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摩登3平台开户

摩登3测试路线_整数、浮点数在内存中的存储规则

关注+星标公众号,不错过精彩内容 作者 | 夜风 编排 | strongerHuang 为什么我们代码将浮点数、整数进行强制转换,或打印输出时会出精度损失,或出错的情况? 想要搞明白这个问题,就需要了解一下整数、浮点数的存储规则。 嵌入式专栏 1 浮点数存储规则 根据国际标准IEEE(电气和电子工程协会)规定,任何一个浮点数NUM的二进制数可以写为: NUM = (-1) ^ S * M * 2 ^ E ; (S表示符号,E表示阶乘,M表示有效数字) ①当S为0时,表示一个正数;当S为1时,表示一个负数; ②M表示有效数字,1<= M <2; ③2^E表示指数 比如十进制的3.0,二进制就是0011.0 就可以写成(-1)^ 0 * 1.1 * 2 ^ 1 再比如十进制的-3.0,二进制就是-0011.0 就可以写成(-1)^ 1 * 1.1 * 2 ^ 1 而规定float类型有一个符号位(S),有8个指数位(E),和23个有效数字位(M) double类型有一个符号位(S),有11个指数位(E),和52个有效数字位(M) 以float类型为例: IEEE对于(有效数字)M和(指数)E有特殊的规定(以float为例):  1. 因为M的值一定是1<= M <2,所以它绝对可以写成1.xxxxxxx的形式,所以规定M在存储时舍去第一个1,只存储小数点之后的数字。 这样做节省了空间,以float类型为例,就可以保存23位小数信息,加上舍去的1就可以用23位来表示24个有效的信息。 2. 对于E(指数)E是一个无符号整数所以E的取值范围为(0~ 255),但是在计数中指数是可以为负的,所以规定在存入E时,在它原本的值上加上中间数(127),在使用时减去中间数(127),这样E的真正取值范围就成了(-127~128)。 对于E还分为三种情况: ①E不全为0,不全为1: 这时就用正常的计算规则,E的真实值就是E的字面值减去127(中间值),M的值要加上最前面的省去的1。 ②E全为0 这时指数E等于1-127为真实值,M不在加上舍去的1,而是还原为0.xxxxxxxx小数。这样为了表示0,和一些很小的整数。 所以在进行浮点数与0的比较时,要注意。 ③E全为1 当M全为0时,表示±无穷大(取决于符号位);当M不全为1时,表示这数不是一个数(NaN) 嵌入式专栏 2 测试 代码如下: void test(void){ float m=134.375; char *a=(char*)&m; printf("0x%p:%d\n",a,*a); printf("0x%p:%d\n",a+1,*(a+1) ); printf("0x%p:%d\n",a+2,*(a+2) ); printf("0x%p:%d\n",a+3,*(a+3) );} 代码输出结果: 具体的计算过程如下: 嵌入式专栏 3 精度损失 我们可以把十进制的小数部分乘以2,取整数部分作为二进制的一位,剩余小数继续乘以2,直至不存在剩余小数为止。 例如0.2可以转换为: 0.2 x 2 = 0.4 0 0.4 x 2 = 0.8 0 0.8 x 2 = 1.6 1 0.6 x 2 = 1.2 1 0.2 x 2 = 0.4…

摩登3测速代理_国资三轮中科院/深圳产业基金/中航数亿元赋能航顺HK32MCU无边界生态

随着智能智慧万物互联快速发展,32位MCU/SOC爆发式增长,需求品种复杂多样,32位MCU/SOC企业研发投入和流动资金巨大,尤其是超长战线的生态打造需要更多金钱和漫长时间投入! 80后半导体二十年MCU产品定义和市场经验老兵刘吉平在已经实现亿元财富自由的情况下,再次倾家荡产投入与原华为海思/日本富士通资深研发老兵王翔团队强强联合踏上航顺HK32MCU自主品牌创业道路。 航顺芯片创始人董事长刘吉平负责战略市场和操盘,联合创始人CTO王翔负责研发和生态建设把控。四年来,他们从零开始,从未融资一分钱,完全靠自有资金潜心研发和销售一步一个脚印高速发展。这在各种半导体企业频繁暴雷的今天,难能可贵。或许是为了企业更加快速发展: 据可靠消息和企查查:航顺HK32MCU一年内连续完成中国最大央企中航集团中航联创Pre A轮战略投资,A轮深圳市引导基金加法壹号领投后,再获B轮中国科学院国科投独家战略投资,一年内三轮合计数亿元战略融资。 这是中国科学院国科投和中航集团中航联创投资32位MCU赛道的唯一企业。航顺芯片HK32MCU到底有什么魅力能撼动中国最高的科研机构中国科学院和中国最大的央企中航集团投资呢! 我们有幸采访到航顺芯片CFO余老师,他说到:早期投资界都热衷于投资互联网和房地产,很少有专业的人投资半导体,尤其是天使投资,32位MCU/SOC赛道千亿市场而且随着智能智慧万物互联还会高速爆发,在调研这个赛道和创业初期中国自主可控几乎是零,那么大的市场,那么大的机会,刘总和王总觉得机会非常大,刘总20年MCU的半导体经验,对32位MCU产品定义和市场把握度非常有把握再加上和王翔研发团队强强联合,刘总就自主投资了几年,虽然遭遇很多的质疑和诋毁有时候觉得很莫名其妙,但始终坚信我们的敌人只有我们自己,我们唯一在乎的是坚持做好产品,服务好客户,吸纳更多高度契合航顺企业文化人才团队完成航顺HK32MCU无边界生态平台级企业愿景。 至于几家巨头为何都选择航顺HK32MCU,余老师说其实很简单,很多投资人听故事看PPT,我们的股东投资人都是高度专业的,首先他们确定了32位MCU赛道必须投资一家并且要拥有国内最好研发技术又有市场能力的企业,他们非常钦佩刘总的格局落地能力和制定的战略以及航顺愿景,也无比认可CTO王总团队的技术实力,更为重要的是他们认为企业家说了不算,家家都说自己是最好的厉害的,他们用了一年到两年时间调研了国内几乎所有的MCU公司,用了最笨也是最好的办法,拿着众多国内MCU或自己测试或自己投资的客户测试对比,确认无疑航顺HK32MCU从产品稳定性功耗兼容性产品种类创新性知识产权团队凝聚力稳定性未来潜力等短短三年时间综合方面都是非常优秀才最终押注投资32位MCU赛道航顺芯片。中科院中航都表示将全面赋能有求必应从供应链资金企业管理客户等各方面资源帮助航顺芯片在短时间内快速崛起壮大。更为重要的是刘总一直沿着航顺伟大愿景布局积累股东硬核资源,而不仅仅只是资金。 关于航顺 “32位MCU哪家强航顺芯片挑大梁”航顺芯片全球总部2014年成立于深圳,全球研发中心设立于成都。目前已连续完成中国最大央企中航集团中航联创Pre A轮战略投资,A轮深圳市引导基金加法壹号领投,B轮中国科学院国科投独家战略投资三轮合计数亿元融资。 先后获得“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深圳总决赛亚军”“深圳青年科技创新十大风云人物创业之星”“深圳龙华2018/2019连续2年中小微科技创新百强第一名”“新中国成立70周年深圳三十大创业榜样”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获得知识产权贯标证书,共计申请百余项核心专利知识产权,2019/2020连续两年世界半导体大会被评为“中国2018十大IC独角兽”。 已量产ARM Cortex-M0/M3/M4/世界超低功耗7nA等十四大家族300余款通用/专用32位MCU。孵化交付二十余家定制化领域战略合作伙伴。已批量应用在汽车电子,医疗电子,工业和消费类电子以及智慧城!

摩登3测速登录地址_为什么5G需要边缘计算(MEC)?

本文来源:无线深海 边缘计算,从4G时代已经开始萌芽,到了5G时代,它完全融入了网络的基础架构,成为了不折不扣的标配,甚至是业务扩展的利器。 那么到底什么是边缘计算呢?本文将要探讨这个问题。 1 为什么需要边缘计算? 说到“边缘”二字,跟“中央”的意思相反,暗含着“等级低”,“不重要”,“靠边站”的意味。既然如此,大搞“中央计算”就行了,还研究什么“边缘计算”? 其实,在信息网络中,“中央”和“边缘”的地位跟我们直观的认知是相反的。中央存在的价值,就是更好地为边缘服务。 从上图可以看出,网络的中央节点是由接入,承载,交换等复杂架构以及各种服务器组成的一朵云,它存在的价值,就是为了满足网络边缘处不同终端形形色色的需求:个人通信,游戏娱乐,智能家居,工业控制等等。 技术的发展,就是在人类这些不断膨胀的需求所驱动之下完成的。 5G的三大应用场景,正是这些需求的总结:增强型移动宽带(eMBB)针对高清视频等系列应用,大规模机器类型通信(mMTC)针对像智慧城市这样的海量物联网系列应用,超高可靠性低延时通信(uRLLC)则针对像工业控制或者远程驾驶之类的专业领域应用。 这些应用要求大带宽,低时延,高算力,个个实现起来都不简单。 一个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缩短数据传输的距离,把提供服务的节点从中央下放到网络边缘,离用户更近。这样一来,无论是带宽,时延,还是算力,解决起来就容易了许多。 这样的解决方案就叫做“边缘计算”。 边缘计算最常用的比喻就是章鱼的神经系统。它的大脑作为中央节点只处理40%的信息,主要负责总体协同,剩余的60%的信息则由8条触手(相当于边缘节点)就近处理。 也就是说,章鱼可以使用“腿”来思考,并就地解决问题!这种灵活高效的信息处理方式,成就了这种无脊椎动物的智力巅峰。 边缘计算,可以说承载了5G时代万物互联的梦想。 2 什么是MEC? 我们平时使用的4G和5G都属于移动通信,在移动网络下的边缘计算,也就理所当然地被称作“移动边缘计算(Mobile Edge Computing)”,缩写作MEC。 MEC的概念最早源于卡内基梅隆大学在2009年所研发的一个叫做Cloudlet的计算平台。这个平台将云服务器上的功能下放到边缘服务器,以减少带宽和时延,又被称为“小朵云”。 2014年,欧洲电信标准协会(ETSI)正式定义了MEC的基本概念并成立了MEC规范工作组,开始启动相关标准化工作。 2016年,ETSI把MEC的概念扩展为Muti-access Edge Computing,意为“多接入边缘计算”,并将移动蜂窝网络中的边缘计算应用推广至像Wi-Fi这样的其他无线接入方式。 在ETSI的推动下 ,3GPP以及其他标准化组织也相继投入到了MEC的标准研究工作中。目前,MEC已经发展演进为5G移动通信系统的重要技术之一。 要理解MEC,首先需要了解MEC中涉及到的4个基本概念: 云 , 边 , 网 , 端 。 △ 云,边,网,端,形成了一个协同的有机整体 云 :云计算以及用以支撑云计算的基础设施及资源,也被称作云端,是提供服务的中心节点。 边 :边缘,也就是边缘计算节点,本文的主角,离终端最近的服务节点。 网 :云端和边缘,以及边缘和用户之间的网络,默默无闻但非常重要的底层工作者。 端 :也就是终端,是云,边,网服务的对象,包含手机,平板,电视等一切可以联网的设备,其位置在网络的最外围,是各种数据的消费者,也成了内容的生产者(如短视频,直播等)。 如果还用章鱼来比喻的话,“ 云 ”就像大脑,“ 边 ”就像触手,“ 网 ”就像连接大脑和触手的肌肉,“ 端 ”则就是章鱼要捕获的食物。云边网端协同,构成了MEC系统的有机体,让信息更快更好地得以流动。 3 怎样部署MEC? 目前在市场上,5G时代的MEC玩家主要有两类:互联网厂家,电信运营商。它们手中的资源不同,推出的边缘计算方案自然也有差异。 首先我们来看看ETSI定义的5G和MEC融合架构。 △ 5G核心网最关键的网元:,是连接5G核心网和MEC的纽带,可提供数据分流及流量统计等功能。 如上图所示,左侧是5G网络,包含核心网(含AMF,SMF,PCF等一系列控制面网元,以及用户面网元UPF),接入网(RAN)以及终端(UE)。右侧则是MEC,包含MEC平台,管理编排域,以及多个提供服务的APP。 5G网络和MEC之间的结合点就是UPF。这个网元的全称是User Plane Function,顾名思义,就是处理核心网用户面功能的。所有的数据,必须经过UPF转发,才能流向外部网络。 也就是说,负责边缘计算的MEC设备,必须连接在5G核心网的UPF这个网元之后。 5G的核心网设计是十分灵活的,为了减少数据传输的迂回,UPF的部署位置也一般比控制面网元要靠下,这就叫做UPF下沉。 举例来说,中国移动的核心网在全国分为8个大区,每个大区管理数个省份,但在这些大区的机房中只部署有控制面网元,UPF则下沉到省中心,乃至地市,区县,方便实现本地数据本地消化。 这样的架构,就为MEC的贴近网络边缘部署提供了条件。 对于运营商来说,整个网络都是他们的,因此部署MEC的位置非常灵活,在边缘UPF的基础上增加MEC的功能,形成边缘一体化增强型UPF是最简洁的方案。 根据服务区域的大小和个性化需求,MEC可以跟核心网位于同一数据中心(下图中的4),还可以跟下沉的UPF一起位于汇聚节点(下图中的3),也可以和UPF一起集成在某个传输节点(下图中的2),甚至还能跟基站融合到一起(下图中的1),离用户近在咫尺。 1. MEC,UPF和基站融合到一起 2. MEC跟下沉的UPF一起集成在某个传输节点 3. MEC跟下沉的UPF一起位于汇聚节点 4. MEC跟核心网部署于于同一数据中心 对于互联网厂家来说,虽然也在积极推进边缘计算,但由于它们手中没有网络,只能通过和运营商的UPF对接这样的方式来支持MEC。 如下图所示,互联网厂家的边缘计算平台需要和各个运营商的UPF对接,通过UPF再连接到不同运营商的基站,从而把服务送达每个用户。 △ 互联网厂家的边缘计算平台需要和运营商的UPF对接,把运营商的网络作为传输管道 因此可以这么说,互联网厂家“云”的能力较强,它们通过把能力从“云”向“网”拓展来支持“边”(MEC);而运营商对“网”是全面掌控的,从而支持“边”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但它们需要增强“云”的能力。 在MEC的支持下,云端算力下沉,终端算力上移,从而在边缘计算节点形成兼顾时延,成本和算力的汇聚点,这就是MEC存在的核心价值。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21ic获得授权后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谢谢!

摩登三1960_52图带你梳理Linux通用知识

噗。。为啥不是面试题了,封面船去哪里了?要开好船,先回到我们的初心—Linux,这篇文章是Linux的超级基础且经常用到的内容,不多说,直接肝!可以直接拉到文末点个赞!当然,如果需要思维导图可编辑版,私信我就好了。 Linux软件安装 Linux排查问题套路 Linux命令详解 一 Linux通用知识 说到操作系统,如果读大学的时候是计算机专业,那肯定就会上这门课,我猜测当时的你们想法是这样的 上大学使用的都是Windows系统,界面友好,上手快,习惯性的点点点操作 大部分的课程在windows中操作,比如C++用的Vistual Studio,学数据库的SQL Server 大学中的操作系统更加偏向理论研究,至于到底是怎么运作的可能懵懵懂懂 知道上了研究生到了实验室,我发现实验室的怎么都是对着一个窗口操作,瞬间觉得以前的计算机知识白学了,于是开启了Linux之路。 其实大部分的系统,团购,打车,快递都部署在服务端,其中都包含Linux,什么云计算,虚拟化,大数据等也是基于Linux,那为啥在大学里都是windows? 咦 为什么说了解Linux的生态,会让你学到更多的新技术? 我们要知道很多的大牛通过Linux来开发各种如那件,数据库Mysql,kafka,Spark等技术都会默认提供Linux的安装运维手册,所以尽快的进入Linux的世界对于个人的进步和职业发展都是非常有好处的 每当我们买了手机,买了电脑,上手就可以用,这是因为预装了操作系统。所以呀,那有什么岁月静好,知识有人帮我们负重前行了,操作系统就是这样一个角色。 那么操作系统帮助我们做了哪些事儿呢? 跑几个问题,桌面上的图标是什么,为啥子敲一下键盘就出来了画面 电脑咋个知道我们鼠标点击的那个位置 为什么我一回车,这些字符就飞出去了 这几个任何一个操作,基本上都覆盖了操作系统的所有功能,那我来认识熟悉而默认的操作系统 1 vmvare 虚拟机是什么? 虚拟机通过软件来模拟具有完整硬件系统功能的,运行在完全隔离的完整计算机系统。每个虚拟计算机可以独立运行并安装各种软件和应用 首先从官方下载并解压虚拟机安装包,然后双击运行 双击VMVARE 下一步 接受许可进行下一步 选择安装位置,最好不要出现中文 自定义路径 设置用户体验选项,都可以选择 设置用户体验 在桌面和开始菜单程序文件夹创建快捷方式。 创建快捷方式 百度一个许可证ZG1WH-ATY96-H80QP-X7PEX-Y30V4 输入许可证密钥 打开vmvare 打开vmvare 点击新建虚拟机向导 选择文件-新建虚拟机打开 新建虚拟机 选择自定义 下一步 选择自定义 下一步 选择下一步 安装客户机操作系统,选择稍后安装操作系统 选择稍后安装操作系统 命名虚拟机 更改虚拟机名称并选择安装得位置 命名虚拟机 更改主机配置进行处理的分配 处理器核心数分配 虚拟内存分配:注意内存分配不能大于主机内存 虚拟内存分配 设置虚拟机网络得类型,这里选择NAT 网络类型暂设为NAT IO控制器选择,选择LSILogic 磁盘类型选择SCSI即可 创建磁盘选择创建新虚拟磁盘 创建新虚拟磁盘 指定磁盘文件 指定磁盘文件 修改路径 选择自定义硬件 选择自定义硬件 选择centos得ISO镜像文件,先选择CDDVN—ISO镜像文件—浏览找到镜像、 导入镜像 点击完成 完成 开启虚拟机 选择配置好的虚拟机 开启虚拟机 鼠标移动到虚拟机内部,上下键选择install centos7然后回车 install centos7 选择软件选择最小安装,选择语言 选择最小化安装 软件安装 软件安装 选择计算节点 选择计算节点 开始安装 开始安装 设置root密码,点击完成配置 设置root密码 2 进行网络配置 现在我们的centos还是个空壳子,如果我们需要访问外网,则需要进一步配置一波 打开配置文件 #vi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更改相应的配置 DEVICE=eth0 #设备名称,可根据ifcofnig命令查看到。BOOTPROTO=dhcp #连接方式,dhcp会自动分配地址,此时不需要在下面设置ip和网关HWADDR=00:0C:29:AD:66:9F #硬件地址,可根据ifcofnig命令查看到。ONBOOT=yes #yes表示启动就执行该配置,需要改为yes service restart network完事 ping www.baidu.com 网络检测 3 安装xshell 我们已经完成了安装vmvare并导入了centos,那么我们如何去玩儿这个看似很牛皮的玩意?直接上手?不习惯吧,那我们用个远程工具连连 Xshell 是一个强大的安全终端模拟软件,Xshell 可以在 Windows 界面下用来访问远端不同系统下的服务器,从而比较好的达到远程控制终端的目的。除此之外,其还有丰富的外观配色方案以及样式选择。 下载xshell(别去下了,贼慢麻烦) 链接测试(因为使用的ssh,那么确保centos中22端口已经打开了) 文件—–属性进行XHSELL相关的配置,比如配色,字体大小等 4 基本命令的使用 命令太多,必须要全部记忆,但是要学会如何查每个命令的参数。我画了个思维导图可以当作小字典查看,下面列出可能我们使用频率会更高的命令 执行命令 含义…

摩登3测速登录地址_“5G安全威胁论”下,中国如何突破封锁包围

本文来源:财经十一人 5G被人为分割成使用中国网络设备和不使用中国网络设备的两大板块。这将极大地阻碍5G的发展,并给刚刚起步的6G预研笼罩上沉重的阴影。 人类对自由沟通的努力从来没有停止过。1897年马可尼在英国陆地与一只拖船间完成无线电报实验,就此揭开移动通信的大幕。1973年库柏在美国打通了第一个基于手持终端的电话。从只能打电话发展到可以发消息、高速上网和物联网,移动通信已有51亿独立个人客户,连接数更是超过88亿,成为全球最泛在的信息基础设施平台。 移动通信的技术标准种类越少、标准化网络设备和终端的市场就越大,网络建设维护的成本越低、消费者的红利就越大。但移动通信作为自然垄断行业,政府对运营牌照和频谱授权实施着高强度的监管,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状况各不相同;全球研发生产移动通信设备、终端和解决方案的公司数万家,技术专利积累、产品演进路线和市场格局千差万别,全球只使用一个标准实现起来非常困难。 事实上,模拟通信(1G)全球并没有技术标准。网络规模较大的有美国1978年开始商用的AMPS系统,北欧的NMT(1981年)、英国的TACS(1985年),中国在1987年引进爱立信设备也实现了商用。刚刚起步的移动通信被分隔成不能互联互通、无法异国漫游的多个区域性市场。大哥大迅速成为成功人士的标配,模拟通信的海啸式发展,让各国政府、设备厂商和运营商等对标准化的工作高度重视,以“技术最大程度的平滑升级”和“经济最大程度的带动产业发展”为核心的全球标准化之路就此开启。 “大哥大”,堪称移动电话的远古始祖 技术标准在2G时代第一次登上世界舞台。符合欧洲GSM标准的数字移动通信服务于1991年商用, 之后有美国的D-AMPS和CDMA,还有日本的PDC。四大标准家族台前的技术竞争、漫游联盟与幕后的国家意志、产业阵营加速了移动通信产业的飞速壮大,设备厂商“七国八制”的黄金时代到来了,Nokia、Siemens、Alcatel、ITATEL、Nortel、Motorola、Ericsson、Lucent、Fujitsu和NEC等等都是这个时期非常活跃的公司。直到今天,简单、可靠的网络架构,便宜、多样化的终端和遍布全球的漫游服务仍然让GSM被公认为全世界最成功的移动通信标准。 3G全球继续保持了四个标准。国际电信联盟ITU在2000年5月确定了WCDMA、CDMA2000和TD-SCDMA三大标准,这也是第一次由中国主导的标准成为国际标准。2007年在美国政府的反复运作下,WiMAX被补充接受为3G标准。但3G商用后长时间备受质疑,宽带移动通信到底用来干什么?如果只打电话的话,2G就够用了。这个问题直到2007年乔布斯的苹果手机iPhone问世,才找到了令人信服的答案。很多时候,主业不一定全能,跨界才有可能是惊喜所在。 过度碎片化的标准最终导致了市场的反噬。运营商投入巨资建设的CDMA2000、WiMAX等网络,由于终端昂贵种类少、网络功能升级缓慢和国际漫游困难等诸多问题,渐渐被广大消费者抛弃,不得不退网暗淡离场。规模效应这个最简单的经济学原理给全球的移动产业参与者上了一堂成本高昂的公开课,标准不能太多了,“少”才是真正的美。 2010年10月Verizon率先在美国大规模商用4G,这一次全球终于做到了只有两个标准,TD-LTE和FDD-LTE。更让人欣喜的是,在中国移动、日本软银等运营商的共同努力下,系统设备实现了TD和FDD无线接口的融合,从而在消费者体验上实现了一部手机走遍世界,运营商也做到了一张网络服务全球客户。这让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进入黄金十年,也催生了苹果、谷歌、亚马逊、阿里巴巴、腾讯、华为、中兴、百度和字节跳动等一大批新型“超级公司”,数字化转型和数字经济等迅速成为社会的焦点议题。 据《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0》,2019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35.8万亿元,占GDP比重达36.2% 5G时代开启于2019年4月,这是第一次全球只有一个标准的移动通信系统。在大规模商用一年多的时间里,全球已经开通了超过100张的5G网络。中国三大运营商以超过1.5亿的终端连接数雄踞全球5G市场榜首,华为、中兴的网络设备在多国实现部署,华为手机红遍全国,小米、OPPO、VIVO、一加、中兴等手机热销全球市场,微信、淘宝、TikTok等应用更是长时间占据全球多地APP下载榜单,中国历史性地实现了移动通信生态1G空白、2G跟随、3G突破、4G同步和5G引领的跨越式发展。 从1978年到2019年,移动通信终于没有因为某些国家或是厂家的利益纷争而陷入碎片化的困境。一个标准,成为全球的政策制定者、运营商、设备厂商、终端厂商、应用厂商和消费者的最大共识。 以安全为名, 全球一体化发展局面仅仅维持了一个月。2019年5月由捷克总理主持的首届5G安全大会在首都布拉格召开,来自欧盟、北约以及美国、德国、日本和澳大利亚的32个国家和4个国际组织参加了会议。 大会发布了布拉格提案Prague Proposals。虽然提案提到了支持创新、安全需要成本、确保供应链安全等观点,但其首次从政策、技术、经济和安全、隐私和韧性等四个方面对5G安全进行了系统阐述,指出数字安全不只是技术问题、数字安全面临着技术和非技术的威胁、5G网络干扰导致可能的严重后果,并明确提出要有国家性的举措、进行合适必要的安全评估和更广泛的安全措施等。 以事关国家安全、经济安全、其他国家利益和全球稳定为由,提出需要对5G网络结构和系统功能进行重点的安全考量,“政府政策”第一次走到了前台,以“技术”和“经济”为核心的国际移动通信标准化体系迎来了最大的“黑天鹅”。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主席Ajit Pai在这次会议披露了美国5G监管政策要点,释放出抢占全球5G发展制高点的强烈信号。他的发言要点包括:1.尽快释放频谱,2019年拍卖28GHz,24GHz和3.4GH的37、39和47频段,2020年还将释放3.5GHz(今年8月27日拍卖已经完成);2.放松安装申请条件、降低费用标准,确保更方便地安装大量的5G室内微基站,“比萨盒子大小的基站应该比60米高的基站享受更简单的管制政策”。3.优化管制政策以鼓励5G回传光纤网络建设。 在“5G安全威胁论”的阴影笼罩下,2020年7月底欧盟发布了5G安全工具箱Toolbox实施情况报告,针对7项战略性措施SM和9项技术性措施TM,从“非常低”到“非常高”分7个等级来评估5G实施情况的成熟度,结果三分之二的措施得分均处在低位,评估的导向性不言而喻。 具体来看,除了战略性措施SM01强化国家监管和技术性措施TM01确保网络底线安全要求、TM03确保严格接入管理、TM11加强韧性和可持续计划等4项处在中高等级外,其他12项措施均处在低-高区域。 评估报告要求欧盟下阶段要做好标准化和认证,技术投资及评估工作,并建议欧盟成员国继续强化监管、保障关键和敏感网络、增加供应商和用好投资贸易手段,以加强5G网络安全。这意味着政府直接通过行政手段干预5G标准化工作的大门被彻底打开了。 今年5月应美国国务院的要求,战略和国际研究中心CSIS组织了来自亚洲、欧洲和美国等地的25名专家研究提出了“电信网络和服务的安全与信任标准”,列出了包括“供应商如果总部设在民主选举政府的国家就更加可信”等31条充满政治偏见和地域歧视的标准。 今年8月,美国国务院官方网站更新了包括“干净的运营商”、“干净的应用软件APP”、“干净的软件商店”、“干净的云服务”、“干净的传输网络”、“干净的海缆接入”等六大标准在内的5G“干净网络”Clean Networks最新名单,Verizon、AT&T、T-Mobile等来自北美、欧洲和亚太地区的31家运营商赫然在列。它们均承诺遵守CSIS标准,均不采用华为、中兴等来自中国的5G系统设备,这个名单正在实时更新增加中。 以“安全”为名、以封锁中国的移动产业为实的包围圈正在形成,局面是全球移动通信发展40余年从没有出现过的。 目前的情况是,5G被人为分割成使用中国网络设备和不使用中国网络设备的两大板块。这将极大地阻碍5G的发展,让全球消除数字鸿沟、减小数据鸿沟、加快数字化转型、提升数字经济发展的工作难上加难,并给刚刚起步的6G预研笼罩上浓重的阴影。 今年7月发布的5G标准最新版本R16,定义了R15中缺失的5G核心网NC标准。5G的三大革命性功能超级移动宽带eMBB、超可靠低时延通信uRLLC和超密度海量接入eMTC全部就绪。 电信运营商通过建设全新的5G核心网NC和无线网NR,也就是独立组网SA的方式,来满足政府、行业和大众客户对带宽、时延、安全、速率、接入数量、服务质量等通用生产力性能的要求,5G作为社会信息化基础设施平台的时代正式开启。 5G在引入软件定义网络SDN、网络功能虚拟化NFV等新技术和移动边缘计算MEC、网络切片NS等新功能后,确实产生了网络标准化接口API开放、网络边界开放、核心网下沉和数据隐私保护等一些新问题。 从技术标准看,围绕着“标准安全”“部署安全”“设备安全”“运营安全”和“数据安全”,移动通信国际标准化组织3GPP所属的安全与隐私工作组SA3制定了5G的安全标准。 在全面继承4G安全标准体系的基础上,2018年的R15标准中增加了服务域安全、增强的用户隐私安全、增强的完整性保护、增强的网间漫游安全和统一认证安全框架等安全规范;2020年7月的R16标准中进一步在安全机制设计、业务安全能力和安全保障要求等多方面对5G的安全标准进行了健全和提升,完全满足和引导了全球运营商部署网络的需求,5G是迄今为止最安全的移动通信标准。 从网络应用看,作为移动通信国际标准的升级版本,5G在为期近十年的标准化进程中接受了全球数十家运营商和国际组织、政府、大学和公司等第三方机构的独立测试,其安全性得到了充分验证。 自韩国率先商用以来,全球的5G网络既有同时使用华为、中兴设备的,也有只用爱立信、诺基亚和三星设备的。从现网系统的表现看,无论是多供应商还是单一供应商的5G网络,其安全性能完全符合国际标准和所在国的国家监管要求,没有发现或发生任何系统级的安全隐患事故,在安全方面5G是最具健壮性和韧性的网络。 就在今年8月下旬,全球移动运营商行业协会GSMA宣布,华为、中兴、爱立信和诺基亚均通过了网络设备安全保障方案NESAS移动通信设备产品设备开发和生命周期流程的独立安全审核,这也对“5G安全威胁论”给出了最新的权威客观答案。 在标准和应用上最安全的5G网络,为什么“安全”的争议不断?关于特定议题的全球博弈,是每个参与者的策略应对其他参与者策略的最优反映。 在国际政治、商业和技术发展博弈中,中国5G安全的战略和策略互动如何才能够与国际利益相关方达成共识、建立互信,最终实现数字化转型的纳什均衡? 抓“数据治理”,发力国家顶层设计。5G带来数据的爆炸性感知、爆炸性采集、爆炸性传输和爆炸性应用。数据是数字经济的“燃料”,是最具有外溢效应的新型生产资料。 2019年中国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已经超过35.8万亿元人民币,占GDP的三分之一。目前我国与数据管理相关的机构众多,在各自领域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初步搭建起了职能导向、分级负责的数据管理架构。 但从数据的法律法规制定、伦理道德建设、政府监管和产业政策落地、国际生态构建的需求看,以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数据治理标准看,都还有着不少的空白点和矛盾点。从构建数据强国的战略出发,中国迫切需要在更高层面建立统揽全局的“数据治理决策和协调机制”,做到国家层面的数据治理战略目标明确、规划清晰、执行有度、协同有序。必须强调的是,利益相关者的全面和深度参与,特别是引入社会智库和国际外脑是不可或缺的。 建“新型平台”,促成国际共识均衡。5G是全球数字化转型的最主要驱动力。从2019年的布拉格会议开始,全球几乎所有的政府、国际组织和行业协会等都通过各自的平台咨询、协商和实施与5G相关的议题和措施。 一些国际组织的游戏规则在多年的时间里已经定型,其领导阶层遴选机制和议事机制也有着既定的惯性,想要在短时间内打破桎梏、优化规则、构建更具包容性的机制难度很大。 我们要看到,虽然目前中国与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相关的协会比较多,但大多数都是围绕着国内政策和行业发展在做工作,类似中国移动发起的全球TD-LTE发展倡议组织GTI这样聚焦国际产业协同的组织依然数量较少,影响力也有限,全新的制度设计势在必行。 在进一步加大与ITU、GSMA、NGMN、3GPP、IEEE等国际组织协作力度的同时,建议以发起全新的国际性组织——数字化社会联盟Digital Society Consortium,以建设全球“协会的协会”为定位,以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为使命,以为5G发展凝聚全球共识为愿景,以聚合全球主流政、商、学、国际组织和产业界的决策资源为抓手,通过跨地域、跨行业和跨文化的交流协调、数字化洞察研究和引导示范基金等多种形式,为数字经济时代构建全新的国际性对话、协调和共赢机制。 5G的高速发展吹响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号角。在人类文明迈入数字化的关键时刻,必须做到政治的回归政治、商业的回归商业、技术的回归技术,妖魔化“5G安全威胁”绝不会有赢家。全球移动通信行业用41年才做对的事情绝不能以“莫须有”的理由又错了回去。一个地球,一个移动,5G绝不能再有阿喀琉斯之踵。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21ic获得授权后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谢谢!

摩登3新闻554258:_揭秘功率半导体,芯片国产替代黄金赛道!

本文来源:智东西 功率半导体应用领域广泛,下游需求旺盛带动功率半导体市场规模持续增长。新能源车渗透率提升带动功率半导体需求增长,预计 2025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用功率半导体市场规模将达 104 亿元。 配套充电桩数量增长叠加快速充电需求驱动充电桩功率提升,预计 2025 年充电桩用功率半导体市场空间将达 35 亿元。新能源发电市场规模持续扩张,预计 2025 年光伏逆变器用功率半导体市场空间约为 44 亿元。 5G 时代,基站数量扩充且功率提升,叠加云计算、雾计算扩容,加大功率半导体使用需求。家电变频化& 消费电子快充化,驱动功率半导体用量进一步增加。 据 Omdia 预测,全球功率半导体市场规模将从 2020 年的 430 亿美元增至 2024 年的 525 亿美元,复合增速约为 5%。 下游需求旺盛驱动功率半导体市场规模增长 1、功率半导体用途广泛,市场空间广阔 功率半导体用途广泛 。功率半导体为可起到功率转换、功率放大、功率开关、线路保护和整流等作用,其下游应用十分广泛,几乎用于所有的电子制造行业,传统应用领域包括消费电子、网络通信、电子设备等产业。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及技术工艺的不断进步,新能源汽车及充电桩、智能装备制造、物联网、新能源发电、轨道交通等新兴应用领域逐渐成为功率半导体的重要应用市场,带动功率半导体需求快速增长。 功率半导体 按类型可分为二极管、晶闸管、晶体管 。 1)功率二极管结构简单,有单向导电性,广泛用于消费电子中。 2)晶闸管体积小、可靠性高,多用于高压直流输电、轨道交通。 3)晶体管可进一步分类为 BJT\MOSFET\IGBT。BJT 有低导通压降特性,有电流放大和开关的作用,常用于家电和开关电路。MOSFET 有易于驱动、频率超高的特点,主要应用于手机充电器、移动电源、车载导航等。 IGBT 兼具 MOSFET 的高输入阻抗和双极型三极管 BJT 的低导通压降两方面的优点,开关速度高,易于驱动,频率高,损耗低,常用于 600V 以上的大功率装置,如电动汽车充电桩、逆变器等。 ▲功率半导体的应用领域 ▲功率半导体 按类型分类 全球及中国功率半导体市场空间广阔 。近年来,受益于社会经济、技术水平的进步以及应用领域的拓宽,功率半导体的市场空间稳步增长。2020 年全球功率半导体市场空间约为 430 亿美元,据 Omdia 预测到 2024 年将进一步增长至约 525 亿美元,未来 4 年 CAGR约为 5%。 另据 IHS 数据显示,2018 年中国功率半导体市场空间约为 138 亿美元,占全球市场份额的 35%,预计 2021 年中国功率半导体市场空间将增至 159亿美元,CAGR 约为5%。 ▲全球功率半导体市场空间 (亿美元)▲中国功率半导体市场空间(亿美元) 汽车电子、工业电子 、消费电子是功率半导体的主要应用领域。从全球功率半导体的下游应用领域占比来看,2019 年汽车电子占比最多,达 35.4%,工业电子、消费电子的占比分别为 26.8%和 13.2%,是第二、第三大应用领域。从中国功率半导体的下游应用领域来看,2019 年在汽车电子同样占比最多达 27.4%、其次是消费电子、工业和电力,占比分别为 23.1%和 18.6%。 ▲2019 年全球功率半导体下游应用领域占比▲2019 年中国功率半导体下游应用领域占比 2、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提振功率半导体需求 政策、市场双导向,推动新能源汽车景气度上行。政策方面,多国二氧化碳限排政策、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双管齐下,以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压力,汽车电动化路线愈加明显。在欧盟,ACEA 汽车温室气体排放协议规定,到 2030 年以前,汽车二氧化碳排放量需低于每公里 59 克。 根据英飞凌测算,欧盟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在 2030 达到 40%。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新能源汽车发展愿景,计划到2025年,国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到 20%。 ▲全球主要国家二氧化碳排放管理与发展 汽车电动化大势所趋,功率半导体面临新的增长机遇。以电力系统作为动力源的新能源汽车,对电子元器件功率管理,功率转换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传统汽车中,功率半导体主要应用于车辆启动,发电和安全领域,低压低功率电子元器件即可满足其工作需求。而在新能源汽车中,电池输出的高电压需要进行频繁的电压变换,电流逆变。这些电路大幅提高了汽车对 IGBT 、MOSFET、 双极晶体管 、二极管的需求,从而提升了单车功率半导体价值。 ▲纯电动汽车结构图 预计 2025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用功率半导体市场规模将达 104 亿元。乘联会预计 2025年中国汽车销量将达…

摩登3平台登录_意法半导体VIPerPlus产品家族新增高集成度离线变换器

中国,2020年12月15日——意法半导体的VIPer31紧凑型高压转换器IC是VIPerPlus系列的最新产品,可实现高靠性的稳健的功率变转换器,符合节能生态设计规范,同时节省物料清单(BoM)成本。 VIPer31非常适合设计常用的离线AC/DC变换器拓扑,包括隔离和非隔离型反激式、降压和降压-升压变换器。这款紧凑的变换器IC集成度很高,实际应用时需要使用极少的外围元器件,从而可以使用小尺寸的低价PCB,开发设计高性价比的电源产品。 空载功耗低于20mW的高转换效率,配合230VAC输入电压,使VIPer31适合设计大型或小型家电、空调、智能家居或楼宇自动化、照明、表计和电机控制的开关电源(SMPS)。 该IC内嵌30kHz、60kHz和132kHz可选频率抖动PWM控制器,以及800V雪崩加固型MOSFET功率级、高压启动电路、sense FET电流检测传感器、直接反馈误差放大器、无辅助绕组的内部电源,并采用无钳位设计。 4.5V至30V的宽Vcc电源电压有助于简化VIPer31本身的电源设计。此外,24VDC漏极启动电压可以进一步节省外部电路成本,并允许超宽的AC输入电压范围,从而增强芯片在消费类和工业领域的应用灵活性。 新产品还内置了过压和欠压保护、软启动、短路保护、跳脉冲保护和热关断功能。 VIPer31现已投产,采用经济划算的SO16N封装。

摩登3娱乐登录地址_普莱信智能入选36氪“2020年度中国最具登陆科创板潜力企业TOP50”

本次36氪“2020年度中国最具登陆科创板潜力企业TOP50”榜单,深度挖掘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领域具有行业风向标意义的企业,普莱信智能作为一家拥有底层核心技术的高端装备平台型企业,产品包括半导体设备、精密绕线设备两大产品线,为光通信、半导体、MiniLED、电感等行业提供先进的封装解决方案。在当下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中,突破卡脖子的核心技术,争取发展主动权,相信拥有巨大技术潜力的普莱信智能将继续在未来的时光里给市场带来更多的惊喜。 2019年6月,科创板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开板。在科创板的推动下,更多的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领域的优质高科技企业被大众看到,在资本市场上接受考验,获取进一步向前的弹药。据统计,在过去一年半的时间里,共有199家企业登陆科创板,平均市值达184.50亿,平均首发募资金额达14.61亿。 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随着新基建、数字化经济发展的全面实施,未来的世界将变得越来越智能化,普莱信智能将坚持自主研发创新的道路,用卓越的产品技术服务于世界,引领行业发展,为国家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摩登3登录_伍尔特电子推出WE-RCIS无线电干扰抑制扼流圈:坚固、弹性、可安装

2020 年 12 月 15 日,瓦尔登堡,德国 – 伍尔特电子扩充了其AEC-Q200产品组合,可贴装SMT型号WE-RCIS系列产品是符合AEC-Q200标准的无线电干扰抑制扼流圈。该棒状扼流圈有四个版本,其特点是具有较高的载流能力和很高的饱和功率。 WE-RCIS可贴装SMT杆芯扼流圈 WE-RCIS系列适合用于集成式DC/DC转换器、低功耗使用和能量采集解决方案、嵌入式系统、便携式设备、以及汽车电子等应用。该电感符合AEC-Q200 1级标准,工作温度范围为-40至+150°C。该线圈独有的坚固设计和触点,可提供大面积的焊料连接,因而很适合用于需防震电路。 WE-RCIS系列产品以现货供应,数量不限,可以编带形式供货。

摩登3平台注册登录_阿里终面:怎么用UDP实现TCP?

本篇来自于我的一次真实面试经历。 背景 本题是我在面试中,技术总监问我的一道真题,当时答得不太好,所以把它揪出来总结了下。后来问了下总监,总监说这是阿里的面试题。。 其实面试官主要是想让我说出 UDP 和 TCP 的原理上的区别,怎么给 UDP 加些功能实现 TCP。 看好去很容易就能说出一两个 TCP 和 UDP 的区别,但如果能用女朋友都能听懂的方式该怎么说呢? 女朋友:我不想听课本上讲的!我听不懂呀~ 下面我会以大白话的方式来解答上面的问题。 UDP 的特点 UDP 让我想起了刚毕业参加工作那会,一名毕业菜鸟。 沟通简单 领导安排的任务,直接干就完了。 UDP 也是,相信网络世界永远是美好的,我发送的包是很容易送到的,接收方也是很容易组装的。数据结构也很简单,不需要大量的数据结构、处理逻辑、包头字段。 轻信他人 测试人员报的 bug 我也不会和她争论什么,永远相信测试人员是对的,测试人员说啥就是啥,我改就是。 UDP 也是,不会建立连接,有个端口号,谁都可以监听这个端口号往上面发数据。也可以从这个端口号传给任何人数据。反正我只管发就是。 不会讨价还价 产品经理昨天说手机壳需要根据心情变色,测试人员说这个 bug 要把关联的两个 bug 一起修掉。那就按照他们说的做吧! UDP 也是,不懂坚持和退让。也就是根据网络情况进行拥塞控制。无论网络丢包多严重,我还是照样发~ UDP 使用场景 针对像我那时候毕业菜鸟的情况,领导给我安排了三种工作环境让我选。 内部系统,任务简单,模块单一,不需要考虑代码的关联影响,即使失败了也没有关系。 UDP 也是,需要资源少,网络情况比较好的内网,或者对于丢包不敏感的应用。 有一个强力的团队支持,都是中高级开发、测试人员,团队成员打过很多年交道,互相信任。有什么问题, 吼一嗓子就可以了! UDP 也是,不需要一对一沟通来建立连接,可以广播的应用。 一个新项目,需要有激情,对于刚毕业的菜鸟,都是有很强的自主能动性的,也不会耍滑头,躲在厕所玩手机,带薪拉shi ?即使项目不忙,我也抓紧时间干。项目忙,还是一样干! UDP 也是,猛着发包就是,主要应用在需要处理速度快,时延低,可以容忍少数丢包的情况。即使网络情况不佳,发包就是~ 针对上面的三大场景,UDP 常用在实时竞技游戏,IoT 物联网,移动通信领域。 TCP 的特点? 面向连接 TCP 和 UDP 是传输层里面比较重要的两个协议。大部分面试的时候都会问到两者的区别。而大部分都会两句,比如 TCP 是面向连接的,UDP 是面向无连接。 那什么是面向连接? TCP 三次握手是我们常常念叨和背诵的。而在这三次握手成功后,就是建立连接成功。 那什么又叫面向呢? 我们也常听到面向对象编程、面向切面编程、面向服务编程。那到底什么是面向? 在我看来 面向 就是遵循一定的协议、规范、数据结构等来做一系列事情。 比如面向连接,就是为了在客户端和服务端维护连接,而建立一定的数据结构来维护双方交互的状态,用这样的数据来保证所谓的面向连接的特性。 知道了 TCP 的是用三次握手来建立连接,那我们是否可以让 UDP 也发三个包来模拟 TCP 建立连接?可以是可以,但是如果只是建立,而不是面向连接,其实意义不大。 那 TCP 面向连接做了哪些事情? TCP 提供可靠交付,通过 TCP 连接传输的数据,可以无差错、不丢失、不重复、并且按序到达。而 UDP 继承了 IP 包的特性,不保证不丢失,不保证按顺序到达。 面向字节流 TCP 是面向字节流,所谓字节流,就是发的是一个流,没头没尾。TCP 自己维护流状态。 UDP 基于 IP 数据报,一个一个地发,一个一个地收。 拥塞控制 TCP 拥有拥塞控制,如果包丢弃了或者网络环境不好了,就会根据网络情况自行控制自己的行为,看下是发快点还是发慢点。 UDP 则没有这么智能了, 你让我发,我就发呗,反正是你让我发的,其他的一概不管~ 有状态服务 TCP 是一个有状态的服务,有状态可以理解为:我记录了哪些发送了,哪些没有发送,哪些接收到了,哪些没接收到,应该接收哪个了,一点差错都不行。TCP 干的事情可真多! 而 UDP 则不是有状态的服务,我只管发,其他的就交给接收端吧,有点任性是吧? 如何让 UDP 实现 TCP 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