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摩登3平台开户

摩登3内部554258_Infinitesima获得可提高Metron3D产量的战略投资

英国阿宾顿, Aug. 23, 2022 (GLOBE NEWSWIRE) — Infinitesima很高兴地宣布已完成Metron3D 300mm在线晶圆计量系统的增产投资轮融资,将从2022年第四季度开始支持客户出货。 Metron3D系统采用公司经过验证的快速探针显微镜(RPM)技术以及领先行业供应商的模块,可实现最大性能和可靠性。该系统设计用于实现高吞吐量、全自动、在线生产工艺控制,以满足先进半导体工艺对高分辨率3D计量日益增长的需求。 Infinitesima首席技术官兼创始人Andrew Humphris教授表示:“我们独特的高速探针技术加上行业对在线3D计量日益增长的需求带来了强大的客户参与度,我们对此倍感振奋。 此轮投资由Wonik Investment Partners领投,该公司是领先的韩国国际企业Wonik旗下的子公司,拥有包括半导体材料和设备在内的广泛业务经营范围。  Wonik Investment Partners总裁Dong Su Kim表示:“我们认识到Infinitesima的巨大增长机会,其独特的3D计量技术和经验丰富的团队能够满足下一代半导体对工艺控制日益增长的挑战性需求。” Infinitesima董事长兼ARC InterCapital创始人Andrew Dixon表示:“在我们为领先的半导体制造商引入Metron3D之际,我们很高兴欢迎Wonik Investment Partners作为共同投资者和合作伙伴。” 关于Infinitesima Infinitesima Limited是英国一家半导体行业先进计量解决方案的领先企业。公司率先推出了一项创新技术,将原子力显微技术的三维表面探测能力与高速激光激活、高精度干涉测量系统以及高速探针显微镜 (RPM) 相结合,此项技术受到广泛的专利组合保护。 公司的RPM技术已由领先的半导体设备公司作为模块集成在其生产线上,并由领先的半导体制造商使用。 半导体制造商越来越需要更高分辨率的3D计量解决方案来控制当前光学和电子波束技术无法解决的下一代工艺。Infinitesima推出了采用其RPM专利技术的高速计量系统Metron3D,以满足客户对在线亚纳米*3D工艺控制不断增长的需求。 * 1纳米 (nm) 为1米的10-9(单硅原子直径约为0.2nm)。

摩登3注册登录网_全球首款3nm芯片正式发布:可实现240 Tbps聚合数据传输

美国芯片公司Marvell表示,公司基于台积电 3 纳米 (3nm) 工艺打造的数据中心芯片正式发布。 据Marvell介绍,公司在该节点中的业界首创硅构建模块包括 112G XSR SerDes(串行器/解串行器)、Long Reach SerDes、PCIe Gen 6 / CXL 3.0 SerDes 和 240 Tbps 并行芯片到芯片互连。 按照Marvell所说,SerDes 和并行互连在芯片中充当高速通道,用于在chiplet内部的芯片或硅组件之间交换数据。与 2.5D 和 3D 封装一起,这些技术将消除系统级瓶颈,以推进最复杂的半导体设计。 SerDes 还有助于减少引脚、走线和电路板空间,从而降低成本。超大规模数据中心的机架可能包含数以万计的 SerDes 链路。 根据他们提供的数据,新的并行芯片到芯片互连可实现高达 240 Tbps 的聚合数据传输,比多芯片封装应用的可用替代方案快 45%。 换句话说,互连传输速率相当于每秒下载 10,000 部高清电影,尽管距离只有几毫米或更短。 Marvell 将其 SerDes 和互连技术整合到其旗舰硅解决方案中,包括Teralynx开关_,PAM4和相干DSP,Alaska 以太网物理层 (PHY)设备,OCTEON处理器_,Bravera存储控制器,Brightlane汽车以太网芯片组和定制 ASIC。 而转向 3nm 工艺使工程师能够降低芯片和计算系统的成本和功耗,同时保持信号完整性和性能。

摩登3测速代理_从“风向标展会”看“国产化突围”

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对于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在利好政策的加持下,近几年“核心技术国产化”在中国进展如何?在“卡脖子”领域,哪些技术有所提升?或许,这些问题在第十一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CITE 2023)上可以找到答案。 作为感受行业新趋势、洞察市场新需求的“风向标”,亚洲知名的综合性电子信息标杆博览会CITE 2023于4月7日至9日在深圳会展中心(福田)举办。在为期三天的展会现场,参展企业们不仅展示了各自的阶段性成果,更传达了其对未来的布局与期待。通过接触这些优秀企业和优质产品,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到目前国产软硬件的技术实力。 01 聚焦国产替代,立足自主研发创新之路 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存储芯片在整个电子信息产业链中扮演的角色愈发重要。但是,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产品生产基地,中国的存储芯片却一直高度依赖进口。为了改变这一局面,我国已在关键核心技术国产替代浪潮的推动下开启了对存储芯片的战略布局,力争在这一高端产业上有所作为。 前几年,国家在存储芯片行业投入巨资,扶持了一批具有自主创新技术实力的存储芯片制造企业,而北京忆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忆芯科技”)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家。 忆芯科技成立于2015年底,是国内较早从事高性能固态硬盘主控芯片研发的企业。在此次展会上,忆芯科技带来了自研的高性能企业级PCIe4.0主控芯片STAR2000,以及最新一代高性能企业级SSD STAR2000E。 据忆芯科技高级市场总监熊明霞介绍,STAR2000是国内首批使用Arm® Cortex-A55的企业级SSD主控芯片,采用12nm工艺制程,集成了高达8 TOPS算力的NPU,支持PCIe Gen4接口和NVMe2.0协议,其创新的芯片架构及灵活的数据调度,可为芯片提供强大的顺序读写和稳态随机读写性能,同时在服务质量、延迟、安全性和可靠性等重点指标上均已达到业内领先水平。因此可以说,STAR2000是截止目前行业内功能最全、性能最优的高端企业级SSD主控芯片之一。 而STAR2000E是忆芯科技针对高可靠应用场景自研的最新一代PCIe4.0固态硬盘,采用标准U.2形态,具有业界领先的忆芯第4代LDPC纠错算法,不仅在服务质量、延迟、安全、容错纠错等方面表现优异,还在兼容性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STAR2000E支持最新的NVMe2.0协议,以及ZNS/NVMe Set/KV等先进企业级功能,并且全面支持各种主流主机平台,因此非常适用于工业设备、数据记录、存储服务器、高可靠移动设备等应用场景。 ▲忆芯科技自主研发的全新一代PCIe4.0高端企业级SSD主控芯片STAR2000 ▲忆芯科技自研的最新一代PCIe4.0高性能企业级固态硬盘STAR2000E 要知道,自主研发不仅需要人才,更需要巨大的资金和技术实力,这对芯片企业来说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正如熊明霞在采访中所言:“国内企业在自主研发的道路上往往面临着资金投入较大和经营成本较高等多重压力,但这些年中国各地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半导体产业扶持政策,比如出口退税、技术进口关税的减免,以及对高端人才培养、知识产权申请、重点产品的财政奖励等。正是这些利好政策的出台,为国内企业的自主研发与技术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不过,我国在研发投入方面与美国等半导体强国相比仍然有差距。”熊明霞坦言道,国产芯片实现弯道超车并非易事,要想从底层实现半导体产业的突围,还需要国家层面进一步强化规划引领作用,在给予更多政策支持和技术帮扶。 忆芯科技自成立以来就一直专注于数据产品的研发和落地。为了解决国产存储芯片“卡脖子”难题,曾全方位发力招揽人才,目前其技术团队主要由业界IC专家和资深工程师组成,具有丰富的工程化及成熟的产品化能力;核心成员具有多年研发经验和多项研发成果,拥有从底层算法到芯片设计,再到解决方案设计等多方面的丰富经验。 另外,为了实现核心技术完全自研,忆芯科技一直以“成为赋能大数据应用的芯片全球领导者”为使命,在“主控+存储芯片+固件+算法+模组”的完整国产生态布局下,始终坚持技术与产品的创新迭代。除了芯片研发,忆芯科技还非常关注软件和算法的开发,以及最终产品的落地。经过7年多的发展和积淀,忆芯科技目前已成功完成多款高端消费级、企业级SSD主控芯片流片,并通过了百万量级的市场出货验证,得到了众多大厂客户的充分认可。 现如今,忆芯科技已成长为国内领先的高端PCIe SSD主控芯片和成品盘供应商,其研发的芯片产品拥有300余项自主知识产权,业务方向覆盖消费级、工业级和企业级。不难看出,从消费级入手,到高端企业级赛道的领军者,再到存算一体的布局,忆芯科技始终践行自己的产品之路、芯片开发之路和创新之路。 02 加强科技攻关,助力国产操作系统发展提速 除了存储芯片之外,我国还有一个容易被“卡脖子”的地方,那就是操作系统。 说到操作系统,这里不得不提的就是麒麟软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麒麟软件”)面向通用和专用领域打造的安全创新操作系统产品和相应解决方案。作为openKylin开源社区发起者,此次麒麟软件以中国操作系统核心力量的身份受邀参展,携银河麒麟高级服务器操作系统V10 SP3、银河麒麟桌面操作系统V10升级版、银河麒麟嵌入式操作系统V10、星光麒麟操作系统1.0等创新产品亮相,吸引了多家媒体采访与大批参展人员驻足参观。 据麒麟软件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在国产化大背景下,麒麟软件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需要,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在核心技术自主创新领域不断取得突破,积极拓展产品和服务应用场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支撑网信产业高质量发展。而此次麒麟软件展出的四款操作系统,正是立足于自主创新市场,基于自身超30年研发和产品化历程,精心打磨、迭代的核心产品。 其中,银河麒麟高级服务器操作系统V10 SP3具有云原生支持、内生本质安全、自主平台优化、高可用、易管理等特点;银河麒麟桌面操作系统V10升级版具有智能好用、内生安全、移固融合、性能优异、开发无界、生态丰富等特点;银河麒麟嵌入式操作系统V10具有多域隔离、内生安全、强实时性、AI智能化、工业稳定、泛在连接、按需定制、生态丰富的八大产品特性;星光麒麟操作系统1.0具有弹性拓展、智能互联、内生安全、统一框架等特点。 凭借这些优秀产品,麒麟软件不仅入选了工信部2022年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更在2023年成功入选了世界一流专精特新示范企业。 ▲银河麒麟桌面操作系统V10升级版 ▲银河麒麟高级服务器操作系统V10 SP3 据了解,麒麟软件是由中国电子旗下两家操作系统企业天津麒麟和中标软件强强整合而成。为把握万物智联发展方向,拓展万物智联蓝海市场,麒麟软件自2019年成立以来就一直紧跟国家政策指引,抓住科技发展机遇,升级麒麟软件产品架构,打造了“1+2+3+M+N”产品体系。 目前,麒麟软件拥有银河麒麟、中标麒麟、星光麒麟三大品牌,并形成了以服务器操作系统、桌面操作系统、嵌入式操作系统、麒麟云、操作系统增值产品为代表的产品线,全面支持飞腾、鲲鹏、龙芯、海光、兆芯、申威等六款主流国产CPU。无论是在安全性、稳定性,还是在易用性和系统整体性能等方面,麒麟软件均超过了国内同类产品,实现了国产操作系统的跨越式发展,并由此积累了众多大型国企和上市公司客户,且保持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麒麟软件荣誉资质 而麒麟软件之所以在市场上广受赞誉,主要得益于它的产品、技术、生态、服务四大优势。 一是产品优势,麒麟软件依托公司成熟的创新-研发-适配-服务体系,伴随着公司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完备的产品体系,产品涵盖服务器、桌面、云平台、嵌入式和智能终端各领域,可以为客户提供从IAAS层、PAAS层、SAAS层全场景,端到端的底层系统支撑。并且麒麟操作系统产品已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服务客户超过5万家,据赛迪顾问统计,截至2022年,麒麟软件旗下操作系统连续11年位列中国Linux市场占有率第一名。 二是技术优势,以银河麒麟为例,该操作系统目前已实现多项关键技术突破。包括突破内核同源构建技术,实现包括飞腾、龙芯、兆芯、海光、申威和华为全系列处理器的同源兼容能力和系统持续化自动构建能力;突破内生安全技术,实现了外来非法代码主动防御技术kysec,实现主动免疫双体系模型操作系统安全可信架构等。 三是生态优势,长期以来,麒麟软件持续推动人才生态、安全生态、应用生态等领域创新要素集聚,打造操作系统“大生态”,助力成果转化落地。麒麟软件高度重视生态体系建设,与超6000多家软硬件厂商、集成商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建设完整的自主创新产业链。截至2023年4月,麒麟软件实现软硬件适配数超170万,是国内首个突破百万生态的国产操作系统厂商,品牌影响力、用户体验显著提升。 四是服务优势,麒麟软件拥有一支近1000人规模的专业化技服团队,团队拥有完备的人才梯队建设,服务流程严格规范,有着丰富的项目支持和保障经验,以及工程实施经验。公司在全国31个省会城市和两个计划单列市都设有服务网点,主要区域均可快速响应客户的服务需求。 面对已有成就,麒麟软件相关负责人表示,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作为中央企业在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主力军、操作系统的“国家队”,麒麟软件未来要进一步将自身发展融入到国家建设和科技创新体系完善的战略布局中,用自研核心技术助力国产操作系统发展提速。 03 结 语 其实,此次CITE 2023除了忆芯科技和麒麟软件,还有许多优秀国产企业没有提到,比如中国电子、中电港、华为、海信、飞腾、金山办公等,最近也都在大力研发各自领域的产品与技术,坚定不移地朝着国产化替代方向发展前行。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他们一定能够在高科技产业中脱颖而出,为中国的科技进步和“国产强芯”作出更大贡献。

摩登3测速代理_工信部:建成 5G 基站超 264 万个,建成千兆城市 110 个

据 21ic 消息报道,昨天举行了今年第一季度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发布会,工信部总工程师兼新闻发言人赵志国介绍了最新的工业数据,截止第一季度末我国累计建成 5G 基站超 264 万个,全国已建成千兆城市 110 个。 除此之外,千兆接入用户突破亿级规模,移动网络 IPv6 流量首次突破 50%,算力基础设施综合能力显著提升 ,5G 在工业、医疗、教育、交通、旅游多个领域应用落地,已全面融入 52 个国民经济大类。 第一季度电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7.7%。稳步推进“双千兆”网络建设,累计建成 5G 基站数超过 264 万个,千兆接入用户突破亿级规模。持续深化融合应用,5G 全面融入 52 个国民经济大类。 对于下一步计划,工信部表示将推动 6G、光通信、量子通信等关键核心技术加速突破,加大人工智能、区块链、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研发力度。攻克一批“卡脖子”关键领域,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大力推进 5G、千兆光网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在垂直行业、信息消费、社会民生等领域的融合应用,推动工业互联网规模应用,聚焦重点领域形成创新应用示范标杆,助力产业数字化转型。 未来将持续增强发展动能。加快 5G、人工智能、生物制造、智能网联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发展,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打造新的增长点。促进数字经济做强做优做大,培育经济新引擎。落实落细助力中小企业稳增长调结构强能力的若干措施,持续加强涉企服务,提振企业信心,推动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 此外,我国将推动出口保稳提质。巩固优势产品出口势头,加大对制造业外贸企业的支持力度,做好制造业重点外资企业和项目服务保障,配合有关部门落实好稳外贸政策举措,努力稳定工业产品出口。 赵志国表示,下一步将营造良好产业发展环境。落实落细稳增长政策举措,制定实施重点行业稳增长的工作方案,持续加强政策供给。抓实抓细部省协作、部门协同,支持工业大省当好顶梁柱,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大力支持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的发展,凝聚工业稳增长合力。 工信部表示下一步将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研究出台推动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协调发展的政策措施,推进“宽带边疆”、千兆光网“追光行动”、中小城市云网强基建设、移动物联网高质量发展行动,一体化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二是推动 6G、光通信、量子通信等关键核心技术加速突破,加大人工智能、区块链、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研发力度。攻克一批“卡脖子”关键领域,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三是大力推进 5G、千兆光网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在垂直行业、信息消费、社会民生等领域的融合应用,推动工业互联网规模应用,聚焦重点领域形成创新应用示范标杆,助力产业数字化转型。 未来将研究制定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从产业供给、深度应用、集群发展等方面推动“5G + 工业互联网”走深走实,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实施新一轮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加快工业互联网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产业化,突破制约规模应用技术瓶颈,提升安全防护能力。 抓重点行业,编制工业互联网与电子信息、工程机械等重点行业融合应用指南,推进标识“贯通”行动,促进工业互联网在重点产业链的普及应用。抓重点企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带动上下游企业特别是广大中小企业融入工业互联网。抓重点区域,开展工业互联网“百城千园行”活动,加快工业互联网进园区、进集群,推动涌现更多的集中连片的“精品”应用。

摩登3测速登录地址_复享光学承担的上海市2022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 – 0909

科学仪器领域项目获批立项 9月2日,复享光学承担的上海市2022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科学仪器领域项目《堆叠环栅晶体管(GAA-FET)制程量测拉曼光谱仪》获批立项。 面向先进制程,复享光学承担大型科学仪器研制项目 本次复享光学承担的项目,属于“科学仪器研制开发”专题项目。该项目基于共焦拉曼光谱,发展面向GAA-FET制程检测的拉曼光谱技术,探索在GAA-FET制备过程中多层纳米薄膜的厚度、应力、界面起伏、横向刻蚀和沟道载流子迁移率等关键参数的量测技术,形成一套具有重大产业应用前景的专业高端拉曼光谱设备。 通常来讲,大型科学仪器研发制造,要求承担单位具备坚实可靠的研发积累、制造工艺和应用经验。同时,大型科学仪器的研制还涉及多学科领域的大量基础研究,要求承担单位从技术原理出发,探索前沿科学,深入创新源头,才能形成原始技术突破,研制出创新型、突破型的高端科学仪器。 复享光学作为深度光谱技术创导者,始终回归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原理,十年专注光谱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在光谱模组产品的研制基础之上,先后向市场推出多款大型集成光谱系统,融合光学智能算法,解决了多项科研和先进制造中的复杂关键问题,是创新型光谱仪器的可靠的研制者。 在拉曼技术研发和应用领域,复享光学是国内较早研究拉曼技术的光学企业,已研发并向市场推出拉曼系列产品,涵盖拉曼检测模块和拉曼检测系统。尤其公司共焦光谱产品线中的gora系列显微共焦拉曼光谱系统,融合拉曼光谱技术与共焦技术,实现衍射极限下的空间分辨率,获取微观层面的物质成分和结构信息,是复享光学拉曼光谱技术的代表产品。复享光学共焦光谱产品线已申请数十项相关专利,获得上海市高新技术转化项目“显微共焦光谱系统”的认证,已服务于国内外众多高校和科研院所,获得良好的用户反馈。 立足行业尖端,复享光学建立先进制造装备世界品牌 科学仪器既是前沿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也是集成电路等先进制造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项目面向集成电路下一代的3nm 及以下制程,基于拉曼光谱技术,开发针对GAA-FET制备过程多层纳米薄膜的量测设备,以保障芯片的最终良率,具有重大产业应用前景。 “一代制程,一代工艺,一代设备”,新一代GAA-FET制程即将打开新的全球技术格局,也将带来产业布局新的变化。随着制程不断推进,芯片制备过程中的量测工序大幅增加,精密量测技术对于良率控制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其中,占据全部检测技术约70%的光学量测,是集成电路量测的关键,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为响应半导体集成电路产业需求,需要建立多层次的研发平台。为此,复享光学成立了对接产业需求的“上海微纳制程智能检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与复旦大学共同建立了致力于研究微纳制造前沿共性关键技术的“光检测与光集成校企联合研究中心”。 当前正处于GAA-FET技术规范形成的前期,复享光学携两个中心,主动参与全球产业技术的交流和竞争,抓住国内产业发展创造的市场空间和国际技术新老迭代的窗口机遇,通过深入产业供应链和承担重大政府专项,致力于在GAA-FET微纳制程量测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推动集成电路国产设备的跨越式发展。 同时,复享光学将以此为契机发展智能光谱技术,以深度算法为驱动,持续精研拉曼光谱、显微光谱、相位光谱、角分辨光谱等分析技术,通过以科研应用为基础和出发点,以产业需求为目标和落脚点,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科学检测仪器系列产品,参与全球技术迭代,建立光学领域的先进制造世界品牌。

摩登3内部554258_软件定义汽车的时代将会来临供应链层次将会大幅度减少

智能网联汽车是新一代通信技术、电子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与传统汽车融合发展的产物,是第四代产业技术革命在汽车产业领域的体现,也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走向汽车强国的重要机遇。 近两年,加快了智能制造的发展进程,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从更深层次看,工业互联网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同频共振,拓展出融合创新的广阔前景,赋能更多行业焕发出高质量发展蓬勃生机。智能网联技术的复杂程度和自动化程度是很高的,伴随着高稳定性的必定是高风险。以我国为例,我国大好河山带来的道路环境的复杂度是极高的,全天候、全路况以及对人与物的感知都对智能汽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传统的统计验证基本上不太适用于智能汽车的要求。 当前,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发展势头锐不可当,汽车产业向智能化、新能源转型已经成为行业明确趋势,随着相关新兴技术的不断发展,势必将带来全新的经济增长点。软件作为定义汽车的关键,汽车软件价值占车身价值比例显著提高,为了顺应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发展趋势,加快行业发展速度,国家相继出台了多项利好政策予以支持,坚持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发展方向,以融合创新为重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加快建设汽车强国。除此之外,国家还出台了其他多项利好政策对智能网联汽车行业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地支持,在多种重磅、利好政策的加持下,智能网联汽车行业整体呈现出加速发展态势。 数字经济时代,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不仅是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是改造提升汽车产业的支点,这就决定了推进汽车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必须稳扎稳打,既慢不得,也等不得。建设数字化智能工厂,助力汽车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让数字化转型的引擎转得更稳更持久,推动融合创新、产业再造再上新台阶。智能网联汽车是人工智能相关领域中规模效益最大、最具备产业化前景的领域,滴水湖AI创新港的建成,将进一步积聚人工智能产业和技术资源,助推智能网联汽车在人工智能算法上的技术突破,助推临港成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技术高地。 随着智能网联汽车的快速推进,新能源车普遍搭载 L2 级别自动驾驶,智能驾舱需要更多的电子元器件和背后的软件支撑,新能源车的软件单车价值量高于传统燃油车。随新能源汽车构架升级、性能与用户需求逐年提升,汽车软件需求愈发多样化、复杂化。同时新能源车普遍通过软件 OTA 升级代替传统汽车的硬件升级,汽车软件的更新与迭代将决定新能源汽车的差异性。 随着智能网联汽车时代的来临,汽车将由人驾驶的机电产品逐步发展成为人工智能驾驶的数字产品,它的结构是分层的,软硬件是解耦的,接口协议是标准的。同时,智能网联汽车又是一个高速移动的网络终端,它作为智慧交通系统的一个参与者,通过车联网与周边交通网、信息网、金融网、能源网之间协同感知、协同调度、协同控制,构建高效率、高安全的智慧生态,这个生态不仅改变着智能网联汽车产品结构和属性,也会催生更多的商业模式和产业形态。 中国企业已经基本取得了燃油车向电动车转型的阶段性胜利,在整车制造、动力电池等硬件方面已经取得了初步领先。但是整个赛道还远远没有结束,因为我们正在步入下一个更重要的阶段,那就是汽车的智能化。在智能网联汽车时代,汽车的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会发生巨大变化,软件定义汽车的时代将会来临,供应链层次将会大幅度减少。

摩登3注册登录网_开源鸿蒙 OpenHarmony 3.2 Release 版本正式对外发布!

据 21ic 消息报道,昨天举行了 2023 开源基金会 OpenHarmony 开发者大会,对外发布了 OpenHarmony 3.2 Release 版本。现场不仅解读了新版本技术特性,还分享了基于 OpenHarmony 的开发实践、社区生态进展以及行业发行版和解决方案等方面的落地成果。 截至目前,OpenHarmony 社区已有 51 家共建单位,超过 5100 位共建者,累计代码量 1 亿多行,拥有华为、深开鸿、软通动力、润和软件、九联科技、优博终端 6 家百人代码贡献单位,超过 260 多款软硬件产品通过兼容性测评,覆盖教育、交通、金融、家居、安防等多个行业。 在经过 5 个 Beta 版本的迭代之后,OpenHarmony 3.2 Release 版本系统能力进一步完善,全面提升了复杂带屏设备体验。鉴于这架构级的全面优化和引入诸多新技术,包括 ArkUI 最小化更新技术、并行化极速启动架构、RenderService 统一渲染架构、高性能 ArkTS 引擎、基础库性能优化等,该版本系统流畅度提升较大。 此外,在对极致高性能应用的支持方面,通过提供 NAPI 及混合开发能力、丰富的 Native API、TaskPool 并行开发框架、DevEco Insight 实时性能分析工具等,OpenHarmony 3.2 Release 系统足够开放支持开发极致高性能的框架和应用。 分布式技术层面,新版本支持分布式软总线的传输通道自动选择,并在分布式屏幕能力、分布式数据技术以及一次开发多端部署能力上进一步优化和完善。OpenHarmony 3.2 Release 版本提升了开发效率,开发者资料通过优化文档架构和内容逻辑更易上手,也向开发者提供了丰富的代码样例和高频三方库等学习资源,OpenHarmony 应用开发体系已基本完整构建。

摩登3平台首页_自动驾驶技术发展得如火如荼

AI赋能,影响未来社会。以交通运输为例,自动驾驶技术发展得如火如荼。未来的自动驾驶汽车能够看到这些我们看不到的信息,与周边其他车辆时刻连接并交互信息,进行决策。有了这些优势,未来的自动驾驶汽车将突破人类感知的界限。在智能网联汽车时代,汽车将由人驾驶的机电产品逐步发展成为人工智能驾驶的数字产品。临港新片区产业基础好、应用场景全、技术支撑强、政策保障力度大,发展智能网联汽车具有天然的优势。 目前全行业认为,2030年是可以在公共道路上看到规模化自动驾驶的商业化落地。但大规模商业化的前提是,大数据表明自动驾驶的安全性,而这其中存在两个挑战:一是样本数据规模是否足够大,二是数据结果是否具备公信力,这都是需要行业合力解决的问题。 随着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的创新升级,软件定义汽车逐步成为业界共识。智能汽车作为三大智能装备业之一的重要载体,对我国推动数字化经济起到重大作用,智能汽车软件园的开园是汽车产业创新发展的一个里程碑,说明汽车工业软件进入到更高的发展水平。 自动驾驶汽车经过长期的研发,目前技术日趋成熟,正在从研究阶段加速进入商业部署阶段。业内认为,2025年自动驾驶的虚拟仿真技术有望获得突破,届时自动驾驶汽车将会迎来新一轮爆发;到2035年以车路协同为基础的自动驾驶将会基本普及。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预测,到2050年,自动驾驶汽车领域将经历从各大厂商开发自动驾驶汽车,到消费者购买自动驾驶汽车,再到自动驾驶汽车成为主要的交通方式等几个阶段。 自动驾驶系统从故障静默、故障降级,升级至故障可运行的状态,这一转变也将导致行业洗牌。可以类比航空航天行业,企业要从军用飞机供应商转入商用飞机供应领域,必须拥有一定的安全认证积累,否则就难以满足商用飞机的安全性和认证需求。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原来的很多产品都需要推倒重来,目前对自动驾驶的宣传可以保持克制,让消费者形成对于自动驾驶风险的清晰认知;另一方面,从车辆自身的功能安全设计到车路协同,企业需要以大量模拟、验证、仿真的手段将”长尾”缩小。 现在汽车市场的主要发展方向是自动驾驶,而且很多车企都开始研究了。除了分级的L2-L4级别,以后的发展方向或许是车外交互,而非是车内的控制,这项研究更加高级。当车行驶在道路中时,驾驶者的意图很难对外界传达,这也引出了今天敲敲车间带来的分享——车外交互eHMI(Exterior Human Machine Interface)。行驶在路上的汽车,相互进行交流,完成驾驶行动。 目前中国发展自动驾驶技术具有得天独厚的技术生态条件,如5G、全球领先的通信公司和互联网公司、车路协同等优势,然而自动驾驶汽车商业化是一场交通革命,不仅仅涉及技术生态变革,还涉及法律、监管和机构等社会变革。中国应在发挥通信、互联网、人工智能和车路协同等技术优势的同时,推动监管政策和法规保障层面的改革创新,以保障在自动驾驶汽车领域的强劲创新和竞争力。 随着智能化、自动化技术不断成熟,汽车产品正在向智能移动终端转变,而智能化技术也将在“十四五”期间为中国汽车提供重要的竞争平台,帮助汽车产业实现飞跃式发展。然而半导体短缺影响,今年销量或与去年持平,同时不排除负增长的可能性。长期来看,我国汽车销量的增长仍将持续。 坚信自动驾驶是能够产生巨大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的、能够创造人类美好未来的一项创新技术。自动驾驶的落地是一个渐进式的过程,很难划定某一个节点。如果从商业化落地的角度来看,自动驾驶目前已经在很多应用场景落地。自动驾驶汽车投入到实际商业应用前,就必须要有智能网联行业主管部门出台有关政策和规章来规范这个行业的运作和发展。

摩登3注册登录网_汽车基础软件作为汽车软件的核心要素整车电子电气架构的重要基础

汽车基础软件作为汽车软件的核心要素、整车电子电气架构的重要基础,是汽车电子的重要构成,其架构与性能直接影响上层应用的开发效率和质量。各大主机厂,开始比拼基于软件能力的汽车智能化水平,加速布局汽车电子电气架构的转型,这也让中国汽车基础软件市场迎来发展窗口。其实,燃油车时代的各种机械部件,本身也离不开各种代码的控制。只是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崛起,汽车制造相比燃油车时代更加标准化,造车门槛进一步降低,才促使汽车开发从传统的“硬件定义”转变成“软件定义”。 智能汽车作为三大智能装备业之一的重要载体,对我国推动数字化经济起到重大作用,智能汽车软件园的开园是汽车产业创新发展的一个里程碑,说明汽车工业软件进入到更高的发展水平。软件园将以“一核、一轴、五区”为布局,搭建国内领先的智能汽车软件创新服务平台,营造一流的软件产业生态和优质的创新创业氛围,快速集聚行业头部企业、独角兽企业和快速成长型的科技企业,吸引国内外智能汽车软件人才前来园区创业发展。 不同于传统汽车,智能电动汽车通过全新的软件技术,能够为车主创造丰富的可感知价值和更安逸的驾驶体验。于是,我们看到,全球越来越多的整车厂、零部件厂商以及谷歌、苹果、华为、百度等科技公司开始投入智能化汽车的研发中来。由此可见,汽车制造的技术壁垒早已由传统三大件以及零部件的集成能力转变为代码研发的能力,而随着汽车电动化、智能化不断升级以及软件生态的逐渐繁荣,汽车软件开发需求开始出现爆发式增长,整车软件成本占比也会随之大幅提升。 基础软件之所以能在汽车智能化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首先就是因为汽车智能化、网联化发展,整车电子电气架构从过去的分布式架构逐渐过渡到基于域控制器的架构,促使ECU功能区域集中化,使得车内控制系统趋于形成统一的软件架构标准及通用的硬件平台。汽车智能化也意味着汽车网联化,成为一个移动智能平台。作为具有信息交互功能的网联终端,智能汽车也面临更大的信息安全挑战。要防止入侵威胁、渗透攻击、植入木马,汽车基础软件也需要开发安全启动机制、入侵检测和防御系统(IDPS)等模块来满足安全需求。 汽车智能化程度越高,其实用户投入驾驶的时间和精力消耗也越少,节省出来的时间精力,也需要汽车智能化座舱开发出适配的应用,或者提供开发者易于开发的平台。 软件定义汽车一定是未来中国汽车的发展方向,汽车是嘉定最有代表性、最具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在汽车‘新四化’方向拥有前瞻的布局、良好的产业基础、完备的功能平台和完善的配套设施,重视人才培养和吸引,为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推动汽车产业特色建设提供了‘天时地利人和’。 随着“软件+汽车”等多个产业的跨界协同创新,我国智能网联汽车逐渐形成了覆盖车、路、云、智能城市交通和智慧城市的生态系统,在自动驾驶系统集成激光雷达、算法、智能座舱等关键技术的自主研发上也取得了突破。但他强调,没有软件安全,就无法成就智能网联生态。中国亟须构建智能网联汽车安全可信的软件生态,需要加强在软件开发生命周期的每一个阶段和整个软件供应链中的软件安全保障。 中国新能源智能汽车基础软件市场2022年预计实现46.2亿元的市场规模,存在424.2亿元的潜在经济效益。未来规模化应用下,基础软件单车成本有望下探,但随着应用功能复杂度增加,基础软件单车使用量会有所提升,因此未来随着整车销量上涨,2025年汽车基础软件市场规模将达到142.5亿元。

摩登3注册网站_普工月薪1万是假的?曝特斯拉中国工厂恶意克扣绩效奖

这两天,一则关于“特斯拉中国工厂普通工人月薪1万块”的消息登上热搜,该话题当日阅读就高达1.9亿! 原来,近日刚刚签约落户上海临港的特斯拉储能超级工厂开始招聘了,岗位涵盖产品研发、智能制造、供应链、工业互联网研发等多个领域。 据特斯拉工作人员透露,一名一线普通工人,每月基本工资5K+,其他收入有奖金、津贴、加班费等,一年17薪,平均下来月收入接近1万元。另外,入职后还有7%的五险一金、5%的住房公积金,以及免费工作餐、免费班车、全家免费商业保险等多种福利。 “吃饭在公司,住房有公租房,每个人都有股票,工人也有,可以选拿股票还是现金。”该工作人员表示,“毕竟是外企,各项保障都齐全,现在连父母看病都报销了。” ▲热搜排行榜截图 据悉,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于今年4月9日正式落地上海,将规划生产特斯拉超大型商用储能电池Megapack。根据规划,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项目将于2023年第三季度开工,2024年第二季度正式投产,供给范围辐射全球市场。该工厂初期规划年产商用储能电池可达1万台,储能规模近40GWh,产品提供范围覆盖全球市场。 据官方介绍,Megapack是一款功能强大的电池,可存储能源并供能,有助于稳定电网、预防断电。Megapack能够为电网存储能源,既无需建造天然气调峰电厂,又避免断电。每台机组可存储超过3MWh的能源,可满足3600户家庭一小时的用电需求。并且,每台机组都经过大量火灾测试,内含集成安全系统、专业监控软件,并提供全天候支持服务。另外,Megapack可通过OTA空中软件更新,持续优化功能。 ▲特斯拉储能设备Megapack 通过浏览招聘公告发现,目前该工厂招聘的岗位多达70个,其中绝大部分是机械设计、SMT设备、软件开发等领域的工程师岗位,岗位细分化程度很高,待遇在同类型中也较为突出。 以一名储能机械工程师为例,特斯拉的待遇在3-5万元之间,而同类型的岗位大概在2-4万元之间。不过,此次超级工厂招聘职位主要集中在工程师、主管、经理等高阶岗位,暂无普通工人的岗位。 ▲相关报道截图 据了解,2019年特斯拉上海工厂在刚刚建成的时候,就曾掀起过一股“招聘热潮”,当时吸引了众多求职者前来应聘。虽然只是招聘一线普通员工,但招聘现场却排起了长队。自此,特斯拉上海工厂的待遇普遍口碑不错。 而此次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的建成招工,又一次成为了网络关注的焦点。 不少网友对特斯拉的工资待遇表示羡慕,认为这一薪资水平在国内工厂普工行业里算是高的了。 但也有网友将其归为“恶意招聘”,认为这是资本主义的糖衣炮弹,明摆着与国内企业抢夺人才。 ▲部分网友评论截图 对此,本文暂不发表任何言论。毕竟,没有深入调查,不能妄下结论。 不过,就在“特斯拉高薪招聘”闹得沸沸扬扬的时候,网上又传出了“特斯拉恶意克扣绩效”的消息。 在百度贴吧的“上海特斯拉吧”中,有网友爆料称,有特斯拉员工在刚刚过去的周末被告知,工厂计划削减他们的绩效奖金,这让他们觉得不满,因此在网上向公众和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进行求助。 根据相关帖子和员工们的说法,特斯拉的绩效奖金与工厂的表现有关,但特斯拉主管以“安全事故”为由,削减了员工的季度奖金。当被问及奖金减少的起因时,该主管提到了一同“保险事变”。 “公司由于呈现保险事变须要抵偿,以此为由降低全员工绩效分,相当于公司‘合法’利用规定,从每位一线员工绩效工资中扣除2000多元人民币。以我身边的同事为例,让我感到非常不公平和无奈。”网友在帖子中表示。 ▲网友发帖表示“特斯拉恶意克扣绩效” 而另一条帖子则称:“普工基数打七折凭什么?出问题凭啥刮一线,那些坐着吃香喝辣拿十几万以上的不扣,却拿普工开刀,出事跟普工拿钱有啥关系?” ▲网友对“特斯拉恶意克扣绩效”表示不满 甚至还有网友在推特上找马斯克抱怨,“请关注特斯拉上海工厂随意克扣一线员工绩效奖金”。 ▲推特截图 对此,特斯拉官方尚未回应。而对于以上帖子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也无从考证。 一边是“高薪招聘”,另一边又是“恶意克扣”,那么在你的心目中,特斯拉到底是“良心企业”还是“黑心工厂”?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阐述你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