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目录:摩登3风情

摩登3测试路线_联发科鸿海积极布局EDA,EDA软件成关键 原创

随着美国对华限制可用于GAAFET的EDA 设计工具,凸显EDA 在芯片设计关键角色。由于目前EDA 产业高度集中,前三大厂商以美商为主。预计台积电2nm制程也将采用美商针对GAAFET 架构的EDA软件。另据台媒报道,包括联发科、鸿海旗下工业富联等,也积极布局EDA 工具。 8月中旬,美国商务部宣布对中国大陆展开新一轮技术管制措施,包含用于环绕式栅极场效晶体管GAAFET(Gate AllAround Field-Effect Transistor)架构的半导体电子设计自动化(EDA)软件,这凸显EDA 软件在半导体高阶芯片设计与先进制程的重要地位。 亚系外资法人指出,2020 年全球EDA 市场规模约115 亿美元,预估今年规模逼近134 亿美元,尽管规模不大,却直接攸关全球超过6000 亿美元规模的半导体产业、以及全球数十兆美元规模的数字经济发展。 EDA 工具是利用电脑软件将复杂的半导体设计自动化,缩短产品开发时间,是半导体产业链上游中的上游,芯片设计大厂输出EDA文件交由晶圆代工厂生产高阶芯片,因此EDA 软件工具与高阶晶圆生产制造关系高度密切。 EDA涵盖了电子设计、仿真、验证、制造全过程的所有技术,诸如:系统设计与仿真,电路设计与仿真,印制电路板(PCB)设计与校验,集成电路(IC)版图设计、验证和测试,数字逻辑电路设计,模拟电路设计,数模混合设计,嵌入式系统设计,软硬件协同设计,芯片上系统(SoC)设计,可编程逻辑器件(PLD)和可编程系统芯片(SOPC)设计,专用集成电路(ASIC)和专用标准产品(ASSP)设计技术等。高级硬件描述语言和IP芯核被广泛采用,使得电子设计方式以及电子系统的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在电子设计自动化出现之前,设计人员必须手工完成集成电路的设计、布线等工作,这是因为当时所谓集成电路的复杂程度远不及现在。工业界开始使用几何学方法来制造用于电路光绘(photoplotter)的胶带。到了1970年代中期,开发人应尝试将整个设计过程自动化,而不仅仅满足于自动完成掩膜草图。第一个电路布局、布线工具研发成功。设计自动化研讨会(Design Automation Conference)在这一时期被创立,旨在促进电子设计自动化的发展。 数十年中,摩尔定律演进推动着芯片制造工艺和设计架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晶体管尺寸逼近物理极限,未来先进设计及工艺向着延续摩尔定律(More Moore)、超越摩尔定律(More than Moore)和新型器件(Beyond CMOS)等方向演进,作为核心工具的 EDA 也需同步迈入发展新时期,以支撑更先进工艺节点、更复杂的设计和制造及更多样化的设计应用。 另一方面,从 2018 年华为被制裁引发国内半导体产业惊醒,到最近美国升级 EDA 出口禁令,国产 EDA 因为人为建成的 ” 壁垒 ” 打开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国内芯片设计、制造产业链的不断升级,华大九天、概伦电子、广立微等领军企业上市以及合见工软、芯华章、芯和、行芯、芯启源等数十家生力军的崛起,国内 EDA 行业也迈入了发展新阶段。 很多人都认为半导体行业我国最缺的是光刻机,事实上在设计端就缺少技术支持,这其中非常核心的EDA工具也是我们目前存在的一大短板。 华为也是如此,虽然在芯片设计领域很强,但同样需要借助国外的EDA工具进行设计,再加上中国大陆半导体产业链相对落后,没有先进的生产线,最终导致华为芯片被迫停产。 在半导体行业,EDA工具也有“芯片之母”之称,但全球有超过85%的市场基本被美国三巨头掌控,分别是Synopsys、Cadence和Siemens,中国市场自然也不例外 日前,华大九天宣布了一则好消息,就是这家企业的模拟全流程系统现在能够完整支持28nm及以上成熟工艺,该系统已经在大规模推广应用中了。

摩登3测试路线_联想也开始做芯片了,首款自研芯片曝光:5nm制程Arm架构 原创

近日业内传出消息称,联想集团旗下芯片设计公司鼎道智芯研发的5nm芯片已回片,并成功点亮,接下来将会进行相关功能性测试。预计今年年底有望导入量产。有知情人士透露,“联想的这颗芯片是专门针对平板电脑应用而设计的。” 另外,即使联想选择的是基于Arm架构已有的IP核进行设计,但一上来就选择5nm制程,还是有较大难度的,同时也带来成本的极大提高。根据IBS首席执行官Handel Jones介绍,目前“成功研发一款28nm芯片的平均成本为4000万美元,相比之下,7nm芯片的成本为2.17亿美元,5nm芯片的成本为4.16亿美元,3nm芯片的成本将高达5.9亿美元。”显然,随着工艺制程节点的提升,研发一款芯片如果失败,其损失将会越来越大。 也就是说,如果联想5nm芯片流片成功的消息属实的话,则意味着联想在这款芯片的研发上可能已经投入了数亿美元。但是,如果这款5nm芯片只是一款针对平板电脑的处理器,那么这显然是一个赔本买卖。 联想造芯,这事是真的吗?走惯了买办路线的联想,真的有那个耐心静下来沉淀技术吗?毫无疑问,这是很多人所关心的,而在近期,新消息传来,有关联想造芯的问题,再次成为焦点话题。 据知情媒体获悉,近期业内传出消息称:联想旗下芯片设计公司鼎道智芯研发的5nm芯片已经回片,并且成功点亮,接下来将进行相关功能性测试,预计在今年年底有望导入量产。 联想集团作为中国旗舰式科技巨头,也是被加仓股票之一。8月期间,富达国际旗下中国焦点基金持有的联想集团股份较上月未增加8.05%,持仓市值达到7,558.03万美元。目前,联想集团是中国焦点基金10大重仓股中,5只非金融类股票之一,并与东风汽车一道,成为其中仅有的两家非互联网股。 联想集团是一家成立于中国、业务遍及180个市场的全球化科技公司。联想聚焦全球化发展,持续开发创新技术,致力于建设一个更加包容、值得信赖和可持续发展的数字化社会,引领和赋能智能化新时代的转型变革,为全球数以亿计的消费者打造更好的体验和机遇。面向新一轮智能化变革的产业升级契机,联想提出智能变革战略,围绕智能物联网(Smart IoT)、智能基础架构(Smart Infrastructure)、行业智能(Smart Verticals)三个方向成为行业智能化变革的引领者和赋能者。联想将进一步扩展和提升服务业务,以服务和解决方案为导向推动转型的深入,在未来的十年里,把服务和解决方案打造成联想新的核心竞争力。 在华为传出三款芯片的新消息之后,就有外媒对此评论“当今全球芯片产业的结局早已注定,美对芯片企业的自由出货强加干涉,最终,只会导致中企自己设计、生产芯片,摆脱对外界供应链的依赖。”如今来看,这一切正在成为现实,华为已经将海思从内部升为了一级部门,并且,不再对海思的运作设立盈利上要求。言外之意,就是要加大资金投入,从而推动华为自研芯片技术的再次突破。 而面对近年来智能手机行业硬件逐渐同质化的大趋势,以及国际社会层面一些众所周知的因素,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国产智能手机终端品牌开始入局并大肆发力自研芯片技术,以期凭借具有自身品牌独特性的芯片级技术和体验,在逐渐同质化的行业中打开一个新的局面,而所有厂商最终的共同目标则是希望能够在芯片层面实现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最终不再受制于人。 但正如我们常说的,中国人是智慧的,更是勤劳的。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芯片将不再成为所谓“卡脖子”的一项技术,越来越多的国产自研芯片的高光时刻等着我们去亲历、去见证。

摩登3平台登录_镭昱半导体(Raysolve)完成千万美元Pre-A+轮及Pre-A++轮融资,发布单片式全彩QD Micro-LED芯片 原创

近日,镭昱半导体(Raysolve)宣布完成千万美元Pre-A+轮及Pre-A++轮融资,分别由韦豪创芯、瑞声科技领投。所融资金将用于加速镭昱全彩Micro-LED微显示芯片的研发迭代、团队扩容,并为即将到来的小规模量产做准备。 镭昱于2021年完成种子轮与Pre-A轮两轮融资,获源码资本、高榕资本、耀途资本等多家知名机构投资。至此,在一年时间内镭昱已连续完成多轮融资。与此同时,借助本轮韦豪创芯和瑞声科技的战略投资及产业资源,未来三方将协力发挥产业协同优势,为全球市场提供不同于以往的Micro-LED解决方案,助力AR产品进入全新维度。 物质存在的形式多种多样,固体、液体、气体、等离子体等等。我们通常把导电性差的材料,如煤、人工晶体、琥珀、陶瓷等称为绝缘体。而把导电性比较好的金属如金、银、铜、铁、锡、铝等称为导体。可以简单的把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材料称为半导体。与导体和绝缘体相比,半导体材料的发现是最晚的,直到20世纪30年代,当材料的提纯技术改进以后,半导体的存在才真正被学术界认可。 半导体是指在常温下导电性能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材料。半导体是指一种导电性可控,范围从绝缘体到导体之间的材料。从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的角度 来看,半导体影响着人们的日常工作生活,直到20世纪30年代这一材料才被学术界所认可。 事实上,我国集成电路起步并不算晚,但由于种种原因,直到2000年起集成电路才迈入全面发展的快速阶段。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数据显示,我国集成电路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5411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约9145亿元,其中2017-2021年复合增长率为14%。预计2026年我国集成电路市场规模将达到22755亿。 然而,摆在面前的问题是我国集成电路需求旺盛,国内自给量不足,需要大量进口,对外依赖度较高。根据海关总署的统计数据,2021年中国集成电路产品进口数量为6354.81亿个,出口数量为3107亿个,进口金额为4396.94亿美元,出口金额为1563亿美元,存在较大的贸易逆差。 此前,三星等韩国半导体企业前道制程主要使用由3M公司提供的PFAS制冷剂,但由于环保问题,3M位于比利时的主要制冷剂生产厂一度暂停运营,引发了韩国半导体企业对这一材料供应的担忧,其后3M比利时工厂虽然已恢复生产,但三星等韩企已经在物色来自中国的二供作为备份。 另外,据国海证券测算,2022-2025年期间制冷剂供需差值分别为11.2/3.5/-3.0/-8.2万吨,进入供需趋紧状态。随着份额争夺战拉下帷幕,供需向平衡发展,厂商将以盈利为导向进行生产,看好三代制冷剂未来景气度将持续上行。 从韩国关税厅所公布的数据来看,同前10天相比,本月前20天半导体产品的出口额,同比增速有放缓。韩国关税厅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份前10天半导体产品出口额同比增长7.9%。 此外,与前10天相比,前20天的工作日,较去年同期减少的也略有减少。由于秋夕节这一长达4天的假期,本月前10天韩国的工作日只有6.5天,较去年同期的8.5天减少两天。而在本月前20天,韩国的工作日是13天,去年同期为14.5天。 一声声激动的呐喊声打破了今年仲夏一个夜晚的宁静,与这份宁静形成强烈对比的,是科研人员内心的炽热。这里是位于北京东南角的烁科中科信设备研发中心,作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电科”)下属机构,烁科中科信设备研发中心的研发团队日以继夜攻关,困扰已久的高能离子注入机核心技术难关终于实现突破。如今,该团队自主研制的国内首台高能离子注入机已顺利进驻先进集成电路生产线。 高能离子注入机是离子注入机中技术难度最大的机型,本次核心技术的攻克进一步鼓舞了中国电科人。自强不息、科技报国!中国电科广大干部群众正豪情满怀、真抓实干,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摩登3官网注册_苹果 iPhone 14 Pro 系列所有三个摄像头都迎来升级:像云台一般稳定 原创

iPhone 14 Pro是苹果公司于2022年9月8日发布的手机。 [1] iPhone 14 Pro长度为147.5毫米,宽度为71.5毫米,厚度为7.85毫米,重量206克。机身提供四种颜色:深空黑色、银色、金色、暗紫色。   iPhone 14 Pro搭载A16仿生芯片,预装iOS 16操作系统,前置1200万像素镜头,后置4800万像素主镜头+1200万像素超广角镜头+1200万长焦镜头;搭载不可拆卸式电池。 10 月 1 日消息,苹果今天分享了一则新的视频广告,旨在突出 iPhone 14 Pro 相机的新功能,包括 4800 万像素的主摄,拍视频时的动作模式,模仿电影镜头感的的电影模式以及变焦等选项。在广告中,一位电影人使用“iPhone 14 Pro”拍摄了一系列动作场面,包括一只奔跑的鸡、一场餐馆里的打戏、一段舞蹈、一段定格动画、一场汽车追逐、一场直升机飞行等等。广告的结尾则点明了“我们有史以来最 Pro 的相机”。 相比上一代。苹果 iPhone 14 Pro 系列所有三个摄像头都迎来了升级,48MP 主摄可实现全分辨率的 ProRAW 拍摄,而动作模式则能够捕捉 2.8K 视频,甚至可以做到“像云台一般稳定”,而电影模式最高可支持每秒 24 帧的 4K 录制,这是苹果 iPhone 镜头史上升级幅度最大的一次迭代。曾报道,目前苹果 iPhone 14 Pro 在 DXOMARK 全球影像排行中名列第二,胜过华为 P50 Pro、iPhone 13 Pro Max、小米 12S Ultra 等。 从苹果发布iPhone 14系列的那晚开始,身边就有不少朋友开始询问我iPhone 14 Pro值不值得购买,它跟上一代的iPhone 13 Pro相差到底大不大。在拿到真机前我个人也很难给出一个准确的回答,毕竟从参数上来看两者的差距主要是灵动岛以及一颗4800万像素的主摄,价格方面则是相差两千有余。 作为一位使用了整整一年iPhone 13 Pro的用户,我这段时间也是把两台手机同时作为主力机使用,在使用了整整一周后,我心中也逐渐有了属于自己的答案,话不多说就让我们一同来看看进步“明显”的iPhone 14 Pro和iPhone 13 Pro到底有多大的差距。 在文章正式开始之前,我也从官网和其他博主那里扒出了两款iPhone的详细参数,大家可以通过这份配置单简单看出两者的差距在哪,差距是否明显。 灵动岛,是刘海屏的升级? 对于大多数消费者来说,iPhone 14 Pro最大的升级可能不是什么相机什么处理器,而是苹果终于舍弃了使用了五代的刘海屏设计,改为当下最为主流的挖孔屏设计。苹果官方将这个挖槽设计命名为灵动岛,具体使用方法和功能展示大家应该都在网上看到过不少演示,在此就不过多展示了。 我必须承认灵动岛是一个优秀的设计,它模糊了硬件与软件之间的界限,拓展了显示与操作之间的维度,降低了应用和应用之间的干扰,赋予了智能手机一种全新的交互方式。所以身边有很多朋友单因这一个灵动岛就去购买iPhone 14 Pro我其实是可以理解的,但在使用了一周后,我对它又产生了新的想法。 撇开它的功能性不谈,单从美观性上来看,我个人认为甚至不如之前的刘海设计,虽说它相比iPhone 13 Pro的刘海缩短了一小部分,看似占用面积小了一些,但实际上它浪费的面积却更大。 进入十一假期,手机选购也在线下迎来高峰期,尤其是近期发布的iPhone 14系列新机,成为众多消费者想要走进门店体验、选购的热门机型。其中,iPhone 14 Pro及iPhone 14 Pro Max机型自开售以来持续热销,目前官网下单已经需要排队到11月,而位于北京木樨园合生广场1层的京东线下自营Apple授权店JD Ehome十一期间现货热销,消费者走进门店即可体验并当场提货、到手新机。 据悉,JD Ehome是京东线下自营Apple授权店,也是京东与Apple品牌的合作首次从线上自营拓展到线下自营。值得一提的是,JD Ehome是Apple品牌近五年首次将国内市场级别最高的APR(Apple Premium Reseller,优质经销商)资质授予线上零售渠道。目前,除了北京全国首店外,JD Ehome近期也在深圳星河iCO与京东电器超级体验店重庆店同步开业,将为更多城市和地区的消费者提供品质体验。 针对到店选购Apple产品的消费者,JD Ehome还推出专属小黑卡,让消费者能够在线下享受京东线上相同品质的服务与体验,包括Apple新品优先购买、数据迁移、贴膜等服务权益,购机品质与服务体验获得双重保障。此外,为让消费者以更超值的价格入手Apple产品,JD Ehome在十一期间推出多重购机福利——消费者到店购买iPhone 14或iPad 9可享满200减100元的配件礼券,购买iPhone 14、iPhone 13 Pro、MacBook等产品可享6期免息。 从产品来看,iPhone 14 Pro和iPhone 14 Pro Max因新推出的灵动岛功能收获广泛关注。iPhone 14 Pro系列搭载A16仿生芯片,使用更为流畅,同时使用Pro级摄像头系统,图片可还原更多细节,还能以24fps拍摄4K HDR视频,让手机视频也能达到电影质感。十一期间,iPhone 14 Pro系列在JD Ehome均为现货开售,消费者可到店购买。 想购买iPhone 14 Plus的消费者,也可在10月7日来到JD Ehome,同样现货开售,可享多重购机福利与贴心的服务保障。十一假期开启,想要趁假期入手iPhone 14系列新机的朋友,推荐走进JD Ehome,京东线下自营Apple授权店带来正品保障与安心服务,享受线上线下相同品质的购机体验。 近日,全球知名的影像评测机构DXOMARK公布了iPhone…

摩登3新闻554258:_云网业一体化是5G应用的一个大方向!

针对云网业割裂的问题,中兴通讯为行业应用定做了一系列将算力向业务现场侧延伸的产品解决方案。为行业客户提供了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解决生产中的现实问题,提高生产效率,为此,中兴通讯认为,云网业一体化是5G应用的大方向。 在端侧,中兴通讯推出了5G边缘网关SmartEdge系列产品。SmartEdge系列边缘网关,不仅提供丰富的接口,对接工业现场各种产业设备,还通过内置算力,在工位级为视频编码、PLC控制等提供基础的算力平台。 在边侧,中兴通讯推出了业界首款算力基站NodeEngine,通过在5G基站的BBU内增加算力单板,可以快速将普通基站升级为算力基站,实现本地流量卸载、本地应用部署,具有组网简单、设备集成度高、网络搭建快、业务开通便捷的特点。 在中心,中兴通讯推出了云网柜、各种轻量化的5GC解决方案等。中兴通讯云网柜面向企业园区专网场景,集成了云、网、业、维能力,是满足行业客户4G/5G连接和边缘算力需求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企业数字化转型,中兴通讯推出了“数字星云Digital Nebula”一站式解决方案。数字星云解决方案以积木化业务组件的方式为企业提供统一架构、能力标准化的数字化整体解决方案。通过数字底座平台集成能力,实现南向标准化连接以及北向个性化服务,解决传统产业信息化痛点问题。一站式高效开发工具可提供一体化开发运维服务,提升开发效率,降低开发难度,助力企业敏捷创新。以云化PLC为例,基于中兴通讯数字星云框架,云化PLC APP一次开发,可以在5G现场网关、5G算力基站、园区数据中心任意按需部署,用户可以通过统一的门户,从手机、PAD、或者PC,随时随地了解PLC APP的工作情况。 第九届中国博物馆及相关产品与技术博览会(简称 ” 博博会 “)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开幕。作为中国博物馆协会的推荐打卡点之一,”5G 大运河沉浸式体验区 ” 带给观众沉浸式的体验,让观众流连忘返,吸粉无数,还吸引了虚拟主播的强烈推荐。 “5G 大运河沉浸式体验区 ” 用了哪些新科技?这是他们最为好奇的问题。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就有几名工作人员特地来 ” 博博会 ” 学习的,而 “5G 大运河沉浸式体验区 ” 是他们参观的第一站。” 体验感很好!” 该研究院工作人员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希望能够学以致用。 “5G 大运河 ” 同样也吸引了媒体的关注与报道。文物博物馆行业交流平台 ” 文博圈 ” 数字导览员班昭带大家云上逛 ” 博博会 “,便重点推荐了 “5G 大运河沉浸式体验区 “。 本届 ” 博博会 ” 主题为 ” 新时代的博物馆:创新 · 发展 · 传承 “,展览总面积达 60000 平方米,437 家博物馆、208 家企业参展,参展规模创历届 ” 博博会 ” 之最。 ” 丝雨江南 ” 系列、” 蟹 ” 逢知己系列、” 十二月花神杯 ” 系列 …… 除了 “5G 大运河沉浸式体验区 “,南京博物院、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还带来了文创新品。值得一提的是,临近中秋,南京博物院新推出了 ” 携风揽月 ” 中秋礼盒,里面不仅有各式点心,还有根据馆藏书画作品——文征明《中庭步月图》复刻的画作,可以单独拿出来装饰用,中秋氛围满满。 爱立信的《移动市场报告》证实了5G的扩展速度比以前任何一代移动技术都要快。目前,全球约四分之一的人可以使用5G,仅在2022年第一季度,5G签约用户数就增加了约7000万。该报告称,到2027年,全球约四分之三的人口将能够使用5G。 同时,两家公司的预测都显示了随着5G固定无线接入和蜂窝物联网连接数的增长,5G网络使用正呈现多样化的态势。 CCS Insight预计,2022年,全球5G固定无线接入增长160%,达到700万。“固定无线领域的竞争正在升温,尤其是在北美。”该机构的高级分析师Manning Smith称,“T-Mobile、Verizon和AT&T正在将5G固定无线接入视为其5G战略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已经取得了成果,T-Mobile报告称拥有超过100万客户。”CCS Insight预测,到2026年,全球5G固定无线连接将达到8300万。 机器对机器(M2M)和蜂窝物联网(IoT)应用也为5G带来了希望。CCS Insight预计,到2022年年底,5G物联网连接数可达到900万。到2026年,5G M2M和物联网连接数将达到4.55亿,其中中国凭借在制造业和其他高科技行业的重大投资,在5G物联网发展中处于领先地位。

摩登3新闻554258:_ROHM开发出数十毫瓦超低功耗的设备端学习 AI芯片,无需云服务器、在设备端即可实时预测故障

*设备端(On-device)学习:在同一AI芯片上进行学习和训练 全球知名半导体制造商ROHM(总部位于日本京都市)开发出一款设备端学习*AI芯片(配备设备端学习AI加速器的SoC),该产品利用 AI(人工智能)技术,能以超低功耗实时预测内置电机和传感器等的电子设备的故障(故障迹象检测),非常适用于IoT领域的边缘计算设备和端点*1。 通常,AI芯片要实现其功能,需要进行设置判断标准的“训练”,以及通过学到的信息来判断如何处理的“推理”。在这种情况下,“训练”需要汇集庞大的数据量形成数据库并随时更新,因此进行训练的AI芯片需要具备很高的运算能力,而其功耗也会随之增加。正因如此,面向云计算设备开发的高性能、昂贵的AI芯片层出不穷,而适用于边缘计算设备和端点(更有效地构建物联网社会的关键)的低功耗、可在设备端学习的AI芯片开发却困难重重。 此次开发出的AI芯片,是ROHM在基于日本庆应义塾大学松谷教授开发的“设备端学习算法”,面向商业化开发的AI加速器*2(AI专用硬件计算电路)和ROHM8位高效CPU“tinyMicon MatisseCORE™(以下简称“Matisse”)”构成。通过将2万门超小型AI加速器与高效CPU相结合,能以仅几十mW(仅为以往AI训练芯片的1/1000)的超低功耗实现训练和推理。利用本产品,无需连接云服务器,就可以在设备终端将未知的输入数据和模式形成“不同于以往”的数值并输出,因此可在众多应用中实现实时故障预测。 未来,ROHM计划将该AI芯片的AI加速器应用在IC产品中,以实现电机和传感器的故障预测。计划于2023年度推出产品,于2024年度投入量产。 日本庆应义塾大学理工学部信息工学科松谷宏纪教授表示:“随着5G通信和数字孪生*3等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对云计算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在云服务器上处理所有数据,从负载、成本和功耗方面看并不现实。我们研究的‘设备端学习’和开发的‘设备端学习算法’,是为了提高边缘端的数据处理效率,创建更好的物联网社会。这次,我校通过与ROHM公司进行联合研究,进一步改进了设备端学习电路技术,并有望以高性价比的方式推出产品。我们预计在不久的将来,这种原型AI芯片将会成功嵌入ROHM的IC产品中,为实现更高效的物联网社会做出贡献。” <关于tinyMicon MatisseCORE™> tinyMiconMatisseCORE™(Matisse: Micro arithmetic unit for tiny size sequencer)是ROHM自主开发的8位微处理器(CPU),该产品旨在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来提高模拟IC的智能化程度。凭借针对嵌入式应用而优化的指令集和最新的编译器技术,以高标准实现了更小的芯片面积和程序代码、以及更高速的运算处理能力。此外,该产品还符合汽车功能安全标准“ISO 26262”、ASIL-D等的要求,适用于对可靠性要求高的应用。另外,利用内置的自有“实时调试功能”,在调试时的处理可以完全不影响应用程序的运行,因此能在应用产品工作的同时进行调试。 <AI芯片(配备设备端学习AI加速器的SoC)详细介绍> 这次开发出的设备端学习AI芯片原型(产品型号:BD15035)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基础上,采用了庆应义塾大学松谷教授开发的“设备端学习算法(三层神经网络*4的AI电路)”。为了推出可以投放市场的产品,ROHM将这种AI电路的大小从500万门缩小为2万门,仅为原来的0.4%,并将其重新构建为自有的AI加速器“AxlCORE-ODL”,同时,利用ROHM的8位高效微处理器“tinyMicon MatisseCORE™”进行AI加速器的运算控制,使得仅数十毫瓦的超低功耗AI训练和推理成为可能。利用本产品,无需连接云服务器和事先进行AI训练,就可以设备终端将未知的输入数据和模式(例如加速度、电流、照度、声音等)形成“不同于以往(异常度)”的数值并输出,因此不仅可以降低云服务器和通信成本,还能通过终端AI进行实时故障预测(故障迹象检测)。 另外,ROHM还提供可安装微控制器开发板“Arduino*5”用扩展板(配备Arduino兼容引脚)的评估板,以方便客户评估这款AI芯片。评估板上装有无线通信模块(Wi-Fi和Bluetooth®)以及64kbit EEPROM(内存),只需将该评估板与传感器等单元相连接,将传感器装在监控对象上,即可在显示屏上确认AI芯片的效果。关于该评估板,如有需要欢迎联系ROHM的销售部门。 <术语解说> *1) 边缘计算设备和端点 将构成大数据基础的服务器和计算机连接云端,即成为“云服务器”和“云计算设备”,而构成边缘(端)侧的边缘计算设备则是指终端的计算机或设备。端点是指比边缘计算设备更末端的设备和地点。 *2) AI加速器 在实现AI功能时,将由软件让处理器(CPU)执行处理改为通过硬件处理来提高处理速度的设备(或电子电路)。 *3) 数值孪生 一种将现实世界中的信息像双胞胎一样映射在虚拟空间(数字空间)中的技术。 *4) 三层神经网络 在受人脑机制启发而诞生的神经网络(数学公式和函数的模型)中,由输入层、中间层和输出层组成的处理流程中,将中间层视为一层、总共仅由三层构成的简单神经网络。由几十层中间层来执行更复杂的AI处理的多层神经网络即为“深度学习”。 *5) Arduino Arduino推出的由载有微控制器和输入输出端口的PCB板及软件开发环境构成的开放源代码平台,已在全球广泛普及。 ・“tinyMicon MatisseCORE™”是ROHM Co.,Ltd.的商标或注册商标。 ・Bluetooth是美国Bluetooth SIG, Inc.的商标或注册商标。

摩登3娱乐登录地址_数字云财务格局初定,北京、深圳、杭州迎来三足鼎立?

在多方面政策的助推之下,国内的数字经济已经蔚然成潮,财税企服市场自然也不例外。据日前艾媒咨询提供的《2022年中国数字云财务发展研究报告》显示,从2017年到2021年短短五年之间,中国财税企业服务市场的规模,就从之前的1816.6亿元增长到了2664.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了10%。 据艾媒咨询预计,在供给侧与需求侧的双重驱动之下,财税企服市场的规模将不断扩大,并且在多重因素驱动之下,未来数字云财务的覆盖率将有望得到进一步提升。另外,随着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云财务的行业格局也在发生着全新的变化。 马太效应加强,三足鼎立初显 从行业状况来看,当前云财务行业既有外部需求和产业政策,又有数字产业化的行业生态,可谓是万事俱备。而从市场格局的角度来看,目前云财务内部已经呈现出了明显的梯队分化态势。 一方面,是以用友、金蝶、每刻科技等为代表的综合性云财务厂商,凭借多方面的优势占据了核心的市场份额。据日前艾媒咨询发布的《2022年中国数字云财务企业发展竞争力排行榜TOP10》数据显示,2022年数字云财务赛道中,用友网络、金蝶国际和每刻科技,分别列居前三名,牢牢占据第一梯队的位置。 近年来随着云财务转型加速,用友、金蝶两大传统财税企服行业巨头,开始在数字云财务赛道全方位释放头部影响力,占据数字云财务赛道的第一、第二位置。而诞生于云财务时代的每刻科技,则凭借敏锐的洞察力和自身的创新研发能力,率先在云财务赛道打开了局面,并开创了多个行业“首次”,从而在一众新兴云财务企业中脱颖而出,并位列行业前三名,成为与巨头并列的头部玩家,由此初步形成了围绕北京、杭州、深圳三个区域性城市中心为核心的“三分”格局,地域上的头部效应再次显现。 另一方面,以汇联易、易快报、元年科技等为代表的垂直厂商,位列第二梯队。根据《2022年中国数字云财务企业发展竞争力排行榜TOP10》披露的数据显示,深耕细分领域的厂商如元年科技、易快报和汇联易等三家厂商也分别上榜,分别位居第7位,9位和10位,稳居行业第二梯队。除此之外的剩余市场则由其他厂商瓜分,其所占份额和市场影响力远不如第一梯队和第二梯队的玩家,总体来看行业马太效应已经十分鲜明。 角力升级 从整个云财务行业来说,云财务的梯队分化实际上代表了整个行业的发展成熟,并且在很大程度上,这种成熟就体现在云财务的需求从过去的单一变成了多元,并伴随着场景化深度渗透进入产业内部,进而推动了自身服务的全方位升级,而分化正是这种升级带来的深层次结果。 一、场景化驱动服务升级 不同于早期蛮荒时代的云财务扩张,如今随着行业的成熟、用户对自身需求的逐渐清晰,云财务日益朝着场景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其内部服务也因此加速升级。 一是为满足用户的多元化需求,大的云财务厂商纷纷加快了全场景、全环节布局的步伐,并日渐朝着综合性平台演进。比如,每刻科技从最早的全流程费用管理平台每刻报销做起,逐步形成了每刻档案、每刻云票、每刻财务云共享、商旅生态平台等全业务流程,由此成为新一代综合性云财务平台;用友网络、金蝶国际等厂商也分别涉足了费控云报销、发票云管理、会计档案、云ERP、生态云协同等领域。可见,向多领域扩张已经是大的云财务厂商们的共同选择了。 二是为满足用户对单一场景的个性化、定制化需求,一些云财务厂商日渐强化了对行业的深耕,由此推动了云财务行业朝着垂直化、行业化方向延伸。比如,成立于2016年的分贝通,初始聚焦费用采购及支付场景,现开始介入费用报销领域,希望形成整合费用采购、支付、报销于一体的支出管理平台;成立于2014年的易快报,初始定位企业报销及费用管理SaaS平台,现全面介入费用采购领域,重点布局钉钉生态,客户以中小企业为主;背靠汉得的汇联易,初始定位企业报销及费用管理SaaS平台,现在也开始介入费用采购领域;从目前看,三家企业业务方向逐步趋同,希望精耕于企业费用采购到管理垂直领域。而每刻科技在费用领域,则坚持了另外一条道路,精耕费控,打造费用采购生态平台,打通费用采购生态链,向市面费用服务供应商开放生态标准接口,让客户费用采购有更多的供应商选择机会。 二、数智化加速演进 另外,随着行业数字化程度的加深,以及云财务覆盖环节的增多,云财务行业的数智化、共享化能力持续增强。 全环节的数据上云创造了更大、更完整的闭环数据链路,为实现数据智能化、自动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比如,相比传统ERP平台而言,新一代财务共享云平台能够实现内外部功能的协同,让传统财务系统无法打通的对公费用、对私费用、税务、客户、供应商等外部数据链全面贯通,由此形成了良好的协作和共生,弥补了ERP对外协同的短板,成为ERP的有力补充。其次,随着各环节的逐步上云,各个模块之间的功能界限更加清晰,各个中间流程进一步趋向标准化。 三、生态化持续增强 随着线上财务数据的打通和共享化程度的加深,云财务厂商日益朝着平台化、生态化方向发展。 一方面,数据互联互通之后,各个业务环节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并伴随着企业数字化程度的加深,形形色色的线上一体化平台逐渐成型。比如,金蝶云星空在统一数字运营平台基础上实现了研产供销财一体化,它将传统的PLM系统、ERP系统、MES系统连在一体,形成内部协同全流程的整合平台。在这个整合平台之上,客户从任一系统进入之后,都可以连通其他系统,而不再需要切换系统了。 另一方面,随着业务、财务、税务全面上云,云财务厂商内部的生态日渐形成,它们彼此关联、相互影响,共同推动着云财务行业的向前发展。以每刻科技为例,从最早的被动接入第三方服务商平台,到后来的开放采购生态平台,集成接口生态共生,再到如今的数据驱动、业财税一体化,每刻科技平台的生态越来越智能,越来越深度,联系越来越紧密,其赋能价值也越来越显著,其云财务平台也越来越成为一个协作共生共创的大型共享平台。 总之,无论是服务的升级还是生态的升级,都预示着云财务厂商角力的升级。 配图来自Canva可画 KA更青睐综合型厂商 而在财税企服市场全面升级竞争的背景下,一个越来越清晰的认知正在形成:即得中大型客户者得天下。这不仅是因为大客户(即KA客户)自身的付费意识更强、降本增效意愿更高、续费率更稳定,还在于其付费价格更高,更可以支持企业前期的高速增长。但从KA客户角度出发,其往往更加青睐于像金蝶、用友、每刻科技这样的综合性云财务厂商。 一是,在全面数智化的趋势下,大型企业的需求已经呈现出几何级增长的趋势,它们对一体化解决方案的需求愈发明确,而这恰恰是综合性云财务厂商的强项。 过去,单一流程的信息化对于服务商而言,大型企业与中小型企业的区别不大,都是单线服务。但到了全面数智化时代,大型企业往往面临着集团化的改造、升级,同时集团内部又受到集中管控、合并报表、各地各中心私有部署等问题影响,诸如数据孤岛、烟囱现象等问题层出不穷。 在此背景下,大型企业与中型企业的需求难度上升了不止一个指数级,做好前者往往需要更高维度的能力。而就上云需求来说,大公司更加希望拥有全业务层面的上云,这种情况下财税业一体化融合就成了必然选择,而这正是用友、金蝶、每刻科技等综合云财务平台的强项。 二是,中大型企业客户更加看重平台的资质、信誉和服务能力,因而具备大客户服务能力的综合性云财务厂商更容易获得其青睐。 一般而言,中大型企业除了看重云财务提供商的服务能力之外,更加看重云财务厂商本身的品牌、资质、信誉,以及合作的稳定性和长期性。因此,云财务厂商不仅需要自身服务能力强,还需要企业有各个行业标杆性客户的认可和背书,而长期致力于服务中大型企业的综合性云财务厂商,自然更有机会获得中大型企业客户的认可和信任,也因此更容易得到标杆性行业客户的背书。基于此,KA用户往往更加青睐于综合性云财务厂商。 云财务迈入价值重塑新阶段 纵观财务信息化的发展历程,从最早的会计电算化到后来的ERP系统,再到目前的云财务系统,几乎每一次的信息化升级,都会带动财务信息化迈上全新的台阶,云财务时代自然也不例外。而从广度和深度等方面来看,云财务将以前所未有的变革引领行业进入价值重塑新阶段。 首先,数字云财务通过更宽更广领域的数据共享重塑了业财边界,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破局的核心抓手。数据是数字化的基础,数据驱动是数字化转型的核心,而财务系统则掌握着企业从业务经营到管理决策的大量核心数据,也是企业管理层连接一线员工的核心纽带,在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而以数据共享、数据标准共享、IT平台共享三大支柱为依托,数字云财务将打破传统的ERP系统形成的“数据孤岛”实现最广泛的数据共享,同时企业围绕企业云财务数据的来源和流向,分别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展开延伸,推动企业实现全业务、全场景的上云,真正使全数字化的云上生存变成现实。在此背景下,拥有多场景布局能力的云财务厂商,逐渐成为了大中型企业的首选,竞争优势显著增强。 其次,以数据上云为基础,云财务厂商通过大量引入RPA、OCR等核心智能技术,推动数字云财务进一步向智能云财务升级。 相比传统的ERP系统来说,智能云财务系统不仅实现了财务信息的共享化、自动化以及企业经营数据的在线化、可视化、实时化(方便经营决策),还通过财税机器人等硬件的接入,大幅降低了企业财务流程本身的成本,日渐成为了企业实现财务系统升级不可或缺的刚需工具。不难预见,未来随着企业现代管理意识的觉醒以及降本增效压力的增大,其对云财务的需求将变得更为迫切。 最后,随着云财务广泛与产业融合,其日益从过去的“工具”角色向着“赋能”角色转变。过去传统ERP系统的应用推动了财务信息的“无纸化”,但尚未摆脱其“替代工具”的属性,而如今随着云财务广泛地与业务、组织、生态内外部联系起来,其日益成为企业价值实现的“赋能者”。 而在这场新变革之下,财务人员将从繁琐的“做账”工作中解放出来,从而真正专注于企业核心业务的价值创造活动,为企业经营做好“参谋”的角色,企业老板也有望从琐碎的经营细节中解脱出来,抽出更多时间去关注事关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事项。同时,财务数字化所创造的巨大创新势能,或将引导创投圈更加深度地参与到云财务的创新活动之中去,推动云财务向纵深方向发展。 放眼未来,随着中国财务云市场的进一步增长,一些数字云赛道的标杆性头部企业,或将凭借其先发优势继续扩大市场影响力,在“财税”这个庞大的蓝海市场中勇立潮头,继续成为引领行业变革的“弄潮儿”。

摩登3娱乐怎么样?_科索(COSEL)新研发出三款导轨工业电源

经济化设计 35毫米导轨标准 低待机功耗 空间优化性好 高效 5年质保 科索有限公司(6905:东京)今天宣布推出三款用于工业应用的新型导轨AC/DC电源。基于为苛刻工业应用开发高效的电源转换解决方案和为高度自动化制造进行优化等方面的长期经验和专业知识,科索的设计团队快速开发出了一款电源,即WDA系列。WDA系列是以处理非常有限的高流道零件为基础,除了电气性能外,还提供了市场上最高的性价比。WDA系列提供30W、60W和90W三种功率级别,适用于各种应用。WDA提供5年保修并符合行业标准。 凭借多年开发反激拓扑DC/DC、AC/DC电源和高度自动化制造工艺的经验,WDA系列可提供高达90W的功率和高达90%的效率,从而降低能耗和功耗。 WDA30F、WDA60F和WDA90F这三种型号专为导轨式安装而设计,兼容DIN EN60715TH 35标准(35×7.5毫米或35×15毫米),顶帽形导轨。 多功能WDA系列专为国际应用而设计,具有85-264VAC的宽输入电压范围,并具有带锁存功能的过压保护和带自动恢复功能的过流保护。 WDA30F提供四种不同的输出电压:5V、12V、24V和48V,输出功率为30W、典型效率为88%。WDA60F和WDA90F提供三种输出电压,分别是12V、24V和48V,输出功率分别为60W和90W,典型效率高达90%。所有型号都有一个电位器,可以在安装时微调输出电压。通过一个DC “OK” LED灯可直观的确认输出状态。 WDA系列针对对流冷却进行了优化,使其可以在零下20℃到70℃的环境温度范围内运行。根据最终设备中使用的组装方法和通风情况,可能会按照技术文档中的规定降额运行。 WDA30F专为空间有限的机架应用而设计,尺寸仅为32×90×90毫米(1.26×3.54×3.54英寸),最大重量为200克,WDA60F的尺寸为32×90×90毫米(1.26×3.54×3.54英寸),最大重量为250克,WDA90F的尺寸为50×90×90毫米(1.97×3.54×3.54英寸),最大重量为350克。 WDA系列均具有3000V输入到输出、2000V输入到地和500V输出到地的交流隔离电压,以及低于0.75mA(交流输入240V)的泄漏电流。 这三款WDA产品均符合UL62368-1、EN62368-1、C-UL(相当于CAN/CSA-C22.2 No.62368-1)安全要求标准,并且还符合RoHS和低压指令,带有CE和UKCA标志。 WDA30F、WDA60F和WDA90F的应用范围广泛,包括测量分析设备、机床、工业机器人、显示设备和过程控制设备等。 科索的紧凑型30W、60W和90W导轨式AC/DC电源

摩登3平台注册登录_组建伽马射线爆发天体探测网络,卫星技术距离突破还差几步?

“遥感”字面上可以简单地将遥感解释为“遥远的感知”;广义地讲,各种非接触的、远距离的探测和信息获取技术就是遥感;狭义地讲,遥感主要指从远距离、高空,以至外层空间的平台上,利用可见光、红外、微波等探测仪器,通过摄影或扫描、信息感应、传输和处理,从而识别地面物质的性质和运动状态的现代化技术系统。根据遥感传感器所在平台的不同,可以把遥感分为塔台遥感、车载遥感、航空遥感和卫星遥感等不同类型。 地球观测系统(EOS)、中巴资源卫星、艾科诺斯(IKONOS)、“快鸟”(QUICKBIRD)等。卫星遥感技术已应用在政治、经济、军事和社会的众多领域,成为改变现有生产和生活方式、创造新产业、推动现代化建设的有力手段。 国际上卫星遥感技术的迅猛发展,将人类带入一个多层、立体、多角度、全方位和全天候对地观测的新时代。由各种高、中、低轨道相结合,大、中、小卫星相协同,高、中、低分辨率相弥补而组成的全球对地观测系统,能够准确有效、快速及时地提供多种空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和光谱分辨率的对地观测数据。 中国已经成功发射了十六颗返回式卫星,为资源、环境研究和国民经济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空间图像数据,在中国国防建设中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其次,除了上述发射的遥感卫星外,中国还先后建立了国家遥感中心、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和中国遥感卫星地面接收站等国家级遥感应用机构。同时,国务院各部委及省市地方纷纷建立了一百六十多个省市级遥感应用机构。 连续三天,俞雷团队都在重复着相同的工作:获取卫星影像,通过自有遥感信息综合处理应用平台,对影像进行导入、滤波和增强等处理,对泸定地震灾区进行受灾情况遥感分析与评估,将评估结果递交政府相关部门…… 俞雷是四象科技首席产品官、卫星地面应用系统领域高级工程师。6日下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刚刚带领团队完成了四象科技针对此次灾情制作的首张SAR(Synthetic Aperture Radar,合成孔径雷达)遥感影像。 “卫星遥感是第一时间评估受灾程度,监测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我们在多源卫星数据综合处理方面有多年积累,可以为应急部门提供辅助的卫星影象信息,帮助他们掌握地形变化和受灾信息,辅助做出抗震决策。”俞雷称。 根据央视新闻6日消息,当天,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应急管理部指挥中心通报称,通过卫星遥感影像图,在震中3公里范围内的海螺沟景区检测到一处山体滑坡,滑坡造成大约200米的道路被损毁。检测到灾情后,当地抢险救援力量也已经赶赴现场进行抢险处置工作。 除了地震监测,“北斗同步卫星+”的应用,也正在致力于求解“地震不能预报”的难题。2021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空学院教授陈界宏团队联合中国地震局、四川省地震局等十余个单位建设了全球首个跨圈层扰动监测系统。陈界宏7日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称,目前,所观测到的异常现象,已经成功关联了数次地震事件。“这次四川泸定地震,通过我们系统测算出的震级和发生时间均已逐渐接近可以应用的阶段。” 日前,华为Mate50系列杠上苹果iPhone14成为热门话题,两大智能手机圈风向企业,同时被曝将支持“卫星通信功能”。以华为Mate50为例,其作为全球首款支持北斗卫星消息的大众智能手机,在无地面网络信号覆盖下,仍可通过畅连App发送消息。但这与拿起手机就连上卫星打电话还有距离。那么,卫星通信距离我们还有多远?为何大厂都在炒作相关概念? 大厂抢发卫星通信技术是在炒概念? 可以肯定地说“不是”,但消息通信显然是2G时代的产物,过来人应该都还记得中国移动的动感地带,和朋友连夜发消息聊天的时代。到现在为止,虽然天上的卫星很多,但没有任何一个卫星系统的设计目标是用来服务全球用户日常通话的。无论是铱星,或是海事卫星电话等,都是服务于专业领域,它们的特点是总容量并不大并且费用昂贵,只能是临时或是行业内使用,比如远洋游轮等。 那么手机企业为何看重卫星概念?首先,对于大众来说卫星就是可望不可即的高科技,手机绑定卫星通信概念更利于营销,提振行业。其次,手机行业同质化太严重,需要新技术、新功能来刺激,而卫星通讯算是“正中下怀”。最后,虽然华为这项功能很多用户用不到,但可能“用一次救一命”,满足了用户对安全的极致渴求。 手机卫星通信不会取代基站通信 手机之所以有信号是因为连接到基站,这是基本通信原理。但连接到卫星是另一层面,低轨卫星,比如马斯克的星链,距离地球也有400多公里,而同步卫星则距离地球有3万多公里。你的手机要与一个几百乃至几万公里外的卫星通信,就一定需要很大的发射功率,天线一定健硕以便于接收羸弱的卫星信号,这是我们现在手机全内置设计所无法兼容的。 费用昂贵、功能2G的卫星电话显然不是人们的刚需。建设移动通信网很贵,但如果建设一个能服务全球的卫星通信网络则更贵。况且全球的运营商花了不知道多少万亿铺设了本国的通信网,也不会允许有这种卫星网络出现。 但不得不说,这种应急卫星通信功能未来很可能会由一个尝鲜技术发展成为手机标配的技术,毕竟站在用户安全角度,它的出能解决基站覆盖不足的缺陷。 专人专用才是现阶段卫星通讯的核心价值 现在阶段,卫星通信依旧是一种行业应用和紧急保障使用。比如救灾、深入无人区探险、远洋船舶等等。包括地震救灾,抢险队也一定会带着卫星电话。因为卫星的通信容量是有限的,并且卫星通信的服务费用很贵。现在海事卫星电话中国范围内每分钟1.8元,海外每分钟6.8元;铱星通信中国境内是每分钟6.4元,国外漫游每分钟12元,这还不算终端费用等等。 空间新技术试验卫星是由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抓总研制的“创新X”系列首发星,按照计划将开展20余项新型载荷与新技术产品的飞行验证。 比其他同类望远镜视场大小提高百倍 卫星搭载的龙虾眼宽视场X射线望远镜成功获得一批天体的真实X射线实测图像和能谱,这是国际上首次获得并公开发布的宽视场X 射线聚焦成像天图。 据介绍,该望远镜由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联合研制,观测视场可达340平方度,是国际上首个宽视场X射线聚焦成像望远镜,相比其他同类望远镜,视场大小至少提高了100倍。 科学家利用该望远镜观测了银河系中心天区,结果显示,单次观测就能同时获得大视场中不同方向的X射线源,包含了恒星级质量黑洞和中子星。观测也捕捉到一个X射线辐射增亮数倍的中子星X射线双星系统。 同时,从数据中还能获得这些天体X射线辐射强度随时间变化的信息,以及天体的X射线能谱。 组建伽马射线爆发天体探测网络 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制的伽马射线暴探测载荷——高能爆发探索者(HEBS),已首次加电开始在轨测试,已有测试结果表明,HEBS 在轨工作正常,为后续测试、标定以及爆发事件分析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轨测试期间,HEBS探测到其在轨运行以来的首个伽马暴,表明HEBS已具备伽马暴的探测研究能力。HEBS与我国此前发射运行的“慧眼”卫星和“怀柔一号”卫星已组成伽马射线爆发天体探测网络。 “宽视场X射线望远镜与HEBS同时同视场的观测令人期待,尤其是对于新的爆发天体和现象,不但能够获得很宽能段的X射线和伽马射线能谱与光变,X射线望远镜还能够精确定位,这个能力目前在国际上是独一无二的,预期会有激动人心的科学发现。”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双南说。 助力基础研究走向应用 “空间新技术试验卫星开展的新材料、新器件、新技术的验证,将有助于基础研究走向重大型号的应用。”“创新X”系列卫星首席科学家、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研究员龚建村说。 中科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制的全铝自由曲面相机取得了首批图像。其中,对地观测正常工作模式下拍摄的地物可见光全色图像,成像幅宽和分辨率等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图像清晰;对空间目标探测拓展工作模式下拍摄的夜间星图表明,相机探测能力达到10.8星等。 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研制的无机材料太空固化验证平台已开展材料的在轨加热。测试结果表明,无机材料已基本固化,未发生结构损伤,该项测试将为未来建造大型充气展开式柔性太空舱提供技术储备。

摩登三1960_新能源汽车的出现表示发展越来越现代化

新能源汽车的出现表示发展越来越现代化,也体现着技术越来越先进,新能源汽车是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缓解能源供需矛盾的同时,也将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新能源汽车正在朝着多样化发展,其中电动汽车技术的发展是出于明显领先地位的,也是被国家定位目前主要发展方向。但电动汽车的局限性也是很明显的,特别是是锂电池的安全性问题和续航能力问题成为了瓶颈。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会保持高增速,新能源汽车市场或将迎来黄金十五年。从全球来看,预计到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1800万辆;到2030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预计在3000万辆规模以上。从国内来看,到203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粗略估计有6至8倍的成长空间。2021年,中国汽车销售量又重新转为正增长,为2628万辆,增幅为3.8%,结束了调整期。如果按照每年3%至5%的增速预测,到2035年,中国汽车年销量有望达到目前的1.5至2倍,约为4500万辆,再叠加4倍的渗透率成长空间,预计到2035年时,新能源汽车销量有6至8倍的成长空间,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新能源汽车作为推动我国实现节能减排的战略性产业,也是促进产业结构转变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在王荣进看来,电动车的发展解决了中国能源危机问题,与新能源产业高度融合,对中国整体能源体系结构带来变革。从更长的维度来看,中国的汽车出口量已经排名全球前三,在智能化、电气化背景下,中国有可能实现汽车产业的外溢,在全球的汽车出口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提升,这也代表着中国综合实力的提升,意义重大。 现在新能源汽车。还处于开始阶段。配套设施都不完善,包括汽车制造都存在生产线不完整配件拼凑。整个车不同的配件都是东拼西凑而来。没有一个完善的生产标准。再加上后续充电桩建设跟不上。所以导致很多人开上新能源汽车。很窝火。后续改进,只能等待市场慢慢成熟,任何一个新生事物。都有这个过程。 全球汽车发展的唯一方向是新能源,或者说电动化,这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和企业的共识。过去,许多国家在这一点上有争议和摇摆,而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经过几年的发展,新能源不可逆转的趋势已经基本形成。与过去十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的特点不同,市场竞争将进入真正的大浪淘沙阶段。过去靠补贴成长起来的,缺乏竞争力的产能和品牌,在这个阶段会面临很大的挑战。一些产能会加速,一些品牌会消失。新能源汽车相对于传统燃油汽车的新优势将逐步确立,这可能成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新动力。整体来看,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正处于加速发展时期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的新现象是软件在汽车性能中的重要性正在由量变走向质变。如果说传统汽车的发展只是对于汽车硬件的不断精进,那么如今,在与国外车企不同品牌、不同车型硬件条件相差不大的情况下,软件对消费者驾驶体验的影响将成为最大变量。未来汽车智能化将会成为发展重心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技术进步。在万物互联的时代,以芯片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物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等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兴起,将会极大程度地左右今后的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格局。二是用户需求,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用户对于和软件相关的性能体验需求愈发强烈。人们希望在不久的将来,驾驶者和乘客在汽车行驶途中,手、脚、脑都一定程度上得到释放。所以,汽车的智能化发展,即“软件定义汽车”才是这次新能源汽车革命的下半场。可以说,在新能源汽车发展前期,电动化挑起了人们对汽车智能化的兴趣,带动了人们对于智能化的探索。