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21ic获得授权后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谢谢!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21ic获得授权后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谢谢!
在英特尔FPGA技术大会上,英特尔发布了全新可定制解决方案英特尔® eASIC N5X,帮助加速5G、人工智能、云端与边缘工作负载的应用性能。该可定制解决方案搭载了英特尔® FPGA兼容的硬件处理器系统,是首个结构化eASIC产品系列。英特尔® eASIC N5X通过FPGA中的嵌入式硬件处理器帮助客户将定制逻辑与设计迁移到结构化ASIC中,带来了更低的单位成本,更快的性能和更低的功耗等好处。 图注:英特尔首款用于5G、人工智能、云端与边缘的结构化ASIC 英特尔公司副总裁、可编程解决方案事业部总经理Dave Moore表示: “数据改变行业和商业的潜力从未如此之大。英特尔® eASIC N5X给我们的客户带来了独特优势,让他们得以同时充分享受英特尔FPGA带来的灵活性和面市速度的优势,以及结构化ASIC带来的更低运行能耗的性能效益。通过我们称之为‘定制逻辑连续体’的英特尔FPGA、eASIC和ASIC产品组合让客户得以利用数据的潜力,这是市场上其它厂商无法做到的。” FPGA为客户设计提供了最强的面市速度优势和最高的灵活性,同时,ASIC和结构化ASIC设备以最低能耗与成本提供了最好的硬件优化性能。FPGA是实现敏捷创新的理想之选,也是探索新一代技术的最快路径。FPGA的可编程性帮助客户针对特定工作负载快速开发硬件,并适应标准的不断变化 – 正如5G早期的发展和向开放式RAN部署迁移的过程一样。 英特尔® eASIC N5X器件作为具有创新性的新产品,与FPGA相比最高可降低50%的核心能耗和成本,与ASIC相比则提升了面市速度,降低了非重复性工程成本。用户可以创建功耗优化、高性能、高度差异化的解决方案。英特尔® eASIC N5X器件也内置了来自英特尔® Agilex™ FPGA产品系列的安全性设备管家(包括安全启动、验证和防篡改功能),帮助客户满足许多应用的关键安全性需求。 英特尔是全球唯一一家提供涵盖FPGA(如英特尔Agilex和英特尔® Stratix™-10)、结构化ASIC(如英特尔® eASIC N5X)以及ASIC的完整定制逻辑连续体的半导体公司。这一全面的数据处理可定制逻辑产品组合以业内独特的方式帮助英特尔客户真正实现特定市场解决方案的单位成本、性能、能耗和面市速度优化。 关于英特尔FPGA技术大会:这个历时一天的线上大会于2020年11月18日举办,邀请英特尔高管、合作伙伴与客户共同参与,通过一系列的主旨演讲、网络讲座与演示环节展示英特尔最新可编程产品与解决方案。点此回看大会录制内容。
中国北京,2020年11月18日 – 领先的电池和电源管理、Wi-Fi、低功耗蓝牙(BLE)、工业边缘计算解决方案供应商Dialog半导体公司今天宣布,启动SmartServer IoT合作伙伴项目。该项目为系统集成商和OEM解决方案供应商提供Dialog的SmartServer IoT边缘服务器和开放软件套件,包括免费的集成工具和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经过认证的培训、以及优质支持。这将加速智慧工厂、智能楼宇和智慧城市中IoT边缘设备及网络与云平台及运营技术(OT)之间安全且可扩展的集成。 SmartServer IoT是业内首个真正的开放式端到端工业边缘服务器,解决了将传统技术与基于云的分析及AI创新技术相集成的复杂性问题,并且不会将最终用户锁定在封闭的生态系统或隐藏的费用中。其开箱即用的设备驱动程序、控件和自动化服务、直观的管理系统以及易于使用的编程工具,可帮助轻松实现定制应用程序开发和快速的现场部署,加快对数据的洞察,提供更安全的操作,并提高效率和节省运营成本。 Dialog半导体公司企业发展高级副总裁兼Dialog新建立的工业物联网业务部总经理Mark Tyndall表示:“随着我们近期完成对Adesto Technologies和Creative Chips两家公司的收购,这个合作伙伴项目是Dialog在工业领域拓展的另一项战略举措。智能楼宇和智慧工厂已经在边缘和云中使用人工智能来收集和分析大量数据。该合作伙伴项目能带来的运营优势是,早前安装的非智能系统的数据和控制可以通过SmartServer IoT与先进的边缘服务和云计算技术实现完全的互操作性。由于工业控制的复杂性和各式各样的自动化通讯协议,以前很难做到这一点。SmartServer IoT创建了一个“数据结构”,可以无缝地连接这些系统,并提供必要的服务,来向工业客户提供出色的数据驱动的运营工作流(workflow)。”
打电话,是每个人最原始的需求,也是移动通信最初的目标。 目前,以微信为代表的各种OTT(Over The Top)语音非常流行。但是,仍然无法取代传统语音电话业务。 传统语音电话业务,作为最基础的通信服务,拥有最高的优先级。在关键时刻,它是我们的救命稻草。 在网络信号不好的时候,上网龟速,微信语音卡成狗,视频根本无法接通。但是,电话肯定是可以打通的,虽然音质可能不好,但可以满足基本需求。这就是基础服务保障的承诺。 当遇到紧急情况时,不管你的手机有没有信号,甚至连SIM卡都没插,照样能打通紧急呼叫电话。这就是传统语音电话业务的优势。 5G,作为最先进的移动通信网络,是如何实现语音业务的呢? ▉ 5G网络怎样支持语音业务? 最根本的方式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也就是说,5G直接支持VoNR(Voice over New Radio),不看4G甚至3G和2G的脸色。 5G的网络架构其实承袭自4G,只支持分组交换,不支持电路交换,也就是说自身的5GC核心网是没法支撑语音业务的,必须依赖于一个叫做IMS的系统。 IMS又叫IP多媒体子系统,可以在分组交换网络下实现语音业务。5G的无线接入部分叫做NR(New Radio),跟IMS结合之后,独立打电话的问题完美解决。因此基于5G的语音业务就叫做VoNR (Voice over NR)。 这一点跟4G如出一辙,4G在IMS支持下的语音业务就叫VoLTE(Voice over LTE)。VoLTE目前已经在国内广泛支持。 如果5G不支持VoNR,那就只能靠4G的VoLTE,甚至3G和2G支持的电路交换域语音业务,进行兜底。 根据网络部署模式,5G可分为NSA(非独立组网)和SA(独立组网)两类。再根据5G是否支持VoNR,以及4G是否支持VoLTE,分为以下多种方案。 NSA下的语音业务: 在NSA下,5G网络被称作辅节点,作为4G的流量补充,并不直接参与语音业务,所有语音功能完全由4G完成,因此5G就都不支持VoNR。 如果4G支持VoLTE功能,则直接进行语音,覆盖不好的时候通过SRVCC(Single Radio Voice Call Continuity,单无线语音呼叫连续性)切换到3G或者2G。 如果4G不支持VoLTE,在拨打电话的时候就会直接回落到3G或者2G(这个功能称作CS Fallback,电路交换回落)。 SA下的语音业务: 在SA模式下,5G语音方案比较复杂,有四种场景。总体思路是,5G网络优先使用VoNR,如不支持,则回落到到4G的VoLTE,最后由3G或者2G进行兜底。 场景1:5G网络支持语音功能(VoNR),则可直接在5G上接通电话,然后在5G信号不好的时候切换到4G的VoLTE。如果用户跑到了4G覆盖不好的地方,还可以通过SRVCC切换到3G或者2G。 场景2:5G网络支持VoNR,则可直接在5G上接通电话,在5G信号不好的时候发现4G信号也不好,直接由5G通过SRVCC把电话切换到3G。 5G到3G的SRVCC刚刚在3GPP R16版本中标准化,目前还没有手机支持。 既然从5G能切换到3G,未来也会支持切到2G吧?实际上没有那个必要,因为一般情况下3G已经覆盖够好,足够用来兜底了,再说2G也没几年就要退网了,不值得再花钱投资。 场景3:5G网络不支持VoNR,则在打电话的时候先通过EPSFB(EPS Fallback)来回落到4G的VoLTE,在4G覆盖不好的时候再通过SRVCC切换到3G或者2G。 场景4:5G网络不支持VoNR,则在打电话的时候先通过EPSFB来回落到4G,结果很不幸,4G也不支持VoLTE,只能再次通过CSFB回落到3G或者2G来打电话了。 可以看出,在这几个场景中,手机打着打着电话,很可能从5G跑到了4G,甚至还很可能从4G再跑到3G或者2G。就打完电话之后,还要继续留在4G,甚至3G或者2G吗?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习惯了5G/4G的高速率,对于3G和2G的龟速是不可接受的,因此需要尽快让手机返回能力最强的网络,这个过程就叫做快速返回。 同样是基于IMS的语音业务,VoNR和VoLTE相比到底有什么优势呢? 首先,当手机驻扎在5G小区时,使用VoNR简单直接,否则还要经过EPS Fallback回落到4G,信令流程增加了,时延也必然增加,影响用户体验。 然后,VoNR下强制支持一种新的语音编解码方案,可以有效提升语音通话的音质到HiFi的级别,这就是EVS(Enhanced Voice Services),也叫超高分辨率语音(Super HD Voice)。 其实EVS早在3GPP R12版本就已经定义了,彼时还是LTE的发展正如日中天,但由于大家对语音质量都不够重视,一直少有手机支持。这一拖,就到了5G时代。 EVS是怎么提升音质的呢? 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在空气中传播就形成了声波。但人的耳朵只能听到有限一段频率内的声波,范围是20Hz到20000Hz。 人的声带能发出的频率范围要更窄一些,为85Hz到1100Hz。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21ic获得授权后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谢谢!
2020年11月18日,中国北京——是德科技公司日前宣布,通过分销渠道和直销渠道同步推出新型 Infiniium EXR系列8 通道示波器。是德科技是一家领先的技术公司,致力于帮助企业、服务提供商和政府客户加速创新,创造一个安全互联的世界。 新型 Infiniium EXR 系列示波器不但功能强大、直观易用,而且其总体拥有成本也颇具优势,性能更是可以与 Keysight Infiniium MXR 示波器相媲美。客户可以通过是德科技的全球分销商网络来购买该产品。Infiniium MXR 系列和 EXR 系列示波器将多种仪器功能融合到一个平台上,在提高工程设计效率的同时,也为操作带来了便利。两个平台均提供了高级的应用软件和丰富功能,从而让电路调试、功率测量和远程协作等变得轻松异常。 当今的设计正在变得越来越复杂,专业化主流测试台进行调试和分析所用的基准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新型 Infiniium EXR 系列混合信号示波器(EXR 系列)是专业工程师进行常规调试所需的理想工具。Infiniium EXR 系列和 MXR 系列示波器均配有先进的 ASIC,能够满足七种仪器的综合应用需求,包括示波器、数字电压表(DVM)、波形发生器、波特图仪、计数器、协议分析仪和逻辑分析仪。EXR 系列提供最多 8 个模拟通道,这 8 个通道可以与 16 个独立的数字通道一起,同时以 2.5 GHz 带宽运行。 EXR 系列具有以下优势: 功能强大:专业工程师需要强大的工具来测试和分析复杂的设计。Infiniium EXR 和 MXR 系列示波器配有 15.6 英寸高清触摸屏,以及高级的应用软件和功能。用户可以使用内置应用软件和功能强大的高级软件轻松进行测试。Infiniium 应用软件可以自动执行电源表征和测量等复杂任务,包括基本测量,以及进行开关损耗、导通电阻、控制环路响应、效率、瞬态响应、冲击电流、电流谐波和一个周期内功率晶体管损耗等高级的测量和分析。 外观雅致:EXR 系列的 15.6 英寸高清触摸屏还可以把屏幕界面复制或扩展到其他显示器,从而提高整体测试效率。内置的 Fault Hunter 不仅能对正常信号进行 30 秒的自动分析,还能启用高级触发功能,查找罕见或随机的信号问题。EXR 系列具有一键式自动启动功能,可以帮助发现物理层信号异常,让用户加快进行设计和故障诊断,实现效率和专业技能的提升。借助先进的 Infinium Offline 软件,Infiniium 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展开数据分析。 操作自动:Infiniium EXR 和 MXR 独有的 Fault Hunter 功能,可以自动对罕见或随机的信号问题进行检测。只需按一下按钮,示波器就会自动分析正常信号,同时启动高级触发功能来查找罕见或随机的信号问题。Fault Hunter 能够发现物理层的信号异常,从而加快设计进程和故障诊断。 专家支持:Infiniium EXR 系列享有 3 年保修服务,并且内置了 KeysightCare 技术支持。EXR 用户可以访问资源丰富的是德科技知识库,轻松学习新的测试技术,探索新的探测方法,还可以与专家支持团队进行交流,快速获得所需信息。 Infiniium EXR 系列的主要功能: · 赋能设计人员在更多模拟通道和数字通道上同时处理更高带宽的信号。 · 轻巧型台式设备,融合了多达 7 种仪器的功能;模拟通道数量可从 4 个升级到 8 个,带宽从 500 MHz软件 升级到 2.5 GHz。 · 能够加速对随机错误进行故障诊断,显著改善测试工作流程,还可通过远程团队协作帮助工程师迅速发现问题征兆、找到根本原因并彻底解决问题,从而加快产品上市速度、降低人工成本。 · 同时提供 8 个模拟通道和 16 个数字通道,使客户能够对复杂的信号交互开展同步监测和分析,从而获得对产品设计更加深入、全面的洞察。 · 可以配合 PathWave Infiniium Offline Analysis 软件,实现功能强大的远程协作,支持设计团队在完成实验室测量后开展后续的离线深入分析和数据处理,从而提高测试效率,获得更好的测试结果。
5G系列文章回顾 1. 5G,看得见的未来 (总述) 2. 5G无线关键技术总览 3. 5G核心网关键技术总览 4. 5G承载关键技术总览 无线专题 1. 大规模MIMO自述 2. 5G RAN:您的配送服务已升级 3. 5G时代,多址技术何去何从? 4. D2D,让通信的方式简单点 5. MUSA,5G物联网为什么需要你? 6. 是兄弟一起上,5G UDN不负众望 7.上行要想快,还需FAST带 8.5G RAN节能 9.5G时代,你还在手工调天线吗? 10.SSB 1+X:不管你站得多高,都让你的手机信号满满! 核心网专题 1. 5G切片,切的究竟是什么? 2. SBA,你对5G核心网做了什么? 3. 5G核心网,这次你是真的变了吗? 4. 移动边缘计算,站在5G“中央”? 5. 朋友一生一起走,计算存储要分手 6. 聆听5G的声音! 7. MANO,你凭什么编排我的人生? 8. 云“养”核心网,NFV你准备好了吗? 9. 您的新朋友OpenStack正飞奔而来,请做好准备 10. 当信令网遇上5G 11.5G时代,短信演进之路 12.先理解智能,再谈硬件加速 13.融合计费,为何成为5G新宠? 14.服务化的5GC,由谁来控制? 15.5G分流,为了更好的遇见 1. ROADM为承载网带来了什么? 2. 5G时代,是谁撼动了MPLS的江湖地位? 3. 5G是如何传输数据的? 4. 什么是SDON软件定义光网络? 5. 5G时代,是谁为数据中心带来了新的活力? 6. 5G承载网,你的路修好了吗? 7. 是谁让5G光传送网(OTN)变得更灵活及强大? 8. 5G时代,以太网家庭幸福的秘诀是什么? 9. 你以为的北京时间,是真的北京时间吗? 10.堆叠,你能为5G做些什么? 11.No PULL, Just PUSH! 12. 数据中心也要迎战5G了? 13. 原来你是这样的5G电信云! 14.5G电信云数据中心的逻辑组网 15.“云诊断、云课堂、云旅游…”背后的力量 16.5G承载网,你的稳定我来守护 17.5G时代,PON出“新花样” 5G知识抢先看 欢迎继续关注后续精彩 同时 真诚欢迎您留言对5G技术的需求 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我们是一群平均从业年限5+的通信专业工程师。关注我们,带你了解通信世界的精彩!分享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21ic获得授权后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谢谢!
宽禁带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成为今年半导体行业的主要关键词之一,究其历史,第一代以Si、Ge为代表、第二代以GaAs、InPIII-V族化合物为代表、第三代以GaN、SiC为代表。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用其优异的材料物理特性,为电子器件性能功耗和尺寸提供了更多的发挥空间。 GaN和SiC作为“三代目”,主要的特性包括更宽的带隙、更高的临界击穿电压、更快的电子速度、更高的导热系数、更高的电子迁移率等。利用两个材料制作的器件则主要是GaN FET和SiC FET。 提到器件,GaN和SiC本身的特性与开关电源可以说是“天生一对”,能够实现更快的开关速度,正因为开关过程中会产生功率、功耗和热损失,因此更快的速度能够有效减少功率、功耗和过冲。 TI(德州仪器)作为电源管理IC界的翘楚,在今年7月就提到过自己的GaN的规划,当时TI表示TI早就在过去十年拥有了很好的GaN经验积累,不仅实现速度翻倍、功耗减半、拥有超过4000万可靠性小时的实验资料,还会在自己的工厂和供应链上生产,以保证支持客户的不间断业务。 11月10日,TI正式宣布推出面向面向汽车和工业应用的下一代650V和600V氮化镓(GaN)场效应晶体管(FET),与此同时并对TI的GaN FET技术进行了详细的剖析,21ic中国电子网记者受邀参加此次发布会。 本次发布会上有两款GaN相关产品发布,一款是针对汽车市场的650V GaN FET,另一款则是针对工业市场的600V GaN FET。需要注意的是,型号中带有Q1的为650V GaN FET产品,没有带有Q1的则是600V GaN FET产品。发布会现场,德州仪器高压电源应用产品业务部应用工程师张奕驰为记者介绍这两款产品的详细参数和性能。 01、650V汽车GaN FET:LMG3525R030-Q1 根据张奕驰的介绍,这款产品是基于预测汽车未来市场所推出的,利用GaN技术可为汽车带来更快的充电时间、更高的可靠性和更低的成本。 LMG3525R030-Q1是一款集成驱动和保护功能的650V汽车GaN FET,可以提高系统长期稳定性并缩短充电时间。 张奕驰表示,这款产品与现有的硅基和碳化硅方案相比可以减小车载充电器50%的体积,这主要得益于高达2.2-MHz的切换频率和集成驱动所发挥的优势。他强调,离散解决方案无法达到如此高速的切换频率和如此大的压摆率。 目前来说,这款产品可以按照要求提供所需的评估模块和资料,与这款产品配套的评估模块型号为LMG3525R030-Q1EVM。张奕驰表示,这块评估模块使用了两款LMG3525 30mΩ GaN FET并在半桥中配置了所有必需的偏置电路和逻辑/功率电平转换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经过他本人测试之下,该评估模块在使用散热板的情况下可以转换高达5000W的功率,通过冷却液甚至可以达到6000-7000W的功率等级。另外,评估模块上测量点很多,方便测量压摆率或实现非常高的开关频率。加之插座式外部连接,可以轻松与外部功率级连接。 02、600V工业GaN FET:LMG3425R030 张奕驰表示,这款产品则在工业中拥有广泛的应用,诸如充电桩、5G、电信、服务器等。 LMG3425R030是一款功率密度加倍,且所需器件更少的600V工业级GaN FET。特别需要强调的是,该产品达到了99%的效率,在成本方面极具竞争力。传统应用中,在效率、功率密度、成本中必须有所取舍,而这款产品则无需这种抉择和担心。 简单来说,LMG3425030是TI最快的集成栅极驱动器,与硅基MOSFET相比功率密度翻倍;也是同类产品中功耗最低的产品,能够达到99%效率。另外,拥有集成化设计、高速保护和数字温度报告功能,不仅可以监测电流,对电源单元(PSU)进行有源电源管理和热监测,也可在过流或短路时,启动自我保护。 同样,这款产品也可以提供评估模块和资料,与之配套的评估模块型号为LMG3425EVM-043,张奕驰强调该款产品的新的应用手册将随之发布。 值得一提的是,这款新产品集成了全新的智能死区自适应功能,GaN可以根据负载电流自动调节死区时间,实现效率最大化。 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拥有两款,从特性上来说,虽然SiC偏向大功率(650V-3.3kV),GaN偏向射频、通信、消费(80V-650V),但实际上两款产品也有一定交集,主要在600V/650V电压级别上,为什么TI偏偏选择GaN? TI告诉记者,与市场上其他技术相比,功率为600V/650V的硅基GaN提供了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解决方案成本,这对于诸如AC/DC PSU之类的应用尤为重要。 GaN和SiC FET可以给汽车应用提供类似的电压和导通电阻额定值。GaN具有更加快速开关的优势,可提高效率和功率密度。此外,TI的GaN构建在硅基板上,可降低系统成本。TI致力于将重点放在宽带隙技术上。对于SiC,仍然会提供各类优化的分立式、隔离式栅极驱动器,以用于诸如汽车牵引逆变器之类的终端设备。 那么又为什么通过600V和650V区分工业和汽车市场?这是因为在汽车方面有一些应用所需要的母线电压会更高;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区别则在于650V汽车GaN FET为顶部散热,600V工业GaN FET为底部散热。所以,当汽车顶部散热就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可以让客户通过散热板、水冷和其他散热方式更高效的进行散热。 从衬底上来说,虽然GaN器件有采用SiC、Si和金刚石的几种。TI主要是从成本容量上考虑,采用一种低成本、高容量的Si基板,可让产品解决方案实现更大效率和功率密度。“TI在GaN上采取的是硅基氮化镓(GaN-on-Si),我们将驱动集成在了硅基层上,这使得TI可以提供更可靠、更具成本优势、更加实用的GaN解决方案。”德州仪器高压电源应用产品业务部氮化镓功率器件产品线经理Steve Tom在发布会上如是说。 在分立器件和模块器件中,TI选择了集成化更高的模块器件,这是因为TI专注于更大限度地提高器件对工程师的价值,尤其是使效率、功率密度和可靠性实现更大化,同时更大程度地降低解决方案成本。与分立方法相比,TI将先进的硅栅极驱动器与高性能GaN FET相集成的方法通过提供更快的压摆率和开关速度,使工程师能够实现效率和功率密度更大化。此外,驱动器集成通过更大程度地减小GaN FET栅极上的电压过应力来提高系统可靠性。具体可以实现以下功能: ● 先进的电源管理,包括集成的短路保护 TI的智能死区自适应功能可在更佳时间开启FET 第三象限运行 温度报告可通过PWM信号向微控制器报告GaN FET裸片温度 TI在今年提出了电源管理行业的几个前沿趋势(高功率密度、低EMI、低Iq、低噪声高精度、隔离),笔者认为在GaN FET上则直接体现了这几个目标。Steve Tom 告诉记者,TI在集成GaN FET主要拥有几种特性: 1、功率密度加倍:提供大于150V/ns和大于2.2MHz的业界更快切换速度。与离散解决方案相比,集成化可减少59%的功率磁性元件以及10多个组件需求。2、PFC中效率最高:TI的智能死区自适应功能最大程度地减少了停滞时间、固件复杂性和开发时间,同时将PFC中的第三象限损耗至多降低了66%。3、超冷却封装:与水平最接近的市场同类产品封装相比,可减少23%的热阻抗。底部和顶部冷却的封装可实现散热设计灵活性。4、可靠性和成本优势:凭借4,000多万小时的器件可靠性测试和超过5 Gwh的功率转换应用测试,可为工程师提供足以应对任何市场需求的可靠的使用寿命。 从功率密度上来讲,电源管理企业近年来主要“拼杀”的点便是这一关键参数。因为只有在功率密度保持减少的同时再减少空间占用和功耗的全方位发展之下对于客户来说才是真正有意义的。由此,应用产品的客户既可以享受更好的系统成本,也可在更小的体积下实现更多的系统功能。TI的GaN FET与分立方法相比,是将先进的硅栅极驱动器与高性能GaN FET相集成的方法通过提供更快的压摆率和开关速度,使工程师能够实现效率和功率密度更大化。此外,驱动器集成通过更大程度地减小GaN FET栅极上的电压过应力来提高系统可靠性。 从PFC(功率因数校正)来说,开关电源实际上是一种电容输入型电路,电流和电压间相位差会造成交换功率损失,因此便需要PFC电路提高功率因素。TI在GaN FET上特别提出了此项参数,其实PFC除了改善了功率因数,EMI也会随着减小。 从封装上来讲,因为TI在GaN FET上目前针对的对象包括了汽车,汽车对于散热和耐热上拥有更高的要求。正是因为在GaN FET的功率密度和体积上的优化,为获得良好的热管理设计,仍然需要将温度保持在系统要求之内。为解决这个问题,TI GaN器件应用创新的低电感封装,可帮助设计工程师更大程度地降低散热挑战。另外还提供两种封装以提高灵活性;一种封装的电源板位于器件底部,另一种封装的电源板位于器件顶部。 从可靠性和成本上来讲,首先一方面TI在GaN技术上本身拥有4000万小时的可靠性测试经验积累;另一方面,本身使用硅基氮化镓,相比碳化硅基氮化镓(GaN-on-SiC)本身优势明显,加之功率密度和效率提升,使得成本再次削减。 在新技术和新应用增加之下,市场拥有了在更小空间内获得更大功率的需求。特别是,EV/HEV车载充电器、用于企业计算的AC/DC电源单元、数据中心、电信整流器和5G都受益于GaN在这些高压电平下提供的更高效率和功率密度。TI认为,包括可再生能源双向转换器在内的电网基础设施应用将继续转向GaN,以获得相同收益。 远观5-10年发展,TI认为必须注重工程师所关心的功能,包括效率、功率密度、可靠性和解决方案成本。TI将继续致力于将硅驱动器与GaN FET相集成,以优化这些关键设计问题。 此前笔者曾强调,很多情况下电源的运作并非依赖单器件,而是从完整的解决方案出发。无论从功耗、成本、尺寸上来讲,还是系统的精简方面来讲,完整的解决方案远比单器件更加出色。 在此之上,TI也将提供了更好的成本优化,并搭配了C2000微控制器和整体电源管理产品组合来进一步提高功率密度和效率,借由效率提升进一步压缩成本。 此次发布两款产品,充分展现了TI在GaN技术的成熟度。因此,TI预计产量在近期会有强劲增长。
在“2020北京微电子国际研讨会暨IC World学术会议”上,长江存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CEO杨士宁发表了《新形势下中国芯片制造突围的新路径》的主题演讲,其中,杨士宁讲到,要在三维集成上寻找突围之路,他指出,集成电路由二维向三维发展是必行趋势。这可能不是一条唯一的路径,但确是一条需要强烈探索的路径。 2017年年底,长江存储正式推出了国产首个32层 3D NAND闪存,2018年8月又推出自家的独门绝技Xtacking架构。 据悉,传统3D NAND架构中,外围电路约占芯片面积的20~30%,降低了芯片的存储密度。随着3D NAND技术堆叠到128层甚至更高,外围电路可能会占到芯片整体面积的50%以上。Xtacking技术将外围电路置于存储单元之上,从而实现比传统3D NAND更高的存储密度。总结下来, Xtacking技术具有四方面优势:一是速度快,具有更好的性能表现;二是工艺更结实;三是成本可控,因为密度高;四是具有更高的灵活性。 21ic家注意到,有了创新的Xtacking技术,长江存储加快了新产品的研发进度,2020年4月,长江存储抢先推出了128层QLC 3D NAND闪存芯片X2-6070。 据杨士宁透露,目前长江存储的技术已经处于全球一流的水准,下一步就是解决产能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长江存储用3年时间完成了国际大厂们6年走过的路,走出了一条中国存储制造的突围之路。
配图来自Canva可画 二手车电商赛道变了天。最近多家媒体曝光,人人车作价1万港元(约合人民币8586元)拟将主要资产贱卖,这距离其上次获得融资已过去两年半的时间。时间再往前推,优信二手车今年以来先后剥离了优信金融和优信拍两大业务,转而押注全国购,股价跌到了1美元,自上市之后市值蒸发掉了23亿美元。 在二手车电商还未决出最终胜者的情况下,曾经叱咤风云的二手车电商头部们,竟落得如此地步,不免让人感叹二手车电商赛道的残酷程度可能远超我们的想象。 旧王没落 二手车电商起势的头几年,那是烧钱就能烧出奇迹的时代。据艾瑞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二手车电商广告营销支出达到12亿,2017年几大二手车电商平台广告费用突破50亿,2018年仅一季度就烧掉了20亿广告费。狠打广告营销牌后,二手车电商平台一度靠烧钱霸占了行业增长第一的地位,是资本眼里的宠儿。2018年,优信二手车上市,成为“二手车电商第一股”。 仅仅两年后,当年疯狂烧钱的二手车电商转型的转型,剥离的剥离,人人车、优信二手车这些曾经的二手车电商霸主,已不复当年风光,甚至濒临卖身,原因不难揣测。一方面,盲目跟风烧钱严重威胁了它们的现金储备和战略执行。二手车电商赛道的烧钱风气,这也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要想出头,就必须要做烧得最狠的那一个,但是资本不是无限金矿,在没有资本输血的情况下,无休止的盲目烧钱,就会酝酿最可怕的生存危机。 另一方面,模式选择成了发展困局。直卖模式靠广告营销一开始的确很火,但是烧出几十亿广告费之后却发现商业模式很难跑通,甚至出现了各种令消费者难受的问题,交易效率和成本都不理想。直卖模式之后,瓜子二手车、人人车开始转向二手车新零售,开了线下严选店,而优信二手车在剥离多个业务后只剩下全国购业务,目前来看线下严选店模式偏重,全国购则更在乎交易效率,但是两种模式都还未被证明可行。 事实上二手车市场to B和to C的在线化逻辑上讲都是可以尝试的模式,但是以当前中国二手车电商市场的整体环境来看,诸多条件不具备,导致to C还是比较难以跑通。 除了盲目烧钱和模式困局外,今年的疫情也成了压垮它们的最后一根稻草。相关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二手车市场降温明显,成交量同比下滑超50%,恶劣的环境使得业内诸多平台选择业务收缩,甚至裁员降薪。疫情期间,瓜子二手车被传降薪裁员,优信被曝部分员工停岗,5月又启动千人裁员计划。的确,对于以往靠交易量补充现金流的平台而言,这无疑是一次致命打击。 二手车电商不讲武德 二手车毕竟是万亿级别的赛道,在人人车、优信二手车们逐渐没落时,他们被迫吐出来的市场,总能被更加敏锐的对手所猎食。新的头部正重构一种属于他们的全新秩序,且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 近日传出,靠二手车拍卖模式起家的天天拍车再获汽车之家1.68亿美元新融资加持,这是今年一季度瓜子二手车获得融资后,二手车电商领域的唯二笔融资。 资本总是最聪明的,只选择最有希望的种子选手。与人人车们相比,天天拍车只是做好了两件事,一个是没有盲目去烧钱,即使是在行业广告战和融资战最白热化的时候;另一个是选择去深耕拍卖模式,从运营效率和用户体验上下功夫。 从发达国家二手车市场来看,拍卖已是最主流、规模体量最大的流通方式。像美国的美瀚、Copart、KAR,日本的USS、欧洲的Auto 1,都是当地交易规模首屈一指的二手车平台,占据了40%以上的当地市场份额。脱胎于传统二手车拍卖,天天拍车的在线拍卖可以说是传统拍卖的升级。结合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这种模式实现了车源、车主、买家的数字化,打破了交易的时间和空间限制,让拍卖分发的交易模式效率更高。此前曾有媒体报道,今年新冠疫情期间,天天拍车采用在线检测+在线拍卖方式,在全行业大幅度萎缩的情况下,实现了业务同比50%以上的增长。 二手车电商战场的复杂也在于,选对了模式仅仅是成功的关键一步。深耕二手车拍卖5年的天天拍车,先后击败了二手车拍卖领域的老对手开新和车置宝,拿下了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实力可见一斑。 但是新秩序构建这个主题,也不完全靠天天拍车这样的新晋头部平台,还要靠瓜子二手车这样的老将。虽然瓜子二手车一开始也是以直卖模式亮相,而且采用了烧钱打广告的打法,但是后面通过扩大业务范围以及新零售转型,得以坚持到了现在。 站在新旧二手车电商头部的换位节点,天天拍车和瓜子二手车突围之后正在组建属于二手车电商行业的新格局。 新格局下的二手车电商残酷战事 二手车电商头部新格局成形,但是淘汰赛还在继续,因此整个赛道未来可能会迎来四个发展趋势。 第一,人人车、优信二手车们面临的退路已不多,若没有资本愿意雪中送炭,恐怕会越来越难。不过卖身也未尝不是一个坏选择,起码傍上了可输血的新资本,但是免不了边缘化的命运。 第二,对于现在还活着的腰部尾部平台,至少还有一波生死抉择的洗牌等着他们。因为他们现在普遍处于明显收缩的运营状态,所以会比以往更难拿到二手车电商的复苏单子,更多的单子还是会被头部平台抢走,这些腰部平台会越来越难过,要么放弃要么卖身。 第三,二手车电商还会烧钱,但是预算会明显降低。国内的二手车电商仍处在用户认知培育阶段,这决定了广告营销的烧钱方式不会绝迹,而且平台也必须考虑用钱的效率,因此不会像以往那样盲目烧钱,最后还是凭借用户体验取胜。 第四,更多平台会看到二手车拍卖模式的价值,选择完全转型和部分转型到拍卖模式。一方面,天天拍车的阶段性胜出,是拍卖模式最好的代言,必然会引发其他竞争者的跟风;另一方面,拍卖模式其实已经成了不少平台的不二选择,比如瓜子二手车早在2018年就推出了车速拍业务。 总体来说,新格局仍然存在不少变数,二手车电商的残酷战事仍将继续上演。此外与美国相比,中国的二手车电商赛道发展还在初级阶段,规模和渗透率都有很大提升空间。
出品 21ic中国电子网 付斌 王丽英 网站:21ic.com 11月17日,华为官方网站发出《声明》表示,正式决定整体出售荣耀业务,长期以来的传言终于有了官方的通告。 华为方面表示,出售后华为将不再持有新荣耀公司的任何股份,此举意在为长期以来的打压进行和对荣耀产业链的一场自救。 另一方面,深圳市智信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发出《联合声明》表示已签署了收购协议。《联合声明》表示,所有权变化并不会影响荣耀发展方向,荣耀高层及团队将保持稳定,继续夯实荣耀成功的基石。 通过联合公告可以看出, 联合发出声明的企业都是市场庞大,拥有一定实力的代理商和经销商,比如天音通信、苏宁易购、顺电、英孚特等。 联合收购名单如下: 深圳市智慧城市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松联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普天太力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邮电器材集团有限公司 共青城酷桂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成都英普瑞生通讯设备有限公司 河北浩博企业管理服务中心(有限合伙) 山东怡华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安徽鑫松联智能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河南金吉祥通信有限公司 西藏星宇通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重庆泽森实业有限公司 深圳冀顺通投资有限公司 新疆春层恒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松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河南华莲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贵州华耀科创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杭州盾牌链条有限公司 福建瑞联优信科技有限公司 湖北天宏华瑞科技有限公司 内蒙古英孚特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云南辰道投资有限公司 上海达苋企业管理服务中心(有限合伙) 哈尔滨金潭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陕西华耀瑞隆通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昆明品端经贸有限公司 广西至信普林科技有限公司 辽宁盛悦同诚科技有限公司 澳易通(武汉)通讯集团有限公司 苏宁易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顺电实业有限公司 深圳市鲲鹏股权投资有限公司 深圳市罗湖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深圳市资本运营集团有限公司 深国际控股(深圳)有限公司 深圳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鲲鹏展翼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此前,消息盛传的收购消息包括神州数码、深圳市星盟信息技术合伙公司均已辟谣,而通过本次声明之前各种传言也“不攻自破”。 通过近期的市场数据来看,荣耀的销售额占据华为的消费者业务的16%左右,占据华为公司总营收的9%左右, 单从数据来看, 剥离荣耀对于华为自身来说并不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荣耀将展翅飞翔 21ic家注意到,此次出售,华为将不再持有新荣耀公司的任何股份,也就是说 华为与荣耀再无任何关联。这一点可以说保证了荣耀供应链的恢复,原则上荣耀不应再受禁售缺芯的限制。 此外,从收购方来看,30多家代理商、经销商发起收购,保证了荣耀品牌的继续,也让荣耀供应链上的各厂商业务能持续下去,可以说, 这些厂商与荣耀休戚相关,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保住荣耀,也就是保住了他们自己。 最后, 关键的一点是,荣耀高层及团队将保持稳定。干活儿的还是那一群人,这保证了荣耀的既定策略及产品能持续下去。 从2013年成立以来,荣耀手机实现突飞猛进的发展。2020年年初,在给员工的新年信中,荣耀总裁赵明表示2020年荣耀要打造有互联网基因的全渠道品牌,“继成为互联网手机第一品牌后,2020全面开启智能手机市场中国前二,智慧全场景和IoT第一品牌的冲锋之路。” 为此,荣耀先后推出了荣耀30系列\荣耀X10系列手机,同时推出了MagicBook Pro 2020、荣耀V6 5G平板、荣耀路由3、荣耀智慧屏等四大产品系列。 在华为鼎力培育下成长起来的荣耀,如今在羽翼渐丰之时,迎来独立飞翔机会,祝福荣耀! 切莫过度解读 同时,21ic家也注意到,有消息传出,华为消费者BG也正在与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进行整合,总负责人是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 华为的自救还在进行之中,从各种方面来说,华为还是困难重重的,业务仍在继续优化之中。 从芯片上来讲,实际上,在11月5日,高通公司已在2020年Q4财报上正式确认 已收到华为一次性支付的18亿美元,并已达成新授权已解决专利许可纠纷; 并在11月14日,高通发言人证实, 已获得对华为部分产品的许可证,但可惜的是只是一些4G产品。 另外, 英特尔、AMD、Skyworks等多家芯片厂商也已获得许可供货华为。 之前也有消息传言表示,台积电也获得了恢复供货,不过仅仅是成熟制程(28nm)而非先进制程(14nm以下),台积电表示不回应无根据市场传言。 从近期的市场来看,打压的进度似乎有了放缓的“趋势”。21ic认为,事实上通过此前的一系列措施以及近期特朗普仍在继续扩大禁令的范围, 美方早已失去了国内企业的信任。 而 国内也早已意识到产业链的缺口,纯国产化仍然是当前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另外, 即使高通、台积电、联发科等拿到了供货许可,也大概率没有5G和先进制程,更别提7nm、5nm这种拼杀市场的硬货了。 近两年来看,荣耀的发展其实一直是独立性越来越高的,本身早已具有一定的核心竞争力。美方是否会承认这种剥离,以及未来荣耀的发展, 目前来说任何分析都是过度解读的,仍需市场的进一步的确认。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21ic获得授权后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