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摩登3官网注册

摩登3登录网站_三星101家核心供应商名单曝光!韩国去日化越走越远

2020年财富500强榜单共收录14家韩国企业。排名第一的是三星电子,收入1977亿美元,收入规模占到韩国GDP的12%,利润185亿美元,利润率9.3%。 在半导体、LCD、通信等技术领域,三星近20种产品世界市场占有率居全球之首。比如说智能手机,三星5G手机Q1出货量猛增,几近蚕食苹果的主导地位。 根据Strategy Analytics的数据,三星是2021年第一季度全球5G智能手机出货量增长最快的供应商,跃升79%,达到1700万部。 继苹果公布最新的供应链名单之后,三星也于近日公示了2021年最新核心供应链名单,含101家供应商。 韩国半导体去日化还远 三星供应链名单中,韩国本土公司最多,有40家,占比约40%;日本和美国公司紧跟其后,分别为22家和17家,占比约22%以及17%;中国公司为14家,约占14%;剩下的5家公司分别来自新加坡、德国、瑞士、英国、墨西哥。 三星作为韩国最大的企业集团,其供应链很大程度可以反应韩国对全球各地区在半导体方面的依赖程度。从三星的供应链名单来看,日企的数量为22家,仅次于韩企的数量,这意味着韩国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日本的半导体供应。 不得不提的是,此前为了对抗日本出口管制,韩国政府不惜祭出“去日本化”措施。早在2年前,在中美贸易战打得火热期间,日本与韩国之间也爆发了贸易纷争。那时日本政府加强对韩国的出口管制,如今韩国的“去日本化”正是为了反制日本的打击。 韩国希望将材料、半导体设备等对日本依赖度高的品项进行国产化。但从三星公布的供应链名单来看,日本这些半导体公司赫然在列,而且占比高居22%。业界认为,要是没有日本制产品,三星对抗台积电等对手就失去了战斗力。 这让韩国政府感到苦恼,因为去日化的不足会带来经济上的影响。据日经新闻报道,2021年1-5月期间韩国对日本的贸易逆差额较去年同期大增34%至100亿美元。和去年同月相比、韩国对日本贸易逆差额连13个月呈现扩大。 报道指出,导致韩国对日本贸易逆差额大增的主因就是来自于半导体设备的进口额暴增。1-5月期间韩国从日本进口的半导体设备金额达29亿美元、较去年同期暴增55%;包含半导体材料在内的“精密化学原料”进口额也成长12% 中国有望争取更多供应分量 即使去日本化目前看来还有点难,但是韩国的决心已定,只是时间的问题。而如果将日韩贸易矛盾视作中国的机会,那么中国可以争取日本对韩贸易中的一些分量。 目前,打入三星供应链的中国公司只有14家,其中,大陆占5家,台湾占6家,香港占3家。从公开的供应商中国厂商占比来看,韩国14%的中国厂商,远比苹果的49%要低。

摩登3新闻554258:_微信重大更新:支持手机、iPad、PC端同时登录

7月14日,微信iOS端迎来了8.0.8版本重大更新。虽然官方在更新说明中依然是“解决了一些已知问题”,但实际上却新增了众多实用功能。 据了解,在微信iOS 8.0.8正式版中,终于支持了手机、iPad、电脑三端同时在线。 从下图可以看到,在已登录设备中,分别显示为iPad微信已登录与Windows微信已登录。 值得一提的是,自微信更新8.0大版本以来,可以明显感觉到各种小功能的更新也变得更加频繁。

摩登3娱乐登录地址_5G基站的高功耗问题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

某企业老板在内部讲话中说了实话,他婉转的说一个新技术都需要很漫长的过程,大约需要10年左右时间才能发展成熟,5G的发展也需要一个过程,这样的意思应该就是说当前的5G技术尚未足够成熟。 关于5G建设的争议就没停过,“无线辐射”、“Wi-Fi和4G之间的关系”、“5G无用论”等负面观点层出不穷,不知从何时起,5G高能耗已经成为一个被大众广泛认可的观点,甚至有不少网友发表出了应该停止5G基站建设的意见。小编认为应该对这些人的想法进行纠偏。 5G网络功耗高吗?相比4G基站,5G基站功耗当然高。中国铁塔提供的一份分析材料称,目前几家主流的5G设备厂商的5G基站单系统的典型功耗分别为:华为3500W,中兴3255W、大唐4940W;而4G基站的单系统功耗只有1300W。这样算下来, 5G基站的功耗是4G基站的2.5-3.8倍。事实上,5G基站是技术升级的一种代价。与4G和3G网络相比,5G网络速度确实快,NSA模式下速度可以达到1Gbps。然而,更高的上网速度需要多个AAU才能实现,这是5G网络功耗高的真正原因。如果没有更多的AAU,5G速度就会缩水。 5G功耗的有限增长和人们对无线通信近乎无限的需求之间完全不成比例,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5G也不是,当你想将一辆汽车从10公里/小时提速到100公里/小时的时候,不增加功耗几乎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科学的。也许5G在当前的应用场景下,停顿了一下自己的前进脚步,人们似乎暂时还没有发现5G对生活和社会的改变,但5G的愿景和人类技术发展的愿景都没有变,5G必将只是前进路上的重要一站。当然,虽然5G不是高能耗产业,但在发展过程中也要遵循“适度超前”的原则,避免出现跑得太快,中国种树,其他国家乘凉的现象。 相比之下4G标准制定完成后,2010年美国就开始商用4G,中国当时因为3G的原因直到2014年才开始商用4G,而且4G商用后迅速取代3G,这与当下5G商用进展缓慢形成鲜明对比,甚至有运营商还在继续完善4G网络。5G网络覆盖和自身技术存在的弊端,导致三大运营商在努力推广5G两年时间后发展了4.2亿5G用户,但是5G终端累计销量却只有2.85亿部左右,这意味着其中有1亿多的用户是用4G手机使用5G套餐的,并非真正的5G用户。 6月24日,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刘世锦在 2021 财新夏季峰会论坛上表示,“在没有充分考虑各种应用场景的情况下,短期内不宜提出过高的 5G 基站建设指标。”提出这个建议,因为目前 5G 实际利用率还是较低,5G基站又耗能过高。5G 高速率、低时延的优势,要在工业、医疗、交通、港口、矿山、农业等生产领域才能得到充分体现,而这些应用场景并不是现成的。他还声称,在基站建设达到一定规模后,重心应该转向实质性的扩大应用场景。 什么样子呢?其实,2G基站设备比5G的更大,每个基站都要配备一个机房,1米多至2米的机架上摆放着各种通信设备,为了保障基站机房的温度和湿度要求,空调24小时不停地运转着……从任何角度来看,2G时代的功耗水平一点都不比5G低。从2G、3G、4G,直到5G时代,无线通信为全社会提供的信息交互能力增长了不止数十万、百万倍,而功耗的增长却非常有限,所以以5G为代表的无线通信领域的发展并不是仅仅建立在高能耗基础上的。 移动通信技术已发展了5代,而在这5代移动通信技术当中,2G和4G无疑是发展得最成功的技术,迅速获得了全球的认可,改变了世界。2G至今已使用了20多年时间,4G很可能也如2G那样使用20多年时间吧,而5G可能会如3G技术那样成为过渡技术。 5G来了,就不会走。我们对数据消费的胃口越来越大,喊停5G基站建设,通过抑制人们对5G的蓬勃需求来节能,无疑痴人说梦。现在,如何提前布局,推进5G在生产、教育、政务等领域的深度应用,展现出无线、无人、互联、互动对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力,是三家运营商和各行业要着重探索的方向。

摩登3注册网站_华为的5G让西方国家坐立不安设法打压

我们的互联网也从最早的图文时代,进化到了短视频以及直播时代。但是在5G时代之前,无论是2G,还是3G、4G,我们都在追随,每年要交给诸如高通等通信专利公司一大笔专利费。 像是现在很多的安卓厂商都是使用高通的芯片,比如小米一年的手机销量上亿台,如果按照均价2000元来看,每卖出一部小米手机,高通就要收走65元的专利使用费,这不可谓不高啊。 5G技术出现后,全球各国都开始加速建设5G网络,因为5G技术不仅仅是4G技术的升级版,其更是全新一代网络通讯技术,还关系着万物联网和数字经济的发展。据悉,在5G技术方面,华为是最领先的,其不仅是5G技术先进、专利多,并在5G芯片方面领先于高通等企业。最主要的是,华为是全球唯一一家能够提供5G端到端服务的厂商,而在全球范围内,也仅有华为等四家企业能够独立承建5G网络。 华为的财报中,也提到了华为已经开始有收取一笔金额约为6亿美元(折合成人民币38.72亿)的专利使用费。本身华为在全球的通讯设备市场就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今5G的领先,更是让任正非自信的表态,全球会有135个以上的国家会选择华为的5G设备。 在经过前几代的追赶之后,华为已经在5G领域取得了领先地位。根据相关数据,华为的5G必要专利位居全球第一,占据了全球5G专利数量的14.5%左右,稳稳的超过三星、诺基亚等竞争对手。但是这也是为什么华为会被针对的原因。因为5G基站的更新换代,原有的4G基站以及设备都需要拆除以及更换,这是一次获取更大市场以及更多用户的机会,但是华为却已经多次遇到不公平的待遇。 当然,任正非还提到,美国和澳大利亚是肯定不会选择华为的,因为他们的心思,已经路人皆知。因此华为也果断不惯着他们,撤回了在澳洲的上亿澳元投资以及大裁员,华为澳洲分公司的员工从2200人直接裁员到只剩下200人。除此之外,英国也是颇为让人无语,他们不仅选择把华为拒之门外,还要拆除华为建设了多年的设备,即便是面临27亿英镑的损失,以及推迟英国5G建设长达2~3年的时间也在所不惜。 特别是英国,已经开始动手拆除华为的旧设备,而且计划把5G订单交给三星来做,而不是此前很多人所说的诺基亚。 尽管要多付出27亿英镑的代价来拆除华为的设备,还要让英国的5G建设延后2~3年,再加上三星的5G设备相比华为来说也并不便宜,这种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行为,也是让人无言以对。这还只是其中之一,因此在华为被排除之后,反而造就了新的5G合同数量冠军,那就是诺基亚!这也是意料之中的。 由于美国修改规则,并要求盟国等放弃华为5G设备和技术,部分国家和地区的运营商就出现了摇摆,甚至毁约合同,放弃与华为合作建设5G网络。例如,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是最早一批放弃华为5G设备和技术,随后英国、意大利等国家也放弃了华为5G设备和技术。要知道,英国和意大利可以说华为在欧洲的大本营,也是华为在欧洲的最大单一市场,但由于美国等原因,导致华为基本上也失去了这两个国家的5G合同。 即便是连中立国家瑞典,在5G方面建设方面,其对针对华为出台了各种各样的政策。总而言之就是,华为5G在海外市场遇到了阻碍。于是,很多人发问,中国市场是全球最大的5G市场,仅5G基站数量,可能就超越很多欧洲国家之和,而国内的三大运营为何不全部用华为5G设备,支持华为呢。 至于中国电信,其与华为也是战略合作关系,还与华为合作建设厦门5G之城,而这仅仅是中国电信与华为合作的一部分。总结一下就是,国外纷纷放弃华为5G,而国内三大运营商也在大力支持华为5G,同时也兼顾市场、成本等因素。

摩登3新闻554258:_古代无指纹识别技术画押有什么用?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在,都是有法律规章制度的,这是为了约束每个人的不当行为,若是做错了事,自然会受到法律的制裁。《甄嬛传》、《如懿传》等几大宫斗剧至今看起来都非常有味道的电视剧,里面有很多大家所熟悉的场景,比如,被关押在慎刑司的恶徒,通过宫内一系列的审犯技巧,让犯人画押认罪。 指纹技术在现代社会中是非常重要的。就以我们很常见的手机来说,现在的手机没有个指纹解锁技术都不好意思自称是智能机。除了手机以外,指纹也是刑侦领域的宠儿,一个有指纹遗留的犯罪现场破案率会比在没有指纹的情况下高很多。不过让很多人好奇的是,指纹识别技术是近现代才有的。然而在古代却有对于指纹的应用,那就是签字画押。那么在古代没有指纹识别技术的情况下,古人为何要签字画押来当凭据? 在古代,其实并没有这么多的高科技装备供衙门使用。但是我国古人的智慧是非常高超的,他们在以前就已经开始使用指纹系统,并且都有记录在册。这也是我国最早的指纹系统,那么在没有那么先进的鉴别指纹装备的前提下,我国为什么还要多此一举的使用指纹系统呢?下面我们就来仔细跟大家讲讲。 指纹是什么 指纹是人的各个手指的第一个关节的指头表面凸起的螺旋状的线条,而凸起的那部分是花脊线条,谷线是两个脊线之低凹下去的部分,指印是指放在物体表面留下的痕迹。指纹的细节特征是指纹固有的自身特点。根据指纹中的细节特征,可以分为端点和分叉点。利用这一特点,社会管理者就会把一个人的指纹同预先存储起来的指纹模板对比来验证他的身份。 在无数个朝代更迭改进下,到了唐宋时期,我国的指纹技术理论已经是非常先进了,可以说是自成一派。到了元朝时期,我国的指纹技术到达了一个顶峰,甚至可以做到只看一个人的指纹印,就能推断他又多大的年纪。这个技术可以说非常的厉害,不论是功能还是效果,都比西方世界早了近千年。于是,在墨守成规的情况下,我国的重要契约上都少不了签字画押这一步骤。从婚嫁、契约、遗嘱等等表现形式上,我们都可以看到。这足可以证明,我国对签字画押这一协议的重视程度,对口说无凭的厌恶。 由于指纹的唯一特性,所以相比较书法而言,更容易让人辨明真伪。指纹无法模仿,在辨别上给这项工作降低了难度。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上来讲,人们当时并没有显微镜这种东西,所以对于指纹的辨认非常容易造成人为的误判。于是聪明的古人一般都会有两套准备,首先除了正常的人为观测,其次就是会与打手模一起使用。在这样的双重效果的保证下,可以非常容易得将对方的手纹直接确定。在断案等主要场合中,可以非常轻松的辨明正身。于是,在我国历史上,指纹也是相士、法医非常重要的必修课,甚至比专业课还要重要。 在古代大多数人都是文盲的情况下,指纹成为了代替签字的主要手段。毕竟按手印大家都会,在每个人指纹都不一样的情况下,按手印的行为自然成为了代替签字最好的方式。后来随着科学的进步,人类坚定了每一个人的指纹都是不一样的这一理论。到了1905年,伦敦警察首次通过指纹追踪到了犯人,这是近代历史上首次通过指纹抓捕到犯人的案例。 “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汲取古人的智慧,在古人的伟大创造上进行创新,是现代人所应该做的事情。神州十二号成功发射,中国终于拥有了自己的空间站。近年来,中国科技的迅速发展,自然是离不开每一代人留下来的痕迹,最终通过创新产出新的产品,这就是传承。

摩登3注册登录网_推动智慧物流行业的发展需多方发力

近年来,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移动互联、智慧物流等先进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中国商贸流通业快速发展,电子商务、跨境电商、智慧零售、智慧物流等新业态和新模式应运而生,电子商务带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趋势更加明显。“智慧物流正在成为物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源泉。”物流管理学院院长熊辉谈及智慧物流的发展趋势,“在全社会互联网化、共享经济及智能化发展的趋势下,智慧物流的需求与发展迫在眉睫。” 打造辐射区域更广、集聚效应更强、服务功能更优、运行效率更高的综合型松江枢纽智慧物流港,进一步支撑松江新城提升功能、提高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产业链的完整度。5月8日上午,松江枢纽物流港专项研究方案迎来终期评审,多家设计单位、多名专家齐聚松江为物流港建设出谋划策。 按照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和要求,上海市交通发展研究中心在方案中指出,要把松江枢纽物流港建设成服务上海西南、联动长三角、辐射全国的高铁货物集散中心,建设成上海西南片区的高端制造物流节点,支撑先进制造业发展,打造成多式联运、智慧高效的现代物流产业发展典范。 “在专业群中,现代物流管理专业是国家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国家交通运输大类示范专业点、湖北十大职业教育品牌之一的‘物流职教品牌’。港口与航运管理是湖北省高等职业教育品牌专业,冷链物流技术与管理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邮政快递智能技术的前身快运运营管理专业是国家“职业教育快递运营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建设专业,全国邮政行业人才培养基地。与国内同类专业群相比,我校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群整体处于领先地位,在国内享有良好的品牌声誉。”物流学院院长杨晋对专业群进行了一个简短的品牌介绍。 智慧物流专业群适应“互联网+”、大数据下的现代商贸模式,创新产教融合的智慧物流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打造“名师带头、骨干支撑、专兼结合”的双师教学团队,构建模块化的专业群课程体系,面向前沿科技和商务实际优化教学内容,校企合作开发特色教材,将信息技术融入教学过程。“物流行业是朝阳产业,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特别是在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中,物流发展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为自己选择的专业而感到骄傲。”物流管理专业2020级王威同学谈起选择本专业的初衷。 据了解,智慧交通物流专业群含现代物流管理、冷链物流技术与管理、供应链运营、港口与航运管理和邮政快递智能技术专业。专业群建有首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立项建设单位(现代物流管理)、国家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湖北物流职业教育集团,专业群所在学院是中国物流学会会员单位、全国物流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基地、国家教学资源库物流管理专业和快递运营管理专业项目建设单位。 为打造“三网”(产地网、物流网、销地网)互联互通的生态系统,宝能系通过“自建+云仓”的模式展开基础设施建设,布局全国仓储网络。宝能于2019年开始打造“宝能云仓”品牌,推进标准化建设,统一品牌VI、统一管理系统、统一运营体系、统一结算,WMS、OMS等系统陆续投入使用。目前宝能物流苏州配送中心、宝能物流贵阳配送中心、宝能物流北京配送中心三个云仓项目已正式运营,“宝能云仓”品牌全国布局稳步推进。以宝能物流苏州配送中心云仓为例,项目位于宇培苏州西物流园二期,处于苏州新区核心位置,周边路网发达,地理位置优越。苏州配送中心于2019年7月8日开始筹备,新仓一期已投入使用。 “物流行业是朝阳产业,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特别是在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中,物流发展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为自己选择的专业而感到骄傲。”物流管理专业2020级王威同学谈起选择本专业的初衷。

摩登3登录网站_令人羡慕:华为再招201万元年薪“天才少年”

7月13日消息,近日华中科技大学又有2名毕业生入选华为“天才少年”。三年内,华中科技大学已有6名毕业生入选,拿到令人羡慕的百万年薪。 据华中科技大学介绍,今年入选的廖明辉和武敏颜分别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电信学院和计算机学院。廖明辉于2012年本科考入华中科技大学电信学院通信工程专业,2016年硕博连读进入白翔教授团队,主攻信息与通讯工程方向。 在校期间,廖明辉全身心钻研学术,曾获CCF-CV学术新锐奖、两次国家奖学金、AI华人新星百强、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赛金奖、CSC-IBM中国优秀学生奖学金等荣誉或奖项。博士期间,廖明辉的研究方向为计算机视觉。他发表了10篇一作论文,包括2篇顶级期刊(均为ESI高被引论文)、7篇顶级会议和1篇二区期刊。谷歌学术引用数超过1900,GitHub上开源的论文代码star总数超过3000,申请了5项发明专利。其发表的文字检测算法被腾讯微信和百度等公司采用,并收录于OpenCV主分支。 此外,廖明辉还担任10余个国际顶级期刊和会议的审稿人,参与组织了两项国际比赛。本科毕业的暑假,廖明辉完成了自己的第一篇论文。这篇论文来源于一个以词搜图的项目,他负责该项目的文字检测模块。该项目的原计划是使用师兄论文中的文字检测算法。 但是,由于该算法超参数太多,换了数据集之后效果很差。他调了一段时间超参数效果依然不佳,便转而思考能否研究出一个简洁的没有太多超参数的文字检测算法。 于是,在导师和师兄的指导下,他成功研究出了一个简洁实用的文字检测算法,在完成项目的同时,也投出了自己的第一篇论文。该论文发表于人工智能顶会AAAI 2017,获得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 在这之后,廖明辉秉承做简洁实用的研究的理念,继续在文字检测和识别领域深耕,陆续发表了多篇顶级期刊和顶级会议论文。另外一位“天才少年”武敏颜在校期间也曾到谷歌、蚂蚁金服、微软中国等知名企业实习实践,有着丰富的企业实习经验。 据该学院老师介绍,武敏颜综合能力十分强,在求职中综合能力给她加了很多分。如今也获得华为“天才少年”offer,年薪超百万元。因为每年向华为输送大量优秀毕业生,华中科技大学又被称为“华为的娘家”。 目前,华中科技大学已有6名毕业生入选华为“天才少年”,其中两人获得最高档年薪201万元。另外四位“天才少年”分别为2019年入选的左鹏飞、钟钊,以及2020年入选的张霁、姚婷。 去年以来,华为官网多次出现“天才少年”的招募海报,开出行业平均收入5倍以上的薪酬,希望招到数字、计算机、物理、材料、芯片、智能制造、化学等领域的人才。华为“天才少年”项目,是任正非发起的用顶级挑战和顶级薪酬去吸引顶尖人才的项目。一般经过七轮严格选拔。 而“天才少年”的工资按年度工资制度发放,共有三档,最高年薪达201万元。设立“天才少年”计划时,华为正处于美国的“叮咬”和“大棒”之下,华为亟需引进更多的高层次的科技人才,帮助华为摆脱困境、实现新生。 正如任正非所言,每一名天才少年都要像“泥鳅”一样,要钻活华为公司,要激活近20万华为人的战斗力! “天才少年”的招聘门槛也十分高,在招聘简章中显示,寻找在数学、计算机、物理、材料、芯片、智能制造、化学等相关领域有特别建树并有志成为技术领军人物的候选者,但不限制学历与毕业院校。若有重量级科研成果、论文、专利等,还可额外加分。 2020年入选华为天才少年的张霁曾介绍,华为天才少年的招聘标准非常严格,一般需要经历7轮左右的流程:简历筛选、笔试、初面、主管面试、若干部长面试、总裁面试、HR面试。在这每一环节中都会经过严格的考核和筛选,因此也会遇到很多挑战和阻碍,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或表现不佳都有可能失败,难度非常大;华为招聘,我认为主要看的是研究方向和科研能力。其中研究方向是华为最为看中的。当然,科研能力也是华为特别看重的,论文、专利是一位博士生科研能力的体现。 但华为不是一个唯论文、唯学校的公司。被华为选中的天才少年也有不同的薪资水平。从华为2019年曝光的内部文件来看,华为对8位天才少年实行年薪制管理,分为89.6万-100.8万元、140.5万-156.5万元、182万-201万元三档。 这8名天才少年分别来自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清华北大等院校。“无论是求生存,还是谋发展,人才最关键。” 日前,任正非在研发应届生招聘座谈会上提出,“2021-2022年是我们的战略攻关年,战略重心要压到前端,不仅保持正常的研发预算,还会额外增加数十亿美元的攻关经费投入。 从战略格局来看,我们要有一股‘新流’进来,让我们血管流着青春澎湃的血。”(素材源自华中科技大学等)

摩登3主管554258:_开发支持无人驾驶辅助系统的脱手检测用ECU并开始量产

阿尔卑斯阿尔派株式会社,开发出脱手检测(HoD: Hands Off Detection)用ECU※1,该ECU可以通过精细辨别方向盘握法来为无人驾驶辅助系统提供支持。该产品已于2021年春开始量产,并计划将依次扩充搭载车型。随着无人驾驶辅助功能的提升,阿尔卑斯阿尔派还在着手下一代模块用途的开发,为人们的安全舒适出行作贡献。 ◆   ◆   ◆ 研发背景 汽车行业的CASE(Connected, Autonomous, Shared & Services, Electric)技术创新正在加快。在Autonomous(无人驾驶)领域,可在特定条件下保持车道并自动跟随前车行驶的无人驾驶辅助系统正在普及。近年来,我们已开发出在高速公路行驶和低速行驶等有限条件下由系统执行全部驾驶任务的高度无人驾驶辅助系统并已开始销售。 在搭载这些功能的汽车上,为了安全顺畅地进行无人驾驶辅助与手动驾驶的切换,需要对驾驶员的驾驶状态进行检测和判断。其中一项就是判断驾驶员握持方向盘状态的脱手检测功能,通过与其他多种驾驶状态判断系统的关联,可进行安全驾驶主体的切换。随着无人驾驶辅助系统的发展,安全功能的搭载已规定在国际标准R79指南中,立法层面正在不断完善。 在无人驾驶辅助与手动驾驶的切换时机判断过程中,为了保证安全,需要对行驶状态和驾驶员的驾驶姿势随时进行检测。当判断无人驾驶辅助不宜继续时,需要提醒驾驶员迅速中止无人驾驶辅助并催促其立即恢复至手动操作。为了保证安全,需要满足比以前更高精度且更为多样的转向器握持检测要求。 研发内容 1. 系统配置 从性价比来看,方向盘触摸检测的主流是静电容量方式。ECU根据缠绕在方向盘上的专用静电容量传感器检测到的信息进行驾驶员触摸判定,将触摸判定结果传输至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现有的脱手检测系统只支持1极单区规格,而我公司开发出4极多区规格(参见下图1)。通过对转向器和握持方式判定的细分化,实现了系统的高效切换和触摸判定的可靠性提升。 图1 2.我公司产品概述 在静电容量控制中,一方面需要维持对温湿度与电磁干扰的环境耐受性和传感器自身的触觉性能,另一方面还需要考虑对物理负荷的耐受性。进而还必须对不同用途的传感器材料进行个别优化控制。阿尔卑斯阿尔派从1990年代开始生产用于笔记本电脑和游戏机触摸屏的静电容量传感器,从2010年代开始生产静电容量触摸式IVI(In Vehicle Infotainment)的车载操作面板。从家用电器到车载领域,拥有各种传感器材料与环保型静电控制技术的业绩。运用这些知识,阿尔卑斯阿尔派开发出支持方向盘专用静电容量传感器的脱手检测用ECU,并已从2021年春开始向转向器厂家供货。 1)行业首创传感器4极支持(参见上图1) 将传感器电极分成4块,实现多种握持状态判定。与现有的传感器1极简单判定有无触摸相比,可掌握更为详细的驾驶状态。 2)独有的静电控制ASIC※2 开发出独有的静电控制ASIC,提高了耐久性与通用性,符合车载严格标准。 3)根据不同应用程序,提供优化算法 不同车型的转向器形状、传感器材料、EMC※3环境等条件各异,因此静电容量传感器检出的信息会有差异。对此类个别情况,可进行参数更改等个别优化后单独开发算法。 4)故障自诊功能 通过独有的故障判定来提高可靠性。符合汽车电子电气系统的功能安全国际标准ISO26262。 关于今后 预计到2025年度,无人驾驶辅助功能将更加强大,脱手检测功能的需求会扩大到全球。我们将基于本产品的开发业绩,向汽车厂家和转向器厂家提供方案和扩大销售。除了脱手检测用途之外,我们还会将静电容量技术应用至车室内外各类HMI(Human Machine Interface)系统,推进产品方案,为安全舒适的汽车出行作贡献。 ※1 Electronic Control Unit的缩写。汽车发动机及电子控制嵌入式系统。 ※2 专供特定用途的集成电路。 ※3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的缩写。具有在抑制电子设备发出干扰的同时防止周围电气干扰导致误动作的特质。 【销售计划】 开始量产:2021年春 月产能力:4万个(预计2022年) 开发据点:古川开发中心(宫城县大崎市) 生产据点:古川第2工厂(宫城县大崎市) 【主要规格】

摩登3内部554258_先进传感器研发新突破:国内首条12英寸试线成功通线

传感器(英文名称:transducer/sensor)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传感器的特点包括:微型化、数字化、智能化、多功能化、系统化、网络化。它是实现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的首要环节。传感器的存在和发展,让物体有了触觉、味觉和嗅觉等感官,让物体慢慢变得活了起来。通常根据其基本感知功能分为热敏元件、光敏元件、气敏元件、力敏元件、磁敏元件、湿敏元件、声敏元件、放射线敏感元件、色敏元件和味敏元件等十大类。 近年来,随着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的兴起,作为数据采集的源头,传感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传感器是智能装备重要感官,其研发过程往往分为两个阶段:从技术创新到成本降低。 传感器作为智能装备的自主输入装置,相当于人的各种感觉器官。智能装备对于外界环境的感觉主要有视觉、位置觉、速度觉、力觉、触觉等。 到2019年,全球传感器市场规模已经达到2265亿美元。然而,目前国内传感器的供应上仍然依赖进口,尤其在中高端传感器领域,对外依赖度达到80%。在这样的背景下,加速先进传感器产业的国产化,就显得尤为重要。日前,国内传感器行业迎来了好消息。 继全国首条8英寸MEMS研发中试线落地上海嘉定工业区后,近日,由国家智能传感器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创新中心”)建设的国内首条12英寸先进传感器研发中试线,也在嘉定成功通线。 随着上海市加快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物联感知网络越织越密,先进传感器产业蓬勃发展。“面向新兴技术发展和市场应用需求,创新中心将在12英寸中试线持续开发新材料、新工艺、新器件等关键共性技术,重点突破光学、声学、力学等先进传感器的核心工艺,并推动相关产品及应用的产业化。”创新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重点搭建共性技术平台,专注于先进传感器特色工艺研发和中试。 据媒体报道,在我国上海智能传感器产业园内,国内第一条12英寸先传感器中试线,已经成功实现通线。需要知道的是,所谓的“中试”,也就是中间阶段的试验,在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中,中试环节是少不了的。 这是因为任何科技成果在向生产力转化时,都不可避免地面临试错问题,而中试就是根据小试成果进行放大,如果这一步成功后,就基本可以“官宣”量产了。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在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过程中,如果没有中间阶段的试验,它的产业化成功率只有30%,通过中试后,这一数据就提高到80%。所以,中试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据介绍,该中试线以国产设备为主,具备晶圆键合、晶圆减薄、干湿法刻蚀、物理和化学气相沉积、原子层沉积、化学机械研磨、湿法清洗、自动化量测等先进传感器和晶圆级 3D 集成技术的核心工艺能力,同时为国产装备提供验证平台,加速先进传感器产业链国产化,实现自主可控。 了解到,国家智能传感器创新中心表示,将在 12 英寸中试线持续开发新材料、新工艺、新器件和新集成等关键共性技术,重点突破光学、声学、力学、生物等先进传感器的核心工艺,并推动相关产品及应用的产业化。 目前,创新中心已联合中国传感器与物联网产业联盟的1000余家企业开展共性技术研发,形成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将加速国内先进传感器及相关应用的核心技术发展,推动智能传感、物联网、人工智能的生态体系建设。 近年来,我国也是十分重视传感器行业的发展的,出台相关政策支持,比如在智能传感器产业相关发展指南、“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我国对传感器的发展目标和任务都有相关的规定。 面向新兴技术发展和市场应用需求,创新中心将在12英寸中试线持续开发新材料、新工艺、新器件和新集成等关键共性技术,重点突破光学、声学、力学、生物等先进传感器的核心工艺,并推动相关产品及应用的产业化。 12英寸中试线位于上海智能传感器产业园内,产业园以智能传感器为核心,以创新平台和龙头企业为支撑,伴有精准的政策助力,发展传感器特色工艺,积极培育和引进领先的智能传感器产业链领军企业,促进产业集聚和协同发展,力争将上海嘉定打造成国内传感器领域产业高地。 国家智能传感器创新中心致力于先进传感器技术创新,以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和中试为目标,联合中国传感器与物联网产业联盟1000+ 家产业链各领域的代表企业开展共性技术研发,形成“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加速我国先进传感器及其相关应用的核心技术发展,推动智能传感、物联网、人工智能的生态体系建设。

摩登3登录网站_DC-DC电路设计技巧及器件选型原则

01. 概念及特点 1.概念: DC-DC指直流转直流电源(Direct Current)。是一种在直流电路中将一个电压值的电能变为另一个电压值得电能的装置。如,通过一个转换器能将一个直流电压(5.0V)转换成其他的直流电压(1.5V或12.0V),我们称这个转换器为DC-DC转换器,或称之为开关电源或开关调整器。 DC-DC转换器一般由控制芯片,电感线圈,二极管,三极管,电容器构成。在讨论DC-DC转换器的性能时,如果单针对控制芯片,是不能判断其优劣的。其外围电路的元器件特性,和基板的布线方式等,能改变电源电路的性能,因此,应进行综合判断。 DC-DC转换器的使用有利于简化电源电路设计,缩短研制周期,实现最佳指标等,被广泛用于电力电子、军工、科研、工控设备、通讯设备、仪器仪表、交换设备、接入设备、移动通讯、路由器等通信领域和工业控制、汽车电子、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可靠性高、系统升级容易等特点,电源模块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此外,DC-DC转换器还广泛应用于手机、MP3、数码相机、便携式媒体播放器等产品中。在电路类型分类上属于斩波电路。 2.特点: 其主要特点是效率高:与线性稳压器的LDO相比较,效率高是DCDC的显著优势。通常效率在70%以上,重载下高的可达到95%以上。其次是适应电压范围宽。 A: 调制方式 1: PFM(脉冲频率调制方式) 开关脉冲宽度一定,通过改变脉冲输出的频率,使输出电压达到稳定。PFM控制型即使长时间使用,尤其小负载时具有耗电小的优点。 2: PWM(脉冲宽度调制方式) 开关脉冲的频率一定,通过改变脉冲输出宽度,使输出电压达到稳定。PWM控制型效率高并具有良好的输出电压纹波和噪声。 B: 通常情况下,采用PFM和PWM这两种不同调制方式的DC-DC转换器的性能不同点如下。 PWM的频率,PFM的占空比的选择方法。PWM/PFM转换型小负载时实行PFM控制,且在重负载时自动转换到PWM控制。 02. 架构分类 1)常见的三种原理架构: A、 Buck(降压型DC/DC转换器) 图1 B、Boost(升压型DC/DC转换器) 图2 C、Buck-Boost(升降压型DC/DC转换器) 图3 2)Buck电路工作原理详解 图4 伏秒平衡原则:处于稳定状态的电感,电感两端的正伏秒积等于负伏秒积,即:电感两端的伏秒积在一个开关周期内必须平衡。 图5 当开关导通时:输入电压Vin加到LC滤波器的输入端,电感上的电流以固定斜率线性上升。如下图 图6 当开关关断时:由于电感上的电流不能突变,电感中存储的能量向负载释放,电感电流通过二极管续流 ,在这个阶段,电流波形是一条斜率为负的斜线。如下图 图7 03. 设计技巧及主要技术参数选用要求 DC-DC电路设计至少要考虑以下条件: A.外部输入电源电压的范围,输出电流的大小。 B. DC-DC输出的电压,电流,系统的功率最大值。 1.输入/输出电压(Input &Output Voltage):Vin/Vout 要按照器件的推荐工作电压范围选用,并且要考虑实际电压的波动范围,确保不能超出器件规格。 2.输出电流(Output Current):Iout 器件持续的输出电流能力是一个重要的参数,选用时要参考此参数,并要保留一定的余量。 此参数的选取还要评估电路的瞬间峰值电流和发热的情况,综合来确定,并满足降额要求。 3.纹波(Output ripple):Vpk-pk 纹波是衡量电路的输出电压波动的重要参数。要关注轻载和重载纹波,一般轻载纹波要大。注意核电等场合下轻载纹波是否会超出要求。实际测试下各种场景负载下的情况。通常选用示波器20M带宽来测试。 4.效率(Efficiency): 要同时关注轻载和重载两种情况。轻载会影响待机功率,重载影响温升。通常看12V输入,5V输出下10mA的效率,一般要80%以上。 5.瞬态响应 (Transient response): 瞬态响应特性反应负载剧烈变化时系统是否能及时调整以保证输出电压的稳定。要求输出电压波动越小越好,一般按峰峰值10%以下要求。 实际要注意按推荐值选用反馈电容。常见取值在22p到120pF。 图9 6.开关频率(Switching Frequency) :fsw 常用的开关频率多数在500kHz以上。较高的开关频率1.2M到2M的也有,由于频率高开关损耗增加IC散热设计要好,故主要集中在5V低压输入小电流的产品。开关频率关系到电感电容的选用,其它如EMC,轻载下噪音等问题也与之有关。 7.反馈参考电压及精度(Feedback Voltage &output accuracy) :Vref 反馈电压要与内部的参考电压相比较,配合外部的反馈分压电阻,输出不同电压。不同产品的参考电压会有不同,如0.6~0.8V,替换时注意调整反馈电阻。 反馈电阻要选用1%精度,只要根据厂家推荐来选,一般不要选的过大,以免影响稳定性。 参考电压精度影响输出准确度,常见精度在2%以下,如1%~1.5%,精度高的产品成本会有差别。根据需要选择。 8.线性稳定度和负载稳定度(line/load regulation): 线性稳定度反应输入电压变化输出电压稳定性。负载稳定度反应输出负载变化输出电压稳定性。一般要求1%,最大不要超3%。 9. EN电平: EN高低电平要满足器件规格要求,有些IC不能超出特定电压范围;电阻分压时注意满足及时关断,并且考虑电压波动最大范围内要满足。 由于时序控制的需要,该引脚会增加电容,为了电平调节和关断放电,同时要有对地电阻。 10.保护性能: 要有过流保护OCP,过热保护OTP等,并且保护后条件消失能自恢复。 11.其它: 要求有软启动;热阻和封装;使用温度范围要能覆盖高低温等。 04. 器件选型一般原则 普遍性 高性价比 易采购生命周期长 兼容和可替代 资源节约 降额 易生产和归一化 05. 外围器件选择的要求 1.输入电容:要满足耐压和输入纹波的要求。一般耐压要求1.5~2倍以上输 入电压。注意瓷片电容的实际容量会随直流电压的偏置影响而减少。 2.输出电容:要满足耐压和输出纹波的要求。一般耐压要求1.5~2倍 。 纹波和电容的关系: 3.BST电容:按照规格书推荐值。一般0.1uF-1uF。耐压一般要高于输入电压。 4.电感:不同输出电压的要求感量不同;注意温升和饱和电流要满足余量要求,一般最大电流的1.2倍以上(或者电感的饱和电流必须大于最大输出电流+0.5*电感纹波电流)。通常选择合适的电感值L,使ΔIL占输出电流的30% to 50%。计算公式: 5. VCC电容:按规格书 要求取值,不能减小,也不要太大,注意耐压。 6.反馈电容:按规格书 要求取值,不同厂家芯片取值不同,输出电压不同也会有不同的要求。 7.反馈电阻和EN分压电阻:要求按规格书取值,精度1%。 06. PCB设计要求 1.输入电容就近放在芯片的输入Vin和功率的PGND,减少寄生电感的存在,因为输入电流不连续,寄生电感引起的噪声对芯片的耐压以及逻辑单元造成不良影响 。电容地端增加过孔,减少阻抗。 2.功率回路尽可能的短粗,保持较小的环路面积,较少噪声辐射。SW是噪声源,保证电流的同时保持尽量小的面积,远离敏感的易受干扰的位置。如,电感靠近SW引脚,远离反馈线。输出电容靠近电感,地端增加地过孔。 3. VCC电容应就近放置在芯片的VCC管脚和芯片的信号地之间,尽量在一层,不要有过孔。 4.FB是芯片最敏感,最容易受干扰的部分,是引起系统不稳定的最常见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