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摩登3官网注册

摩登3官网注册_3D打印机强势面世

  近日,太尔时代首推3D打印机——UP! mini强势面世,此举不仅象征着本土3D打印产业的领跑者太尔时代,开始了从单一产品向平台化综合服务的升级转变,更标志着一直曲高和寡的3D打印技术,将在中国率先打开大众消费市场。   据介绍作为国内3D打印行业的领先企业,太尔时代早在本世纪初便开始开展3D打印技术的相关研究。2009年,太尔时代将多年在工业级3D打印机积累的科研成果和制造经验移植到桌面级3D打印机上,研发出第一台由中国制造的桌面级3D打印机——UP! Plus。2010年,该机型投放欧美市场,获得国外客户的高度评价。为满足国内外对桌面级3D打印机日益增长的需求,太尔时代于2012年研制成功UP! mini,并在同年10月试水海外市场,并再次获得成功。   据了解,UP! mini产品的打印材料、应用软件、控制系统、机械系统的核心技术全部由太尔时代自主研发,并对此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与其他同类产品相比,该机型技术先进、操作便捷、功能丰富、性能可靠。可用于工业设计、产品设计、时尚领域、文化创意、小型产品打样、样品展示、市场调研、教学实践及个人DIY等。尤其是UP! mini打印机,其封闭式的结构可有效减免成型过程中的事故发生率,而且内置的照明系统可以让用户安全、清晰地观看打印的全过程。这些功能使桌面级3D打印机能如愿地进入家庭,使青少年创新素质和动手、动脑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成为可能。   此次推出的UP! mini产品在国内上市后,太尔时代UP! 品牌之下的所有产品,包括UP Plus 2,都可以在淘宝网的太尔时代官方网店购买。太尔时代UP!系列3D打印机不久后也将在京东商城全面上线。太尔时代总经理郭戈表示:“太尔时代坚信3D打印的技术和发展将带来一场全球性的科技和创新变革,因此,我们从一开始就制定了‘以中国创新服务全球客户’的战略。”   郭戈表示,目前中国3D打印机行业和市场仍处于培育和发展的过程中。在这一发展进程中,太尔时代将致力于企业的升级转型,同时也希望3D打印产业能够得到国家政策更有利的扶持。  

摩登3注册网站_多功能电子焊接操作台设计方案

  通过符合人眼光谱特性曲线的环境光照传感器UI202检测环境照度,由单片机内部A/D转换将光照值转换成数字量,产生PWM信号控制LED灯驱动TPS61165实现自动调光功能。该设计方案的电子焊接操作台不但降低了由于电烙铁未及时关闭带来的安全问题和耗电问题,也使焊接的环境更加人性化。   0 引言   在企业电路板焊接加工、学校学生电路板制作、电子研发人员电路板加工等都离不开焊接操作。作为焊接工作的电烙铁容易产生安全问题,特别是在焊接人员长时间焊接进入疲劳后,容易忘记关闭电烙铁,从而带来安全隐患。   焊接场合对照度有一定的要求,当环境照度不合适,容易造成焊接人员用眼疲劳和视力下降。本方案中设计一款能自动开启关断电烙铁电源及排风风扇电源,能根据环境光照自动调节LED照明灯照度的多功能电子焊接操作台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1.系统方案设计   多功能电子焊接操作台由排风风扇、LED照明灯、反射式光电开关、直流电源输出端子、液晶显示屏、环境照度检测传感器和主控电路组成。通过外部电源适配器提供直流电源,通过调压型LM2596和固定5V的LM2596提供可调直流电源和固定5V的直流电源,通过AMS1117-3.3稳压输出3.3V电源给主控系统供电。   多功能电子焊接操作台通过环境照度传感器UI202检测环境照度,并根据检测的环境照度由单片机产生PWM信号驱动LED恒流驱动器件TPS61165实现LED照明灯亮度的自动调节功能。   当操作人员来到焊接操作台前时,主控单片机通过反射式红外传感器检测到人体,启动排风风扇转动,同时开启电烙铁插座板电源,使电烙铁开始加热工作。   当人离开后一段时间后仍未回来,主控单片机关断电烙铁插座板电源和排风风扇电源。   多功能电子焊接操作台的系统组成框图如图1所示。   2.多功能电子焊接操作台的硬件设计   2.1 直流电源设计   多功能电子焊接操作台的直流电源电路图如图2所示。多功能电子操作台除了焊接用之外还提供两组外接直流电源输出口,提供一组可调直流电源和固定5V直流电源,便于调试产品使用。   可调电源通过调压型LM2596提供可调电压,可调电源输出电压可调节电位器RRP1实现,输出调压范围如公式1所示。   AMS1117-3.3电路将5V直流电源稳压至3.3V,为主控系统供电。

摩登3注册平台官网_制造业探索智能化 机器人成焦点

  从2011年年底顺德被国家工信部授予全国唯一的“装备工业两化深度融合暨智能制造试点”,去年首办第一届智博会,到下周即将举行的第二届智博会,参加的企业由凤毛麟角的37家到今年的100家,顺德的智能制造之路悄然提速,配套企业逐步冒出。另一方面,政府的推动力度继续加大,规划建设约5200亩的“广东智能制造产业(顺德)基地”。   裸眼3D眼镜、72小时下单个性化服装打造、超级机器人、无人工厂……一系列新潮理念不断冲击着企业家的思维:在企业转型升级的压力之下,联姻智能化,贴上高科技的标签,会转身成新一代“高富帅”,还是会因水土不服而消耗大量资本?   对于大部分市民和企业家来说,对制造工厂的传统印象,大多还存留在工人通宵达旦加工的场景,在嘈杂的环境中散发着工业化工材料的气味。在这种模式下,工人的工资并不便宜,一个焊磨工月工资可达5000元,日益增长的劳动力成本给企业带来了严重的招工考验。于是企业开始探索智能制造,尝试引进工业机器人,减少人工。   智博会展示无人生产线   下周四,第二届顺德智博会将开幕,近百家智能应用企业参展。记者率先探营参展企业,发现了不少亮点。从事机器人研发的嘉腾市场部经理陈日腾介绍,届时他们和另外三所机器人研发企业联合起来,将展示无人工厂的一条完整生产线。据透露,目前顺德的机器人研发企业,能够制造搬运机器人、焊磨机器人,也有智能化冲压设备,这四家企业的系统配合,可使每个不同功能的机器人实现无缝对接。   顺德经科局介绍,今年参加智博会的企业,比去年增加了一倍多,本次展览会设智能制造专区、物联网应用专区、智慧城市专区,同时将举办多场对接企业的论坛。   智能化多应用在装备业   经过近两年孕育,顺德制造智能化明显提速。盘点智博会参展企业名单可发现,目前顺德制造业智能化主要在机械装备、机器人自动化等领域发力,“智慧工厂整体解决方案”的新理念也逐步引进。“冲压无人车间”、“无人注塑车间”、超级机器人等纷纷涌现,美的集团、海信科龙纷纷引进工业机器人。   除了机器人的开发,机械装备的智能化发展,也有不少中小企业尝试了各种创新。均安一家传统服装企业就研发出智能裁缝,传统人工裁缝十分考验手艺和熟练度,机械裁缝在输入数据之后,可在20秒内将一条裤子的设定尺寸全部裁剪出来,再经过人工20多分钟的缝合,一条牛仔裤就能完工。在新技术的变革下,这家企业启动了72小时下单出货的DIY服装模式,消费者可在网上自己输入尺寸或3维展示,自己设计,再通过线下的智能裁缝完工。该公司老总透露,如今招工,是直接从高校招来30多名大学生,不再是传统意义的纺织工。

摩登3主管554258:_2015年中国RFID行业市场规模将达373亿元

  2013年8月,国际物联网贸易与应用促进协会(简称国际物促会,IIPA)发布了《2013-2017年中国RFID行业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称,经历过一段为期4-5年高速成长阶段的中国RFID行业,虽然在近两年因全球经济衰退、国内相关投资下滑等因素而出现了一定的增长速度调整,但仍然保持着相对快速的发展态势,预计行业市场规模将在2015年达到373亿元。   虽然行业在短期内进入调整阶段,但国际物促会的市场调研显示,经过短期调整后,中国RFID行业将在2015年左右再次进入一个高速的发展阶段,并将出现更令业者惊喜的市场特征与发展方向。   2012年行业市场规模为181.1亿元   根据IIPA的市场调研结果显示,2012年中国RFID行业的市场规模为181.1亿元,较2011年增长26.31%。    图1 2010-2012年中国RFID行业市场规模(数据来源:国际物促会)   报告指出,目前RFID已经在国内的身份识别、交通管理、军事与安全、资产管理、防盗与防伪、金融、物流、工业控制等领域的应用中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并在部分领域开始进入规模应用阶段。随着RFID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和成本的进一步降低,RFID技术开始逐步应用到各行各业中。   其中,在过去几年的时间里,身份识别、交通管理、军事与安全、资产管理等市场领域,已经或将逐步成为国内RFID行业发展的重点领域。    图2 2012年中国RFID行业细分应用领域市场份额(数据来源:国际物促会)   在产业链构成的完善上,目前,中国RFID产业链已经基本搭建起来,形成了从芯片设计、封装、设备、系统集成、行业应用为一体的产业链格局。   从产业链的分布结构来看,阅读器和电子标签企业以深圳企业数量最多。深圳作为国内最主要的电子信息产品生产基地,具有极其发达的电子信息产业中游和下游市场,为RFID电子标签和读写器制造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同时,深圳地区以远望谷为代表的众多RFID企业,近年来不断通过企业间的兼并和收购活动,整合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增强了企业间的协同效应,完善了产业链结构,进一步推动了深圳地区RFID产业的发展。   而在系统集成方面,RFID产业更多还是以政府项目为主导。这使得北京及其周边地区成为RFID应用较早的地区,并逐渐形成了一批以项目集成为主的企业群体。   在产业集群发展上,则呈现出了以北京为代表的的环渤海地区、以上海为代表的长三角地区和以深圳为代表的珠三角地区遥相呼应且快速发展的态势。此外,西南地区的RFID企业发展与应用,也出现了高速发展的势头。    图3 2012年中国RFID行业各地区市场份额(数据来源:国际物促会)

摩登3注册网站_PIC单片机应用设计经验与技巧

  美国微芯公司(Microch{p Technology Inc.)开发的CM0S工艺PIC系列8位单片机(RISC微控制器),特别是采用内置第二代Flash存储器(40年存储寿命)的微控制器在快速应用方面具有独到之处。由于其易用性和高可靠性,该系列微控制器稳居8位单片机全球出货量之首。PIC系列单片机具有指令集简洁、简单易学、速度高、功能强、功耗低、价格低廉、体积小巧、适用性好及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大量应用于汽车电气控制、电机控制、工业控制仪表和仪表、通信、家电、玩具、低功耗的测控应用等领域,在国内越来越受到广大设计者的欢迎,微芯公司的单片机已经成为目前单片机世界的主流产品。   PIC 8位单片机内已经包含运算器、存储器、A/D、PWM、输入和输出I/O(灌电流可达25mA)、通信等常用接口,自由灵活的定义功能可以适应不同的控制要求。而不必增加额外的IC芯片。这样电路结构很简单,开发周期将大为缩短。   PICl6系列单片机属于PIC8位单片机的中级型产品,采用14位的RISC指令系统。笔者使用PICl6F716单片机设计了一个电动机保护器,在设计过程中遇到很多问题,通过多方查找资料以及向Microchip公司技术人员寻求支持,问题一一得到解决。现将部分问题记录如下,与大家一起探讨。   1 ICD2作为程序烧写的使用   1.1 ICD2简介   MPLAB ICD2在线调试器是一款低价位的PIC开发工具。它利用Flash工艺芯片的程序区自读写功能来实现仿真器调试功能;使用的软件平台是Microchip的MPLAB IDE(集成开发环境软件包),兼容Windows NT、Windows 2000和Windlows XP等操作系统。其通信接口方式可以是USB(最高可达2Mb/s)或RS-232串行接口方式;工作电压范围为2.O~5.5V,可支持最低2.0V的低压调试。   MPLABICD2可以支持大部分Flash工艺的芯片。它不仅可以用作调试器,同时还可以作为开发型的烧写器使用。   1.2 ICD2作为烧写器时的配置   烧写芯片的方式有两种:普通烧写和在线烧写。在线烧写是适合大批量生产方式的烧写办法。使用在线烧写时通常用户都已经把芯片焊到了板上,此时就要求用户板上有预留的烧写接口。用户板上的接口是通过一条6芯的扁平电缆与ICD2主机上同样的接口一一对应连接的。图1显示了MPLAB ICD2与目标板上模块连接插座的互连状况。   ICD连接插座有6个引脚,但只使用了其中的5个引脚,分别是VDD(电源)、VSS(地)、VPP(编程电压)、PGC(同步时钟)和PGD(数据)。   1.3 ICD2作为烧写器时容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尽管MPLAG ICD2与目标板的互连非常简单,但是一不小心就会出现问题,基本上每一个PIC的入门者都会碰到类似的问题。下面就一些常见问题作简要叙述。   如图l所示,在VPP与VDD之间通常要串接一个上拉电阻(通常约为lOkΩ),这样VPP线可置为低电平来手动复位PICmicro单片机。但是对一般设计者来说,都是采用上电自动复位。如果在这里采用集成器件DMP809,那么就会导致连接不上,程序没有办法烧入。   对于PGC、PGD两根线,由于在ICD2内部已经进行了上拉,所以在外围设计中,不要冉进行上拉,否则会造成分压。对于PGC、PGD和VPP三根线,不要对地接电容.因为电容会阻碍在数据和时钟线上电平的快速转换,从而影响ICD2与目标板的连接。同样对于PGC、PGD,由于数据或时钟都是双向传输的,这时如果在中间串一个二极管,则会影响ICD2与单片机的双向通信。   但是,对PGC和PGD来说,在单片机上同时复用为普通I/O口,而有些使用上必须要接对地电容或者是串接二极管。对于这种情况,唯一的处理方式就是在烧写时从芯片的PGC和PGD端口直接跳线到程序烧写口。

摩登3内部554258_Mouser首发ADI业界功耗最低数字隔离器ADuM144x

  ,2013年12月24日贸泽电子 (Mouser Electronics) 即日起开始供应Analog Devices Inc (ADI) 的新型  ADuM144x 4 通道数字隔离器,堪称现在所有数字隔离器中功耗最低的隔离器。   Mouser提供的ADI  ADuM1440/1442/1445/1446/1447 4通道数字隔离器 基于ADI 专有的iCoupler® 技术。这些高速器件旨在用于低功耗系统,每通道汲取的电流从10μA 到低至1μA。尽管具有如此低的功耗,这些数字光隔离器仍具有非常低的脉宽失真,这是由接收高电压脉冲和发送数字信号电平脉冲之间的时间差造成的。每个输入引脚还具有一个毛刺滤波器用于滤除输入引脚上的信号噪声。      这些数字隔离器提供 2.5kV 的数字隔离,在隔离和保护恶劣高压系统下的低压数字信号电平方面表现卓越,同时满足了UA 和CSA  安全要求(均待审核)。目标应用包括保护医疗设备、自动化控制、家用等离子电视、通用低功耗隔离应用。   ADI是安全隔离技术领域的领导者,在过去的十年中交付了10亿多个数字隔离通道。

摩登3平台注册登录_工业应用MCU成市场新焦点 产品需满足差异化需求

  在充分竞争的MCU市场,除了量大面广的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应用之外,工业控制领域成为MCU厂商新的竞争焦点。Spansion亚太区市场总监王钰表示,由于物联网技术的带动,工业应用MCU也成为Spansion下一步布局重点。这一领域需要特点在于不在于量大,而在于客户有多种多化的需求,需要产品多元化满足差异化需求。   自从收购富士通半导体MCU及模拟IC业务以来,Spansion加快了在MCU领域的布局,近日宣布推出工业用全系列微控制器产品家族,可满足工厂自动化、楼宇管理、变频驱动器、智能仪表、家电和医疗设备等领域的高性能、低功耗需求。该产品家族还纳入了其低功耗Spansion FM0+产品线,目前正在供应样品。Spansion FM3家族以及首款高性能Spansion FM4家族产品现已投入量产。   SpansionFM(灵活微控制器)产品家族基于ARMCortex-M系列处理器,能无缝衔接客户对高性能与低功耗的需求。该家族系列产品能为工厂自动化、楼宇管理、电机控制等应用领域提供高达200 MHz/250 MIPS的超高性能,并能实现传感器、人机界面(HMI)和家用电器等应用的超低功耗特性。该系列产品支持1.65V 到 5.5V的额定电压,嵌入式闪存容量选项从 64K 字节到2M字节,配备模拟接口,而在通信接口方面,则支持包括串行、CAN通信、USB以及以太网通信接口等多种连接方式。Spansion的工业控制解决方案可满足多元需求,包括向高速增长的工业物联网过渡过程中产生的对高性能微控制器(MCU)、图形用户界面、连接性和可编程性等方面的需求。   Spansion亚太区市场总监王钰表示:“Spansion推出的这一可扩展ARM微控制器产品家族是面向行业市场专门打造的,其不同的产品规格和选项能满足从低功耗到行业对高性能控制器的不同需求,从而在单一微控制器上添加触控、连接与变频驱动等功能,实现性能的差异化,并能够帮助我们的客户简化系统设计,缩短上市时间。”   Spansion FM产品家族囊括700余种产品,卓越的质量水平以及功能性安全标准让它们能够满足严格的工业要求,并得到Spansion“长寿命”项目的支持。通过为不同的应用需求提供一系列尖端的HMI、触屏和变频驱动解决方案,可极大缩短应用的开发时间。此外,Spansion的虚拟开发系统还能为用户节省评测时间与成本。   Spansion 高性能FM4家族基于Cortex-M4处理器,有超过140余种产品投入生产。SpansionFM4 融入了DSP与FPU功能,可提供先进计算所需的动力,并使得基于模型的设计方法变得更加容易。该产品家族配备丰富的外设,包括变频驱动支持、SDIO、USB、CAN和以太网,以及从256k字节到2M字节的嵌入式闪存容量选项,支持100,000次重写周期,并可将数据保持长达20年。   通用型Spansion FM3 产品家族目前已有超过570种产品投入生产,基于Cortex-M3标准内核,针脚数范围从32针到176针。该产品家族也配备了种类丰富的外设,包括变频驱动支持、USB、CAN和以太网,并支持64k字节到1.5M字节的嵌入式闪存容量选项。   入门级/低功耗Spansion FM0+产品家族基于ARM Cortex-M0+内核,为实现低功率与高效能进行了优化,其功耗仅为70μA/MHz,在业内处于领先地位。该产品家族适用于各种低成本低功耗的工业应用。目前,该系列产品正在提供样品。

摩登3注册网站_一种FPGA数字核脉冲分析器硬件设计

  作者:崔辰元,曾卫华,陈宏,徐奥   为了研究数字化γ能谱仪,本文提出一种基于FPGA的数字核脉冲分析器硬件设计方案,该方案采用现场可编程逻辑部件(FPGA),完成数字多道脉冲幅度分析仪的硬件设计。用QuartusⅡ软件在FPGA平台上完成了数字核脉冲的幅度提取并生成能谱。   在此基础上通过电路设计建立了数字化能谱测量实验装置,实测了137Cs的能谱,测量结果与相同条件下的模拟能谱仪的实测谱完全吻合。由此证明基于FPGA的数字多道脉冲幅度分析器硬件设计方案的正确可行,具有实用性。   0 引言   多道脉冲幅度分析仪和射线能谱仪是核监测与和技术应用中常用的仪器。20世纪90年代国外就已经推出了基于高速核脉冲波形采样和数字滤波成型技术的新型多道能谱仪,使数字化成为脉冲能谱仪发展的重要方向。国内谱仪技术多年来一直停留在模拟技术水平上,数字化能谱测量技术仍处于方法研究阶段。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高性能能谱仪需求,迫切需要研制一种数字化γ能谱仪。通过核脉冲分析仪显示在显示器上的核能谱帮助人们了解核物质的放射性的程度。   1 数字多道分析仪的优势   国内很大一部分学者采用核谱仪模拟电路的方式实现脉冲堆积的处理。由于整个过程都是由模拟电路来实现,所以一直受到多种不利因素的困扰:模拟滤波成形电路有限的处理能力达不到最佳滤波的要求;模拟系统在高计数率下能量分辨率显着下降,脉冲通过率低;模拟电路固有的温漂和不易调整等特点,导致系统的稳定性、线性及对不同应用的适应性不高;在脉冲波形识别、电荷俘获效应校正等更复杂的应用场合模拟系统无法胜任。   相比来看,数字脉冲幅度分析系统的性能显着优于模拟脉冲分析器。数字分析器有以下几点优点:通过软件实现,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可以利用数字信号处理方法针对输入噪声特点实现优化设计,达到最佳或准最佳滤波效果;处理速度快,反堆积能力强,相同能量分辨率下脉冲通过率更高;参数由程序控制,调整方便、简单。   2 总体设计   本方案设计了一种基于可编程门阵列的多道脉冲幅度分析器的硬件平台。图1即为总体设计框图,探测器输出的核脉冲信号经前端电路简单调理后,经单端转差分,由采样率为65 MHz的高速ADC 在FPGA 的控制下进行模/数转换,完成核脉冲的数字化,并通过数字核脉冲处理算法在FPGA内形成核能谱,核能谱数据可通过16 位并行接口传输至其他谱数据处理终端,也可通过LVDS/RS 485接口实现远程传输。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高速AD前置,调理电路应该满足宽带、高速,且电路参数能够动态调整的需要,以适应不同类型探测器输出的信号,从而更好地发挥数字化技术的优势。   3 具体硬件设计   3.1 前端电路   前端电路由单端转差分和高速ADC电路组成。差分电路由于其良好的抗共模干扰能力而应用广泛。由于调理电路输出的脉冲信号为单极性信号,若直接送入ADC,将损失一半的动态范围。设计中在运放中加入一个适当的偏置电压,将单极性信号转换成双极性信号后再送入ADC,以保证动态范围。将信号由单端转换成差分的同时,进行抗混叠滤波处理,完成带宽的调整 .   本设计使用AD9649 – 65 高速ADC 实现核脉冲的模/数转换,AD9649 为14 位并行输出的高速模/数转换器,具有功耗低、尺寸小、动态特性好等优点。当信号从探测器通过调理电路,过差分转单端电路后,以差分信号的形式进入ADC,在差分时钟的控制下,转换成14 位数据,进入FPGA.该高速A/D 在外部FPGA 的控制下对信号进行采样。然后将采样后的数字信号送入FPGA 中实现数字核脉冲的幅度提取。图2 为A/D 转换的原理图,AD9649在差分时钟的同步下完成A/D转换,D0~D13为14个有效输出数据位。 (点击查看大图)

摩登3平台登录_基于μC/OS-II操作系统KDG15A型远程控制开关的研究

  作者:夏云   本文结合目前煤矿综合自动化的需要,详细介绍KDG15型远程控制开关的在研发方案、软硬件系统设计,并在μ C/OS-II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基础上简单介绍了系统的软件流程。该远程开关充分利用六大系统的KJ95N型煤矿综合监控系统,为井下远控系统的建立提供了便利,并能增加系统的可靠性。   1.前言   随着煤矿综合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井下网络系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通过网络系统不仅能在井下现场操作各种设备,同时能在地面实现远程控制,而且能在地面实时监测各种设备的运行参数等,真正实现远程综合自动化系统。   目前国内现场的远程控制开关种类比较繁杂,造成系统接人控制总线种类大,给现场应用造成困难,我单位目前研制的KDG15A型远程控制开关是KJ95N型煤矿综合监控系统的配套产品,通过现场总线RS485,用于远距离控制设备的开关,同时带有馈电状态检测功能,可反映被控设备的状态。   2.需求及技术分析   随着井下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井下各种设备的控制及监控系统,可以挪移到地面控制中心,实现集中控制,减少了人工系统,例如井下中央水泵房排水系统,当水仓达到井下警戒水位后,必须及时开启井下水泵向地面排水,这时就要逐一开启相应的设备,例如首先把相应管路的阀门开启到位,并需监测阀门是否开启到位;然后开启真空泵向主排水泵抽真空,确保真空后,再开启主排水泵,这样的一系列操作必须在现场安装远程控制开关。   又例如井下的皮带机控制系统,由于井下皮带系统可以实现远距离运输,皮带机路线长,但皮带机系统根据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必须安设温度保护、速度保护、烟雾保护、跑偏保护、满煤保护、沿线紧急停车、纵撕保护等8大保护系统,这几大保护如何在远距离实现,必须在现场安装远程控制开关。   因此远程控制开关的应用在煤矿现场中非常广泛,我单位根据目前煤矿的具体现状,结合煤矿必须具备的六大系统中的监测监控系统,综合分析后决定研发KDG15A型远程控制开关,并选择RS485现场总线,方便接入目前常用的KJ95N型煤矿综合监控系统,给用户提供了方便可靠的远程控制开关。   3.KDG15A型远程控制开关硬件设计   3.1 CPU控制器的选型   KDG15A型远程控制开关选用PHILIPS公司最新的LPC2119控制器作为系统CPU,该控制器是基于支持实时仿真和一个跟踪的16/32位ARM7TDMI-STM CPU,同时带有128/256 kB(字节)嵌入的高速Flash存储器。宽度128位的存储器接口和很独特的加速结构能够使32位代码在最大时钟速率下运行。对系统代码规模有非常严格控制的应用,可选择16位Thumb模式将代码的规模降低超过30%,而系统性能的损失却很小。   L P C 2 1 1 9控制器为非常小的6 4脚封装、非常低的功耗、几个32位定时器、4通道10位ADC、2路CAN、PWM通道、46个GPIO以及多达9个外部中断。并且内置了宽范围的RS485串行通信接口。   具体的系统图如图1所示。   3.2 系统电源的设计   KDG15A型远程控制开关考虑到要搭接KJ95N型煤矿综合监控系统,由于KJ95N型煤矿综合监控系统中具有9-18直流电源电压,只需在内部简单增加电源滤波以及相应5V、3.3V LM1117-3.3和1.8VLM1117-1.8型电源转换就可以了,在此不在啰嗦。   3.3 抗干扰电路的设计   由于井下各种信号的电磁干扰比较强。为了防止共摸干扰和差模干扰引入到KDG15型开关内部,对芯片以及其他相应硬件造成损坏,因此在各种继电器开关量和系统采集电路之间相应加了光电隔离器,增加系统抗干扰的能力。开关量的光电隔离抗干扰电路图如图2所示:   3.4 RS485电路的设计   作为目前常用的通讯接口, 选用ADM487作为RS-485通信元件,同时考虑到系统的抗干扰性在485电路中增加3个快速光耦,这样配置不仅设计简单而且价格实惠。具体不在啰嗦,详见图3.

摩登3平台登录_供配电技术中的无功补偿与节能降耗

  基于无功补偿技术的原理,在供配电系统选择并使用了无功补偿。阐述了选矿厂生产设备在使用无功补偿装置后,提高了功率因数,节约了电能,供电稳定可靠 。   引 言:   绝大多数工业企业用电设备属感性负荷,运行时会吸收大量无功功率,降低 系统电压和功率因数,增加线路损耗、降低供电能力。   某限公司选矿厂内一些大型设备为变频控制 ,使用了大功率变频器。变频器为非线性负载, 产生大量谐波电流,造成电网及配电系统不稳定, 为解决供配电存在的隐患在供配电系统应用了无功补偿技术,以提高供配电质量,保证生产顺利。   无功补偿原理   当电网电压的波形为正弦波,且电压与电流同相位时,电阻性电气设备如白炽灯、电热器等从电网上获得的功率 P 等于电压 U 和电流 I 的乘积, 即: P=U×I。电感性电气设备如电动机和变压器等由于在运行时需要建立磁场,此时所消耗的 能量不能转化为有功功率,故被称为无功功率 Q。此时电流滞后电压一个角度 φ。 在选择变配电设备时所根据的是视在功率 S,即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矢量和:S =(P2 + Q2)1/2。无功功率为:Q=(S2 – P2)1/2   有功功率与视在功率的比值为功率因数:cosφ=P/S   无功功率的传输加重了电网负荷,使电网损耗增加,系统电压下降。故需对 其进行就近和就地补偿。并联电容器可补偿或平衡电气设备的感性无功功率。当容性无功功率 QC 等于感性无功功率 QL 时,电网只传输有功功率 P。   无功补偿形式   无功补偿分集中补偿、分散补偿和就地补偿三种。集中补偿方式所用电容器 组的容量较分组补偿或就地补偿小, 利用率更高, 但未对变、配电所各馈线补偿,仅减轻了电网的无功负荷。分散补偿方式中的电容器组的利用率较就地补偿高,因此总的需要量较就地补偿小,是一种经济合理的补偿方式。   补偿容量的确定   电网里输、变、配电设备和电力用户消耗的无功功率损耗约各占一半,为减 少消耗,须减少无功在电网里的流动。最好是从用户开始增加无功补偿,提高用 户负荷的功率因数,可减少发电机无功出力和输、变、配电设备中的无功电力消 耗,从而降低损耗。按式 Qc= P 计算补偿的无功功率容量Q,式中P 为最大负荷日平均有功功率分别为装设补偿装置前后功率因数实测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