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摩登3官网注册

摩登3注册网址_Qorvo® 同时荣获中兴通讯颁发的全球供应商奖之两项殊荣

中国 北京,2021年1月28日——移动应用、基础设施与航空航天、国防应用中 RF 解决方案的领先供应商 Qorvo®, Inc.今日宣布,荣获中兴通讯公司颁发的两项 2020 年杰出客户支持奖—最佳综合绩效奖和杰出客户管理奖。中兴通讯将最佳综合绩效奖和杰出客户管理奖这两项殊荣同时授予Qorvo,以表彰 Qorvo 在 2020 年为中兴通讯的 5G 基站和网络部署提供的优秀 5G 产品和卓越的客户支持。 中兴通讯的全球供应商奖旨在表彰为中兴通讯客户提供极具创新性和可靠性的电信技术的供应商。Qorvo 全面的高性能射频解决方案组合为中兴通讯和其他领先公司提供了有力支持,包括 BAW 滤波器和 GaN 高功率放大器、小信号放大器和开关。Qorvo 的 5G 产品组合能够提供基站制造商和网络运营商所需的效率、可靠性和尺寸,推动实现提高容量和覆盖率的目标。通过这些 5G 解决方案和 Qorvo 客户管理支持团队的专业技术知识,帮助中兴通讯克服了技术挑战,并快速部署全球最大的 5G 独立 (SA) 核心网络。 Qorvo 基础设施和国防产品部全球销售副总裁 Chris Lepiane 表示:“我们的团队非常自豪能够获得像中兴通讯这样的全球行业领导者的认可。这些奖项是对我们全球团队工作的认可,也表明即便面对重重困难,Qorvo 依然能够提供创新的 5G 解决方案和出色的客户支持。”

摩登3登录_Molex莫仕推出创新型传感器,通过主动降噪改善汽车噪音,进而提升车辆安全性和驾驶体验

· 新型传感器系列中的首款道路噪音消除产品投入生产 · 经验证,该产品可降低汽车噪音、重量和成本 · 设计周期缩短,可灵活安装传感器,简化了工程设计 · Molex莫仕团队与Analog Devices和Silentium公司合作推进汽车生态系统建设 美国伊利诺伊州莱尔市 —— 2021年1月28日 – 作为全球领先的连接器和电子解决方案供应商,Molex莫仕公司推出了基于加速度计的道路降噪(RNC)传感器,该传感器是汽车主动降噪(ANC)传感器新系列中的首款产品。这些传感器将在降噪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可帮助消除有害的道路噪音、风噪和汽车暖通空调噪声,以及低频声音,以此减轻驾驶疲劳。 电子行业的进步使ANC技术能够改变汽车制造商应对行车噪音的方式。ANC通常用于高端耳机降噪。ANC传感器无需安装昂贵而笨重的吸音材料就可以使汽车内部免受过多的行车噪音的干扰。设计上,将ANC传感器安装在汽车底盘上,以获得更准确有效的数据。但安装在轮舱和车架上的设备必须能够适应最恶劣的环境。 Molex汽车解决方案业务部门副总裁兼总经理凯莉安·皮卡德(Carrieanne Piccard)表示:”随着快速向电气化车辆过渡,降低道路噪音将变得至关重要,而如今,道路噪声已被内燃发动机噪音所掩盖。” 我们在汽车行业的悠久历史使Molex莫仕能够开发出功能强大且耐用的传感器技术,该技术可以捕获和消除道路噪音,为驾驶员提供安全愉悦的驾驶体验。” 根据Molex莫仕最近委托第三方开展的汽车未来调查,到2030年,90%的新车将是混合动力或全电动的。事实上,受访者认为:汽车领域的电气化、连接和传感器技术属于最重要的创新。他们还提到,如何极端情况下运行电子设备和软件是创新中要克服的障碍。 在恶劣条件下具有卓越的性能 Molex莫仕的ANC加速度计和麦克风传感器系列使用Analog Devices公司的汽车音频总线(A2B)技术,确保提供高保真音频信号,同时显著降低布线复杂性、成本和重量。通过将传感器与A2B网络配合,Molex莫仕将噪声信号在不到两毫秒内传输到处理单元。传感器包括一体化连接器和菊花链,能简化集成并减轻电缆重量(重量最多可降低30%)。这些连接器源于Molex莫仕的Mini50系列连接器。与传统的USCAR 0.64连接器相比,该连接器可节省高达50%的空间。 此外,Molex传感器可在不同的外壳中使用,包括IP6K9K外壳,以确保在恶劣条件下获得更好的保护,也因此可以安装在最接近道路噪音的位置。在噪音源头检测噪音这种方式可以加快噪声处理;A2B技术还允许每个链处理更多信号。与市场上的其它产品不同,Molex莫仕传感器足够灵敏,可以在较慢的车速下测量和消除道路噪声,从而使设计人员在传感器布置上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同时简化了工程设计。 “Analog Devices公司很高兴与Molex莫仕合作,将基于我公司 A2B网络和MEMs加速度计低延迟技术的ANC/RNC传感器推向市场,” 弗拉德·布拉夫斯基(Vlad Bulavsky)如此说。他还表示说“已有迹象表明,Molex莫仕传感器的质量以及A2B/ADXL317的设计简洁性这些优点已在我们共同的客户群中引起共鸣。” 更安全、更加优化的驾驶体验 Molex莫仕还测试和验证了其RNC传感器与Silentium’s出品的Active Acoustics软件的配合,该软硬件组合在宽广的频带内(从20Hz到1kHz)可消除高达90%的有害噪声,提高了乘车人员的舒适性、安全和幸福感。特别消除了道路和轮胎之间发出的嗡嗡作响的胎噪,对于减少公路催眠效应和驾驶员疲劳效果显著。 “与Molex莫仕合作可加快我们的能力建设,以开启更安全、更愉快的驾驶体验新时代,”Silentium首席执行官约尔·纳尔(Yoel Naor)如是说。他还表示说“Molex莫仕的传感器与我们的软件无缝整合,还可以减少汽车设计周期和工程设计成本。”Silentium的降噪技术正受到领先汽车供应商和整车制造商的推广。捷豹和路虎公司宣布2020年10月部署Silentium技术。 近30年来,Molex莫仕在汽车行业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对移动设备和数据服务进行完美互连以满足客户需求方面,Molex莫仕更是如此。 该公司曾经为一家主要的整车制造商提供了95%以上的发动机控制和动力总成连接解决方案。Molex毛hi在网络连接方面拥有悠久的历史,并在产品质量和客户协作方面赢得了长期声誉,可满足消费者对整个汽车生态系统越来越高的要求,该生态系统涉及电气化、高级驾驶员辅助系统(ADAS)、汽车高速网络、车辆天线系统、智联汽车解决方案以及车辆与外界的通讯(V2X)。

摩登3平台注册登录_晶心推出最新RISC-V处理器,支持多核超纯量的45系列及具备L2快取控制器的27系列

【台湾新竹】—2021年01月27日—RISC-V CPU解决方案领导者晶心科技宣布推出新AndesCore™处理器IP:高效能超纯量多核A45MP和AX45MP处理器,及具备第二级(L2)缓存控制器(cache controller)的A27L2和AX27L2处理器。 AndesCore™ 45系列为顺序(in-order)8级双发射RISC-V处理器,具备DSP(RISC-V P扩展指令),以及单/双精度浮点运算单元以及支持Linux系统应用的内存管理单元(MMU)。其中,高效能单核32位A45/D45/N45和64位AX45/NX45在2020年第三季推出后,已获许多客户采用。最新32位A45MP及64位AX45MP最多支持4核,结合可选用的L2缓存控制器,满足如AR/VR、人工智能/机器学习、5G、车载信息娱乐系统(IVI)、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视讯/图像处理、企业级储存装置、连网装置等等高负荷运算需求的应用。 32位A27L2和64位AX27L2为AndesCore™ 27系列最新成员,承袭27系列首先推出的MemBoost功能,以较高的带宽和较低的存取延迟,利用多笔并行的数据存取和I/D预取(prefetch)大幅提升内存子系统效能。为了进一步提升海量存储器应用的效能,A27L2和AX27L2的L2缓存控制器能增加2倍的内存带宽,并降低70%的内存存取延迟。 「45MP处理器核对晶心科技和RISC-V爱好者来说是个重要的里程碑,」晶心科技总经理林志明表示。「我们很高兴晶心科技的RISC-V多核处理器核心可满足客户对于高效能应用处理器的需求。45系列处理器支持目录式(directory-based)缓存一致性协议,可支持更多的核心。同时,我们很高兴宣布27系列的新成员A27L2和AX27L2,这两款新产品提供整合L2缓存控制器,适合追求节能的入门级Linux系统应用。」 「多核处理器透过使用多个内核以提升效能,适合高度平行运算的应用,45MP支持最多4个CPU核,搭配Coherence Manager和可选用的L2缓存控制器。Coherence Manager能确保Level 1(L1)缓存、L2缓存和cacheless总线主控器之间的缓存一致性,让共享内存存取可进行高效率传输。」晶心科技技术长暨执行副总经理苏泓萌表示。「相较于单发射的27系列处理器,设计精良的双发射45系列处理器仅需额外的50%面积及动态功耗,便可提升70%的效能。在12纳米制程下,操作频率最高可达2.4 GHz。同样地,具备L2缓存控制器和MemBoost的27L2处理器,相当适合仅需单一内核但仍需海量存储器子系统效能的设计。45系列以及27系列能提供多元的处理器解决方案,满足各种SoC设计需求。」 这些新产品都支持晶心的V5架构,也符合最新RISC-V扩充指令,以及晶心V5创新功能,包括PowerBrake、QuickNap™、可节省功耗的WFI、提供堆栈上溢/下溢(stack overflow/underflow)保护的StackSafe™以及能在RISC-V C扩展指令以外进一步提高程序代码密度的CoDense™。此外,45系列和27系列处理器可利用所有晶心开发工具来协助系统的设计开发,包括AndeSight™ IDE、Andes Custom Extension™框架,并享有RISC-V生态圈的优势,从安全解决方案到系统级功能以及硬件除错/追踪子系统都全面提供支持。

摩登3平台注册登录_应用电路板的多轨电源设计——第1部分:策略

简介:工程师在不断发展的时代所面临的挑战 紧迫的时间表有时会让工程师忽略除了VIN、VOUT和负载要求等以外的其他关键细节,将PCB应用的电源设计放在事后再添加。遗憾的是,后续生产PCB时,之前忽略的这些细节会成为难以诊断的问题。例如,在经过漫长的调试过程后,设计人员发现电路会随机出现故障,比如,因为开关噪声,导致随机故障的来源则很难追查。 此专题分两部分讨论,本文是第一部分,主要介绍在设计多轨电源时可能会忽略的一些问题。第一部分着重介绍策略和拓扑,第二部分重点讨论功率预算和电路板布局的细节,以及一些设计技巧。许多应用电路板都使用电源来偏置多个逻辑电平,本系列文章将探讨多电源电路板解决方案。旨在实现首次即正确的设计拓扑或策略。 选择繁多 对于特定的电源设计,可能有多种可行的解决方案。在下面的示例中,我们将介绍多种选择,例如单芯片电源与多电压轨集成电路(IC)。我们将评估成本和性能取舍。探讨低压差(LDO)稳压器与开关稳压器(一般称为降压或升压稳压器)之间的权衡考量。还将介绍混合方法(即LDO稳压器和降压稳压器的混合与匹配),包括电压输入至输出控制(VIOC)稳压器解决方案。 在本文中,我们将分析开关噪声,以及在开关电源设计无法充分滤波时,PCB电路会受哪些影响。从总体设计角度来看,还需考虑成本、性能、实施和效率等因素。 例如,如何根据给定的一个或多个电源实现多电源拓扑优化设计?我们将借此深入探讨设计、IC接口技术、电压阈值电平,以及哪类稳压器噪声会影响电路。我们将分析一些基本逻辑电平,例如5 V、3.3 V、2.5 V和1.8 V晶体管-晶体管逻辑(TTL)、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及其各自的阈值要求。 本文还会提及正发射极耦合逻辑(PECL)、低压PECL(LVPECL)和电流模式逻辑(CML)等先进逻辑,但不会详细介绍。这些都是超高速接口,对于它们来说,低噪声电平非常重要。设计人员需要知道如何避免信号摆幅引起的这些问题。 在电源设计中,成本和性能要求并存,所以设计人员必须仔细考虑逻辑电平和对干净电源的要求。在公差和噪声方面,通过设计实现可靠性并提供适当裕量,也可以避免生产问题。 设计人员需要了解与电源设计相关的权衡考量:哪些可实现?哪些可接受?如果设计达不到要求的性能,那么设计人员必须重新审视选项和成本,以满足规格要求。例如,多轨器件(例如ADI公司的ADP5054)可以在保持成本高效的同时提供所需的性能优势。 典型设计示例 我们先来举个设计示例。图1显示将12 V和3.3 V输入电源作为主电源的电路板框图。主电源必须降压,以便针对PCB应用产生5 V、2.5 V、1.8 V,甚至3.3 V电压。如果外部3.3 V电源能够提供足够的电源和低噪声,那么可以直接使用3.3 V输入电轨,无需额外调节,以免产生额外成本。如果不能,则可以使用12 V输入电轨,通过降压至PCB应用所需的3.3 V来满足电源要求。 图1.需要多轨电源解决方案的应用电路板概览 逻辑接口概述 PCB一般使用多个电源。IC可能仅使用5 V电源;或者,它可能要求多个电源,输入/输入接口使用5 V和3.3 V,内部逻辑使用2.5 V,低功耗休眠方式使用1.8 V。低功耗模式可能始终开启,用于定时器功能、管理等逻辑,或用于中断时启用唤醒模式,或者用于IRQ引脚,以启用IC功能并为其供电,也就是5 V、3.3 V和2.5 V电源。所有这些或其中部分逻辑接口通常都在IC内部。 图2显示了标准逻辑接口电平,包括各种TTL和CMOS阈值逻辑电平,以及它们可接受的输入和输出电压逻辑定义。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何时将输入逻辑驱动至低电平(用输入电压低(VIL)表示),何时驱动至高电平(用输入逻辑电平高(VIH)表示)。我们将重点分析VIH,即图2中标记为“Avoid”的阈值不确定区域。 在所有情况下,必须考虑±10%的电源公差。图3显示了高速差分信号。本文将着重探讨图2所示的标准逻辑电平。 开关噪声 未经过充分滤波时,开关稳压器降压或升压电源设计可能产生几十毫伏至几百毫伏的开关噪声,尖峰可能达到400 mV至600 mV。所以,了解开关噪声是否会给使用的逻辑电平和接口造成问题非常重要。 安全裕度 为确保提供合适的安全裕度,实现可靠的PSU,一条设计经验法则是采用最糟糕情况下的–10%公差。例如,对于5 V TTL,0.8 V的VIL变成0.72 V,对于1.8 V CMOS,0.63 V的VIL变成0.57 V,阈值电压(VTH)也相应降低(5 V TTL VTH = 1.35 V,1.8 V CMOS VTH = 0.81 V)。开关噪声(VNS)可能为几十毫伏到几百毫伏。此外,逻辑电路本身也会产生信号噪声(VN),即干扰噪声。总噪声电压(VTN = VN + VNS)可能在100 mV至800 mV之间。将VTN添加至标称信号中,以生成总信号电压(VTSIG):实际的总信号(VTSIG = VSIG + VTN)会影响阈值电压(VTH),进一步扩大了avoid区域。VTH区域内的信号电平是不确定的,在该区域内,逻辑电路可以任意随机翻转;例如,在最糟糕的情形下,会错误触发逻辑1,而不是逻辑0。 图2.标准逻辑接口电平 图3.高速差分逻辑接口电平 图4.ADP2386的(a)典型电路和(b)效率曲线图 多轨PSU注意事项和提示 通过了解接口输入和IC内部逻辑的阈值电平,我们现在知道哪些电平会触发正确的逻辑电平,哪些会(意外)触发错误的逻辑电平。问题在于:要满足这些阈值,电源的噪声性能需要达到什么水平?低压差线性稳压器噪声很低,但在高压降比下却并不一定高效。开关稳压器可以有效降压,但会产生一些噪声。高效低噪的电源系统应包含这两种电源的组合。本文着重介绍各种组合,包括在开关稳压器后接LDO稳压器的混合方法。 (在需要时)最大化效率和最小化噪声的方法1, 2 从图1所示的设计示例可以看出,为了充分提高5 V稳压的效率并尽可能降低开关噪声,需要分接12 V电路并使用降压稳压器,例如ADI公司的ADP2386。从标准逻辑接口电平来看,5 V TTL VIL和5 V CMOS VIL分别是0.8 V和1.5 V,仅使用开关稳压器时,也具备适当的裕度。对于这些电轨,通过使用降压拓扑可实现效率最大化,而开关噪声则低于采用5 V(TTL和CMOS)技术时的VIL。通过使用降压稳压器(例如图4a所示的ADP2386配置),效率可以高达95%,如ADP2386的典型电路和效率曲线图所示(见图4b)。如果在此设计中使用噪声较低的LDO稳压器,从VIN到VOUT的7 V压降会导致消耗大量内部功率,一般表现为产生热量和损失效率。为了以少量额外成本实现可靠设计,在降压稳压器后接LDO稳压器来产生5 V电压也是一项额外优势。 图5.典型的ADP125应用 2.5 V和1.8 V CMOS的VIL分别是0.7 V和0.63 V。遗憾的是,此逻辑电平的安全裕度尚不足以避免开关噪声。要解决此问题,有两种方案可选。第一种:如果图1所示的外部3.3 V电源具备足够功率且噪声极低,则分接这个外部3.3 V电源,并使用线性稳压器(LDO稳压器),例如ADP125(图5)或ADP1740来获得2.5 V和1.8 V电源。注意,从3.3 V到1.8 V有1.5 V压降。如果此压降会导致问题,则可以使用混合方法。第二种:如果外部3.3 V电源的噪声不低,或不能提供足够功率,则分接12 V电源,通过降压稳压器后接LDO稳压器来产生3.3 V、2.5 V和1.8 V电源;混合方法如图6所示。 加入LDO稳压器会稍微增加成本和板面积以及少量散热,但要实现安全裕度,有必要作出这些取舍。使用LDO稳压器会小幅降低效率,但可以通过保持VIN至VOUT的少量压降,使这种效率降幅达到最低:3.3 V至2.5 V,保持0.8 V,或3.3 V至1.8…

摩登3娱乐怎么样?_硬核评测认证!曙光国产桌面工作站性能水平领先

日前,权威第三方评测机构太平洋电脑(PConline)对曙光全国产桌面工作站进行了全面评测,该工作站配置了国产处理器、自研主板、2条16GB DDR4 2900内存、金泰克156GB SSD内存,评测结果显示,曙光国产桌面工作站不仅能够在打开规模极限文件时顺畅响应用户操作需求,而且在多项权威测试指标中与同类产品相比水平领先。 PConline从办公体验、基础性能表现、散热情况和噪音水平等方面,对曙光国产桌面工作站整机在统信UOS及Windows两种环境下进行了全面评测。 办公体验:政企用户的绝佳选择 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不断加深,互联网、信息化设备和系统在政企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这给政企日常工作带来了极大便利。然而在提供高速和高效信息传递便利的同时,也对政企信息管理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对于政企用户而言,产品的技术兼容性及可持续更迭的能力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曙光公司基于这一需求,开发出了配备国产处理器的桌面工作站。 在对曙光国产桌面工作站日常办公体验的测试结果显示,即便是规模相当极限的文档,曙光国产桌面工作站依旧能够快速开启并流畅编辑。其中,在统信UOS下,曙光国产桌面工作站打开文件的平均用时都大大低于在Windows平台下开启文件的时间。 从上述结果来看,曙光国产桌面工作站对国产化硬件平台的兼容性更好、迭代更为迅捷。PConline认为,这彰显了国内软硬件厂商及其上下游开发人员的广泛协作的突出成效。 在Windows系统环境下,PConline测试团队对曙光国产桌面工作站进行了多项性能测试。值得一提的是,曙光国产桌面工作站处理器与Windows环境无缝兼容,这也让相关测试变得“简单”。 测试人员首先使用由老牌测试软件开发商Futuremark针对整机性能测试开发的PCMARK 10 对曙光国产桌面工作站进行综合评测,给出整机总体得分。曙光国产桌面工作站在这项测试中得到3819分,是“各类国内整机中的顶尖水平”。 随后测试人员使用驱动精灵对曙光国产桌面工作站硬盘读写性能进行测试。在该项测试中,曙光国产桌面工作站取得了557.8MB/s的顺序读取和479.7MB/s的顺序写入成绩,这一成绩“已经接近SATA III接口的理论性能上限”。 随即,测试人员应用经典CPU信息检测软件“CPU-Z”对曙光国产桌面工作站进行单核、多核性能测试。在这一测试中,曙光国产桌面工作站所搭载的处理器单核得分320.6、多核得分3488.9,这一指标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应用同样经典的CineBench R20,测试人员对曙光国产桌面工作站搭载的处理器进行CPU理论性能测试。测试成绩显示,曙光国产桌面工作站搭载的处理器取得单核275分、多核2836分。该结果同样十分亮眼,其中多核成绩已经超越了众多经典产品。 目前流行的性能测试软件FritzChess通过计算国际象棋下法来评估处理器性能。使用该软件,测试人员测得曙光国产桌面工作站在国际象棋应用上的计算性能是18488千步/秒。工作人员表示,这一水平“能够与主流商用平台相比肩”。 此外,测试人员还使用AIDA64提供的缓存与内存性能测试,测试了曙光国产桌面工作站的存算性能。其中,在AIDA64自带的GPGPU测试项目中,曙光国产桌面工作站无论是整机搭载的处理器还是搭载的NVIDIA Quadro P1000显卡都发挥出了应有实力。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处理器支持AES和SHA指令集,因此其在这两项测试中的得分分别达到了2292和5566MB/s,代表其在常见的加密计算环境中能够取得更好的性能。 PConline测试团队通过多款权威的测评软件,分别对曙光国产桌面工作站,从整机性能、硬盘读写能力、CPU信息检测、理论性能、处理器计算能力、缓存与内存性能等多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评测,评测结果显示,曙光国产桌面工作站各项指标均比肩国际主流同类产品性能,全国产硬核产品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更多曙光相关资讯,欢迎搜索微信公众号“中科曙光/sugoncn”,关注曙光公司官方微信。

摩登3注册平台官网_权威认证!金升阳获IECEx及ATEX防爆安全双项证书

近日,经过第三方权威认证检测机构TÜV SÜD技术文件审查、产品测试和体系多重审核后,广州金升阳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升阳”)获开关电源ATEX型式认证证书、QAN防爆体系审核证书以及IECEx CoC证书。 伴随着工业化发展新进程,产品可靠及防爆安全越来越被行业所重视。而ATEX以及IECEx指令作为国际防爆认证体系,是协助企业进行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金升阳获此证书,意味着所生产的LIF120-10B12R2-EX、LIF120-10B24R2-EX等一系列开关电源产品,已经达到了欧洲领先的防爆标准,有助于产品缩短认证周期,尽快满足国际市场的要求。 先进技术是企业竞争力最直观表现,而过硬的质量保证则是维系与用户群体的纽带。多年来,金升阳专注于开关电源的创新和开发,严抓质量源头控制和体系建设。深入把握用户实际需求,通过不断改进产品,以保证其在各种特殊应用领域的高可靠性和高稳定性。依托自身的可靠性保障系统(七大可靠性保障平台:服务平台、流程管控平台、技术平台、人员培训平台、生产制造平台、失效分析模型平台和物料平台),为行业发展树立了质量安全标杆。值得一提的是,作为行业领先的高新技术企业,金升阳立足于产品质量、创新基础上,始终保持前瞻性战略布局眼光。以新基建为代表的新机遇正为各行业提供无限可能,金升阳加速布局国产化道路,抢占新一轮发展契机。在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升级的道路上,技术积累和质量保证缺一不可。金升阳通过获得IECEx及ATEX防爆安全双项认证证书,进一步扩展了工业电源领域的版图。遵循自主研发、自主创新多元化布局,不断用高品质产品服务世界。

摩登3登录_凌华科技推出深度学习加速平台DLAPx86系列,实现更智能的边缘AI推理

摘要: · 凌华科技的DLAPx86系列是目前最紧凑的GPU深度学习加速平台,支持工业、制造业和医疗环境中的AI应用; · 对AI运算所设计的DLAPx86系列可处理大量繁复的AI推论和学习等工作负载,在效能、体积、重量、功耗等设计取得最佳平衡,极大化每瓦、每单位投资效能; · 高性能的CPU+GPU计算结合异构架构,采用紧凑外形及热效率优化设计,适用于计算密集型边缘AI应用。 2021年2月2日,中国上海——全球领先的边缘计算解决方案提供商——凌华科技推出高度紧凑且支持GPU的全新DLAPx86系列深度学习加速平台,是市场上最紧凑的GPU深入学习加速平台。DLAPx86系列可用于部署边缘处的大规模深度学习,采集边缘产生的数据并采取行动。DLAPx86系列针对大规模边缘AI布署所设计,可将深度学习带进终端,拉近与现场资料、现场决策应变的距离。该平台的优化配置可加速需要大量内存的计算密集型AI推理和任务学习,助力各行业应用的AI部署。 凌华科技嵌入式平台和模块产品中心协理蔡雨利表示:“DLAPx86专为大型多层网络以及复杂数据集设计。凌华科技DLAP系列为深度学习应用提供的灵活性是其核心价值所在。基于不同应用的神经网络和AI推理速度需求,架构师可组合出最适化的CPU与 GPU处理器配置,提高产生每单位投资的最高效能。” 高性能异构架构——采用Intel®处理器和NVIDIA Turing™ GPU架构,提供比其他技术更高的GPU加速运算以及优化的每瓦效能和每单位投资效能。 DLAPx86系列的最小体积仅为3.2升,是移动医疗成像设备等紧凑型移动设备和仪器的理想选择。 DLAPx86系列采用坚固耐用型设计,可承受高达50摄氏度/240瓦特的散热温度及2 Grms的振动强度,并提供高达30 Grms的防震保护,具备工业、制造业和医疗环境所需的可靠性。 DLAPx86在边缘AI应用中在效能、体积、重量、功耗等设计取得最佳平衡,将每瓦效能、每单位投资效能极大化,助力医疗、制造业、交通运输和其他领域的发展。 应用案例包括: 移动医疗成像设备:C型臂、内窥镜系统、手术导航系统 制造生产:对象识别、机器人拾取和放置、质量检验 用于知识迁移的边缘AI服务器:结合预训练AI模型与本地数据集

摩登3注册网址_华为超高密模块化UPS全系新品全球发布

[中国,深圳,2021年1月28日] 28日,在华为超高密模块化UPS全系列线上发布会上,新一代中大型UPS5000-H全系列产品正式发布。该系列搭载100kVA/3U超高密热插拔功率模块,是业界首个实现“一柜一兆瓦”的UPS产品。 发布会上,由华为数字能源产品线数据中心供电领域总经理李庆委和该系列产品的研发团队共同为新品揭幕。 华为超高密模块化UPS全系新品正式揭幕发布 供电系统未来发展关键词:“高密””高效”“ 智能化” UPS的技术发展十年一巨变,赛迪顾问电子信息产业研究中心副总经理贾珊珊在分享中表示,上一个10年,UPS新技术以“高频”“模块化”等特点驱动市场格局快速更替,下一个10年,随着新基建红利充分释放,UPS将迎来发展红利期,并且“模块化”“高密”“绿色”的特点将愈发凸显。 在此趋势下,数据中心供配电系统不断创新和发展,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信息能源所副所长李玉升指出,当前数据中心供电设施面临运行效率低、设备体积大、维护工作量大等挑战,因此变革势在必行,通过技术演进、新技术和新产品推动供电设施向高密、高效、智能方向发展。 跨代升级,创新突破点:一柜一兆瓦,3U 100kW 一直以来,华为持续投入研发创新,对UPS产品的性能和指标不断突破极限。据华为数字能源产品线数据中心供电领域总经理李庆委介绍,本次重磅发布的系列新品,实现了器件级、模块级、系统级的跨代升级。 华为100kW UPS功率模块在体积、热耗、散热等方面进行了创新设计。在体积方面,华为创新专利助力更小体积,打造刀片级功率模块,如“拓扑池化”专利,使体积降低40%;磁集成专利,使电感体积降低20%。在热耗方面,采用三电平于交错并联拓扑架构、先进器件优化及数字控制技术降低损耗。在散热方面,通过系统和部件的极致设计及布局实现超强散热能力,可在40℃长期不降额工作,提升散热能力50%。 功率模块密度的提升,意味着整机密度的提升,100kW/3U功率模块带来了高功率密度,实现“一柜一兆瓦”,系统效率高达97%,这将引领数据中心供电进入超高密、高效时代。 UPS5000-H全系产品从开发到正式发布历时两年半,在专家技术座谈环节,该系列产品的研发测试团队讲述了创新背后的故事。谈及开发过程,100K模块技术总工张春涛表示,最大的难点在于如何平衡各种复杂的因素,包括体积、效率、成本、DFX、器件的可服务性等。此外,还需要考虑作为全球化的产品,如何满足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电压制式、安装场景的要求,进而在系统和架构设计上,确保产品具备良好的灵活性、可适应性等。 为实现技术突破,华为搭载2012实验室的平台实力,联合技术骨干、专家力量对难点问题集中攻关,并且优化可靠性测试策略,利用国内沿海、潮湿、低温、干燥和低气压环境五大外场,全面覆盖各种应用场景。 凭借强大的技术实力,华为UPS产品获得了行业和市场的认可,赛迪顾问发布的《2019-2020年中国UPS市场研究年度报告》显示,2019年度,华为UPS产品市场份额位居中国整体市场第一。 本次UPS 全系列新品的发布,是华为持续创新的一个成就,也是一个新的起点。展望未来,华为将继续打造更加极简、绿色、智能、安全的数据中心能源解决方案。

摩登3平台登录_长音频要变天了?

配图来自Canva可画 对于很多人来说,家里的电视已经基本沦为一个做饭、打扫时制造BGM的工具,他们并非特别在乎电视上的新闻或者电视剧,他们只不过是不想让自己的耳朵“闲”下来。 当然还会有一部分人会选择播客、有声书、广播剧等长音频内容来填满自己的耳朵,暂且不论这些人选择长音频的目的是出于打发时间还是想从其中学习到什么,最重要的是,消费者对于长音频内容的需求得到了释放。 行业洗牌临近 长音频并不是出现不久的新赛道,十年前行业内就已经出现星星之火,在经历过起起落落的发展之后,长音频领域的市场规模虽然在扩大,但速度却较为缓慢,到2015年也只有12亿左右的规模。 但在市场形成了一定规模之后,成长的速度自然也会加快。根据艾瑞咨询的报告显示,2019年长音频市场用户体量4.86亿人,增速16.8%;2020年用户体量达到5.42亿,市场规模达到272.4亿元,增速是54.9%,预计在2022年国内长音频市场规模将达到543.1亿元。 市场的快速增长说明了长音频市场正在逐渐趋于成熟,但是纵观这个充满机会的赛道,在新老玩家的你争我夺中,让本就没有成型的市场格局更加扑朔迷离。 这种情况能出现首先是因为长音频市场还需要继续培养。目前长音频在国内市场的普及率并不高,据艾瑞和CNNIC的调查数据,目前我国网络音频用户约占全国网民的54%,而在移动互联网中的渗透率不足10%。 比如长音频中的播客板块,根据播客搜索引擎与数据库Listen Notes的统计数据显示,在2021年之前,全球的播客数量超过190万个,其中英文类播客就有123.5万个,而中文播客却只有2.6万个,增长空间还很巨大。 其次是因为行业内还没有出现垄断平台。这意味着很多后入局者可以凭借更好的经营手段以及更充裕的资源来成功做到“后来者居上”。这种相对轻松的市场环境,也会让后来者在发展前期面对更少的压力。 这意味着长音频赛道即将迎来一轮行业洗牌,也将会有更多的机会被释放,于是一众互联网巨头也开始纷纷入局其中。 巨头杀入长音频 今年以来,TME(腾讯音乐娱乐集团)的发展势如破竹,而近日其100%收购懒人听书股权的消息也正沸沸扬扬。收购后,懒人听书将成为TME整体长音频战略的中坚力量,这意味着长音频将会成为TME下一个阶段的发展重点。 而除了踌躇满志的TME之外,更多的互联网巨头也看中长音频市场的机会,纷至沓来。 比如在去年4月份的字节跳动上线了“番茄畅听”APP,其中产品内容是将番茄小说中的正版小说以音频形式播放出来;另外去年9月网易云音乐也上线了全新内容板块“声之剧场”,主打年轻IP改编的广播剧与有声书;而快手也宣布正在内测播客类产品“皮艇”,剑指长音频市场。 而纵观这些巨头们的动作,可以看出其背后的共同优势:流量+资金的双向保证。 首先是流量方面的保证。在线音频领域的发展离不开流量,行业内的每一个细分领域都是如此。而这些入局的互联网巨头们无一不是坐拥着海量用户的平台,这对其长音频业务的初期发展阶段有着绝佳的助力。 其次就是资金方面的保证。长音频领域同样也有关于版权的争夺,并且在这个领域之中,版权的重要性还要更高,而互联网巨头的资金实力也从多方面保证了版权方面的优势。 一方面是通过资金保证版权争夺战中的优势,版权越多意味着竞争中的优势更大;另一个方面则是资金保证了版权的后续开发,版权并不是终点,基于版权衍生出更多的环节为之后的商业闭环打基础才是更重要的。而这两个方面都需要充裕的资金做支持。 死守阵地的老玩家 瞄准机会的互联网巨头裹挟着巨大的流量和资金冲进这个行业中,是想通过这种野蛮的方式快速巩固自己在行业中的地位。而他们的第一个对手,就是那些在行业中已经浮沉了十余年的老玩家们。 比如喜马拉雅、蜻蜓FM、荔枝FM,都算得上是行业内知名的老玩家了,但就像前文所述,整个长音频行业并没有十分强势的垄断性平台出现,这三家也不例外。只是,老玩家并不想自己耕耘了十余年的地位就这样被新入局者抢走。 于是老玩家们也开始了自己的反击,想尽办法提高自身的优势,加固自身的护城河,也给互联网巨头们抢占长音频市场的道路增加了不小的阻碍。 比如喜马拉雅就在去年4月发布了“春生计划”,用流量和资金的支持来助力播客主播,又在8月推出了“喜乐计划”,依旧是流量+资金的模式助力播客群体的成长;而在今年年初,荔枝FM上线了一款“荔枝播客”的产品,开始重点发力播客板块。 值得注意的是,老三家之一的蜻蜓FM在长音频领域的布局并不同于其他两家,其更加注重场景的布局。蜻蜓FM携手百度Apollo智能车联以及斑马智行,结合双方优势布局车联网生态,通过“音频+硬件”的手段去探索更多可能性。 虽然这些老玩家在行业中耕耘了十余年并没有形成垄断地位,但在行业走向和用户需求方面,老玩家也会有着自己的心得,这也将成为老玩家们抵抗巨头进攻的优势之一。 洗牌之下的新机会 不论是强势入局的互联网巨头们,还是奋力抵抗的老玩家们,在你来我往的过招之后,必然加速了行业的洗牌,也会促进整个长音频行业的再次繁荣,从全产业链释放机会。 首先是最源头的网文IP方面。网文是有声书和广播剧的基础,而长音频市场的繁荣,也将会进一步刺激对优质网文IP的需求,这将倒逼网文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和繁荣。而在优质网文内容被创作之后,又可以进一步赋能长音频领域的内容繁荣,实现良性循环。 其次是长音频本身的多元场景拓展。比如蜻蜓FM将音频打入车联网的做法,就是在拓展长音频的场景边界,而未来随着竞争的加剧,长音频也将会从生活的更多场景之中出现,满足消费者在不同场景对长音频的需求。 最后是声优等较为末端的方面。高水准的声优可以为音频内容锦上添花,提供给消费者更好的视听体验。伴随长音频的行业水准提高,高水平声优也将会更吃香,这也将拉动声优产业的繁荣和整体水平的提升。 但是长音频领域的那些老问题依旧存在,也让来自不同层面的从业者们都需要重视到这些问题。比如现阶段整个行业内的内容同质化问题,将会一直成为行业发展的阻碍,如何从源头缓解这种同质化的问题,就需要从业者们找到各自的答案了。 总而言之,长音频已经成为互联网巨头们角逐的下一个新战场,而且因为巨头们的入局,整个行业也将出现新的活力和机会。但是如何紧抓这些机会,就要看赛道中众多从业者们的表现了。

摩登3注册登录网_新日本无线和多摩川精机共同研发的用于车载旋转变压器的励磁放大器NJU7870 已开始提供样片

新日本无线新开发的用于检测混合动力汽车和电动汽车驱动轴和旋转轴旋转角度的低压驱动旋转变压器(角度传感器)励磁放大器NJU7870已经开始提供样片,该放大器可简化励磁电路设计,实现实装电路板和ECU※1小型化、轻量化以及提高产品可靠性。 ※1 ECU : Electronic Control Unit(电子控制单元) 【概要】 混合动力汽车和电动汽车等环保型汽车上必不可少的驱动电机要求高精度角度检测和高安全性,于是用于检测驱动轴和旋转轴角度的旋转变压器(角度传感器)则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旋转变压器系统里,需要把检测到的旋转变压器信号转变为数字信号的R/D转换器和给旋转变压器提供励磁信号的励磁电路。 在旋转变压器、R/D转换器产品上拥有高市场份额和市场绩效的多摩川精机携手新日本无线共同合作开发高性能的旋转变压器系统,于是就开发出了这款旋转变压器励磁放大器NJU7870产品。 【产品特点】 1. 最适合旋转变压器励磁的电压输入和电流输出励磁电路大幅度减少了设计负担 以往的分立元件构成,在构筑电压输入和电流输出(电流控制方式)励磁电路时,旋转变压器是电感负载,增加了电路设计的复杂性,常有简单计算和实际测量不合等问题存在。要想得到希望的特性,需要耗费许多设计精力。NJU7870集成了差分电压输入和差分电流输出的励磁电路,能够实现最适合驱动旋转变压器的电路特性。只需输入所希望得到的电流大小的差分电压信号就行,是款使用起来非常简单顺手的好产品,解决了以往分立元件电路设计的难题,大幅度减少了设计工时。 NJU7870励磁电路(由差分电压输入和差分电流输出构成) 2. 采用了2路励磁电路,能对应多种旋转变压器系统 NJU7870搭载了2路差分电压输入和差分电流输出电路。可在外部控制各路工作,形成1相励磁或2相励磁方式,可和各种旋转变压器组合使用。另外,实现了在分立构成时难以做到的各相的高精度特性匹配,特别是2相励磁方式的旋转变压器系统,有助于电机旋转角度检测的高性能化。 电路构成例 3. 采用小型封装SSOP16,最少外接元件,实现电路板小型化 NJU7870采用了小型封装SSOP16,外接元件只需连接电源端子的电容器。与以往的分立电路构成相比,大幅度缩减了实装面积 (比以往分立电路构成缩减90%:本公司调查结果)。 分立电路构成和NJU7870封装尺寸 【产品性能】 ●工作电压 (2.4V to 5.5V) ●差分电压输入和差分电流输出 ●跨导 (13.5mAP/VPP typ) ●工作温度范围 (Topr= -40ºC to +125ºC) ●消耗电流 (4mA typ.) ●内置过热关断电路 ●内置外部控制关断功能 ●封装 (SSOP16) 【应用】 ●角度传感器(旋转变压器励磁电路) 【产品外观图】 【样片/生产计划】 ●样片 已经开始提供 ●量产 计划从2021年4月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