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摩登3平台开户

摩登3平台注册登录_军事物联网的需求分析

引言 需求牵引是各类新技术发展的原动力。当前,物联网正在强势崛起。在物联网军事应用中,最优先、最核心的问题是明确军事需求,并将其融入联合作战及其保障体系中去,从而有效提升信息化条件下的作战能力和保障效能。 1  军事物联网的基本概念 物联网的概念最早是在1999年美国召开的移动计算和网络国际会议提出的,该会议当时提出“传感网是下一个世纪人类面临的又一个发展机遇”;2003年,美国《技术评论》提出传感网络技术将是未来改变人们生活的十大技术之首。此后,社会各界对于物联网产生了极大的关注,许多人相信物联网可能对人类社会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2005年,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WSIS)上,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了《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正式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 物联网的英文名称为“Internetofthings”,简而言之,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了解到物联网主要为解决物品到物品(ThingtoThing,T2T),人到物品(HumantoThing,H2T),人到人(HumantoHuman,H2H)之间的互联特征,考虑到军事应用中战场环境复杂、作战单元众多以及持续有效的供给等实际需求,物联网已被许多军事专家称为“一个未探明储量的金矿”,并正在孕育着军事变革深入发展的新契机。目前,物联网在军事上的应用还比较少,军事物联网还没有一个严格的定义。 根据该应用模型所理解的军事物联网应当是一个以现有军用网络为基础,将其末端延伸到具体武器装备,以现实战场环境以及实时后勤保障,从而实现物物相连的智能化网络。该网络能使战场感知精确化、武器装备智能化,综合保障灵敏化,从而提升信息化条件下作战打击的精确度和自动化程度。 2  各军兵种对军事物联网的需求 军事物联网可以扩大未来作战的时域、空域和频域,将对国防建设各个领域产生深远影响,并将引发一场划时代的军事技术革命和作战方式的变革。从而引起各军兵种对军事物联网的迫切需求。 2.1  陆军需求 军事转型使陆军的战略指导思想从原来的“区域防卫”向“机动作战、立体攻防”转变,力量运用由“静态部署、有形集中”向“动态部署、效能集中”转变,作战任务由“逐次夺占“向“体系破击”转变。并将强调“全域多能、多样式作战、多维空间、联合制胜”的新理念。 陆军对军事物联网的需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陆军的作战环境比较复杂,城镇巷战、丛林突击、沙漠行动等复杂战场环境影响较大。这就需要军事物联网能够对陆军的特殊作战环境实施监测保障,从而有效提升部队在各种复杂环境的适应能力和作战效能; 其次,陆军的作战单元相对较小,作战力量分散,作战方式灵活,机动速度快。这就需要军事物联网能够对陆军提供有效的覆盖链接,使得各末端作战单元“互联互通”; 第三,陆军作战的意义偏向于夺取、占领、驻守等方面,因而需要有持续不间断的作战能力和后勤保障能力。这就需要军事物联网来为前沿部队及时有效的提供弹药和物资供给的可靠信息保障; 最后,未来信息化条件下的联合作战需要陆军与其他军种配合进行联合军事行动。这就需要军事物联网来为作战行动的协调提供可靠保障,以便陆军必须具备与其他各军种的互通能力,从而保证作战行动的有效进行。 2.2  海军需求 海军的作战样式正在从以“平台为中心,,向以“网络为中心”发展,可以预料,未来海军的主要作战样式将是以“网络为中心”的一体化联合作战。这种作战样式主要有三方面内涵:一是各作战平台将通过数字链路链接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提高总体作战效能;二是防空、反潜和反战术弹道导弹等防御性作战行动,以将依靠舰上自身防御系统转变为以网络化的协同作战方式进行作战,此时的各个分散平台将成为一个分布式的探测装置和武器系统;三是海军将和其他军种联合一体作战,共同完成作战任务。 海军对军事物联网的需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是海军作战环境特殊,面对防空、反潜和反战术弹道导弹等防御性作战行动,需要军事物联网能够对海军作战环境实施监测保障,提升自身保护能力和应对能力; 二是海军作战范围广,海上覆盖区域是陆上的若干倍,将来发展远洋海军作战能力,首当其冲要解决的是如何提升综合后勤保障能力。这就需要军事物联网能够对海军作战后勤保障及时有效地提供可靠的信息保障; 三是海军兵种组成多,装备规模大,作战时因为承担任务、作战区域、平台功能、携带武器、平台速度等要素的不匹配,可能使得各兵种之间、各装备平台之间的协同难度增高,这就需要军事物联网为海军的各系统装备进行互联互通。 2.3  空军需求 目前,空军正在努力实现从国土防空型向攻防兼备型的转变。信息化条件下作战,空战通常先于陆战和海战,及时而又准确的情报是空中战役胜利的重要因素,是空中作战能力的增因。 空军对军事物联网的需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空战通常先于陆战和海战,情报的获取尤为重要。这就需要军事物联网能够为空战提供及时、有效、可靠地信息保障; 其次,空军作战机动速度快。这就需要军事物联网能够提供远程作战飞机指挥引导,故应在预警机、空中加油机、远程运输机、战略轰炸机、空中指挥所飞机和大型侦察机等飞机上使用军事物联网; 第三,空军作战机动范围大。这就需要军事物联网能够为空战提供及时有效的综合后勤保障,油料、弹药等的供给是否充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空战的作战效能; 另外空军作战打击精度高。这就需要军事物联网能够将打击目标信息和气象环境等辅助信息及时的传输到作战飞机,使作战人员能够及时调整战术, 提呙打击能力。 2.4  第二炮兵部队对物联网的需求 在未来一体化联合作战中,第二炮兵作为远程精确打击的主力,发挥着首战定局的先锋作用、夺取战场控制权的主力作用和速战速决的突击作用。其作战样式主要有固定阵地作战和机动作战两种。 第二炮兵部队对军事物联网的需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第二炮兵在机动作战中的越级指挥、联合作战中的跨战区联络、山区中的远程无线通信、摩托化行军和铁路输送中的移动通信等,都需要发挥军事物联网“物物相连“的优势; 其二,第二炮兵部队需要通过军事物联网建立强大的作战空间态势感知优势的多传感器信息网,以便较好的形成“信息保护伞”,从而有效进行自身防卫; 其三,第二炮兵部队需要通过军事物联网为火控和制导系统提供精确的目标定位信息,对导弹发出预警,并指引弹道导弹对拦截武器进行大姿态变轨突防,或指引巡航导弹自主选择突防路径,规避飞行并可用于在指挥控制系统与导弹之间进行实时数据传输。 3  多样化军事任务对军事物联网的需求 随着国家军事战略的调整以及我军使命任务的拓展,中央军委胡锦涛主席提出了“军队要提高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的重大战略思想。胡锦涛主席关于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战略思想的首次提出是在2005年底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随后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作了明确论述,在2007年底的中央军委扩大会议讲话中又进一步作了全面阐述。 2008年4月,军委郭伯雄副主席在视察部队时强调:“我军要应对多种安全威胁,首要的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我军要承担多样化军事任务,首要的是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各级要按照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要求,着眼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全面提升部队作战能力。” 近年来,我军在抗洪抢险、抗击“非典”、维稳处突、抗震救灾和海军护航等非战争军事行动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例如1998年的抗洪抢险;2003年的抗击“非典”;2008年的“3.14”西藏打砸抢烧;2008年的”5.12”四川抗震救灾;2011年非战争性质的利比亚大规模撤侨行动等等,这些都使我军充分认识到了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和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需要。多样化军事任务所应对的事件突发性强,需求相应时间短,事发环境复杂,我军在执行多样化军事任务过程中,也具有指挥跨度大、指挥链长、信息需求全面、态势情况多变和横向联系多等特点。 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对军事物联网的需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需要强大的信息感知获取能力的支持,要依托地方建立军地联合的情报共享机制。这就需要军事物联网能够为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提供全面、及时、有效、可靠的信息保障; 其二,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需要强大的综合后勤保障能力的支持,要依托民企建立军民联合的后装保障机制。这就需要军事物联网能够为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提供有效跟踪、及时输送的后勤物资保障; 同时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还需要多方面力量的支撑。这就需要军事物联网能够为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协调进行提供可靠保障,从而形成互联互通的整体合力。 4  军事物联网的作战需求分析 军事物联网是实现智能化感知、定位、跟踪、监控与管理的全新理念。其主要是用军用网络将战场环境、武器装备和综合保障等方面有机连接起来,也就是说,军事物联网=军用网络+战场环境+武器装备+综合保障等,以实现精确化战场感知、智能化武器装备、灵敏化综合保障等多功能于一体。 4.1  战场感知精确化 战场感知精确化即建立战场“从传感器到射手”的自动感知-数据传输f指挥决策-火力控制-信息反馈的全要素、全过程综合信息链。从而对敌方兵力部署、武器配置、运动状态的侦察和作战地形、防卫设施等环境进行勘察,对己方阵地防护和部队动态等战场信息的实时感知,以及大型武器平台、各种兵力兵器的联合协同和批次使用等实施全面、精确、有效地控制。 建立战术侦察传感信息网,通常可以釆用无人飞机或火炮抛掷方式向敌方重点目标地域布撒声、光、电磁、震动、加速度等微型综合传感器,近距离侦察感知目标地区的作战地形、敌军部署、装备特性及部队活动行踪和动向等;可与卫星、飞机、舰艇上的各类传感器有机融合,形成全方位、全频谱、全时域的全维侦察监视预警体系,从而提供准确的目标定位与效果评估,有效弥补卫星、雷达等远程侦察设备的不足,全面提升联合战场感知能力。 同时,加强重要军事管区人员的动态管控与防入侵智能管理系统建设也是重中之重,如在国境线、重要海区与航道,以及战场阵地、指挥所、机场码头仓库等重要军事设施建立传感系统等,图2是上海浦东机场的安防系统示意图。  4.2  武器装备智能化 武器装备智能化就是建立联合战场军事装备、武器平台和军用运载平台感知控制网络系统,动态地感知和实时统计分析军事装备、运载平台等聚集位置、作业、损毁、维修和报废等全寿命周期状态。 另外,还包括研制和建立各类移动的军事感知监控网络,在各类军用车辆、车载武器平台及飞机、舰船等加装单项或综合传感器,以构建统一的“装备卡”识别体系。从而对军用车辆和武器平台等定位、分布与聚集地、运动状态、使用寿命周期等实现状态感知,并对武器装备完好率、保养情况等实现状态感知,同时对联合作战信息系统实现宏观监控与管理。 武器装备智能化的另一个重要体现就是无需人工操作,武器装备本身能够智能的获取、分析和处理作战信息,并主动实施打击,从而进行打击效果评估。大家都知道,被称为“钢铁战士”的军用机器人以其刀枪不入、不怕牺牲、不染疾病、不知疲倦、不食人间烟火等特殊优点和严守纪律等“优良品质”被广泛应用于战场,用来完成人难以涉足的最危险、最艰苦的战斗任务,图3所示是一个机械战警的截图。事实上,发展能够智能化获取、分析处理作战信息,并主动实施打击的武器装备是未来战争的必然趋势。  4.3  综合保障灵敏化 综合保障灵敏化就是建立“从散兵坑到生产线”的保障需求、军用物资筹划与生产感知控制,以及“从生产线到散兵坑”的物流配送感知控制,以有效地实施作战保障力量适时适地适量的综合运用与智能感知动态管控。 建立以军事物联网技术为基础的物资在储、在运和在用状态自动感知与智能控制信息系统,可在各类军用物资上附加统一的相关信息电子标签,通过读写器自动识别和定位分类,以实施快速收发作业,并实现从生产线、仓库到散兵线的全程动态监控。在物流系统中利用射频识别与卫星定位技术,还可以完成重要物资的定位、寻找、管理和高效作业。 综合保障灵敏化的另一个重要体现是利用军事物联网建立以单兵电子生命监测系统为基础的卫勤保障信息链,对于进行战场及突发事件现场实施伤病员定位搜救与身份确认具有重要价值。通过电子信息传感器,可有效实现生命体征的动态检测和卫勤伴随保障,从而有针对性地做好应急救援准备,精确调度卫勤力量与资源。图4所示是一个DARPA-TATRC的无线伤员识别系统的示意图。   军事物联网从战场感知精确化、武器装备智能化和综合保障灵敏化三个方面呈现了未来作战的基本图架。通过军事物联网可以努力做到“知己”,破除“战”;努力做到“以人为本”,以“人”努力 5   ,并从各军兵种和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方面分析了对军事物联网的需求,最后就其作战需求进行了军事物联网的需求分析,着重研究讨论了物联网在军事应用中的实际意义,强调了构建军事物联网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摩登3登录网站_UHFRFID系统读写器射频收发模块硬件设计综述

射频收发模块是UHFRFID读写器中一个至关重要的模块,主要由调制解调电路及天线组成,完成高频信号的调制解调、发射接收,是标签和读写器之间的高频接口,它的实现方式直接关系到读写器控制处理模块的设计以及整个超高频读写器的性能[1]。因此,在进行 UHFRFID读写器硬件设计时, 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射频收发电路采用何种实现方案。 1 射频收发模块的设计 UHF RFID 读写器射频收发模块的实现方式通常有三种: 采用专用UHF RFID 读写器芯片;采用集成无线收发芯片; 采用分立组件搭建[2]。 1.1 采用专用读写器芯片的射频收发模块设计 目前较成熟的应用有 UHFRFID系统读写器的专用读写器芯片, 主要有 Impinj公司的 R1000和 R2000,WJ公司的 WJC200,PHYCHIPS 公司的 PR9000和 AMS公司的AS3990、AS3991和 AS3992等。香港科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北京大学等一些科研机构与高校也在开展UHFRFID系统读写器射频收发芯片的研发工作 [3,4]。这些芯片集成了读写器中大部分的射频前端电路和部分数字电路,内置标准通信协议,数字基带的编解码及标准协议的处理可以在芯片内完成。如 R2000符合EPCglobalUHFClass 1Gen2/ ISO18000-6C国际标准,内部集成 ASK调制解调器、滤波器、功放、FPGA等模块[5] ;AS3992集成了混频器、增益滤波器、压控振荡器、锁相环、模数/数模转换器等模拟前端,并且内置了 ISO18000-6C 的完整协议处理系统,寄存器数量少,方便小型设备开发,与 R1000、R2000相比抗 采用专用读写器芯片实现射频收发模块的优点是设计方法简单,只需要添加读写器芯片的外围器件和匹配电路就可以工作,外围电路简单,易于调试,降低了开发难度,缩短了开发周期,性能可靠有保障,非常适合读写器的小型化应用。如远望谷公司以及文献 [8]、文献 [9]、文献 [10] 使用 R1000 和R2000 开发了多款产品 ;文献 [6]、文献 [11]、文献 [12] 的射频处理采用奥地利微电子公司的AS3992 芯片为核心。缺点是芯片的核心技术完全由国外把持,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无法做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技术保密,不利于我国 RFID 事业的发展和进步。同时,单片专用读写器芯片及隔离器件价格昂贵, 读写器的硬件制作成本高昂,不利于 UHF RFID 应用的大面积推广,若芯片停产或者购买不到芯片,相关的开发将付诸东流,开发的产品将会受到停产的威胁。 1.2 采用集成无线收发芯片的射频收发模块设计 采用专用读写器芯片的成本较高,核心技术又完全由国外把持,因此,UHF RFID 读写器射频收发模块的设计通常采用通用集成收发芯片代替专用读写器芯片。目前应用广泛的通用集成收发芯片有ADI 公司推出的 ADF7020、ADF9010,TI 公司的 CC1100、CC1110,Nordic 公司的 nRF905、nRF9E5 等,发射通道和接收通道都使用通用集成无线收发芯片。为 上述芯片技术较为成熟,集成度高、射频性能优越、成本低、能够简化设计方案,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但这些芯片功率一般,不能直接满足RFID 的设计要求,而且协议完全由软件实现,软件设计开发难度较大。 1.3 采用分立组件的射频收发模块设计 分立组件搭建的射频收发模块主要包括调制模块、射频功放、天线、解调模块、低噪声放大器等。设计的思路是把射频收发模块分成射频发送单元和射频接收单元分别进行设计,再集成到一块射频板上。模块的结构通常有两种,一种是在发射端采用高性能的锁相环和混频器,在接收端使用低噪声放大器和混频器。另一种主要是面向低成本的设计,如文献 [2] 采用了通用收发芯片和分立元件搭建射频前端电路的方案,在射频发射通路,使用通用射频收发芯片产生载波信号并调制基带信号,射频功率放大器用于放大射频信号,增加读写器的输出功率。在接收通路使用四通道、零中频接收机方案, 利用四路双差分结构解决读写盲区或灵敏度不够等问题 ;利用便宜的二极管作为简单的单端混频器用于每个通道上,对接收到的标签信号进行下变频处理。 分立组件设计方案可以大大缩减硬件成本,并且拥有自 2 结 语 采用分立组件实现UHF RFID 读写器射频收发模块是早期比较常用的设计方法,设计开发出来的模块电路复杂,功

摩登3咨询:_RTC时钟为什么喜欢32.768K的晶振?

活动预告1: 每天都有小伙伴在后台咨询技术问题,为了帮助大家及时解答学习、工作中遇到的硬件、编程问题,我考虑建立微信 技术交流群 ,拉大家入群,大家有问题可以发在群内,我看见后会及时回复,并会 不定期举行送单片机开发板、单片机套件、单片机学习资料等活动 ,活动正在筹划中,上线后会及时通知大家。 在用单片机设计电路时,需要用到晶振,晶振的大小要根据需要来确定,比如说4M,8M,11.0592M,12M,20M,甚至还有其他数值的晶振。 在使用时钟芯片或者使用RTC功能时,也需要晶振,但是这种晶振我们都用32.768K的晶振,一般把它叫做时钟晶振。比如看DS1302的手册,手册推荐的方框图如下: 为什么单片机的外部晶振有多种选择,而时钟晶振都是32.768K呢? 时钟频率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系统如果采用外部晶振,以外部晶振为基础,有倍频或者分频两种方式可以帮助我们获得其他的时钟频率。 时钟系统中,秒是一个重要的时间单位,1秒正是1Hz,如果要提高时间精度,那这个1Hz必须要准确。 我们知道,在数字世界里,只有0和1两种可能,下面看一个计算: 2^15 = 32768 = 32.768K 2的15次方正好等于32768,反过来讲,如果要把32.768K的时钟频率经过15次分频的话,得到的频率正好是1Hz。 所以,时钟晶振常用32.768K的晶振。 精彩推荐: 单片机为什么那么喜欢11.0592M的晶振 晶振不起振,用手按住才起振,原因分析 STM8单片机外部晶振不起振解决方法 如何判断单片机是否起振,如何判断晶振的好坏?

摩登3官网注册_“四连烧”威马变“危马”,电动汽车电池安全问题陷舆论风波

这两个月以来,威马的日子并不好过。10月27日晚间,北京北四环力学所内的一辆威马EX5电动汽车发生自燃并伴随产生了爆炸的声音,威力巨大,引发了小范围震动。随后该新闻登上头条,引发热议。 据悉,这已经是威马该车型的电动汽车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第四次发生自燃事故了。一个月内上演“四连烧”,不禁让许多网友对威马品控质量与安全保障产生了怀疑,而长期以来饱受关注的电动汽车电池安全问题也再次陷入了舆论风波之中。 自燃事故频发 威马紧急启动召回计划 近一个月的时间里,威马EX5电动汽车一共发生了四起自燃事件。9月23日,温州某公路旁的一辆威马汽车突然冒烟,之后产生明火导致整车燃烧。随后在10月5日,福建的一辆威马汽车在路边起火自燃,整车烧毁。10月13日同样是在福建,一辆威马汽车在充电时自燃。10月27日,北京的一辆威马汽车在原地未充电时自燃并疑似爆炸。 10月28日,威马汽车通过微博发布“召回声明”并对此事进行了回应。威马在声明中称将召回此前生产的,装备了指定型号的动力电池的部分 2020 款威马电动汽车,共计 1282 辆,并表示已经通过包括电话、短信、微信等多种方式主动联系用户邀约召回。 同时,威马将事故归咎于动力电池的问题,表示引发自燃的主要原因是电芯供应商在生产过程中混入了杂质,导致动力电池异常析锂。紧接着有业内人士发现,威马召回声明中提及的电池是由中兴高能生产的。随后中兴高能发表声明,称只有福建省的两起自燃事故中涉事车辆使用的电池是由本公司生产的,而北京的自燃事件中的车辆电池并非本公司提供。也就是说威马的回应主要是针对之前福建发生的两起事故,对于近日发生的北京事故并未给予明确解释。 有威马内部人士透露称,导致自燃可能有三方面原因,电池问题、设计制造问题以及车主自主改装或车上易燃易爆物的问题。目前北京自燃事故的原因尚不明确,还处在调查当中。事故中的车辆电池型号以及电池供应商也未被公布。 上市前夕威马或迎信任危机 中兴高能损失严重 在“四连烧”事故发生前,威马汽车就已经进入了密集筹备上市的阶段。9月22日,威马刚宣布完成100亿元的D轮融资,这是造车新势力史上最大的单轮融资。按照公开信息显示,威马原本计划于2021年初在科创板上市。自燃事故接连发生,对威马来说是不小的打击,威马的上市进程难免也会受到影响。 虽然目前威马已经将责任归咎于了电池制造商,并率先发出了“召回声明”,表明了对事故负责到底的态度。但如此频繁的事故发生注定会对威马的品牌形象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更会使潜在消费者产生强烈的“信任危机”。 再者,威马在此次事件中也并非完全无辜。没有在电池的选择上做足前期调研与论证,为降低电池成本而选择边缘电池供应商,对于电池的把控也不够严格,都是酿成事故的重要原因。能否在长期之内挽回企业形象,消除事故带来的负面影响,要取决于威马之后的处理方式。 除威马之外,电池供应商中兴高能也将受到严重打击。据悉,由于供应问题电池导致事故,中兴高能或将面临巨额赔偿,以承担事故带来的损失。同时,一直以来威马汽车都是中兴高能的大客户,是中兴高能主要的订单来源。事故的发生极有可能造成两家企业的合作终止,中兴高能的“质量危机”还可能会造成其他大客户的流失,中兴高能的未来发展堪忧。 近日,网络有不少消息称中兴高能已经停止生产经营活动,准备停产解散,不过该消息的真实性仍有待核实。 自燃事故敲响警钟 电池安全问题需引起重视 一直以来,电动汽车的电池安全问题都饱受关注与争议。而此次“四连烧”事件的发生更是将这个话题推上了风口浪尖,不少消费者都对电动汽车的安全性产生了怀疑与担忧。 电池挤压、碰撞、充放电过快、过度充电等等,都可能引起电池单体热失控,继而导致与之相邻的单体热失控,最后热量蔓延引发自燃事故。因此,提高电池的质量是保证电动汽车安全的重中之重。 事实上,不止是中兴高能,不少国内一线电池供应商的电池,都曾出现过质量问题。近年来,新能源的概念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接受,电动汽车产业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扩张,行业内的竞争也日益增大。为了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电动汽车厂商们极力追求高电池密度和长时间续航等性能指标的提升,导致电池厂商在研发时采用了一些极端措施。 比如,有的电池厂商为了降低电池重量而减小薄膜的厚度,但这导致了电池内部的抗短路能力降低;为了简化电池结构取消了电池之间的缓冲棉泡,但这也使热量更容易蔓延,电池的危险系数大大增加。这些举措虽然带来了一次次的技术革命,但却忽视了最重要的电池安全问题。电池的研发需要更严格的行业标准与更多规范。 这一次“四连烧”事件为整个电动汽车行业都敲响了警钟,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并不容易,失去信任却是在旦夕之间。只有当电动汽车的电池安全问题引起足够重视,行业才能长久地发展。而如果一味追求性能上的提升,急功近利,或许只会适得其反。

摩登3登录_C/C++代码规范注释有哪些讲究?

关注、星标公众号,不错过精彩内容 编排 | strongerHuang 微信公众号:strongerHuang 如果领导给你一个项目的源码让你阅读,并理解重构代码,但里面一句注释都没有,我想这肯定是之前同事“删库跑路”了。 看一份源码什么很重要?除了各种代码规范之外,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就是注释。 注释虽然写起来很痛苦, 但对保证代码可读性至关重要,下面的将描述如何注释以及在哪儿注释。 strongerHuang 1 注释风格 1.总述 一般使用 // 或 /* */,只要统一就好。 2.说明 // 或 /* */ 都可以,但 // 更 常用,要在如何注释及注释风格上确保统一。 strongerHuang 2 文件注释 1.总述 在每一个文件开头加入版权、作者、时间等描述。 文件注释描述了该文件的内容,如果一个文件只声明,或实现,或测试了一个对象,并且这个对象已经在它的声明处进行了详细的注释,那么就没必要再加上文件注释,除此之外的其他文件都需要文件注释。 2.说明 法律公告和作者信息: 每个文件都应该包含许可证引用. 为项目选择合适的许可证版本(比如, Apache 2.0, BSD, LGPL, GPL)。 如果你对原始作者的文件做了重大修改,请考虑删除原作者信息。 3.文件内容 如果一个 .h 文件声明了多个概念, 则文件注释应当对文件的内容做一个大致的说明, 同时说明各概念之间的联系. 一个一到两行的文件注释就足够了, 对于每个概念的详细文档应当放在各个概念中, 而不是文件注释中。 不要在 .h 和 .cc 之间复制注释, 这样的注释偏离了注释的实际意义。 strongerHuang 3 函数注释 1.总述 函数声明处的注释描述函数功能; 定义处的注释描述函数实现。 2.说明 函数声明: 基本上每个函数声明处前都应当加上注释, 描述函数的功能和用途. 只有在函数的功能简单而明显时才能省略这些注释(例如, 简单的取值和设值函数)。 比如:FreeRTOS创建任务函数申明: 函数定义: 如果函数的实现过程中用到了很巧妙的方式, 那么在函数定义处应当加上解释性的注释。比如, 你所使用的编程技巧, 实现的大致步骤, 或解释如此实现的理由. 举个例子, 你可以说明为什么函数的前半部分要加锁而后半部分不需要。 不要 从 .h 文件或其他地方的函数声明处直接复制注释. 简要重述函数功能是可以的, 但注释重点要放在如何实现上。 strongerHuang 4 变量注释 1.总述 通常变量名本身足以很好说明变量用途, 某些情况下, 也需要额外的注释说明。 2.说明 根据不同场景、不同修饰符,变量可以分为很多种类,总的来说变量分为全局变量、局部变量。 一般来说局部变量仅限于局部范围,其含义相对简单容易理解,只需要简单注释即可。 全局变量一般作用于多个文件,或者整个工程,因此,其含义相对更复杂,所以在注释的时候,最好描述清楚其具体含义,就是尽量全面描述。 (提示:全局变量尽量少用) strongerHuang 5 拼写注释 1.总述 可能一个变量、一个函数包含的意思非常复杂,需要多个单词拼写而成,此时对拼写内容就需要详细注释。 2.说明 注释的通常写法是包含正确大小写和结尾句号的完整叙述性语句. 大多数情况下, 完整的句子比句子片段可读性更高. 短一点的注释, 比如代码行尾注释, 可以随意点, 但依然要注意风格的一致性。 同时,注释中的拼写、逗号也很重要。虽然被别人指出该用分号时却用了逗号多少有些尴尬, 但清晰易读的代码还是很重要的. 正确的标点, 拼写和语法对此会有很大帮助 strongerHuang 6 TODO 注释 1.总述 对那些临时的, 短期的解决方案, 或已经够好但仍不完美的代码使用  TODO  注释。 TODO  注释要使用全大写的字符串  TODO , 在随后的圆括号里写上你的名字, 邮件地址, bug ID, 或其它身份标识和与这一  TODO  相关的 issue. 主要目的是让添加注释的人 (也是可以请求提供更多细节的人) 可根据规范的  TODO  格式进行查找.…

摩登3官网注册_聚焦医用内窥镜发展,豪威集团助推医疗“第三只眼”

11月5日,由众智·技服管家主办的2020医疗内窥镜技术发展研讨会在深圳举行。本次大会邀请了300名国产医疗器械生产商代表及医疗行业从业者参会,聚焦中国医疗内窥镜产业发展趋势,探讨新时代医疗科技的全新发展机遇。豪威集团市场部总监孟树先生也应邀出席本次会议,并发表了主题为“系统级医用内窥镜图像解决方案”的演讲,从技术方案的角度解读医疗内窥镜未来的发展方向。 近年来,医疗器械产业伴随人类健康需求的增长而不断发展,内窥镜作为介入领域的高端医疗设备,在现代医疗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为提升诊治准确性、缩短手术时间、降低病患痛苦提供了很大帮助。但目前内窥镜在临床应用中依然存在着重复使用的问题,不仅加大了交叉感染的风险,还增加了医院的运营管理成本。因此,精密微型化、集成化和定制化,以及一次性使用正逐渐成为医用内窥镜未来的发展趋势。 与此同时,良好外部环境和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也让我国医疗内窥镜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加强。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内窥镜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截止至2017年全球医用内窥镜市场规模增长至突破200亿美元。根据EvaluateMedTech按照6.8%的复合增速测算,预计到2022年全球医用内窥镜市场规模将达到260亿美元。[1]创新能力的提升及市场需求的扩大,也进一步带动了国产内窥镜核心技术及相关设备的发展。

摩登3注册平台官网_史上最“狠”双十一,“打折”力度有多大?

而辉瑞疫苗,成为影响市场更大的催化因素,辉瑞宣称其疫苗能阻止90%的新冠病毒感染的消息发酵后,投资者认为互联网等“宅经济”企业的投资逻辑生变,一些投资者选择兑现盈利,造成股价下跌。 11月11日,阿里巴巴数据显示,11月1日至11日0点30分,2020年天猫双11全球狂欢季实时成交额突破3723亿。在0分26秒,天猫双11成功扛住了58.3万笔/秒的订单创建新峰值,第一波洪峰已过。 京东方面,从11月1日0点至11月11日0点9分,京东11.11全球热爱季累计下单金额已经突破2000亿元。 然而没想到,阿里巴巴、京东的兴奋劲还没捂热,股价全打折了! 这轮“打折”力度有多大? 阿里巴巴,港股在10月27日录得319港元的新高,现已回落至248.4港元,10日大跌超5%,11日更狠,暴跌近10%,两天跌去了14%。 而京东集团在11月9日探至365.2港元的新高,现股价3006港元,10日跌去8.78%,11日跌去9.20%,两天合计跌去超17%! 而美团在11月9日股价盘中高达338港元,总市值盘中一度超工商银行,现股价已跌回271港元,这两天一共跌去了近20%! 而腾讯在11月9日触及633港元的高位,现已回落至551港元,这两天跌去了11%。 基金君粗略算了一下,这四家互联网巨头,两天就蒸发了超2万亿港元,可以说是集体打“骨折”了。 为什么科技股疯狂暴跌? 此次中国科技股普跌,被认为与11月10日早间,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公布的《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征求意见稿)》有关。平台要求商家“二选一”、对消费者进行大数据“杀熟”,利用规则、算法、技术、流量分配等无正当理由拒绝进行交易等等行为都可能被认定为“存在垄断行为”。 受此影响,阿里巴巴、京东、美团、腾讯等港股上市科技股连续两天跳水。 11月10日,在澳门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国际科技与创新论坛首届大会开幕式上,周小川表示,当前科技创新在催生巨大动能的同时,也给社会治理和全球治理带来巨大挑战:首先,发展中国家数字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全球数字鸿沟进一步拉大,减贫和发展仍然任重而道远;其次,人工智能颠覆传统产业,基因编辑技术进入实际了应用,引发结构性失业和社会伦理等问题;第三,互联网科技巨头掌控大量数据和市场份额,形成垄断抑制公平竞争。 这波调整要多久? 摩根大通的观点是,短期来看将引起相关股票的下跌,尤其是阿里和美团,主要是投资者从这些表现优异的公司中获利了结,但是不太可能引发大规模或长期抛售。 对相关股票来说,该指南在未来几个月可能带来两种情形:要么经营环境基本不变,风险逐渐减少;要么经营环境变化对盈利有重大影响,股价进一步修正。从字节跳动公司策略来看,当前抖音MAU已逾7亿,其用户体量及影响力已经能与微信平台抗衡,较难进一步通过微信获取新流量;同时字节跳动更希望将社交关系链沉淀到抖音平台,而不是进一步通过微信外链扩张。 如果微信放开抖音分享封禁,抖音短视频或将提升微信平台内容丰富度,拉动微信使用时长提升。从阿里巴巴公司策略来看,放开淘宝分享封禁后,微信作为流量入口料将分流淘宝平台流量,阿里巴巴接入微信小程序电商体系,或将带动腾讯交易生态发展。 因此,微信分享封禁放开后,或将进一步拉动微信平台的活跃程度,负面影响料有限。 目前,我国前五的互联网平台(阿里巴巴、腾讯控股、美团、京东、拼多多)年初至今平均涨幅122%,总市值达13.6万亿元,为万得全A总市值的16%。 面临反垄断加强监管、新冠疫苗研发进度超预期推动线下复苏,相关龙头的估值短期或受到一定的压制。但是长期来看,互联网平台的集中度较高是消费互联网自然发展的结果,符合产业发展的基本逻辑,预期监管更多会推动平台公司改进业务规则和产品服务等,不改其长期市场地位和投资价值。 这两天,国内的互联网巨头跌得太惨了,阿里、腾讯、京东、美团、拼多多,市场分析,大跌有两个原因,一是出台限制本土科技巨头垄断的新规,二是新冠疫苗研制有超预期成果,科技类股继续遭到抛售,资金出现从科技股转移到周期性和价值型股票的板块轮动趋势。对此,大家怎么看呢?

摩登3测试路线_代码优化导致的奇葩问题

这个是今天在微信群里讨论的一个问题,先看图片 点击查看大图 代码流程大概是这个样子的 点击查看大图 查看 length 和 space1 的值,明显看到 length 小于 space1 的值,即使是这样小白都能搞懂流程的情况下,代码还是跑到else里面区执行 调试查看数据 然后 我们就在群里讨论,有的大神说这个是内存越界,也有大神说可能是人品有问题,也有大神说这个是因为写代码前没有选好一个良辰吉日,反正大家想法都非常多,也非常古怪,这可能就是讨论群存在的一个原因了。 经过不断的验证,发现这个问题是因为编译器优化的问题。 如果在设置里面把优化选项去掉代码就执行正确 编译器对代码优化 当然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如果我想开启优化,毕竟代码太大占用的存储空间是很大的,如果能节省点空间是最好的了。所以就出现了一种,只针对某些代码不优化的设置 像这样 我们使用GCC编译的时候,也是有可能因为代码优化导致这样的问题的,庆幸的是,GCC也有设置不进行优化的开关。 #使用GCC编译器设置选择性不优化某段代码 #pragma GCC push_options#pragma GCC optimize ("O0")#pragma GCC pop_options push 的意思是把当前的编译优化选项压栈,然后再设置当前的优化选项,之后再出栈,把之前压栈的选项提取出来。 具体可以参考链接: https://gcc.gnu.org/onlinedocs/gcc-4.4.2/gcc/Function-Specific-Option-Pragmas.html 链接里面还介绍了一些其他的用法,原文如下 5.52.12 Function Specific Option Pragmas#pragma GCC target ("string"...)This pragma allows you to set target specific options for functions defined later in the source file. One or more strings can be specified. Each function that is defined after this point will be as if attribute((target("STRING"))) was specified for that function. The parenthesis around the options is optional. See Function Attributes, for more information about the target attribute and the attribute syntax.The `#pragma GCC target' pragma is not implemented in GCC versions earlier than 4.4, and is currently only implemented for the 386 and x86_64 backends.#pragma GCC optimize ("string"...)This pragma allows you to set global optimization options for functions defined later in the source file. One or more strings can be specified. Each function that is defined after this point will be as if attribute((optimize("STRING"))) was specified for that function. The parenthesis around the options is optional. See Function Attributes, for more information about the optimize attribute and the attribute syntax.The `#pragma GCC optimize' pragma is not implemented in GCC versions earlier than 4.4.#pragma GCC push_options#pragma GCC pop_optionsThese pragmas maintain a stack of the current target and optimization options. It is intended for include files where you temporarily want to switch to using a different `#pragma GCC target' or `#pragma GCC optimize' and then to pop back to the previous options.The `#pragma GCC push_options' and `#pragma GCC pop_options' pragmas are not implemented in GCC versions earlier than 4.4.#pragma GCC reset_optionsThis pragma clears the current #pragma GCC target and #pragma GCC optimize to use the default switches as specified on the command line.The `#pragma GCC reset_options' pragma is not implemented in GCC versions earlier than 4.4. #当然还有指定某个函数设置优化等级 int max(int a, int b) __attribute__((optimize("O0")));{ return a < b ? a : b;} #使用volatile 关键字避免编译器优化 volatile 的作用是提醒CPU,如果遇到被volatile 修饰的变量,要从内存里面去取值,而不要偷懒,直接从缓存里面取值,我们一般是用在那些被中断处理函数使用的那些变量。 如果有些代码,你不希望CPU偷懒,那你就可以加上volatile ,让CPU从内存取数据。 CSDN上有这样一个例子 https://blog.csdn.net/qq_28637193/article/details/88988951今天碰到一个gcc优化相关的问题,为了让一个页变成脏页(页表中dirty位被置上),需要执行下面这段代码:1 uint32_t *page;2 // ...3 page[0] = page[0];最后一行代码很有可能被gcc优化掉,因为这段代码看起来没有任何实际的作用。那么如何防止gcc对这段代码做优化呢?设置gcc编译时优化级别为-O0肯定是不合适的,这样对程序性能影响会比较大。stackoverflow上的Dietrich Epp给出了一个强制类型转换的方案:((unsigned char volatile *)page)[0] = page[0];通过volatile关键字禁止gcc的优化 #总结、什么情况会导致这样的问题? 1、堆栈溢出应该是一个原因,之前我有遇到的情况是栈空间设置太小,然后溢出到堆空间导致问题。 2、使用某个函数导致溢出,我们使用的函数,比如,内存拷贝函数,如果长度设置不对,也会导致影响到其他的代码。 3、还有就是上面说的编译器优化导致的问题。 —— The End — — 推荐好文   点击蓝色字体即可跳转  感觉身体被掏空!只因为肝了这篇空间矢量控制算法  当心!别再被大小端的问题坑了  PID微分器与滤波器的爱恨情仇  简易PID算法的快速扫盲 增量式PID到底是什么? 三面大疆惨败,因为不懂PID的积分抗饱和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21ic获得授权后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谢谢!

摩登3注册登录网_经理让我复盘上次Redis缓存雪崩事故…

事故背景 公司最近安排了一波商品抢购活动,由于后台小哥操作失误最终导致活动效果差,被用户和代理商投诉了。经理让我带同事们一起复盘这次线上事故。 什么原因造成的? 抢购活动计划是零点准时开始, 22:00 运营人员通过后台将商品上线 23:00后台小哥已经将商品导入缓存中,提前预热 抢购开始的瞬间流量非常大,按计划是通过Redis承担大部分用户查询请求,避免请求全部落在数据库上。 缓存命中 如上图预期大部分请求会命中缓存,但是由于后台小哥预热缓存的时候将所有商品的缓存时间都设置为2小时过期,所有的商品在同一个时间点全部失效,瞬间所有的请求都落在数据库上,导致数据库扛不住压力崩溃,用户所有的请求都超时报错。 实际上所有的请求都直接落到数据库,如下图: 缓存雪崩 什么时候发现的? 凌晨01:02 SRE 收到系统告警,登录运维管理系统发现数据库节点 CPU和内存飙升超过阈值,迅速联系后台开发人员定位排查。 为什么没有早点发现? 由于缓存设置过期时间是2小时,凌晨1点前缓存可以命中大部分请求,数据库服务处于正常状态。 发现时采取了什么措施? 后台小哥通过日志定位排查发现问题后,进行了一系列操作: 首先通过API Gateway(网关)限制大部分流量进来  接着将宕机的数据库服务重启  再重新预热缓存  确认缓存和数据库服务正常后将网关流量正常放开,大约01:30 抢购活动恢复正常。 如何避免下次出现? 这次事故的原因其实就是出现了缓存雪崩,查询数据量巨大,请求直接落到数据库上,引起数据库压力过大宕机。 在业界解决缓存雪崩的方法其实比较成熟了,比如有: 均匀过期 加互斥锁 缓存永不过期 (1)均匀过期 设置不同的过期时间,让缓存失效的时间点尽量均匀。通常可以为有效期增加随机值或者统一规划有效期。 缓存key过期时间均匀分布 (2)加互斥锁 跟缓存击穿解决思路一致,同一时间只让一个线程构建缓存,其他线程阻塞排队。 互斥访问 跟缓存击穿解决思路一致,缓存在物理上永远不过期,用一个异步的线程更新缓存。 异步更新缓存 复盘总结 通过与同事复盘这次线上事故,大家对于缓存雪崩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为了避免再次出现缓存雪崩事故,大家一起讨论了多个解决方案: (1)均匀过期 (2)加互斥锁 (3)缓存永不过期 希望技术人能够敬畏每一行代码! 长按订阅更多精彩▼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21ic获得授权后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谢谢!

摩登3平台开户_如何设计一个强悍的本地缓存?

来源:ksfzhaohui | http://dwz.win/Ws4 最近在看Mybatis的源码,刚好看到缓存这一块,Mybatis提供了一级缓存和二级缓存;一级缓存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功能比较齐全的是二级缓存,基本上满足了一个缓存该有的功能;当然如果拿来和专门的缓存框架如ehcache来对比可能稍有差距;本文我们将来整理一下实现一个本地缓存都应该需要考虑哪些东西。 考虑点 考虑点主要在数据用何种方式存储,能存储多少数据,多余的数据如何处理等几个点,下面我们来详细的介绍每个考虑点,以及该如何去实现; 1.数据结构 首要考虑的就是数据该如何存储,用什么数据结构存储,最简单的就直接用Map来存储数据;或者复杂的如redis一样提供了多种数据类型哈希,列表,集合,有序集合等,底层使用了双端链表,压缩列表,集合,跳跃表等数据结构; 2.对象上限 因为是本地缓存,内存有上限,所以一般都会指定缓存对象的数量比如1024,当达到某个上限后需要有某种策略去删除多余的数据; 3.清除策略 上面说到当达到对象上限之后需要有清除策略,常见的比如有LRU(最近最少使用)、FIFO(先进先出)、LFU(最近最不常用)、SOFT(软引用)、WEAK(弱引用)等策略; 4.过期时间 除了使用清除策略,一般本地缓存也会有一个过期时间设置,比如redis可以给每个key设置一个过期时间,这样当达到过期时间之后直接删除,采用清除策略+过期时间双重保证; 5.线程安全 像redis是直接使用单线程处理,所以就不存在线程安全问题;而我们现在提供的本地缓存往往是可以多个线程同时访问的,所以线程安全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并且线程安全问题是不应该抛给使用者去保证; 6.简明的接口 提供一个傻瓜式的对外接口是很有必要的,对使用者来说使用此缓存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提供常用的get,put,remove,clear,getSize方法即可; 7.是否持久化 这个其实不是必须的,是否需要将缓存数据持久化看需求;本地缓存如ehcache是支持持久化的,而guava是没有持久化功能的;分布式缓存如redis是有持久化功能的,memcached是没有持久化功能的; 8.阻塞机制 在看Mybatis源码的时候,二级缓存提供了一个blocking标识,表示当在缓存中找不到元素时,它设置对缓存键的锁定;这样其他线程将等待此元素被填充,而不是命中数据库;其实我们使用缓存的目的就是因为被缓存的数据生成比较费时,比如调用对外的接口,查询数据库,计算量很大的结果等等;这时候如果多个线程同时调用get方法获取的结果都为null,每个线程都去执行一遍费时的计算,其实也是对资源的浪费;最好的办法是只有一个线程去执行,其他线程等待,计算一次就够了;但是此功能基本上都交给使用者来处理,很少有本地缓存有这种功能; 如何实现 以上大致介绍了实现一个本地缓存我们都有哪些需要考虑的地方,当然可能还有其他没有考虑到的点;下面继续看看关于每个点都应该如何去实现,重点介绍一下思路; 1.数据结构 本地缓存最常见的是直接使用Map来存储,比如guava使用ConcurrentHashMap,ehcache也是用了ConcurrentHashMap,Mybatis二级缓存使用HashMap来存储:     Map<Object, Object> cache = new ConcurrentHashMap<Object, Object>()Mybatis使用HashMap本身是非线程安全的,所以可以看到起内部使用了一个SynchronizedCache用来包装,保证线程的安全性;   当然除了使用Map来存储,可能还使用其他数据结构来存储,比如redis使用了双端链表,压缩列表,整数集合,跳跃表和字典;当然这主要是因为redis对外提供的接口很丰富除了哈希还有列表,集合,有序集合等功能; 2.对象上限 本地缓存常见的一个属性,一般缓存都会有一个默认值比如1024,在用户没有指定的情况下默认指定;当缓存的数据达到指定最大值时,需要有相关策略从缓存中清除多余的数据这就涉及到下面要介绍的清除策略; 3.清除策略 配合对象上限之后使用,场景的清除策略如:LRU(最近最少使用)、FIFO(先进先出)、LFU(最近最不常用)、SOFT(软引用)、WEAK(弱引用); LRU :Least RecentlyUsed的缩写最近最少使用,移除最长时间不被使用的对象;常见的使用LinkedHashMap来实现,也是很多本地缓存默认使用的策略; FIFO :先进先出,按对象进入缓存的顺序来移除它们;常见使用队列Queue来实现; LFU :Least FrequentlyUsed的缩写大概也是最近最少使用的意思,和LRU有点像;区别点在LRU的淘汰规则是基于访问时间,而LFU是基于访问次数的;可以通过HashMap并且记录访问次数来实现; SOFT :软引用基于垃圾回收器状态和软引用规则移除对象;常见使用SoftReference来实现; WEAK :弱引用更积极地基于垃圾收集器状态和弱引用规则移除对象;常见使用WeakReference来实现; 4.过期时间 设置过期时间,让缓存数据在指定时间过后自动删除;常见的过期数据删除策略有两种方式:被动删除和主动删除; 被动删除 :每次进行get/put操作的时候都会检查一下当前key是否已经过期,如果过期则删除,类似如下代码:     if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 lastClear > clearInterval) {          clear();    }     主动删除 :专门有一个job在后台定期去检查数据是否过期,如果过期则删除,这其实可以有效的处理冷数据; 5.线程安全 尽量用线程安全的类去存储数据,比如使用ConcurrentHashMap代替HashMap;或者提供相应的同步处理类,比如Mybatis提供了SynchronizedCache:      public synchronized void putObject(Object key, Object object) {        ...省略...      }      @Override      public synchronized Object getObject(Object key) {        ...省略...      }     6.简明的接口 提供常用的get,put,remove,clear,getSize方法即可,比如Mybatis的Cache接口:     public interface Cache {      String getId();      void putObject(Object key, Object value);      Object getObject(Object key);      Object removeObject(Object key);      void clear();      int getSize();      ReadWriteLock getReadWriteLock();    }     再来看看guava提供的Cache接口,相对来说也是比较简洁的:     public interface Cache<K, V> {      V getIfPresent(@CompatibleWith("K") Object key);      V get(K key, Callable  loader) throws ExecutionException;      ImmutableMap   getAllPresent (Iterable  keys) ;      void put(K key, V value);      void putAll(Map  m);      void invalidate(@CompatibleWith("K") Object key);      void invalidateAll(Iterable  keys);      void invalidateAll();      long size();      CacheStats stats();      ConcurrentMap   asMap () ;      void cleanUp();    } 7.是否持久化 持久化的好处是重启之后可以再次加载文件中的数据,这样就起到类似热加载的功效;比如ehcache提供了是否持久化磁盘缓存的功能,将缓存数据存放在一个.data文件中;     diskPersistent="false" //是否持久化磁盘缓存 redis更是将持久化功能发挥到极致,慢慢的有点像数据库了;提供了AOF和RDB两种持久化方式;当然很多情况下可以配合使用两种方式; 8.阻塞机制 除了在Mybatis中看到了BlockingCache来实现此功能,之前在看的时候其中有实现一个很完美的缓存,大致代码如下:     public class Memoizerl<A, V> implements Computable<A, V> {        private final Map > cache =  new ConcurrentHashMap >();          private  final Computable  c;          public Memoizerl(Computable  c)  {              this.c = c;         }          @Override          public V compute(A arg)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ExecutionException {              while ( true) {                 Future  f = cache.get(arg);                  if (f ==  null) {                     Callable  eval =  new Callable () {                          @Override                          public V call() throws Exception {                              return c.compute(arg);                         }                     };                     FutureTask  ft =  new FutureTask (eval);                     f = cache.putIfAbsent(arg, ft);                      if (f == ) {                         f = ft;                         ft.ru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