不如卖物料单中的元器件赚钱,让部分设备商打起了炒货的主意。中国生产秩序恢复最好,海外订单源源不断,设备商都有正当理由加大芯片采购量,而原厂很难追溯被设备商采购的芯片是否用在该厂商自己生产的设备中,防止设备商炒货的做法,只能是根据历史数据做判断。

某芯片原厂市场负责人宋川(化名)告诉探索科技(techsugar):“大客户需求一般都满足,大客户通常不靠炒货赚钱,其需求的公开市场数据也能印证起来;小客户突然爆出大订单,一般拒绝就好;最难的是中型客户,很难判断它们把多买的芯片拿去做什么。”

宋川还表示,晶圆产能吃紧、原料上涨和芯片原厂涨价都是事实,但市场上某些紧俏芯片价格被炒高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绝对不正常,国际原厂渠道控制不力是一个因素,国内做兼容产品的厂商从中煽风点火的作用也不容忽视。“价格炒上去,多出来的都是利润,ST的MCU是硬通货,那么市场给仿ST厂商的产品定位就是打了折的ST产品,售价自然水涨船高。”

功率器件也是如此,原厂出厂价格并未调节多少,但现货市场上的热销型号已经被炒爆。某头部本土分销商市场总监朱远(化名)用“噩梦”来形容当前英飞凌功率器件的供应状况,他说:“今年很多中小客户都要遭殃。”

本轮半导体供需失控的因素,在《再来8个中芯国际,也解决不了先进工艺产能问题》一文中,Gartner副总裁盛陵海有深入分析,此处不再赘述。

进入7月份,周边仍然充满了缺货涨价的消息,各种声音综合起来,似乎昭示半导体芯片价格以后要像美国股市和中国房市一样,成为永远的神话。

半导体行业专家莫大康先生在《硅周期还能持续》一文中表示,虽然产能供应不见缓解迹象,但四年涨跌的硅周期并未终结,预计至迟到2023年,行业将掉头向下。另外,莫大康先生援引摩根士丹利证券的数据:半导体产业2020年实际生产增加22%,但市场仅消化15%的增加量,目前还有7%过剩产能待消化。

再列一组有趣的数字。根据市场研究机构IC Insights的统计,2020年全球半导体出货量超万亿颗,达到10015亿颗,其中集成电路(IC)占比为33%,约为3000多亿颗,分立器件和传感器等占比为67%。而我国海关总署的统计数据,2021前5个月进口集成电路2603.5亿个,照这个速度,今年全年进口集成电路将超5000亿个——意味着中国买入的集成电路产品超过了全球产量。当然,这个数字差异有统计时分类不同的影响。

买入这么多芯片,都去哪儿了?

宋川表示,虽然供需状况成谜,从他在的几个元器件分销群来看,近期供应紧张的情形还是缓解了,一季度的时候还是以寻货信息为主,如今每天都能见到有人发“现货出xxx”的信息,甚至有人在发消息说“有几吨晶圆欢迎洽谈”。实际上,大量芯片如果屯放在贸易商仓库,潜在浪费很大,大部分中小贸易商没有适合长期存放芯片的专用仓库,芯片放久了在使用时容易出问题。

宋川认为,辛苦做整机不如倒卖元器件赚钱的情况如果持续下去,对产业伤害极大。芯片价格炒上天,只便宜了渠道商和联手做局的原厂内部人士,真正用芯片做产品的设备商苦不堪言;价格炒得越高,下跌势能越大,这轮涨价持续时间已经约有一年,动手早的渠道商已经赚到足够多的利润,当形势逆转时,价格战可能极为惨烈。“他们的存货成本为负,可以不计价格出货,杀死竞争对手。”

囤传呼机的江湖大哥,如果囤的是茅台,已经可以做时间的朋友,愉快地享受20年来经济增长的成果,可惜他被摩尔定律打败了,摩尔定律专杀时间的朋友。当然,他不是孤例,自半导体产业重心向亚洲转移以来,纵然不断有借地震、海啸等意外事件造成的供应链吃紧炒货掘金成功上岸的例子,但因为没有及时收手而被不断下跌的价格拖下水的也数不胜数。

摩尔定律本质是一个经济定律:相同性能的主流逻辑芯片,价格每两年跌一半。每个在主流逻辑工艺赛道的厂商,都需要和时间赛跑。半导体制造工艺大约每两年升级一代,集成度提高一倍,与前代产品性能相同的新一代芯片,售价可以卖到前代产品的一半,而利润率仍然维持在前一代产品刚面市时的水准;或者售价相同,但性能翻倍。面对这种降格打击,跟不上工艺升级节奏的厂商,就只能被竞对手的价格战屠杀。

价格就是市场竞争力

半导体产业规模的扩张,从来不是靠涨价,而是遵循摩尔定律路径,拼命研发新一代产品,通过降低芯片价格和整机价格(集成度提高,意味着整机厂物料成本下降),让更多电子产品从小众市场迈向大众市场,让更多人享受到科技带来便利与乐趣。

数十年来,一直有人试图宣判摩尔定律的死刑,但即便前道工艺接近物理极限,业界还是能够通过组合手段,向系统要性能,延续单封装晶体管集成度,所以胡正明说半导体还可以再干一百年。即便有厂商在工艺竞赛中掉队了,但只要它牢记摩尔定律本质,继续为客户开发普惠产品,那就仍将是摩尔定律的捍卫者。在半导体行业,价格战并不低级,能够盈利又有能力向竞争对手发起价格战的厂商,那就是摩尔定律的捍卫者。

如果说渠道商趁火打劫尚情有可原,那么原厂都背弃摩尔定律,参与到炒货过程中,在价格炒高利润爆表中沉迷,虽然可以赢得二级市场的追捧,但失去中小客户的支持,长期看未必是赢家。而反噬的力量正在酝酿,当市场反转时,这些求一时之利的原厂,能安全上岸吗?

反噬的力量会有多强?可以看一下存储器的例子,中国大陆分销商都没亲历过1980年代三星半导体赖以成名的“流血的战争”:DRAM(当时容量64K)价格从每颗4美元跌至30美分,而三星的生产成本是1.3美元,每卖一颗产品赔1美元,三星硬是撑了三年,熬到英特尔退出DRAM业务,竞争对手主动缩减产能。

资历久的大陆分销商,应该对2008年开始的形成当前存储器市场格局的“最后一战”还有印象。DRAM颗粒价格又从两三美元跌至0.3美元左右,三星还不断加码扩大生产,把DRAM价格打到低于材料成本价,最终德国奇梦达和日本尔必达先后破产,全球DRAM厂商只剩三家。没有人统计,在这几场血战中,有多少家分销商遭殃,有多少中小模组厂商破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