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摩登3平台开户

摩登三1960_Synaptics:向边缘 AI 处理器的自然发展

曾几何时, Synaptics Inc.以其接口产品而闻名,包括指纹传感器、触摸板以及用于 PC 和移动电话的显示驱动程序。在过去几年的几次收购的推动下,该公司现在正大力进军消费物联网市场以及边缘计算机视觉和人工智能 (AI) 解决方案。该公司在所有市场中看到了计算机视觉的巨大机遇,最近推出了针对实时计算机视觉和多媒体应用的边缘人工智能处理器。 该公司最近的 AI 路线图涵盖从使用高端 VS680 多 TOPS 处理器提高高分辨率相机的图像质量到使用 Katana Edge-AI 片上系统 (SoC) 以较低分辨率的电池供电设备。 去年,Synaptics 推出了 Smart Edge AI 平台,该平台由具有安全 AI 框架的 VideoSmart VS600 系列边缘计算视频 SoC 组成。这些 SoC 结合了 CPU、NPU 和 GPU,专为智能显示器、智能相机、视频声卡、机顶盒、支持语音的设备、计算机视觉物联网产品而设计。 该平台使用该公司的 Synaptics 神经网络加速和处理 (SyNAP) 技术,这是一种用于设备上深度学习模型的全栈解决方案,以实现高级功能。通过在设备上完成推理,它针对隐私、安全和延迟问题。 VS600 SoC 的其他功能包括集成 MIPI-CSI 相机串行接口和先进的图像信号处理引擎,用于基于边缘的计算机视觉推理。它还使用公司的远场语音和可定制的唤醒词技术进行基于边缘的语音处理和 SyKURE 安全框架。 另一方面是用于电池供电设备的超低功耗平台。Katana Edge-AI 平台建立在针对语音、音频和视觉应用的超低功耗和低延迟优化的多核处理器架构上,具有公司专有的神经网络和特定领域的处理内核、片上存储器、并使用多种架构技术来节省功耗。它还可以与公司的系统级模块和解决方案的无线连接产品相结合。 Synaptics 高级副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Patrick Worfolk 表示:“有大量应用无法插入,因此无论是在现场还是工业领域,尤其是在家庭中,人们都对电池供电感兴趣。”技术官员。“有了这个特殊的 Katana 平台,我们的目标是非常低的功耗。” Katana SoC 用于电池供电设备的典型应用包括人或物体识别和计数;视觉、声音或声音检测;资产或库存跟踪,以及环境传感。 Katana 平台还需要软件优化技术与芯片相结合,这正是 Synaptics 最近宣布与 Eta Compute 合作的地方。Katana SoC 将与 Eta Compute 的 Tensai Flow 软件共同优化。两家公司将合作提供特定于应用程序的套件,其中包括预先训练的机器学习模型和参考设计。它还将允许用户使用 TensorFlow、Caffe 和 ONNX 等框架使用自己的数据集训练模型。 Synaptics 进入消费物联网得益于 2017 年的两项收购——Conexant Systems LLC 和 Marvell Technology Group 的多媒体业务部门。科胜讯为该公司提供了用于智能家居的高级语音和音频处理解决方案,包括用于触发词检测和关键字定位的远场语音技术,而 Marvell 的多媒体业务部门为视频和音频应用的高级处理技术提供了广泛的 IP,特别是数字个人助理,以及智能家居。 Worfolk 说,通过收购科胜讯,Synaptics 获得了音频产品组合,提供了在边缘进行关键字定位的正确架构,并且通过神经网络完成。他补充说,从 Marvell Technology 分出的多媒体团队正在开发视频处理器,这些设备用于流媒体,也用于智能显示器等。 “由于这些智能显示产品集成了摄像头,您在性能和隐私方面遇到了所有相同的挑战,并且在边缘设备中执行这些算法的动力越来越大。当今具有最佳性能的这类算法的自然结构是 AI 算法,”Worfolk 说。 2020 年,Synaptics 通过收购 Broadcom 的无线物联网业务巩固了其物联网地位,增加了 Wi-Fi、蓝牙和 GNSS/GPS 技术,适用于家庭自动化、智能显示器和扬声器、媒体流媒体、IP 摄像头、和汽车。通过将其边缘 SoC 与无线技术配对,它可以在消费物联网市场之外开辟机会。 Synaptics 还收购了 DisplayLink Corp.,将其通用对接解决方案和视频压缩技术添加到其产品组合中。该公司将把视频压缩技术与其现有的和新的视频接口产品以及新的无线解决方案结合起来。

摩登3注册开户_Sourceability荣登2022年Inc.5000 “全美增长最快公司”榜单

Inc.杂志于当日报道,Sourceability荣登年度Inc.5000榜单,并获得第 2472位的排名!Sourceability作为一家全球电子元件数字分销商,改变了当今现代企业在日益数字化的世界中将产品推向市场的方式。而Inc.5000排名的评选对象,是美国发展最快的一些本土私营公司,这个榜单在全球广为人知。 Sourceability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Jens Gamperl表示:“Sourceability与这么多出色的公司一同列入Inc.5000强名单,是一项令人难以置信的荣誉。我们为公司在过去七年的发展感到非常自豪,并将继续致力于以卓越的品质、服务和技术满足客户的需求,助力供应链的数字化转型。” 自 2015 年成立以来,Sourceability已发展成为一家设施遍布全球 20 个地区、拥有 300 多名员工的公司。作为以技术为核心的电子元件分销商,Sourceability 提供一整套创新的数字工具和服务,包括Sourcengine™、Quotengine 和Datalynq™,以加快各行各业的采购流程。 其中,市场情报平台 Datalynq 提供超过10 亿个零件的分析数据,以帮助工程师和电子元件采购商更好地了解与全球供应链相关的风险,从而做出更好的决策。此外,Sourcengine(搜芯易)是世界领先的电子商务市场,它打通了采购商和供应商,令电子元件的采购实现了民主化、简便化和智能化。 Quotengine作为Sourceability 的物料清单工具,利用 Sourcengine 的议价能力和专业信息,获取更丰富的库存信息、更优定价并提前12 个月实现计划交付。Quotengine对其平台上的3,500多家供应商、超过 10 亿个零件、及数十亿个数据点提供了可追溯性及质量保证。 据悉,Inc.5000排名根据2018 年至 2021 年的收入增长百分比对候选公司进行排名。包括微软、甲骨文、Patagonia和 Zappos.com 在内的知名公司此前都曾在 Inc. 5000 强名单中胜出。所有 5,000 名获奖者的名单及公司简介,都可以在www.inc.com/inc5000 上找到。其中最新的500 强公司将刊登在Inc.杂志9月号。 Sourceability公司介绍 Sourceability是电子元件的全球数字化分销商,它改变了当今现代企业在日益数字化的世界中将产品推向市场的方式。公司为客户提供电子元件市场中的向导及运营指南,帮助客户获得实现成功的最佳机会。 公司已投入巨资在新加坡、香港和迈阿密三地设立了全球配送中心,每个配送中心都配备多个区域办事处,以保持我们对客户供应链需求的掌握。 Sourceability的核心信念是创新、客户赋能和诚信,在成功的基础上持续创新,不断践行。

摩登3官网注册_比亚迪电子收购捷普新加坡国内两城市业务、股权

8月28日消息,就在今日,比亚迪发布重大公告:控股子公司比亚迪电子(国际)有限公司于8月26日与Jabil Inc.旗下子公司Jabil Circuit (Singapore) Pte. Ltd.(捷普新加坡)签署了收购框架协议。 比亚迪电子以约人民币158亿元(等值22亿美元)现金收购捷普新加坡位于成都、无锡的产品生产制造业务,包括现有客户的零部件生产制造业务,收购目标公司100%股权。 比亚迪电子及捷普新加坡将通过另行签订最终协议,确定收购交易的最终交易对价、交易方案、交易条款、外部审批、卖方的重组方案以及交割程序等。 捷普新加坡,系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 Jabil Inc.的全资子公司,主营业务包括磁盘驱动器(包括 CD-ROM 驱动器,DVD-ROM 驱动器、光驱、闪存驱动器、磁带驱动器、固态驱动器、存储子系统)的制造。 比亚迪电子是全球领先的平台型高端制造企业,业务涵盖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新能源汽车、智能家居、游戏硬件、无人机、物联网、机器人、通信设备、医疗健康设备等多元化的市场领域。 本次收购将拓展比亚迪电子客户与产品边界,拓宽智能手机零部件业务,大幅改善比亚迪电子客户与产品结构,进一步抓住市场发展机遇,增加核心器件产品的战略性布局,助推比亚迪电子产业升级,迈入新一轮的高速成长周期。 在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的同时,与比亚迪电子现有产品有效协同,提升公司的整体竞争力力,保持长期可持续发展,为客户及股东创造价值。

摩登3内部554258_OPPO智行助力上汽飞凡打造巴赫座舱数字生态,构建无缝融合智慧出行新体验

2023年8月25日,中国,成都——今日,上汽飞凡正式发布飞凡极智互联技术,打造巴赫座舱数字生态,标志着OPPO智行业务下OPPO车联解决方案中的融合桌面功能正式商用落地。该功能基于双方系统级合作,是真正以用户为核心的跨系统解决方案。 OPPO副总裁吴恒刚表示:“随着用户对手机和汽车跨产业融合诉求的提升,车机互融已经成为智慧出行领域的重要方向,OPPO致力于为用户提供车机间的跨设备无缝体验和流转、丰富多彩的应用服务生态、更安全无负担的隐私保护。同时,作为ICCOA联盟首家落地的车机互联解决方案,OPPO车联的融合桌面功能开创了手机行业与汽车厂商开放共赢、深度融合的新篇章。” OPPO副总裁吴恒刚介绍OPPO车联融合桌面功能 在活动上,飞凡汽车用户发展总经理刘晨现场演示OPPO车联携手上汽飞凡F7为用户带来的融合桌面、“飞甩”手机地址智慧流转至车机等手机与车机融合功能。真正帮助用户无需改变智能手机操作习惯,从而体验手机x车机的无缝融合智能体验,也标志着双方进一步深化双方在智能出行领域的探索合作。 OPPO车联融合桌面首次商用落地,车机互融打造全链路无缝出行 近年来,随着汽车的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等关键科技创新突破,汽车驾驶、乘坐的单一体验迎来颠覆,基于智能汽车为中心的跨终端服务场景飞速增加,智能手机和智能汽车的双向融合逐渐成为智慧出行领域的重要方向。 OPPO基于广大用户需求,以及自身系统开发经验,于2019年9月成立“车机互融”业务板块,并在2021年正式发布“OPPO智行”业务。同时,在2022 OPPO开发者大会上提出了车机互融的系统解决方案——OPPO车联(OPPO CarLink),旨在解决车机生态封闭、交互方式有限等问题,弥补智能座舱生态算力、内容、服务资源不足的短板。 此次OPPO与上汽飞凡的合作成果,不仅充分展现出OPPO车联“开放包容、自然流转、可信安全”的生态优势,更让汽车品牌在保有其品牌调性、设计风格和既有服务的同时,可以再“融入”新的关键能力及内容服务生态。 OPPO车联携手上汽飞凡F7为用户打造全链路无缝出行体验 “OPPO智行业务秉承以用户为中心,积极倾听用户对智能座舱的真实诉求,旨在为用户打造全链路无缝出行体验,旗下包含OPPO车联和车载闪充等核心产品能力,提供数字车钥匙、车管家、融合桌面、Car+车联、驾驶模式、车载闪充等核心体验。” OPPO副总裁吴恒刚表示。 OPPO上汽集团合作迈出重要一步,引领开放共赢新篇章 早在2021年8月,OPPO与上汽集团便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携手打造共赢共享的未来智能汽车生态。同年12月,OPPO、上汽集团、上汽零束启动生态域合作项目,合作内容涵盖技术、产品、专利、标准等领域。2022年8月,OPPO与上汽零束正式成立“生态域”联合实验室,聚焦生态域,探索更加前沿的技术课题。“飞凡极智互联技术是飞凡舒适科技的一次大进阶,更是智能汽车与智能手机互融的新样板。我们将不断深化与各领域极智伙伴的合作,在智能生态深度互联的时代不断迭代用户的极智舒适体验。”飞凡汽车CEO吴冰发布会现场表示。 此次上汽飞凡发布的飞凡极智互联技术,是基于“生态域”理念的首次商用落地,也是OPPO与上汽集团战略合作的重要成果,标志着双方深度合作再次迈出坚定的一步,开创了手机行业与汽车厂商开放共赢、深度融合的新篇章。同时,OPPO与上汽集团也积极携手,致力于在推进车行业和手机行业的产业融合和产业创新中发挥引领作用。更重要的是,飞凡极智互联技术是智慧车联开放联盟ICCOA首家落地的智能手机生态与智能汽车“双向融合、双向奔赴“的解决方案,践行了将手机能力开放,帮助产业链上下游减少开发周期和成本,推动手机汽车互联互通快速产业化的核心目标。 未来,OPPO和上汽集团也会继续深化合作,希望最终能实现系统互融、资源互享、数据互信,真正做到服务随人流转,来为用户带来无负担的智慧出行新体验。

摩登3登录_负债近百亿!面板大厂中华映管正式宣告破产!

8月30日消息,昨日台湾大同集团代子公司——台湾面板大厂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华映管”)发布公告称,经桃园地方法院裁定,中华映管宣告破产,负债总金额为新台币418 亿3,355 万7 千元(约合人民币95亿元),将于今年10 月28 日召开第一次债权人会议。 大同集团称,对中华映管综合持股约39.67%,中华映管已由法院宣告破产,将选任马国柱会计师、刘慧君律师、杨晓邦律师3 人作为破产管理人。申报债权期间自即日起至今年10 月21 日止,第一次债权人会议定于2022年10 月28 日上午9 时45 分,在桃园地方法院四楼的第42、43、44、45、46 法庭召开。 大同公告说明,中华映管的资产不足抵偿负债,且众多债权人竞相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华映公司土地、建物、设备等各项资产,中华映管已无法继续生产、营运,因此中华映管董事会于108 年9 月18 日依公司法第211 条规定决议声请法院宣告破产,以使员工及各债权人能依法律规定公平受偿。经法院认定华映公司不能清偿到期债务,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因此法院裁定宣告破产。 “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71年5月,是世界最重要的显示器制造厂和岛内“面板五虎”之一。它是台湾早期研发视讯产品关键零组件显像管的重要厂商,其显示器产量曾为全球前三,并因此将台湾推向“显示器王国”的世界舞台。1997年华映引进日本技术,为台湾显示器进入平面化拉开序幕。有岛内媒体甚至称它为“显示器的黄埔军校”。 中华映管以多年厚植的视讯产品研发与量产之丰富经验为基石,搭配广视角、快速应答与高色彩饱和等技术优势,不断地开发新产品,提升产品品质及服务水准,发挥「创造革新、追求完美、团结合作」的经营理念,致力于小尺寸至大尺寸之全系列产品之研发,积极的朝向全方位光电技术创新,成为视讯产业的领导者。 华映科技(000536)本是原控股股东中华映管在中国大陆的显示器件模组业务子公司,但中华映管在2018年破产重组后,华映科技实控人变成了福建省国资委,公司业务上也将华佳彩G6 TFT-LCD生产线收入囊中。然而即便如此,华映科技也依然未能完全摆脱颓势,其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已经连续三年为负,且2021年前三季度依然如此。2021年,华映科技本想定增28亿元提升G6产线的产能以及将其G3.5 OLED实验线改造成生产线,不过,定增近期被证监会否决。在面板产业集中度不断提升的大背景下,华映科技的面板业务无论是“钱景”还是“前景”,都面临巨大的考验。 在公司主业可持续经营方面,由于此前上市公司对中华映管的关联交易依赖度较高,在新管理团队接手之后,对上市公司重新制定了“大面板”+“小模组”的发展策略,将发展重心确定在面板业务上,模组业务由原车载模组生产模式转向面板配套模组生产模式。 公开信息显示,公司旗下子公司华佳彩主要生产具备国际先进技术的智能手机显示屏、平板电脑显示屏等中小尺寸高阶面板产品。公司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则表示,华佳彩拥有目前国内6代线中最好的IGZO线之一,目前公司持续投入研发,面板技术研发团队稳定。 据悉,华佳彩自主研发的IGZO金属氧化物技术,属于目前国内最先进氧化物器件技术。华佳彩一期项目投资120亿元,目前已建成投产一条月产能3万片大板的六代金属氧化物面板生产线,且与国内外著名手机制造商已建立合作关系。 业内人士认为,面板作为资本密集型行业,需要持续大量的资本投入对设备产品进行升级和迭代,同时面板行业竞争日趋加剧。

摩登3测试路线_TCL也要搞半导体,TCL科技宣布设立10亿元半导体产业基金

8月29日消息,TCL科技发布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厦门 TCL 科技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拟与专业机构投资设立厦门TCL科技产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合伙企业认缴出资额为10亿元人民币,基金投资领域为半导体显示技术与材料,新能源光伏及半导体材料,半导体芯片,相关显示技术及其在显示方面的应用等行业。 作为领先的全球化智能科技公司,TCL在智能终端、半导体显示、半导体光伏及半导体材料等领域,提供技术领先的产品、服务与解决方案,致力于为用户带来前瞻性的科技体验和智慧健康生活。TCL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2年,总部位于广东惠州,主营业务是半导体、电子产品及通讯设备、新型光电、液晶显示器件,货物或技术进出口,注册资本: 1352843.871900万人民币。 随着显示技术更新迭代,智能化、大屏化、多场景化成为TV行业发展的三大趋势,以Mini LED等新一代显示技术为代表的高端大屏电视愈发受消费者青睐。作为TCL三大产业之一的TCL实业,聚焦智能终端业务,凭借上下游产业协同优势,在Mini LED领域领先布局。自2018年推出全球首款Mini LED智屏以来,TCL实业旗下港股上市公司——TCL电子(01070.HK)持续推出多款Mini LED智屏新品,并获得市场好评。2021年,TCL中高端智屏销售量显著增长,量子点智屏及Mini LED智屏的销售量分别同比增长53.8%及50.5%,2021年TCL智屏全球市占率持续提升至11.5% ,稳居全球前三。 与此同时,TCL电子顺应行业智能化、多场景化发展趋势,积极布局全球互联网业务,为用户提供多屏即时互动、全场景智慧感知的产品与服务。TCL电子旗下雷鸟网络科技着力打造以大会员为核心的家庭互联网平台,积极发展少儿教育、影视内容等垂直类创新业务。2021年雷鸟网络科技会员业务收入、垂直类及创新业务收入、广告业务收入同比上涨51.5%、66.3%和16.9%,ARPU更高达63.2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3.9%。值得一提的是,TCL电子深化与Roku、Google和Netflix等互联网巨头的紧密合作,2021年新增来自Google的平台运营分成收入,并完成内容聚合应用TCL Channel的商业化转型,持续拓展全球家庭互联网业务的发展空间。 作为一个深耕家电市场40余年的全球化智能科技品牌,TCL白家电一直都秉承着“敢为不凡、品质为先”的产品理念。TCL冰箱回归消费者对冰箱的核心需求,致力于做“懂你的健康保鲜专家”。TCL 白家电希望可以通过持久长效的研发,打造世界一流的 TCL冰箱,通过智慧的保鲜科技,为用户缔造鲜如自然的极致体验。2020年,TCL白家电同江南大学食品学院徐学明教授团队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并基于“冰箱应用场景的磁场保鲜技术研究和嵌入式模块”的课题,共同研发出了分子保鲜科技。TCL 白家电将分子保鲜科技成功转化应用至TCL格物系列冰箱产品,显著提升了冰箱的食物保鲜效果,经过 TCL 实验室测试:能做到 5 天松茸多糖折损少于 4%,7 天菠菜不蔫, 15 天草莓不腐,蓝莓花青素维持 85% 以上。 2021年5月,TCL家电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TCL家电”)高调拿下ST奥马(002668)控制权,上市公司由此进入了李东生时代。如今时隔逾一年时间,ST奥马8月29日晚间披露称,由于TCL家电在收购公司过程中涉嫌违反证券法律法规,证监会决定对其立案。不过,ST奥马指出,上述情况不会对公司控制权造成影响。纵观李东生入主后这一年多,其本人亲自“操刀”,ST奥马出售了金融科技相关资产,开始聚焦冰箱主业,公司业绩也出现明显起色,今年上半年同比扭亏。8月29日晚间,TCL家电披露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TCL家电收到证监会下发的《立案告知书》,因其在收购公司过程中涉嫌违反证券法律法规,证监会决定对TCL家电立案。

摩登3官网注册_远离危险:打造安全的自动驾驶汽车

作者:是德科技汽车和能源解决方案营销经理Hwee Yng Yeo 当下的汽车行业正在经历一场变革――电动汽车逐渐兴起,自动驾驶汽车(AV)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在中国,众多企业纷纷投身于全自动驾驶汽车的研发,而且已有一系列试点项目落地,为尽早实现这一目标而努力。香港某科技园正在开展一项 AV 试验,研究如何将通勤者接驳到智慧城市环境下的公共交通系统中。中国消费者比西方消费者更乐意接受自动驾驶,对各种自动驾驶功能也抱有更大的热情。 自动驾驶汽车之所以具有如此大的吸引力,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有可能减轻交通压力,减少交通事故和伤亡人数,实现更安全的驾驶体验。在实现 L5 级自动驾驶之前,培养对自动驾驶的信任至关重要。不过,这也是一个容不得丝毫差错的复杂问题。更具挑战性的是,参与构建和开发 AV 的生态系统比现有的汽车行业更复杂、更分散。 远离危险:打造安全的自动驾驶汽车 除非行业和社会能够解决安全问题并在内部建立起信任,否则实现全自动驾驶仍将是任重道远。影响进度的部分因素包括: 克服数据和安全难关 当今的汽车配备了一系列传感器和车载网络,它们会收集各种数据,旨在提高可预测性。数字孪生解决方案通过仿真来评测车辆在现实场景中的性能――它们将建立一个逼真的环境,检验 AV 在其中能否实时做出准确、可预测和安全的决策。然而,要想实现全自动驾驶,行业必须通力合作,创建一个能够更智能化建模的共享数据框架,协助解决无人驾驶汽车涉及的各种复杂的安全问题。 随着汽车上搭载的各种软件不断增加,给黑客留下的可乘之机也会越来越多。对 AV 而言,一旦遭受黑客攻击,轻则丢失财务数据或个人数据,重则可能危及生命。因此,厂家要确保在设计阶段发现并消灭每一个可能的漏洞,尽一切努力打造安全可靠的自动驾驶体验。此外,一旦汽车上路,所有软件或系统更新都必须经过严格测试,确保不遗留任何安全缺陷。 满足监管要求 在推动 AV 提升自动驾驶等级和获得市场接受方面,监管机构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大多数事故都是因为人为失误所致,AV 立法有助于开创一个更安全驾驶的新时代。为了建立信任,整个生态系统和供应链都必须遵守这些法律法规。自动驾驶汽车的发展不仅需要业界的合作,还需要依靠各种标准的落实――例如,车辆怎样才算是具备基本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包括联合国世界车辆法规协调论坛在内,众多行业组织正紧锣密鼓地开展工作,确保将自动驾驶纳入法律法规的监管。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工业和信息化部(MIIT)联合发布了一份详尽的自动驾驶汽车发展战略,明确了要在 2025 年前实现的目标。随着监管力度进一步扩大,这些举措将会逐一解决安全问题,帮助建立信任。 技术:既是问题,也是解决方案 复杂的技术既是问题,也是解决方案。软件定义的车辆是实现全自动驾驶的关键里程碑之一。汽车技术竞赛产生了海量的数据流,企业可以利用这些数据流改进确定性的决策制定,辅助开发新型汽车。随着智能软件在车辆和驾驶辅助系统中的普及,它们会减少人为失误,提升车辆的安全性。 不过,业界仍然需要更多的技术,用来测试 AV 性能是否完全符合预期,是否在各种情况下都符合必要的安全标准。业界需要在自动驾驶普及之前对各种驾驶场景展开评测,例如蜿蜒曲折的山村公路,亦是拥挤的都市街道。这项工作非同小可。 数字孪生还需要与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虚拟现实等创新技术相结合,因为仿真能够评测包含硬件和软件在内的各个组件和系统。这种方式可确保汽车在进入总装线之前达到安全和质量标准。这样不仅能够节省资金和时间,也是在车辆可能遭遇的各种环境和情况下评测每款车型的唯一可行方法。 自动驾驶的未来 只有扫清前面提到的所有这些障碍,我们才能更顺利地向着更高等级自动驾驶汽车的目标迈进。当然,生态系统不会突然转向全自动驾驶,而是会一步一个脚印地向着目的地前进。 自动驾驶汽车(AV)相关的风险问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来解决。合作越紧密,解决问题的速度就会越快。鉴于离实现全自动驾驶这一目标仍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现在就预测一个确切的时间表没有什么实际意义。随着软件技术竞赛的继续,到 2030 年,我们应当更有把握看清安全自动驾驶的未来。 9月12日,是德科技将在上海召开年度活动Keysight World Tech Day 2023,活动中将针对自动驾驶汽车及新能源的话题展开探讨。 在上午的大会主题演讲部分,SAE International中国区总经理徐秉良先生将分享“汽车自动驾驶标准”,来自是德科技汽车自动驾驶高级业务总监Sven Kopacz 也将针对“汽车行业的数字化转型”这一话题进行探讨。

摩登3内部554258_5G的前传网络会被大量数据击垮吗?

我们都知道 5G 的承诺:超快的速度和更高的响应能力(更低的延迟),但你有没有想过这对手机信号塔背后的网络意味着什么?5G 的几个方面正在密谋可能压倒前传网络——你的手机和互联网之间的链接之一。 考虑一下您使用当前部署的 4G LTE 网络的体验。当很多人同时开始使用手机时,例如在拥挤的体育场中场休息时,或者当飞机降落并且每个人都重新打开手机时,连接速度似乎停止了,网络响应速度变为零. 当每部手机都试图以当前 4G 速度的 100 倍流式传输 4K 视频或处理下载时会发生什么? 我们可以处理速度吗? 首先,手机和手机信号塔顶部的无线电需要处理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使用新的 5G 频段(包括更高频率的毫米波频段)、更宽的带宽和更复杂的调制方案,无线链路应该能够支持更高的 5G 传输速率和更低的延迟。制造作为智能手机和基站无线电核心的调制解调器芯片组的高通公司最近展示了 4Gbps 峰值传输速率作为一个令人信服的数据点。 但新的 5G 基站不仅必须处理更高的每用户传输速率,还必须支持每个蜂窝站点更多的用户。新的 5G 技术大规模 MIMO(多输入多输出)将利用蜂窝塔上的大型天线阵列同时处理更多用户,同时提高传输速率和连接可靠性。 第三个复杂因素是大规模 MIMO 需要的射频数据流比服务的用户数量多得多。每个天线都需要一个单独的信号,并且可以使用超过 100 个天线。第四,无线电接入网络(称为 C-RAN)的集中化正在将一些无线电处理功能移回移动核心,这意味着更大的未压缩无线电数据需要传输更大的网络部分。 这是一场完美风暴:每个用户的传输率更高,用户更多,数据流比用户多,未压缩数据流更大。这些变化中的每一个都会强调从基站到互联网的连接;结合起来,它们构成了一个更大的问题。 问题的核心 蜂窝塔上的无线电通过前传网络和回传网络连接到互联网。前传网络将未压缩的无线电数据传输到称为基带单元 (BBU) 的处理站点。回程网络将分组数据从 BBU 传输到互联网。BBU 以前位于蜂窝塔的底部,但网络虚拟化和 C-RAN 使运营商能够将 BBU 从单个蜂窝塔移到更靠近网络中心的位置。由于可以通过集中处理和管理来降低基础设施成本,因此像 C-RAN 这样的服务提供商。 在这种配置中,挑战在于从 BBU 到蜂窝塔无线电的前传链路。这就是数十或数百个 MIMO 流的未压缩无线电数据创建多达两个数量级的流量的地方。4G LTE 网络使用称为通用公共无线电接口 (CPRI) 的 2003 年前传标准。CPRI 支持高达 10 Gbps 的数据速率,跨越超过 10 公里(略超过 6 英里),适用于采用 C-RAN 架构的 4G LTE 网络。新的 5G 基站可能需要高于 600 Gbps 的数据速率,这可能需要新的光纤并且服务提供商在经济上无法接受。 eCPRI 是由一组 5G 网络设备供应商 CPRI 论坛开发的基于数据包的前传接口。成员预计现有 CPRI 规范的效率和链路容量利用率将不足以满足 5G 网络的需求。资料来源:CPRI 论坛 其他提议的解决方案包括无线电单元和 BBU 之间不同级别的功能划分(在基础设施成本和易于管理方面有各种权衡)、数据压缩(由于5G 所需的较低延迟可能无法工作)、或减少大规模 MIMO 基站上的天线数量。 服务提供商和网络设备制造商正在评估针对前传数据紧缩的不同解决方案。系统级仿真是此类评估中的重要工具。通过参数化系统模型,可以评估不同的架构,并可以整体比较前传数据负载。 与此同时,作为一名工程师,在学术期刊和新闻文章中看到吞吐量和延迟性能、连接可靠性、网络架构和基础设施部署成本之间的权衡是一种有趣的体验。

摩登3平台注册登录_台积电总裁魏哲家:台积电绝不会生产自己的芯片

8月30日,2022年台积电技术论坛台北站重新恢复线下举办。在开场演讲当中,台积电总裁魏哲家阐述了半导体对人类生活进步的帮助,预计台积电及其合作伙伴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另外,台积电也对新的制程技术、先进封装、3D IC 等技术进行分场论坛,让合作伙伴及客户更加了解台积电的发展。 魏哲家在演讲中针对近期成长极快的汽车电子市场发展表示,汽车电子的硅含量每年以增加15% 的速度增加,这是因为过去汽车电子仅在核心处理芯片上的功能提升。如今,各方面的信息量快速提升的情况之下,让车用电子对各类芯片的需求大幅度发展,造成了相关硅含量的增加。另外,过去的芯片制程技术微缩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当前车用电子运算的需求情况下,当前还需要3D IC 的发展来帮忙,这样的状况,也使得台积电兴建新的晶圆厂来支持。 魏哲家表示,曾经有汽车制造商表示,此前的芯片短缺情况让车用收音机当中价值50 美分的芯片无法供货,冲击了整台50,000 美元的车子无法出货的情况。这显示了整个车用半导体供应链出问题的情况,在过去是因为客户都不关注车用芯片的供需问题,现在则是制造车用芯片的半导体设备厂商自己也拿不到关键零组件,因而无法顺利供货。以EUV 来说,如此高价的设备可能因为一个价值不是太高的零件短缺而缺货,这就让整个芯片制造完全停摆,供应链就无法有足够的芯片供应。 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中文简称:台积电,英文简称:tsmc,属于半导体制造公司。成立于1987年,是全球第一家专业积体电路制造服务(晶圆代工foundry)企业,总部与主要工厂位于中国台湾省的新竹市科学园区。 2017年,领域占有率56%。2018年一季度,合并营收85亿美元,同比增长6%,净利润30亿美元,同比增长2.5%,毛利率为50.3%,净利率为36.2%,其中10纳米晶圆出货量占据了总晶圆营收的19%。截止2018年4月19日,美股TSM,市值2174亿美元,静态市盈率19。 2018年8月3日晚,台积电传出电脑系统遭到电脑病毒攻击,造成竹科晶圆12厂、中科晶圆15厂、南科晶圆14厂等主要厂区的机台停线等消息。台积电证实,系遭到病毒攻击,但并非外传遭黑客攻击。8月4日,台积电向外界通报已找到解决方案。 2020年7月16日,在台积电二季度业绩说明会上,发言人在会上透露,未计划在9月14日之后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继续供货。而美国政府5月15日宣布的对华为限制新规于9月15日生效。2020年7月13日,台媒钜亨网曾报道,台积电已向美国政府递交意见书,希望能在华为禁令120天宽限期满之后,可继续为华为供货。 2020年8月26日,台积电(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罗镇球在2020世界半导体大会上表示,台积电的5纳米产品已经进入批量生产阶段,3纳米产品在2021年面世,并于2022年进入大批量生产。 2021年10月26日,台积电宣布推出N4P 制程工艺。 台积电总裁魏哲家今日现身 2022 台积电技术论坛并提到,台积电 3 纳米思考良久维持 FF 架构并即将量产,至于 2 纳米也可和在座各位保证 2025 年量产会是最领先技术。据悉,台积电 2 纳米技术和 3 纳米技术相比,功效大幅往前推进。在相同功耗下,速度增快 10~15%,或在相同速度下,功耗降低 25~30%。台积电总裁魏哲家警告称,目前价值50美分-10美元芯片的普遍短缺,正在阻碍规模6000亿美元半导体行业的发展。他说,目前台积电现有的工厂无法满足对低端芯片的需求,公司正在兴建新厂,这表明未来几个月即使是成熟芯片的成本也可能会更高。

摩登3登录网站_营收下滑研发增加,龙芯中科上半年净亏损过亿

据业内消息,昨天国产芯片巨头龙芯中科发布了今年上半年的报告,其中归属上市公司的股东净亏损为 1.038 亿元,而去年同期的净利润为 8876.33 万,相比之下直接下滑 216.92%,上半年营收为 3.08 亿元,同比下滑 11.43%。 龙芯中科认为上半年的营收下滑主要受政策性市场需求下降的影响,亏损主要是由于毛利率的下降和期间费用的上升。此外,上班年每股收益为 -0.26 元主要是净利润下降所致。上半年龙芯中科的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增加 40.43%,和营收下滑有一定关系。 报告显示龙芯中科的 LA664 处理器核完成流片、3A6000 芯片流片,并表示将继续从提高自主可控度和性价比方面加大研发投入,未来在基础软件方面将进一步加强基础版操作系统的研发投入,不断完善软件生态。 据悉, ,3A6000 芯片是通过设计优化提升性能所形成的第四代微架构首款产品,采用与 3A5000 相同的工艺。3A6000 集成 4 个高性能 6 发射 64 位 LA664 处理器核。主频达到 2.5GHz,支持 128 位向量处理扩展指令和 256 位高级向量处理扩展指令,支持同时多线程技术(SMT2),全芯片共 8 个逻辑核。 龙芯 3A6000 片内集成双通道 DDR4-3200 控制器,集成安全可信模块,可提供安全启动方案和国密应用支持。较上一代龙芯 3A5000 桌面 CPU,龙芯 3A6000 在相同工艺下单线程性能提升 60% 以上,全芯片多线程性能成倍提升。 龙芯中科技术有限公司于 2008 年由中科院和北京市政府共同牵头出资成立,旨在依托龙芯十余年的研发技术,将处理器研发成果产业化。2022 年 6 月 24 日,龙芯中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 龙芯中科主营业务为处理器及配套芯片的研制、销售及服务,主要产品与服务包括处理器及配套芯片产品与基础软硬件解决方案业务。目前,龙芯中科基于信息系统和工控系统两条主线开展产业生态建设,面向网络安全、办公与业务信息化、工控及物联网等领域与合作伙伴保持全面的市场合作,系列产品在电子政务、能源、交通、金融、电信、教育等行业领域已获得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