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摩登3官网注册

摩登3平台开户_特斯拉上海工厂将迎来扩产,Model Y 产量恢复到疫情前水平

7月3日消息,据Tesmanian报道,今年6月,特斯拉ModelY成为挪威最畅销的汽车。ModelY销量强劲,是与其最接近的竞争对手大众ID.4的两倍。 今年4月,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顺利复工后,特斯拉销量得以反弹。自5月中旬以来,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一直在积极生产汽车,并向全球范围发货。其中大部分被送往欧洲,这对制造商的销售产生了积极影响。 了解到,OFV数据显示,6月特斯拉ModelY销量为2533辆,占据17%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一。排在第二位的是大众ID.4,销量为1244辆,落后特斯拉1289辆。 此外,斯柯达Enyaq以1057辆的销量位居第三,市场份额为7.1%。宝马iX则位列第四位,销量为475辆,市场份额为3.2%。排在第5位的则是丰田RAV4,销量达455辆,市场份额为3.1%。数据显示,6月,挪威新登记乘用车14901辆,比2021年6月减少5491辆(-26.9%)。与此同时,零排放汽车市场份额6月继续上升,占市场的78.7%,高于去年同期的64.7%。 可能在很多人的印象里,越往西北这样的地域,可能对于特斯拉以及其他纯电车产品来说,都是“蛮荒之地”,因为西北地域广阔,一个城市距离另一个城市,一个省份距离另一个省份,都是比较远的,再加上围绕电动车的基础设施,也就是快速充电桩的布局并没有南方城市、公路那么密集,所以长途驾驶的“硬伤”,可能让很多西北的消费者,选择放弃电动车…… 不过从2021年开始,在兰州这座西北城市,特斯拉等新兴品牌的纯电车型越来越多,尤其是特斯拉的Model 3和Model Y两款国产车型,在这里也已经成为街车了,基本每天出门都能碰到好多辆,在特斯拉的门店,也看到每天都有很多消费者在提车。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们终于有机会拿到了特斯拉Model Y的试驾车,并且在兰州市区内使用了三四天的时间,事实上,通过这三四天的使用和体验,我们似乎也能够理解为什么这么多人选择特斯拉Model 3、Model Y以及其他品牌的纯电动车型。 最近两年,乘着新能源汽车快速增长的东风,比亚迪的销量和市值猛增。在轿车市场,比亚迪秦PLUS DM、汉EV等连续多月挤进所在细分市场销量排名前十,与朗逸、轩逸,乃至奥迪A6L、宝马5系等一众合资燃油车展开角逐。 另一方面,造车新势力快速崛起,特斯拉Model 3已经演变成了“街车”,并多次登顶B级车月度销量榜榜首,而Model Y的月销量已经逼近哈弗H6。国内造车新势力中蔚小理稳居第一阵营,其中理想汽车旗下的理想ONE去年的交付量接近10万辆,而小鹏P7去年销量也超过了6万辆。 当越来越多的新能源汽车跻身所在细分市场销量榜前列,并与昔日畅销的燃油车并驾齐驱时,意味着新能源与传统燃油车已然开启了正面交锋。在这场新旧势力的较量中,新能源汽车始终秉承着进击者的姿态,不断蚕食燃油车所在的市场份额,相应地,燃油车在这场“战局”中节节失利,部分弱势车型已经没有“还手”之力。这样的局面也使得近两年国内市场呈现自主品牌依靠较高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而发展得风生水起,而合资品牌由于新能源战略推进速度慢,如今方寸大乱,市场份额持续下降。 年轻人为何更青睐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汽车快速增长的背后,是年轻消费者消费观念的转变,以及各大新能源车企持续进行技术迭代的结果。 近期,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联合懂车帝发布的《新能源与燃油车用户消费行为洞察报告》显示,新能源汽车用户中,30岁以下年轻消费者占比高达43%,且91%的用户为男性消费者;同时,在消费行为方面,新能源汽车用户更青睐自主品牌及新势力,而燃油车用户则更倾向于合资品牌。 那么,为何当下的年轻消费者更青睐新能源汽车,尤其是自主和新势力品牌呢?对此,汽车产业观察人士指出,这一代年轻消费者大都为90后,是伴随中国经济快速崛起和互联网飞速发展而成长起来的一代,其对中国品牌充满信心,且比较容易接受造车新势力的互联网思维模式,如受网购影响更愿意接受造车新势力公开透明的线上销售模式,且更乐意分享自己的用车心得。 90年代的年轻消费者所青睐的“老三样”往往以性价比取胜,而如今的年轻消费者对汽车产品的关注点正在从价格转移到技术和销量上。这也是售价不菲的比亚迪汉EV、特斯拉Model Y、小鹏P7等得以热销的一大主因。 与此同时,各大新势力车企的掌门人大都有互联网和科技领域的从业背景,因此深谙年轻消费者的消费喜好,在营销上或主动与用户沟通,或抛出有争议性的话题收割流量和订单。这其中,从李斌的“做续航没太大技术含量”到余承东的“燃油车老年机论”,再到李想的“开油车是随地大小便,开电动车是去公厕”,就可窥见其因具备极大的争议性所引发的舆论热潮。但争议之后,往往是订单攀升和股价飘红。 得年轻人者得“天下” 对传统车企来说,伴随汽车产业向电动智能化方向变革,其也在掀起一场年轻化运动,大众、丰田、福特等传统汽车巨头纷纷喊出“触电新生”的口号,以期在百年之后再次拥抱年轻消费者,唤醒当下的年轻用户对其“另眼相待”。 然而,由于自主品牌和新势力车企在电动智能化方面起步较早,如今已经占尽先发优势,尽管合资品牌非常卖力地吆喝,但依旧收益寥寥。以今年5月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为例,乘联会统计的数据显示,5月新能源车国内零售渗透率为26.6%,同比增长15个百分点,其中,自主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高达51.8%,而主流合资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仅为4.0%。 显然,与“老三样”时代的父辈们相比,如今的年轻消费者不再迷恋合资品牌的光环。正如一位业内资深媒体人所言:现在的年轻消费者处于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选择余地更多,且经济条件的提升也使其对价格不再过于敏感,往往对产品的设计、科技含量和品牌营销方式更倾心。 5 月国产特斯拉批发32165 辆,1-5 月合计215851 辆,同比+68%,6月恢复双班满产。2022 年5 月,国产特斯拉批发量为32165 辆,同比-3.9%,环比+2027.31%;国产Model 3 批发量12133 辆,同比-41.49%,环比+2908%;国产Model Y 批发量20032 辆,同比+57.39%,环比+1987%。国产Model Y/Model 3 的月度批发量比值达到1.65,Model Y 需求持续旺盛。上海工厂已于5 月23 日开始实行两班生产,每天生产2600 辆电动汽车,产量恢复到疫情前水平。同时,特斯拉上海工厂将迎来扩产,Model Y 销量也将随产能增加而得到进一步提升,我们预计2022 年内销量MY/M3 比值将提升到2.目前国内Model3/Y 交付时间为20-24 周/10-14 周。 出口占比69%,弥补4 月缺口。5 月国产Model 3 出口量8183 辆,出口占比67%;国产Model Y 出口量14157 辆,出口占比71%。其中Model 3 出口占比接近过去季度次月峰值水平,Model Y 出口占比创三个季度新高。 国内新能源车渗透率26.4%,同比+13.8pct,特斯拉市场份额波动向上。5 月,新能源车渗透率达26.4%,环比-2.9pct.其中纯电占比为76.4%,仍为新能源车主力。受上海工厂出口影响,特斯拉市场份额周期性波动明显,每季度第三个月为季度峰值。5 月上海工厂产能仅恢复至单班满产状态,且产量以出口为主,故在国内纯电车/新能源车/乘用车中的市场份额仅为4.9%/3.7%/1.0%。我们预计,2022 年特斯拉国内批发量75 万辆,其中内销/出口量分别为56/19 万辆,内销量中Model 3/Model Y 分别为19/37 万辆,出口量中Model3/Model Y 分别为14/5 万辆。 特斯拉北美销量51096 辆,Model Y 持续领跑最畅销新能源车型。5月,Model 3/ Model Y/ Model S/ Model X 在北美的销量分别为20810/23893/4058/2335 辆,同比+86.4%/+53.9%/+131.9%/-3.6%,占比分别为40.7%/46.8%/7.9%/4.6%。自2020 年9 月起,Model Y 一直保持是特斯拉在北美最畅销车型。我们预计2022/2023 年特斯拉北美销量分别为62/97 万辆,其中Model 3/Y/S/X 分别为19/37/3/3万辆。目前美国Model 3/Y 交付时间为2022.9-2022.12/2023.1-2023.4。 特斯拉在北美纯电/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达69.3%/31.9%。特斯拉推动北美EV 发展,份额在EV 市场稳定在70%左右,5 月份年内持续回升。从结构上看,特斯拉在北美地区纯电/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份额在70%/35%上下浮动,5 月达69.3%/31.9%,在年内持续回升;特斯拉在北美汽车市场的份额整体上升趋势明显,5 月为3.9%。 主力车型Model 3 和Model Y 在B 级车中市场份额趋稳,5 月达4.39%/5.04%。2021…

摩登3娱乐登录地址_云脉芯联与新华三集团达成战略合作:携手打造端网融合的数据中心解决方案

 6月30日,网络互联芯片提供商云脉芯联(上海云脉芯联科技有限公司)和新华三集团在北京举行签约仪式,对外宣布双方达成战略合作。据介绍,双方将携手推进DPU在数据中心网络的应用,共同打造基于端网融合全新架构体系的数据中心解决方案,从而提升数据中心算力、降低能耗与延时、降低整体TCO,赋能整个数据中心行业。新华三集团副总裁、解决方案部总裁李立,云脉芯联总裁吴吉朋等领导出席了这次战略签约仪式。  数据中心作为国家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时代新的生产力和重要战略资源,以“新连接、新算力、新算法”为主要特征,要求高性能基础网络与超强的计算能力融合发展。构建端网融合的数据中心,其核心是将部分计算任务从主机侧迁移至网络侧,通过在DPU智能网卡等硬件网络设备侧完成计算加速,大幅提升网络吞吐量,降低网络时延,减小总体能耗。可以预见,数据中心将在DPU的赋能下构建起全新的技术架构体系,推动数据中心实现低碳、高效、安全发展,DPU亦将成为构建未来数字世界的互联底座。  新华三集团作为数字化解决方案的领导者,一直致力于数据中心前沿技术的探索与验证。本次战略合作,双方将基于新华三集团SeerFabric无损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和智算中心等解决方案,以及云脉芯联在DPU产品研发与技术创新方面的丰富经验特别是业内领先的RDMA端到端拥塞控制算法,共同打造可实现端到端可视化及智能化的数据中心完整解决方案,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数据中心。  新华三集团副总裁、解决方案部总裁李立认为:新华三以用户业务场景需求驱动解决方案开发,打造更符合市场需求的解决方案。目前,基于无损网络的数据中心在金融、互联网等行业需求日益增强,新华三携手国内技术与创新实力强劲的网路芯片厂商云脉芯联开展战略合作,一定会给我们的用户带来更大的价值。  云脉芯联创始人&总裁吴吉朋表示:云脉芯联是一家DPU芯片研发的初创公司,很荣幸能够与新华三这样的数字化解决方案的领导者开展深度合作,这是对我们产品和技术研发能力的高度认可和信任。打造优秀的解决方案需要业内产业链的共同努力,云脉芯联将秉承“专注用户 引领创芯”的理念,以更加开放的心态与产业界加强合作。云脉芯联即将流片的DPU芯片,通过更灵活更开放的API接口,能够更好的支撑新华三的SeerFabric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协助新华三打造更有竞争力的解决方案。  据悉,云脉芯联自去年5月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大规模数据中心网络芯片DPU的研发,并于今年5月正式发布了国内首款支持多场景RDMA智能网卡(DPU)产品,可有效帮助用户降低部署RDMA网络的技术门槛,实现高带宽、低延迟的高性能集群组网,全面提升算力集群整体效能。本次与新华三集团的战略合作,标志着云脉芯联在产品商用化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摩登3注册登录网_小米发布第四款自研芯片:澎湃G1

小米自研芯片此前已经陆续诞生了三款,分别是SoC芯片澎湃S1、影像芯片澎湃C1、快充芯片澎湃P1。 今天,小米第四款自研芯片正式登场,它就是“澎湃G1”,是一颗电池管理芯片。 澎湃G1芯片首发用于12S Ultra,但不是孤军作战,而是与澎湃P1联手,组成“小米澎湃电池管理系统”,可以延长电池寿命,同时大幅提升充电效率。 小米12 Ultra搭载第二代硅氧负极电池,容量4860mAh,代表重度使用负载的DOU续航高达1.24天(小米12S 1.23天/小米12S Pro 1.21天)。 充电方面,小米12 Ultra支持67W有线快充,15分钟可充入50%,支持50W无线快充,15分钟可充入40%,支持10W无线反冲。

摩登3测速登录地址_英特尔集成光电研究最新进展推动共封装光学和光互连技术进步

英特尔展示了集成在硅晶圆上的,被紧密控制的八波长激光阵列,具备适配功率和均匀波长间隔 英特尔研究院宣布其集成光电研究取得重大进展,这是提高数据中心内和跨数据中心计算芯片互联带宽的下一个前沿领域。这一最新研究在多波长集成光学领域取得了业界领先的进展,展示了完全集成在硅晶圆上的八波长分布式反馈(DFB)激光器阵列,输出功率均匀性达到+/- 0.25分贝(dB),波长间隔均匀性到达±6.5%,均优于行业规范。 英特尔研究院资深首席工程师荣海生表示:“这项新的研究表明,均匀密集的波长和良好适配的输出功率是可以同时实现的,最重要的是,能够利用英特尔晶圆厂现有的生产和制程控制技术做到这一点。因此,它为下一代光电共封装和光互连器件的量产提供了一条清晰的路径。” 利用这一新进展生产的光源将具备未来大规模应用所需的性能,如可用于那些处理AI和机器学习等新兴网络密集型工作负载的光电共封装和光互连器件。这一激光器阵列基于英特尔300毫米硅光子制程制造,为量产和广泛部署铺平了道路。 据Gartner预测,到2025年,超过20%的数据中心高带宽通道将使用硅光子,而在2020年这一比例还不到5%。此外,硅光子潜在市场的规模也达到了26亿美元。对低功耗、高带宽和快速的数据传输的需求带来了硅光子需求的同步增长,以支持数据中心应用和其它方面。 光连接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取代铜线,是因为光纤中固有的高带宽光传输优于通过金属线缆传输的电脉冲。从那时起,由于组件尺寸和成本的降低,光纤技术变得更加高效,促成了过去几年里光互连网络解决方案的突破性进展,这些进展通常用于交换机、数据中心和其他高性能计算环境。 随着电气互连性能逐渐接近实际极限,将硅电路和光学器件并排集成在同一封装上,有望在未来提高输入/输出(I/O)接口的能源效率,延长其传输距离。这些光子技术是在英特尔晶圆厂中使用现有制程技术实现的,这意味着在实现大规模生产后,其成本将会降低。 最新的光电共封装解决方案使用了密集波分复用(DWDM)技术,展现了在增加带宽的同时显著缩小光子芯片尺寸的前景。然而,截止到目前,要制造具有均匀波长间隔和功率的密集波分复用光源还非常困难。 英特尔的这一新进展则确保了光源在保持波长分隔一致性的同时有均匀的输出功率,满足了光计算互联和密集波分复用通信的需求。使用光互连的下一代输入/输出接口可针对未来AI和机器学习工作负载的极高带宽需求进行定制。 8个微环调制器和光波导。每个微环调制器都被调节到特定的波长(或者说“光色”)。利用多波长,每个微环都可单独调制光波,以实现独立通信。这种使用多个波长的方法就叫做波分复用。(图片来源:英特尔公司) 八波长分布式反馈激光器阵列是在英特尔的商用300 mm混合硅光子平台设计和制造的,这一平台被用于量产光收发器。基于与制造300 mm硅晶圆相同的,严格制程控制下的光刻技术,此项创新实现了大型CMOS晶圆厂激光器制造能力的重大飞跃。      8通道III-V族/硅混合分布式反馈激光器阵列。通过实现匹配功率和均匀波长间隔,这一创新标志着大型晶圆厂量产多波长激光器能力的重大飞跃。 在这项研究中,英特尔使用了先进的光刻技术,以在III-V族晶圆键合制程前完成硅片中波导光栅的配置。与在三或四英寸III-V族晶圆厂制造的普通半导体激光器相比,这项技术提高了波长均匀性。此外,由于激光器的高密度集成,阵列在环境温度改变时也能保持通道间距的稳定。 未来,作为硅光子技术的先锋,英特尔将继续致力于研究各类解决方案,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对效率更高、功能更全面的网络基础设施的需求。目前,英特尔正在开发的集成光电关键构建模块包括光的产生、放大、检测、调制、CMOS接口电路和封装集成。 此外,八波长集成激光器阵列制造技术的许多方面正被英特尔的硅光子产品部门(Silicon Photonics Products Division)用于打造未来的光互连芯粒。这一即将推出的产品将在包括CPU、GPU和内存在内的各种计算资源之间,实现低功耗、高性能、太比特每秒(multi-terabits per second)的互连。对实现光互连芯粒的大规模制造和部署而言,集成激光器阵列是缩小体积、降低成本的关键。

摩登3注册登录网_e络盟最新调研揭示:物联网发展将为关键行业带来业务增长和领先机会

e络盟2022年第四次全球物联网年度调查指出,物联网应用持续增长且人工智能技术部署增多,物联网解决方案合作开发已成主流趋势 中国上海,2022年7月4日– 安富利旗下全球电子元器件产品与解决方案分销商e络盟发布第四次全球物联网年度调查报告。报告指出,物联网应用在广泛行业领域实现了强劲增长。报告还提供了对物联网关键应用市场的深入洞察,包括物联网工程师和系统集成商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根据调查,工程师对于在物联网系统中部署人工智能技术的态度发生了重大转变。由于掌握了更多专业知识和技能,他们变得更愿意在物联网项目设计中使用人工智能,以期改进产品性能并提升系统的投资回报。同时,为加快交付速度,物联网解决方案合作开发趋势日益加强。调查还凸显了工业4.0持续取得的进展,以及在设计流程早期阶段选择合适的连接平台的重要性。 调查结果还进一步指出,尽管全球物联网部署数量持续强劲增长,但物联网应用仍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许多行业都是以自己的方式进行物联网部署,且从统计数据上看进度相似。 Farnell及e络盟全球技术营销主管Cliff Ortmeyer表示:“许多企业都在寻求创新方法以便将物联网硬件、软件和云应用整合到各个行业领域。然而,如何在当前业务领域找出除现行方法以外的核心驱动力却极具挑战。尽管如此,依然会有更多企业转向物联网应用领域,这也是我们未来持续开展物联网年度调查的推动力。e络盟致力于为客户的物联网开发之旅提供所需支持,不仅将提供更广泛的物联网产品和解决方案,还将提供最新市场洞察来助力他们实现创新研发。” e络盟全球物联网年度调查旨在邀请广大物联网产品设计师和系统集成商分享各自在物联网部署方面的经验,并揭示物联网潜在应用市场机会;同时,调查还将深入洞察企业和消费者转向物联网驱动应用所带来的行业影响。此次调查揭示的主要新趋势包括: 通信/连接是物联网开发过程中需要考虑的最重要问题。由于可选方案太多,包括有线、无线、蓝牙、LoRaWAN等,且需要确保所选方案兼容主机系统环境,这就使得工程师难以选择出最佳解决方案。e络盟提供广泛的通信产品组合,可以帮助工程师更快做出正确的决策,同时还将为各应用领域的物联网节点配备最适合的通信标准。 30%的制造业受访者认为,物联网是制造业提高生产力的基石,并且制造业已经成为物联网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与其他行业领域相比,制造业是最适合部署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市场,并且仍将是洞察物联网应用发展趋势的关键领域。 人工智能应用在过去一年里实现了指数级增长。相比去年的39%,今年有56%的受访者表示已经在项目设计中使用了人工智能,另有26%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将考虑在未来的项目中部署人工智能。这表明,不同行业领域对人工智能应用的满意度越来越高。 私有云服务逐渐失宠,AWS、Google或Azure三大供应商的云平台能够带来更多优势。 与2021年全球物联网年度调查相比,此次调查还突显了以下趋势: 具备创新性和灵活性的供应商是推动不同应用研发和部署实现指数级增长的重要合作伙伴,进而实现物联网优势。 工业4.0仍然是物联网主要应用领域,18%的受访者将工业4.0视为关键应用市场。其中,物联网应用在能源管理领域也实现了强劲增长,从2021年的10%增长到今年的16%。随着全球能源价格上涨,能源管理在2023年将变得更加重要。 企业纷纷投入物联网开发,以抓住业务增长机会并建立行业领导地位。同时,企业越来越倾向于与合作伙伴协作开发物联网解决方案,并且更为关注标准化和互操作性问题,而不是开发自己的封闭系统。 工程师对物联网开发和部署的态度发生了明显改变。他们对物联网投资回报优势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及更大信心,尤其是在能源管理方面。 本次全球物联网年度调查项目于2022年1月至2022年3月进行,共有2,263名受访者参与,只为更好地了解物联网解决方案设计师和系统集成商所使用的技术以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e络盟致力于提供全面的物联网开发工具,并持续与创新型供应商合作以推出最新人工智能和安全解决方案。客户可访问e络盟网站获取所需支持和设计资源,包括IoT中心、人工智能子站及AI 配置器。各种物联网主要开发板均可快速送达,其中包括Raspberry Pi 4 B型板、Raspberry Pi RP2040芯片、Raspberry Pi Pico、BeagleBone AI-64和Ultra96 V2,以及Kunbus和Industrial Shields的工业PLC控制解决方案。 敬请访问Farnell(欧洲、中东和非洲)、Newark(北美)以及e络盟(亚太地区)查看e络盟第四次全球物联网年度调查项目完整调研结果。

摩登3主管554258:_台积电三大客户苹果、AMD、英伟达下调订单量

上周五,有市场消息称,台积电遭遇三大客户苹果、AMD及英伟达同时砍单,同时也使得弥漫悲观氛围的半导体市况雪上加霜。台积电方面回复称,不评论市场臆测或传闻。 消息一出,台积电股价应声跳水,带崩整个美股半导体板块。截至收盘,台积电跌近6%,报77美元/股,市值跌破4000亿美元。而目前腾讯控股市值约合4356亿美元,重新夺回亚洲公司市值“一哥”宝座。 除台积电外,AMD及英伟达两家GPU芯片公司,为了应对PC需求下滑及矿卡潮消退的问题,也在削减订单。网传AMD削减了今年Q4季度到23年Q1季度中的大约2万片7nm及6nm晶圆;英伟达也已经要求延迟并削减了明年第一季度的订单。 此外,还有消息称,苹果iPhone 14系列的大规模生产已经开始,但首批9000万台的目标出货量已经减少10%。7月2日,天风国际证券分析师郭明錤表示,传闻中台积电的iPhone 14订单减少10%与其调查不一致,并维持苹果iPhone 14系列今年下半年的出货量预测,即零部件和EMS分别为1亿台和9000亿台。

摩登3注册登录网_日元贬值,苹果iPhone在日本售价大涨

报道称,为应对今年日元的急剧贬值,苹果公司(AAPL,股价136.72美元,市值2.21万亿美元)从7月1日起,正式在日本市场提高其iPhone和iPad售价,本次涨价范围将涵盖大部分的苹果产品,但并不包含Macbook系列。 根据苹果在日本的官网价格数据,iPhone 13现在起价为117800日元(约合人民币5822元),较此前上涨19000日元,涨幅约为19%;苹果去年发布的中端机型iPhone SE现在起价为62800日元,比以前增加了5000日元。iPad和iPad Air的价格分别提高了1万日元,其中iPad的涨幅更是高达25%。 图片来源:彭博社 此前,苹果公司已经在6月将其MacBook的售价提高超10%。那次涨价的部分原因是由于新款MacBook的推出。值得注意的是,苹果本次对旗下产品进行的更大幅度的涨价并没有伴随着产品的更新,并且预计在未来几个月内也没有新品会发布。 苹果首席财务官卢卡梅斯特里在4月28日的财报发布会上表示,日元外汇汇率一直走弱已成为一个问题。该公司曾预测,以美元计算,海外收入将下降,这将对公司今年4月至6月季度的销售额同比增长造成压力。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面对日元贬值,日本零售商正承受着巨大压力。周三早些时候1美元可兑换136.5日元,为199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截至发稿,1美元可兑换135.52日元。 彭博社报道称,日本零售商一直不愿提价,因为担心会失去习惯于通货紧缩的顾客。但这种情况正在发生变化,日本零售商开始选择将高企成本转嫁给消费者,从啤酒、酱油到炸鸡汉堡,几乎所有商品都开始涨价。苹果的涨价也预示着其他电子产品制造商的涨价可能性。

摩登3咨询:_2500亿大单!三大航巨资向空客购买客机

7 月1 日晚间,三大航均发布关于购买飞机的公告,合计与空客签署292 架A320系列飞机订单,具体情况如下: 国航:(1)公司与空客签订购64 架A320NEO 系列飞机协议,计划于23-27年分批交付;(2)集团持股51%的深航订购空客A320 系列飞机32 架,计划于24-26 年分批交付。本次交易将使本集团运力增长约10.4%。 南航:与空客签订购96 架A320NEO 系列飞机协议,计划于24-27 年分别交付30、40、19、7 架,预计将使集团运力增长约13.0%。 东航:与空客签订购买100 架A320NEO 系列飞机协议,计划于24-27 年分别交付28、31、34、7 架。同时,公司预计同阶段内将因租赁到期退出约68架飞机,我们测算得机队规模增长约4.26%。 19 年中法大订单落地,基于空客订单情况与交付能力,我们预计24-25年交付或低于预期 此次订单属于疫情前订购意向的落地,部分用于置换老旧飞机,属于正常引进。 根据三大航2021 年报披露的22-24 年飞机引进计划,24 年均无空客飞机引进计划,净增数均为负。此次订单为2019 年3 月中法350 亿美元大订单(300架空客飞机)的落地,三大航均在公告中表示部分用于替换老旧飞机,我们认为此次订单属于空客飞机的正常引进。 空客产能尚未恢复到疫情前,我们预计24-25 年交付或低于计划预期。当前A320 系列未交付订单近6000 架,公司计划到2023 年二季度月产能恢复到64架(疫情前为60 架)、到2025 年提高到75 架,当前订单已排产到2025 年之后,我们认为24-25 年较难大量插队,实际交付或低于当前计划预期。 新订单对十四五期间供给端增速下降逻辑影响很有限。若三大航顺利如期引入此次订单中的292 架飞机,我们测算得24-27 年影响行业机队规模CAGR 约2%,对行业整体供给影响不大;三大航方面,在22-24 年引进计划基础上,假设此次订单如期交付(假设国航23、24 年分别交付10 架、30 架,南航、东航按照公告计划交付),19-24 年三大航机队规模CAGR 约为3.3%,同时我们预计19-25 年机队CAGR 亦在3 至4 个百分点之间,供给增速下降仍具有确定性。 实际支付价格享较大优惠,交付周期不短,交付时付清尾款,现金流端无重大影响 此次订单支付价较以往更优,且为分期支付,预计对现金流与营运成本无重大影响。根据空客2020 年1 月目录价格,A320NEO 系列飞机目录价约1.05-1.36亿美元/架。根据三大航公告,此次订单按照目录价计算整体价格约120-130 亿美元,但是根据一般商业及行业惯例,空客给予三大航较大幅度的价格优惠,因此,该等飞机的实际价格显著低于目录价,且相比公司以往向空客购买空客飞机中所获的价格更优。本次交易所涉金额将以美元结算,具体支付方式为在协议生效后,公司先分期支付部分预付款,然后公司于每架飞机交付日再付清余款,预计对整体现金流状况与营运成本并无重大影响。

摩登3注册平台官网_英飞凌加入RT-Thread开源共同体,为物联网开发者提供系统级解决方案

【2022年7月1日北京讯】日前,全球半导体解决方案的领导者英飞凌科技(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英飞凌”)与知名物联网操作系统厂商睿赛德科技( RT-Thread )签署合作协议,成为 RT-Thread 开源共同体的金牌会员。英飞凌将以其在感知、计算、执行、连接、安全等物联网核心领域的技术专长,为 RT-Thread 生态圈内的开发者提供从产品到系统的应用创新解决方案。 数字化推动智慧物联新时代 数字化的浪潮,催生了各种智能应用及场景,将持续推升物联网发展动能。英飞凌自 2020 年完成对赛普拉斯的并购后,积极整合双方产品与技术优势,将业务扩展至感知、运算、执行、连接、安全等物联网重要层面,致力成为全方位物联网应用的赋能者。 感知-英飞凌丰富的传感器产品组合具备高可靠性、高精准性与低功耗等特点,赋予设备「看见」、「听见」和「感受」的能力。 运算-英飞凌拥有广泛的微控制器产品组合,其中低功耗的PSoC 微控制器专为物联网应用而设计。PSoC 6 产品更整合了 CapSense 电容式触控技术,提供稳定可靠的触控界面。 执行-英飞凌同时拥有硅、碳化硅、氮化镓宽能隙材料解决方案,可根据不同的客户需求,为物联网设备的马达驱动和能源管理提供卓越解决方案。 连接-英飞凌提供基于 eSIM 解决方案的安全蜂窝式连接,以及 Wi-Fi、蓝牙、USB 和USB C/PD产品,广泛应用于涵盖消费、商业、工业、汽车领域等物联网应用。英飞凌也是 USB 和 USB C 的市场领导者,自 2008 年以来出货量已超过 10 亿。 安全-英飞凌拥有丰富的安全领域专业经验,提供基于软硬件配套的完整解决方案,让物联网设备轻松具备安全防护能力。 RT-Thread 是一款开源的实时操作系统,具备组件完整丰富、高度可伸缩、简易开发、超低功耗、高安全特性,支持多种架构和编译工具,并支持各类标准接口如POSIX、CMSIS、C++ 应用环境、Javascript 执行环境等。 作为开源项目,RT-Thread 可助力开发人员解决设备开发碎片化问题,还得到众多贡献者参与其中,可以看到来自高校师生、爱好者、终端公司、半导体公司等各种类型的贡献,其稳定性和可靠性得以验证和增强。目前 RT-Thread 装机量超过 14 亿台(截至2021年12月)、超10万开发者,是软硬件生态最完善的嵌入式操作系统之一,被广泛应用于智能家居、安防、工业车载、穿戴、智慧城市等众多行业领域。 英飞凌科技大中华区安全互联系统事业部市场总监南铮表示:“英飞凌的MCU产品和解决方案广泛使用于全球市场,在世界各地享有盛誉。英飞凌大中华区团队一直深耕本土市场,基于英飞凌先进的MCU产品,结合客户的需求,不断推出适合于中国市场的解决方案。RT-Thread作为中国领先的开源操作系统供应商之一,已有庞大的用户群体,并大量应用于各类物联网场景。英飞凌与RT-Thread的合作,将有助于把性价比更高的软硬一体解决方案提供给开发者,对缩短开发时间,提高产品差异化将有巨大帮助。” RT-Thread COO 邹诚表示:“很高兴英飞凌加入 RT-Thread 开源共同体,为 RT-Thread 生态系统带来了独特的视角和专业知识。将 RT-Thread 打造成为世界级的 OS 是我们长期愿景,英飞凌是我们达成这一愿景的重要合作伙伴。双方合作根植于本土,辐射全球开发者,将会激发开发者为互联的世界带来创新的解决方案,帮助厂商和开发者降低物联网设备的开发难度,缩短产品的上市周期。”

摩登三1960_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为城市治理提供数字化保护屏障

随着智慧城市建设成效逐步显现,官渡区城市治理现代化正不断提升。目前,官渡区城市大脑完成了19个委办局和互联网数据接入与治理,实时接入12个系统,截至目前,治理平台数据量已达1.47亿条,数据日增量约2万条,每日数据治理任务总数达1900余个,做到了实战中管用。 当前,云南正着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而城市大脑在助力产业发展方面也正发挥出巨大作用:官渡城市大脑已完成云上产业园系统以及手机端的开发部署工作,接入官渡区数千家数字经济存量企业数据。 “城市大脑的建设思路就是不做重复建设,能够集成整合过来的资源就直接把数据纳入进来。”昆明市网格化中心官渡分中心副主任吴狄表示。 未来,官渡区城市大脑将在统筹推进智慧城区和数字官渡建设的总体框架下,推动城市运行基础性、支撑性领域的数据共享和系统整合接入,绘制城市运行要素、对象、资源”一张图”。力争经过3年的努力,到2023年底,构建完成资源优化融合、平台安全整合、数据互认共享、管理统筹规范、服务便捷高效的城市治理新体系,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同时,通过实施城市大脑建设,以场景换运用、以应用换产业,引导设备供应商、电信运营商、系统集成商、软件开发商、互联网企业在官渡聚集,推进”城市大脑”产业生态圈发展,加快培育官渡区人工智能、区块链、数字创意等新业态,提供企业技术创新和工程服务能力,培育一批引领型龙头企业,构建具有官渡特色的数字经济生态,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官渡区建设”昆明城市新中心、综合枢纽重要承载区、开放发展引领区”提供智能化保障。 构建“1+6+6+X”蓝图 共建新型智慧城市 在智慧城市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领域也拥有了智慧。海信集团高级副总裁陈维强表示,海信集团以提升人类生活品质、幸福亿万家庭为市民,为此海信推出智慧新生活之城、智慧城市建设战略,打造全业态、全场景的新型智慧城市。 基于智慧城市模型,结合过去积累的经验,海信构建了“1+6+6+X”的海信智慧城市蓝图。其中“1”是云脑技术,可应用于政府及各职能,也可用于千业百态,并在行业内率先定义了云脑群标准,支持云脑群的建设,同时坚持应用导向,以云脑技术升级应用,重点为六个政府职能部门、六个行业提供智慧化解决方案。六个政府职能是大数据、交通、公安、应急、住建、发改,六个行业是学校、地铁、公交、医院、社小区、建筑,X是以云脑为核心拓展生态合作,为其他政府职能部门和行业提供服务。“1+6+6”是海信本身锁定的研发建设任务。目前,海信先后在贵阳建设了全国首个5G技术赋能的智慧街区,在青岛上流佳苑、天悦小区等打造了智慧社区样板,海信“智慧新生活之城”解决方案也已落地青岛。 据悉,2021年11月19日,山东省大数据局主办的第一届中国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峰会主论坛上公布了第一届中国新型智慧城市创新应用大赛获奖名单,遴选出138个优秀项目编入《2021年中国新型智慧城市百佳案例》名录。其中,海信自主申报的项目5个入选,另有3个应用了海信产品及解决方案的客户项目入选。 6月12日,为期两天的深圳市首届青少年智慧城市论坛在深圳大学附属教育集团外国语小学落幕。论坛共征集了71家学校的209组作品,评选出20组作品并颁发最佳学术论文、最具创新项目以及杰出作品奖等奖项,20支获奖队伍将代表深圳线上参加8月5日—6日在香港举办的第二届CAFEA青少年智慧城市论坛。 本次论坛由深圳市教育局、“科创中国”大湾区联合体指导,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深圳市科技交流服务中心、深圳市青少年科技实践促进会承办。深圳市科协党组成员孙楠,深圳市教育局副局长王水发,深圳大学副校长、院士张学记,南方科技大学创新创业学院院长、院士刘科等领导和专家出席了本次论坛,全市中小学师生共计100余人参加此次活动。 本次论坛面向深圳市中小学生,征集智慧城市/智慧校园相关领域论文及创新项目,组织有关科技及教育领域专家进行评审评奖,搭建了青少年面对面交流、思想碰撞、经验分享和实践交流平台。论坛呈现出三大亮点及特色:一是打造青少年新型智慧城市展示交流平台;二是交流碰撞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先进理念;三是共享智库、政府、企业最新前沿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