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摩登3官网注册

摩登3平台注册登录_拆解FPGA芯片,带你深入了解其原理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可以实现任意数字逻辑,从微处理器到视频生成器或加密矿机,一应俱全。FPGA由许多逻辑模块组成,每个逻辑模块通常由触发器和逻辑功能以及连接逻辑模块的路由网络组成。FPGA的特殊之处在于它是可编程的硬件:您可以重新定义每个逻辑块及其之间的连接,用来构建复杂的数字电路,而无需物理上连接各个门和触发器,也不必花费设计专用集成电路的费用。 内部裸片显微照片  FPGA是由Ross Freeman发明的,他在1984年共同创立了Xilinx,并推出了第一款FPGA——XC2064。这种FPGA比现代FPGA简单得多,它只包含64个逻辑块。而现代FPGA中的逻辑块有几千个或数百万个,但它导致了目前价值数十亿美元的FPGA产业。由于其重要性,XC2064被列入芯片名人堂。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对Xilinx的XC2064进行了逆向工程,解释了它的内部电路(上图)以及 “比特流 “是如何对它进行编程的。 第一款FPGA芯片-Xilinx XC2064 如今,FPGA是采用Verilog或VHDL之类的硬件描述语言编程的,但当时Xilinx提供了他们自己的开发软件XACT,运行在MS-DOS操作系统之下,价格高达12,000美元。XACT自然无法与现在的FPGA开发工具相比,XACT通过用户定义了每个逻辑块的功能(如下面的屏截图所示)以及逻辑块之间的连接,对连接进行布线连接,并生成可加载到FPGA中的比特流文件。 XACT的屏幕截图 两个查找表F和G在屏幕底部实现逻辑运算,上面部分显示该逻辑的卡诺图 通过位流(具有专有格式的位序列)配置FPGA。如果您查看XC2064的比特流(如下所示),那是令人费解的混合模式,这些模式不规则地重复,并散布在比特流中。XACT中的功能定义与位流中的数据之间没有明确的联系。但是,研究FPGA的物理电路可以揭示比特流数据的结构,并且可以理解。 通过位流(具有专有格式的位序列)配置FPGA。如果您查看XC2064的比特流(如下所示),那是令人费解的混合模式,这些模式不规则地重复,并散布在比特流中。XACT中的函数定义与位流中的数据之间没有明确的联系。但是,研究FPGA的物理电路可以揭示比特流数据的结构,并且可以理解。 XC2064的比特流 FPGA如何工作 下图来自原始FPGA专利,显示了FPGA的基本结构。在此简化的FPGA中,有9个逻辑块(蓝色)和12个I/O引脚。互连网络将组件连接在一起。通过设置互连上的开关(对角线),逻辑块相互连接并连接到I/O引脚。每个逻辑元素都可以使用所需的逻辑功能进行编程。其结果是一个高度可编程的芯片,可以实现任何适合可用的电路。 FPGA专利显示通过互连连接的逻辑块(LE) CLB:可配置逻辑块 虽然上图显示了九个可配置逻辑块(CLB),但XC2064有64个CLB。下图显示了每个CLB的结构。每个CLB有四个输入(A、B、C、D)和两个输出(X和Y)。两者之间是组合逻辑,可以使用任何所需的逻辑功能进行编程。CLB还包含一个触发器,允许FPGA实现计数器、移位寄存器、状态机和其他有状态电路。梯形是多路复用器,可以编程通过其任何输入。多路复用器允许为特定任务配置CLB,为触发器控件和输出选择所需的信号。 XC2064中的可配置逻辑块 那么,组合逻辑如何实现任意逻辑功能?它会采用与门、或门、异或门等逻辑吗? 不,它使用一种称为查找表(LUT)的巧妙技巧,实际上它包含的是逻辑功能的真值表。例如,三个变量的功能由其真值表中的8行定义。LUT由8位内存以及多路复用电路组成,以选择正确的值。通过将值存储在这8位内存中,可以实现任何3输入逻辑功能。  互 连 FPGA的第二个关键部分是互连,可以对其进行编程以不同方式连接CLB。互连相当复杂,但是粗略的描述是每个CLB之间有几个水平和垂直线段。CLB互连点允许在水平线和垂直线之间建立连接,从而可以创建任意路径。 更复杂的连接通过“交换矩阵”(switchmatrices)完成。每个开关矩阵都有8个引脚,可以(几乎)任意方式将它们连接在一起。下图显示了XC2064的互连结构,提供了到逻辑块(青色)和I / O引脚(黄色)的连接。该图显示了路由功能的特写。绿色框是8针开关矩阵,而小方块是可编程的互连点。 XC2064 FPGA具有一个8×8的CLB网格 每个CLB都有从AA到HH的字母名称。互连可以将例如块DC的输出连接到块DE的输入,如下所示。红线表示路由路径,红色小方块表示已激活的路由点。离开模块DC后,信号由第一个路由点定向到8针开关(绿色),该信号将其引导到另外两个路由点和另一个8针开关。(未显示未使用的垂直和水平路径。)请注意,布线相当复杂;即使是这条短路径,也使用了四个路由点和两个开关。 从块DC的输出路由到块DE的信号示例 下面的屏幕截图显示了 XACT 程序中的路由外观。黄线指示逻辑块之间的路由。随着信号的加入,挑战在于如何有效地路由而不使路径发生冲突。XACT 软件包执行自动路由,但也可以手动编辑路由。 XACT程序的屏幕截图 此MS-DOS程序通过键盘和鼠标进行控制 Implementation 本文的其余部分讨论了XC2064的内部电路,从裸片照片中的反向工程。  下图显示了XC2064芯片的布局。FPGA的主要部分是8×8的网格。每个图块包含一个逻辑块和相邻的路由电路。尽管图片显示将逻辑块(CLB)显示为与围绕它们的路由不同的实体,但这并不是  FPGA的实现方式。取而代之的是,每个逻辑块和相邻路由都实现为单个实体,即图块。(具体来说,图块包括每个CLB上方和左侧的路由。) XC2064芯片的布局 I/O模块围绕集成电路的边缘提供与外界的通信。它们连接到小的绿色方形焊盘,该焊盘连接到芯片的外部引脚。裸片被缓冲区(绿色)划分:两个垂直和两个水平。这些缓冲器可放大在电路中传播很长距离的信号,从而减少延迟。垂直移位寄存器(粉红色)和水平列选择电路(蓝色)用于将比特流加载到芯片中,如下所述。 Tile的内部结构 下图显示了XC2064中单个Tile的布局;如上图所示,该芯片包含64个这样的Tile挤在一起。每个Tile约有40%的面积被保存配置位的内存单元(绿色)所占据。顶部三分之一处通过两个交换矩阵和许多单独的路由交换处理互连路由,下面是逻辑块。逻辑块的关键部分是输入的多路复用器、触发器和查找表(LUT)。每个块通过垂直和水平布线连接到相邻的块,以实现互连,电源和接地。配置数据位被水平地馈送到存储单元,而垂直信号选择要加载的存储单元的特定列。 XC2064中单个Tile的布局 晶体管 FPGA由CMOS逻辑实现,该逻辑由NMOS和PMOS晶体管构建。晶体管在FPGA中具有两个主要作用。首先,可以将它们组合以形成逻辑门。其次,晶体管被用作信号通过的开关,例如以控制路由。在此作用下,该晶体管称为传输晶体管。 MOSFET的结构 下面的裸片照片特写显示了在显微镜下晶体管的外观。多晶硅栅极是两个掺杂硅区域之间的蛇形线。 FPGA中的MOSFET 比特流和配置存储 XC2064 中的配置信息存储在配置内存单元中。FPGA 的内存不是使用 RAM 块进行存储,而是分布在 160×71 网格中的芯片上,确保每个位都位于它控制电路旁边。下图显示了配置比特流如何加载到 FPGA 中。比特流被送入从芯片中心(粉红色)向下运行的移位寄存器中。将 71 位加载到移位寄存器中后,列选择电路(蓝色)将选择特定的内存列,并并行加载到此列中。然后,将接下来的 71 位加载到移位寄存器中,左侧的下一列将成为所选列。此过程将重复 FPGA 的所有 160 列,将整个比特流加载到芯片中。使用移位寄存器可避免大量内存寻址电路。 比特流如何加载到FPGA中 重要的是,比特流的分布与文件中的分布完全相同:比特流文件中的比特布局与芯片上的物理布局匹配。如下所示,每个位都存储在FPGA控制电路的旁边。因此,比特流文件格式直接由硬件电路的布局确定。例如,当由于缓冲电路而在FPGA切片之间存在间隙时,相同的间隙会出现在位流中。比特流的内容不是围绕字段,数据表或配置块之类的软件概念来设计的。了解比特流取决于从硬件角度而非软件角度进行思考。 如下所示实现配置存储器的每一位。每个存储单元均包含两个以环路连接的反相器。该电路具有两个稳定状态,因此可以存储一个位:顶部反相器为1,底部反相器为0,反之亦然。为了写入该单元,左侧的传输晶体管被激活,使数据信号通过。数据线上的信号只会使逆变器过载,从而写入所需的位。(您也可以使用相同的路径从FPGA中读取配置数据。)Q和反相Q输出控制FPGA中所需的功能,例如关闭路由连接,为查找表提供位,或控制锁存器电路。(在大多数情况下,仅使用Q输出。) 从数据表中显示一个位配置内存的示意图 上方的Q是输出,下方的Q是倒置输出 下图显示了存储单元的物理布局。左图显示了八个存储单元,其中一个单元高亮显示。每条水平数据线馈入该行中的所有存储单元。每列选择行选择该列中的所有存储单元以进行写入。中间照片放大了一个存储单元的硅和多晶硅晶体管。 存储单元的物理布局 查找表多路复用器 如前所述,FPGA通过使用查找表来实现任意逻辑功能。下图显示了如何在XC2064中实现查找表。左侧的八个值存储在八个存储单元中。四个多路复用器根据A 输入值选择每对值中的一个  。如果  A 为0,则选择最高值;如果  A 为1,则选择最低值。接下来,较大的多路复用器根据B 和  选择四个值之一  C。在这种情况下,结果是所需的值  A XOR B XOR C。通过在查找表中放置不同的值,可以根据需要更改逻辑功能。 使用查找表实现XOR 每个多路复用器都是通过晶体管来实现的。根据控制信号,其中一个传递晶体管被激活,将该输入传递到输出。下图显示了LUT电路的一部分,多路复用了其中的两个比特。右边是两个存储器单元。每一个比特都要经过一个反相器进行放大,然后经过中间的多路复用器的传递晶体管,选择其中的一个比特。 LUT实现中的电路特写 锁存器 每个CLB包含一个触发器,允许FPGA实现锁存器,状态机和其他有状态电路。下图显示了触发器的实现。它使用主/辅助设计。当时钟为低电平时,第一个多路复用器让数据进入主锁存器。当时钟变高时,多路复用器关闭第一个锁存器的环路,并保持该值。(该位通过“或”门,“与非”门和反相器两次反转,因此保持不变。)同时,当时钟变高时,辅助锁存器的多路复用器从第一个锁存器接收该位(请注意,时钟已反转)。该值成为触发器的输出。当时钟变低时,次级的多路复用器关闭环路,从而锁存该位。因此,触发器是边缘敏感的,在时钟的上升沿锁存该值。置位和复位线强制触发器为高电平或低电平。 触发器的实现,箭头指出了第一个多路复用器和两个OP-NAND门 8-pin交换矩阵 交换矩阵是一个重要的路由元件。每个开关有八个”引脚”(每侧两个),几乎可以连接任意引脚组合在一起。这允许信号比单个路由节点更灵活地转动、拆分或交叉。下图显示了四个 CLB (cyan)之间的路由网络的一部分。交换矩阵(绿色)可与右侧连接的任意组合连接。请注意,每个引脚可以连接到其他 7 个引脚中的 5 个。例如,引脚 1 可以连接到引脚 3,但无法连接到引脚 2 或 4。这使得矩阵几乎是一个横栏,有20个潜在的连接,而不是28个。 基于Xilinx可编程门阵列数据手册 开关矩阵由一排传输晶体管实现,该传输晶体管由上方和下方的存储单元控制。晶体管的两侧是可以通过该晶体管连接的两个开关矩阵引脚。因此,每个开关矩阵具有20个相关联的控制位。 每个图块两个矩阵,即每个图块产生40个控制位。下图显示了其中一个存储单元,该存储单元连接到下面的传输晶体管的长弯曲栅极。该晶体管控制引脚5和引脚1之间的连接。 其中一个存储单元 因此,与该存储单元相对应的位流中的位控制引脚5和引脚1之间的开关连接。同样,其他存储单元及其相关晶体管控制其他开关连接。请注意,这些连接的顺序不遵循特定的模式。因此,位流位和开关引脚之间的映射是随机的。 CLB的输入在位流中使用不同的编码方案,这由硬件实现方式解释。在下图中,八个圆圈的节点是CLB框DD的潜在输入。 CLB的输入在位流中使用的编码方案示意图 最多只能将一个节点配置为输入,因为将两个信号连接到同一输入将使它们短路。使用多路复用器选择所需的输入。一个简单的解决方案是使用8路多路复用器,其中3个控制位选择8个信号之一。另一个简单的解决方案是使用8个通过晶体管,每个晶体管都有自己的控制信号,其中一个选择所需的信号。但是,FPGA使用一种混合方法,该方法避免了第一种方法的解码硬件,但使用了5个控制信号,而不是第二种方法所需的8个控制信号。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21ic获得授权后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谢谢!

摩登3娱乐登录地址_36张图梳理Intellij IDEA常用设置

作者:请叫我小思 来源:blog.csdn.net/zeal9s/article/details/83544074 显示工具条 (1)效果图 (2)设置方法 标注1:View–>Toolbar 标注2:View–>Tool Buttons 设置鼠标悬浮提示 (1)效果图 (2)设置方法File–>settings–>Editor–>General–>勾选Show quick documentation… 显示方法分隔符 (1)效果图 (2)设置方法 File–>settings–>Editor–>Appearance–>勾选 PS:公众号发表过近百篇 IDEA 相关的文章,关注微信公众号 Java后端,后台回复 666 下载这本 Java技术栈手册。 忽略大小写提示 (1)效果图备注:idea的默认设置是严格区分大小写提示的,例如输入string不会提示String,不方便编码 (2)设置方法File–>settings–>Editor–>General –>Code Completion –> 主题设置 (1)效果图备注:有黑白两种风格 (2)设置方法File–>settings–>Appearance & Behavior–>Appearance–> 护眼主题设置 (1)效果图 (2)设置方法如果想将编辑页面变换主题,可以去设置里面调节背景颜色 如果需要很好看的编码风格,这里有很多主题 http://color-themes.com/?view=index&layout=Generic&order=popular&search=&page=1 点击相应主题,往下滑点击按钮 下载下来有很多Jar包 在上面的位置选择导入jar包,然后重启idea生效,重启之后去设置 # 自动导入包 (1)效果图备注:默认情况是需要手动导入包的,比如我们需要导入Map类,那么需要手动导入,如果不需要使用了,删除了Map的实例,导入的包也需要手动删除,设置了这个功能这个就不需要手动了,自动帮你实现自动导入包和去包,不方便截图,效果请亲测~ (2)设置方法File–>settings–>Editor–>general–>Auto Import–> 单行显示多个Tabs (1)效果图默认是显示单排的Tabs: 单行显示多个Tabs: (2)设置方法File–>settings–>Editor–>General –>Editor Tabs–>去掉√ # 设置字体 (1)效果图备注:默认安装启动Idea字体很小,看着不习惯,需要调整字体大小与字体(有需要可以调整) (2)设置方法File–>settings–>Editor–>Font–> 配置类文档注释信息和方法注释模版 (1)效果图备注:团队开发时方便追究责任与管理查看 (2)设置方法 https://blog.csdn.net/zeal9s/article/details/83514565 水平或者垂直显示代码 (1)效果图备注:Eclipse如果需要对比代码,只需要拖动Tabs即可,但是idea要设置 (2)设置方法鼠标右击Tabs 更换快捷键 (1)效果图备注:从Eclipse移植到idea编码,好多快捷键不一致,导致编写效率降低,现在我们来更换一下快捷键 (2)设置方法 方法一:File–>Setting–> 例如设置成Eclipse的,设置好了之后可以ctrl+d删除单行代码(idea是ctrl+y) 方法二:设置模板 File–>Setting–> 方法三: 以ctrl+o重写方法为例 注释去掉斜体 (1)效果图 (2)设置方法 File–>settings–>Editor–> 代码检测警告提示等级设置 强烈建议,不要给关掉,不要嫌弃麻烦,他的提示都是对你好,帮助你提高你的代码质量,很有帮助的。 项目目录相关–折叠空包 窗口复位 这个就是当你把窗口忽然间搞得乱七八糟的时候,还可以挽回,就是直接restore一下,就好啦。 查看本地代码历史 快速补全分号 CTRL + SHIFT + ENTER 在当前行任何地方可以快速在末尾生成分号 快速找到Controller方法 如果你的项目里有非常多的controller,里面有非常多的http或者resful方法。如何快速找到这些方法呢?这个时候,ctrl+alt+shift+n就可以派上用场了。 比如说,你依稀记得入账单相关的接口,都有个bill的url路径,那么使用ctrl+alt+shift+n后,直接输入/bill即可。 当你在成千上万的Controller里寻找方法时,这一招就可以大大提高效率。 大括号匹配 这个也非常有用,因为代码太长,某个for循环,可能已经撑满整个屏幕了。这个时候,找到某个大括号对应的另外一边就很费劲。你可以将光标定位在某个大括号一边,然后使用ctrl+]或者ctrl+[来回定位即可。补充:以上的配置信息都保存在系统盘的 长按订阅更多精彩▼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21ic获得授权后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谢谢!

摩登3官网注册_免费丨15万字的《射频与微波技术实用手册》,下载看这里

你是否在射频领域有所疑惑却无人解答? 没关系, 《射频与微波技术实用手册》来啦! 射频(RF)是RadioFrequency的缩写,表示可以辐射到空间的电磁频率,频率范围从300kHz~300GHz之间。目前射频技术的应用已经遍及通信、测试与测量仪器仪表、工业以及航空航天等等诸多场景。ADI公司在射频与微波领域深耕多年,具有业界最广泛的能力以及深厚的系统设计专业知识。 这本《射频与微波技术实用手册》,搜集了ADI官方网站的相关资料,按ADI信号链产品进行分类整理,共48篇技术文章,旨在梳理射频与微波电路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及其解决方案,为广大从事该专业的工程师以及电子工程相关学子提供参考指南。 扫码立即下载哦 左右滑动查看目录>>> 黄金屋里都有啥 0 1 锁相环常见问题解答(15问) 什么是PLL频率合成器? 利用频率合成器,设计人员可以产生单一参考频率的各种不同倍数的输出频率。其主要应用是为RF信号的上变频和下变频产生本振(LO)信号。频率合成器在锁相环(PLL)中工作,其中鉴频鉴相器(PFD)将反馈频率与基准频率的某一分频形式相比较(图1)。PFD的输出电流脉冲经过滤波和积分,产生一个电压。此电压驱动一个外部电压控制振荡器(VCO)提高或降低输出频率,从而驱动PFD的平均输出接近零。 扫码立即下载 《射频与微波技术实用手册》 查看15个PLL相关问题解答 02 使用多个时钟时,如何改善系统性能? 在使用同一时钟源产生多个时钟时,一个常见的问题是噪声,通常表现为存在于噪底之上的杂散,这是因为单一时钟源被倍频或分频为多个时钟。偏移各时钟的相邻沿可以降低噪声杂散,或者完全消除杂散,这具体取决于系统的时序裕量。这一现象是一个时间变量系统,其中时钟信号的破坏与时域中的干扰位置相关。干扰位置是固定的,因此时钟的破坏程度与干扰的幅度成比例,就像在线性系统中一样。 扫码立即下载 《射频与微波技术实用手册》 查看时钟发生器实例讲解 03 确定杂散来源是DDS/DAC还是其他器件 直接数据频率合成器(DDS)因能产生频率捷变且残留相位噪声性能卓越而著称。另外,多数用户都很清楚DDS输出频谱中存在的杂散噪声,比如相位截断杂散以及与相位-幅度转换过程相关的杂散等。此类杂散是实际DDS设计中的有限相位和幅度分辨率造成的结果。其他杂散源与集成DAC相关——DAC的采样输出产生基波和相关谐波的镜像频率。另外,因DAC非理想的开关属性可能导致低阶谐波的功率水平升高。最后一种杂散源是在系统时钟频率的基波与任何内部分谐波时钟(例如,ADI直接数字频率合成器提供的SYNC_CLK)之间产生的混频产物。 如果通过改变DDS频率调谐字使杂散与DDS/DAC相关,则并不难确定杂散源。这是因为改变调谐字时,上述所有杂散噪声的频率偏移均随基波变化。 图1所示为DDS的500MHz参考时钟,由一个100KHz音实现10%的AM调制。该参考时钟源是一款Rohde andSchwartz具有调制功能的SMA信号发生器。图1中的灰色线为无调制条件下的参考时钟。图2中,同一100KHz音以完全相同的频率偏移传输到DDS/DAC输出,不受调谐字频率影响。图2中的频率调谐字表现出四个相互叠加的不同DDS载波。注意,在全部四个载波改变时,参考时钟杂散的频率偏移保持不变;但该杂散的幅度以20log(x)为单位发生变化,其中,x为参考时钟频率与DDS载波频率之比。 扫码立即下载 《射频与微波技术实用手册》 寻找杂散来源 04 偶尔会有人问,常常是年龄较大的工程师问:在超范围情况发生时,转换器的输出数据是什么?第一次听到这个问题(许多年前)时,我觉得有点可笑。但是,一位更有经验的同事解释说,早期集成ADC通常会表现出一种称为“翻转”的行为。 多数现代高速ADC都有一个超范围(OR)标志。该输出位通常与转换器的输出数据同步,表示模拟输入样本超过了转换器的满量程输入范围。考虑一个使用偏移二进制编码的ADC。如果输入信号超过转换器的正满量程范围,ADC将钳位,输出数据将为全1(12位ADC是111111111111)。如果输入超过其负满量程范围,输出将为全0(12位ADC是000000000000)。两种情况下,OR位都会置1,表示在该采样期间输入超出范围。 相比之下,对于具有翻转行为的旧式12位转换器,如果其输入为正满量程+1LSB,则其输出可能是000000000001,而不是全1。用户可从OR输出得知ADC已超范围,该数据应当被忽略。对于一款具有两倍输入范围的13位转换器,这些位原本是正确的低12位,但对于一款12位转换器,该输出表示输入比负满量程高1LSB。可以想象,这在任何系统中都可能引起问题。 但是,使用ADI公司的高速转换器时请放心,您不必担心此类问题。我从1980年代开始就与这些产品打交道,所有这些年来,我们从未发布一款包含这个问题的产品。很可能是早先时候,有几位工程师被这个问题坑过,所以认真仔细地予以解决,确保它不再坑人。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21ic获得授权后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谢谢!

摩登3平台登录_HOLTEK推出BP45F1132/1332耐压12V单节锂电池MCU

Holtek手持产品系列新推出耐压12V、1000mA充电Flash MCU BP45F1132、BP45F1332。此系列适合应用于单节锂电池手持产品,资源具有2K×15 Flash ROM、128×8 RAM、32×8 EEPROM。工作电压2.2V~5.5V、18个复用型I/O。内建的12-bit ADC可选择内部2.5V±1%作为ADC参考电压,搭配内建OPA侦测小电流信号,通过控制8-bit PWM脉冲宽度,实现恒定功率控制。 内建线性充电器输入耐压可达12V,可通过软件设置200mA~1000mA恒流充电,并且自动切换涓流、恒流、恒压、回充模式。内建I/O输出电流4段可调功能,无需限流电阻直接驱动LED。BP45F1332内建H-Bridge可直驱最大2.1A直流有刷马达,且可由MCU进行电流检测,并具备OCP、OSP、OTP等全方位保护功能。 在封装方面,BP45F1132提供16-pin NSOP-EP、24-pin SSOP-EP/QFN(4mm×4mm)封装,BP45F1332提供24-pin SSOP-EP封装。

摩登3平台登录_HOLTEK新推出BS45F3843雾化器MCU

Holtek雾化器系列新增BS45F3843 Flash MCU成员。针对BS45F3833进行产品升级,同样采用新型触摸检水方式,大幅提升缺水保护/检测的精准性,内建增强型雾化器控制模块单元,方便MCU对雾化器进行追频与缺水检测控制,在缺水保护/检测时可省略磁簧管/干簧管,新增UART通信接口,提供外接智能模块(BLE/WIFI)控制选项,对于各种雾化器与加湿器产品是很好的选择。 BS45F3843内建强大的驱动能力能直接驱动功率MOS管,运作效能高,可以减少产品零件数目,同时能降低生产BOM Cost以及PCB Size。在系统资源上BS45F3843内建触摸按键电路、4Kx16 Flash Program ROM、256 Byte Data RAM、32 Byte EEPROM、内建1组精准RC Oscillator (HIRC 12M/14MHz)、UART通信接口、12-bit ADC及多组Timer Module可实现LED调光调色功能。 BS45F3843提供16NSOP、24/28SSOP封装型式。

摩登3娱乐登录地址_HOLTEK新推出HT68F2420红外线驱动MCU

Holtek新推出HT68F2420红外线驱动Flash MCU,适用于各种红外线遥控器及红外线传输相关产品应用。内建高精准度振荡电路与红外线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可不须外挂振荡器及三极管,达到有效节省外部元件成本及提高生产良率。 HT68F2420内建可调整IR载波频率的产生器(4kHz~1MHz),配合Holtek开发工具,可选择四种常见IR载波频率36/38/40/56kHz,并可将内部振荡频率调校在3.996/3.99/4.0/3.976MHz,有效减少除频误差,让IR发射载波频率与IR接收器载波频率更加匹配,增加红外线传输距离。 HT68F2420工作电压为1.8V~5.5V,系统资源为1K×13 Flash Memory、32×8 RAM、9-bit Timer及Time Base各一组。内建振荡器的精准度可达4MHz±0.4% 及红外线发光二极管驱动电流可达500mA。封装则提供8-pin SOP、16-pin NSOP、20-pin NSOP/SSOP。

摩登3注册登录网_Diodes公司的多镜头 MIPI 切换器有助于开发出更小巧的产品外形

【2020 年 11 月 26 日 | 美国德州普拉诺】Diodes 公司今日宣布推出的 PI3WVR628 3 通道 2:1 切换器,尺寸仅 1.7mm x 2.4mm x 0.5mm。这款符合 MIPI® 标准的切换器,支援 CSI/DSI、D-PHY 和 C-PHY 模组的高速 (HS) 及低功耗 (LP) 连接。PI3WVR628 具备领先业界的小巧外形,适用于任何整合多个镜头模组的装置,像是智慧型手机、平板电脑、笔记型电脑及显示器。 消费性装置制造商不断整合更多镜头模组,对设计搭配 MIPI 模组的多工器需求不断增加,而可用的 PCB 空间依然有限。小巧的 PI3WVR628 缩小切换器的尺寸,以支援这种设计模式。 PI3WVR628 整合六个频宽为 6GHz 的单轴双切 (SPDT) 切换器,以控制叁个通道,分别为 D-PHY 模组时的两个资料通道与一个时脉通道,以及 C-PHY 模组的两个通道。它还有选择和输出功能,以便使用整合控制逻辑进行输入。 小巧的 PI3WVR628 对符合 C-PHY 标准的模组,可支援高达 3.5Gsps 的资料速率,而对符合 D-PHY 标准的模组可支援高达 4.5Gbps 的资料速率。小巧的 PI3WVR628 支援这两种格式以提供设计弹性,让制造商在使用任何一种介面时都能带来益处。 使用从 1.5V 至 3.6V 的电源运作时,PI3WVR628 的静态电流为 11μA (典型值),而处于高阻抗模式时,降至最大 1μA。 现已上市的 PI3WVR628 采用 24-X1-LGA2417-24 (XB) 封装。 MIPI® 为 MIPI Alliance 的注册商标。

摩登3平台登录_在5G世界中将高精度时间分配给光网络

移动运营商正在LTE-Advanced网络和5G网络的部署领域大力投资,这将为蜂窝通信和连接带来重大变革。不过,他们面临着巨大的风险:通过这些网络提供的高性能移动服务非常依赖于GPS和其他被称为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的其他类似区域性星座提供的精确时间,以便同步无线电、支持新应用并最大程度地减少干扰。如果由于干扰、欺骗、故障或其他事件导致GPS/GNSS无法使用,则引发的服务中断将对系统性能造成灾难性的影响。 正如电网极易受到可能导致大规模火灾(如最近加利福尼亚州发生的大火)的气候、炎热、大风和干燥植被的影响一样,5G网络也很容易受到精确时间分配中断的影响,甚至可能导致整个系统中断。新技术能使移动运营商保护其网络免受这些威胁的影响。这些技术在利用现有部署的同时,创造了在长距离上分配超高精度时间的新架构。它们不仅将附加成本降至最低,还提供了必要的性能来满足5G的高要求。 技术趋势 最新的LTE-Advanced和5G移动网络带来了巨大的容量和带宽增长,可用于向消费类、工业、城市和特定细分市场提供新服务。从智能手机的高带宽视频传输,到自动驾驶汽车、智能城市以及智能工厂的物联网(IoT),这些新服务都依赖于大量的传感器、基站和其他设备的同步。 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在长距离上传递非常精确的时间。没有它,移动运营商将无法通过最大限度地减少中断和风险来充分利用部署投资。此外,他们还必须制定能够在GPS/GNSS故障时发挥作用的计划。与此同时,他们需要有效利用光网络和其他现有基础设施,这样便无需在暗光纤上进行昂贵的新投资。 标准机构对精确的时间和同步定义了非常严格的要求,例如主参考时钟(PRTC),其中包括100纳秒(ns)的PRTC A类(PRTC-A)、40 ns的PRTC B类(PRTC-B)和30 ns的增强型PRTC(ePRTC)的性能规范。为了满足这些要求,必须要有高质量的时间源,并且需要一种非常有弹性、高效且高性能的分配机制来将时间从源传输到各种使用时间的设备(即基站、传感器和车辆等)。 依靠GPS/GNSS满足这些要求的问题在于,鉴于端点的密度越来越高,其部署成本可能会很高。此外,位于蜂窝基站的GNSS接收机存在一个技术漏洞。一旦GNSS接收机由于任何原因无法正确跟踪卫星,就必须迅速停止使用无线电,以避免因无线电使用的振荡器技术的保持期短而引起的干扰问题。由于这些技术和财务方面的考虑,运营商迫切需要可以在多地减少甚至消除对GNSS的依赖的解决方案。 运营商的其他考虑因素包括:使用网络时从源到端点的时间分配;网络节点;以及这些网络节点可以支持的各种同步功能。通常,精确时间协议(PTP)最高级时钟位于授时链的开头,并且符合100 ns PRTC-A或40 ns PRTC-B的性能规范,因此它可以在+/-1.5微秒内将精确时间传递到链的末端。路径上的网络节点通常嵌入了满足A类(50 ns)或B类(25 ns)的时间边界时钟(T-BC)功能。 需要一种新型时间分配架构来满足这些要求和考虑因素,以允许运营商保护其移动网络免受GNSS中断的影响,并在长距离上分配精确时间以覆盖全国。此外,这种架构还必须提供必要的性能,以满足5G需求的端到端预算。 一种不同的时间分配架构 高精度时间分配架构应具备多种功能,使运营商能以最有效的方式消除GPS/GNSS漏洞,并解决其5G网络中的其他挑战。此架构应: o 充分利用现有的光网络(从而避免高昂的暗光纤费用) o 使用专用的lambda以便以最快的方式传输时间 o 最大限度地保护冗余时间源,此时间源满足30 ns ePRTC的最高性能,并采用铯原子钟和GNSS的组合 o 提供两个时间流向(东和西),这样便可在从源到端点的过程中出现任何问题时利用冗余路径 o 拥有一系列高精度边界时钟(HP BC),可满足当今标准(T-BC D类5 ns)规定的最高性能水平的要求 这种类型的多域架构提供了冗余式、亚微秒级的端到端授时功能,适合在数百英里范围内以较低的成本传递每节点5纳秒的高性能精确时间分配。 这种解决方案的一个示例是Microchip的TimeProvider 4100,它既可以配置为在授时链的源端具有PRTC-A和PRTC-B时间传递功能的ePRTC,也可以配置为光网络路径上的HP BC。此外,还可以根据应用特定的要求配置这类产品,以实现端到端授时,并在长距离上拥有达纳秒级的精确时间传递能力。 下一代高性能移动服务成功与否将取决于运营商能否顺利解决当今的关键GPS/GNSS漏洞。干扰、欺骗、故障或其他事件会导致5G网络同步无线电、支持应用和将干扰降至最低所需的精确GPS/GNSS授时中断。最新的高精度时间分配架构以最小的附加成本降低了这些风险,并为运营商提供了所需的性能来支持要求较高的新5G服务(从基于IoT的应用到在智能手机上接收高带宽视频)。

摩登3注册登录网_智能时代 柔性先行

2020年11月24日,昆山——全球领先的柔性自动化解决方案供应商Fastems(芬发自动化)联合华辰精密装备(昆山)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辰精密装备)共同举办了技术体验日活动。以“智能华辰 引领之旅”为主题,此次技术体验日不仅汇集了来自Fastems国内外的技术专家深度剖析柔性制造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更深入华辰精密装备工厂,从真实运作的柔性生产线演示,到一线技术人员的切身分享,全方位、多角度地呈现了一场基于智能制造、柔性自动化的技术盛宴。活动吸引了最终用户企业代表、合作伙伴、国内多家媒体记者等70余名嘉宾交流参与,取得了圆满成功。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市场都带来了一个措手不及的重击,而就在很多国家仍面临着需求不振、供应链受阻等多重压力时,率先复苏的中国市场像一剂强心针,给像Fastems一样的很多跨国企业带来了信心。无论是今天还是将来,我们都十分看好中国制造业在向智能制造、柔性生产转型中的无尽潜力,Fastems也期望能持续发挥自身优势,不断深入,携手更多像华辰精密装备一样的优秀中国制造企业,为中国制造行业升级带来价值!”Fastems全球CEO Mikko Nyman先生表示。拥有100多年发展历史的芬兰家族企业Fastems,一直是机加自动化领域的行业专家和全球领先者。而自2012年成立上海办事处至今,Fastems也始终立足自身技术优势,不断推进中国制造企业柔性自动化水平提升,60多套柔性线方案落地的成绩充分证明了其产品强大的实力与优势。此次与华辰精密装备的强强联合更是Fastems深耕中国市场之路的一次跨越式发展。 作为轧辊磨削技术解决方案的全球领先供应商,华辰精密装备凭借强大的技术实力与研发积累,用多款颠覆传统制造模式的创新设备,助力我国数控轧辊磨床成功实现了进口替代。同时,能够根据用户需求定制产品的专用设备商的精准定位优势,也是华辰精密装备始终引领军行业的关键。而也正是以上种种特性共同决定了其“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模式压力。“我们的每一台设备几乎都不一样,这也就意味着一条产线上需要生产的零件也大不相同,相较依赖人工的传统加工模式,灵活敏捷的柔性生产是我们在更贴近用户、更完善品质的升级之路中的必需品。”华辰精密装备董事长曹宇中先生介绍说道,“在经过前期大量的调研考察后,我们最终选择了Fastems柔性自动化系统,不仅是基于其在设备利用率、产品品质提升上的显著优势,更是其柔性控制系统能够将产线内、外设备有效连接与管理,助推华辰整体智能化网络,以及最终全数字化工厂目标实现的强大性能。” “借助柔性控制系统MMS强大的自动排单功能,目前我们的柔性线已经能够完美应对数百种零件的加工生产,并且就我们的测试数据来看,目前的设备利用率已经达到60%~70%,效率几近翻倍,更有部分零件的生产效率提升超过6倍,效果惊人!”作为该柔性线项目的技术执行人,来自华辰精密装备生产技术中心的梅志毅先生也从一线技术人员的角度与到场嘉宾们分享了自己的应用心得。梅工的无私分享将整场交流推向了高潮,精心准备、干货满满的知识点,不仅令嘉宾们频频高举手机拍照,也引发了多次现场提问,梅工的解答让嘉宾们甚是感叹,原来批次只有一件也可以实现柔性制造! 除了对柔性技术与智能化生产的深入剖析,此次技术体验日活动还特别设置了工厂参观环节,相比从图片视频、样机设备上的认识了解,真实应用于生产、现场高效运作的柔性生产线展示更为真实震撼——集成了3台高端智能加工中心,以及一个包括96个机加托盘库位和36个物料托盘库位的超大容量立体库的柔性线,在仅一两位技术人员的操作下,就完成了从物料准备、零件装夹到最终加工的所有步序,顺畅高效且秩序井然。 无论是真实展现的敏捷高效,还是布局未来的前瞻远见,华辰精密装备柔性智能制造车间都让活动现场数家制造企业对柔性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前景倍感信心,更对中国装备制造业,乃至整个制造行业都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效应。 “在Fastems深耕中国市场的8年间,我们非常荣幸地陪伴和见证了诸多中国制造企业在自动化升级改革中的成长与蜕变,也见证了中国制造业的由大到强。”丁永平先生总结说道,“未来,Fastems也必将坚定投入,持之以恒地贯彻本地化战略,除了不断扩大国内售后服务力量,提升市场响应速度外,我们本地化硬件替代方案也已开始布局,期待能用更具竞争力的成本优势,助力更多中国制造企业步入智能化生产快车道!” 活动现场图片: 图1:2020年11月24日,由Fastems(芬发自动化)联合华辰精密装备共同举办的技术体验日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图2:华辰精密装备昆山工厂的柔性线演示得到了技术日嘉宾们的热切关注。Fastems旗舰版定制型柔性自动化系统——MLS,目前共集成了2台卧式和1台立卧转换,共3台加工中心,同时集成了一个96个机加库位和36个物料库位。 图3:作为该柔性线项目的技术执行人,来自华辰精密装备生产技术部的梅志毅先生从一线技术人员角度的切身分享,得到了到场嘉宾们的热切关注。

摩登3咨询:_北斗性能到底如何?日媒:在165个国家,令GPS失色

近日,日本《日经亚洲评论》发布文章,指出,在165个国家,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都使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PS)黯然失色。 文中指出,自1978年美国发射了组成全球定位系统(GPS)的第一颗导航卫星之后,长期以来全球的卫星导航唯一的选择就是GPS,但时下,这一状况正在改变,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很多方面已超越GPS。 文中以非洲的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为例,指出,当地的手机APP能精准地将食物送达顾客所在地,颇受欢迎,主要基于的就是中国的北斗导航技术。据悉,有多达30颗北斗卫星向亚的斯亚贝巴不间断地传送信号,是美国系统的两倍。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国品牌廉价智能手机在当地的普及。在北斗导航技术的帮助下,当地智能手机定位技术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文中还引用美国卫星信号接收公司Trimble导航公司的数据,该数据显示,在世界上195个主要国家当中有165个国家的首都(占85%),北斗卫星对其观测的频率要比全球定位系统高。 21IC家注意到,今年7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宣布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北斗三号具备导航定位和通信数传两大功能,可提供定位导航授时、全球短报文通信、区域短报文通信、国际搜救、星基增强、地基增强、精密单点定位共7类服务,是功能强大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在性能方面,可达到全球范围定位精度优于10米、实测定位精度均值为2.34米、测速精度优于0.2米/秒、授时精度优于20纳秒、全球服务可用性优于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